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歷史文化
Ⅰ 江西傳統文化有哪些
贛文化 贛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子系統。經長期發展,它又派生出一系列自己的文化分支,構成層次豐富、脈絡清晰的網路。贛文化包含了潯陽文化、豫章文化、臨川文化、廬陵文化、袁州文化、贛南客家文化等諸多子系統。其銅文化、瓷文化、書院文化、禪道文化、蘇區文化、文學、藝術、哲學等,各自構成了相對獨立的系統,它們對中華民族文化史有著重大的推進作用[91] 。
臨川文化 臨川文化是以江西臨川為匯合中心,人文、風物、哲學、教育、文學、藝術、科學、技術、醫理、學術、宗教、民俗、體育、語言、建築、美食等實行向性組合,而形成獨具特色,自有特徵,承上啟下的區域文化。臨川文化背景下誕生了宰相詞家晏殊及其兒子晏幾道,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醫學家陳自明,地理學家朱思本,著名的戲劇家湯顯祖等歷史文化名人[92] 。
廬陵文化 廬陵文化以廬陵古治屬為核心,輻射而涵蓋現今吉安市十餘縣(區)及周邊市區的區域性文化。廬陵文化源於七千年前的青銅文化,以「三千進士冠華夏,文章節義堆花香」而著稱於世。「一門六進士,隔河兩宰相」、「五里三狀元,九子十知州,十里九布政,百步兩尚書」、『』父子探花狀元,叔侄榜眼探花「至今仍傳為佳話。「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永樂大典》主纂解縉、宋代大文豪楊萬里、原中國國家副主席曾慶紅、原國務院副總理余秋里、中國著名數學家王梓坤、中國探月首席科學家(「嫦娥之父」)歐陽自遠、南宋愛國名臣胡銓等一批歷史文化名人、知名學者先後孕育或誕生在這里。
贛南客家文化 贛南客家人的進取精神、鄉土意識和淳樸務實精神孕育了江南第一宰相鍾紹京、盛唐詩人綦毋潛、北宋名醫陳恕、宋代詩人曾幾、散文家魏禧、孫中山先生的先祖孫勰,以及革命年代叱吒風雲的將軍古柏、肖華等名人。贛南600餘幢客家圍屋被稱為「東方的古羅馬」。客家民俗文化包括山歌、贛南採茶戲、東河戲流傳至今[93] 。
Ⅱ 江西省有哪些著名的文化遺產
江西歷史悠久,山川秀麗,人文薈萃,名勝古跡眾多。現擁有廬山、井岡山、龍虎山、三清山4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其中廬山作為「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有南昌、景德鎮、贛州3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還有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及鄱陽湖國家級候鳥自然保護區;36處國家級森林公園;5個國家重點保護寺觀;52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省各類風景名勝區(點)多達2400餘處。
Ⅲ 江西豐城的歷史文化包含
東漢建安十五年(210年),孫權據吳,析南昌縣南境置富城縣,以縣建富水西而得名,屬揚州豫章郡。晉太康元年(280年),因原治「城郭未竣,人口未集」,移治豐水西(今榮塘墟),改名豐城縣。元康元年(291年),豐城縣屬江州。縣名時有更改,依次為富城、豐城、廣豐、豐城、吳皋、富州、豐城。傳說晉永平年間,豐城縣治曾有「紫氣沖鬥牛星」,縣令雷煥挖獄基得春秋干將、莫邪雌雄寶劍。因此,豐城別名「劍邑」、「劍城」。
梁大同二年(536年),以縣大難治,因割縣之東境,分立廣豐、新安二縣,別隸撫州總管府巴山郡。隋初,廢新安入廣豐縣。隋開皇九年(589年),罷豫章、巴山、豫寧三郡,改置洪州;並豐城入廣豐縣,初隸撫州,後屬洪州。榮塘縣治遂廢。仁壽二年(602年),避煬帝楊廣諱,復名豐城。大業十二年(606年),林士宏(弘)陷豫章,縣治廢。
