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泰安歷史

泰安歷史

發布時間: 2020-11-19 02:41:09

『壹』 泰安的歷史名人

泰安歷史名人 鮑叔牙(生卒不詳) 魯國平陽(今新泰市汶南鎮鮑庄)人,春秋時齊國大夫,以知人善任著稱。少年時與管仲友善,兩人合夥經商,每次賺了錢,管仲總是多分給自己,少分給鮑叔牙,鮑叔牙從不計較,這就是有名的「管鮑分金」故事。齊襄公亂政時,管仲隨公子糾奔魯,鮑叔牙隨公子小白出奔莒。襄公被殺,糾和小白爭奪君位,小白得勝即位,即齊桓公。桓公想任鮑叔牙為相,鮑叔牙卻力勸桓公釋放管仲代己位。在管仲的輔佐下,齊桓公得以稱霸諸侯,齊國成為強國。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少鮑叔能知人也。」
柳下惠(生卒不詳)展氏,名獲,字禽,又字季,春秋時魯國大夫,曾為士師(掌管刑獄的官)。因食采柳下(今新泰市宮里鎮西柳村),遂姓柳氏,謚號惠,稱柳下惠。他博文達理,外和內介,以善於講究禮節著稱於世。孟子把他和伯夷、伊尹、孔子並提,稱贊他是「聖之和者也」(《孟子·萬章下》),「和聖」也就成了柳下惠的美稱。《荀子·大略》還記載了柳下惠「坐懷不亂」的故事,於是後人將其譽為作風正派、品德高尚的男子。柳下惠死後,葬在柳下村北,緊瀕汶水,歷代對其墓都妥為保護,至清代,墓猶高如山陵,俗稱「王墳」。至今,柳下祠堂尚存,「和聖故里」、「柳下書堂」古碑依在。
柳下跖(生卒不詳) 姓展,名雄,魯國柳下(今新泰市宮里鎮西柳村)人。「跖」,本指赤腳的奴隸,因他住在西柳,故稱柳下跖。他追求「耕而食,織而衣,無有相害之心」的平等社會,曾領導奴隸起義,「從卒九千人」。孔子勸他效法「聖人之行」,罷兵休卒,柳痛斥曰:「丘之所言,皆吾之所棄也,亟走歸,無復言之!」柳下跖的事跡,《孟子》《史記》《漢書》多次提及,荀子也贊揚他「名聲如日月,與舜禹俱傳而不息。」《史記》中稱「其徒頌義無窮」。據傳,泰山傲徠峰上有柳下跖的插旗石,峰東的「大校場」、「小校場」,峰下的「跑馬場」,就是當年柳下跖的練兵場。泰山西麓和西南麓有當年柳下跖使用和築造的上馬石和川道等遺跡。在新泰放城,還有傳為柳下跖開鑿的九龍口等。
師曠(生卒不詳)字子野,春秋時期魯國平陽(今新泰市北師鄉北師村)人,晉國樂師。他精通音律,認為奏樂可卜吉凶,音樂可興邦,亦可覆國,靡靡之音不可妄聽。他曾勸諫晉平公不要聽商紂王的樂師師延所作的靡靡之音,平公不聽。結果晉國大旱三年,赤地千里,國力大損。師曠也十分關心政治,他認為治國「惟仁義為本」「君必惠民」。晚年潛心研究音樂,不幸熏瞎雙目。卒後葬於新泰。墓前有宋代建的師曠廟。
左丘明(約前540~前452)魯國都君庄(今肥城市石橫鎮衡魚村)人,春秋著名史學家,儒學奠基人之一。著有《左傳》、《國語》,前者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後者是中國最早的國別體史書,均是研究先秦歷史的重要文獻。孔子視左丘明為君子,尊稱其左丘明,謂之與其共好惡。左丘明病世後,人們將他著述過的地方稱作「左傳精舍」,予以保護,並代有修葺。
鍾離春(生卒不詳)戰國時無鹽邑(今東平縣)人,著名才女。她關注國家大事,曾當面指出齊宣王政治上的「四失」。宣王聽了非常感動,當即讓她坐車入宮,拜為無鹽君,立為後。宣王據其言拆漸台、罷女樂、退謅諛、納忠言、選兵馬,用田嬰為相國,以鄒人孟軻為上賓,齊國從此成為強國。
劉楨(186~217)字公幹,東漢末東平國寧陽(今寧陽縣)人,東漢著名文學家。其五言詩頗負盛名,為「建安七子之一」。被曹操徵召,為丞相掾屬,行文才思雋銳。與曹植齊名,性格倔強。曹丕舉行宴會,因「犯」禮制被曹丕以不敬罪下獄。後復起用為吏。不久染瘟疫病逝。後人將劉楨、曹植並舉,稱為「曹劉」。
羊祜(221~278)字叔子,泰山郡平陽(今新泰市)人,西晉政治家、軍事家。新泰地名來源,即是羊祜取新甫山、泰山合意,上表晉武帝所改。羊祜出生顯貴, 265年被晉武帝司馬炎拜為尚書右僕射、衛將軍、都督,管理荊州軍事,墾田積糧深得百姓擁護,遠近人皆來歸降。他不居功,拒絕晉升,曾上奏著名的《讓開府表》。278年病逝。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詩中贊其曰: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巾。
