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八年級物理教學總結

八年級物理教學總結

發布時間: 2020-11-19 02:19:38

Ⅰ 總結八年級下期物理學習中的經驗與教訓,寫出不少於200字的總結內容

八年級物理下學期教學工作總結

本學期,我擔任了八年級物理學科的教學工作。一直以來,在學校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幫助下,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認真貫徹學習上級教育精神和教育法律法規,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為使今後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做出總結,其目的是能完善自我,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總結經驗教訓,以使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
一、精心備課全面把握新課程標准
物理是八年級學生開始接觸的一門全新課程,面對學生們對物理興趣和認識參差不齊,在備課過程中我絲毫不敢馬虎,我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和教學用書(教參),結合學生實際,認真設計教案,完善每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將其取捨、增補、拓展,做到精通教材、駕奴教材,為上課這個環節做最好的准備。備課既要備教材,也要備學生,而且要備好、備精,只有這樣才能上好課。
二、上課方面
充分的備教材,備學生,歸根結底是為了更好的上課。如果說備課有些「紙上談兵」的意味,那麼上課就是「真槍實彈」了。備課是一個靜態的過程,而上課則是一個動態的過
程。如何「以靜致動」,這需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學素質。這學期,我注重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
在教學內容上,按照新課改的要求,以學生為主體,力求完成每節課的教學目標,並且及時從學生那裡得到反饋。在教學方法上,根據不同班級學生的不同學習風格,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同一班級,仍需根據課堂情況採取不同教學方法,做到隨機應變,適時調整,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另外,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也是十分必要的。我改變了以往崩著臉孔給學生上課的做法,帶著微笑教學,它能在無形之中給學生帶來求知的動力,調節課堂氣氛。
除此之外,每上完一節課我都要進行反思,記下每堂課的感到有遺憾的環節,注意下次上課時修正不妥的地方。總體上看,這學期在上課方面的收獲很大,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但仍有不足的地方需要改善和提高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
~華夏智囊團:「只剩路人緬懷我」為您解答
~如果您認可我的回答~ 請及時採納(*^__^*) 嘻嘻……
~如果還有待理解~ 請追問我即可
~即刻為您解疑答惑~

Ⅱ 初二物理怎麼學好啊!!

學習物理重要,掌握學習物理的方法更重要。學好物理的「法寶」包括預習、聽課、整理、應用(作業)、復習總結等。大量事實表明:做好課前預習是學好物理的前提;主動高效地聽課是學好物理的關鍵;及時整理好學習筆記、做好練習是鞏固、深化、活化物理概念的理解,將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途徑;善於復習、歸納和總結,能使所學知識觸類旁通;適當閱讀科普讀物和參加科技活動,是學好物理的有益補充;樹立遠大的目標,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備,保持良好的學習心態,是學好物理的動力和保證。注意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同學們可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課前認真預習
預習是在課前,獨立地閱讀教材,自己去獲取新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
課前預習未講授的新課,首先把新課的內容都要仔細地閱讀一遍,通過閱讀、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識體系,重點、難點、范圍和要求。對於物理概念和規律則要抓住其核心,以及與其它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區別與聯系,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難問題記錄下來。對已學過的知識,如果忘了,課前預習時可及時補上,這樣,上課時就不會感到困難重重了。然後再縱觀新課的內容,找出各知識點間的聯系,掌握知識的脈絡,繪出知識結構簡圖。同時還要閱讀有關典型的例題並嘗試解答,把解答書後習題作為閱讀效果的檢查,並從中總結出解題的一般思路和步驟。有能力的同學還可以適當閱讀相關內容的課外書籍。
二、主動提高效率的聽課
帶著預習的問題聽課,可以提高聽課的效率,能使聽課的重點更加突出。課堂上,當老師講到自己預習時的不懂之處時,就非常主動、格外注意聽,力求當堂弄懂。同時可以對比老師的講解以檢查自己對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廣度,學習教師對疑難問題的分析過程和思維方法,也可以作進一步的質疑、析疑、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樣聽完課,不僅能掌握知識的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而且能更好地掌握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三、定期整理學習筆記
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對所學知識的回顧、對照預習筆記、聽課筆記、作業、達標檢測、教科書和參考書等材料加以補充、歸納,使所學的知識達到系統、完整和高度概括的水平。學習筆記要簡明、易看、一目瞭然,符合自己的特點。做到定期按知識本身的體系加以歸類,整理出總結性的學習筆記,以求知識系統化。把這些思考的成果及時保存下來,以後再復習時,就能迅速地回到自己曾經達到的高度。在學習時如果輕信自己的記憶力,不做筆記,則往往會在該使用時卻想不起來了,很可惜的!
四、及時做作業
作業是學好物理知識必不可少的環節,是掌握知識熟練技能的基本方法。在平時的預習中,用書上的習題檢查自己的預習效果,課後作業時多進行一題多解及分析最優解法練習。在章節復習中精選課外習題自我測驗,及時反饋信息。因此,認真做好作業,可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發現自己知識中的薄弱環節而去有意識地加強它,逐步培養自己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樹立解決實際問題的信心。
要做好作業,首先要仔細審題,弄清題中敘述的物理過程,明確題中所給的條件和要求解決的問題;根據題中陳述的物理現象和過程對照所學物理知識選擇解題所要用到的物理概念和規律;經過冷靜的思考或分析推理,建立數學關系式;藉助數學工具進行計算,求解時要將各物理量的單位統一到國際單位制中;最後還必須對答案進行驗證討論,以檢查所用的規律是否正確,在運算中出現的各物理的單位是否一致,答案是否正確、符合實際,物理意義是否明確,運算進程是否嚴密,是否還有別的解法,通過驗證答案、回顧解題過程,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識,熟悉各種解題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題能力。
五、復習總結提高
對學過的知識,做過的練習,如果不及時復習,不會歸納總結,就容易出現知識之間的割裂而形成孤立地、呆板地學習物理知識的傾向。其結果必然是物理內容一大片,定律、公式一大堆,但對具體過程分析不清,對公式中的物理量間的關系理解不深,不會縱觀全局,前後聯貫,靈活運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去解決具體問題。因此,課後要及時的復習、總結。課後的復習除了每節課後的整理筆記、完成作業外,還要進行章節的單元復習。要經常通過對比、鑒別,弄清事物的本質、內在聯系以及變化發展過程,並及時歸納總結以形成系統的知識。通過分析對比,歸納總結,便可以使知識前後貫通,縱橫聯系,並從物理量間的因果聯系和發展變化中加深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這樣既能不斷鞏固加深所學知識,又能提高歸納總結的能力。
六、做好思想准備,調整好學習心態
在學習物理的第一節課時,老師都會講物理難學,在未學習物理之前就從高年級同學那裡聽說物理教難學。因此大部分同學在學習物理時都帶有一些不正常的學習心態,主要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1)緊張、畏懼心理。物理難學在他們的心靈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們害怕上物理課,害怕做物理作業,害怕老師課堂提問,害怕老師的個別談話,怕做實驗、怕動手,千方百計地迴避學習,膽怯的心弦一天到晚緊綳著,不能理論聯系實際,不能在實踐中運用學過的知識,久而久之,越怕越難學,越難越怕學。(2)「一口吃個胖子」的心理。想把成績搞上去,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成績仍沒有什麼大的起色,隨即產生「反正學不好了」 和「我不是學習的料」的錯誤心理。(3)消極心理。學習鬆鬆垮垮、馬馬虎虎,懶惰思想較重,學習缺乏主動性,處於被動應付狀態,上課時經常「開小差」,盼望著「快下課」,老師提問大都說「不會。」
誠然,物理是難學,但絕非學不好,只要按物理學科的特點去學習,按照前面談到的去做,理解注重思考物理過程,不死記硬背,常動手,常開動腦筋思考,不要一碰到問題就問同學或老師。在學習中要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學習中去尋找樂趣,就能培養自己學習物理的興趣。比如一個學生在學習力的圖示時就編了這樣的順口溜:「四定即定作用點、定方向、定標度、定長度,兩標即標箭頭、標數值和單位。」現代社會的發展,物理學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同學們要以振興中華為已任,以學好物理報效祖國為內部動力,要認識到自己學習的責任感和建設祖國的使命感,從而自發地、積極地、主動地學習,就一定能學好物理知識。

自解:

只要做到以下,應該就可以了

多做習題,多看概念,多多聯想,多多思考,多多提問, 多多自信。

一些關於電的東西
一、電荷
電荷:物體有了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我們說物體帶了電,或帶了電荷。
摩擦起電:摩擦過的物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現象。
摩擦起電的原因:兩個物體在摩擦過程中,電子會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物體,得到電子的物體因有多餘的電子帶上負電荷,失去電子的物體因缺少電子而帶上等量的正電荷。
兩種電荷:
1、正電荷: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正電荷。
2、負電荷:被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上帶的電荷叫負電荷。
電荷作用規律: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驗電器:結構:金屬球、金屬桿、金屬箔。
作用:檢驗物體是否帶電。
原理:同種電荷互相排斥。
檢驗物體是否帶電的方法:
1、是看它能否吸引輕小物體,如能吸引則帶電;
2、是利用驗電器,用物體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如果金屬箔張開則說明物體帶電。
電荷量:電荷的多少叫做電荷量;單位:庫侖,符號:C。
元電荷:電子(湯姆生發現)是帶有最小電荷的負電粒子,人們把最小電荷叫元電荷。
電量:e=1.6×10-19 C。
導體:善於導電的物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酸鹼鹽的水溶液、石墨等。
導體導電原因:導體中有能夠自由移動的電荷。(金屬中導電的是自由電子)
絕緣體:不善於導電的物體〉如:橡膠、陶瓷、塑料、乾燥的空氣、油等。
絕緣體絕緣的原因:電荷幾乎都被束縛在原子范圍內,不能自由移動。

二、電流和電路
電流: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金屬導體中發生定向移動的是自由電子)
電流方向:規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方向。(金屬導體中電流方向跟自由電子定向移動的方向相反)
電路中電流:電路閉合時,在電源外部,電流方向是從電源正極經過用電器流向負極。
電路構成:
1、電源:提供電能的裝置,能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發電機、電池。
2、用電器:消耗電能的裝置,能把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
3、開關:控制電路的通斷。
4、導線:連接電路,輸送電能。
電路圖: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情況的圖。
二極體具有單向導電性(發光二極體還可發光)。

三、串聯和並聯
串聯:
1、連接特點:逐個順次---首尾相連。
2、電流路徑:只有一個。
3、開關作用:能同時控制所有的用電器,開關位置變了,控製作用不變。
4、用電器工作:互相影響。

並聯:
1、連接特點:並列連接---首首尾尾相連。
2、電流路徑:至少2個。
3、開關作用:如果開關在幹路:是總開關,控制整個電路。如果開關在支路:只控制本支路。
4、用電器工作:互不影響。
生活中的電路:在生活中的電路也都是串聯或並聯的電路。因為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是最基本的電路。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得非常廣泛。例如:用來裝飾店堂、居室、烘托歡樂氣氛的彩色小燈泡多數是串聯。裝點天安門等高大建築物上的千上萬只燈泡是並聯的,家庭中各用電器都是並聯的,街道兩旁的路燈是並聯的,競賽時的搶答器的電路是並聯的,電冰箱中的燈泡和發動機之間是並聯的。

