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

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

發布時間: 2020-11-18 23:51:13

❶ 鄭和下西洋的歷史作用

鄭和下西洋傳播了中華文明,促進了經濟文化交流和經貿往來,擴大了中外友好關系,為世界航海事業和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既是中國人民的光榮,也是全人類的自豪。

1、鄭和下西洋期間倡導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處、共享太平,為亞歐國家之間的交往,確立了不成文的准則,對後世影響深遠

2、鄭和下西洋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的主動外交。

3、其規模之大、歷時之久、航程之遠在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空前的。

4、他比歐洲航海家的遠洋航行早半個多世紀,不愧是世界航海事業的先驅

5、鄭和下西洋以後,更多的中國人遷徙到南洋各島(僅東南亞地區)定居,成為華僑。華僑對南洋的開發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❷ 鄭和下西洋這一歷史事件有什麼歷史作用

鄭和下西洋正面意義
1.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國國力的強盛,中國的海軍縱橫大洋,實現了萬國朝貢,盛世追跡漢唐;
2.加強了中國明朝政府與海外各國的聯系,向海外諸國傳播了先進的中華文明,加強了東西方文明間的交流;
3.這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件世界性的盛舉,從此,在沒有此類的壯舉.
4.改變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來禁海政策,開拓了海外貿易
負面意義
鄭和下西洋可以不以貿易獲利為目的,但不能不計成本.七次下西洋給明朝財政造成巨大經濟負擔,隨著國力衰退,航海的壯舉必然隨之悄然結束

❸ 論述鄭和下西洋的原因,經過,極其歷史意義。(急)

原因
1.宣揚明朝國威(政治原因);
2.擴展海外貿易(經濟原因);
3.還有一說法是,明成祖為了尋找可能流亡海外的建文帝(軍事原因)
4.赴伊斯蘭教聖地麥加朝覲(個人原因)

鄭和七次下西洋的經過
時間為 1405-1433
1405年7月11日,滿載著2.7萬餘人的龐大船隊,從太倉劉家港出發。1407年秋,鄭和帶回了爪哇等國的朝貢使節和數十船商貿換回的異域珍品,完成首次航行。

幾個月後,鄭和二次出海。此次航行路線同前一次差不多,也是歷時兩年。

1409年夏,鄭和第三次統領船隊出國。此次航行仍以東印度洋為中心,並在滿刺加建立排柵城垣,蓋了倉庫,作為海上貿易的中轉站。在從古里回航途中,鄭和還在錫蘭跟亞烈苦奈爾國王打了一仗,凱旋歸來。

1412年11月,明成祖下達第四次航海命令。這一次,鄭和船隊繼續往西,將東非沿海列入了航程之內,進一步擴大同海外各國的交往與貿易。此次航海時間較長,鄭和於1415年回國,分遣船隊一年後返回。

1417年5月,鄭和船隊第五次出海遠航,這次出海的主要任務是護送19國使臣回國,鄭和船隊到了東非沿海最南的地區。

1421年7月,鄭和船隊六下西洋,護送16國使臣回國。鄭和親率的船隊到達了東非海岸慢八撒(今肯亞的蒙巴薩港)、竹步(今索馬里)等國,並在寶船上設宴招待各國賓朋,代表明成祖賜以絲、瓷、鐵器等物品,1423年返航時帶回香料等珍品。

1431年初,明宣宗繼承祖父明成祖偉業和雄心,再次詔令鄭和出海。第七次下西洋歷時3年多,鄭和船隊走訪了近20個國家,還派出隨員特地到伊斯蘭聖地麥加朝聖。

意義

鄭和下西洋不僅是中國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在世界航海史上也佔有極為顯著的地位。鄭和歷時二 十八年的航海活動,不僅表現出十五世紀初葉中國航海和造船技術的光輝成就,還發展了中國和亞非國家的友好關系,增進了各國人民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長期 以來,國外學術界對這一事件極為重視。自上世紀末,國外學者就開始對鄭和下西洋的背景、過程、航海造船技術以及史料、傳說等進行全面的探討。其中許多研究 成果對於國內學術界曾起到一定的作用

