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的歷史
漢武帝建元年(公元前140),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於建元三年出隴西,經匈奴,被俘,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張騫在西域有威信,後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信於諸國。
張騫出使西域本為貫徹漢武帝聯合大月氏抗擊匈奴之戰略意圖,但出使西域後漢夷文化交往頻繁,中原文明通過「絲綢之路」迅速向四周傳播。因而,張騫出使西域這一歷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張騫對開辟從中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有卓越貢獻,至今舉世稱道。
(1)絲綢之路的歷史擴展閱讀:
早期的絲綢之路上並不是以絲綢為主要交易物資,在公元前15世紀左右,中國商人就已經出入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購買產自現新疆地區的和田玉石,同時出售海貝等沿海特產,同中亞地區進行小規模貿易往來。而良種馬及其他適合長距離運輸的動物也開始不斷被人們所使用,令大規模的貿易文化交流成為可能。
絲綢之路一詞最早來自於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1877年出版的《中國》,有時也簡稱為絲路。雖然絲綢之路是沿線各國共同促進經貿發展的產物,但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張騫兩次通西域,開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紀元。並成功將東西方之間最後的珠簾掀開。
從此,這條路線被作為「國道」踩了出來,各國使者、商人沿著張騫開通的道路,來往絡繹不絕。上至王公貴族,下至乞丐獄犯,都在這條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這條東西通路,將中原、西域與阿拉伯、波斯灣緊密聯系在一起。
經過幾個世紀的不斷努力,絲綢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廣義上絲路的東段已經到達了韓國、日本,西段至法國、荷蘭。通過海路還可達義大利、埃及,成為亞洲和歐洲、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友誼之路。
❷ 哪些著名的歷史人物走過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有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
陸上:
西漢:張騫、漢武帝時期大將李廣利(征伐西域的大宛國)
東漢:班超,甘英
唐代的玄奘。
元代馬可波羅
蒙古的成吉思汗西征
海上:明代的鄭和(下西洋)
❸ 絲綢之路的歷史變遷
公元2世紀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拓通了我國與亞歐大陸之間的商業貿易之路。在此後的1700多年間,我國絲綢大量通過此路運往中亞、西亞、南亞和歐洲地中海沿岸,故此路被譽為「絲綢之路」。
古絲路從今西安為起點,向西到隴西地區分為北、中、南三道,在河西走廊的武威、張掖又歸於一路,到走廊西端出玉門關或陽關,又有南、北、中三個去向。
它把我國東部封建農耕文明集中發達的中原地區和渭水流域(包括黃河中、下游地區),與西部游牧部落經濟的「西域」(今新疆等地區)及其以西各個邦國緊密地聯系了起來,大大地促進了彼此間的經濟和文化交流。
由於古絲路絕大部分路線通過戈壁沙漠綠洲,歷史上也稱為「綠洲古路」。
歷史學家根據對史書方誌和考古文獻的研究得出: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5年)、隋唐(公元581~907年)和元代(公元1206~1368年)屬於古絲路的興盛暢通時期。
東漢和魏晉南北朝(公元初~6世紀後期)、五代及兩宋(公元10世紀初~13世紀後半葉)和明清兩代(公元1368~1910年)為古絲路相對荒蕪沉寂時期。
(3)絲綢之路的歷史擴展閱讀
絲綢之路的意義
絲綢之路的開辟,有力地促進了中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對促成漢朝的興盛產生了積極的作用。這條絲綢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條重要通路。
古絲綢之路是一條7000英里長,自中國首都長安通往西方直達羅馬帝國的貿易之路。歷史上,這些路線不但用於絲綢貿易,也包括了許多其它的商品。絲綢之路包括條主要線路,北路西下入黑海,中路西向經由波斯,到達地中海,羅馬。南路到達阿富汗,伊朗,印度。
東路至長安。這些路都由首都長安出發,經過甘肅走廊,到達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地帶的敦煌。北路經由玉門關,穿過戈壁沙漠頸部,直到哈米,穿過吐魯番盆地的主要綠周,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北邊的天山,到達裏海的海岸。
在工業化到來的時刻,完成了它的使命。它已被東起連雲港,西至荷蘭鹿特丹的10900公里國際鐵路線所取代。但是,它仍有可開發的新價值。
❹ 絲綢之路歷史