規律方法指導:
經典考點
1、在摩擦起電的實驗中,得電子和失電子的物體得失電子數目相等。
2、正確理解電流的形成,以及電流方向的規定。要清楚作定向移動的可能是正電荷或者是負電荷,也可能是正、負電荷同時移動。還要知道只有負電荷定向移動時,電流方向和負電荷定向移動方向相反。
3、學會認識簡單的電路圖,能分辨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
識別規律:
(1)定義法:學會用電流流向法分析電路,即按一定的順序,從正極或負極出發,關鍵看是否出現分支,如果從始至終沒有出現分支,屬於串聯電路,否則就是並聯電路。也可以從語義上來分析,穿成一串是串聯電路,出現並列則是並聯電路。
(2)斷路法:串聯電路中出現一個斷點或去掉一個元件,電路中所有的用電器都會停止工作。而並聯電路中,斷開支路上的一個用電器的開關或去掉這個用電器,其他用電器仍能正常工作,就是並聯電路。
4、判斷連接的電路圖是否正確,是學生容易出現錯誤的知識點。一般情況下出現連接錯誤有以下幾種:
(1)缺漏元件(電路中電源、開關、用電器、導線四部分。);
(2)出現短路(直接用導線把電源兩極或用電器兩端相連接);
(3)連接錯誤;
(4)與設計要求不符(如開關的控製作用、電路連接形式等出現了問題)。
5、根據要求畫電路圖、連實物圖以及兩種圖的相互轉化。

1、電流的強弱
電流表示電流的強弱。 用I來表示。
單位:安培(A)、毫安(mA)、微安(μA);
1A=1000mA,1mA=1000μA。
電流表:① 測量電流。②兩個量程:0--0.6A(大格0.2A,小格0.02A)0--3A(大格1A,小格0.1A)。
使用:
①電流表要串聯在被測電路中;
②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電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
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不確定時用大量程試觸。
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把電流表直接接到電源兩極上。

2、探究串、並聯電路的電流規律
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I1=I2=…=IN;
並聯電路中,幹路中的電流等於各支路的電流之和:I總=I1+I2+…+IN。

規律方法指導
1、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的區別:
串聯電路 並聯電路
連接特點 用電器逐個順次連接,無分支。 各用電器並列地連接在電路的兩個點之間。
工作特點 任意一個用電器不工作,其它用電器均停止工作。 某一支路段開,其它支路上的用電器仍能工作。
開關控制特點 電路中任意位置的一個開關,即可控制整個電路。 幹路開關控制整個電路,支路開關只控制它所在的支路上的用電器。
連接方法和技巧 逐個順次,一一連接。 「先串後並法」與先並後串法」。
2、「0~0.6A」和「0~3A」的分度值分別為0.02A、0.1A,後者是前者的5倍。
3、試觸時應從大量程到小量程進行試觸。

Ⅲ 八年級學科總結 要全部 要比較詳細

一、培養學生物理學習興趣,加強科學素養的建立:
讓學生熱愛物理,建立學習物理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才是學生將物理學扎實的原動力,我們備課組在物理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中,啟發學生的思維,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培養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學生在實踐中加深了對枯燥理論理解的升華。
經過備課組老師的精心設計,加強了課堂教學的實踐,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將所學和實踐相聯系,將平時看不到的實驗搬上課堂。作為學生是最能夠被課堂實驗所吸引,能夠讓學生在繁重的學習任務中得到新鮮的知識,寓教於樂。有的學生在課堂上為了將實驗看清楚,能夠從教室的後面跑到前面看實驗現象,而前排的同學更是拉長了脖子,這個事例充分說明,只有學生感興趣了,才能夠更加關注物理學習。
物理學科的學習,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素養,讓學生提高了自學的潛能和動力,使學生愛學、想學、肯學。變被動的學習為主動的求學,進一步解放了學生思想上的負擔,將物理理解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結合生活常識,真正體會物理、生活、社會的全新課改精神。比如:課堂上,突然外面下雨了,電閃雷鳴,作為教師,不是一味的阻止學生對外界的好奇,而是很巧妙的提出疑問:「為什麼我們先看到閃電而後聽到雷聲?」 讓學生思考這個現象與物理的聯系,藉此機會,向學生展示物理在生活中的應用,展示物理的魅力,提高學生的興趣。
二、初二物理備課組的成功是集體智慧的體現:
我們初二物理備課組,在保證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條件下,還要能夠及時的進行糾錯,批改作業,可以說是任務很重。有的老師,自己身體又不太好,但能堅持對工作一絲不苟,還利用業余時間耐心的輔導後進生。我們備課組組織了多次集體聽課,互相學習,探討教學實踐和體會。我們能夠保證每周都統一備課,統一進度,統一教案,進行習題的分析,發揮互幫互助精神,體現團結協作的力量。每人能夠發揮所長,將個人的研究方向和成果與眾人分享,處處將個人智慧力量容入集體智慧。因為我們深知,只有備課組強大了,學科才能強盛,學科強盛了,學校才有發展。
三、根據實際情況,分層教學:
物理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有的學生能夠及時將所學所感應用於學科中,但是有的學生畢竟需要時間的調整、適應和鍛煉。因此針對這些學生,我們初二物理備課組一起想辦法,找思路,在繁重的教學任務中,抽出時間,為學生進行輔導和幫助學生分析。有針對性的給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讓每個學生都能明確自己的目標,而不是盲目的追隨一個根本不可能趕超的人,或是將自己的目標定的過低,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朝著自己的方向前進,切實的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對於物理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的訂正,不讓問題過夜,反復糾錯,有時候重要的章節和基礎的內容能夠反復的考察多次。作為教師來說,這樣雖然很辛苦,但是我們備課組覺得,這樣做很值得。
我們初二備課組,經過一學期不懈的努力,一切從頭抓起,狠抓學生學習態度,狠抓學習方法,積極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認認真真上好每一節課,積極要求保障課堂 45分鍾的教學質量,本著對每一個學生負責的態度,盡其潛能提高每個學生的成績。圓滿完成了一學期的教學任務。

Ⅳ 作文1000字初二物理總結報告

初二物理總結報告

不知不覺,我已踏上講台差不多一個學期了。記得昨天的我還坐在座位上聽著老師講課,今天的我已站在了學生們的面前。就在我走進海桂中學的那一刻,我便下了決心,我要在這里迅速成長,干一番事業。在這不短也不長的一個學期里,我運用讀書時學習的理論知識,聯系自己工作的實際情況,多聽取其他老師們的經驗,邊學邊干。由於自小,我的志願就是當一名人民教師,而今天,我終於可以實現夢想,所以我更加努力,盡我的能力干好每一件事情。

在教學中的第一個環節是備課,包括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由於離我初二的時間已有8年了,且在這幾年間教材不斷有修改,因此,對於初二物理的教材,不是十分熟悉,所以我堅持,在我講課前幾天必須把課備出來,在備課的過程中,多看參考書,多問老教師,汲取他們的精華。

備好課後,根據學生情況不斷修改。若課程允許,我盡量抽時間去聽有豐富經驗的楊善德、黎君俊老師的課,並向他請教該課要注意的地方,向他學習教法,從中獲益匪淺,這使我在往後的日子裡更注重聽課了。由於對學生情況知之甚少,因此在正式開學以前,我盡可能多些了解我所教的四個班的情況,包括熟悉學生的姓名,座位情況。向班主任了解整體和個體的基本情況,除學生的家庭,思想等情況外,在教學過程中,對於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更要清楚。對於物理科來說,與數學的聯系最大。記得在開學後不久,由於缺乏經驗,當講到一題需要運用到數學知識的計算題時,才發現學生對數學運算不大熟悉,這樣子就打亂了我的教學計劃。在這次教訓後,我總結經驗,凡是教學中牽涉到一定的數學知識,我都會先問及數學老師和一些中等層次的學生的掌握情況。例如:學習「電流」那節書,需要用到電流單位的互化,而單位互化是一個較為重點的內容,但經了解,學生對這一內容掌握不夠。根據這個情況,我就在展開新內容之前,向同學們介紹了冪函數的轉換方法。專業就為接著下來的新課掃清了障礙。正所謂教無定法,我利用空堂的時間,除了聽物理科的課外,還經常去請教其他科目的老師,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等,從他們那裡學習不同的教學方法及在課堂上如何管理學生的辦法。

接下來就是上課,對於學生,上課是最重要的。這是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怎樣利用好課堂的40分鍾呢?我是在教師的「填鴨式」下成長的,對於學習還有些經驗,而教學就沒有什麼經驗了。為了能盡快適應和成長,除了多聽課外,還堅持在每節課後進行總結,小結每節課的教學情況,哪些地方做得較好,哪些地方比較欠缺,需要以後注意。在教學初期,上課時覺得師生互動較少,課堂氣氛不夠活躍,鑒於這個情況,我利用課後時間,找課外書,找有關物理小趣味的內容閱讀,並且在講課時不斷調整自己的講課技巧,盡量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歡愉的氣氛中學習。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我盡可能減少作業量,把大多的練習放在課堂上,一來可以在課堂上及時鞏固知識,二來可以從學生的練習中及時得到反饋並補救。這也可避免少部分學生抄作業的情況。對於交上來的作業我都會爭取在該班上下一節物理課前批改完畢,發下去。在批改過程,不是單單寫上日期、分數,還會把學生錯的地方圈起來,對於問題較多的地方及時給與評講。對於個別基礎較差的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個別輔導。這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大多基礎不好,所以必須有耐心,細心地進行指導,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讓他樹立信心,培養他學習物理的興趣。由於物理這科是這個學期才開設的,且不需要太多的基礎,只要上好課,做好作業,是可以有較大的進步的。

在初二上學期,光學佔了一定的比例,其中介紹到了潛望鏡。根據要注重培養學生能力的精神,讓幾個班嘗試著製作了潛望鏡。在講課的過程中,我講潛望鏡的原理,同時把一些製作優秀的作品展示給學生看,激發學生學習和製作的興趣,也為他們的製作提供一個示範。其中有一個潛望鏡被製成可以伸縮的,而且設計了一個小小的機關,使兩個管不會因為伸縮而松脫。學生們在這次製作中得到思維和實踐的鍛煉。

有人說,教育是一份良心的工作。經過一個學期的工作,我深深地領會到這一點。只有把心思放在學生身上,處處為學生著想,才能做好本職工作。在今後的日子裡,我還有很多要做,例如:繼續提高課堂的氣氛,課後多了解學生,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教學等等.

