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地理計算

地理計算

發布時間: 2020-11-18 23:01:40

地理時區計算題

決賽實況轉播來開始時,北京自時間為7月13日2:00,現在問當地時間是幾月幾日幾時,說明我們只要求出北京時間13日2:00時,賽場的區時。北京時間為東八區,賽場東一區。賽場比北京區時早7個小時,即為(13日的2:00-7小時=12日19時)。
同理第二問,西四區和東八區相差12小時,又東八區比西四區早,所以長城站該在12日的14:00看直播。還有一種方法,直接利用第一小題的答案,東一區和西四區,相差5小時,即12日19時-5小時=12日14時。

❷ 地理時區計算方法

已知經度求該地所在的時區。
用該地的經度除以15度,當余數小於7.5度時,商數即為該地所在的時區數,當余數大於7.5度時,商數加1即為該地所在的時區數。
如已知某地位於145度e,用145/15,商數為9,余數為10>7.5,商數加1即為該地的時區數,所以該地位於東10區。再假如某地位於67度w,用65/15,商數為4,余數為5<
7.5,商數即為該地所在的時區數,則該地位於西4區。

❸ 地理中計算距離的公式

同緯度時的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兩點間的距離=111X兩點間的經度距離(千米)

同經度時的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兩點間的距離=111*cosA*兩點間的緯度距離(千米)

同經線上跨緯度1度=111千米;同緯線上跨經度1度=111*cosA千米,其中A是緯度。

❹ 高中地理也有計算題嗎

有計算題。

1、地球運動計算

題目類型:時間計算、太陽高度角計算、晨昏線計算、日界線計算、黃赤交角計算等。

題目特點:難、考得少(最多4分)、與其他知識聯系少。(高三如果還不會可以直接放棄) 

2、等值線的計算

同一條等值線上的各點數值相等。

相鄰兩條等值線可以相等,也可差一個等差距d。

等值線一般情況下不重合,所有等值線都是閉合的,但由於圖幅限制,在同一幅圖中不一定閉合。

等值線閉合時,表示其可能是高值點或低值點。(大於大的,小於小的)

等值線凸或凹處,表示比周邊值較高或低,且凹凸彎曲度越大,表示變化越大。(凸高則低,凸低則高,高低是指數值的高低)

(4)地理計算擴展閱讀

等值線圖中,計算兩點差值的方法:取兩點數值范圍;交叉相減;取開區間的值。

例:A點的高度是500~600米,B點的高度是200~300米,求A與B的高差。

分析:在等高線圖中與等高線相交線段的是河流,因為等高線不會相交,但是河流和等高線一定相交。

500-300=200(米)

600-200=400(米)

