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熱帶地理

熱帶地理

發布時間: 2020-11-18 16:00:25

『壹』 《熱帶地理》,這個期刊怎麼

您好,該雜志之前是核心期刊,14年之後沒有評審上核心期刊,但是影響力還是很高的,簡介如下:

《熱帶地理》是由廣州地理研究所主辦、華南地區唯一的區域性綜合地理學術期刊;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廣東省優秀科技期刊。1980年創刊,雙月刊(逢單月5日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主要報道熱帶亞熱帶地區地域特色明顯的具有知識增量意義的原創性科研成果,包括地理學及其各分支學科、相鄰或交叉學科具有創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論文,特別歡迎反映現代地理學發展方向的優秀綜述性論文,研究簡報,地理學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介紹,學術、科研動態及開放實驗室介紹等。不拒絕全國尺度、國際尺度的高水平學術論文,但不接收在研究地域上具有明顯偏離的來稿。

『貳』 熱帶地理終審過的希望大嗎

不好說,一看你的論文質量,二看評審人的意見,三看你的運氣了。

『叄』 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的校友風采

閆小培:女,1956年3月生,教授、博士生導師,深圳市副市長。1982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地理教育專業,獲學士學位;1987年畢業於英國南安普頓大學人文地理學專業,獲碩士學位;1997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人文地理學專業,獲博士學位。1982-1990年在西南師范大學任教,1991年3月至今在中山大學任教。現任中山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系主任、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地理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學科評審組成員、中國地理學會城市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副主任、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常務理事、廣東省地理學會常務理事、廣州市城市規劃協會副理事長;曾任國際地理聯合會(IGU)人口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兼任《地理科學》(英文版)、《人文地理》、《經濟地理》、《城市規劃》、《國外城市規劃》、《規劃師》、《現代城市研究》、《地域研究與開發》等雜志編委。兼任中國致公黨廣東省委會副主委、致公黨中央委員、廣東省人大常委。
閆小培從事城市地理、地理專業英語和城市發展學本科和研究生課程的教學工作。任負責人之一的城市地理學課程被列為中山大學和廣東省重點建設課程。閆小培從事城市發展與城市化、區域發展與城市規劃、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等領域的研究工作。1990年代以來,主持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1項、建設部與廣東省政府合作項目1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主持國際合作項目2項、與香港合作項目2項,主持地方政府委託項目10餘項。作為主要研究者,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自1990年以來,已在《地理學報》、《地理科學》、《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地理學報》英文版)、《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地理科學》英文版)、《地理研究》、《人文地理》、《經濟地理》、《熱帶地理》、《中山大學學報》、《城市規劃》、《國外城市規劃》、《城市問題》、《城市研究》、《城市》、《Urban Geography》(美國)、《GeoJournal》(德國)、《Journal of Geography Ecation》(韓國)等國內外主要地理和規劃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00餘篇,出版著作4本。閆小培曾獲廣東省高校科技進步三等獎、中南地區大學出版社優秀學術專著一等獎、中山大學先進科技工作者、中山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廣東省政協優秀提案獎、中山大學地學院優秀班主任、廣東省南粵教書育人優秀教師稱號。
周介銘:男,1956年5月生於四川省成都市,漢族,教授,四川師范大學校長。1982年7月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1982-1985年在蘭州商學院貿易經濟系、西北民族學院民族貿易系任教師,1985-1990年任四川師范大學地理系講師、副系主任,1990-1997年任四川師范大學副教授、教授,教務處副處長、處長,1997-2003年任四川師范大學副校長,2003年至今任四川師范大學校長。
周介銘主要從事人文地理學的教學與研究,特別是在國土規劃與整治,土地資源經濟評價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多次承擔國家計委、國土資源部、四川省科技廳、四川省國土資源廳、雲南省土地局、四川省教育廳及各級地方政府下達的科研課題。他主持和承擔的《成都市國土總體規劃》項目獲國家計委科技進步三等獎(1992年),主持和承擔的《都江堰市區土地定級與基準地價評估研究》項目獲國家土地管理局科技進步二等獎(1995年),主持和承擔的《AUTOPLY縣級土地利用現狀及變更調查信息管理系統》項目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97年),他主持和承擔的項目還多次獲得國家土地管理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並於1993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除承擔大量科研項目外,他還出版了3本專著,並在各類刊物發表論文100餘篇。