祝你學習進步,☺望採納!如有疑問,請追問。

☆☆ ☆☆ ☆☆ ☆☆
★★ ★ ★★
☆☆ 祝你學習 ☆☆
★★ 進步 ★★
☆☆ ! ☆☆
★★ ★★
☆☆ ☆☆
★★ ★★
☆☆

Ⅳ 初二下物理所有知識點(詳)總結(教育科學版)

現象
1、聲音的發生
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就停止。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但並不是所有振動發出的聲音都能被人耳聽到。
2、聲間的傳播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1)聲音要靠一切氣體,液體、固體作媒介傳播出去,這些作為傳播媒介的物質稱為介質。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即使面對面交談,也需要靠無線電,那就是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真空不能傳聲
(2)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一般來說,固體>液體>空氣
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度大約是340 m/s
3、回聲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人再次聽到的聲音叫回聲
區別回聲與原聲的條件:回聲到達人的耳朵比原聲晚0.1秒以上。因此聲音必須被距離超過17m的障礙物反射回來,人才能聽見回聲。
低於0.1秒時,則反射回來的聲間只能使原聲加強。
利用回聲可測海深或發聲體距障礙物有多遠。
4、樂音
物體做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叫樂音。
樂音的三要素:音調、響度、音色
聲音的高低叫音調,它是由發聲體振動頻率決定的,頻率越大,音調越高。
聲音的大小叫響度,響度跟發聲體振動的振幅大小有關,還跟聲源到人耳的距離遠近有關。
不同發聲體所發出的聲音的品質叫音色。用來分辨各種不同的聲音。
5、雜訊及來源
從物理角度看,雜訊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從環保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都屬於雜訊。
6、聲間等級的劃分
人們用分貝來劃分聲音的等級,30dB—40dB是較理想的安靜環境,超過50dB就會影響睡眠,70dB以上會干擾談話,影響工作效率,長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雜訊環境中,會影響聽力。
7、雜訊減弱的途徑
可以在聲源處(消聲)、傳播過程中(吸聲)和人耳處(隔聲)減弱
第二章光現象
1、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光的直線傳播可以解釋許多常見的現象,例如影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線是表示光的傳播方向的直線。畫光線時必須用箭頭標明光的傳播方向。
3、光在不同介質里傳播的速度是不相等的。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是3×108m/s。光在其他介質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光在空氣中的速度接近於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也可以認為是3×108m/s。
4、光射到物體表面上時,光會被物體表面反射,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
5、從光的入射點O所作的垂直於鏡面的線ON叫做法線。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叫做入射角,
用符號i表示。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叫做反射角,用符號r表示。
6、光的反射定律:
A、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
B、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
C、發射角等於入射角。
7、光滑表面把光線向同一方向反射,這種反射叫做鏡面反射。
8、凹凸不平的表面會把光線向著四面八方反射,這種反射叫漫反射。
9、無論是鏡面反射,還是漫反射,每一條光線的反射都是遵守光的反射定律的。
10、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與物大小相同;像與物上對應點的連線垂直於鏡面(也就是說像和物關於鏡面對稱);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
11、虛像:不是實際光線相交而成,不能被屏幕承接。
12、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改變,這種現象叫做光的折射。即使是同一種介質,如果介質不均勻,光也會發生折射。光垂直於界面射入的時候傳播方向不改變。
13、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叫做折射角。
14、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入射角大於折射角;光從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大於入射角。(在空氣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總是比較大的,即「空角大」)
15、眼睛看到的水深比實際的淺;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在水中部分看起來向上彎;看見落到地平線下的太陽;叉魚的時候瞄準魚的下方;海市蜃樓等現象都是由於光的折射造成的。
16、凹面鏡(反射)能使平行光會聚,利用它可以製作太陽灶。根據光路可逆,把光源放在焦點上可以反射出平行光——手電筒的原理。
17、凸面鏡(反射)能使平行光發散,利用它可以增大視野。例子:汽車的後視鏡、街頭拐角處的反光鏡。
18、在光的反射和折射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透鏡
1、中間厚邊緣薄的叫做凸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叫凹透鏡。
2、凸透鏡(折射)對光有會聚作用;凹透鏡(折射)對光有發散作用。
3、通過兩個球面球心的直線叫做透鏡的主光軸,主光軸上有個特殊的點,通過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改變,這個點叫做透鏡的光心。可以認為光心在透鏡的中心。
4、凸透鏡能使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個點叫做凸透鏡的焦點。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叫做焦距。凸透鏡兩側各有一個焦點,兩側的兩個焦距相等,用F表示焦點,f表示焦距。
5、平行光線經過凹透鏡後變得發散,這些發散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於主光軸上的一點,這一點叫做凹透鏡的虛焦點。
6、凸透鏡成像的情況以及應用
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U 像的情況 像到凸透鏡距離V 應用或分界點
倒立或正立 放大或縮小 實像或虛像
U>2f 倒立 縮小 實像 2f>V>f 照相機
U=2f 倒立 等大 實像 V=2f 像大小的分界點
2f>U>f 倒立 放大 實像 V>2f 投影儀、幻燈機
U=f 不成像。光源放在焦點處可以得到平行光 虛實像的分界點
U<f 正立 放大 虛像 V> U 放大鏡

7、實像指從物體發出的光線,經過光具後實際的光線相交所成的像,是由真實的光點會聚而成的且與原物相似的圖樣。實像可以在屏幕上呈現出來,能用底片感光。小孔成像、電影院屏幕上的像、照相機成的像、投影儀成的像都是實像。凸透鏡成的實像都是倒立的,並且像與物分別在凸透鏡的兩側。
8、虛像是從物體發出的光線經過光具後,實際光線沒有會聚而是發散的光線,是這些發散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的交點所成的像。虛像不能在屏幕呈現出來,也不能使底片感光,只能用眼睛觀察到。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物體在焦距內的凸透鏡所成的像都是虛像。凸透鏡成虛像時,物體必須放在小於焦距的地方,這時凸透鏡起放大鏡作用,像與物在凸透鏡的同一側。
9、凸透鏡的物距大於像距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物距等於像距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物距小於像距且比焦距大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10、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機.眼角膜和晶狀體的共同作用相當於一個凸透鏡,它把來自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膜,形成物體的像。
11、眼晴可以看清遠近不同的物體,是靠睫狀體來改變晶狀體的厚度,從而改變這架高級相機鏡頭的焦距。
12、產生近視眼的原因是晶狀體太厚,對光的折射能力太強,使遠處的物體成像在視網膜前,可利用凹透鏡的發散作用來矯正。
13、產生遠視眼的原因是晶狀體太薄,對光的折射能力太弱,使近處的物體成像在視網膜後,可利用凸透鏡的會聚作用來矯正。
14、顯微鏡鏡筒的兩端各有一組透鏡,靠近眼睛的叫目鏡,靠近被觀察物體的叫物鏡。來自被觀察的微小物體的光經過物鏡後成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目鏡的作用則是把這個像再次放大,起放大鏡的作用。
15、望遠鏡的物鏡和目鏡分別由凸透鏡組成。物鏡的作用使遠處的物體在焦點附近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相當於把遠處的物體拉近到眼前,增大了視角。目鏡的作用是用來把這個像放大,起放大鏡的作用,相當於再次增大了視角。
16、物體對眼睛所成視角的大小不僅和大小有關,還和距離有關。視角越大,看得越清楚。

專題·電路知識復習課

一、教學目標

1.在物理知識方面要求.

(1)加深理解電路中有關概念和規律;

(2)進一步掌握電路連接的基本特點.

2.通過復習總結,使學生學會處理電路問題的基本技巧,培養學生分析推理能力.

二、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是電路連接的基本特點和處理方法.

難點是電路知識的綜合運用.由於電路的結構變化時,常常會引起一些電路參量(如電阻、電流、電壓、電功率等)發生變化,這就造成了對電路連接形式的理解和電路知識的運用上的困難,因而也就形成教學上的難點.

三、教具

投影片(或小黑板).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引入新課

1.提出問題.

(1)串聯電路中電流、電壓、電阻、電功率的關系;

(2)並聯電路中電流、電壓、電阻、電功率的關系;

(3)電路一章中的物理量、定義式、決定式、測量儀器等內容.

2.歸納上述內容,列成表格形式,填入相應內容,打出投影片.

適當指出各處要點,講述本節課要討論的問題.

四、主要教學過程設計

(一)簡單電路計算

1.求等效電阻(投影片).

例1 如圖1所示電路中,電阻R1=6Ω,R2=3Ω,R3=2Ω,R4=12Ω,求外電路的總電阻.

組織學生分析、討論,歸納要點.在這類問題中,可從電流的流向出發,在外電路中,由高電勢點向低電勢點流動,從而確定電勢變化和等電勢點,畫出等效電路圖.

在圖1所示電路中,a點與電源正極連接,電勢最高;b點與電源負極連接,電勢最低;a點和d點等電勢,在外電路中,電流由a點流向b點的過程中,要流經c點,由於電流流經電阻時電勢要降低,故c點電勢低於a點電勢,高於b點電勢.由上述分析可知,該電路中有a、c、b三個電勢高低不同的點.如圖2所示,將a、c、b三點重新排列,並把原電路圖中的各個電阻畫在相應的兩點間,從這一改畫後的電路中,很容易看出各個電阻之間的連接關系:R1和R2並聯後與R1串聯組成一條支路,再與R4支路並聯.

根據串、並聯電路總電阻的計算方法有

解得外電路的總電阻為 R=3Ω.

2.基本關系的運用(投影片).

例2 圖3中電阻R1的功率P1=15W,R2的電流I2=2A,R3=2Ω,電壓UAB=9V.求:電阻值R1=? R2=?

首先組織同學明確三個電阻的連接特點和各物理量之間的數量關系.為使問題明朗化可引導學生在原圖標明已知量,成下圖.

如圖4所示,將R2、R3劃入一個圈內成RCB,整個電路是R1和RCB串聯,所以UAC+UCB=UAB,RCB是R2、R3並聯,如圖5所示.

UCB=I2R2=I3R3.

解得 R2=3Ω.

小結:從本例可體會到,將已知數據標在圖上是非常必要的,對解數據離散程度高的電路尤為有利.這樣,就使原來分散在題文中的數據,經過電路溝通,看到了它們間的內在聯系,使解題有的放矢.

例3 有3盞電燈L1、L2、L3,規格分別是「110V 100W」、「110V 40W」、「110V 25W」,要求接到電壓是220V的電源上,使每盞燈都能正常發光,可以使用一隻適當規格的電阻,應如何連接電路?

組織學生認真讀題,仔細思考.由於本題欲求電路的連接方法,這就需要對每個元件的特徵量進行分析,利用已有的基本關系逐步分析推理,使問題的解答思路明確.

這樣選擇R的規格是「345.7Ω 35W」的電阻.

歸納簡單電路分析和計算的基本思路與方法,同時指出以上三例的共同點和不同點.並為含有電表和電容等的電路分析作些准備,然後提出如下問題.

(二)電表問題

電路中的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不是作為已知量給出,就是作為未知量待求,無論是哪種情況,正確分析電壓表所測量的是電路中哪兩點間的電壓,電流表所測量的是通過哪些元件的電流,是搞清楚電壓表和電流表示數含義的關鍵.

例4 (投影片)如圖7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動勢ε=6V,內阻不計,電阻R1=12Ω,R2=6Ω,R3=4Ω,求電流表 的示數.(電流表內阻的影響不計)

首先留出一定時間,讓學生識別電路,看清楚電流表的作用,即測量哪一部分的電流;各元件的連接特點,從而找出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具體分析思路如下:

在分析電路結構的基礎上,畫出電路中電流的通路,從中分析確定電流表示數的含義.

把上述思路用於本題,在如圖8所示電路中,A點電勢最高,B點電勢最低,D點與A點等電勢,C點與B點等電勢,電阻R1、R2和R3並聯接在A、B兩點間.電路中電流由電源正極流向負極的通路如圖中所示,其中I1為流過R1的電流,I2為流過R2的電流,I3為流過R3的電流,IA1為流過電流表 的電流,IA2為流過電流表 的電流.從電路中電流的通路可以看出:流過電流表 的電流等於流過電阻R2和R3的電流之和.因而電流表 的示數為

通過電流表 的電流等於流過電阻R1和R2的電流之和.故電流表 的示數為

歸納本題思路和要點,引出如果在電路中由於開關S的斷開與閉合,會使電路的結構發生變化,在這種情況下,電表的示數也會隨之改變.

例5 如圖9所示.當開關S斷開時和閉合時,指明各表所測量的意義.

作為復習課,教師可直接提出電壓表和電流表在畫等效電路圖時的作用.由於與一般電阻相比,電流表內阻小得可略去不計,因此刪去電流表,兩端應短接;電壓表內阻可看作無窮大,因此刪去電壓表,兩端應保持斷開,即「 通 斷」原則.

S斷開時,電路如圖10、11所示.由於R2中無電流通過,故I2=0,則電壓U2=I2R2=0.即UCD=U2=0.所以此時電壓表示數即為R1兩端電壓UAD=UAC=U1.

S閉合時,電路如圖12、13所示.圖13中RCB為R2與R4串聯再與R3並聯後的等效電阻.

電壓表示數為 UAD=UAC+UCD

=I1R1+I2R2.

電流表示數為I3.

小結本題後,進一步提出如下問題.