唐武德五年(622年),復置豐城縣,屬洪州。並以原治(今故縣)毀於戰火,於永徽二年(651年),移縣治於章水東岸(今老城區)。天佑二年(905年),梁王朱全忠因其父名誠,遂改豐城為吳皋。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復改吳皋為豐城。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以豐城戶滿五萬,升豐城為富州,屬隆興路。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隆興路為洪州府,更為南昌府;改富州為豐城縣,隸南昌府。清襲之。民國初,豐城屬豫章道;民國十五年(1926年)直隸江西省;又先後屬第一(1942年)、第二、第十一行政區。
1949年5月21日,豐城縣解放,屬南昌專區。1958年屬宜春專區(1970年改為宜春地區)。1988年10月4日,民政部(民批[1988]35號)批復,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豐城縣,設立豐城市(縣級)。12月,正式撤縣設市。隸屬宜春地區。2000年後由地級宜春市代管。
豐城(2張)
公元210年置縣,1988年撤縣設市。史傳為干將、莫邪寶劍藏地,故別名「劍邑」。唐代文學家王勃曾在《滕王閣序》中以「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的名句,贊美豐城鍾靈毓秀。這里有著深厚歷史底蘊的劍文化、瓷文化、水文化、書院文化和古建築文化,境內的唐代洪州窯是全國六大青瓷名窯之一,羅山書院是全國第一所書院,岳家獅、梅燭等列為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里是東漢高士徐孺子、唐代江西首位狀元王季友、元代文史學家揭傒斯、明代愛國將領鄧子龍、現代戲劇泰斗熊佛西、《辭海》主編夏征農、雅典和北京奧運冠軍楊文軍的故鄉。
Ⅳ 江西省傳統民俗文化有哪些
江西非遺:青陽腔
青陽腔形成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因青陽屬池州府,故又稱池州調或徽池雅調。目前主要存在於安徽省青陽縣及江西省湖口縣等少部分地區。明代嘉靖年間,弋陽腔流入青陽地區,與當地方言及民歌小曲相結合,形成青陽腔。這一新起的聲腔突破曲牌聯套體的音樂結構,發展了「滾調」,創造了腔、滾結合的歌唱形式,將我國戲曲聲腔的演進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青陽腔的劇目上起元明南戲,下到後世的各種文人傳奇,數量眾多,歷史上曾出現過《詞林一枝》、《摘錦奇音》、《玉谷新簧》、《徽池雅調》等一批青陽腔劇目刊本,現在能收集到的青陽腔大小劇目有94個。青陽腔演唱時一般只用大鼓、大鐃、大鑼等伴奏而不用管弦,獨唱與幫腔結合,一唱眾和,同時在演唱中運用「滾調」的方法,在唱腔中加入「滾白」和「滾唱」,形成長於敘事的特點。其唱腔靈活多樣,語言通俗易懂,極大地提高了戲曲聲腔的可塑性和表現力。青陽腔繼承古南戲的腳色體制,有生、旦、凈、末、丑、外、貼7個行當,後來又增加了小、夫兩個腳色。其表演講究「文戲武唱」,娛樂性、趣味性強,火爆熱鬧,常穿插表演竄刀門、盤吊桿、翻高台、跳火圈等技藝。青陽腔中還有各種紙質面具,在舞美上極具特色。摘自華夏民俗文化網
Ⅳ 江西上饒有什麼悠久的歷史文化
據考古發現,早在新石器時代早期,上饒萬年縣仙人洞就有人類的生產活動;余干縣華林崗小石山的洞窟里,曾刻有堯舜時期記錄治水的古篆文。截至2006年,上饒市共有不可移動文物1475處,其中古文化遺址121處,古建築966處,古墓191處,古窟寺及石刻95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10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3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96處,縣(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700餘處;國有文物收藏單位館藏文物20327件,其中一級品96件,二級品608件,三級品1624件。