❹ 鄭和下西洋的歷史影響

對鄭和下西洋的認識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航海史上半年的壯舉。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可歸納為三個方面,即「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系」、「滿足統治者對異域珍寶特產的需求」,這三個方面的分量依次降低。受目的的制約,鄭和航海具有歷史局限,「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發展海外貿易,它採取的不計經濟效益的政策,給明朝政府造成了巨大的負擔。隨著明朝國力的衰退,航海的壯舉也悄然結束」。這里有兩層意思,一層是鄭和下西洋不以發展海外貿易為目的,缺少持久的經濟推動力;再一層是不計經濟效益的政策,給明朝政府造成了巨大的負擔。這里所謂「不計經濟效益的政策」,是指無論鄭和到海外交易,還是西洋貢使來華,明朝政府都不考慮外國貢納的多寡,回贈十分優厚。據嚴從簡《殊域周咨錄》記載:「凡貢使
至,必厚待其人;私貨來,皆倍償其價。」這種賠本的買賣,對廣交朋友、加深情誼,固然有積極作用,但不斷賠本,使自己在經濟上難以維持下去。由於這兩方面的原因,鄭和航海的壯舉不但未能像哥倫布等人的航海那樣導致地理大發現的後果,而且終因明朝國力的衰退,明宣宗以後便成絕響。

❺ 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

(1)為促進中國與東南亞、印度、阿拉伯和東非各國人民的友好來往,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它是明朝政治、經濟以及綜合國力強盛的反映和標志。(2)鄭和下西洋,是我國古代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

❻ 鄭和下西洋有何意義,歷史如何評價

鄭和下西洋,推動我國古代航海事業達到頂峰,成為十五、十六世紀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先驅。鄭和下西洋是世界古代航海史上時間早、規模大、技術先進、活動范圍廣的洲際航海活動,比哥倫布到達美洲大陸的航行早了87年,比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的航行早了92年,比麥哲倫的環球航行早了114年。鄭和下西洋時的船舶建造、天文航海、地文航海、季風運用和航海氣象預測等方面的技術和航海知識,在當時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鄭和下西洋不僅是中國古代航海事業的頂峰,也是世界航海業發展的里程碑。
鄭和下西洋,促進海外貿易擴大,帶動了中外經濟交流與發展。鄭和下西洋期間,通過多種形式與當地開展雙邊貿易,平等互利,互通有無,把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漆器、麝香、金屬製品和書籍等運往國外,換回當地的香料、葯材、動植物、珠寶及生產瓷器所需原料等多種貨物。這種貿易活動,推動了中國和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
鄭和下西洋,傳播中華文明,促進了中外文化的雙向交流和共同進步。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鄭和下西洋,向海外傳播科學文化、典章制度、文教禮儀、宗教藝術等中華文明,將中國在建築、繪畫、雕刻、服飾、醫學等領域的精湛技術帶入亞非國家,向當地人民傳授鑿井、築路、捕魚技術,推廣農業技術和農作物栽培方法,推行貨幣、歷法、度量衡等。同時,亞非國家的文明成果也傳入中國。鄭和七下西洋,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寫下了輝煌的篇章。
鄭和下西洋,推行親仁善鄰,鞏固和發展了中國與亞非國家的友好關系。明朝中期的中國,是一個綜合實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強國。但中國人沒有恃強凌弱,鄭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認的和平之旅;28年間,鄭和船隊始終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對外政策,發展與各國的友好關系,在中國與亞非國家之間架起了友誼的橋梁,進一步樹立了中國的和平友好形象。
鄭和下西洋,展示了中華民族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和開放進取、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600年前,面對人類還知之不多的廣闊無垠的海洋,面對險象環生的長途遠航和種種難以想像的困難,鄭和與他的船隊沒有退縮,以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一往無前,百折不撓,繼漢、唐、宋、元各代與世界各國人民陸上交往的不斷擴大,又開辟了中華民族從海上走向世界的新紀元,將中外交流提高到新的水平。
鄭和下西洋,發揚了中華民族重視海洋、探索海洋的科學精神,為振興我國海洋事業提供了重要啟示。中國是一個既有陸域又有海域的國家,中華民族為探索海洋奧妙、發展海洋事業,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努力。鄭和下西洋,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勇於探索海洋、經略海洋的生動寫照,激勵我們不斷增強海洋意識,加倍努力,振興中國的海洋事業。