所以A與B的高差區間是(200,400)。注意:不能取到最大值和最小值。

❺ 做地理計算題時如何分析

已知太陽直射點位置怎樣求極晝極夜范圍?由於地球是個巨大的球體,其本身的密度又很大,不透明,所以受到太陽光的照射時,只能有半個地球被照亮稱晝半球,而另外半球末被照亮稱夜半球。 假定晝半球和夜半球在同一經線圈(共劃分360個緯度)上,且都只跨180°緯度(實際上,由於太陽有16′的視半徑,再加上地平光線有34′的折光差,使得晝半球任何時候都大於夜半球,但因差別不大,我們可以粗略地認為兩個半球各跨180個緯度),那麼,離開太陽直射點90個緯度的兩條緯線(與晨昏線相切)上太陽高度都是0°,其中太陽直射點所在經線上是正午時的太陽高度(即由此緯度到極點的各緯線圈全處在夜半球──正午太陽高度均小於等於0°,出現極夜),而與直射點所在經線正相對的另一條經線上則為子夜時的太陽高度(即由此緯度到極點的各緯線圈全處於晝半球──子夜時太陽高度都等於大於0°,出現極晝)。 據以上道理不難明白:太陽直射點在哪個緯度,離開極點相當這個緯度數的緯線圈到極點就是此時出現極晝極夜現象的范圍。其中直射點所在半球,這個范圍內為極晝;另外半球這個范圍內則為極夜。所以,已知太陽直射點位置求極晝極夜范圍的方法是:直接用90°減去直射點緯度數得到出現范圍,再據與直射點位置關系確定哪裡極晝哪裡極夜。例如:太陽直射5°N時,85°N以北為極晝,85°S以南為極夜;若直射點在20°S,則70°S以南為極晝,70°N以北為極夜。 飛機上的晝夜交替問題這一類地理測試題,常常令很多同學感到茫然無所適從。其實這類題目的解決關鍵是要弄清以下三個問題:(1)地球的自轉方向及角速度Φ0;(2)以地面為參照物的飛機繞地飛行方向及角速度Φ地;(3)以太陽為參照物的飛機繞地飛行方向及角速度Φ陽。下面略舉數例予以說明。例題1.濰坊市四縣(市)2004-200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在30°N緯線上,若飛機向東以15°/小時的速度飛行,那麼飛機上的人將經歷( )A.晝夜長短相等 B.晝夜長度均增加了一倍 C.晝夜長度均減小了一半 D.太陽永不西落或東升解析:以地面為參照物的飛機繞地飛行角速度Φ地=15°/小時;由於Φ地與Φ0方向一致,因而以太陽為參照物的飛機繞地飛行角速度Φ陽=Φ地與Φ0的疊加=Φ地+Φ0=15°/小時+15°/小時=30°/小時。以太陽為參照物看到的飛機繞地飛行一周(即完成一個晝夜更替周期)所需的時間=360°÷30°/小時=12小時。在飛機上一個晝夜更替周期變成了地面上的1/2,由於飛機運動是勻速的,所以飛機的晝夜各變為地面上的1/2。答案為C。例題2.一飛機沿赤道以555km/小時的速度向西飛行,乘客感覺到的晝夜長短是A.晝長約12小時,夜長約12小時 B.晝長約9小時,夜長約15小時
C.晝長約18小時,夜長約18小時 D.晝長約18小時,夜長約6小時解析:赤道上經度相差1°的弧長為111km,那麼以地面為參照物的該飛機繞地飛行角速度Φ地=(555÷111)°/小時=5°/小時;地球自轉的角速度Φ0=15°/小時。但由於飛機的飛行方向與地球自轉方相反,且Φ地﹤Φ0,因此以太陽為參照物看到的飛機繞地飛行情況為:飛機繞地向東飛行,角速度Φ陽=Φ0-Φ地=(15-5)°/小時=10°/小時。在飛機上一個晝夜更替周期=360°÷10°/小時=36小時。在赤道上晝夜等長,所以乘客感覺到的晝長=夜長=36÷2=18小時。答案為C。例題3.江蘇省海安中學2005屆高三年級調研考試某飛機於2004年9月23日下午6時從北京機場起飛,自西向東環球一周,48小時後飛回北京機場。下列說法可信的是:A.飛行員在飛行途中看到太陽一直在西邊的地平線上
B.在經過120°E、120°W和0°經線時都能看到日出
C.在經過180°經線時看到了日落
