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八年物理上冊

八年物理上冊

發布時間: 2020-11-19 00:54:18

❶ 八年級上冊物理人教版課本內容

第一章 物態及其變化1物態2溫度的測量3融化和凝固4氣化和液化5升華和凝華6生活和技術中的物態化 第二章 物質性質的初部認識1物體的尺度及其測量2物質的質量及其測量3探究——物質的密度4新材料及其應用 第三章 物質的簡單運動1運動與靜止2探究——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3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4平均速度的測量 第四章 聲現象1聲音的產生2探究——聲音是怎樣穿播的3樂聲與雜訊4超聲波 第五章 光現象1光的傳播2光的反射3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4光的折射5物體的顏色

❷ 八年級物理上冊期末試卷(附帶答案)

八年級上冊物理期末試卷(有答案)個人日記 2010-01-13 20:37:08 閱讀5945 評論3 字型大小:大中小 訂閱 .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30分)

1、要使笛子發出聲音,必須用力來吹,使笛管中的__________發生_____________。

2、聲音在15℃的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__________米/秒,夏夜,一個耀眼的閃電過後8秒才傳來雷聲,雷聲持續了5秒鍾才停止,放電的雲與你相距__________米。

3、為了研究聲音是怎樣傳播的,小麗同學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進行探索。把正在發聲的鬧鍾放在玻璃罩內,鬧鍾和罩的底座之間墊上軟的泡沫塑料。逐漸抽出罩內的空氣,她聽到的鬧鍾聲音逐漸變小,進一步推理可以得出:聲音不能在___________中傳播。

4、如圖2所示,是小明用笛子和二胡奏出的聲音經過同一個示波器顯示的波形圖,關於這兩個聲音,你的認識是:音調較高的是__________發出的,響度大的是__________發出的。

5、小明家中有一隻金魚缸,小明敲了一下桌子,魚缸中的金魚立即受到驚嚇.

(1)對魚接收到聲波的傳播途徑有四種判斷:A.空氣→水→魚; B.桌子→水→魚; C.桌子→空氣→水→魚; D.桌子→魚缸→水→魚.其中判斷正確的是__________(選填字母).

(2)若魚缸中只有一條小魚(如圖3所示),而眼睛可以從A 點可以觀察到兩條,一條魚的位置變淺,另一條魚變大。前者是__________像(填「實」或「虛」);後者是由於魚缸的__________側部分(填「左」或「右」)等效凸透鏡而形成的__________像(填「實」或「虛」).

6、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可分成___________種顏色的彩色光帶,我們把它稱作光的___________現象。

7、當太陽還在地平線以下時,我們就看見了它,這是因為___________使光線變彎了的緣故,這種現象說明了光只有________________中才沿直線傳播。

8、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____________決定的,白色物體在紅光的照射下呈__________色。

9、雨後的晚上,人在月光下行走,為了不踩到水坑裡,人們根據鏡面反射和漫反射規律總結出,當迎著月光走時,地面發___________處有水,背著月光走時,地面發____________處有水。(選填「亮」、「暗」)

10、我們學習和工作用的台燈上都有一個燈罩(如圖4所示),這個燈罩的作用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__原理,燈罩的內表面做得盡量____________些。(選填「光滑」或「粗糙」)。

11、身高1.7m的人站在1m高的豎直平面鏡前3m處,他在鏡中的像高是__________m,像和他相距_____________m.

12、醫生檢查耳道時,眼睛上要戴上一個中間有孔的___________鏡,這種鏡對光有___________(選填「發散」或「會聚」)作用。

13、汽車的霧燈用的是___________光。紫外線是__________光(選填「可見」或「不可見光」)寫出人們利用紫外線的一個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有些居民在大門上裝上「貓眼」,室內的人貼近「貓眼」可以清晰地看到縮小的室外景物,而從門外無法看到室內,如圖5是不同類型的鏡片,你選擇___________做「貓眼」鏡片。從室內觀察室外,其觀察范圍比未裝有「貓眼」___________(選填「大」或「小」)。

二、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8分)

15、用手撥動琴弦,能聽到悅耳的聲音,此時作為聲源的物體是( )

A、手指 B、琴弦 C、空氣 D、弦柱

16、在「小白兔與狼外婆」的故事中小白兔能分辨出門外不是自己的外婆,主要是依據聲音的( )

A、響度 B、音色 C、音調 D、頻率

17、偵察兵為及早發現敵軍騎兵的活動,常把耳朵帖在地面上聽,就能判斷附近是否有敵人的騎兵,下列解釋錯誤的是( )

馬蹄貼在地上,使土地振動發出聲音

聲音可以由土地傳播

土地傳播聲音的速度比空氣大

馬蹄聲不能由空氣傳入人耳

18、無錫市政府決定從去年10月份起禁止摩托車在市內載客營運。從雜訊的角度的角度考慮,你認為( )

A、減少雜訊的傳播距離 B、減少雜訊源的數量

C、減少雜訊的傳播速度 D、消滅雜訊

19、下列物體不屬於光源 的是( )

A、 正在放映的電影幕布 B、正在播放的電視機

C、水母 D、北斗星

2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光的傳播速度是3×108米/秒

光總是沿直線傳播的

光年是天文學上常用的時間單位

光反射時傳播方向改變而傳播速度不變

21、太陽光與水平面成24°,要使反射光線沿水平方向傳播,平面鏡與水平方向的角應該是( )

A、24° B、12°

C、150° D、78°或 12°

22、如圖6所示光路圖中正確的是 ( )

23、如圖7所示,用手電筒對著平面鏡中像照射時,觀察到的像比原來亮多了,其原因是( )

A、光射到像上,所以會變亮

B、鏡子比原來亮,所以像也變亮

C、光反射到物上,物變亮,所以像也變亮

D、有光照射,更便於觀察,所以覺得像變亮了

24、「猴子撈月」的寓言故事中(如圖8),猴子看見月亮在井中,就要去撈,結果什麼也沒撈到,關於水中月亮離水面的遠近,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

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

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離相等

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離相等

25、一個焦距為10厘米的凸透鏡,當物體從30厘米處逐漸移到離透鏡20厘米處的過程中( )

像逐漸變小,像距逐漸變大

像逐漸變大,像距逐漸變大

像先變小後變大,像距一直增大

像一直變大,像距先變小後變大

26、小明和小紅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機對小強同學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別為圖9中的(a)和(b),則( )

A.小紅要使底片上的像與小明的一樣大,小紅移動位置後,再減小鏡頭到底片的距離

B.小明和小紅離小強的距離相同

C.小紅要使底片上的像與小明的一樣大小紅移動位置後,再增大鏡頭到底片的距離

D.小紅離小強的距離近

27、下列哪組連線是有錯誤的( )

