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製造歷史

製造歷史

發布時間: 2020-11-18 23:04:30

1. 智能製造的發展歷史什麼樣的

智能製造是指具有信息自感知、自決策、自執行等功能的先進製造過程、系統與模式的總稱。具體體現在製造過程的各個環節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如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智能製造大體具有四大特徵:以智能工廠為載體,以關鍵製造環節的智能化為核心,以端到端數據流為基礎,和以網通互聯為支撐。其主要內容包括智能產品、智能生產、智能工廠、智能物流等。目前,急需建立智能製造標准體系,大力推廣數字化製造,開發核心工業軟體。傳統數字化製造、網路化製造、敏捷製造等製造方式的應用與實踐對智能製造的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智能製造的發展軌跡:
智能製造源於人工智慧的研究。一般認為智能是知識和智力的總和,前者是智能的基礎,後者是指獲取和運用知識求解的能力。人工智慧就是用人工方法在計算機上實現的智能。近半個世紀特別是近20年來,隨著產品性能的完善化及其結構的復雜化、精細化,以及功能的多樣化,促使產品所包含的設計信息和工藝信息量猛增,隨之生產線和生產設備內部的信息流量增加,製造過程和管理工作的信息量也必然劇增,因而促使製造技術發展的熱點與前沿,轉向了提高製造系統對於爆炸性增長的製造信息處理的能力、效率及規模上。目前,先進的製造設備離開了信息的輸入就無法運轉,柔性製造系統(FMS)一旦被切斷信息來源就會立刻停止工作。專家認為,製造系統正在由原先的能量驅動型轉變為信息驅動型,這就要求製造系統不但要具備柔性,而且還要表現出智能,否則是難以處理如此大量而復雜的信息工作量的。其次,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和激烈競爭的復雜環境,也要求製造系統表現出更高的靈活、敏捷和智能。因此,智能製造越來越受到高度的重視。
縱覽全球,雖然總體而言智能製造尚處於概念和實驗階段,但各國政府均將此列入國家發展計劃,大力推動實施。
1992年美國執行新技術政策,大力支持被總統稱之的關鍵重大技術(CriticalTechniloty),包括信息技術和新的製造工藝,智能製造技術自在其中,美國政府希望藉助此舉改造傳統工業並啟動新產業。
加拿大制定的1994~1998年發展戰略計劃,認為未來知識密集型產業是驅動全球經濟和加拿大經濟發展的基礎,認為發展和應用智能系統至關重要,並將具體研究項目選擇為智能計算機、人機界面、機械感測器、機器人控制、新裝置、動態環境下系統集成。
日本1989年提出智能製造系統,且於1994年啟動了先進製造國際合作研究項目,包括了公司集成和全球製造、製造知識體系、分布智能系統控制、快速產品實現的分布智能系統技術等。
歐洲聯盟的信息技術相關研究有ESPRIT項目,該項目大力資助有市場潛力的信息技術。1994年又啟動了新的R&D項目,選擇了39項核心技術,其中三項(信息技術、分子生物學和先進製造技術)中均突出了智能製造的位置。
我國80年代末也將「智能模擬」列入國家科技發展規劃的主要課題,已在專家系統、模式識別、機器人、漢語機器理解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最近,國家科技部正式提出了「工業智能工程」,作為技術創新計劃中創新能力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製造將是該項工程中的重要內容。
由此可見,智能製造正在世界范圍內興起,它是製造技術發展,特別是製造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是自動化和集成技術向縱深發展的結果。