D.該飛機在飛行過程中經歷了三個晝夜解析:以地面為參照物的該飛機繞地飛行角速度Φ地=360°÷48小時=7.5°/小時,飛行方向與地球自轉方向一致。以太陽為參照物看到的飛機繞地飛行情況為:飛機繞地向東飛行,角速度Φ陽=Φ地+Φ0=(7.5+15)°/小時=22.5°/小時。在飛機上感覺到的晝夜更替周期=360°÷22.5°/小時=16小時,該飛機在飛行過程中經歷的晝夜個數=48小時÷16小時=3。答案為D。日照圖上的時間計算時間計算是近幾年來高考的重點內容,要系統掌握該內容,必須通過難點關──日照圖上的時間計算,如何在日照圖上進行時間計算?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復習訓練。一、熟悉相關概念1.地方時各地因經度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時刻即地方時(地方時隨經度變化)。2.時區為統一時間,國際上採用每隔15°劃分一個時區的方法,以0°經線為中央經線,將7.5°W至7.5°E劃分為零時區,又叫中時區。在零時區以東,每15°劃分為一個時區,依次為東一區、東二區……東十二區,在零時區以西每15°劃分為一個時區,依次為西一區、西二區……西十二區,東十二區、西十二區,各跨7.5°,合為一個時區。全球共劃分為二十四個時區。(時區的確定:時區數=經度/15°,四捨五入)3.區時 各時區都以本區中央經線上的地方時作為全區共同使用的時間即區時。(中央經線上的度數=時區數×150)4.北京時 北京(116°E)所在時區(東八區)的區時。即120°E的地方時。5.日界線 有兩條:一條是空間界線,即國際日期變更線(近似180°經線),其西側東十二區總比東側西十二區的日期早一天;另一條是時間界線,即0點(24點)所在經線。二、掌握時間計算的基本方法1.地方時的計算:A地方時=B地方時±經度差×4分鍾或A地方時=B地方時±(經度差/150)×1小時(注意:當A地位在B地東側時取「+」,當A地位在B地西側時取「-」即東加西減;若過國際日期變更線,還需調整日期──「東減西加一天」。)2.區時的計算:A地區時=B地區時±時區差×1小時(注意事項同上)三、訓練和培養識圖技能1.因觀察者的角度不同,會出現不同類型的日照圖──側視圖、正視圖、俯視圖,還有平面展開圖等等。要求學生能熟練識別並能繪制二分、二至時各種類型的日照圖。2.培養學生對各類日照圖的轉換技能。①側視圖、正視圖、俯視圖、平面展開圖之間的轉換。②整體圖和局部圖之間的轉換。③立體圖和平面圖之間的轉換。四、明確日照圖上潛在的已知條件,找准和用好日照圖上的關鍵點和關鍵線1.太陽直射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12點。2.晨(昏)線與赤道的交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6點(18點)。3.某緯線與晨昏線的切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為0點或12點。(該經線若大部分經過夜半球,則地方時為0點;該經線若大部分經過晝半球,則地方時為12點)4.分屬兩個日期的界線一般有兩條,一條是180°經線,另一條是0(24)點所在經線。5.日出、日落時刻,就是某點所在緯線與晨線、昏線的交點所在經線的地方時。日落(日出)時刻=12點±晝長/2,晝長=(晝弧/360°)×24時,或晝長=2×(12時-日出時間)=2×(日落時間-12時)。用「矩陣」法計算地方時地方時的計算是高考的重點,同時也是中學地理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如何解決這一個難點,使學生在考場上做到既快又准呢。下面介紹的這種方法,類似數學上的矩陣,但又和矩陣不太一樣。姑且叫作用「矩陣」法計算地方時吧。 假設A地經度為A°,地方時為a時,B地經度B°,地方時為x。首先這四個量寫成下面類似矩陣的格式 : A° B° a x 計算過程主要有以下三個步驟: 一、找隱含條件 上述四個量知道了任意三個,都能求出第四個。但是這三個量一般不會直接給出,往往在隱含條件當中。 1.隱含條件是特殊區時:北京時間——120°E的地方時,世界標准時間——0°經線的地方時。例如2003高考題第1題:P地(75°W)日落時,北京時間9點,求P地日落時間。隱含條件就是120°E的地方時為9點。 2.隱含條件是特殊時刻。正午──地方時12點;太陽直射赤道時,任何地方日出時都是地方時6點,日落時地方時18點。