28、小明用薄膜、兩個可以伸縮的紙筒、以及凸透鏡製作了模型照相機,用它來觀察我們周圍的景物,有以下幾種說法:(1)薄膜上出現的像是倒立的。(2)觀察時,我們應該把薄膜對著景物,眼睛靠近凸透鏡進行觀察(3)由觀察遠處的景物到觀察近處的景物時,應該把紙筒拉長。(4)白天,當我們在陽台上用自製照相機對著教室內觀察像時,發現像很暗。這四種說法正確的是( )
A、(1)(2)(3)(4) B、(1)(2)(4) C、(1)(3) D、(1)(3)(4)

三、作圖題:(每圖3分,共12分)

29、完成圖10中的光路圖並用i表示入射角,r表示反射角。

30、在圖11中,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出物體在平面鏡中的像。

31、圖中有兩條反射光線,請畫出發光點s和它的像s′

32、在一個乾枯的井底正中央p點趴著一隻青蛙,它能看到的視野范圍如圖(a)所示。天降大雨時井中全部灌滿水,若青蛙仍在p點,它的視野將發生變化。請你在圖(b)中利用光路圖確定青蛙視野變化的大致范圍,並用陰影線表示出來。

四、實驗探究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3、小芳用數碼相機在郊外拍得一張照片如圖14所示,請你觀察照片中的情景,指出一個物理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

該現象所涉及的物理知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聲音傳播的探究實驗中,小紅和小芳做個下面兩個探究實驗:

步驟①將兩張課桌緊緊地挨在一起,一個同學輕敲桌面,另一個同學把耳朵貼在另一張桌面上,聽傳過來的聲音。

步驟②將兩張緊挨的課桌離開一個小縫,然後重復步驟①,比較聲音的大小。

(1)請你幫它們分析,將實驗現象和分析結果填寫在表格中。

聲音的大小

聲音主要靠什麼傳播

兩張課桌緊挨時

兩張課桌之間有一條小縫時

(2)小紅想:液體能否傳聲呢,她從家裡找到一個裝水的容器,除此以外,還需要什麼器材?請你幫她想出實驗的方法。

「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小明利用一塊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他用相同的圍棋子作為成像物體和尋像物體。

(1)小明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玻璃板的同一側,小明通過玻璃板看到了同一個圍棋子的兩個像,產生的這種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M是一個放在桌面上的方格盤,N是垂直於盤面的一塊玻璃板。小明在盤中放有兩粒黑色旗子,它們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應是圖中的( )

日常生活中許多常見的物品可以用來做物理小實驗,現有刻度尺、鉛筆、白紙、鋼尺,老花鏡、玻璃板和水,從中選出器材做兩個小實驗,簡要寫出實驗的過程及說明的物理原理。

實驗器材

實驗過程

所表述的物理原理

37、星期天,風和日麗,陽光明媚,小王和小張兩人在小王家裡做作業,小張覺得很刺眼,看看室內並沒有強烈的光源呀,他們倆循著光找去,發現樓底下的地上有一塊小平面鏡,奧秘全在它的身上呢!小王和小張來了興趣,他們立即制定了研究的課題,並動手設計實驗,進行操作。

你認為他們研究的課題應該是什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們思考了片刻,立即找來一些實驗器材進行操作。

步驟a: 在水平桌面上平鋪著一塊有摺痕的紙板,垂直於摺痕豎立放置一塊小平面鏡作為反射面,用激光小手電筒射出的光沿著紙板斜射向平面鏡上的O點,並用筆劃線代替光線在紙板上留下痕跡(如圖16所示)。用量角器量出反射光線與摺痕的夾角,以及入射光線與摺痕的夾角,發現相等。

步驟b:把紙板的其中一半平面M折向桌子的邊沿下方,再用激光沿另一個紙板平面N斜射向O點,發現平面M上找不到反射光線。

請你從他們的實驗步驟分析,至少可以得出的一條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認為他們的實驗中不足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寫出一點)

評分標准及參考答案

填空題

1、空氣 振動 2、340 2720 3、真空 4、笛子 笛子

5、(1)D (2)虛 右 虛 6、七 色散 7、光的折射 同一種均勻介質 8、透過光的顏色 紅 9、亮 暗 10、反射 光滑 11、1.7 6

12、凹面 會聚 13、黃 不可見 驗鈔等 14、e 大

選擇題

15、B 16、B 17、D 18、B 19、A 20、D 21、D

22、B 23、C 24、C 25、B 26、C 27、B 28、D

作圖題(如下圖)

四、實驗探究題

33、平面鏡成像 光的反射

34、(1)較大 課桌(固體) 變小 空氣

(2)提示:找到一個聲源放入水中,人耳緊貼著容器壁聽。

35、(1)便於找到並畫出像的位置 (2)玻璃的兩個表面同時反射,每個表面成一個像 (3)B

36、例:

實驗器材

實驗過程

想表述的物理原理

刻度尺

把刻度尺的一端按在課桌上,另一端用不同的力撥動尺,聽響度的不同

響度和振動幅度的關系

白紙、老花鏡

太陽光照射老花鏡,在另一側的白紙上找到一個最亮最小的光斑

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

37、光的反射遵循什麼規律

反射角等於入射角(或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位於法線兩側)