西漢時期,人們把現今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區和更遠的地方,稱為西域。漢武帝以前,那裡小國林立,天山以北的一些小國受匈奴的控制和奴役。漢武帝招募使者出使西域,准備聯絡被匈奴從河西走廊趕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夾擊匈奴。
渴望為國建功立業的張騫,毅然應募。公元前138年,他帶著百餘名隨從,長安西行,在途中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十年。他不忘使命,設法逃脫,輾轉到達大月氏。那時大月氏西遷已久,無意再與匈奴打仗。
張騫返回長安,向漢武帝報告了西域的見聞,以及他們想和漢朝往來的願望。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張騫率領使團,帶著上萬頭牛羊和大量絲綢,訪問西域的許多國家。西域各國也派使節回訪長安。
漢朝和西域的交往,從此日趨頻繁。張騫通西域後,西域的天馬,汗血馬等良種馬,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植物,樂器和歌舞,開始傳入中原,漢族的鑄鐵,開渠,鑿井等技術和絲綢,漆器,金屬工具等,也傳入西域。
西域各國紛紛歸附漢朝,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從此,今新疆地區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的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張騫出使西域後,漢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而至,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紛紛東來。他們把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通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運往西亞,再轉運到歐洲,又把西域各國的奇珍異寶輸入中國內地,這條溝通中西交通的路上要道,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
(4)絲綢之路的歷史擴展閱讀
我國提出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讓古老的絲綢之路重新煥發了生機,做為一帶一路起點的陝西,面臨了難得的發展機遇。而這條絲路的開拓者,首推兩千年前兩度出使西域的張騫。
傳統的絲綢之路,起自中國古代都城長安(今西安),經中亞國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而達地中海,以羅馬為終點,全長6440公里。
這條路被認為是連結亞歐大陸的古代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之路,而絲綢則是最具代表性的貨物。數千年來,游牧民族或部落、商人、教徒、外交家、士兵和學術考察者沿著絲綢之路四處活動。
古代絲綢之路
漢朝時,西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西域自玉門關以西至蔥嶺以東,即今天的新疆天山南北,包括准噶爾沙漠以南,西藏高原以北,巴爾喀什湖附近地區;而廣義的西域則包括蔥嶺以西的亞洲西部和歐洲東部一帶。
西域同內地的聯系據說開始於西周時期的第五個君主周穆王,駕八駿,率六師,行數萬里,到西方的瑤池會見西王母國君。據傳,西王母國即在西域。但是,西域同內地頻繁的聯系,則是始於西漢王朝,特別是漢武帝統治時期,所以史稱西域以孝武時始通。
公元前2世紀左右,即中原地區的秦和西漢初期,西域地區分布著36個國家,大者有幾十萬人,小者不過數千人。從地理分布上看,主要分布在三個地區:塔里木盆地南緣為南道諸國,包括樓蘭、且末、於闐、莎車等國。
塔里木盆地北緣為北道諸國,包括疏勒、龜茲、焉耆、車師等國;准噶爾盆地東部散布著姑師、卑陸、蒲類等一些小國。盆地西部的伊犁河流域,原來居住著塞人。
西漢初年,居住在敦煌祁連山一帶的月氏人,由於被匈奴所迫,西遷到此處,趕走了塞人,建立了大月氏國。不久,河西地區的烏孫人為了擺脫匈奴人的壓迫,向西遷徙,把月氏人趕走,佔領了這塊土地。
❺ 「絲綢之路」的歷史故事簡短
1、漢武帝進攻匈奴
公元前129年,漢王朝為了擺脫不斷向匈奴的進貢而造成的政治上的弱勢,漢帝國決定一勞永逸地解決與匈奴的糾纏。
首先奪取河西走廊,控制農業富庶的西域地區,接著經過近十年的多次征戰(結束於公元前119年),將游牧部落趕回到他們原來的地方。河西走廊通向西部的帕米爾高原,高原以西就是一個嶄新的世界。
中國為一條橫跨大陸的交流通道打開了大門——「絲綢之路」就此誕生,全球化的進程開始,來自世界各地的物品在這條古路上開始互相貿易、文明的交流日益繁多。
2、亞歷山大東征
公元前336年,亞歷山大繼位,當時的西方沒有城市,沒有文化,沒有尊嚴,沒有利益,文化、思想和機遇——同樣還有威脅——統統都來自東方。
亞歷山大在繼位後,將所有的精力都放諸東方,他一路東進,一座座城池向他投誠,巨大的城邦、富足美麗的城市,紛紛拜倒在這個年輕英雄的腳下。
絲綢之路上的資源使得亞歷山大建立了地跨歐亞非的馬其頓王國,同時亞歷山大也促進了古希臘文明與波斯、印度、中亞及中國文明的交匯融合。
3、張騫出使西域
建元元年(公元前140),漢武帝劉徹即位,張騫任皇宮中的郎官。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於長安出發,經匈奴,被俘,被困十年,後逃脫。