例6 (投影片)如圖 14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動勢ε=6V,內阻不計,電阻R1=R4=2Ω,R2=R3=4Ω,R5=3Ω,求電壓表 和 的示數.(電壓表內阻的影響不計)

給學生一定時間,讓他們識別電路,看電壓表是測哪兩端的電壓,幾個電阻是怎樣連接的.從而確定它們間的關系,仿照例5方法等效電路如圖15所示.

講述:分析電路中電壓表示數的思路是:先分析電壓表接入電路的那兩點的電勢高低,進而求出這兩點間的電勢差,即是電壓表的示數.

把上述思路用於本題,根據圖15所示電路的結構可知,外電路的總電阻為

電路中的總電流為

因R1+R2=R3+R4,故通過兩條支路的電流

電流流過R2的電勢降落為UBD=I2R2=2V,即B點電勢比D點電勢高2V.電流流過R4的電勢降落為UCD=I4R4=1V,即C點電勢比D點電勢高1V,由上述分析可知,B點電勢高於C點電勢,B點電勢高於C點電勢的數值,即B、C兩點間的電勢差,也即是電壓表 的示數.故電壓表 的示數為

U1=UBC=UBD-UCD=1V.

同理,C點電勢高於E點的數值,即C、E兩點間的電勢差,則是電壓表 的示數.故電壓表 的示數為

U2=UCE=UCD+UDE=UCD+IR5=1+1×3=4V.

歸納總結:電壓表、電流表的運用情況.

(三)電容問題

電容器是一種儲能元件,在直流電路中,當電容器兩極板間電壓升高時,電容器被充電;當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壓降低時,電容器對外放電.電容器充、放電時,電路中形成充電或放電電流.

電容器對電路起著斷路作用.在研究電路中的電流、電壓分配時,可以去掉電容器以簡化電路,若要計算電容器所帶電量,可再將電容器接入相應位置.

1.當電容為C的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壓改變數為△U時,其充電或放電電量△q=C·△U.

例1 如圖16所示,電源電動勢ε=10 V,內阻不計,電阻R1=3Ω,R2=2Ω,R3=5Ω,C1=4μF,C2=1μF,開關S原來是閉合的,求當S斷開後,通過R2的總電量.

組織學生分析討論,然後歸納解答思路.

當S閉合電路穩定時,僅R1、R2中有恆定電流通過,R3為無流電阻,N點與Q點電勢相等.跨接在電路中的電容C1兩極板間的電壓,等於M點與Q點間的電勢差,即從UC1=UMQ=UR2=4V.而與R3串接的電容C2兩極板間的電壓,等於P、Q兩點間的電勢差,即UC2=UPQ=10V,兩電容器每個極板上帶電性質如圖16所示.

當S斷開後,電容C1通過電阻R2、R3放電;電容C2通過電阻R1、R2、R3放電.放電電流都是從M點流入電阻R2而從Q點流出,電流方向如圖中所示.因此通過R2的電量

q=C1UC1+C2UC2=4×10-6×4+1×10-6×10=1.6×10-5(C).

2.當電容器在充、放電過程中,充或放電電量為△q時,電源的能量也會隨之變化,即

△E=ε△q.其中ε為電源電動勢.

例2 (投影片)如圖 17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動勢ε=6V,內阻r=1Ω,電阻R1=3Ω,R2=2Ω,電容器的電容C=2μF,開關S是閉合的.求將S斷開後電源所釋放的電能?

組織學生討論一下,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談分析思路,集中引導學生,再由典型發言,最後師生共同歸納如下:

(1)S斷開前,加在電容器C兩板間的電壓為電阻R2兩端電壓,此時電容器C所帶的電量為

(2)S斷開後,電源向電容器C充電,直至電容器兩板間電壓增到等於電源電動勢,這時電容器C帶有的電量為

q2=Cε=2×10-6×6=12×10-6(C).

電容器C充電的過程中電源要釋放電能,所釋放的電能為△E=ε△q,其中△q即等於電容器C充電後所增加的電量q2-q1,據此電源所釋放的電能為

△E=ε(q2-q1)=6×(12×10-6-4×10-6)=3.8×10-5(J).

3.在△t時間內,電容器兩極板間電壓改變數為△U,那麼充放電的平均電流強度I=C·△U/△t.

例3 如圖18所示,將一電動勢為ε=6 V,內阻r=0.5Ω的電源與一粗細均勻的電阻絲相連.電阻絲的長度為L=0.30m,阻值為R=4Ω,電容器的電容為C=3μF.閉合開關S,使其達到穩定狀態後,將滑動觸頭P向右以速度v=0.6m/s勻速滑動的過程中,電流計的讀數為多少?流過電流計的電流方向如何,

組織學生認真審題,判斷出電路的連接方式.明確電容器兩端電壓與電阻絲上滑動端P的對應關系,然後引導學生分析得出,在△t時間內,長度變化△L,電壓變化△U,相應電量變化△q.具體分析思路如下:

電容器通過電流計與電阻絲PB部分並接.當P向右勻速滑動時,PB間電壓隨時間均勻減小,因此電容器兩極板間電壓也隨時間均勻減小,電容器放電,形成恆定的放電電流.流過電流計的放電電流方向為從右向左.

在△t時間內,觸頭P移動的距離為△L,則△L=v·△t,由於電阻絲單位長度上電壓值為UAB/L=R/L(R+r),因此在△t時間內PB間電壓改變

而 I=Δq/Δt=C·ΔU/Δt,

最後做課堂小結.

五、教學說明

1.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本課教學設計中所出現的電路,大多數屬於最基本的混聯.其目的是引導學生集中學習和領會電路的分析方法和技巧上.

2.由於是單元復習,內容有一定的綜合性.這需要教師做好知識准備.在課堂上,多給學生一些思考問題的時間和空間,組織學生討論分析,主要是為了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以利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3.在復習課中,許多問題不宜求全,重點是點清分析問題的基本思路.從復習內容上看,由於時間限制,本設計只提供了簡單電路計算、電表問題、電容問題,而還有其他方面並未涉及.這可另外安排時間,再加補充.

4.由於內容較多,本設計可安排二至三課時完成.因各地情況不同,教師可針對實際,具體掌握.

Ⅵ 初二物理考試總結反思

在物理教學中,習題課是必不可少的一種課型,它貫穿於整個物理教學的始終。本文談談筆者在習題課教學中採用的教學方法及體會。

1、從物理基礎知識著手培養良好學習習慣首先,物理的定律和公式是最基礎的知識,也是每堂習題課前必掌握的知識。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筆者要求學生從5個方面(公式名稱、公式、適用條件、各字母表示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單位及符號)進行全方位復習。其次,根據認識規律要讓學生能靈活應用物理定律和公式解決實踐問題,教師應該先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基礎知識,並通過對基礎習題的解答訓練,使學生掌握應用物理定律或公式解題的基本方法及運用物理量時單位必須統一的要求,進而使學生形成解答物理習題的基本模式,培養學生牢固掌握解題的規范和程序,為進一步深化做好准備。

2、認真鑽研教材精選習題在掌握物理定律和公式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思維和解題能力是習題課的核心任務。要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對習題的選擇是關鍵。

(1)注意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激發學習興趣理論聯系實際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迪學習動機,活躍課堂氣氛的一種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物理現象是趣味性習題的好素材。例如,在運用速度公式解題時,筆者編了這樣一道題目:上午7∶35早讀課,老師家到校的距離是3km,如果騎車的平均速度是5m/s,問老師7∶30從家動身會遲到嗎?學生解題後發現老師遲到了。筆者接著提出如果要不遲到必須在什麼時刻前動身。這樣編排的習題不僅容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而且指導學生把理論運用於實際,使學生感覺到物理就在身邊。

(2)注意一題多解擴展學生思路「一題多解」是指通過不同的思維途徑,採用多種解題方法解決同一個實際問題的教學方法。它有利於培養學生辨證思維能力,加深對概念、規律的理解和應用,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啟迪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例如,密度應用練習,筆者選用這樣的一道題:實驗室需要購買4kg的酒精,用容積為4.5L的容器夠裝嗎?先讓學生解答,結果發現絕大多數學生用求4kg酒精體積的方法來判斷。為了起到一題多解的作用,筆者進而啟發學生從4.5L的容器能裝多少kg的酒精和4kg的某種液體體積為4.5L,這種液體的密度是多少等思路引伸擴散思考。通過練習,促進知識遷移,並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3)注意一題多變誘導學生思路在習題課中的「一題多變」是指從多角度、多方位對例題進行變化,引出一系列與本例題相關的題目,形成多變導向,使知識進一步精化的教學方法。例如,在學生解答了「一列火車長200m,以15m/s的速度通過一座長1.6km的大橋,問需要用多少時間?」這道題後,教師把題目改為:「如果這列火車以相同的速度,通過另一座橋用150s,那麼橋有多長?」還可以把這道題改成:已知火車長、橋長和過橋時間,求火車過橋速度;已知橋長、火車速度和過橋時間,求火車長等題目。通過這種「一題多變」的習題探討,開拓學生思路。

3、習題課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物理習題課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動腦、動筆或動口解答物理問題。大部分時間是學生活動,而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表現在指點、引路兩個方面:(1)指點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由於對物理知識理解不透,往往會出現生搬硬套現象。這時教師應抓住時機,找准症結,予以指點。例如,學生在學過二力平衡後,筆者讓學生討論:「起重機將重為GN的物體在勻速提起、靜止空中、勻速下降3種情況下起重機對物體的拉力分別為多少?」大多數學生總認為勻速上升時拉力大於重力,勻速下降時拉力小於重力,這就說明學生被物體「上升」和「下降」所迷惑而忽略「勻速」。找到症結後,教師提出:「如果物體受平衡力作用,它將如何運動?」從而解開這個教學難點,使學生對概念有了進一步認識;(2)引路對於難度較大的綜合題,教師應採用降低梯度,分設疑點的方法,突出解題思路,把學生引上正確軌道。例如,學生在做「用一動滑輪把重為100N的物體提到9m高的樓台上,所用的力是60N,那麼動滑輪的機械效率是多少?」由於剛學到機械效率的知識,很多學生無法解題,筆者便採用「分解肢體,化難為易」的方法分為3步解題:①求總功、②求有用功、③求機械效率,並引導學生重溫在動滑輪使用過程中,物體上升高度和手拉繩子上升移動距離的關系。由於分層降低梯度,學生在教師搭橋和引路下,順利實現認識的飛躍。總之,習題課的教學不僅要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師生關系,而且還應最大程度地調動發揮學生的內在因素和他們的積極性,全面提高思維素質。