僧朗(生卒不詳) 京兆(今陝西西安)人,泰山佛教的傳入者,北朝高僧。前秦苻堅皇始元年(351),移居泰山傳經,「孜孜訓誘,勞不知倦」,在泰山地區影響很大。在統治者的支持下,他創立了海岱間第一座佛廟,後寺廟改稱靈岩寺,成為唐宋間國內四大名剎之一。朗公寺的開拓,一度帶來泰山佛教的興盛,谷山玉泉寺、神寶寺、普照寺等大多在北朝後期相繼建立。
程咬金(?~665)又改名知節,唐初濟州東阿(今東平縣斑鳩店鎮)人,隋唐時著名將領。程咬金為滅隋興唐,屢建偉功,其故事被采入《響馬傳》、《說唐全傳》、《隋唐演義》等,成為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清《泰安府志·古跡》載東平縣斑鳩店鎮有程盧公衣冠冢。斑鳩店村還有程咬金廟,廟前楹柱鐫聯雲:「偕叔寶翼秦王,懸甲軍摧鋒陷陣冠諸將;先世南次公僅,凌煙閣圖功畫像照千秋。」
梁灝(962~1004)字太素,鄆州須城(今東平縣州城)人,北宋著名政治家。雍熙二年(985)中狀元。他關心國事,曾作《聽政箴》獻給真宗皇帝。北遼興兵犯境時,灝主張「明賞罰,斬懦將,重用武勇謀略之士」,很受好評。灝有吏才,每進朝奏對,詞辯明敏,真宗非常贊賞。景德元年(1004)病卒。有文集十五卷。
梁固(985~1019)字仲堅,梁灝子。自幼好學,曾著《漢春秋》。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中狀元,後人稱頌梁灝、梁固父子狀元,在東平州城建有「父子狀元」坊。梁固有吏才,馬元方主掌三司,辦事粗率,梁固常受命斷案,因判案公正,當時被稱為「平審」。年三十四歲病卒。有文集十卷。
錢乙(1035~1117)字仲陽,宋代東平郡(今東平縣)人,宋代著名兒科醫學家。著有《傷寒論指微》五卷、《嬰孺論》百篇等書,惜已失傳。其弟子閻季忠搜集錢乙論述、醫案、處方及各種資料,於公元1119年整理編輯而成《小兒葯證直訣》。該書比歐州最早出版的兒科著作早三百年,是世界上現存第一部原本形式保存下來的兒科著作。錢乙對兒科醫學貢獻卓著,後人稱其為「兒科之聖」。
黨懷英(1134~1211)字世傑,號竹溪,祖籍同州馮翊(今陝西大荔),後隨父遷奉符南城(今泰安市岱嶽區鄧家莊)。金代文學家、書法家。著有《竹溪集》(30卷)、《鍾鼎集韻》,《竹溪集》已佚。黨懷英入仕前隱居徂徠山,築竹溪庵,讀書吟詩。現徂徠山上竹溪庵遺址猶存,庵旁有其篆書「竹溪」二字石刻。他還工書法,有「獨步金代」美譽。當時泰山一帶碑刻多出其手筆。現存碑刻如岱廟「金重修東岳廟碑」的篆書題額以及谷山寺碑、天封寺碑皆為懷英手跡。大安三年(1211年)卒,葬於奉符城南四十里(今泰安市岱嶽區北集坡鄉西旺村),享年七十八歲,謚號文獻。
張志純(1220~1316)字布山,號天倪子,又號布金山人,有張煉師之稱。泰安州埠上保(今肥城市張家安村)人。元代著名道人。曾任東岳廟住持;元中統三年(1216),被宣授為東岳提點監修官,兼東路道教都提點;後又策劃監修泰山南天門工程。他喜愛詩詞,是當時著名詩人,《泰山喜雨》、《桃花峪》等詩篇謳歌了東岳泰山的秀麗風光。晚年,上書皇帝重修蒿里山神祠,獲准,未峻即逝。
王禎(生卒年不詳) 字伯善,東平人,元代農學家及木活字印刷術的創造者。曾任泰安州教授,重視教育事業。著有37卷農學巨著——《農書》(現存36卷),該書是一部從全國范圍總結農業生產的農書,分三部分(《農桑通訣》、《百穀譜》、《農器圖譜》),於皇慶二年(1313)刊行(明初收入《永樂大典》)。印刷《農書》時創木活字,排印《旌德縣志》一百部;又創造轉輪排字盤,活字以韻排列,排版時轉動輪盤,以字就人,極方便。還撰寫了《造活字印書法》,繪制《活字板韻輸圖》附載《農書》內,成為印刷史上的珍貴文獻。此外,對冶煉技術也有發明創新。善篆書、善詩文,著有《農務集》。