2. 歷史是由什麼創造的

歷史當然由人民來創造。這是想當然。有文字的歷史絕大部分是由少數人創造。
人類發源,發展有近百萬年歷史。基本上是勞動,勞動人民創造人·人類的過程。而在有文字記載後的歷史,約近5000年-3000年的歷史,勞動者的創造有所改觀。勞動者的創造為少數人竊取,勞動者創造的成果為統治階級享受,勞動者大多數時間被奴役,勞動者的命運由少數人主使。這個歷程能說是勞動人民的選擇和自願?如果說是,那麼這段歷程中,奴隸,農民,工人的起義又該怎麼解釋?您說,他們曾經改變過。那麼我要問,除了朝代,生產方式有所改變,他們改變了少數人統治制度嗎?他們反抗的成果無一例外為少數人竊取,這就是有文字的歷史,這就是近代史和當代史。
當人類歷史發展到了近代,勞動人民創造的財富越來越多,少數人主導的社會越來越野蠻。中華文明燦爛時,西方的鬼獸們還在飲血茹毛。而160年前,他們利用船堅,利用我們創造的指南針避免了迷失方向,駛向我們的海岸,利用我們發明的火葯把炮彈驅到我們頭頂。進入20世紀,這少數人更加野蠻,為了商品市場,為了資本家的利益,發起戰爭,對多數人進行大肆屠戮。這是人民主宰的嗎,這歷史是人民創造的嗎?
20世紀初,人類在東方燃起一盞明燈,列寧率領俄國人民推翻了少數人的統治,試圖建立一種沒有剝削壓迫的制度,讓勞動者掌握自己的命運,證實馬克思主義是人類的真理。毛澤東率領中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繼承了馬列主義,開創了新時代的真理。隨著歲月的流失,偉人們相繼離去,明燈逐一熄滅,人類又進入黑暗。
面對這不應顛倒的歷史,我幾乎又寫成狂人日記一篇。人民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動力,回顧人類發源歷史,無人否認這一點。我在哀嘆,歷史發展的動力在近代沉睡的太久太久,清醒的時候太為簡短。勞動人民的意志常常為少數人改變。

3. 生產運作的發展史

生產與運作管理作為一門學科出現到目前為止已經經歷了近百年的歷史,仍是一個比較新的領域,但是生產系統卻是在古代就已經存在了,而它的發展的過程確是曲折的。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工廠制度出現於產業革命時期。在這時隔兩百多年的歷史中,許多理論工作者和實踐者都為生產運作管理學科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這段生產運作管理發展的歷史從體制上的不同唄分為三個階段,即放任管理階段、科學管理階段和現代管理階段,而根據時間的不同也可以將這三個階段稱為生產運作管理的初始階段、系統化階段和現代化階段。

(一) 生產運作管理的初始發展

這一階段始於18世紀後半期到19世紀末,是西方第一次工業革命初期。由於當時的手工業是由個體生產向手工作坊發展,並在生產中引入了機器,因此就產生了管理。在這一時期對生產運作管理做出突出貢獻的人物有亞當·斯密、埃爾·惠特尼和查理·巴貝奇。亞當·斯密是第一個研究生產經濟學的古典經濟學家。1776年,他在其經典著作《國富論》中系統地論述了勞動分工理論,通過對大量的調查資料進行分析後,他指出勞動分工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勞動生產率。他提出分工的幾點益處:

1勞動分工可以使工人重復完成單項操作,從而提高勞動的熟練程度, 這樣就能逐漸提高勞動的效率;

2勞動分工可以減少由於交換工作而損失的時間;

3勞動分工可以使勞動簡化,使勞動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種特定的對象 上,有利於新的工具的創造和設備的改進。

亞當·斯密的勞動分工理論為生產和運作管理的形成奠定了主要的理論基礎。

埃爾·惠特尼是第一個倡導零部件標准化和有效的質量管理,為互換部件的早期普及做出了貢獻。查爾斯·巴貝奇在《論機器和製造業的經濟》中,發展了亞當斯密的理論,他贊同亞當·斯密勞動分工能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理論,同時又在此基礎上指出,亞當斯密提出的三項勞動分工好處中忽略了分工可以減少支付工資這一好處。此外,他還提出了工資加利潤分享制度,對專業化分工、機器與工具使用、時間研究、批量生產、均衡生產、成本記錄等做出詳細的闡述。這一階段的生產運作管理理論雖然還不夠全面,沒有形成專門的學科,但對於促進生產以

及以後的科學的管理理論的產生和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發生在這一時期的生產運作管理大事表時間1776年1790年1832年
標志性事件 勞動分工 零件互換性 機器和製造業經濟學 創始人 亞當·斯密 埃爾·惠特尼 查爾斯·巴貝奇.