Ⅶ 初二物理下冊知識點總結,盡可能詳細一點哦

初中物理八年級下冊教材內容共包括四章,他們分別是:歐姆定律、電功率、電與磁、信息的傳遞,他們都是功勛卓著的電與磁內容。
第六章 歐姆定律
課程標準的要求:
1. 初步了解半導體的一些特點,了解半導體材料的發展對社會的影響.
2. 初步了解超導體的一些特點,了解超導體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發展可能帶來的影響.
3. 能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能說出生活生產中採用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的實例.
4. 通過實驗探究電流,電壓和電阻的關系,理解歐姆定律,並能進行簡單計算.
5. 會使用電流表和電壓表.
6.了解家庭電路和安全用電知識,有安全用電意識:
全章內容概述.
1.電壓 電壓的單位,電壓的測量.
2.探究串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
3.電阻 電阻的概念,單位,變阻器的結構及作用.
4.歐姆定律 電流電壓電阻之間的關系,短路的危害.
5.測量小燈泡的電阻.
6.歐姆定理和安全用電 .
教材內容分析及建議:
章首圖:章首圖是雷電現象,是同學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我們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引發學生思考。可提問:生活中的電和雷電有關系嗎?以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第一節 電壓
通過此節的學習要讓學生明白電壓的單位是什麼?怎樣測量電壓?這是對學生 最基本的要求。
電壓是電學中重要的概念,是研究歐姆定律的基礎。本節重點是練習使用電壓表。
圖6.1—1是實驗室模擬的雷電現象,即起電機的高壓放電現象。與章首圖相對比,可讓學生思考自然現象與科學實驗也有聯系。教師可想辦法模擬實驗,演示放電現象。
電壓概念的形成:教材從日常生活中學生熱知的「電壓」一詞來學習。教材只講了電壓是什麼的問題。
教學建議:啟發提問:你在日常生活那些地方聽說過「電壓」這一概念呢?讓學生討論、閱讀思考回答,讓他們從實際中認識電壓。
想想做做: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燈泡兩端電壓變化及亮度變化情況。讓學生感知燈泡的亮度與電壓的關系,從而引出電壓的作用。即要在一段電路中產生電流,它的兩端要有電壓。然後講解電源作用、電壓表示符號及單位。
怎樣連接電壓表:是本節教材的重點,它去掉了現行教材的講述式的介紹電壓表的使用方法,而是讓學生根據說明書自學並使用電壓表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電壓表的使用說明書,來獲取所需要的信息。從而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建議:教師可以採用先讓學生閱讀電壓表使用說明書,然後交流獲取的信息,談談電壓表的連接方法。同時讓學生根據電壓表的使用方法自我設計一個用電壓表測小燈泡兩端的電路,並動手實驗。這樣培養了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習慣。
教師注意:電壓表的連接與舊教材的區別:過去的是「電壓表與部分電路並聯」。電流從「+」入「—」出,過於抽象。現今更加直觀、准確、可操作性強。
怎樣在電壓表上讀數:教材沒有告訴讀數的方法,而是採用類比聯想的方法讓學生自己思考電壓表讀數的方法。教師在教學中切忌直接告訴。可先展示一下電流表,讓學生說說電流表的讀數方法,然後想想該怎樣,談談你從電流表的讀數中受到什麼啟發。大膽嘗試一下電壓表的讀數。
想想做做:電池串聯問題是生活中常見的問題。通過學生動手實驗、對測量的分析,不難得出串聯電池組電壓的特點,即讓他們從實驗中感知串聯電池組電壓比單個電池電壓多,且等於個串聯電池電壓之和。
建議:教師可讓學生動手實驗後提問:串聯電池電壓組給了我們哪些新的啟發呢?關於學生問到並聯電池組電壓時,由於並聯電池組在日常生活中少見,教材未研究,教學中可讓學生課外研究。
動手動腦學物理:共有4個小題,且都聯系實際,給學生實踐的機會。第2題自製鹽水電池,並用電壓表判斷電源正、負極。教師應想辦法為學生提供器材,讓他們動手實驗。有利於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打破對電的產生的神秘感。在用電壓表判斷電源正負極時,大膽用「試觸」的方法來實驗。遇到問題可討論如何解決。
第2節 探究串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
這個探究是教材中沒有告訴結論的探究。它是從學生實驗演變而來的,為學生提供了探索過程完全的探究。教材告訴了一個學案,有些探究程序中的具體內容需要學生自己填寫。探究的結論,學生容易得出。教材中之所以沒有給出結論,其原因之一是標准中沒有確定的要求。
建議:由於教材中給出了學生導學的過程。因此,教師可將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自我探討完成導學內容前五部分,然後讓他們交流。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將並聯電路中電壓規律的探究,作為課外內容布置,讓學生去完成。當然教師也可以用實驗向學生展示。
動手動腦學物理:第2題製作水果電池,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不僅用菠蘿可做,而且用其他水果、蔬菜如葡萄、土豆等也可以做。活動中讓學生感知了電壓表的作用,進一步鞏固了利用電壓表判斷電源正負極的方法。此實驗活動的最後讓學生思考:關於「水果電池」你還發現了什麼?讓學生展開想像,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利用身邊的生活用品來做實驗,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STS:防止廢電池對環境的危害。主要講保護環境的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閱讀。
第三節 電阻
通過此節的學習,要讓學生明白電阻的概念,單位是什麼?變阻器是什麼樣的?如何調節燈泡的亮度?了解半導體、超導體的特點。
本節內容電阻是電學中重要物理量之一,對電阻的理解,探究導體長度對導體電阻大小的影響及怎樣用變阻器改變燈炮的亮度是本節內容的重點。
1.電阻概念的形成:教材首先從學生們熟悉的事例中引出了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並不陌生的概念:導體、絕緣體、接著讓學生通過「想想做做」動手實驗來獲取不同導體連入電路中對燈泡的亮度的影響的信息。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發、感知
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有大、有小。從而形成電阻的概念,避免了過去的讀概念、記概念的做法。
想想做做:(見教材附註)建議:當學生自我動手試驗後,課中提出思考:你從中受到什麼啟發?有困難是教師可引導,如「引起燈泡亮度變化,你是通過什麼途徑獲得的?」
2.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課標中沒有明確的要求,而是以活動建議的形式提出,課本中以「想想做做」來研究電阻大小與長度的關系。為理解滑動變阻器的原理打基礎。學生通過「想想做做」的實驗探究來獲取信息。明白了鉛筆芯的長短對電阻大小的影響
建議:實驗中教師可提問:實驗中你研究的問題是什麼?小燈泡作用是什麼?讓學生明白鉛筆芯電阻的大小可通過燈泡亮暗程度來體現(學生完成這一思維過程,筆者認為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師應給予引導)
3.變阻器:研究變阻器時,除研究了滑動變阻器外,還增添拓展了對電位器的研究,畫出了電位器的內部結構圖,教學建議P16,批註。
4.探究變阻器的作用:怎樣用變阻器改變燈炮的亮度?這個探究有兩個核心問題:○1變阻器是怎樣改變電阻的?○2如何讓學生自己設計電路。這對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建議:(見教材P16,批註)
5.科學世界 介紹了半導體、超導體的特點及半導體、超導體材料的發展對高科技的影響,教師要給予指導性的閱讀。
第四節 歐姆定律
1.探究電阻上的電流跟電壓的關系,這是一個完整的探究,不希望教師告訴學生的結論,應讓學生去探究,通過測得的數據分析得出結論。應注意多次測量數據,綜合分析,以避免出現以偏概全的錯誤,強調學生要如實記錄,綜合分析,得出結論。這個探究是過程完全的探究,課標中有要求,教材給出了結論,學生應加強理解。
教材中還設計了例題,滲透了物理學的計算方法。歐姆定律知識的應用,對於物理計算,教師要有度。注意不要把計算題設計的過深、過難、過偏,應有實用性,體現學習物理的實用價值。如教材例題一中,通過對試電筆中電流的計算,讓學生明白試電筆的使用方法及安全用電的注意事項。
額定電壓、短路:短路主要讓學生明白,短路時電阻小,電流大。危害:電源損壞,導線升溫,可能導致火災。
第五節 測量小燈泡的電阻
本節內容突出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教材中「想想議議」為學生測電阻作準備。思考如何設計測電阻的試驗電路,教師應鼓勵學生自己設計電路、操作步驟及記錄數據表格。實驗過程中,一定要強調學生如實記錄,引導學生對計算數據的分析。同時,強調變阻器的作用。
第六節 歐姆定律和安全用電(投影)
本節內容涉及知識面較寬,主要研究○1為什麼電壓越高越危險?○2為什麼不能用濕手觸摸電器?○3注意防雷:講了形形色色的避雷方法。○4STS:氣象報上的新聞增強了學生對歐姆定律的理解。
第七章 電功率
課程標準的要求:
1. 能從能量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
2. 理解電功率和電流.電壓之間的關系並能進行簡單的計算,能區分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
3. 通過實驗探究,知道在電流一定時,導體消耗的電功率與導體的電阻成正比.
4. 了解家庭電路和安全用電知識,有安全用電的意識.
全章內容概述:
1.電能 電能的單位,電能表的讀數.
2.電功率 家用電器的「瓦」數表示的意思.
3.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
4.電和熱 什麼情況下電流發熱多?怎樣利用電熱和防止電熱.
5.電功率和安全用電 保險絲怎樣「保險」?為什麼用電器接的太多就會燒保險絲?
教材內容分析及建議
章首圖:它是風能發電(投影)。學生對水力、火力發電較熟悉,而風力發電只有在我國北方才有,南方同學少見 。這幅圖,旨在讓大多數同學都能對風力發電有所了解,擴大學生知識面,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第一節 電能(投影)
電能是本章的核心概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對電能的知識有所了解,教材給出了一個火力發電場的圖片,讓學生感知電能獲得的途徑致意,火力發電。同時也列舉了電能的應用的實例即教材是圍繞電能的來源和使用而展開,讓學生從實例中來感知「電能」這一概念,並不要求學生了解電能的定義
電能的單位:日常生活中的「度」。科學名詞「千瓦時」(KW•h)物理學中常用單位:焦(J)1KW•h=3.6×106J
電能表:本節重點內容,初中學生學習電能表的作用是一個科普性的內容.學生應該明白:讀數、記錄一些參數,讓學生同過對參數的閱讀,更深入了解電能表。建議見P31
電功:教材從電能的轉化和過程來讓學生識別「功」的概念,學生讀教材後,可讓學生說說:日常生活中,電流做功的實例。教材沒有告訴功的計算公式,降低了難度。
動手動腦學物理:3個題目,實用性很強,與生活聯系緊密,學生通過練習,讓他們意識到物理就在身邊,物理有用。
第二節 電功率
本節內容:是以電能表為基礎來研究電功律的。即教師可通過實驗讓學生觀察不同用電器工作時,電能表鋁盤轉動有快慢,而導出電功率。建議:P33
電功率表示消耗電能的快慢 電功率大小的表示方法可用1s內消耗電能表示即p=w/t
「千瓦時」的來歷:通過對「千瓦時」來歷的研究來加深學生對「KW•h」與「KW」的區別。
怎樣測量電功率:講了測電功率的兩條途徑,即專用功能表,非專業實驗中常用V、I間接測量。額定功率 圖7.2-2 7.2-3
第三節 測量小燈泡的功率
這是一個電學部分內容總結性的探究實驗,綜合性較強,是對學生能力的綜合性表現。先推導出電功率公式P=VI然後探究測量方法。建議:(見P36)
第四節 電和熱
此接實際是舊教材中的內容。但教材是從常見得用電器入手,引出電流的熱效應現象,同時提出問題,讓學生通過「想想做做」來研究。感知在電流相同條件下,電阻越大,在單位時間內產生的熱量越多,即產生熱量的功率大這一規律。