蕭大亨(1531~1612)字夏卿,號岳峰。祖籍肥城安駕庄鎮夏輝村,後隨父遷居泰安州放城(今新泰市放城)。著有《岳峰蕭公奏議》、《夷俗記》等書。隆慶六年(1572),蕭大亨因念母上書請歸養,五百里外聞母病歿,披發赤足,徒步日行百餘里奔喪,居喪盡哀,內外稱孝。蕭大亨重視保護泰山名勝古跡,泰山道士昝復明在凌漢峰下建三陽庵,蕭大亨為其撰碑記,今碑石猶存。他還主持移建了岱東四陽庵,為岱陰碧峰寺撰立《重修佛殿碑記》。在他為《泰安州志》題的序中,對泰山歷史文化給予高度稱譽。萬曆四十年(1612)卒。明神宗敕令在岱陽金牛山下為其建墓,今石坊、石儀、石表尚存。
蕭協中(?~1644)字公黼,蕭大亨次子,明末著名泰山學者。他自幼工於詩賦,十八歲時因作《綠遠樓賦》而蜚聲文壇,後以父蔭入仕。崇禎末年,致仕還鄉,寓居泰安城醞檀園,致力於泰山地理風物的研究。甲申,泰安城被李自成起義軍攻破,協中投井自殺。著有《醞檀集》、《泰山小史》等書。其中,《泰山小史》「以名勝為綱,每目敘其大略,詞簡意賅」,收入泰山名勝及名人150餘條,每條之下,均作題詠,而且書中記錄了一些泰山史料如半山亭秦篆等,對泰山史研究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泰山五賢
孫復(992~1057)字明復,北宋初學者,宋晉州平陽(今山西臨汾)人。舉進士不第,退居泰山講學,世稱泰山先生。魯人自石介而下,皆師事之。范仲淹、富弼言稱孫復道德經術宜在朝廷,於是由布衣拜秘書郎、國子監直講,累官至殿中丞。孫復治《春秋》,著《春秋尊王發微》12卷。與石介、胡瑗提倡以仁義禮樂為學,以繼承儒家道統自居,排斥佛老,抨擊禍福報應學說。嘉佑二年(1057)卒,葬於東平。歐陽修作《孫明復先生墓誌銘》。舊志載,孫復還著有《睢陽子》10卷、《春秋總論》3卷。金大定間,在岱廟東建魯兩先生祠,祀孫復與石介,後移泰城東南隅。明嘉靖年間,僉事盧問在講學處(今五賢祠舊址)建仰德堂祀孫復、石介,後加奉胡瑗,稱三賢祠。三人並稱「宋初三先生」。清道光九年(1829),縣令徐宗干又奉宋燾、趙國麟入三賢祠,合稱為五賢祠。後人將孫復列為泰山五賢之首。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北宋初學者。兗州奉符(今山東泰安)人。故居在徂徠山西北之橋溝村。曾講學徂徠山下,世稱徂徠先生。北宋天聖八年(1030)進士,初任鄆州推官、南京留守推官。在南京任職期間結識孫復,並引為知己,幫助他到泰山講學,拜其為師。景佑三年(1036),任嘉州軍事判官,因母親去世,歸家奔喪。居喪期間,在徂徠山長春嶺下建徂徠書院,「以《易》教授諸生」。慶歷二年(1042)夏,服喪期滿,召為國子監直講。慶歷新政時,石介作《慶歷聖德詩》,積極擁護改革。新政失敗後,受到保守派打擊,被迫出任濮州通判。慶歷五年(1045)卒,葬於徂徠山下。歐陽修作《徂徠先生墓誌銘》。著有《徂徠先生文集》。泰山五賢之一。
胡瑗(生卒不詳)字翼之,北宋初學者,教育家。宋泰州海陵(今江蘇泰縣)人,世居陝西安定堡,世稱安定先生。曾與孫復、石介講學泰山,十年不歸,得家書見有「平安」二字,不拆閱即投澗中。現五賢祠舊址東有「胡安定先生投書處」刻石,稱投書澗。後執教太學,四方之士來學者,學舍競不能容。以太常博士致仕。著有《論語說》、《周易口義》、《景佑樂儀》等書。與孫復、石介並稱「宋初三先生」。泰山五賢之一。
宋燾(1572~1614)字岱倪,號澤田、青岩,泰安孝門村(今肥城孝門)人。1600年(明萬曆二十八年)中進士,選為庶吉士,後改任御史,巡按江南,兼督學政。多次仗義直諫,惹怒神宗,被貶為定州刺官,不久辭職隱鄉。在青岩居建書院講學,搜尋岱故,編著《泰山紀事》、《岱下小史》等,另有詩集《青岩居草》、《落花錢韻》等。萬曆四十二年(1614)卒,葬於泰安城西上旺村鳳凰嶺下。泰山五賢之一。
趙國麟(1673~1751)字仁圃,號拙庵,泰安人。清代名臣。少時家貧,好學。清康熙年間進士,歷任福建、安徽巡撫,刑部、禮部尚書兼領國子監事、文淵閣大學士等職。後辭官返里,隱居讀書。為啟迪後學,在宋燾青岩居故址創辦青岩義社,後易名青岩書院,是泰山歷史上著名書院之一。著有《雲月硯軒古體詩稿》、《調皖紀行草》、《拙庵近稿》、《塞外吟》、《近游草》、《大學困知錄》、《文統類編》等。泰山五賢之一。