實驗次數太少

或者到文庫去下

❸ 八年級上冊物理期末復習資料

第一章《聲現象》復習提綱
一、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3、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4、回聲是由於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
二、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1、聲音在耳朵里的傳播途徑: 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這種振動經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人就聽到了聲音.
2、耳聾:分為神經性耳聾和傳導性耳聾.
3、骨傳導:聲音的傳導不僅僅可以用耳朵,還可以經頭骨、頜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這種聲音的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一些失去聽力的人可以用這種方法聽到聲音。
4、雙耳效應:人有兩只耳朵,而不是一隻。聲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其他特徵也就不同。這些差異就是判斷聲源方向的重要基礎。這就是雙耳效應.
三、樂音及三個特徵
1、樂音是物體做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2、音調:人感覺到的聲音的高低。音調跟發聲體振動頻率有關系,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物體在1s振動的次數叫頻率,物體振動越快 頻率越高。
3、響度:人耳感受到的聲音的大小。響度跟發生體的振幅和距發聲距離的遠近有關。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叫振幅。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4、音色:由物體本身決定。人們根據音色能夠辨別樂器或區分人。
四、雜訊的危害和控制
1、 當代社會的四大污染:雜訊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
2、 物理學角度看,雜訊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的雜亂無章的振動發出的聲音;環境保護的角度雜訊是指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
3、 人們用分貝(dB)來劃分聲音等級。
4、 減弱雜訊的方法: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
五、聲的利用
可以利用聲來傳播信息和傳遞能量
1、聲音的發生
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就停止。
聲間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但並不是所有的振動都會發出聲間
2、聲間的傳播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1)聲間要靠一切氣體,液體、固體作媒介傳播出去,這些作為傳播媒介的物質稱為介質。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即使面對面交談,也需要靠無線電,那就是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真空不能傳聲
(2)聲間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
3、回聲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人再次聽到的聲音叫回聲
(1) 區別回聲與原聲的條件:回聲到達人的耳朵比原聲晚0.1秒以上。
(2) 低於0.1秒時,則反射回來的聲間只能使原聲加強。
(3) 利用回聲可測海深或發聲體距障礙物有多運
4、音調
聲音的高低叫音調,它是由發聲體振動頻率決定的,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5、響度
聲音的大小叫響度,響度跟發聲體振動的振幅大小有關,還跟聲源到人耳的距離遠近有關
6、音色
不同發聲體所發出的聲音的品質叫音色
7、雜訊及來源
從物理角度看,雜訊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地雜亂無章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從環保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都屬於雜訊。
8、聲間等級的劃分
人們用分貝來劃分聲音的等級,30dB—40dB是較理想的安靜環境,超過50dB就會影響睡眠,70dB以上會干擾談話,影響工作效率,長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雜訊環境中,會影響聽力。
9、雜訊減弱的途徑
可以在聲源處、傳播過程中和人耳處減弱

《物態變化》復習提綱
http://www.pep.com.cn/czwl/czwljszx/wl8s/wl8sst/200801/t20080118_438911.htm

一、溫度
定義: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單位:國際單位制中採用熱力學溫度。
常用單位是攝氏度(℃)規定:在一個標准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度,沸水的溫度為100度,它們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攝氏度。某地氣溫-3℃讀做:零下3攝氏度或負3攝氏度
換算關系T=t+273K
測量——溫度計(常用液體溫度計
①溫度計構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銀、煤油、酒精等液體;內有粗細均勻的細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勻地刻有刻度。
②溫度計的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進行工作。
常用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觀察它的量程,判斷是否適合待測物體的溫度;並認清溫度計的分度值,以便准確讀數。使用時: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中稍候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後再讀數;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練習:◇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溫度變化相同時,體積變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細的目的是:液體體積變化相同時液柱變化大,兩項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讀數准確。

1.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定義:物體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

晶體物質: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體物質:松香、石蠟玻璃、瀝青、蜂蠟、食鹽、明礬、奈、各種金屬。

熔化特點:固液共存,吸熱,溫度不變。

熔化特點:吸熱,先變軟變稀,最後變為液態溫度不斷上升。

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

熔化的條件:⑴達到熔點。⑵繼續吸熱。

凝固:

定義: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
凝固特點:固液共存,放熱,溫度不變。

凝固特點:放熱,逐漸變稠、變黏、變硬、最後成固體,溫度不斷降低。

凝固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

同種物質的熔點凝固點相同。

凝固的條件:⑴到凝固點。⑵繼續放熱。

2.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

定義: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

定義: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並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叫蒸發。

影響因素:⑴液體的溫度;⑵液體的表面積;⑶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

作用:蒸發 吸 熱(吸外界或自身的熱量),具有製冷作用。

定義: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②沸點

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

沸騰條件:⑴達到沸點。⑵繼續吸熱。

沸點與氣壓的關系: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

③液化:定義: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溫度;⑵壓縮體積。

好處:體積縮小便於運輸。

作用:液化放熱

3.升華和凝華:

①升華

定義: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吸熱,易升華的物質有:碘、冰、乾冰、樟腦、鎢。

②凝華

定義: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放熱

練習:☆要使洗過的衣服盡快乾,請寫出四種有效的方法。

⑴將衣服展開,增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⑵將衣服掛在通風處;⑶將衣服掛在陽光下或溫度教高處;⑷將衣服脫水(擰干、甩干)。

☆解釋「霜前冷雪後寒」?

霜前冷:只有外界氣溫足夠低,空氣中水蒸氣才能放熱凝華成霜所以「霜前冷」。

雪後寒:化雪是熔化過程,吸熱所以「雪後寒」。

《光現象》復習提綱
http://www.pep.com.cn/czwl/czwljszx/wl8s/wl8sst/200801/t20080118_438919.htm

一、光的直線傳播

1.光源:定義: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分類:自然光源,如太陽、螢火蟲;人造光源,如篝火、蠟燭、油燈、電燈。月亮本身不會發光,它不是光源。

2.規律: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3.光線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練習:☆為什麼在有霧的天氣里,可以看到從汽車頭燈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光在傳播過程中,部分光遇到霧發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線傳播。

☆早晨,看到剛從地平線升起的太陽的位置比實際位置高,該現象說明:光在非均勻介質中不是沿直線傳播的。

4.應用及現象:

①激光準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的後面形成黑色區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當地球在中間時可形成月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實驗早在《墨經》中就有記載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實像,其像的形狀與孔的形狀無關。

5.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氣中速度約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

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表面時,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來介質的現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線同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於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光的反射過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類:

⑴鏡面反射:

定義: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後仍然平行

條件:反射面平滑。

應用:迎著太陽看平靜的水面,特別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為發生了鏡面反射。

⑵漫反射:

定義: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後向著不同的方向,每條光線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條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應用:能從各個方向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由於光射到物體上發生漫反射的緣故。

練習:☆請各舉一例說明光的反射作用對人們生活、生產的利與弊。

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鏡觀察面容;我們能看到的大多數物體是由於物體反射光進入我們眼睛。

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樓房的玻璃幕牆、釉面磚牆反光造成光污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間,我們從各個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發生了漫反射。

4.面鏡:

⑴平面鏡:

成像特點:等大,等距,垂直,虛像。

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③像、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④物體在平面鏡里所成的像是虛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作用:成像 改變光路。

實像和虛像:實像:實際光線會聚點所成的像。

虛像:反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會聚點所成的像。

⑵球面鏡:

凹面鏡定義:用球面的內表面作反射面。

凹面鏡性質:凹鏡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線會聚在一點;從焦點射向凹鏡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凹面鏡應用:太陽灶、手電筒、汽車頭燈

凸面鏡定義: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

凸面鏡性質:凸鏡對光線起發散作用。凸鏡所成的象是縮小的虛像。

凸面鏡應用:汽車後視鏡。

練習:☆在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我們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蠟燭進行實驗,其中選用兩根相同蠟燭的目的是:便於確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較像和物的大小。

☆汽車司機前的玻璃不是豎直的,而是上方向內傾斜,除了可以減小前進時受到的阻力外,從光學角度考慮這樣做的好處是:使車內的物體的像成在司機視線上方,不影響司機看路面。汽車頭燈安裝在車頭下部:可以使車前障礙物在路面形成較長的影子,便於司機及早發現。