想想做做:學生在探究實驗前,教師應給予指導,如在實驗中你是採用什麼方法來比較電阻器產生熱量的快慢的?實驗中通過觀察溫度計示數的變化,來感知電阻絲不同,產生的熱不同。P39
電流的熱效應跟電阻大小的關系是本節的重點。課標中有明確要求:即通過實驗探究知道在電流一定時,導體消耗的電功率與導體的電阻呈正比。教材先通過實驗讓學生有了感性認識,然後推理得出P=I2R。讓學生理解定理並解釋現象。本節還講了電熱的利用和防止。
第五節 電功率和安全用電
安全用電的內容教材中出現了三次,即第一處是第一章的測電比的使用與全用電、歐姆定律與安全用電、電熱與安全用電。教材先通過「想想議議」,讓學生思考在電壓一定時,電流與電功率的關系接著通過漫畫形象地展示了用電器總功率過大造成安全用電隱患的問題,即電路中同時使用的用電器總功率過大容易燒壞保險絲,甚至引起火災。
保險絲:應用電熱的原理製成,也告訴學生不能用Cu、Fe絲代替保險絲的道理,同時還告訴了空氣開關
想想議議:動手動腦學物理都從實際中列出的有關物理問題,讓學生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加以解決。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實用性。
第八章 電和磁
課程標準的要求:
1.能用語言.文字和圖表描述常見物質的物理特徵.
2.能用實驗證實電磁相互作用.
3.通過實驗,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的方向.
4.通過實驗,了解通電導線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與電流及磁場的方向都有關.
5.通過實驗,探究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全章內容概述:
1.磁場 磁場及磁感線的概念.
2.電生磁 電流周圍的磁場及通電螺線管外部的磁場是什麼樣的?
3.電磁繼電器 揚聲器 如何用小電流控制大電流,低電壓控制高電壓?揚聲器是怎樣工作的?
4.電動機 影響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方向的有關因素,電動機的換向器的作用,電動機和人類生活的關系.
5.磁生電 什麼情況下磁生電?什麼是交流電?
教材內容分析及建議
本章內容是電磁的基礎,應重視學生的感悟與實驗,重視實際利用,重視與生產生活的聯系,以學生的動手動腦來體會:學習物理有用。注意指導學生聯系實際,學習探究物理奧秘的方法。
章首圖:它是一幅激光圖片。它是地磁場使得來自太陽的高速粒子飛向地球的兩極,與空氣中分子原子作用形成絢麗的極光。教師可引導學生齊讀章首語,通過閱讀可以將學生的思維引入到研究磁場的問題中來。
第一節 磁場
本節的重點是磁場及磁感線。教材通過從古代歷史入手,即中國人利用手中羅盤在公元843年,開辟了從浙江溫州到達日本嘉值島的航線。導出了我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讓學生通過閱讀指南針的發明,來進一步明白指南針的作用。
關於磁現象學生是比較熟悉的,雖然對場比較陌生,但對身邊有磁場的物體都比較熟悉,尤其對讀過小學自然的同學來學習這部分內容,相當於是復習的性質。教師可通過讓學生閱讀磁現象有關內容及想想議議來學習。讓他們自我閱讀、看圖填空,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興趣。
磁場:教材先給出了磁場定義,接著讓學生通過想想做做的實驗探究來研究磁體的磁極,感知磁體周圍的磁場、磁場的方向。
通過教師演示實驗讓學生感知條形磁體的磁場的分布。通過P48 圖⒏1-6 ⒏1-7 類比聯想找出磁感線分布規律。
地磁場:學生通過前面的實驗不難發現小磁針靜止的指向的規律性不易推斷出周圍有磁場對它的作用,即地磁場教材中明確指出了地理地磁兩極並不重合。至於地磁場產生的原因還是一個秘密,還沒有滿意的結果。教材把希望寄予在同學門身上
磁化:課標中雖沒有明確要求,單磁化內容在日常生活中多見,我們要引導學生學習。教材中安排了一個探究性的實驗,來研究磁化問題,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大致了解到使一根鋼針磁化的方法,後面又讓學生利用自己自製的磁化鋼針製作一個指南針,實驗容易成功。這樣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科學世界可引導學生閱讀。
第二節 電生磁
本節重點:電流磁效應 教材通過重復奧斯特做過的實驗掩飾,讓學生明白電和磁之間的聯系。並對電流的磁場給了描述性的定義,
通電螺線管的磁場 這部分內容教材通過探究性的實驗來研究通電騾線管的磁場可能與那種磁體相似。通電螺線管的磁性與電流方向之間有什麼關系。對於螺線管中的極性與電流方向的關系,教材沒有結論它希望學生通過圖⒏2-6中螞蟻和猴子的對話受到啟發。歸納的出結論。這有一定難度,可以適當提示,不過這部分內容課標並沒有做要求。教材也只是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的方法,讓學生有所了解。
電磁鐵:教材是讓學生自製電磁鐵,自我設計電路、實驗方案來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這重安排,我們許多教師在過去教學中都嘗試過,效果較好。
動手動腦學物理:第1題 牽牛花的莖 是讓學生將前面所學的歸納的螺線管磁極與電流方向的方法遷移運用及發展,教師不易展開。因為它涉及知識面較廣。
第三節 揚聲器 電磁繼電器
本節內容是電磁鐵的應用,主要講了電磁繼電器的工作原理,揚聲器的結構及工作原理教師可採用閱讀講解的方法進行。「想想做做」教師要引導學生將其落實,讓學生閱讀繼電器的使用說明書,觀察結構,動手實驗,來加強對電磁繼電器的了解。
第四節 電動機
電動機在我們生活中廣泛存在,那麼電動機能夠轉動是為什麼呢?這一問題對同學們來說都想急切知道,但是要理解它卻有一定難度教材改變了過去的從理論開始的教學模式,從探究入手,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和對成功的渴望。
本節主要有以下內容:○1演示磁場對通電導體的作用。○2演示通電線圈在磁場中扭轉。○3探究讓線圈轉起來。○4直流電動機的基本構造 換向器
教學建議:教師引入新課標可先提出問題:磁體再磁場中回受到力的作用。通電的螺線管有磁性像一個磁體有N、S極。那麼是不是意味著通電導體也會受到磁場的作用力呢?引發學生猜想,然後師生共同探究可得出結論。通電導體在磁場中要受到力的作用。且受力方向與電流方向、磁感線方向有關。
接著教師啟發提問若將一個通電線框放在磁場中,他會怎樣運動呢?學生猜想,教師演示實驗,驗證猜想(也可讓學生動手實驗)。可發現通電線圈在磁場中發生扭轉現象,這樣激發了學生興趣,引發了學生思考。同時教師可在學生思維處於亢奮狀態之時提問:通過剛才的兩個實驗可知,既然磁場對通電導線有力的作用,既然通電線圈在磁場中能發生扭轉,那麼我們能否想辦法讓線圈轉動起來呢?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引導學生探究,做讓線圈轉起來的實驗。這個探究是舊教材中自製小小電動機的小製作內容,學生非常感興趣,很容易成功。
通過這個小小的實驗(投影),讓學生明白了線圈轉動時的主要問題是改變線圈中電流的方向。學生在探究製作的過程中,肯定有成功的或不成功的,這樣他們都會去探究,去觀察,想知道其中的奧秘。同時定會有學生提問:為什麼在製作時只將導線的一端刮掉一半的漆皮呢?此時教師可告訴學生:這是為了改變線圈中電流的方向。從而告訴學生這就是一個小小電動機,接著可講解一般電動機的結構,換向器的作用。通過前面的小製作,學生感知了線圈轉動時需要改變電流。這樣對換向器的作用學生就不難理解了。這樣在重視實驗事實的基礎上來研究問題,學生就容易對教材P63圖⒏4-5中的現象進行理解了。
第五節 磁生電
本節內容主要有:探究什麼情況下磁能生電,引出電磁感應現象。教材中沒有直接告訴電磁感應現象的概念,而是讓學生去探究感知。
發電機:(投影)改變了過去教學模式,而是從實驗入手,講解發電機,加深學生對發電機得了解。通過「想想做做」,讓學生明白發電機電流的方向改變次數與線圈轉動次數的關系,發電機轉速跟小燈泡亮度的關系。讓學生感知、體會發電機發電是能量的轉化過程。
動手動腦學物理、STS:介紹了磁記錄、錄音機、磁記錄產品、磁卡等。
第九章 信息的傳遞
課程標準的要求:
1.知道光是電磁波.
2.知道電磁波的傳播速度.
3.了解電磁波的應用及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
全章內容概述:
1.現代順風耳__電話 電話的工作原理及電話交換機的作用.
2.電磁波的海洋 電磁波的產生及傳播,電磁波的波長,頻率和波速的關系.
3.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 無線電廣播和電視的工作過程,行動電話是如何工作的?
4.越來越寬的信息之路 微波通信為什麼需要中繼站,衛星通信?光纖為什麼能傳送大量的信息?什麼是寬頻網?
教材內容分析及建議
章首圖:(投影)這是一幅古長城,綿延萬里,蜿蜒起伏,向人們展示了它的雄偉、壯觀。同時也引起學生對它的思考,古長城的作用—抵禦來犯之敵,「烽火台」的煙火點燃向遠處同伴傳遞著信息;古人用長城傳遞信息,現代人用那些方式傳遞信息呢?引入新課。
教材用一幅組合圖(P74),讓學生觀察,通過「想想議議」來對通信發展的回顧,讓學生了解信息傳遞的歷史。教師可讓學生在課堂上盡情的交流,可以先讓每個人說出自己知道的通信方式,再通過書上的組合圖的提示,引導學生梳理出同學通信發展的歷史脈絡。
教師引導學生對組合圖觀察,讓學生感知了信息是需要運載才能傳遞的。教師可告訴學生,信息常指的是消息、情報、信號、指令、數據、密碼等的總稱。信息傳遞需要的運載工具就是載體。如語文、文字、印刷品、電流、數字網路都是信息的載體。教材就按照信息的載體的發展情況來編寫的。
第一節 現代順風耳—電話
本節的重點是讓學生明白電話的工作原理和電話交換機的作用,讓學生了解數字信號和摸擬信號。教材通過神化的傳說「順風耳」,引起學生關注信息傳遞的興趣,體現了人文精神。講述了當今社會是狠多神話已變成了現實,引出了電話的內容。
圖9.1-2電話:(投影)他向學生展示了電話是利用電流把信息傳導遠處的,圖注告訴了話筒、聽筒的基本作用。
電話交換機:教材通過電話的問世到交換機的出現,讓學生體會到科學技術進步與社會發展的意義。
想想議議:讓學生思考電話交換機的作用,即通過電話交換機能減少電話線的數量,減少材料的浪費。
拓展:程式控制電話 技術發展,電話交換機有人操作變為自動電話交換機(通過電磁繼電器接線),即程式控制電話機。模擬通信和數字通信:電話分模擬和數字兩種。電流傳遞的信號叫模擬信號,這種通信方式叫模擬通信。用不同符號的不同組合表示的信號叫數字信號,這種通信方式叫數字通信。數字通信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建議:模擬通信、數字通信看起來是技術性很強的名詞,實際上它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教材通過形象的描述對這兩個概念進行了介紹,教師教學時不要展開。教材介紹了莫爾斯電碼、漢字電報碼旨在加深學生對數字信號的認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教師也不要過多講解。想想做做、動手動腦學物理(見P79)
第二節 電磁波的海洋
這一節是本章的重點。電磁波其實是無限的信息傳遞的內容。主要講解了電磁波的產生及傳播。
電磁波的產生:教師不要講產生的基本原理,要通過演示實驗來向學生展示電磁波的存在及產生,即電磁波是由迅速變化的電流來產生的。通過實驗打破學生對電磁波的神秘感。
電磁波的傳播:教師可以聲波的傳播需要介質為基礎,讓學生想像:電磁波是否也需要介質呢?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研究,師生共同設計方案動手實驗得出結論。
電磁波的波速與波長、頻率的關系,及電磁波譜要引導學生分析。讓它們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對於電磁波在真空中傳播速度C=3×105㎞∕S(即30萬千米每秒)應讓學生記憶。
科學世界:(投影)微波爐主要告訴學生電磁波不僅可以用來傳遞信息,還可以使食物分子發生劇烈振動,擴大學生視野,讓學生做科普性的了解。
第三節 廣播、電視和移動通信
這一節內容,教師可採用科普講座的形式,向學生介紹展示。主要介紹了無線電廣播信號的發射和接收、電視的發射和接收、行動電話的基本原理。教師只作簡單介紹,不要深究。筆者認為主要通過教材5幅圖片來展示講解。
科學世界:介紹音頻、視頻、射頻和頻道,要引導學生閱讀。
STS:電視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教師要讓學生討論交流。
第四節 越來越寬的信息之路
此節內容也是一個科普性介紹的內容,主要講解了為什麼要利用微波通信,為什麼要建立微波中繼站、衛星通信、光纖通信。此部分內容主要通過圖片向學生展示介紹即可。
STS:我國光纜通信的發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它旨在培養學生保護光纜的意識。光的頻率比電磁波的頻率更高,因此要用光纖通信。