唐仲冕(1753~1827)字六枳,號陶山居士,世稱唐陶山。原籍善化(今湖南長沙),後客居肥城縣(今肥城市)澗北村。清代著名泰山學者。著有《岱覽》、《陶山文錄》、《陶山詩錄》等。他主持泰山書院其間,曾參與重修《泰安縣志》。他探訪泰山名勝,遍覽泰山典籍,歷時12載編撰《岱覽》(32卷)一書。全書層次明晰,稽考精審,圖文並茂。史學家錢大昕為此書題詩:「東岱寰中秀,圖經手自編。群山收一覽,五嶽獨自先。」道光七年(1827)病卒,其子遵遺囑將其歸葬肥城陶山。
毛澄(1843~1906)字蜀雲、又字叔雲,四川仁壽人。著有《稚解詩集》等書。毛澄曾三任泰安知縣,在任期間,致力泰山的保護和開發,興新學,倡新風,為世人稱頌。光緒十九年(1893),岱廟的秦篆刻石失盜,毛澄下令搜尋,查得原石後,移存道院,派人嚴加看護,倖存至今。光緒二十九年(1903),他捐銀千兩重修「和聖墓」。毛澄還發動泰安各界在泰山大面積植樹造林,重修蒿里山神祠、對岱亭、環翠亭等。在黑龍潭新建西溪石亭,在雲步橋新建酌泉亭,現都已成為著名景點。毛澄注意革除陋俗,他將岱頂捨身崖改為愛身崖,還查封斗母宮,派道士住持。毛澄重視文化教育,在天書觀舊址創辦高小學堂,在泰山上書院舊址創辦師范學堂,先後在全縣創辦初等小學堂185處。為啟迪民智,還在岱廟創辦閱報所。1913年,山東提學陳榮昌撰立《泰安令毛君興學記》,對其振興教育事業的政績給予高度評價。光緒三十四年毛澄卒於滕縣任所。
王價藩(1865~1934)字藎臣,又字建屏,號退軒。祖籍四川成都,清咸豐年間隨父落籍泰安。先後主辦過醴泉義塾、圖書社,與范明樞合力創辦縣勸學所、宣傳所等。民國初年,創辦泰安女子小學堂,任校長。晚年熱心於泰山文獻的搜集整理,悉心徵集泰山史料。時《泰山述記》版本已不多見,他赴濟南輾轉借抄,凡8年始得補齊。歷經30年,積書8000餘卷,以草屋3間藏之,曰「僅好書齋」。時人趙正印稱其「凡鄉先哲之著述佚文,莫不收藏編錄,泰山文獻賴以保存」。他還曾擔任民國《重修泰安縣志》分纂。一生編著書13種,計60冊;抄書66種,計150餘冊,有《泰山名勝》、《泰山述記》等。搜集泰山文獻50餘種,有《泰安州志》、《泰山小史》等。他從搜集整理的文獻中遴選40種、110卷,編輯《泰山叢書》,事未竟病歿。由其子亨豫克承父業。
范明樞(1866~1947)名昌麟,又名炳辰,原泰安縣元寶街徐家花園人。著名愛國人士、教育家。光緒三十二年(1906)留學日本,回國後致力於教育事業,先後在泰安、濟南、菏澤、曲阜等地建學堂、辦書社。1933年,協助馮玉祥在泰山前麓創辦武訓小學15處。「七七」事變後,他呼籲廣大民眾進行抗日,在西麻塔召開的抗日周年紀念大會上,跪在鵝卵石灘上領眾宣誓。1946年6月17日,他被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時年已81歲。范明樞一生樂與青年接觸,故有「老青年」雅稱。他還關心農業及公益事業,農民尤喜與他交談。1947年10月病逝樂陵縣。1950年移葬於泰山前麓。謝覺哉為其墓碑親題:「永遠是人民的老師!」林柏渠為其墓碑親題:「革命老人永垂不朽!」
趙新儒(1876~1952)原名趙正印,泰安縣城(今泰城)人。著名泰山學者。幼年列名僧籍,為普照寺俗徒,法名義琳。1903年鄉試中解元,旋赴日本留學,受到民主思想的影響。1911年任山東提學使司,主辦《齊魯公報》,宣傳革命,遭通緝,流亡海外。辛亥革命後,歷任山東省教育會長、師范學堂監督等職。袁世凱稱帝,他借議論時尚予以抨擊。張勛復辟後去職,閑居北平。1926年他積極響應國民革命軍北伐,參與南北合作事宜。軍閥混戰期間,泰山文物古跡遭破壞,他多次登山,逐段勘估,擬訂修繕計劃,相繼修復岱廟大殿、圍牆、包公祠、五賢祠及中天門到南天門盤道,並將岱廟大殿內壁畫護以鐵欄。在整修過程中,結合實地考查,他悉心稽查文獻,攄述所見,著成《經石峪考》、《泰山災石記》(未付梓)、《新刻泰山小史》、《新儒聯語錄》等書和文稿,刊行《石塘老人文集勘本》。「七七」事變後,他流亡四川,1952年卒於綿陽。
馮玉祥(1882~1948)字煥章,原籍安徽巢縣。出生於河北青縣興集鎮。著名愛國將領。抗日戰爭開始後,積極主張抗日,與共產黨合作,反對蔣介石消極抵抗政策,受蔣介石排斥,於1932年3月至10月、1933年8月至1935年10月兩次寓居泰山普照寺「菊林舊隱」。在泰期間,他關心群眾生活,經常給貧苦人民送衣送糧;出資修建大眾橋;辦小學14所,免費收取窮苦孩子入校讀書;組織官兵疏浚、新建大眾泉、朝陽泉;引種煙台蘋果、肥城佛桃等優良果樹。他還以民間疾苦為題材,與趙望雲合作48幅詩配畫,刻成48通詩畫碑,立於天外村科學館內。為紀念1911年辛亥革命灤州起義犧牲的烈士,1933年,在普照寺東北和南部分別建泰山辛亥灤州起義烈士祠、辛亥革命灤州烈士紀念碑。1946年出國考察水利。1948年9月,響應中國共產黨號召,回國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工作,途中輪船失火遇難。根據其生前願望,遺骨安葬在泰山。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國家領導人為其題寫了輓聯,郭沫若題墓壁「馮玉祥先生之墓」。
馬伯聲(1890~1966)原名馬駿,回族。民族實業家。祖籍德州,後移居泰安。在萃英中學讀書時,跟美傳教士學英文,為登泰山的外國人當口語翻譯。他善於經營,曾受聘於濟南英美煙草公司,後躋身保險業。後又先後在濟南建仁豐紗廠,在青州建永年麵粉廠、永年電燈廠,仁豐所產「蜘蛛美人」牌原白布與日本紗廠的大五幅布競爭於國際市場。1927年出資在泰城辦仁德學校。1937年在泰山南麓創辦仁德農場,經營養殖、釀造諸業,並開辟果園,引種優良樹種,投資恢復了泰山林業公司。1937年12月避居天津,期間撰有《泰安建設計劃》、《仁豐紗廠創辦經過》、《工業管理》等著作和文稿。1952年,「五反」運動中,因涉嫌貪污敵偽資產,被法院拘留審查。1966年春病故。
呂彥直(1894~1929)字仲宜,又字古愚。近代著名建築師、設計師。東平縣人。幼時喜愛繪畫。1913年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業,後派往美國康南耳(一說康乃爾)大學深造,畢業後被聘為美國建築大師茂斐的助手,曾協助設計南京金陵女子大學和北平燕京大學的建築圖樣。回國後,又設計了中山陵墓、中山紀念堂和中山紀念碑。由於積勞成疾,在中山陵工程臨近尾聲時,因腦溢血突發與世長辭。中山靈堂西南休息室里,原有他的浮雕像,抗日戰爭中雕像不幸丟失,迄今下落不明。