周介銘在教學與教學管理上也有較深的研究,先後兩次獲得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他是四川師范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人文地理學碩士點的學術帶頭人,招收資源評價方向的研究生。
周介銘現擔任中國地理學會理事,四川省地理學會副會長,四川省土地學會副會長,四川省國土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四川省土地估價師協會副會長,並於1998年起連續兩屆受聘為四川省科技顧問團顧問。
王一鳴: 副院長, 研究員,博導,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959年出生,1982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學院地理系,獲學士學位;1985年碩士畢業於西南師范學院地理系。1989年7月畢業於天津南開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曾先後在國家計委國土地區研究所和宏觀經濟研究院工作,歷任室主任、所長助理、副所長,院長助理。2001年1月任國家計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2003年兼任國家發改委國土地區研究所所長。2005年2月任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主持院日常工作。
主要著作:
中國區域經濟政策研究
知識經濟與中國經濟發展
「十五」計劃時期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若乾重大問題研究
主要學術論文:
西部大開發要以體制和機制創新為先導
關於加快城市化進程的若干問題研究
領導幹部宏觀經濟管理知識讀本
「十五」計劃時期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若干問題研究
許炯心:男,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48年12月出生於四川省。1977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學院地理系;1981年獲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學位。此後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1986年9月-1987年7月在荷蘭國際地學與航測學院進修。1995年5月-1996年7月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作高級訪問學者、客座教授。現任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中國地理學會理事、地貌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水利學會泥沙專業委員會委員;《地理研究》編委,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 編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IE索引刊物)編委。
研究領域和研究方向:主要從事河流地貌、流域侵蝕產沙和河流泥沙災害方面的研究工作。 科研業績:共發表論文110餘篇,其中SCI索引論文近30篇。出版專著4部(含合著)。
代表性學術著作:1. 1996,中國不同自然帶的河流過程,科學出版社。 2. 1997,河型對含沙量空間變異的響應及其臨界現象,中國科學,Vol.27,No.6,548-553. 承擔項目情況:主持或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及面上項目、973項目、國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科技攻關項目、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重要方向及領域前沿項目等共20餘項。
獲獎情況: 曾獲中科院自然科學二等獎、科技進步二等獎各一次 。
錢樂祥 , 教授, 博士, 廣州大學博士生導師。1987年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本科畢業,1997年於華東師大博士畢業,主要從事GIS與遙感應用方向的教學科研工作,現任廣州大學研究生處副處長兼地理信息科學系教授,兼任中國自然資源學會熱帶亞熱帶資源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理論與方法專業委員會通訊委員、廣東省地理學會理事暨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等學術兼職。先後承擔省部級以上項目10餘項;出版《地球信息科學引論》等專著6部;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獲各種獎勵20餘項,2005年獲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發表的學術論文:
1.Qian Lexiang, Cui Haishan and Chang Jie. Impacts of 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 on 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in Zhujiang Delta. Pedosphere, 2006, 16(6), SCI;
2.錢樂祥,丁聖彥. 珠江三角洲土地覆蓋變化對地表溫度的影響. 地理學報,2005,60(5);
3.錢樂祥等. 福建土地退化的景觀敏感性綜合評估. 生態學報,2002,22(1);
4.錢樂祥等. GIS支持的土壤貧瘠化區域分異研究. 地理科學,2002,22(1);
5.錢樂祥,丁聖彥,許叔明. 伊洛河流域不同地貌類型區的景觀空間結構對比分析. 地理科學,2003,23(5)。
邱道持:男,漢族,重慶市人,1947年生。1978年10月至1982年1月在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學習,1982年1月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獲學士學位,留校任教至今。其間,1985年至1987年曾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大學學習。在校工作期間,先後擔任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系主任、西南師范大學科技處處長、教育部西南師資培訓中心副主任、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重慶市地理學會常務副理事長、重慶市國土學會副理事長、重慶市土壤學會副理事長,重慶市科協常委。2001年10月調任重慶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長。