(二) 生產運作管理的系統化發展

到了19世紀的末期,由於生產技術的提高,生茶規模的發展和資本的日益擴大,企業的管理職能逐漸和資本所有權相分離,管理職能則由資本家委託給以經理為首的各方面的管理人員所組成的專門管理機構承擔。從此,專門的管理階層出現,同時管理工作也成為了有人專門研究的一門學科。這一階段從19世紀末直到20世紀40年代,代表人物有泰羅,吉爾布雷斯夫婦,甘特以及福特等人。弗雷德里克·W·泰羅是生產管理發展史上最傑出的歷史人物之一,他在1911年發表了《科學管理原理》一書,這是最早的系統地研究運作管理的著作。他在這本書中提出了三點主要觀點。

第一點是在《科學管理理論》一書的引言中提出的「管理的主要目標應該是使僱主的財富最大化,同時也使每一位雇員的財富最大化。」

第二點是指出達到最高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學的管理方法代替舊的經驗管理。在這本書中人他提出了造成勞動生產率低下的三種原因:

1甚至在史前時期以來就在工人中廣為流傳一種謬論:在商業中,如果 每個人或每台機器的產出增加了,那麼最終將會導致大量工人的失業。
2通常實行不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得每個工人為了保護其最大利益而必 然要「磨洋工」。

3單憑經驗行事的生產率低下的方法,導致我們的工人浪費了大量的勞 動。

第三點是實施科學管理的核心問題是要求管理人員和工人雙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來一個徹底的變革。並且針對這幾點問題,泰勒提出管理者要承擔的四項新任務:

1提出工人操作的每一動作的科學方法,以代替過去單憑經驗從事的方法。
2科學地挑選工人,並進行培訓和教育,使之成長成才,而不是像過去那樣由工人選擇各自的工作,並各盡其能地進行自我培訓。

3與工人密切合作,以確保所有的工作都按照所制定的科學原則行事。 4管理者和工人的工作和職責是均分的。

泰勒的這些變革形成了科學管理理論的基本組成部分。實踐證明,這種改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生產效率得到了普遍的提高。這一時期還有一位著名的法國管理大師亨利·法約爾,他所研究的問題中心是組織結構和管理原則的合理化他指出了企業經營的六方面職能,即技術職能、經營職能、財務職能、安全職能、會計職能、管理職能。同時還提出了管理人員需解決的十四條原則,即分工、權力與責任、紀律、統一命令、統一領導、員工個人要服從整體、人員的報酬要公平、集權、等級鏈、秩序、平等、人員保持穩定、主動性和集體精神。法約爾的貢獻在整個管理領域都是嶄新的,他的這些理論也為以後管理理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 生產運作管理的現代化發展

這個階段自20世紀40年代至今,特別是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世界經濟政治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企業的規模也逐漸擴大,加速了企業經營國際化的進程。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自動化程度的提高,管理

工作逐漸細化。這些變化決定了企業在生產管理領域運用更先進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出現的必然性。而在21世紀的開始世界也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即知識經濟時代。可以說生產運作管理在這一時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在這一時期對運作管理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人物有美國管理專家W·E·戴明和J·M·朱蘭。他們把統計質量控制技術和工人參與質量管理改進的思想傳播到日本。日本企業在此基礎上創造出了全面質量管理體系(TQC)。同時在這一時期,隨著計算機的應用,生產管理信息系統也逐漸升級到「計算機一體化製造」,這在生產運作管理發展的歷程中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隨著計算機應用,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下,美國的著名管理學家R·施恩伯格創造出世界級的製造方式,主要特徵有四個方面:

1、無缺陷的全面質量管理;

2、准時制生產方式;

3、充分授權的工人自主式管理;

4、滿足社會和消費者要求的高度柔性的創造系統。

二、 生產運作管理的發展現狀及趨勢

生產運作管理作為一門學科在不斷的發展,在上面說道的發展歷程中,生產運作管理發生了幾點較為明顯的轉變,而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的今天,生產運作管理也在不斷的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面對新的發展趨勢,我們要牢牢抓住技巧,時刻保證生產運作的良好最新發展。
(一) 現代生產運作管理經歷的轉變有

1、從成本和效率向價值創造的轉變;

2、從大量製造到敏捷的和定製化生產的轉變;

3、為了提高績效,職能專業化向系統化發展的轉變;