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張騫在西域有威信,後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信於諸國。
張騫出使西域本為貫徹漢武帝聯合大月氏抗擊匈奴之戰略意圖,但出使西域後漢夷文化交往頻繁,中原文明通過「絲綢之路」迅速向四周傳播。因而,張騫出使西域這一歷史事件。
4、班超質朴箴言
班超被召還的時候,朝廷以戊己校尉任尚接任西域都護,交代工作的時候,任尚對班超說:「君侯您在外國三十多年,而我慚愧地在您之後,責任重大,智慮淺短,您應該可以教我一些事情吧。」
班超說:我年紀大了,變得愚笨了,您出任要職,我班超怎能比得上呢?逼不得已,願意說幾句甚大高明的話。塞外官吏士卒,本來就不是孝子順孫,都是因為有罪才被遷徙去充邊的屯兵。而蠻夷又懷著禽獸心腸,很難收養而容易壞事。
現在您秉性嚴厲而又有些急躁。水清了就沒有大魚,嚴於監察就不得下面的歡心。您應該寬容冷靜,簡易行事,小過失從寬處理,緊緊抓住重要的環節就行了。
班超走後,任尚私下對他的親信說:「我還以為班君有什麼奇策,現在他所說的不過平常言論罷了。」任尚到任數年後,西域反叛作亂,任尚也因有罪被召還,就像班超所告誡的那樣。
5、班超投筆從戎
班超在為官府抄寫文書時,每日伏案揮毫,常停下來扔下筆嘆息說:「我身為大丈夫,盡管沒有什麼突出的計謀才略,總應該學學在國外建功立業的傅介子和張騫來封侯晉爵,怎麼能夠老是干這筆墨營生呢?」旁人都嘲笑他,班超卻說:「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懷呢!」
❻ 關於絲綢之路的歷史資料
漢武帝建元年(公元前140),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張騫應募任使者,於建元三年出隴西,經匈奴,被俘,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匈奴內亂,張騫乘機逃回漢朝,向漢武帝詳細報告了西域情況,武帝授以太中大夫。因張騫在西域有威信,後來漢所遣使者多稱博望侯以取信於諸國。
張騫出使西域本為貫徹漢武帝聯合大月氏抗擊匈奴之戰略意圖,但出使西域後漢夷文化交往頻繁,中原文明通過「絲綢之路」迅速向四周傳播。因而,張騫出使西域這一歷史事件便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張騫對開辟從中國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有卓越貢獻,至今舉世稱道。
(6)絲綢之路的歷史擴展閱讀:
陸上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的以長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出產的絲綢。
1877年,德國人李希霍芬把「從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道路」命名為「絲綢之路」。
張騫出使西域後,漢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紛紛東來。他們把中國的絲和紡織品,從長安通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運往西亞,再轉運到歐洲,又把西域各國的奇珍異寶輸入中國內地。
這條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漢武帝以後,西漢的商人還常出海貿易,開辟了海上交通要道,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
南方陸上絲路延續2000多年,特別是抗日戰爭期間,大後方出海通道被切斷,沿絲路西南道開辟的滇緬公路、中印公路運輸空前繁忙,成為支援後方的生命線。
❼ 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1、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
絲綢之路的開辟,有力地促進了中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對促成漢朝的興盛產生了積極的作用。這條絲綢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條重要通道,在我國當今的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中仍然發揮著重大的作用,我們應該很好地加以利用。
2、「絲綢之路」是指起始於古代中國,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貿易路線。狹義的絲綢之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講又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陸上絲綢之路」是連接中國腹地與歐洲諸地的陸上商業貿易通道,形成於於公元前2世紀與公元1世紀間,直至16世紀仍保留使用,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幹道。它以西漢時期長安為起點(東漢時為洛陽),經河西走廊到敦煌。從敦煌起分為南北兩路:南路從敦煌經樓蘭、於闐、莎車,穿越蔥嶺今帕米爾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達條支、大秦;北路從敦煌到交河、龜茲、疏勒,穿越蔥嶺到大宛,往西經安息到達大秦。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因此,當德國地理學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紀70年代將之命名為「絲綢之路」後,即被廣泛接受。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至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