邱道持同志多年從事地理教育和國土資源管理教學科研工作,成績突出。先後承擔了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及輔助決策支持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課題任務書編號:2001BA604A02)以及重慶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重慶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重慶市土地定級估價等30多項科研課題。在《中國土地科學》、《自然資源學報》、《經濟地理》、《人文地理》等學術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60餘篇。出版了《中國政治地理》、《綜合自然地理學》、《重慶市礦產資源開發》、《土地資源學》等專著。先後獲得教育部曾憲梓優秀教師獎、四川省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獎、以及國土資源部、建設部、重慶市人民政府等八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996年被西南師范大學聘為教授、2000年被西南農業大學聘為博士生指導教師、2001年被重慶市委組織部和市人事局評選為地理學學術帶頭人。
王 力:男,教授,人文地理專業碩士導師,生態學專業博士導師。1993年碩士研究生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自然地理專業,獲理學碩士學位;1997年博士畢業於西南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獲管理學博士學位。1996年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國家遙感中心參加ARC/INFO專業培訓。
主要研究領域:資源經濟學、土地資源學、農業經濟學。主持「重慶黔江開發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悅來鎮城鎮總體規劃」、「永川生態經濟綜合發展規劃」等項目10項,發表論文20餘篇,出版專著2部。
吳康明:1963年9月生,四川省廣安市人,198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7月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畢業留校工作,副教授。曾任西南師范大學團委副書記(主持工作),四川省委社教工作團達縣工作隊隊長。1992年12月任西南師范大學團委書記。1997年1月任西南師范大學圖書館黨總支書記、校黨委委員。1997年12月任重慶市團委副書記、黨組副書記。1998年5月當選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委員。2001年12月任重慶市團委書記、黨組書記。2003年6月當選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委員。2004年6月任重慶市北碚區委副書記、代理區長, 2005年任北碚區區長, 2007年任市委黨校(重慶行政學院)副校長(副院長)(正廳局級)。
譚凈:男,1961年9月29日生,四川南充市人。1979年9月考入西南師范學院地理系,1983年7月畢業留校任教。1984年7月擔任助教,1991年7月任講師,1995年10月任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副主任,1996年10月任副教授,2003年6月任西南師范大學資環學院副院長,2004年6月調致公黨重慶市委,歷任副秘書長兼組織處處長、秘書長、副主委兼秘書長。在校期間,主講過《中國經濟地理》、《產業布局學原理》、《經濟地理學導論》、《地理學思想史》、《土地估價理論》、《中國地理》、《房地產開發》、《房地產經營》等本科專業課和《產業布局學原理》、《經濟地理學導論》、《區域經濟學》等研究生班課程。1次被評為校優秀教師,多次評為優秀實習指導教師。曾參加或主持完成了「海南省通什市城市總體規劃」、「四川經濟地理」、「川南國土規劃」、「合江縣農業資源開發重點項目技術經濟研究」、「長江上游地區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總體戰略研究」、「歇馬鎮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研究」、「長江水天城總體規劃和土地估價與預測」、「石柱縣悅來鎮、下路鎮城鎮總體規劃」、「九龍坡西部九鎮城鎮體系規劃」、「三峽移民與發展」等科研課題。其中1項被評為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評為重慶市社科三等獎。參編的著作2部,在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4篇。
羅清泉:四川省蓬安人,生於1967年3月,198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8年畢業於西南師范大學地理系,獲學士學位;同年就讀地理系區域地理學中國經濟地理專業研究生,1991年獲理學碩士。1998年韓國韓南大學進修宏觀經濟學;1999年重慶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攻讀博士研究生,2005年獲工學博士學位。1998年至2002年先後任重慶市計委(發展計劃委員會)高技術處副處長、國民經濟綜合處副處長、處長,兼任重慶市區縣經濟發展辦公室副主任。2003年2月任重慶市涪陵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黨組成員。2006年12月至今任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分管發展規劃、財政金融、高技術產業、西部開發等方面工作,兼任重慶市高新技術產業化辦公室副主任、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學會副理事長。實踐經驗豐富,是重慶市「十五」計劃制定者和起草人之一,「十一五」重大專題規劃的制定者之一,重慶市「一圈兩翼」區域發展、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主體功能區、川渝合作成渝經濟區建設等重大戰略的策劃者和推動者。理論功底扎實,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出版專著3部。