上饒至今還保留了很多古代的方言,特別是上饒廣豐地區,至今民間交流用的還是古代吳國方言,現稱「廣豐話」,比如說是叫」曰「,上饒還有很多名勝古跡,比如三清山、龜峰(圭峰)、婺源、靈山、鄱陽湖、上饒集中營等
Ⅵ 江西九江有什麼悠久的歷史文化
九江,簡稱 「潯」,古稱 「潯陽、柴桑、江州」,是中國江西省下轄地級市,是具有2200多年的歷史文化名城。九江位於江西省最北部、長江以南沿岸,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江西省經濟、政治、文化、科教、商業次中心城市,江西省雙核城市,長江十大港口城市,中國十大魅力城市,中國著名優秀旅遊城市,有「江西北大門」之稱。九江地處長江與京九兩大經濟帶交叉點,是長江中游區域中心港口城市,中國首批5個沿江對外開放城市之一,號稱「三江之口,七省通衢」與「天下眉目之地」。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有三分之二的水域面積在九江,世界文化景觀遺產(廬山)、佛教凈土宗發源地(東林寺)皆位其境內。
先秦
夏、商時期,九江境地分屬荊州、揚州;春秋時分別屬吳國、楚國,有「吳頭楚尾」之稱;戰國時多有變更:周元王三年(前473),越滅吳,屬越;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楚敗越,屬楚。[1]
商代設艾侯國,建都於修河上游,所轄范圍大致為今修水、銅鼓、武寧、永修一帶;武王克商後,除艾侯國,設艾監。春秋後期至戰國期間,在分封諸侯國之外,出現了縣邑,江西境內有番(pó)、艾2邑,其中艾邑轄區范圍大致與艾侯國、艾監相等。
秦漢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秦滅楚,以其地設3郡,其中九江郡轄區范圍包括今江西大部,郡治設在壽春(今安徽壽縣)。
漢高帝六年(前201),設豫章郡,治南昌;領縣十八,九江境內有五,依次為:第三彭澤(治今彭澤西南,包括湖口、彭澤、都昌及安徽東流一部);第五歷陵(治今德安);第七柴桑(治今九江西南,包括市區及九江、星子、瑞昌等地);第八艾(治今修水渣津附近,包括修水、銅鼓2縣);第十四海昏(治今永修東,包括永修、武寧、靖安、安義、奉新5縣);第十六鄡陽(治今都昌南,包括都昌縣和波陽縣各一部)。同時,設立尋陽縣,治所在今湖北省黃梅縣西南,其江南轄區一部在今九江境內。永元十六年(104),分海昏設建昌縣。中平年間(184~189),分艾縣置西平縣;二年(185),析海昏、建昌置永修、新吳(今奉新)2縣。建安四年(199),析艾、海昏設西安縣。
三國兩晉南北朝
三國時屬孫吳,柴桑隸武昌郡,尋陽隸廬江郡。各縣分屬武昌(柴桑)、豫章(艾、海昏、建昌、永修、新吳、西安、彭澤)、鄱陽(鄡陽、歷陵)、廬江(尋陽)4郡。
西晉太康元年(280),改西安縣為豫章縣。元康元年(291),分揚州之豫章、鄱陽、廬陵、臨川、南康、建安、晉安,荊州之武昌、桂陽、安成10郡為江州,治豫章(今南昌)。永興元年(304),分廬江郡尋陽縣、武昌郡柴桑縣合立尋陽郡,治尋陽縣(江北),屬江州。
東晉咸和年間(326~334),先後將尋陽郡治、尋陽縣治由江北遷至柴桑;咸康六年(340),又將江州州治由豫章移駐尋陽。至此,州、郡、縣三級政權同治尋陽。義熙八年(412),尋陽郡改名為江州郡;省尋陽縣,並入柴桑。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廢鄡陽,並入彭澤縣。元嘉元年(424),廢歷陵,並入柴桑縣;二年(425),廢海昏,並入建昌縣。梁太清二年(548),分彭澤置太原僑郡,轄晉陽、和城、天水3僑縣及彭澤;分柴桑置汝南僑縣;尋陽郡治遷入湓城(今九江市區)。太平二年(557),分江州為二,立西江州,領尋陽及太原、高唐、齊昌、新蔡4僑郡。陳永定三年(559),置豫寧郡,治豫寧縣,轄艾、建昌、永修、新吳、豫寧5縣。天嘉六年(565),罷西江州,尋陽郡還隸江州。
隋唐五代十國