❼ 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

鄭和七下西洋,經歷了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鄭和遠航,促進了我過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和經濟交流。鄭和是我果也是世界上的偉大的航海家。

揭開了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序幕

與會專家學者認為,明初鄭和出使西洋揭開了世界大航海時代的序幕,是中國擁抱外部世界的象徵;鄭和以多元宗教文化為先導,打通東南亞海上絲綢之路的實踐,將中國的航海事業銘刻在世界航海史的里程碑上。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鄭一鈞在主題為《人類歷史轉軌時期偉大的和平實踐》報告中提出,1405年,鄭和首次下西洋,揭開了世界性大航海活動的序幕。鄭一鈞說,由於世界性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東西方交通為之大變,促進了世界各國之間的往來,逐漸打破了全球東西方之間、各大洲不同地區之間相對封閉隔絕的狀態。這對人類社會與國際關系,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導致人類社會日益具有世界性,從此進入一個帶根本性的歷史轉軌時期。在這個人類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發生於東方的鄭和航海壯舉,讓大批中國人走出國門,走向海洋,在人類文明交匯的大舞台上,以偉大的和平實踐,譜寫了十五世紀初人類文明史上的壯麗篇章。台灣中華鄭和學會理事王桂岩與鄭一鈞觀點相近。王桂岩說,鄭和率領兩百餘艘船隻、兩萬七千餘人員的龐大艦隊出使遠航,是世界航海史的空前首航,是了不起的偉大成就,同時也將海上交通推上高峰,震驚了西洋的航海冒險家,激起了他們東來的慾望,進而使世人認識了海洋,開辟了海上航道,增進了世界經濟繁榮及文化交流。

嘗試建立和平和諧的國際社會秩序

專家們認為,與同時代的西方大航海不同,以鄭和為代表的中國人大航海,推動大批中國人以空前的規模走向海洋,是為了以中國人傳統的政治道德理念,嘗試建立和平與和諧的國際社會秩序。鄭一鈞說,中國傳統的政治哲學,是以「仁」、「恕」為核心的價值理念。鄭和使團在海外努力傳播中華文教,與古代志士仁人所追求的大同理想,追求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和諧發展,是一脈相承的。這種「大同」與「和諧」的理想,也是各國人民嚮往「世界大同」理想的一種表現,反映了海外各國人民嚮往美好幸福生活的願望。印度尼西亞三寶壟市儒學會會長林義彪從自己家鄉人民對鄭和的崇拜來表述鄭和下西洋和平之旅的意義。林義彪認為,鄭和下西洋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創舉,是中外關系的豐碑。鄭和航海圖也被以後的西方航海家所利用。他說,鄭和下西洋,向各國推廣中國的農業和手工業的先進技術,傳播了文化文明,促進了各國經濟的發展。

播撒文化理念的「香料之旅」

鄭和下西洋,固然有其貿易上的貢獻,因為當時明代的陶瓷、絲綢、錢幣等,多為東南亞各地人民所喜愛及需要;而產自南洋各地的香料、染料等,也為國內所需要,這種各取所需的現實,使鄭和的遠航彰顯了貿易的重要性。但專家們認為,鄭和遠航影響之持久深遠的,還是在文化交流方面。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海洋科技系教授瓊斯把鄭和下西洋傳播東方文化的旅程稱為傳播文化理念的「香料之旅」,稱其比穿越中亞的絲綢之路影響更為深遠。王桂岩則認為,一方面,就中華文化的西傳而言,鄭和所到之處,往往立石紀功,宣揚中國文化;另一方面,西洋基督教大量傳入中國,同時使西洋的數學、理化、天文等學術教材也隨之傳入,使西洋現代化的科技學術啟蒙了當時的高級官員及知識分子,這也是鄭和出使對東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貢獻