『肆』 從海陸位置來看中國地理位置有何特點

從海陸位置來看中國地理位置有何特點
從海陸位置來看,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伍』 熱帶地理這個雜志是什麼級別

《熱帶地理》是由廣州地理研究所主辦,華南地區唯一的綜合性地理學術期刊;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陸』 《熱帶地理》期刊怎樣

刊物很好,氣象 地理 的專業核心期刊,影響因子很高,對文章質量要求也高
刊名: 熱帶地理
Tropical Geography
主辦: 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
周期: 雙月
出版地:廣東省廣州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大16開
ISSN: 1001-5221
CN: 44-1209/N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熱帶地理
創刊時間:1980
復合影響因子:1.043
綜合影響因子:0.631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柒』 華南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的張爭勝副教授

張爭勝(Zhang Zhengsheng),男,1972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華南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副教授、人文地理專業區域經濟分析與規劃方向碩士生導師,全國高校《中國地理》教學研討會常務理事,廣州城市可持續發展學會理事。1993年畢業於長沙水利電力師范學院。1996年入華南師范大學地理系讀碩士研究生,1999年留校任教。2006年從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博士研究生畢業,獲理學博士學位。2004年受國家留學基金委選派到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做訪問學者。曾任地理系教學科研秘書,2005年起任學院工會主席。主講《區域地理理論與方法》、《中國區域地理》、《綜合自然地理》、《區域經濟學》等本科課程和《區域分析與規劃》等研究生課程。2001年獲華南師范大學「為了明天」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優秀獎一等獎。主要從事區域地理學、土地利用規劃、區域經濟學、旅遊規劃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百年來廣州下墊面變化對地面風場影響的風洞模擬及其與熱島的關系》,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廣州下墊面對地面風場影響的風洞模擬及其與熱島的關系》、《雙核都市區景觀空間格局變化研究》,廣東省科技攻關項目《貴金屬礦山清潔生產示範研究》,以及《廣東省清遠市飛來峽鎮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廣東省珠海市鎮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廣東省佛山市土地利用的控制與戰略研究》、《廣東省茂名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廣東省徐聞縣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建設規劃》等課題研究,參與編寫「十一五」國家級規劃重點教材《中國區域地理》(第二版)、《中國國家地圖集》等著作。已在《學術研究》、《地理科學》、《熱帶地理》、《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等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0餘篇。

『捌』 泰國為什麼叫萬象之國

根據網上的說法,泰國和寮國都有「萬象之國」之稱。
但實際上,寮國才是「萬象之國」,這來源於寮國的「瀾滄王國」,「瀾滄」在寮國語里的意思就是「一萬頭大象」。
公元1353年瀾滄王國(意為「萬象之國」)建立,為寮國歷史鼎盛時期。因此,「萬象之國」之稱流傳至今。

以下為網路知道關於寮國首都萬象的解釋,這里要說的是現在的首都「萬象」並不是根據寮國語「一萬頭大象」譯過來的,這個「萬象」是寮國語「月亮城、檀香城」音譯得來。所以,寮國首都萬象,有「月亮城」和「檀香之城」的稱號。