三、顏色及看不見的光

1.白光的組成:紅,橙,黃,綠,藍,靛,紫。

色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顏料的三原色:品紅,黃,青。

2.看不見的光:紅外線,紫外線。

《透鏡及其應用》復習提綱
http://www.pep.com.cn/czwl/czwljszx/wl8s/wl8sst/200801/t20080118_438917.htm

一、光的折射

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現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線同面,法線居中,空氣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⑵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與法線兩側。

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屬於近法線折射。

光從水中或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於入射角,屬於遠法線折射。

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質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度。

3.應用:從空氣看水中的物體,或從水中看空氣中的物體看到的是物體的虛像,看到的位置比實際位置高。

練習:☆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淺是因為光從水中斜射向空氣中時發生折射,折射角大於入射角。

☆藍天白雲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魚兒在「雲中」自由穿行。這里我們看到的水中的白雲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虛像,看到的魚兒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虛像。

二、透鏡

名詞:薄透鏡:透鏡的厚度遠小於球面的半徑。

主光軸:通過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

光心:(O)即薄透鏡的中心。性質: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

焦點(F):凸透鏡能使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個點叫焦點。

焦距(f):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
三、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應用

1.實驗:實驗時點燃蠟燭,使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實驗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蠟燭在焦點以內;②燭焰在焦點上;③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稍大於焦距,成像在很遠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無法移到該位置。

2.實驗結論:(凸透鏡成像規律)

F分虛實,2f大小,實倒虛正

3.對規律的進一步認識:

⑴u=f是成實像和虛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側和異側的分界點。

⑵u=2f是像放大和縮小的分界點

⑶當像距大於物距時成放大的實像(或虛像),當像距小於物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四、眼睛和眼鏡

1.成像原理:從物體發出的光線經過晶狀體等一個綜合的凸透鏡在視網膜上行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分布在視網膜上的視神經細胞受到光的刺激,把這個信號傳輸給大腦,人就可以看到這個物體了。

2.近視及遠視的矯正:近視眼要戴凹透鏡,遠視眼要戴凸透鏡。

五、顯微鏡和望遠鏡

1.顯微鏡:顯微鏡鏡筒的兩端各有一組透鏡,每組透鏡的作用都相當於一個凸透鏡,靠近眼睛的凸透鏡叫做目鏡,靠近被觀察物體的凸透鏡叫做物鏡。來自被觀察物體的光經過物鏡後成一個放大的實像,道理就像投影儀的鏡頭成像一樣;目鏡的作用則像一個普通的放大鏡,把這個像再放大一次。經過這兩次放大作用,我們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見的小物體了。

2.望遠鏡:有一種望遠鏡也是由兩組凸透鏡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鏡叫做目鏡,靠近被觀察物體的凸透鏡叫做物鏡。我們能不能看清一個物體,它對我們的眼睛所成「視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遠鏡的物鏡所成的像雖然比原來的物體小,但它離我們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鏡的放大作用,視角就可以變得很大。

《物體的運動》復習提綱
一、運動的描述

1、機械運動

定義: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特點: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

2、參照物

定義:為研究物體的運動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參照物的選擇:任何物體都可做參照物。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通常選地面為參照物。不能選被研究的物體作參照物。

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個物體結論可能不同。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於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二、運動的快慢

1、 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⑴時間相同,路程長則運動快

⑵路程相同,時間短則運動快

⑶比較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2、速度

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定義: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於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計算公式: v=s/t ,變形得:s=vt,t=s/v

單位:國際單位制中 m/s ,運輸中單位km/h ,兩單位中m/s 單位大。

換算:1m/s=3.6km/h 。

3、勻速直線運動:

定義:快慢不變,沿著直線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

4、變速運動:

定義:運動速度變化的運動叫變速運動。

平均速度:= 總路程/總時間

物理意義:表示變速運動的平均快慢

三、長度時間及其測量

1、長度的單位

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

2、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4、時間的測量

①單位:秒,符號s

②秒錶續數:

5、誤差

①定義: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

②產生原因:測量儀器、測量方法、測量的人。

③減少誤差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選用精密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

④誤差與錯誤區別:錯誤不該發生能夠避免,誤差永遠存在不能避免

❹ 八年級上冊物理知識點歸納人教版

第一章
機械運動
第二章
聲現象
第三章
物態變化
第四章
光現象
第五章
透鏡及其應用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❺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復習提綱