李鶴年(1895~1969)原名李傳齡,又名李茂三。早期共產黨員之一。肥城市邊院鎮東向村人。李鶴年出身農民家庭,曾應募去法國當鐵路工人,和留法學生先後領導3次罷工。1924年6月被派往蘇聯學習。回國後,輾轉北京、張家口等地開展革命活動,創辦「義武團」開展武裝斗爭。抗戰期間,又積極組織抗日武裝,1942年不幸被日偽軍逮捕,受盡酷刑,但始終未吐露黨的機密。建國後,曾在華北婦聯、中央建工部工作。1969年12月病逝。1987年9月8日,中央將李鶴年的骨灰安放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張耀南(1901~1974)長清縣紙房村人。早期農民運動領袖,泰山地區著名抗日領導人,今泰山林場創始人。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率全家參加革命。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9年9月,任泰山林場場長。任職期間,主持制定《1960~1967年泰山林場八年發展規劃》,提出了「泰山是旅遊勝地,泰山建設要和發展旅遊業,美化人民生活相互促進」的設想。1962年5月,在黑龍潭水庫西創建山東社會主義勞動大學三分校,組織學生在水庫周圍大量栽植蘋果樹、桂花樹,黑龍潭水庫西坡成為泰山8年綠化規劃的樣板。1962~1965年,他又主持修建建岱橋和天外村至竹林寺簡易公路、泰安城至岱陰佛爺寺簡易公路、大規模綠化泰山等一系列大型項目。1974年10月5日在泰安病逝,葬於長清烈士陵園。
王耀武(1904~1968) 字佐民,幼名王哲讓,國民黨高級將領。泰安市岱嶽區夏張鎮上王莊人。王耀武出生於農民家庭,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學習,崇拜孫中山的革命理論。畢業後任國民革命軍少尉排長,不久升上尉連長。1927年蔣介石製造「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時,任少校營長。1932年參加蔣介石對中央蘇區的第四次「圍剿」,被蔣召見並提升為少將旅長。後又升任五十一師師長。抗日戰爭爆發後,由於戰績卓著,被稱為「抗日鐵軍」。1942年11月,常德會戰勝利,受蔣介石召見於南嶽。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任長衡地區受降長官。1946年1月任第二綏靖區司令官,指揮部隊進攻解放區,反共氣焰囂張。後兼任山東省政府主席、省保安司令、山東軍管區司令等職。1948年9月16日濟南戰役打響,見大勢已去,化裝潛逃。9月24日在壽光被捕獲,成為戰俘。1959年被特赦。1964年任全國政協委員。1968年7月病逝於北京。
朱霄(1907~1931)原名朱桂生,又名朱嘯、張子炎,肥城縣(今肥城市)湖屯鎮南辛庄人。早期中共山東黨組織領導人。1922年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1924年上半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共青團濟南第三支部書記,發起組織「濟南青年讀書會」;參與組織濟南市學生聯合會、育英中學聯合分會及其群眾組織舉行集會,聲討英、日帝國主義的罪行。1926年成為山東學生聯合總會主要負責人之一。大革命失敗後,轉入農村發動組織農民運動。開辟濟南以南津浦鐵路沿線至魯南一帶黨的活動陣地,多次檢查巡視泰安縣黨的工作。1928年調任中共青島市委組織部長。是年冬被捕。1931年4月5日,與其他21名革命志士,被國民黨政府槍殺於濟南緯八路侯家操場。
洪濤(1912~1938)原名洪裕良,江西省橫峰縣青板橋鄉排樓村人。山東人民抗日聯軍獨立師師長,著名紅軍將領,徂徠山起義領導人之一。洪濤1927年參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1937年被中共中央派往山東,創建抗日根據地。1938年1月1日,參加領導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組建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四支隊,任司令員。1月26日,在寺嶺村伏擊日軍告捷。2月17日,在新泰境內四槐樹村附近伏擊日軍運輸車隊,炸死炸傷日軍40餘人。洪濤重視部隊建設,他帶領的隊伍由20多人發展到4000餘人,成為山東在中共領導下的一支較大的抗日武裝。因連續行軍作戰,洪濤在部隊轉移至徂徠山勸禮村(又稱圈裡村)時,不幸逝世。現安葬在泰安革命烈士陵園。
趙丹(1915~1980)原名趙鳳翱。祖籍肥城縣(今肥城市)安臨站鎮賀庄村人。著名電影、話劇表演藝術家。演出過世界名劇《娜拉》、《大雷雨》,歷史劇《屈原》、《林則徐》以及大批抗日救亡劇目,是位很有影響的話劇演員。1936年,他主演的《十字街頭》和《馬路天使》轟動國內外影壇,被譽為「中國影壇上開放的一朵奇葩」。1968年後,開始從事文藝人才的培養工作,曾隨中國藝術團出訪朝鮮和日本。晚年集一生之藝術理論結晶,撰寫了《銀幕形象塑造》和《地獄之門》兩書,是表演藝術理論方面不可多得的專著。1980年10月10日因病逝世。
夏輔仁(1916~1964)原名夏天庚,泰安城永福街人。早期中共地方領導人。1931年加入共青團。「九一八」事變後,參與南下學生抗日請願團和紀念巴黎公社等活動。1932年被捕入獄。1934年,在獄中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獲釋後返泰,聯絡范明樞等成立「泰安縣各界抗敵後援會」,開展抗日宣傳。他曾任泰安縣委書記、泰山特委書記,1938年1月,帶領縣委和抗日武裝部分成員奔赴徂徠山,參加武裝起義。1939年10月赴延安參加整風運動,當選為中共「七大」代表。1945年8月調東北地區工作。1954年,奉調支援越南土改,榮膺「胡志明一級榮譽勛章」。1955年調任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民族室副主任,後任主任。1961年,調西藏工作。他具有豐富的民族工作經驗,被譽為「民族工作專家」。1964年11月,在視察公路建設時,不幸被飛石擊中頭部,殉職.