-------網路知道----------

萬象是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的首都,位於湄公河中游北岸的河谷平原上,與泰國進城廊開市隔河相望,是世界上少有的位於邊境的首都。人口以老龍族為主,通用寮國語,居民多信奉佛教,其語言、風俗習慣和我國傣族相似。
萬象始建於公元前4世紀,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從14世紀以來,萬象就是寮國的首都,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1893年至1975年為法國的殖民地,其間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日本佔領。1975年12月,寮國建立了人民民主共和國,萬象被定為首都。
萬象屬於熱帶氣候類型,終年高溫多雨、樹木長青,在當地語中,「萬象」意為「檀木之城」,就是萬象這個地方曾經生長著茂密的檀木樹林,因為殖民統治時期的過度砍伐,現在的萬象已很少見到檀木樹了。但在萬象市的背面,還有一帶鬱郁蔥蔥的森林,為萬象築起了一道天然屏障。
萬象是一座幽靜、美麗的城市,市區東西長、南北窄,從空中俯瞰,狀似一彎新月,因此有「月亮之城」的美稱。市區緊緊傍依在湄公河的東岸,由西向東和向北伸展,形成「上」字形,環境幽靜,綠樹成蔭,到處可見寮國國花「占巴花」(雞蛋花)。寬闊的濱河大道--「他德大道」橫貫全市,大道兩旁椰子、香蕉、檳榔、龍眼、鳳尾、洋槐等高低植物交替生長,林蔭蔽日,每年四五月鳳凰樹花盛開,艷紅如火,是萬象最美的街道。瀾滄大道,從舊王宮直通凱旋門,是萬象最寬的馬路。三森泰街縱貫整個萬象市,是當地的唐人街,為華僑聚集區和商業中心。萬象郊區的居民住房多是用數根長柱支撐起來的、離地面約1米高的木樓和竹樓,這種被稱之為「高腳屋」和「浮腳樓」的建築,是為適應當地熱帶地理環境而設計的,能讓雨水容易傾瀉,易通風納涼,又能減少野獸的侵害。
作為歷史古城,萬象的美還表現在它的古代建築上。由於寮國85%以上的居民都信奉佛教,所以萬象市內到處可見廟宇和寶塔。這些古老的佛寺、精美的佛塔以及精湛的浮雕,集中了寮國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精華,因此,萬象又被稱之為「永珍」,即「廟宇林立的城市」。
「塔龍」位於萬象市東北郊,又稱「塔鑾」,是幾經修繕的16世紀建築,在寮國眾多的佛塔建築中別具一格,被認為是寮國的象徵,在寮國的國徽上面就繪有「塔龍」圖案。中國人一看到「塔龍」,馬上就會聯想到北京北海公園里的白塔。的確,主塔的大小、形狀都很像白塔,只不過塔龍是金頂,而且周圍還有30個小塔環抱。整個建築是灰磚結構,具有獨特的風格。東南亞的佛塔一般是圓形的,但寮國的塔龍卻是方形的,塔龍的底部由3層巨大的方座構成,四面有4個膜拜亭,頂層是主塔,頂端貼著金箔,在陽光下金光閃閃。塔龍始建於1566年,由於是由瀾滄國王所建,所以稱之為「塔龍」,在以後幾個世紀的歲月中,曾屢毀屢建,現在的塔龍是1930年重新修建的。關於塔龍,有許多傳說,一種傳說,塔龍下面埋著釋迦牟尼的佛發;另一種傳說,塔龍下埋著釋迦牟尼的佛骨;還有一種傳說,佛祖釋迦牟尼曾在建築塔龍的地方停留過。寮國人把塔龍視為佛祖聖靈的標志和聖潔的象徵,佛教徒經常到這里膜拜。每年公歷11月的塔龍節,是寮國全國佛教徒集中到這里舉行「塔龍大會」進行膜拜佛祖儀式的日子。以塔龍為中心新建的塔龍廣場是萬象市區最開闊的地段,除塔龍及佛殿、僧舍組成的塔龍佛寺外,廣場北部還新建立了一座革命紀念碑,紀念碑高大的台座上矗立著寮國佛塔式樣的建築,所不同的是塔尖飾以紅色五角星。
萬象市的主要佛寺還有:玉佛寺、瓦西剎吉寺、瓦西孟寺、瓦翁德寺、瓦因丙寺等等。其中玉佛寺始建於1563年,為當時王宮內佛寺,與今天萬象舊王宮僅一牆之隔,20世紀中葉被辟為博物館,主要收藏各式佛像。瓦西剎吉寺始建於1818年,寺內色彩較濃的宮殿式講經殿,由一條安放著120尊灰塑佛像的佛廊環繞,別具一格的藏經閣,形象美觀,被視為寮國首屈一指的古建築。眾多的佛寺,既是萬象市民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也是寮國傳統文化藝術的保藏地。
萬象不僅是寮國的文化中心,也是寮國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是全國的貿易中心和工廠最多的城市。工業以紡織、木材加工、碾米、卷煙、肥皂、火柴等輕紡日用工業為主。萬象地區氣候溫暖濕潤,日照和水源充足,適合各種熱帶、亞熱帶作物的生長,稻穀、蔬菜、綠豆、煙葉、甘蔗的產量均在全國名列前茅。
由於萬象瀕臨湄公河,水路交通主要依靠這條在寮國被稱作「萬物之母」的河流,從萬象北上琅勃拉邦,南下沙灣拿吉,全年可以通航。湄公河在萬象地區的支流南姆河、南滕河和南布昂河,是當地居民自古以來行駛大小木船的主要航道。萬象市沒有鐵路,陸路交通主要依靠公路。位於萬象市西湄公河畔的瓦岱國際機場,是寮國最大的機場,有通往河內、曼谷、胡志明市、金邊、莫斯科等地的國際航班。城北的南娥水壩提供充足的水電並向泰國輸出電力。市內有寮國軍事博物館、獨立塔及許多寺廟和古塔。