例如: 2003江蘇卷第8題:110°E的一個學校的地理興趣小組測量正午影子長度時,北京時間幾點? 第9題:當3月21日時,測量正午影子時,正值日出的是 A英國倫敦 B匈牙利布達佩斯(約19°E) C 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約29°E) D夏威夷檀香山(約158°W) 二、算經度差,排列「矩陣」 1.兩地都在東經度或西經度時,經度差等於兩個度數直接相減。 但是注意東經是往東度數增加,西經是往西度數增加。所以應該把「矩陣」寫成以下格式,以保證西邊的地點在左邊,東邊的地點在右邊,以免出現不必要的失誤。(假設E°和W°分別表示東經度和西經度) W°大 W°小 E°小 E°大 a 時 x時 a 時 x時 2、兩個地方一個在東經度,另一個在西經度,兩地經度差等於兩個度數直接相加。「矩陣」應該排列成以下格式,保證西經度在左邊,東經度在右邊。 W° E° a 時 x時 三、算出時差,得出結果 由第二步求出經度差後,除以15°,得出的結果就是時差ΔX。若x在a左邊(即西邊),x=a—ΔX,若不夠減,則加上24,同時日期減去一天。若x在a右邊(即東邊),x=a+ΔX,若結果大於24,則減去24,同時日期加一天。 下面以2003高考題全國卷第1題為例說明這種方法。題意是:一艘由太平洋駛向大西洋的船經過P地(75°W圖略)時,一名中國船員拍攝到海上落日景觀,洗印出的照片顯示拍照時間為9時0分0秒(北京時間)。問該船員拍攝照片時,P地的地方時為 A.22時 B.14時 C.20時 D.16時 第一步找隱含條件,照片顯示拍照時間為9時0分0秒(北京時間)也就告訴了120°E的地方時是9時0分0秒,這樣就知道了3個量。第二步,由於兩地為120°E和75°W,所以經度差等於兩個數值相加,即195°。然後排列「矩陣」: 75 W° 120 E° x 9 第三步,兩地經度差195°除以15°,結果為13,即為兩地的時差。所以X=9-13=(9-13)+24=20。所以答案選C。 這種方法只要掌握了,幾秒鍾就可以算出來,請同行指教,以便完善。 已知陽歷日期如何求極晝極夜出現范圍?陽歷是根據回歸年編制的歷法,因此陽歷中每個日期都對應著一定的直射點緯度,只要知道了陽歷日期就應該能求出該日期直射點的緯度數。而由於晝半球所跨的緯度數任何時候都大約為(實際是大於)180°,所以,知道了直射點的緯度數就能算出該日期哪條緯線上開始出現極晝極夜。其方法如下:先根據陽歷日期求出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數,然後由此向南向北推90個緯度就是該日期開始出現極晝極夜的緯線。注意:太陽直射點所在半球極點周圍是極晝,另外一個半球極點周圍是極夜。 據陽歷日期求太陽直射點緯度數,可以據不同節氣直射點日移動緯度數(見下頁附表)求得近似值,有了這個數值用90°直接去減就行了。例如:求3月25日這天極晝極夜的范圍。方法是:從表中查出3月21日直射點緯度是0°,這前後直射點日移動的緯度數約為23.8′。因此3月25日太陽直射點緯度數大約是:4天×23.8′/天=95.2′=1°35′12″。這一天出現極晝極夜的范圍是90°-1°35′12″=88°24′48″。因3月25日直射點在北半球,故這一天88°24′48″N以北為極晝,而88°24′48″S以南為極夜。 需要說明的是:因為太陽直射點移動緯度數是用「節氣」平均的方法得到的近似值,故上述方法得出的結果與實際情況一定會略有出入。 附表:24節氣太陽直射點日移動緯度數 節氣陽歷日期直射點緯度日移動緯度數節氣陽歷日期直射點緯度日移動緯度數 立春2.4(5)-16°19′19.13′22.33′23.8′23.8′22.33′19.13′15.8′9.87′2.8′2.8′9.87′15.8′立秋8.8(7)+16°19′19.13′22.33′23.8′23.8′22.33′19.13′15.8′9.87′2.8′2.8′9.87′15.8′ 雨水2.19.