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國聯合申報的陸上絲綢之路的東段「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成功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成為首例跨國合作而成功申遺的項目。
❽ 簡述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
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價值
古代絲綢之路跨越埃及文明、巴比倫文明、印度文明、中華文明的發祥地,跨越不同國度和膚色人民的聚居地。不同文明求同存異、開放包容,共同繪就了人類文明繁榮的壯麗篇章。古代絲綢之路成為人類歷史上文明交流、互鑒、共存的典範,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一、古代絲綢之路開創性地打通東西方大通道,首次構建起世界交通線路大網路。
古代絲綢之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堪稱世界道路交通史上的奇跡。大大小小、難以勝數的中外交通線路,構成古代絲綢之路的「血脈經絡」,構築了古代絲綢之路的基本格局,建構了古代東西方世界相互連通的交通網路,成為亞歐大陸之間最為便捷的通道。
眾多的通道使得人暢其行、物暢其流,東西方使節、商隊、僧侶、學者、工匠川流不息、絡繹不絕,沿線國家商貿與人文交流的半徑由此被大大擴展,貿易市場半徑由此被大大拓寬。
二、古代絲綢之路極大地促進了商品大流通,率先實現了東西方商貿互通和經濟往來。
絲綢之路是古代東西方商貿往來的生命線,通過絲綢之路,我國的絲綢、茶葉、瓷器、漆器等商品源源不斷輸出到沿線國家;來自中亞、西亞以及歐洲的珠寶、葯材、香料以及葡萄、胡麻、胡桃、胡蘿卜、胡瓜等各類農作物絡繹不絕進入我國。
絲綢是沿線國家商品交易中最主要的高檔貨物。原產於我國的絲綢,在古代西方國家十分名貴。在古希臘購絲綢、穿絲綢成為富有和地位的象徵,甚至公元前5世紀希臘帕特農神廟的「命運女神」和埃里契西翁的加里亞狄像等身上都穿著透明的中國絲織長袍。
公元5世紀前後,我國茶葉通過陸地和海上絲綢之路陸續傳入南亞、中亞、西亞,15世紀一經傳入即迅速風靡整個歐洲。茶葉貿易使沿線國家的貿易收入大幅增加,帶動了沿線經濟的繁榮及相關行業的突飛猛進,轉口貿易也隨之長足發展。
三、古代絲綢之路推動了科學技術的交互傳播,廣泛而又深刻地推動了沿線國家生產進步乃至社會變革。
絲綢之路是我國與沿線各國科學技術交流的重要平台。在歐洲近代工業革命之前,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以及煉鐵術等技術,通過絲綢之路相繼傳入西方,成為推動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變革的重要因素。
我國古代造紙術大約從公元4世紀起傳入朝鮮和日本,公元8世紀傳入中亞、北非和歐洲。8世紀末,阿拔斯王朝先後在巴格達、大馬士革開辦造紙廠,大馬士革一度成為歐洲用紙的主產地,造紙技術又傳到埃及、摩洛哥。隨著12世紀西班牙、法國出現造紙作坊,中國造紙術席捲義大利、德國、英國。
我國古代印刷術是沿絲綢之路西傳的又一重要技術。早在公元7世紀我國就發明雕版印刷,在吐魯番、敦煌等地發現了用於雕版印刷的木刻板和部分紙製品。北宋時期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不久,即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傳播到朝鮮、日本、越南等國。
至13世紀,沿絲綢之路來到中國的歐洲人將這一技術帶回歐洲。15世紀時,歐洲人谷登堡利用印刷術印出了一部《聖經》。1466年歐洲第一家印刷廠在義大利設立,印刷技術迅速傳遍整個歐洲。
英國學者弗朗西斯·培根盛贊中國火葯、指南針、印刷術,他說:這三種發明已經在世界范圍內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況都改變了。(弗朗西斯·培根:《新工具》,許寶騤譯,商務印書館1984年,第103頁)馬克思指出:火葯、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
三大發明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事實上,我國四大發明的西傳,為歐洲文藝復興和資本主義的產生提供了重要條件。
四、古代絲綢之路助推了多樣性文化交流,是東西方不同國家、不同種族、不同文明相互浸染、相互包容的重要紐帶。
古代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是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彼此融合的文明之路,絲綢之路橫跨亞歐非數十國,把中華、印度、埃及、波斯、阿拉伯及希臘、羅馬等各古老文明聯結了起來、交融了起來。