❽ 鄭和下西洋體現了什麼精神,有何歷史意義

鄭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三寶太監鄭和從 太倉的劉家港起錨[1] (今江蘇太倉市瀏河鎮),率領200多艘海船、2.7萬多人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包括印度 洋的國家和地區,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里、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 洲東部,紅海、麥加。加深了明朝和南洋諸國(今東南亞)、西亞、南亞等的聯系。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最多(240多艘)、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歐洲多個國家航海時間早幾十年,是明朝強盛的直接體現。鄭和的航行之舉遠遠超過將近一個世紀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的航海家,如麥哲倫、哥倫布、達伽瑪等人,堪稱是「大航海時代」的先驅,也是唯一的東方人,他更早迪亞士57年遠赴非洲。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眾說紛紜,一說宣揚大明威德,《明史·鄭和傳》中記載:「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這是可信性較高的觀點。一說尋找建文帝朱允炆,《明史·鄭和傳》中記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一說發展貿易,正史稱鄭和下西洋使「國用羨俗」、「寶物填溢」。[2] 另有包抄帖木兒帝國、 掃盪張士誠舊部、解決軍事復員問題等說法。

❾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歷史意義(作用)是什麼

1、目的: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廣州等沿海的大都市十分繁榮。在經濟獲得良好的發展之後,發展海外交通和海外的貿易已經是十分迫切的事。中國的絲織品、瓷器受到西洋諸國的歡迎,贏得了很高的聲譽。而中國對不能自行生產的香料等物,也有較大的需求。

除經濟原因以外,還有為了通好他國,懷柔遠人,踐行中國傳統政治理念的想法,同時宣揚大明威德,而令蠻夷國家畏威懷德、輸誠納貢。

2、歷史意義:

政治方面,鄭和下西洋,使明王朝在東南亞全面建立起華夷政治體系,鄭和船隊展示了明帝國的政治和軍事優勢,加之經濟利益的刺激,明廷主導的朝貢體系的規模大為擴展。

經濟方面,鄭和下西洋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來的禁海政策,開拓了海外貿易。鄭和下西洋為中國輸入了新的工藝產品、原料、技術,從而影響了中國國內的手工業生產。

文化方面,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促進了明朝對外界的了解。鄭和下西洋,還留下了《鄭和航海圖》,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航海圖集,也是遠洋航行的寶貴資料。

(9)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擴展閱讀:

鄭和下西洋是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首次航行始於永樂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1433年),共計七次。

在七次航行中,鄭和從南京出發,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里、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遠到達東非、紅海。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和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紀末歐洲的地理大發現的航行以前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險 。

❿ 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鄭和(1371~1434年)是雲南昆陽(今雲南省晉寧縣昆陽鎮)人,回族。本姓馬,曾祖父叫拜顏,祖父、父親都叫哈只。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鄭和的父親病故,拋下13歲的他和另外五個兄弟姐妹。

鄭和本人除信奉伊斯蘭教外,對佛教及民間崇奉的神,如東南沿海的海神天妃也並不排斥。據明初人的記載,鄭和「身長九尺,腰大十圍,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白過面;齒如編貝,行如虎步,聲音洪亮。」真是儀表堂堂,氣度非凡。

大概就在其父去世前不久,他入宮當了宦官。在宮中,皇帝後妃都叫他「三保奴」(或「三寶奴」),一般人都叫他三保。在靖難之役中,他跟隨燕王征戰有功,被提升為太監,賜姓鄭。