-11°32′處暑8.23(24)+11°32′ 驚蟄3.6(5)-5°57′白露9.8(7)+5°57′ 春分3.21(20)0°秋分9.23(24)0° 清明4.5(4)+5°57′寒露10.8(9)-5°57′ 穀雨4.20(21)+11°32′霜降10.23(24)-1132 立夏5.5(6)+16°19′立冬11.7(8)-16°19′ 小滿5.21(22)+20°16′小雪11.22(23)-20°16′ 芒種6.6(5)+22°44′大雪12.7(8)-22°44′ 夏至6.21(22)+23°26′冬至12.22-23°26′ 小暑7.7(8)+22°44′小寒1.6(5)-22°44′ 大署7.23+20°16′大寒1.21(20)-20°16′ 立秋8.8(7)+16°19′立春2.4(5)-16°19′ 註:表中「-」表示南緯,「+」表示北緯。 白夜問題解答問:若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速度是均勻的,我國漠河一年中出現白夜的時間大約是幾個月? 答:關於白夜,不同的書上界定的標準是不同的,因而白夜出現的范圍以及同一個地方白夜持續的時間在不同的書上可能有很大的差別。例如,按金祖孟先生編著的《地球概論》及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地理學詞典》等的說法,白夜是以天文晨昏蒙影為標准來界定的,這樣界定的白夜,出現的最低緯度是48°34′S、N,各緯度白夜持續的時間大致是:在48°34′S、N緯線圈上,每年只有夏至這天才出現白夜現象;在50°S、N,白夜持續時間大約接近一個半月;在56°S、N,白夜持續時間超過三個月;在南北兩極,每年大約有半年的時間是極夜,而極夜期間的大部分時間是白夜,真正的黑夜每年只有兩個月左右,即在極點上每年大約有4個多月的時間是白夜。 而按應振華先生主編的《地球概論教學參考》的說法,白夜是以民用晨昏蒙影為標准來界定的,這樣界定的白夜,出現的最低緯度是60°34′S、N,各緯度白夜持續的時間大致是:在60°34′S、N緯線圈上,每年只有夏至這天才出現白夜現象;在60°34′S、N之間的地區不會有白夜出現;出現白夜最多的緯度是65°44′S、N,在北半球有81天,在南半球有75天;從緯度65°44′起向赤道方向的白夜天數減少較快,向極點方向的白夜天數減少較慢;在南北半球相同緯度上,白夜的天數不等,北半球的天數多於南半球的天數,這是由於地球公轉運動的速度不均勻造成的。按應振華先生的說法,在我國根本見不到白夜現象。筆者同意白夜的界定以天文晨昏蒙影為標准。 地理緯度ψ處白夜的持續時間實際上就是ψ處白夜開始時的太陽赤緯變化到23°26′,再變化回ψ處白夜結束時的太陽赤緯的這一段時間。所以,求地理緯度ψ處白夜持續的時間,可以先求出此地白夜開始、結束時的太陽赤緯,然後,查出對應的兩個日期,兩個日期之間的間隔就是此地白夜持續的時間。我國的漠河地處53。5°N,這里白夜開始、結束時的太陽赤緯為:90°-53.5°-18°=+18.5°,即漠河的白夜是從夏至前太陽赤緯為+18.5°時開始到夏至後太陽赤緯為+18.5°時結束。已知夏至前立夏(5月5日或6日)太陽赤緯為16°19′,立夏以後太陽赤緯的日變化值約為15.8′,所以,漠河白夜開始的時間即夏至前太陽赤緯為+18.5°的時間大約在立夏以後(18.5°-16°19′)÷15.8′=8.3日,即5月13或14日,又知夏至後立秋(8月8日或7日)太陽赤緯也是16°19′,立秋前太陽赤緯的日變化值也是約為15.8′,所以,漠河白夜結束時間約在立秋前(18.5°-16°19′)÷15.8′=8.3日,即7月30或31日。所以,漠河白夜持續時間就是5月13日或14日至7月30或31日這一段時間,大約為78-79日。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太陽赤緯日變化值是用節氣平均的辦法得到的近似值,所以這種方法得出的結果與實際情況相比較可能會略有出路。而且,上述結論的前提條件是不考慮太陽視半徑、大氣折光差、視差等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大氣折光差在不同緯度、不同季節、不同天氣情況下都有很大的差別。因此,理論上的計算結果任何時候與實際情況相比都會有所差距。一個地方白夜的持續時間,只有建立在長期觀測基礎上才可能得出相對比較准確的數據。