『貳』 「泰安」名稱的由來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國泰民安之意。

泰安市,隸屬於山東省,位於山東省中部,北依山東省省會濟南,南臨儒家文化創始人孔子故里曲阜,東連商城臨沂,西瀕黃河。北距省會濟南市66.8千米,南至三孔聖地曲阜市74.6千米。

泰安市境內的泰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美譽,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泰安市於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對外開放旅遊城市。

是魯中地區中心城市之一,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8年央視狗年春晚分會場確定,泰安為四大分會場之一。2018年11月,入選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2)泰安歷史擴展閱讀:

山東的名稱,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當時,關中的秦人,稱崤山或華山以東的地區為山東,有時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國領土。至唐代和北宋時代,太行山以東的黃河流域廣大地區被稱作山東,到了唐代末年,有人用山東專指齊魯之地。

到了金代,設置了山東東、西二路,山東才真正成為政區名稱。明代初期設置山東行省,後改稱山東承宣布政司。清朝初年,設置山東省,「山東」正式成為本省的專稱。

山東商河名字由來:

「商河」這個名字來源於西漢時期的歷史名人——許商。當時黃河下游經常出現水患,受其害,當地百姓民不聊生。許商來此治水,歷時13載,鑿河疏導,引河水入海,從此百姓過上了太平生活。當地的百姓為了紀念許商,就將這條引水入海的河叫商河,從此,縣隨河名,一直叫到今天。

槐蔭區名字由來:

解放後,此處有南大槐樹南街、北街、中大槐樹南街、北街,槐村街,槐蔭街等街巷。1955年,根據國務院關於「市轄區應改為地名稱呼」的指示,將以槐樹命名的街巷較多的第六區改為槐蔭區。

『叄』 泰安縣 歷史

泰安,是復山東省地級市,國務院制批復確定的中國著名風景旅遊城市[1]。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2個區、2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總面積7761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130.7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64.0萬人,城鎮人口348.95萬人,城鎮化率61.87%。[2]
泰安地處中國華東地區、山東中部,北依省會濟南,南連濟寧市,東連商城臨沂,西濱黃河,北距省會濟南市66.8千米,南至三孔聖地曲阜市74.6千米,是魯中地區中心城市之一。[3][4]
泰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國泰民安之意,城區位於泰山腳下,依山而建,山城一體。境內的泰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的美譽,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泰安市於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對外開放旅遊城市,還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肆』 泰安抗日戰爭時期的歷史資料

1937年12月27日 日軍侵佔濟南,國民黨山東省主席韓復榘不戰而退,擅離濟南赴泰安,留第二十師守濟南。 12月28日 侵華日軍總司令松井宣稱,日本將予中國改變態度之機會,並稱日軍有進攻漢口與重慶之必要。 12月30日 國軍黨青島當局實施焦土政策,全城大火,沈鴻烈市長勸市民走避。 12月31日 泰安失陷。
1947年7月泰安戰役,王良恩率二十三團主攻嵩里山(今英雄山),配合兄弟部隊殲滅國民黨整編第七十二師;
徂徠山起義的參謀長,名字叫趙子櫻(相關史料中也被稱為趙玉、趙子玉或趙參謀),山東泰安人,黃埔軍校畢業,1927年參加中國光產黨,曾在上海組織過地下工作,徂徠山起義的重要發起人之一。。。。。。

在徂徠山起義初期曾親自指揮新泰公路伏擊戰,親手引爆地雷炸死日本憲兵40餘人、日本大佐1人,其後在攻打萊蕪城的戰役中,親手活捉、擊斃萊蕪城偽縣長。我爺爺和洪濤同志一起工作三年,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直至洪濤同志去世,一直是洪濤同志最忠實的戰友。從徂徠山起義革命武裝力量建立初期的幾十人、直至發展為數萬人的山東縱隊。立下汗馬功勞。
雖然沒有井岡山的光輝歷史,但是同樣雄偉的泰山一樣為我軍的建設做出了一些貢獻,先來說說發生在泰山腳下的兩次起義吧,
1937年,「七•七」事變後,區內人民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斗爭,抗日武裝如雨後春筍建立。1938年1月1日,中共山東省委組織領導了徂徠山抗日武裝起義、泰西武裝起義,分別成立了八路軍山東抗日游擊第四支隊、山東西區人民抗敵自衛團,點燃起山東人民武裝抗日的烽火。
1938年1月1日,中共山東省委書記黎玉(這可是山東八路軍的主要領導,可惜後來上不去)、宣傳部長林浩、紅軍幹部洪濤、趙傑,在徂徠山大寺舉行起義,以中共泰安縣委已掌握的武裝民眾自衛團和山東省委帶來的一些青年知識分子以及新爭取過來的5名攜槍國民黨散兵為骨幹,成立了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第4支隊,編為第1、第2兩個中隊至4月,部隊發展到4000餘人。 這可是山東地區第一個起義,從此4支隊也成立了。
1938年1月1日,根據山東省委指示,在泰安夏張舉行抗日武裝起義。十餘日後,泰安、肥城等地數支起義隊伍匯集空杏寺,宣布成立山東西區人民抗敵自衛團,十一月底,泰西各抗日武裝在特委領導下統一改編為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六支隊,成為一支有四千餘人的山東抗戰勁旅。

『伍』 泰安的歷史故事

希望對你有幫助:泰安因泰山而得名,"泰山安則四海皆安",寓國泰民安之意。五萬年前已有人類生息繁衍。六千至四千年前,位河兩岸的氏族部落創造了繁盛的"大汶口文化"。夏商為青州、徐州之地。周代分屬齊魯。秦屬濟北郡、東郡。西漢初設泰山郡,隸兗州刺史部,北齊改為東平郡。隋初分屬濟北郡、魯郡、琅琊郡。唐隸兗州、沂州。宋隸兗州襲慶府,隸京東西路。金天會十四年(1136年),設泰安軍,泰安之名由此始。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設泰安州,隸山東西路。元隸東平路、中書省。明代隸濟南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為泰安直隸州。後改設泰安府,隸山東行省。1913年分屬濟南、濟寧、東臨3道。1925年,設泰安道,後撤銷。1936年泰安、新泰隸第十二行政督察專署,肥城、東平、寧陽分隸第六、第二、第一行政督察專署;後泰安、新泰、寧陽、肥城改隸第十五行政督察專署;東平隸第二行政督察專署。1939年,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同年11月至次年3月,泰西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泰山行政專員公署相繼誕生。1941年9月成立泰西行政聯合辦事處,後改為泰南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5月,泰山、泰西合並成立泰安專區。1967年,改稱泰安地區。1985年3月改泰安市並升為地級市,實行市管縣體制。市政府駐地位於泰山南麓,面積37平方公里,人口37萬