第一章《聲現象》復習提綱
一、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3、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4、回聲是由於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
二、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1、聲音在耳朵里的傳播途徑: 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這種振動經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人就聽到了聲音.
2、耳聾:分為神經性耳聾和傳導性耳聾.
3、骨傳導:聲音的傳導不僅僅可以用耳朵,還可以經頭骨、頜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這種聲音的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一些失去聽力的人可以用這種方法聽到聲音。
4、雙耳效應:人有兩只耳朵,而不是一隻。聲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其他特徵也就不同。這些差異就是判斷聲源方向的重要基礎。這就是雙耳效應.
三、樂音及三個特徵
1、樂音是物體做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
2、音調:人感覺到的聲音的高低。音調跟發聲體振動頻率有關系,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物體在1s振動的次數叫頻率,物體振動越快 頻率越高。
3、響度:人耳感受到的聲音的大小。響度跟發生體的振幅和距發聲距離的遠近有關。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叫振幅。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4、音色:由物體本身決定。人們根據音色能夠辨別樂器或區分人。
四、雜訊的危害和控制
1、 當代社會的四大污染:雜訊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
2、 物理學角度看,雜訊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的雜亂無章的振動發出的聲音;環境保護的角度雜訊是指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
3、 人們用分貝(dB)來劃分聲音等級。
4、 減弱雜訊的方法: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
五、聲的利用
可以利用聲來傳播信息和傳遞能量
1、聲音的發生
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就停止。
聲間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但並不是所有的振動都會發出聲間
2、聲間的傳播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1)聲間要靠一切氣體,液體、固體作媒介傳播出去,這些作為傳播媒介的物質稱為介質。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即使面對面交談,也需要靠無線電,那就是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真空不能傳聲
(2)聲間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
3、回聲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人再次聽到的聲音叫回聲
(1) 區別回聲與原聲的條件:回聲到達人的耳朵比原聲晚0.1秒以上。
(2) 低於0.1秒時,則反射回來的聲間只能使原聲加強。
(3) 利用回聲可測海深或發聲體距障礙物有多運
4、音調
聲音的高低叫音調,它是由發聲體振動頻率決定的,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5、響度
聲音的大小叫響度,響度跟發聲體振動的振幅大小有關,還跟聲源到人耳的距離遠近有關
6、音色
不同發聲體所發出的聲音的品質叫音色
7、雜訊及來源
從物理角度看,雜訊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地雜亂無章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從環保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都屬於雜訊。
8、聲間等級的劃分
人們用分貝來劃分聲音的等級,30dB—40dB是較理想的安靜環境,超過50dB就會影響睡眠,70dB以上會干擾談話,影響工作效率,長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雜訊環境中,會影響聽力。
9、雜訊減弱的途徑
可以在聲源處、傳播過程中和人耳處減弱
《物態變化》復習提綱
一、溫度
定義: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單位:國際單位制中採用熱力學溫度。
常用單位是攝氏度(℃)規定:在一個標准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度,沸水的溫度為100度,它們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攝氏度。某地氣溫-3℃讀做:零下3攝氏度或負3攝氏度
換算關系T=t+273K
測量——溫度計(常用液體溫度計
①溫度計構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銀、煤油、酒精等液體;內有粗細均勻的細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勻地刻有刻度。
②溫度計的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進行工作。
常用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觀察它的量程,判斷是否適合待測物體的溫度;並認清溫度計的分度值,以便准確讀數。使用時: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中稍候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後再讀數;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練習:◇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溫度變化相同時,體積變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細的目的是:液體體積變化相同時液柱變化大,兩項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讀數准確。
1.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定義:物體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
晶體物質: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體物質:松香、石蠟玻璃、瀝青、蜂蠟、食鹽、明礬、奈、各種金屬。
熔化特點:固液共存,吸熱,溫度不變。
熔化特點:吸熱,先變軟變稀,最後變為液態溫度不斷上升。
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
熔化的條件:⑴達到熔點。⑵繼續吸熱。
凝固:
定義: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
凝固特點:固液共存,放熱,溫度不變。
凝固特點:放熱,逐漸變稠、變黏、變硬、最後成固體,溫度不斷降低。
凝固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
同種物質的熔點凝固點相同。
凝固的條件:⑴到凝固點。⑵繼續放熱。
2.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
定義: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
定義: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並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叫蒸發。
影響因素:⑴液體的溫度;⑵液體的表面積;⑶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
作用:蒸發 吸 熱(吸外界或自身的熱量),具有製冷作用。
定義: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②沸點
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
沸騰條件:⑴達到沸點。⑵繼續吸熱。
沸點與氣壓的關系: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
③液化:定義: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溫度;⑵壓縮體積。
好處:體積縮小便於運輸。
作用:液化放熱
3.升華和凝華:
①升華
定義: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吸熱,易升華的物質有:碘、冰、乾冰、樟腦、鎢。
②凝華
定義: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放熱
練習:☆要使洗過的衣服盡快乾,請寫出四種有效的方法。
⑴將衣服展開,增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⑵將衣服掛在通風處;⑶將衣服掛在陽光下或溫度教高處;⑷將衣服脫水(擰干、甩干)。
☆解釋「霜前冷雪後寒」?
霜前冷:只有外界氣溫足夠低,空氣中水蒸氣才能放熱凝華成霜所以「霜前冷」。
雪後寒:化雪是熔化過程,吸熱所以「雪後寒」。

《光現象》復習提綱
一、光的直線傳播
1.光源:定義: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分類:自然光源,如太陽、螢火蟲;人造光源,如篝火、蠟燭、油燈、電燈。月亮本身不會發光,它不是光源。
2.規律: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3.光線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練習:☆為什麼在有霧的天氣里,可以看到從汽車頭燈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光在傳播過程中,部分光遇到霧發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線傳播。
☆早晨,看到剛從地平線升起的太陽的位置比實際位置高,該現象說明:光在非均勻介質中不是沿直線傳播的。
4.應用及現象:
①激光準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的後面形成黑色區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當地球在中間時可形成月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實驗早在《墨經》中就有記載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實像,其像的形狀與孔的形狀無關。
5.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氣中速度約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
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射向另一種介質表面時,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來介質的現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線同面,法線居中,兩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於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光的反射過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類:
⑴鏡面反射:
定義: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後仍然平行
條件:反射面平滑。
應用:迎著太陽看平靜的水面,特別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為發生了鏡面反射。
⑵漫反射:
定義: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後向著不同的方向,每條光線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條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應用:能從各個方向看到本身不發光的物體,是由於光射到物體上發生漫反射的緣故。
練習:☆請各舉一例說明光的反射作用對人們生活、生產的利與弊。
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鏡觀察面容;我們能看到的大多數物體是由於物體反射光進入我們眼睛。
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樓房的玻璃幕牆、釉面磚牆反光造成光污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間,我們從各個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發生了漫反射。
4.面鏡:
⑴平面鏡:
成像特點:等大,等距,垂直,虛像。
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③像、物的連線與鏡面垂直。
④物體在平面鏡里所成的像是虛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作用:成像 改變光路。
實像和虛像:實像:實際光線會聚點所成的像。
虛像:反射光線反向延長線的會聚點所成的像。
⑵球面鏡:
凹面鏡定義:用球面的內表面作反射面。
凹面鏡性質:凹鏡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線會聚在一點;從焦點射向凹鏡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凹面鏡應用:太陽灶、手電筒、汽車頭燈
凸面鏡定義: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
凸面鏡性質:凸鏡對光線起發散作用。凸鏡所成的象是縮小的虛像。
凸面鏡應用:汽車後視鏡。
練習:☆在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我們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蠟燭進行實驗,其中選用兩根相同蠟燭的目的是:便於確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較像和物的大小。
☆汽車司機前的玻璃不是豎直的,而是上方向內傾斜,除了可以減小前進時受到的阻力外,從光學角度考慮這樣做的好處是:使車內的物體的像成在司機視線上方,不影響司機看路面。汽車頭燈安裝在車頭下部:可以使車前障礙物在路面形成較長的影子,便於司機及早發現。
三、顏色及看不見的光
1.白光的組成:紅,橙,黃,綠,藍,靛,紫。
色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顏料的三原色:品紅,黃,青。
2.看不見的光:紅外線,紫外線。
《透鏡及其應用》復習提綱
一、光的折射
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現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線同面,法線居中,空氣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⑵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與法線兩側。
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屬於近法線折射。
光從水中或其他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於入射角,屬於遠法線折射。
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質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度。
3.應用:從空氣看水中的物體,或從水中看空氣中的物體看到的是物體的虛像,看到的位置比實際位置高。
練習:☆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淺是因為光從水中斜射向空氣中時發生折射,折射角大於入射角。
☆藍天白雲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魚兒在「雲中」自由穿行。這里我們看到的水中的白雲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虛像,看到的魚兒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虛像。
二、透鏡
名詞:薄透鏡:透鏡的厚度遠小於球面的半徑。
主光軸:通過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
光心:(O)即薄透鏡的中心。性質: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
焦點(F):凸透鏡能使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個點叫焦點。
焦距(f):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
三、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應用
1.實驗:實驗時點燃蠟燭,使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實驗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蠟燭在焦點以內;②燭焰在焦點上;③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稍大於焦距,成像在很遠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無法移到該位置。
2.實驗結論:(凸透鏡成像規律)
F分虛實,2f大小,實倒虛正
3.對規律的進一步認識:
⑴u=f是成實像和虛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側和異側的分界點。
⑵u=2f是像放大和縮小的分界點
⑶當像距大於物距時成放大的實像(或虛像),當像距小於物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四、眼睛和眼鏡
1.成像原理:從物體發出的光線經過晶狀體等一個綜合的凸透鏡在視網膜上行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分布在視網膜上的視神經細胞受到光的刺激,把這個信號傳輸給大腦,人就可以看到這個物體了。
2.近視及遠視的矯正:近視眼要戴凹透鏡,遠視眼要戴凸透鏡。
五、顯微鏡和望遠鏡
1.顯微鏡:顯微鏡鏡筒的兩端各有一組透鏡,每組透鏡的作用都相當於一個凸透鏡,靠近眼睛的凸透鏡叫做目鏡,靠近被觀察物體的凸透鏡叫做物鏡。來自被觀察物體的光經過物鏡後成一個放大的實像,道理就像投影儀的鏡頭成像一樣;目鏡的作用則像一個普通的放大鏡,把這個像再放大一次。經過這兩次放大作用,我們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見的小物體了。
2.望遠鏡:有一種望遠鏡也是由兩組凸透鏡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鏡叫做目鏡,靠近被觀察物體的凸透鏡叫做物鏡。我們能不能看清一個物體,它對我們的眼睛所成「視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遠鏡的物鏡所成的像雖然比原來的物體小,但它離我們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鏡的放大作用,視角就可以變得很大。
《物體的運動》復習提綱
一、運動的描述
1、機械運動
定義: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特點: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
2、參照物
定義:為研究物體的運動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參照物的選擇:任何物體都可做參照物。研究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通常選地面為參照物。不能選被研究的物體作參照物。
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個物體結論可能不同。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於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二、運動的快慢
1、 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⑴時間相同,路程長則運動快
⑵路程相同,時間短則運動快
⑶比較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2、速度
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定義: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於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計算公式: v=s/t ,變形得:s=vt,t=s/v
單位:國際單位制中 m/s ,運輸中單位km/h ,兩單位中m/s 單位大。
換算:1m/s=3.6km/h 。
3、勻速直線運動:
定義:快慢不變,沿著直線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
4、變速運動:
定義:運動速度變化的運動叫變速運動。
平均速度:= 總路程/總時間
物理意義:表示變速運動的平均快慢
三、長度時間及其測量
1、長度的單位
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
2、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4、時間的測量
①單位:秒,符號s
②秒錶續數:
5、誤差
①定義: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
②產生原因:測量儀器、測量方法、測量的人。
③減少誤差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選用精密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
④誤差與錯誤區別:錯誤不該發生能夠避免,誤差永遠存在不能避免