鄭和下「西洋」,是他一生中最輝煌的業績,至今仍然家喻戶曉,所謂「西洋」,是古人的地理概念,元朝時已有這樣的叫法了。大體上以婆羅洲為界,婆羅洲以東的,稱東洋,以西的,稱西洋。鄭和航海所經之地,大部分在婆羅洲以西,所以一般稱「三保太監下西洋」。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是永樂三年(1405年)七月到永樂五年(1407年)十月。他建造了不少大船,有的長44丈,寬18丈。這次首航,鄭和率領將士27800餘人,大海船208艘,船上有航海圖、羅盤針。並帶了大量金銀錢鈔。這支航行隊伍航船的體積之大、設備之先進,在當時都是世界第一。鄭和與副使太監王景弘從蘇州劉家河(今江蘇太倉東瀏河鎮)出發,泛海至福建,繼由福建五虎門揚帆,首先抵達古戰(越南南部),後歷爪哇(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暹羅(泰國)、滿剌加(馬來半島南端馬六甲)、蘇門答臘(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南巫里(印度西岸的Mabar)、古里(印度西岸的科澤科德)、錫蘭(斯里蘭卡)等國。他沿途宣讀永樂皇帝的詔書,賞賜其君長,不服則以武力威懾。他還活捉了剽掠海上、橫行無忌、原籍廣東的海盜陳祖義,後被斬於京中市上,從此海道安寧。朱棣對這次遠航非常滿意,因為各國使者也隨船來朝拜。朱棣一一賞賜,並對鄭和等予以表彰。

永樂五年(1407年)十月至永樂七年(1409年)七八月間,鄭和二下「西洋」,航行所至之地有占城、爪哇、南巫里、古里、柯枝(印度柯欽)、錫蘭等國。永樂七年(1409年)十月至永樂九年(1411年)七月,鄭和三下「西洋」。永樂十一年(1413年)十月至永樂十三年(1415年)八月,鄭和四下「西洋」。這次超過印度以西,到達波斯灣,先後抵達溜山(馬爾地夫)、忽魯謨斯(波斯灣口Ormuz)等地。鄭和的五下「西洋」,在永樂十五年(1417年)五月至永樂十七年(1419年)八月。先後到達阿丹(葉門民主人民共和國亞丁)、麻林(肯亞馬林迪)、木骨都束(索馬里摩加迪沙)、卜剌哇(索馬裡布臘瓦)、刺撒(亞丁和佐法爾之間)。這次航行到達了遙遠的非洲赤道以南東海岸一帶。鄭和返航時,滿剌加、忽魯謨斯、古里等19國的朝貢使者偕行,增強了明朝與這些國家的聯系。鄭和還帶回了不少珍禽異獸,如獅子、金錢豹、大西馬、駝雞等。永樂十九年(1421年)春天,鄭和再下「西洋」,次年九月歸來。

鄭和的第七次也是最後一次下「西洋」,開始於宣德六年(1431年)一月,到宣德八年(1433年)七月歸來。相距第六次航行已經十年。這十年間,朝中政局發生很大變化。朱棣死後,鄭和失去了靠山,只能在南京守備任內度過寂寞的歲月。仁宗朱高熾的去世,宣宗朱瞻基登位,執掌乾坤數年,卻不見海外諸國來朝貢。他認為這未免是國威不張,有失面子,這才想起先朝老太監鄭和。於是命令他和王景弘再下「西洋」。

鄭和七下「西洋」,歷時28年,所到之處,不下37國,南至爪哇,北抵麥加,西達赤道之南的非洲東岸。他是赤道非洲東海岸的頭一個發現者,是世界航海史上傑出的先驅者。在世界航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航海家迪亞士、哥倫布、達伽馬,當他們在浩渺汪洋的驚濤駭浪中艱難地航行時,都比鄭和的第一次下「西洋」要晚80年至90年以上。

鄭和作為一名朝廷官員,一生中率領船隊七次遠航不僅促進了中外交流,更顯示了當時中國航海事業的先進、發達,同時也顯示了中國當時的經濟繁榮和政治穩定。

熱點內容
生物處理技術 發布:2025-01-17 20:20:08 瀏覽:975
恆基數學 發布:2025-01-17 19:00:52 瀏覽:732
高中數學統計試題 發布:2025-01-17 18:33:17 瀏覽:354
日本石老師 發布:2025-01-17 18:10:23 瀏覽:419
劉紅梅老師 發布:2025-01-17 16:17:59 瀏覽:86
工會違章家訪 發布:2025-01-17 16:16:20 瀏覽:982
如何固定 發布:2025-01-17 15:47:28 瀏覽:137
幹部紅色教育 發布:2025-01-17 15:12:26 瀏覽:530
紗霧老師圖片 發布:2025-01-17 15:02:14 瀏覽:437
在交叉學科 發布:2025-01-17 14:32:00 瀏覽: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