Ⅷ 初二上學期物理期末總結

我就隨便想像一下你的情況了 如有出入請自行修改(原創,咳咳)

物理期中考試成績:xx分
物理期末考試成績:xx分
這次期末考試物理成績不理想,期中時還能拿到不錯的分數,這說明在後半學期我沒有上半學期刻苦了、自滿自大,導致了知識沒有掌握牢固,同時也說明了初中物理是從易到難的,絕對不能因為開頭簡單而不重視後面的知識。下面是幾點反思和規劃:
1.反思這學期,我沒有端正過對物理的態度。因為是第一學期接觸,也許不知道怎麼學,怎麼學好,所以就學一點、是一點,馬馬虎虎地學了過來,很多重點的知識老師在講的時候我都沒有記下來,而是靠著回家做作業時再翻書找答案,導致作業效率很低。從下學期開始,我要吸取教訓,在課上詳細記筆記,爭取做到知識點無遺漏。
2.課後沒有投注太多的時間。當別的同學都買了很好的教輔書在做習題的時候,我還無所事事,以為看例題沒用、書上的懂了就行了,這是對知識理解的狹隘,也是學習的致命問題。這次考試中充分體現了知識的靈活性,這是遠遠拓展於書本的、需要我們平時多做題目、多思考才能解出,但我平時只是死讀書、讀死書,導致知識點的不會運用,不懂得套用到生活實際里,下學期我要從這方面入手,采購一兩本優秀的教參書籍、每天練習。
3.考試後不懂得總結。每次的物理單元測試以後,我都沒有重視考試中所出現的錯誤,而是草草訂正就了事,所以期末考試中我又犯了以前的老毛病。這說明人的記憶是會遺忘的,而避免遺忘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時復習,所以我決定從下學期開始,建立自己的糾錯本,把平時作業、考試中的錯題都用水筆抄題、鉛筆做題,考試之前全部擦掉再做一遍,這樣會有效很多。
物理不是一門難學的科目,但也絕對不是一門能夠輕輕鬆鬆就學得好的科目,但我相信,只要我根據以上計劃,下學期的物理一定會有明顯的進步,請老師相信我。

原創!!!!!!!!!!!!

Ⅸ 八年級上冊物理掌握那些知識

我一本書都給你了,要給我100分

一、教學目標要求
1.知道基礎物理由力學、熱學、聲學、光學、電學等。 初步了解物質世界有宏觀、微觀、宇觀三個層次。
2.經歷閱讀、思考、討論,並動手做一系列簡易的實驗過程,初步體會學習物理與其他學科的不同方法。
3. 對物質世界產生神秘感,對物理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探索的慾望,初步認識 「沒有物理學就沒有現代文明」的道理。
二、重點與難點
本節重點是讓學生了解物理學的三大社會功能。難點是使學生體會到物理學在素質教育中的特殊性。
三、教學過程
1.情景創設
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文.
2.討論交流與實驗設計
教師再圍繞什麼是物理學,物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什麼這些問題,廣泛應用生活中的器材開展實驗:
(1)要求每個學生用紙片和橡皮做落體運動實驗。
(2)學生用雙手摩擦,或用手來回與鉛筆摩擦,感受機械能變成熱能的過程。
(3)摩擦帶電實驗。
(4)利用教室中的電器,演示電的現象等。
通過上述身邊實驗,引出物理學中力、熱、聲、光、電的不同內容。並為引出物理學廣泛研究領域作準備。
3.介紹宇觀世界、微觀世界及其基本觀測方法。
結合教材中的教材上圖1-1-1、圖1-1-2、圖1-1-3及圖1-1-4進行介紹,主要著眼於說明物理學的研究范圍: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學。說明:宇觀世界的觀測需要望遠鏡與探測器,而微觀世界的觀測與研究使用各種顯微鏡、粒子加速器即可。教師也可以針對哈勃太空望遠鏡、「勇氣號」火星探測器等一些較為新奇的內容略作展開。
4.用圖片、資料、多媒體,聯系學生身邊的事實以及家居生活的現代化設備,讓學生談談對「物理學是改變世界的科學」這一論斷的初步認識。
5.介紹一些科學家的事跡
6.作業:
1.回家與爸爸媽媽一起看物理書,討論什麼是物理學?討論發生在家裡的物理現象和物理學對社會進步的主要作用。
2.寫一篇對物理學的初步認識的小論文。
3.做一些小實驗
① 靜電小實驗
② 三原色陀螺

第二節 觀察物質世界的運動

一、教學目標
1. 認識運動的普遍性,物質世界是一個運動的世界。 了解物質世界幾種常見的運動形式,對每種運動形式能舉出一些典型例子,初步知道它們和我們的生產、生活的關系。
2. 通過回憶、聯想生活中大量運動,觀察圖片、演示實驗、多媒體或動手做一些簡單實驗,經歷認識不同形式物質運動的過程,知道觀察研究不同物體運動要用不同的方法。
3. 通過對物質世界運動的觀察,知道物質世界的運動多樣性,復雜性,形成關注物質世界運動及其變化的意識。了解各種運動形式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和科學技術緊密聯系。初步認識物理學的進步與人類文明發展的關系。
二、教學過程
1.導入: (談話)通過本節學習,應使每一個同學認識到物質世界的運動形形色色,但是並不是每個物體的運動大家都能認識到,需要通過觀察,有的是肉眼可以直接看到,但更多的是需要藉助儀器(望遠鏡或顯微鏡)進行觀察,有的需要通過間接觀察和思考,才能知道它們的運動。這也是為什麼本節的節名為「觀察物質世界的運動」的考慮,希望能引起學生對周圍世界各種運動的觀察和研究的興趣。
1.認識物質世界運動及運動的普遍性,滲透著運動的相對性。
①讓學生體會判斷物體靜止和運動不能憑感覺,需要有科學方法;判斷有些物質的運動如電磁波,熱運動,雖然人眼不能直接看到,但可以由電磁運動、分子熱運動產生的效應間接地觀察。
②物質的運動的絕對性、與靜止的相對性(舉例說明)
2.逐個認識基本運動形式。
①教師拿出香水,問: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不知道)教師再打開香水蓋噴,(學生回答:香水)你怎麼知道的?(聞到了香氣)香水在我手中,你們怎麼會聞到?這說明了什麼?香水分子在運動。
再充分利用教材的彩圖,結合學生生活經驗,讓學生通過自學、討論交流來進行,進一步鞏固學生對「分子熱運動」的認識。
②開閉電燈、收音機、學生互打手機等來認識電電磁運動。
③介紹聲的傳播、光的傳播等。這些是與學生們生活緊密相關的運動形式。
關於原子內部的運動與第一節介紹過的原子結構是密不可分的,原子內部有兩種不同運動:一種是核外電子的運動,如導體的導電是原子核最外層電子變成自由電子的運動,原子發光、煤、石油、有機物燃燒是核外價電子的運動;X光、紅外線、激光都是核外內層電子運動。另外一種是核內的運動,常見的是放射性現象,放出α、β、γ三種射線。這三種射線對生命物質都有殺傷作用,原子彈爆炸主要利用這三種射線形成殺傷力,核反應堆為什麼要築起厚厚的防護層,就是防止這些射線影響人體健康,醫療上則用γ射線殺死殘害人體健康的癌細胞。
三、發展空間
(一)「家庭實驗室」指導
(1)觀察油滴在水面上運動。
(2)與媽媽討論做飯中的物質運動形式。

第三節 認識物質世界的能量

一、教學目標
1. 知道一切物體都是有能量,不同運動形式對應不同能量。 初步了解光能、機械能、內能、電能、化學能和核能等能量形式。 知道各種能量之間可以轉化,初步懂得利用能量的過程就是不同能量之間進行轉化的過程。
2. 通過聯系生活,觀察教材圖片,讓學生們自己來認識常見的這些能量形式。 通過觀察、討論分析初步認識不同能量之間的相互轉化。
3. 通過物質世界不同運動和能量形式的認識,尤其對能量轉化利用的認識,使學生們對大千世界有一個概括的具體的認識,拉近了物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到物理學就在身邊,物理學與我們人類生活、生產、社會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二、教學過程
1. 讓學生們閱讀課文,然後討論下列問題
①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聯系著哪些能量?學生們自己說說每天生活中至少應有哪些能量?
②我們日常生活中消耗的能量是怎麼轉化的,即什麼能轉化成什麼能?
③如果世界上突然沒有電能,整個社會將會怎麼樣?沒有光能這個世界又將如何?
④怎樣認識能源技術革命與人類社會進步的關系?
2.教師小結,並認識能量的轉化
(1)點燃火柴,觀察光能、內能和化學能及其互相轉化。
(2)啟閉教室內電燈、演示電能、光能和能內及互相轉化。
(3)雙手摩擦或手捋鉛筆體驗機械能、內能及互相轉化。

三、發展空間指導
1. 觀察自己家裡的家用電器的能量轉化,填寫下表
洗衣機 電燈 熱水器 電扇 電視 音響 電話
電能變成其他能量形式

2.將一細鐵絲,來回反復彎折,可以折斷鐵絲,這時發現鐵線是否燙手,分析一下這個過程能量轉化。
3.社會調查:(1)市場有一種新型手電筒,不需要電池,晃幾下就可以照明。(2)一種玩具塑料球,從高空落地彈起就可以閃出彩光。通過這些活動讓同學們感受不同能量之間的轉化。

第二章 走進實驗室
第1節:學習科學探究

一、教學目標要求
1. 認識到測量是實驗探究的重要環節。 知道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了解安排這些步驟的原因。
2.觀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現象,初步了解觀察的科學方法。 通過觀察常用實驗儀器,認識到測量工具對探究式學習的重要性。
3. 激發學生初步的探究意識和對探究的渴望,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慾望。 讓學生認識到物理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使學生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緣由。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是讓學生對科學探究活動形成一個概貌性的認識,提高學生對物理的興趣。
難點在於培養學生從生活中尋找物理現象,探索物理規律的意識。認識「家庭實驗室」的重要性。
三、教學過程
(1)參觀實驗室
①要求學生明確走進實驗室有兩大任務:觀察奇妙的物理現象和了解實驗室的儀器、設施。
②在實驗室,還應引導學生參觀實驗室的各種儀器、設施,特別是要認識各種常用的測量儀器,為今後學習實驗探究做准備。對這些儀器可以觀看使學生感受物理實驗的氛圍,消除對儀器的神秘感。
(2)認識科學探究的基本要素
教師講故事:
某個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薩大教堂驚奇地發現,房頂上掛著的吊燈因為風吹而不停地有節奏地擺動。他想,脈搏的跳動是有規律的,可用來計時。於是他一面按著脈搏,一面注視著燈的擺動。不錯,燈每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基本相同。這使他又產生了一個疑問;假如吊燈受到強風吹動,擺得高了一些,它每次擺動的時間還是一樣嗎?
伽利略把鐵塊固定在繩的一端掛起來,再把鐵塊拉到不同高度讓它開始擺動,仍用脈搏細心地測定擺動的時間。結果表明每次擺動的時間仍然相同。這個實驗結果證明他的想法是正確的,即「不論擺動的幅度大些還是小些,完成一次擺動的時間是一樣的」。這就是物理學中擺的等時性原理。
後來,人們對擺動繼續深入研究,不僅進一步發現了擺的周期與擺長間的數學關系,並據此發明了鍾表。
然後請學生們一起討論,回答下面幾個問題。
伽利略通過觀察,發現了什麼值得注意的現象?伽利略怎樣提出問題?並做出什麼猜想?伽利略怎樣證實了自己的猜想?科學家對擺動規律的探究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
(3)學習建立家庭實驗室。
簡單地介紹如何利用周圍的事物建立實驗室
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物理,不僅需要動腦,還需要動手;物理學不僅有用,
四、教育學生遵守實驗室守則
一、中小學實驗教室是開展實驗教學、實驗研究及課外科技實驗活動的專職場所,不得用於與實驗教學無關的活動,不得堆放公、私雜物。
二、中小學實驗教室要配備足夠有效的滅火器材,並制定和落實安全防範措施。
三、中小學生必須熟悉實驗教室的安全規則,並要嚴格遵守實驗教室的紀律。
四、中小學實驗教室要經常保持清潔整齊,及時通風換氣,排除有害氣體以及實驗時產生的廢液。
五、未經任課教師或實驗教師允許,任何人不得動用儀器、葯品及其它實驗材料,不得擅自拆卸儀器、設備,實驗教室的公共財產不得帶出室外。
六、實驗前,學生應按教師的要求,檢查儀器、葯品及有關實驗材料是否齊全和完好,如有缺損,及時報告。未經任課教師或實驗教師批准,不得進行實驗。
七、實驗時,學生要注意人身安全,要愛護儀器設備,要節約葯品、水、電等實驗材料。
八、實驗完畢,學生應按要求整理好儀器、葯品以及其它實驗材料、儀器,設備若有損壞或丟失,要及時報告任課教師,並如實填寫儀器報損單。任課教師與實驗教師協商後,可根據有關制度准予報損或責成賠償。
九、經任教教師允許後,學生方可離開實驗教室。
十、任課教師、實驗教師和學生課代表應按要求填寫《實驗登記表》。