❻ 八年級上冊物理人教版同步答案是什麼

八年級上冊物理人教版同步答案

如何學好初中物理:

1.見物思理,多觀察,多思考,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

物理講的是「萬物之理」,在我們身邊到處都蘊含著豐富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物理知識。只要我們保持一顆好奇之心,注意觀察各種自然現象和生活現象。多抬頭看看天空,你就會發現物理中的「力、熱、電、光、原」知識在生活當中處處都有。一旦養成用物理知識解決身邊生活中的各種物理現象的習慣,你就會發現原來物理這么有魅力,這么有趣。!

2.學會從「定義」去尋找錯因。打好基礎。

對於基本公式,規律,概念要特別重視。「死記知識永遠學不好物理!」最聰明的學生都會從基本公式和概念上去尋找錯誤的根源,並且能夠做到從一個錯題能復習一大片知識——這是一個學生學習物理是否開竅的最重要的標志!

3.把「陌生」變成「透徹」!

遇到陌生的概念,比如「勢能」「電勢」「電勢差」等等先不要排斥,要先去真心接納它,再通過聽老師講解、對比、應用理解它。要有一種「不破樓蘭誓不還」的決心和「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研究精神。這樣時間長了,應用多了,陌生的就變成了透徹的了。

4.把「錯題」變成「熟題」!

建立錯題本,在建立錯題本時,不要兩天打魚三天曬網,要持之以恆,不能半途而廢。尤其注意建立錯題本的方法和技巧,要有自己的創新、智慧以及汗水凝結在裡面,力求做到賞心悅目,讓人看了贊不絕口,自己看了會贊美自己的傑作。並且要常翻常看,每看一次就縮小一次錯題的范圍,最後錯題越來越少,直至所有的「錯題」變成「熟題」!以後再遇到類似問題,就會觸類旁通,永不忘卻。

5.不管學那一部分內容都要抓住重點,抓住主幹,這是最聰明的做法。

俗話說「打蛇打七寸」,抓住要害就等於抓住了命脈。而每一本書、每一單元、每一節課、每個練習都有關鍵考察點和關鍵的解決方法。這些就是物理中的「命脈」所在。比如「所有平拋運動和類平拋運動的問題只要抓住兩個矢量三角形就可以很好的解決」;「所有的圓周運動的關鍵在於尋找向心力的來源」;「所有萬有引力問題的解決方法主要是兩大思路」;「恆定電路中的所有基本知識都可以歸結為一個U-I圖像」;「所有力學實驗的基礎是紙帶問題」;「紙帶問題的關鍵點只有兩點:求加速度和求某一點的速度」;「電學實驗的關鍵在於兩大問題:電路選擇(分壓式和限流式)、器材選擇」等等。

6.養成「良好的思維定勢」,克服「不好的思維定勢」。

在解決物理問題的過程中經常有不好的思維定勢影響我們。這些是我們要力求克服的。而養成良好的思維定勢則更為重要!良好的思維定勢就是說:看到什麼就要想到什麼!比如看到「慣性」就想到「質量」;看到「合速度」就想到「實際速度」;看到「摩擦力」就先分析是靜摩擦力還是滑動摩擦力;看到「合外力」就想到「加速度」;看到「能量變化」就想到各種對應的「功能關系」等等。