(二)現代生產運作管理面臨的新環境

1、產品更新換代加快;

2、用戶需求趨於多樣化;

3、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三)現代生產運作管理的發展趨勢

1、生產運作管理學的研究范圍,已經從傳統的製造業擴大到了非製造業。

2、生產運作管理的內容已不局限於傳統的生產製造過程,而是擴展到生產戰略的制定,生產系統的選擇、設計,產品的研究、開發、製造和服務的全過程。

3、注重提高生產系統的柔性,以適應多品種中小批量生產的要求。

4、廣泛應用數學方法、統計方法、計算機模擬等各種現代化管理方法。

5、運用計算機集成系統,把生產運作、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經濟活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實現生產經營一體化,提高企業的整體效能。

4. 製造執行系統的發展歷史

製造執行系統的發展歷史
MES作為生產形態變革的產物,其起源大多源自工廠的內部需求。為了更好得理解MES的產生背景,我們先回顧一下計算機輔助生產管理系統的演化歷史八十年代MRPII在美國生產與庫存管理協會(APICS)大力宣傳和組織推動下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廣泛應用,但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處,如MRPII對預測需求和銷售管理不夠重視,對車間的大量實時事件與數據不能很好地利用等等。許多企業認識到需要其它系統來解決MRPII在某些方面管理薄弱的問題。於是為了滿足銷售、預測的需求,產生了分銷資源計劃DPR(Distribution Resource Planning)。同樣,為了強化車間的執行功能,製造執行系統(MES)也就應運而生。傳統的MES(Traditional MES,T-MES)大致可分為兩大類:

5. 製造模式的歷史

製造模式總是與生產發展水平及市場需求相聯系的。
在手工業生產時代,是手工作坊製造模式,其特點是產品的設計、加工、裝配和檢驗基本上都由個人完成,這種製造模式靈活性好,但效率低,難以完成大批量產品的生產。
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中葉,大量生產模式在製造業中佔主導地位近百年,這種模式通過勞動分工實現作業專業化,在機械化和電氣化技術支持下,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降低了產品成本,有力地推動了製造業的發展和社會進步。
20世紀後半葉特別是後30年,生產需求朝多樣化方向發展且競爭加劇,迫使產品生產朝多品種、變批量,短生產周期方向演變,傳統的大量生產正在被更先進的生產模式所代替。這些先進製造模式的主要特點是:需求啟動,依靠科技進步,企業合作,柔性製造,生產組織精幹,企業管理體制先進,注重環保。近些年國外先後提出的計算機集成製造、精益生產和敏捷製造等就是先進生產模式的典型代表。
近十幾年來,由於製造工程技術與科學的迅速發展和社會經濟的變革,為了使企業更具有競爭力,製造模式的研究應用日益重要。

6. 為什麼說歷史是人民創造的

第一,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供給全世界以衣食等等社會物質生活資料,創造了人類的物質文明。
第二,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
人民群眾不僅以其實踐活動為創造精神財富提供取之不盡的源泉,而且以其千
百萬創造者的偉大的力量和智慧,為人類社會提供不可勝計的精神財富的成品。
第三,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人類社會經歷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的演變,
都必須通過人民群眾自覺的革命斗爭,勞動人民是革命斗爭的主力軍。
總之,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7. 如何理解"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

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受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
馬克思主義對人民群眾創造歷史作用的客觀性和復雜性論斷的科學根據.歷史是人民群眾創造的,但人民群眾不能任意地創造歷史.馬克思說:「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603頁)
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受到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這些社會歷史條件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經濟條件即現實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狀況以及歸根到底由此決定的政治的、思想文化的條件.人們既不能任意地選擇這些條件,也不能在自己所處的條件下隨意地創造歷史,而只能首先適應和接受這些條件,以此作為自己活動的起點.這並不是說,人們在現實條件下是消極被動、無能為力的.適應和接受現存的條件正是為了在此基礎上,按照客觀規律的要求,更好地發揮自覺能動性,積極推動歷史前進,表明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過程是客觀的,而不是主觀隨意的.
由於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受到社會歷史的制約,因此,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社會條件下,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和實際結果是不同的.
歷史上的奴隸階級和農民階級是他們時代的歷史創造者,他們的斗爭動搖或摧毀了統治階級的經濟基礎.但由於他們不是新生產方式的代表,不能提出並建立更為先進的社會制度,因此,他們雖然是歷史發展的動力,但卻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放,成為社會的主人.
無產階級同先進的經濟形式相聯系,是新生產方式的代表.他們在本階級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領導下,團結廣大農民和其他勞動者,不僅能夠推翻舊世界,而且能夠建設一個沒有剝削和壓迫的新世界.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工人階級和其他勞動群眾掌握了生產資料和國家政權,成為新社會的主人.社會主義制度為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開辟了廣闊的天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
但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也不能隨心所欲,而仍然受到現實條件的制約.人民群眾只有在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領導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從實際出發,充分利用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才能更好地發揮推動歷史發展的偉大作用.到了共產主義社會,人類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進入自覺地改造世界和改造自己的時代,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作用將得到最充分的發揮.但從實際出發仍是人們所必須遵循的准則.