『陸』 泰安歷史名人有哪些

古代名人
1.左丘明 ,春秋人,泰安肥城人,其名著《左傳》《國語》中外馳名,
2.鮑叔牙,齊國大夫,以知人善任著稱。魯國平陽(今新泰市汶南鎮鮑庄)人
3.柳下惠,美女坐懷不亂!作風正派、品德高尚,人稱和聖,泰安新泰人。
4.羊祜,字叔子,泰山郡平陽(今新泰市)人,西晉政治家、軍事家。
5 羊欣,字敬元,泰山新泰(今山東新泰)人,晉宋之際著名書法家。
6.僧朗,魏晉高僧,先後和徒弟建造神通寺,靈岩寺。距今一千六百餘年。
7.程咬金,隋朝農民起義領袖,泰安東平人。
8.錢已,字仲陽,宋代著名兒科醫學家,「兒科之聖」。泰安東平人。
9.黨懷英,金代著名書法家,文學家,其祖上是陝西大荔,生長於泰山腳下。
10.王禎,字伯善,元代農學家及木活字印刷術的創造者。泰安東平人。
11.羅貫中,元末明初的小說家。泰安東平人!這個問題爭議, 但是杭州祖籍和江西祖籍已經否定!
12.蕭大亨,明朝重臣,泰安夏張人!
13.趙國麟,清書法家,文淵閣大學士,刑部,禮部尚書! 泰安人。

『柒』 泰安唐朝歷史

泰安城位於泰山南麓,岱嶽奠其後而為屏障,泮水經其前猶如襟帶,蒿里山凸起於西南如虎卧踞,梳洗河、奈河穿流左右似二龍出水,形勝甲於齊魯。歷史上的泰安城到底起源於何地?它在古代是個什麼樣子?民間曾有「先有故縣,後有舊縣,三遷泰安」之說。它是何時遷移泰山南麓的?可能有好多人想問個究竟。
春秋時期,泰山一帶屬於齊魯兩國的領土,設有贏、博二邑。泰山南麓的博邑,秦代稱為博陽,長期以來是汶河平原上的一個重要行政中心。漢初曾在此設立過泰山郡。雖然泰山在它的轄境之內,但它還不能算是泰安城的前身,因為當時博邑和泰山還沒有什麼直接聯系。泰安城的前身應該是漢武帝設立的奉高縣。據《漢書地理志補注》記載:「漢武帝封禪,於贏、博共界割置此縣以供泰山,故曰奉高。」泰安地方誌中也有類似的記載。
關於奉高城的位置,前人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奉高城在泰安城東北十五華里處的謝過城附近,靠近漢明堂;另一種說法是:奉高城在贏汶河與牟汶河的交匯處,也就是今泰安城東約五十華里處的故縣村。比較起來,後一種說法是較為可靠的,它和酈道元的《水經注》中所述的奉高的位置頗為吻合。《水經注》中說:「汶水出牟縣故城西南阜下……又西南繞奉高故城西,西南流注於汶。」文中所指的前一條汶水是贏汶,後一條汶水則指牟汶。這里所說的奉高城的位置和今故縣村相符合,而且故縣村附近至今仍有大量漢代磚瓦殘存,也為此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漢代的奉高城位於今天所稱的泰萊平原中部,水、陸交通非常方便,農業也很發達。從漢武帝起到北魏止,這里一直都是泰山郡的郡治。東漢末年,當時泰山一帶是青、徐黃巾軍的活動范圍。他們曾經集兵三十萬人攻打泰山郡城。由於屢遭戰火,歷經滄桑,奉高城逐漸衰落下去。公元605年,隋煬帝遷奉高入博,改名為博城,城址在今邱家店鎮舊縣村。
唐代將分布於今泰安境內的贏、博、鉅平、梁父、柴、蛇丘等縣全部劃歸博城縣。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到泰山封禪,他不僅把這一年的國號改為乾封元年,而且還把博城改為乾封。唐朝的乾封和漢朝的奉高一樣,不僅名稱和泰山有關,並且在封禪中也與奉高起同樣作用。
由於歷代帝王不斷神化泰山,到了宋代,朝拜泰山的人越來越多。地處泰山南麓的岱嶽鎮(今城南舊鎮村),商埠不斷擴大,鎮容逐漸繁華。當時鎮上已有專職官員駐守。蒿里山出土的五代時後晉的「總持咒幢子」上面記有「岱嶽鎮使」與「岱嶽鎮都虞侯」等職官的題名。宋太祖開寶五年,縣址由乾封城遷至岱嶽鎮。到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又將縣名改為奉符。據清朝人記載,宋初的城址在古岱嶽鎮,到祥符時又在其東北三里處另築新城並改名奉符。這是今天的泰安城在歷史上成為地方治所的開始。
宋代的奉符和它的前身奉高和乾封的不同之處,是脫離了寬闊的河谷平原而轉移到泰山南麓;市鎮里集中了較多的商人、手工業者和與宗教活動有關的閑雜人員。它是宋代封建社會市鎮經濟進一步發展的產物。作為封建社會的城堡而言,新城址的選擇也很合適,兩邊有河流(奈河、梳洗河)可以引為城壕,又可以就地取材,建築土石結構的城牆。
金王朝南侵滅北宋後,於奉符縣設立了泰安郡,後改為泰安州,管轄奉符、新泰、萊蕪三縣。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泰安由州升府並設縣。「泰安」二字取義為「泰山安則四海皆安」。總義是「國泰民安」,此名沿用至今。歷史上泰安城址的變動,與民間「泰城三遷」傳說基本相符。
由於泰安城地理位置的重要,封建統治者對於泰安城的防務也越來越重視。自宋建城以來,金、元兩代又重修城池。在明代多次重修並且建為石城。清初,地方官除了加修城牆外,更「多方招徠,製做房舍於北面及東門外」。後來的銅器行街與青龍街就是從那時逐步發展起來的。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十九年(1774年)對城牆又進行了兩次重修並加建敵樓。東、西、南、北、四門也由明代的靜封、望封、乾封、登封舊稱改為迎喧、岳宴、仰聖、泰安等新名。
經過歷代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泰安城逐漸繁榮起來。據乾隆四十七年所修訂的《泰安縣志》記載:城內遙參亭前,酒樓飯庄相挨,貨郎掮客錯雜其間,中間的廣場里,有戲台四、五座,還有斗雞、蹴鞠、說書、相撲等雜藝。數千人如蜂如蟻,各佔一方,鑼鼓謳唱,熱鬧非凡。南門外是通往省城與京師的大道,每日車水馬龍,川流不息。西門外,自舊校場南抵社首(蒿里山東),煙火數千家,大街百貨雜陳。沿河一帶,糧食、蔬菜、魚、果、薪炭、器物,無所不具備。北門外,西通新街,東連銅器行,市肆鱗次。每當香客雲集,鑼鼓喧天,直達紅門以上。半夜,燈火如繁星羅布,蔚為壯觀。
前人曾說:「泰安之為郡、為州、為縣,實以泰山故也。」泰安因泰山而設,泰山又促進了泰安的發展。