第2節 測量:實驗探究的重要環節
(兩課時)
一、目標要求
1. 使學生了解統一計量標準的意義。熟悉長度的國際單位制單位,以及與其他單位的換算。學習使用刻度尺,了解零點(零刻度線)、分度值、量程等概念。 了解誤差,練習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減小誤差的方法。學習記錄、分析、表達數據和結果。
2. 通過一些實例練習測量長度的方法。訓練使用測量工具的規范操作。 通過測量活動,從中體會、練習靈活運用知識的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造性思維。
3. 通過規范學生的操作行為,培養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訓練實驗技能的同時注意培養良好的實驗習慣。
二、重點和難點
長度的測量是本課時的重點,理解長度測量的基礎性是本課的難點。
三、教學過程
本節分為三個教學板塊:②測量長度的要點;③綜合的測量活動。
1. 教師講述計量的重要性;
①測量是科學實驗的重要環節。物理量的測量首先要規定它的標准量,並以之作為單位,將待測物理量與它的標准量進行比較。以魯班制定中國木工尺為例,說明了統一計量標準的重要性:國際單位制是進行科學、科技、貿易交流的保障。測量本質上是比較,是將被測物和標准物做比較。
「如果不許使用尺子,你怎樣測量教室的長和寬?」學生可能提出各種各樣的測量方法,選其中之一進行實際測量,比如請一高一矮兩位同學用步來量教室的寬,必然得出不同的結果。教師就此向學生指出,同一長度的測量得不出統一的結果是沒有意義的。然後讓學生討論怎樣才能得出統一的結果呢?通過這個活動和魯班的故事,啟發學生認識建立長度標準的必要性,同時認識長度單位以及國際單位制。中國古代在計量方面有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特別是秦始皇統一度量衡,老師可適當介紹,以增強學生的愛國意識和民族自信心。
2.長度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
①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刻度尺的零點(零刻度線)、分度值、量程三項內容。使學生明確,今後凡對有刻度的儀器,都要先弄明白這三項內容,比如溫度計、帶游碼的天平、電流表以及電壓表等等。再學習學生使用毫米刻度尺測量書本的寬。並示範。
②明確長度測量的重要意義,向學生講解,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而測量是實驗的基礎,可以說沒有測量就沒有物理學。物理學實驗的許多測量儀器的讀數是以長度的讀數為基礎的,因此長度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刻度尺的讀數方法,對所有測量儀器的讀數具有普遍意義.這就是掌握好長度測量的意義。
3.實驗活動——「建立你的信息檔案」。
要求通過測量,認識自己,認識同學,學生會很感興趣。老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利用學生自己的身體練習估算能力,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測量物理量的具體觀念。
4.測量長度的幾種方法:
累積法:測細銅絲的直徑。把細銅絲緊密地排繞在鉛筆上若干圈,測出這個線圈總長,計算出細銅絲的直徑。
平移法:測乒乓球直徑。
替代法:測曲線的長度。
輪轉法:用輪子的滾動來測長度,如利用自行車輪測出弧形遺跑道的長度。
長度=輪子周長×輪子轉動的圈數。

四、作業:
1.「自我評價」參考答案:
(1)通過皮尺測得20步走過的距離,然後除以10即可。
(2)圖(a)為正確操作。
2.「物理在線」指導
納米技術的崛起引發了世界范圍內的納米熱潮,教師可以結合「參考資料」中提供的內容對學生進行課外活動的指導。另外在這一技術逐漸應用於日常生活領域的同時,許多虛假的納米商品也紛至沓來,教師可以針對這個問題給予學生指導,讓學生養成利用物理知識分辨偽科學的意識。

第3節 活動:降落傘比賽
(兩課時)
一、目標要求
1.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要素。 知道長度、時間與面積測量的基本原理。
2. 體驗學生自主探究活動過程,領悟「控制變數」等科學研究方法。 經歷長度、時間與面積測量過程,體會物理測量的基本方法,會根據測量對象選擇適當的儀器。
3. 通過經歷探究過程,樹立善於參與討論與交流,勇於發表自己的觀點與成果的意識。通過參與探究活動,培養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以及善於與他人合作的精神。 激發學生對科學探究活動的熱情,以及通過科學探究解決生活實際中的物理問題的興趣。

Ⅹ 初二物理論文怎麼寫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有哪些好處呢?首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其次,有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針對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如何開展小組合作模式教學進行研究。
關鍵詞:初中物理;小組合作模式;好處
以往的教學莫過於填鴨式教學,但是現在的物理教學課堂不一樣,我們重視學生之間的小組合作,在合作中激發學生的探索求知慾望,從而在增強學生之間合作交流的同時,培養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
一、改變傳統教學觀念,融入合作
對於學習,學生才是學習的真正主體,首先需要從教師方面調整,作為老師一定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要讓學生多發言,老師少發言,作為老師,需要擔任3個角色,需要成為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作為教師,不僅需要站在老師的角度看問題,更需要與學生站在同一立場同一個平台去想問題,設計合適的教學方案,作為老師,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在顧慮學生問題之後,根據自己的風格,還有自己的學生設計出可以讓學生去深入探究的情景問題。例如:在教學速度概念時,各位會怎樣設計呢?不妨,先讓學生開動自己的大腦去思考一番,老師給他們提出問題,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你們是根據什麼判斷物體運動的快慢的?大部分的學生可能會想到兩點:在同一時間內比較物體運動的路程;或者是同一段路程,比較物體運動的時間長短。大家可以舉一個貼近實際生活中的例子說明問題,大家可能會想到學校運動會跑步的運動員,我們不妨從兩個人的角度去思考,觀眾、裁判,二者是如何判斷哪位運動員的快慢的呢?我們不難發現,在具體的生活中的實例中,學生能夠更加輕松地去學習兩種簡單的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對於學習來說,好的鋪墊很重要,這樣做不正好做好鋪墊了嗎?同時不正好激發了學生學習速度知識的興趣了嗎?我們不妨鼓勵兩個學生勇敢說出自己從家裡出發到學校所需要的時間和路程(選擇路程、時間不一樣的去舉例子)可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在時間、路程都不一樣的情況下,你們如何去比較剛剛舉例子的兩個同學誰快誰慢呢?讓學生小組之間去思考交流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我相信,面對如此貼近生活的問題,每個學生都會全身心投入,小組的討論氛圍一定會是熱烈的。對於比較運動快慢的方法同學們會比較容易地找到,這時候就需要老師適當地點撥,這樣子,學生便會理解了速度的定義。這樣的方法是不是比傳統的生搬硬套死記硬背地去背誦的效果強很多呢?在輕松愉快的興致中學生便能對速度的定義進行理解,這樣的氛圍,學生的學習興致會低嗎?學習效率難道不會提高嗎?面對這樣概念類的教學,各位老師不妨試一試這樣的辦法。
二、構建合理的學習小組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構建一個合理結構的小組,這是一個前提,同時也是關鍵的一步。不同的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認知水平、習慣個性、興趣愛好等是不同的,作為老師,為了達到學生合作交流討論中各抒己見、百家爭鳴的效果,這些方面是必須要充分思考的。一個組必須要有一個領頭人———組長。組長的選擇,不一定要學習最好的,但是一定要最負責、有威信、組織能力強的人去勝任小幹部。小組長的任務,主要負責安排成員的分工,組織統一協調組內成員,監督檢查情況。教師在分配中,盡可能做到公平,組與組之間的實力相當,這樣做的目的是更大程度地激發小組之間的競爭意識。學生的才幹,集體的凝聚力可以在一次又一次的激烈評比和爭論中得到增長提高。
三、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
評價機制對於小組合作學習起著關鍵性作用,如果評價不好,小組學生的積極性會嚴重受到影響,反之,效果倍增。如果小組合作只是單純的流於形式,想起到正面的積極的作用是不可能的,有時候還容易讓學生滋生懶惰厭學的心理。在對學生做出評價的過程中,不能簡簡單單地甄別出優劣好壞,注重正確的引導和激勵效果才是最重要的,這也是新課程標准所明確指出的。例如:老師不要吝嗇對學生的誇獎,對學生正確的回答,合理的提問,給予他們贊許的目光和鼓勵的語言,這是最為老師必要的。或許一個簡單的微笑,又或許一句「這個問題你回答得很好」「你真是個愛動腦的好孩子」「你很優秀」都會為學生樹立起愛學習的自信心,這將化為一個學生對學習更大的內驅力。這樣做,學生不但會更加熱愛對物理的學習,而且還會對老師產生由衷的敬佩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還會提高。對於評價的方式,這是多樣性的,不可否認的是作為教師需要多元性地去評價一個學生。這樣,一個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將會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四、課外小組學習
對於物理這一學科,並不是單純的書本知識,可以說我們的生活是離不開物理的,課外老師不容易掌握,這樣小組學習就很重要了,學生喜歡的東西一定會喜歡去探究。舉個簡單的例子:可以拆一下家用小電器,去探究小電器的組成,等等。
五、結束語
通過上述說明,如果想改變目前初中物理教學的現狀,新型的教學模式已是初中物理教學採取的必要方法,我們在本文中不難發現,在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學生的學習效率明信提高,為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石。
參考文獻:
[1]孫傳香.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與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
[2]張帆.關於初中物理小組合作學習的探討[J].新課程:中學,2012(8):265.

熱點內容
臂力器教學 發布:2025-01-19 12:47:29 瀏覽:843
班主任交流方案 發布:2025-01-19 11:36:55 瀏覽:751
的師德心得 發布:2025-01-19 09:18:58 瀏覽:598
物理書質量 發布:2025-01-19 09:03:07 瀏覽:135
四年級上語文人教版 發布:2025-01-19 08:43:52 瀏覽:889
地理備課網 發布:2025-01-19 08:00:21 瀏覽:33
怎樣數學建模 發布:2025-01-19 07:52:05 瀏覽:717
貝納教育 發布:2025-01-19 05:59:31 瀏覽:261
教師資格證多少錢報名費 發布:2025-01-19 05:31:37 瀏覽:697
加強黨員教育管理 發布:2025-01-19 05:24:41 瀏覽: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