『玖』 青藏高原 主要動植物分別是

青藏高原由於獨特的地理環境,生長著一些獨特動植物,動物有氂牛、藏羚羊等;植物有可以適應高原環境的青稞,由於青稞的特殊品質,所以成為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的主要糧食。
青藏高原,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分布在中國境內的部分包括西南的西藏、四川省西部以及雲南省西北部部分地區,東北青海省的大部分地區 、新疆南部以及甘肅省部分地區。整個青藏高原還包括不丹、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的部分,總面積近300萬平方千米。中國境內面積257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極」之稱。是亞洲許多大河的發源地。
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屋脊,一向以其獨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觀聞名於世,是科學探險、考察和生態旅遊的勝地。而位於青藏高原地區形形色色的自然保護區,又是世界屋脊上生態環境最奇特、生物資源最豐富的自然資源寶庫,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

『拾』 熱帶地理和華師學報(自然科學版)哪個

刊名:復 熱帶地制理
Tropical
Geography
主辦: 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
周期: 雙月
出版地:廣東省廣州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大16開
ISSN: 1001-5221
CN: 44-1209/N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熱帶地理
創刊時間:1980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刊名: 西華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Journal of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主辦: 西華師范大學
周期: 季刊
出版地:四川省南充市
語種: 中文;
開本: 大16開
ISSN: 1673-5072
CN: 51-1699/N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西華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曾用刊名:四川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南充師范學院學報
創刊時間:1980

前者是核心,前者比後者好 企鵝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熱點內容
班主任女友第一次 發布:2024-11-24 20:30:41 瀏覽:66
女教師吧 發布:2024-11-24 19:45:42 瀏覽:858
屈由歷史 發布:2024-11-24 19:40:09 瀏覽:580
高中地理app 發布:2024-11-24 19:17:09 瀏覽:881
上帝與新物理學 發布:2024-11-24 18:59:23 瀏覽:449
金源康生物 發布:2024-11-24 18:27:09 瀏覽:651
保定教育網 發布:2024-11-24 17:17:02 瀏覽:787
師德先進個人推薦材料 發布:2024-11-24 16:04:48 瀏覽:580
優酷校園大使 發布:2024-11-24 16:01:06 瀏覽:723
班主任感懷 發布:2024-11-24 15:55:55 瀏覽: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