8. 中正式步槍有哪些製造歷史

中正式步槍是近代中國軍隊武器制式化的一次成功的嘗試。1937年兵工署參照了德專國工業准屬則,制定了《中正式步槍應用材料之規范》,統一規定了槍件名稱、材料名稱、各組件的機械性能。到了1943年,第一廠、第二十一廠、第四十一廠三個生產步槍的工廠,都採用同樣的圖紙,同樣的檢測標准。

中正式步槍是近代中國不斷嘗試將步槍制式化第一次得到了一些成就。當然,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軍隊國家化,隨著中央軍的建立,慢慢的有了些成果。

由於當時中國工業基礎過於薄弱,國內的製造工藝差,除了漢陽兵工廠和金陵兵工廠生產的中正式步槍質量相當不錯以外,其他生產的中正式步槍質量差別很大,有一些粗製濫造的該槍實戰中有效射程只能夠打300到400米。

中正式步槍是抗日戰爭期間民國政府軍裝備的制式武器。抗日戰爭期間到到1949年,中國一共生產了大約六十萬至七十萬支中正式步槍,其中第二十一廠共生產四十餘萬支。

由於日軍進攻,各地兵工廠一再搬遷,也影響了中正式步槍的產量。抗日戰爭結束以後開始逐漸被美式步槍所取代。直到1950-1960年代,中國的大陸與台灣還裝備大量中正式步槍,主要用於民兵訓練。

9. 歷史是由誰創造的

歷史是由人民群眾創造的,毛澤東說「人民群眾才是真正的英雄」和「歷史是人民創造的」。

毛澤東為什麼要說「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歷史是人民創造的」?因為他從走上革命道路的第一天起,就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就把自己的雙腳牢牢地踏在中國廣大人民群眾這塊土地上,才使他所領導的革命從弱小走向強大,從小勝取得大勝,從而使中國革命走向成功。

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一文中所提出來的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的方略,就是打人民戰爭,將日本侵略者淹沒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到了解放戰爭時期的淮海戰役,陳毅曾說,淮海戰役是上百萬老百姓用小推車推出來的。

(9)製造歷史擴展閱讀

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主體,是歷史進步的根本推動力量;一切英雄人物只有代表人民群眾的意志和願望,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才有可能在歷史進步中發揮一定作用,但這種作用歸根到底還是人民群眾的作用,而不是英雄人物個人的作用。

因此,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毛澤東同志明確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熱點內容
國考中公教育 發布:2025-01-16 20:15:49 瀏覽:633
九年級物理補充習題答案 發布:2025-01-16 19:20:05 瀏覽:222
英國歷史學家馬考萊 發布:2025-01-16 18:55:54 瀏覽:131
怎麼在紙上 發布:2025-01-16 18:21:00 瀏覽:940
什麼是立國之本 發布:2025-01-16 18:13:45 瀏覽:176
健美操教學目標 發布:2025-01-16 17:02:53 瀏覽:991
學生進化錄專屬老師攻略 發布:2025-01-16 17:01:06 瀏覽:162
外國教育史試題 發布:2025-01-16 14:57:21 瀏覽:680
岳父班主任 發布:2025-01-16 14:23:11 瀏覽:752
蔥怎麼 發布:2025-01-16 13:19:20 瀏覽: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