❻ 地理計算好學嗎

把整幅時區分布圖當成是一段數軸看
最西面是西十二區,最東面是東十二區,中時區看成是原點
然後算兩時區之間的時差···
同是東時區或同是西時區,就大數減小數
分別是東時區和西時區兩邊的,就兩個數加起來
(就像做數學的正負數加減法一樣,可以把西時區當成是負數,把東時區當成是正數,球時差就兩個數相減求絕對值就行,這方法僅供理解用,但考試絕對不能這樣寫,因為沒有負時區)
求出時差後
在按照東加西減的原則
所求的時區在已知時區的東面時,所求時區的時間=已知時區的時間+時差
所求的時區在已知時區西面時就減

❼ 地理時區怎樣計算

計算的區時=已知區時-(已知區時的時區-要計算區時的時區),(註:東時區為正,西時區為負)。

下面舉例加以說明:

例1:已知東京(東九區)時間為5月1日12:00,求北京(東八區)的區時?

北京時間=12:00-(9-8)=11:00(即北京時間為5月1日11:00)。

例2:已知北京時間為5月1日12:00,求倫敦(中時區)的區時?

倫敦時間=12:00-(8-0)=4:00(即倫敦時間為5月1日4:00)。

例3:已知北京時間為5月1日12:00,求紐約(西五區)的區時。

紐約時間=12:00-[8-(-5)]=-1:00+24:00-1天=23:00(即紐約時間為4月30日的23:00)。(註:當算出的區時為負數時,應加上24:00,日期減一天,即從5月1日變為4月30日)。

例4:已知紐約時間為5月1日12:00,求東京的區時?

東京時間=12:00-[(-5)-9]=26:00-24:00+1天=2:00)即東京時間為5月2日2:00)。(註:當算出的區時大於或等於24:00時,應減去24:00,日期加一天,即從5月1日變為5月2日)。

判斷新舊兩天,要看兩條線,一是人為日界線-180度國際日期變更線,二是自然分界線-當地時間為0點的地區經線。自西向東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日期應減1天,比如你在國際日期變更線西側,當地時間是20日的00:30,當你自西向東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後,你所在位置的當地時間是19日的00:30。如果是自東向西越過國際日期變更線,則應該加1天。

❽ 地理中計算距離的公式

同緯度時的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兩點間的距離=111X兩點間的經度距離(千米)
同經度時的兩點間的距離公式
兩點間的距離=111*cosA*兩點間的緯度距離(千米)
同經線上跨緯度1度=111千米;同緯線上跨經度1度=111*cosA千米,其中A是緯度。

❾ 地理計算距離怎麼算求過程

❿ 地理時區計算方法

時區的計算方法:用經度數除以15,如果除不盡,小數點後第一位四捨五入。如果經度是東經,時區就是時區。如果經度是西經就是西時區。
地球自轉角速度是每小時15°,因此一個時區之間相差15°經度。

熱點內容
外國教育史試題 發布:2025-01-16 14:57:21 瀏覽:680
岳父班主任 發布:2025-01-16 14:23:11 瀏覽:752
蔥怎麼 發布:2025-01-16 13:19:20 瀏覽:227
高中物理大招 發布:2025-01-16 11:40:59 瀏覽:125
教育知識與能力中學真題 發布:2025-01-16 10:16:41 瀏覽:762
教師活動方案 發布:2025-01-16 09:28:58 瀏覽:392
西亞化學試劑 發布:2025-01-16 08:09:49 瀏覽:897
小山竹的真名叫什麼 發布:2025-01-16 07:29:17 瀏覽:752
八年級英語上冊試題 發布:2025-01-16 05:56:20 瀏覽:972
高中化學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發布:2025-01-16 05:45:50 瀏覽: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