『捌』 泰安地區歷史上有過地震嗎

泰安地區歷史上有過地震。

泰安市檔案局官方網站《泰安檔案信息網》披露,歷史上最早被記載的地震是泰山地震。

我國是歷史上所存地震史料最豐富的國家,有文字可考的歷史近4千年,其中歷史上最早關於地震的記載,是古代檔案《竹書紀年》中所記錄的泰山地震。

周郢還統計了泰安地區歷史上地震的相關記錄:

1、夏帝發七年(約前1650年):泰山地震。〔今本《竹書紀年》卷上、民國王國維《今本竹書紀年疏證》卷上〕

2、周赧王三十一年(前284年):齊國嬴、博之間地裂,並現湧泉。〔《戰國策》卷十三〕

3、至正六年(1346年):二月,泰山連續七日地震。

(8)泰安歷史擴展閱讀:

根據《中國歷史地震目錄》記載,泰安歷史上發生過的最早的地震是公元前1831年的「泰山震」,震級為6級;此後,公元前284年,發生過5級地震;公元1485年,發生過5級地震;公元1668年,新泰發生過6級地震;公元1774年,發生4.5級地震;公元1831年,發生5級地震。

進入近代以來,泰安市至今未發生破壞性地震。據統計,自1970年至2013年12月,泰安市共發生449次1級以上地震,平均每年發生約10次。

其中震級在3級以上的地震共有11次,最為嚴重的一次是1985年6月25日,在新泰與平邑交界處發生的4.1級地震。

『玖』 泰安歷史故事

早在五千年前,在它境內的大汶河畔就有了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位於泰山南麓的泰安市郊區大汶口鎮,是著名的大汶口文化的發現地和命名地。據考證,這片古文化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已出土的陶、石、玉、骨等不同質地的用具和祭品都異常精美,晚期的陶尊上還有象形文字樣的刻畫符號,專家們認為是中國文字的祖源,歷史文獻和出土文物證明,這一帶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泰安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這里孕育了燦爛的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反映了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及原始社會解體的整個過程。夏商以後,汶河流域出現了牟、鑄、遂、宿等古國,經濟文化率先發展,春秋時期,這里又成為齊魯必爭之地,著名的「長勺之戰」就發生在泰山東麓,齊國修築的軍事防線齊長城,殘牆猶在,在中國歷史上,這里曾設置過郡、路、州、府、人員輻輳,是區域性政治、經濟中心。西漢赤眉,東漢黃巾,唐代黃巢,都曾來這里安營紮寨。

泰山被尊為「五嶽之首」,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春秋戰國時,泰山南北齊魯文化泱泱大觀。秦漢以來,秦始皇、漢武帝、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康熙、乾隆等12位帝王先後登臨泰山,舉行封禪大典,祭祀天地神靈,祈求國泰民安。歷代文人墨客也多登臨抒懷,李白「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杜甫「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都成為千古絕唱。泰山擁有2000多處摩崖石刻,其規模之大,精品之多,時代之久,書體之全,在國內外名山當中是無語倫比的,堪稱天然的書法藝術博物館。岱廟在泰安城中,廟內古木參天,碑刻林立,其天貺殿與北京故宮太和殿、曲阜孔廟大成殿,並稱中國古代三大宮殿式建築。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古老的泰安城由於帝王封禪、民眾禮神、文人騷客的游歷漸漸地發展起來,並漸漸地形成了山不壓城,城不佔山,而又「山城一體」的獨特格局

『拾』 廣州和泰安的歷史淵源

泰安於西周為魯地。

春秋中葉後屬齊。

秦為濟北郡治。

西漢置泰山郡。

北齊改泰山郡為東平郡,隋省東平郡入魯郡。

熱點內容
企鵝教育 發布:2025-01-19 18:28:02 瀏覽:752
陳炳老架一路教學 發布:2025-01-19 18:03:47 瀏覽:730
9a英語 發布:2025-01-19 17:16:15 瀏覽:721
火焰英語 發布:2025-01-19 17:08:30 瀏覽:671
古詩教學設計 發布:2025-01-19 17:00:26 瀏覽:749
自相矛盾教學設計 發布:2025-01-19 16:22:48 瀏覽:198
德國新歷史學派 發布:2025-01-19 16:05:56 瀏覽:894
什麼木什麼什麼 發布:2025-01-19 14:57:15 瀏覽:113
鬼舞步基礎教學慢動作 發布:2025-01-19 14:40:17 瀏覽:383
高一物理正交分解法 發布:2025-01-19 14:28:05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