東西方文化交流遍及音樂歌舞、天文歷算、文學語言、服裝服飾、生活習俗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古代絲綢之路沿線各國的民樂相互傳播、相互影響、相互借鑒,通過與當地音樂形式、演奏技巧的有機融合,不僅成為沿線國家民族化、地域化的代表和標志,而且深深地鐫刻在了沿線各國各民族文學、戲曲、歌舞伴奏、民間生活等各個方面。
在唐代,琵琶從我國傳入朝鮮、日本、越南。從我國傳入日本的螺鈿紫檀五弦琵琶,至今收藏於日本奈良東大寺,堪稱世界藝術寶庫中的稀世珍品。
公元753年,六次東渡終獲成功的鑒真,在日本弘傳佛法,開創門派,被日本人民譽為「文化之父」、「律宗之祖」、「天平之甍」。
早在公元1世紀初,儒學已傳入朝鮮,《詩經》和《春秋》等儒家典籍成為朝鮮人的經典讀物。5世紀以前,儒學經朝鮮傳入日本,據《古事記》所載,百濟的阿直岐、王仁是最早到日本的儒家學者。
文化的交流、交融和互動,與古代絲綢之路的發展相伴始終,絲綢之路在把多種文化、多種文明緊緊連接起來的同時,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絲路文化和文明,對世界文明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作出了不朽貢獻。
(8)絲綢之路的歷史擴展閱讀:
以史為鑒 合作共贏——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一、對內,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為西部大開發的深入推進提供了契機,有助於推動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堪稱中國經濟升級的戰略引擎。
我國中西部地區改革開放由於起步較晚,相對落後,而中國經濟的全面振興及中國夢的實現離不開中西部整體發展水平和競爭力的提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將形成中西部地區與中亞、東歐、西亞的新商貿通道和經貿合作網路,對推進中西部的開放型經濟發展進程、維護國家安全、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調整城市結構和人口布局等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有利於加強與沿線各國的經貿聯系與文化交流,促進各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藉助經濟合作的深化,改善與周邊國家的關系,提升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勢必為我國帶來巨大的地緣政治利益,為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戰略支持和能源供應。
二、對外,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是加強中國與中亞、南亞,乃至中東和歐洲部分地區各國友好交流、促進區域合作的必由之路,也是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必然產物。
中國與絲路沿線各國開展的務實的、互動的區域合作,是「一項造福沿途各國人民的大事業」,前景廣闊。上合組織六個成員國和五個觀察員國都位於古絲綢之路沿線,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望惠及近30億人。
21世紀的高科技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不斷修建完善的公路、鐵路、油氣管道、網路通信等公共設施,宛如古絲綢之路上的現代商隊,使絲綢之路經濟帶最終成為共同發展的合作帶和命運共同體。
❾ 絲綢之路的歷史資料
「絲綢之路」是指起始於古代中國,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貿易路線。狹義的絲綢之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講又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陸上絲綢之路」是連接中國腹地與歐洲諸地的陸上商業貿易通道,形成於於公元前2世紀與公元1世紀間,直至16世紀仍保留使用,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幹道。它以西漢時期長安為起點(東漢時為洛陽),經河西走廊到敦煌。從敦煌起分為南北兩路:南路從敦煌經樓蘭、於闐、莎車,穿越蔥嶺今帕米爾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達條支、大秦;北路從敦煌到交河、龜茲、疏勒,穿越蔥嶺到大宛,往西經安息到達大秦。[2] 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因此,當德國地理學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紀70年代將之命名為「絲綢之路」後,即被廣泛接受。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該路主要以南海為中心,所以又稱南海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形成於秦漢時期,發展於三國至隋朝時期,繁榮於唐宋時期,轉變於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