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
前兩秒質點做豎直上拋運動初速度為5米/秒經過兩秒時間速度變為0 由此可知加速度為-2.5 加速度算出以後根據公式後面的應該很輕鬆了
㈡ 高中物理追擊必修一 教程 追擊問題 和相遇好的教案 或是視頻 總之能讓我懂就好了
解追及相遇問題,關鍵是要找臨界點/條件。臨界時能追上則追上,否則就回追不上。例如:兩車答同時同向運動(兩車可並排行使),開始時乙在甲之前skm處。甲的加速度為a1,乙的加速度為a2.甲的初速度為v1。乙的初速度為v2。.(1)若a1<a2,v1。>v2。則找v1=v2的點,若該點時甲的位移比乙的位移多>=skm則兩車必相遇,否則兩車永不相遇。(2)若a1<0<a2,v1>v2>0。則先找v1=v2的點,若該點時兩車仍未相遇,則兩車永不相遇。若該點時兩車恰好相遇或甲乙超過乙則找甲的位移比乙的位移恰好多skm的點,若該點時v1=v2則兩車恰好相遇一次,若v1>v2則兩車必相遇兩次。(3)……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但都是換湯不換葯,找臨界點/條件就行了。
㈢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運動的描述的復習教案怎麼寫
1.教學目的.所謂教學目的是指教師在教學中所要達到的最終效果.教師只有明確了教學目的,才能使「教」有的放矢,使「學」有目標可循.教學目的在教案中要明確、具體、簡練.一般應選定1~3個教學目的.
2.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和難點是整個教學的核心,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關鍵所在.重點突出,難點明確,有利於學生掌握教學總體思路,便於學生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
3.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設計.教學方法雖然多種多樣,但每節課的教學方法必須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接受能力來確定.教師的教學藝術如何,很重要的是看其教學方法的運用是否巧妙得當.教學過程也稱教學步驟或教學程序,即用於指導和規范教師課堂活動的步驟.只有安排好教學過程,教師才能在課堂上有條不紊地圓滿地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
㈣ 高二物理選修3-1教案教學反思怎麼寫
選擇公道的教學內來容是自備好課的條件,教學內容的選擇要依據知識的特點、教材的編寫意圖、完成教學任務所需的時間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因素來決定。如何公道地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呢?首先是根據教材的編排來選擇。通常我們把一個練習的知識劃分成幾個小段落,每個小段落為一課時的教學內容,現行數學教材就是這樣編排的,教師在備課時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內容以及對應的習題編寫,就可以確定一課時的教學內容了。其次是根據知識的難易程度來選擇。一般來說,比較簡單的、學生易於接受理解的知識,內容可多選一些;對於學生難以理解、難以把握的知識,由於在教學中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所以內容要適當少選一些。選擇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以一節課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所授知識有利於學生理解和把握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