隋開皇三年(583),彭澤易名龍城縣。九年(589),廢除梁、陳二代所設的僑郡、僑縣:廢太原郡,並晉陽、和城、天水、彭澤4縣為龍城縣;廢豫寧郡,並永修、豫寧、新吳、艾4縣入建昌;廢尋陽郡,並柴桑、汝南2縣立尋陽縣;十八年(598),改尋陽縣為彭蠡縣;龍城復名彭澤縣。大業二年(606),廢州設郡,形成郡、縣兩級行政建制;廢江州,改置江州郡;改彭蠡為彭城縣,隨後又改為湓城縣。三年(607),江州郡改為九江郡;復設豫寧縣。九江
唐初,江西地區屬江南道。武德四年(621),分湓城置潯陽縣;廢郡復州,江州領湓城、潯陽、彭澤3縣。五年(622),分湓城縣置楚城縣;割鄱陽縣雁子橋之南境置都昌縣;復置西平縣,與豫寧縣並存;設置浩州,轄彭澤、都昌、樂城、廣晉4縣;復置永修縣;析建昌設龍安縣(今安義境內);八年(625),廢浩州,省樂城並入彭澤縣;廢湓城入潯陽縣。貞觀八年(634),廢楚城並潯陽縣。永淳元年(682),析建昌復設新吳縣。長安四年(704),析建昌置武寧縣。景雲元年(710),改武寧為豫寧縣。開元二十一年(733),分江南道為江南西道,轄洪、饒、虔、吉、江、袁、信、信、撫8州、37縣,其中江州轄潯陽、彭澤、都昌3縣。天寶元年(742),改江州為潯陽郡。乾元元年(758),確立州、縣兩級建制,改潯陽郡為江州。寶應元年(762),豫寧復名武寧縣。貞元十六年(800)分武寧建分寧縣。
五代南唐順義七年(927)升蒲塘場為德安縣。升元元年(937),析建昌、武寧、奉新置靖安縣;二年(938),升湖口戍為湖口縣。三年(939),江州設奉化軍;升赤烏場為瑞昌縣;改潯陽縣為德化縣。
宋元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升星子鎮為星子縣;七年(982),設南康軍,治星子,轄星子、都昌、建昌3縣。天禧四年(1020),分江南路為東、西二路,江州屬江南東路,轄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澤5縣;改分寧縣為寧縣。開寶八年(975),江州降為軍事;寧縣復稱分寧縣。大觀三年(1109),江州升為望郡。
南宋紹興二年(1132),江州改屬江南西路;九江境內各縣隸屬: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澤屬江州;星子、都昌、建昌屬南康軍;分寧、武寧屬洪州。建炎二年(1128),合江、池、饒,信4州為江州路。四年(1130),升分寧縣為義寧軍。隆興元年(1163),廢義寧軍,復為分寧縣。
元代行省下設路、州、縣。至元十二年(1275),於江州置江東西宣撫司;十三年(1276),改為江西大都督府,隸揚州行省;十四年(1277),罷江西大都督府升江州路,改南康軍為南康路,轄縣未變;十六年(1279),江州路改隸黃蘄等路宣慰司;二十二年(1285)復隸江西行省;二十三年(1286),於武寧縣置寧州,轄分寧、武寧2縣。元貞元年(1295),升建昌為州,屬南康路。大德八年(1304),升分寧縣為寧州。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攻下江州,改江州路為九江府;改南康路為西寧府,次年改稱南康府。
明清
明洪武初三年(1370),降建昌州、寧州為縣;九年(1376),改江西行省為江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全省分為5道、13府,其中九江道轄九江、南康、饒州3府;九江府轄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澤5縣;南康府轄星子、都昌、建昌3縣;寧縣、武寧則屬南昌府,弘治十六年(1503),復升寧縣為寧州。正德十三年(1518),分建昌置安義縣,隸南康府。
清代,九江境內各縣隸屬仍承明制。嘉慶六年(1801),改寧州為義寧州。咸豐四年(1854),太平軍改湖口為九江郡,以九江府為江西省;太平天國失利後,清復原制。
中華民國
辛亥革命後,廢除府制。1912年改義寧州為義寧縣。1914年,全省設4道,轄81縣,其中潯陽道轄20縣。同年,為避免道、縣同名,改德化為九江縣、義寧為修水縣、建昌為永修縣。1926年廢道,各縣均直屬省政府。1927年設九江市政廳,次年改稱市政府,1930年撤銷,並入九江縣。