7.一定避免「想當然」。

得出任何結論必須要有根有據!根據必須是物理規律。

做物理題最忌諱的就是「想當然」、「我以為應該這樣…」「我覺得應該怎樣…」「我想是這樣的…」「就應該是這樣…」。要記住:越是這種想當然的東西越是物理中最容易出錯的東西。偉大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很多領域取得了非常偉大的成就,但在物理問題中卻經常犯一些經驗性、想當然的錯誤,比如:他認為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下落得快,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等等。而伽利略則開創了實驗與理論結合來推導解答出物理問題的先河。從而推翻了亞氏的經驗主義、想當然的錯誤。所以在平時學習物理時得出每一個物理結論要力求做到「有根有據」!要能夠從物理公式、定理、定律來推導出你的結論。

8.遇到熟題,容易題一定要加倍小心

特別注意,最容易做的題往往最容易出錯。

此類題目最容易讓同學們高興,如果你大意、輕視甚至藐視它,大難就要降臨到你的頭上了。或許出錯就在哪一個方向或者單位上。記住:越是容易題目越容易犯錯!就因為你的輕視。所以「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對解題非常適用。

9.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

審題一定要慢,要仔細認真。特別注意把「關鍵詞」「關鍵字眼」都勾畫出來,這既可以增加審題的速度和准確度又可以避免審題出錯。審題時一定要與題給的圖像結合並且要在草紙上畫出大致過程或狀態;當具體的物理情景非常清晰,分析思路非常明確時,再在試卷上下筆。此時的慢審題,反而增加做題的速度和准確率。

10.每天晚上臨睡前回顧當天所學的知識

每個周末的晚上回顧章節知識。

這種過電影似的回顧會使所學知識的系統化並使得知識記憶的更加深刻。回顧的的時候從主幹知識到次干知識再到細節知識,回顧的越詳細越全面效果越好。當天晚上沒有想出來的知識第二天起床後盡快復習查看。這樣做有兩樣好處:既鞏固了知識,避免了遺忘;更重要的是又理順了知識關系,形成了知識系統和網路。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夯實鞏固並系統化物理知識的方法。

11.在大腦中多儲存實例

把基本知識規律與具體的物理情景相結合。

理論聯系實際是學好物理的最好方法之一,這種方法在解決一些概念性的問題時經常遇到。例如遇到曲線運動問題就想到兩個實例「勻速圓周運動」和「平拋運動」。

12.從規范入手,養成嚴謹、細致的習慣。

在物理學習中凡是因為不會做題造成的失分問題都不是大問題。但是凡是因為會做題卻造成的失分問題都不是小問題。比如有很多學生因為規范性差、粗心大意(審題、計算錯誤)造成的失分。而這些只要平時養成好習慣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嚴肅一些來說是否認真、是否細心乃是一個人素質高低的體現。

13.避免「個別錯誤」克服「共性錯誤」!

大部分學生犯錯誤都會有「共性的錯誤」和「個別的錯誤」。「個別的錯誤」必須得攻克,因為別人都會,而你不會,你就會被落得更遠。「共性的錯誤」是出題人本來就知道大多數人都會共有的缺點,從而設下陷阱故意讓你去鑽,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下筆之前、審題之時就識破其圈套。誰能提前做到這一點,誰就可以比別人先勝一籌。從而更能穩操勝券。

14.把復雜問題簡單化,把復雜過程階段化

採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物理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即「把復雜問題簡單化」。所以平時我們「遇到復雜問題要絞盡腦汁、盡可能想出多種解決方法,從中選用最簡單的方法去作答」。

有不少同學在平時學習中形成了匆匆審題,匆匆做題的習慣,結果導致在匆匆中「匆匆出錯」。這部分同學應該靜下心來,打開思路,擴展思維,多想辦法解決問題才能提高做題效率,從而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15.在平時的每一次練習、做題、聽課、反思

整理時都要有長遠的打算,要有遠見卓識。

現在會的、懂的知識不代表以後就不會忘記。要把那些容易忘掉、容易混淆、容易出錯的題或者結論及時的歸納整理下來,把一些知識的死角整理到一塊。多抓聯系、多反思歸類、多對比,以備後用。

16.面對每一次考試都要有一種精神:

嚴謹細致的思維,百算無誤的精細,舍我其誰的自信!對待學習要有「做別人的榜樣」的自信!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做成所有人的典範!

❼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課本習題答案

第一章 聲現象 基礎知識
1. 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因振動而發出聲音。
2. 聲音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氣體)
3. 真空不能傳播聲音,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的。
4. 聲速與介質的種類和溫度有關,一般來說,聲音在固體中最快,在液體中較快,在氣體中最慢;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為340m╱s
5. 聽到聲音過程:聲波—鼓膜振動—聽小骨振動—聽覺神經—大腦 骨傳道:聲波—頭骨——頜骨—聽覺神經—大腦
6. 雙耳效應:聲音到兩只耳朵的時間和強弱不同
通過雙耳效應可以辨別聲音的方向,產生立體感。
7. 音調指聲音的高低。(1)頻率:1秒內振動的次數,反映振動的快慢,物體振動的越快,頻率就越大。(2)音調的高低和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系:頻率越大,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也低。人的聽覺是20Hz---------20000 Hz
8. 響度指聲音的大小。(1)振幅是物體振動的幅度。(2)響度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還跟發聲體的距離有關,距離越遠,聲音就越分散,響度就越小。
9. 音色指聲音的特色。音色和發聲體的結構、材料有關。
10.音調、音色、響度是聲音的三要素。但是,音調高的聲音響度不一定大,反之,響度大的聲音音調不一定高。
11.四大污染:雜訊污染、大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物理角度來看,雜訊是發聲體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從環保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
11、分貝(dB):表示聲音的強弱。0 dB:人剛能聽到最微弱的聲音。30—40 dB:較為理想的安靜環境,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 dB,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 dB,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 dB 。
12.控制雜訊: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
13.聲音可以傳遞信息,例如:B超,也可以傳遞能量,例如:清洗鍾表,除去結石。蝙蝠利用回聲來確定目標的方法叫做回聲定位,根據回聲定位原理,發明了聲吶。
14.原聲和回聲的時間間隔大於0.1秒(或者離障礙物距離為17m)才能產生回聲。
回聲測距離:2s=vt
第二章 光現象 基礎知識
1. 光源:自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太陽是自然光源,電燈、燭焰是人造光源。月亮和所有的恆星不是光源。
2. 光在同種均勻的介質中沿直線傳播。能解釋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
3.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用字母c表示:c=3×108 m/s 光在水中的速度約是真空中的3/4
在玻璃中光速為真空中2/3
4.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許多物體的表面都會發生反射。光的反射遵守反射規律。(1)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2)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3)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5.在反射現象中,光路可逆。反射分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鏡面反射:表面光滑,平行光線入射,反射光線還是平行的。漫反射:表面粗糙,平行光線入射,反射光線向四面八方。
6.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偏折,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發生折射時,同時一定也發生發射。折射現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7.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者其它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光的折射定律:三線共面,兩線分側,兩角不等(空氣中角大些)折射現象:鋼筆錯位、池水變淺、水中叉魚、海市蜃樓等
8.一束白光(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分解成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光的現象叫做光的色散。說明白光不是單色光,而是各種單色光組成的復合光。彩虹是太陽光被水滴色散而成。
9.光的三原色:紅、綠、藍 顏料三原色:青、黃、品紅 透明物體的顏色有通過它的色光決定,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反射的色光決定。
10、紅外線位於紅光以外,一切物體都在不停地發射紅外線,物體溫度越高,輻射的紅外線就越多,物體輻射紅外線同時也在吸收紅外線。紅外線作用:
①熱作用:加熱食物 熱譜圖診病 ②紅外遙感:地球勘測、尋找水源、監視森林火災等③遙控:電視機、空調等
11.紫外線位於紫光以外,太陽光是天然紫外線的重要來源。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線,避免過量的紫外線對人體傷害。紫外線作用:①殺菌:醫院的紫外線燈②紫外線的熒光效應:驗鈔機、防偽③適當的紫外線照射有利於人體合成維生素D,促進身體對鈣的吸收,對人體骨骼生長和健康有好處。
第三章 透鏡及其應用
1. 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叫凸透鏡,邊緣厚中間薄的透鏡叫凹透鏡。通過光心的光線不改變傳播方向。
2. 凸透鏡有兩個實焦點,焦點到光心距離叫做焦距。凹透鏡有兩個虛焦點。
3. 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4. 三條特殊光線:①過光心的光線不改變傳播方向。②平行於主光軸的光線經折射後過焦點,對凹透鏡來說,它的焦點是虛焦點,是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過焦點③過焦點的光線經折射後與主光軸平行。對凹透鏡來說是虛焦點,是入射光線的正向延長線過焦點。
5. 照相機的鏡頭是個凸透鏡,調焦環的作用是調節鏡頭到膠片的距離,拍近景時,鏡頭往前伸,
拍遠景時,鏡頭往後縮,光圈控制進入光的多少,快門控制暴光時間。
6.
u>2f 倒立 縮小 實 照相機
u=2f 倒立 等大 實
f<u<2f 倒立 放大 實 投影儀
u=f 不 成 像
u<f 正立 放大 虛 放大鏡
一倍焦距分虛實,兩倍焦距分大小,實倒虛正來成像,像的大小像距定,像兒跟著物兒跑。
7.眼睛好象一架照相機,晶狀體相當於凸透鏡,視網膜相當於光屏。明視距離為25cm。遠視眼能看清遠處的物體而看不清近處的物體,晶狀體太薄,成像在視網膜之後;近視眼能看清近處而看不清遠處的物體,晶狀體太厚,成像在視網膜只前。
8.近視眼應該帶凹透鏡,遠視眼應該帶凸透鏡。眼鏡的度數=100×焦度 焦度=1/f
9.望遠鏡的目鏡和物鏡都是凸透鏡,目鏡相當於放大鏡,物鏡相當於照相機鏡頭。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也是凸透鏡,目鏡相當於放大鏡,物鏡相當於投影儀鏡頭。
第四章 物態變化
1. 溫度是物體的冷熱程度。
2. 溫度計原理: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製成的。使用前注意:①觀察它的量程②認清它的分度值,使用時注意:①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放入被測液體,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溫度計玻璃泡放在液體中稍等一會兒,穩定後在讀數③讀數時,溫度計不能離開(除了體溫計)被測液體並且時視線和溫度計液柱相平。
3. 物質從一種狀態到另一種狀態叫做物態變化。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從液態變成固態叫凝固。熔化吸熱,凝固放熱。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
4. 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叫做汽化,從氣態變成液態叫做液化。汽化吸熱,液化放熱。汽化分為蒸發和沸騰。蒸發現象:在任何溫度下,發生在液體表面,緩慢的汽化現象。影響蒸發的因素:①液體溫度的高低②液體的表面積③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 沸騰: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劇烈的汽化現象。
5. 液化有兩種方法:降低溫度,壓縮體積。
6. 物質從固態變成氣態叫做升華,升華吸熱,從氣態變成固態叫做凝華,凝華放熱。
第五章 電流和電路
1. 通過摩擦使物體帶電叫做摩擦起電,帶電物體能吸引輕小物體。自然界中只有正負兩種電荷。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荷,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荷,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2. 電荷的多少叫做電荷量。單位:庫侖(c)元電荷是最小的電荷e=1.6×10—19 原子有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電子組成。通常情況下原子核帶的正電荷和核外電子總共帶的負電荷數量相等,不顯電性,但是得到電子就顯負電,失去電子就顯正電。
3. 電荷(正電荷或者負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正電荷定向移動方向規定為電流方向。電源是提供電能的裝置,用電器是消耗電能的裝置,開關控制電路的通和斷,導線連接電路作用。
4. 在電源外部:電流方向從電源正極到用電器再到負極 ,在電源內部:電流的方向從電源負極流向正極。
5. 通路:處處接通的電路,用電器正常工作。開路:斷開的電路,電路中沒有電流,用電器不能工作。短路:不經過用電器而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源兩端。
6. 善於導電的物體叫導體,不善於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金屬靠自由電子導電,酸鹼鹽溶液靠正負離子導電。
7. 電流表示電流強弱的物理量,用I 表示。單A) 1A=1000 m A 1m A=1000 u A
8. 電流表使用注意(兩要兩不要):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②電流從「+」接線柱流進電流表,從「—」接線柱流處電流表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④絕對不要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直接接在電源的兩端。還應該注意:①使用電流表前,應該觀察電流表指針是否指零,若不指零,應先調零②用試觸法選擇量程,要從大量程的接線柱開始。
串聯電路的電流處處相等,並聯電路幹路中的電流等於個支路電流

熱點內容
怡海教育 發布:2025-01-18 12:54:10 瀏覽:462
地理長江知識點 發布:2025-01-18 11:18:15 瀏覽:114
八上語文試卷 發布:2025-01-18 09:02:47 瀏覽:658
紫翔生物 發布:2025-01-18 08:43:36 瀏覽:176
山西2017高考語文 發布:2025-01-18 08:16:37 瀏覽:626
英語培訓廣告 發布:2025-01-18 08:06:27 瀏覽:938
本溪基礎教育教研網 發布:2025-01-18 07:01:06 瀏覽:472
買電腦被騙了怎麼辦 發布:2025-01-18 06:43:49 瀏覽:273
數學教育專業研究生 發布:2025-01-18 04:59:48 瀏覽:364
象棋教學課件 發布:2025-01-18 04:40:04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