1932年以後,江西省設行政督察區,其區劃變更頻繁,數量時有增減。以1935年全省設8個行政督察區,今九江境內各縣隸屬關系為:武寧、修水、永修屬第一行政督察區;都昌、彭澤、湖口、九江、星子、德安、瑞昌屬第五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廬山(3)
1949年5月7日九江解放,7月19日設九江專員公署,析九江縣城廂設九江市。1968年4月,成立九江專區革命委員會。1971年2月,改為九江地區革命委員會,1979年改為九江地區行政公署。
1980年九江市從九江地區劃出,升為省轄市,市轄潯陽、廬山、郊區三區,1983年7月27日地市合並,同時實行市管縣體制,現轄潯陽、廬山兩區,九江縣、武寧縣、修水縣、永修縣、德安縣、星子縣、都昌縣、湖口縣、彭澤縣等九縣,代管縣級瑞昌市、共青城市,另設有九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廬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
九江是文學家陶淵明、黃庭堅、白鷺洲書院創始人江萬里以及建築家雷發達的故鄉;東晉時,荊、江二州刺史陶侃,就是潯陽人。同時代的周訪、周楚、周撫一家兩代,為保衛晉室屢建功勛。北宋將領王韶(德安人),南宋將領余玠(修水人),曾率部與吐蕃部落和蒙古軍作戰有功,分別官至樞密副使和兵部侍郎。
近代化運動中,九江涌現了維新志士陳寶箴及其子陳三立、孫陳衡恪、陳寅恪。武寧人李烈鈞湖口起兵,反對帝制維護共和,是辛亥革命的元老。
此外還有餘慶鰲、蔡公時、蔣彝、許德珩、吳征鎰、袁隆平、潘際鑾、楊叔子、杜宣、畢必成 、黃遠生、陳邦柱、徐寶璜、陶博吾、蔡若虹、萬昊、沈德詠、樊友山等。
Ⅶ 江西有哪些歷史文化古跡,它們的來歷
江西是旅遊資源大省。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廬山、井岡山、三清山、龍虎山、仙女湖、三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鄱陽湖候鳥自然保護區,井岡山自然保護區、桃紅嶺自然保護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南昌、景德鎮、贛州均弛名中外,此外還有大量的名人文化遺跡和革命遺址。井岡山被評為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又被批准為國家可持續發展試驗區和生態旅遊示範區。井岡山市、南昌市、九江市等城市通過國家旅遊局全優驗收,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廬山風景名勝區、井岡山旅遊區、龍虎山風景旅遊區、滕王閣、 三清山風景旅遊區、贛州通天岩風景名勝區、上饒弋陽龜峰景區、景德鎮陶瓷歷史博覽區、婺源江灣旅遊景區、新余市仙女湖風景旅遊區、景德鎮市浮梁古縣衙景區、景德鎮市高嶺瑤里風景名勝區、婺源縣大鄣山卧龍谷旅遊區、南昌市天香園景區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點)。
江西,北枕長江,南接庚嶺,十六萬平方公里的錦綉河山,素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美譽;舉世聞名的京九鐵路縱貫南北,將一千五百里山湖城廓織為一條奇秀無比的旅遊風景線。世界文化景觀廬山、革命搖藍、綠色寶庫井岡山、道教發源地龍虎山、江南第一仙峰三清山、東江源頭三百山、珍禽王國鄱陽湖、世界瓷都景德鎮、英雄古城南昌、南國宋城贛州、紅色故都瑞金等獨特的旅遊形象,淳厚的民情風物,真可謂山水皆美景,城廓均名勝,千姿復百態,滿目收不盡
Ⅷ 江西歷史文化的精髓及現代價值
一、江西是文化大省
在古代,江西文化發達。從全國看,江西是文化大省。說江西是文化大省,這是因為江西歷史悠久,人文昌盛,又是革命發源地的緣故。清道光二丨十年(1840年)雅片戰爭以後,遭受戰亂和帝國主義侵略,江西文化受到破壞,損失慘重。在廣大人民群眾努力下,還保存著相當豐富的文化遺存和歷史悠久的文化傳統。現從總體上看,分如下十二個方面作簡略的介紹:
(一)讀書成風
江西古代形成了讀書成風的優秀傳統。不讀書,就不能傳承歷史文化。這種讀書的傳統起於何時呢?相傳最早在江西傳播中原文化的,是孔子的弟子澹臺滅明,他字子羽,春秋末年魯國武城人。他的品德才學都好,但貌不揚,孔子不喜歡,於是離開孔子,「南遊至江,從弟子三百人」。孔子知道後,作了自我批評,說:吾「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後來,江西人建友教書院紀念他,他的墳墓在南昌二中校園內,文革時被毀(據《史記正義》說子羽墓在山東鄒城縣,待考)。至今,南昌二中仍然是全省最好的學校。江西歷史上出現最早的文化名人是陶潛,即陶淵明,他的品德操行才學都非常好,魯迅稱譽他是「偉大的作家」。他在《五柳先生傳》中說:「好讀書,不求甚解。」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他讀書馬虎。他的意思是指漢代經學家們大搞訓詁學,作繁瑣的考證,浪費大量精力時間,沒有必要,提出批評。他如果不「好讀書」,不認真讀書,怎麼能夠寫出那麼多好詩好文來呢!一篇《桃花源記》沒有人能超過,包括蘇軾這樣的大家,模仿的文章,都達不到他的意境。而全國仿製的世外桃源勝境,竟有14處之多,還有人在繼續仿製。至於學習、模仿他的詩,那就更多了。陶潛讀書,有優良的家庭傳統。他的高祖母湛氏,新幹人,陶侃的母親,是中國古代的四大母親之一。陶侃父親早逝,她教育陶侃成才,「停杼教子」、「削發留賓」、「土碗送子」、「歸還干魚」等,都是感人的故事。陶侃、陶潛都有珍惜寸陰的精神和傳統。陶侃常說:「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豈可逸游荒醉,生無益於時,死無聞於後,是自棄也。」陶潛在一道《雜詩》中也說:「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歐陽修的母親,也是中國四大母親之一,歐陽修父親早逝,歐母「畫荻教子」,成為千古佳話。清代詩人、劇作家蔣士銓的母親,「鳴機夜課」,也是教子成龍的賢母。宋代時,饒州人讀書,蔚然成風,洪邁在《容齋隨筆》中的記載:饒州「為父兄者,以其子弟不文為咎;為母妻者,以其子與夫不學為辱,其美如此。」明代時,在吉州,「序塾相望,弦誦相聞」,「人無貴賤,無不讀書」,以至「三尺童子,稍知文章」。母親督促兒子勤奮讀書的風氣,一直世代相傳。至今高考成績,江西青少年仍居全國前茅,繼承了二千多年讀書成風的優良傳統。
二)科舉成名
中國從隋唐以後,通過科舉制度選拔人才,安置官吏。科舉制規定:讀書數年的生員,在縣一級考試及格者為秀才,在州(郡)、隨後為在省一級考試及格者為舉人,在京城由禮部主持考試及格者為進士,其中由皇帝親試,確定為進士中的前三名者,稱為狀元、榜眼、探花。秀才、舉人、進士考試,原則上三年一輪,所以民俗有「狀元三年一個」的說法。考丨中進士者,一般可獲得知縣的職務,也即有七品官銜。通過文化考試,出任封建社會的官職,比由官員鄉紳推薦出任官職,顯然是一種進步。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七月下詔,從光緒三十二年起停止科舉考試,改由學校教育代替科舉制度。由隋至清,歷代全國進士計98689人,江西進士10506人,佔10.7%。全國狀元724人,江西狀元41人,佔5.6%。江西另有武狀元6人。進士最多的縣是吉安縣,有500餘名,擁有400名進士以上的縣有南昌、吉水、豐城、安福、婺源等縣。這些縣在全國一直都是享有盛名的文化縣。
(三)作家成派
在歷代讀書成風的基礎上,江西的詩人、詞人、作家、戲劇家、文章家眾多。如《全宋詞》收入江西詞家174人,佔全書作者的12%,居全國第二位,略少於浙江。在眾多的作家中,開基立派的有:以陶潛為代表的田園詩派和隱逸詩派,以晏殊、歐陽修為代表的江西詞派,由歐陽修、王安石奠基的主張以理入詩的宋詩派;由黃庭堅開創的倡導言必的據的江西詩派,由楊萬里首創的致力清新自然的誠齋詩體,由文天祥、劉辰翁等興起的愛國詩體,由湯顯祖開創的以情代道的臨川劇派,由楊士奇等興起的整潔端正的館閣書體,由陳三立等興起的不推崇盛唐詩而模仿江西詩派的同光體等。這些文學方面的派別,各有優劣長短,但在歷史上影響很大,都有不同的作用和價值。
(四)學者成林
首先是哲學家多,在《哲學大辭典》中收入江西宋明時期哲學家50人,佔全國同期哲學家的16%以上。理學是儒家哲學的新發展。周敦頤是理學的奠基者,又是教育家,原為湖南道縣人。他長期在江西從政為官,後隱居廬山北麓蓮花峰下,創濂溪書院講學,他自認為是江西九江人。理學兩大派的開創者朱熹、陸九淵,都是江西人。宋、元、明三代,追隨他們的學者很多,形成理學的強大陣營。其次是史學家多,在《二十四史》中,江西人歐陽修主修《新唐書》和《新五代史》,揭
Ⅸ 江西九江有什麼悠久的歷史文化
九江,簡稱 「潯復」,古稱 「潯陽、柴桑、江州」,制是中國江西省下轄地級市,是具有2200多年的歷史文化名城。
九江位於江西省最北部、長江以南沿岸,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江西省經濟、政治、文化、科教、商業次中心城市,江西省雙核城市,長江十大港口城市,中國十大魅力城市,中國著名優秀旅遊城市,有「江西北大門」之稱。九江地處長江與京九兩大經濟帶交叉點,是長江中游區域中心港口城市,中國首批5個沿江對外開放城市之一,號稱「三江之口,七省通衢」與「天下眉目之地」。
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有三分之二的水域面積在九江,世界文化景觀遺產(廬山)、佛教凈土宗發源地(東林寺)皆位其境內。
Ⅹ 關於江西的文化歷史
江西開發的歷史,從出土文物考證,可以上溯到距今一萬年以前。而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則始於約於公元前202年(漢高帝初年)。時設豫章郡(贛江原稱豫章江),郡治南昌,下轄18縣,分別為南昌、廬陵、彭澤、鄱陽、餘汗、柴桑、贛、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歷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為贛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與後來的江西省區大致相當。漢武帝時劃全國為13個監察區,稱13部州,此時的江西屬揚州部。
公元291年,即西晉元康元年,改設江州,其主體為江西地區原有郡縣。隋朝曾作行政區劃調整,州的級別降與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區設有7郡24縣。至唐時增加到8州37縣,分別為洪州、饒州、虔州、吉州、江州、袁州、撫州和信州。貞觀元年唐太宗劃全國為10道監察區,玄宗時增為15道,洪、饒、虔、吉、江、袁、撫、信8州隸屬於江南西道監察區。
五代時期,江西地區先轄於吳後轄於南唐。在這個時期出現了相當於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區劃6州、4軍、55縣。交泰元年,南唐中主決定建南都於洪州,並因此升洪州為南昌府。宋代在州之上改道為路,江西地區被置9州、4軍、68縣,其大部分隸屬於江南西路,另有一部分隸屬於江南東路。
元朝開始確立行中書省制度(簡稱行省或省)。江西行省轄區遠遠大於今天的江西省區。除包括了今江西絕大部分地區外(原江西東北地區隸屬於江浙行省),還包括了今天廣東省的大部分。元行省下設路、直隸州、州(同縣級行政機構)和縣。江西行省下轄龍興、吉安、南康、贛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臨江、撫州、饒州、信州等13路和南豐、鉛山2直隸州以及48個縣、16個縣級州。
明朝雖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區建制,但改行中書省為布政使司(習慣上仍然稱省),改路為府和改州為縣。江西布政使司轄南昌、瑞州、饒州、南康、九江、廣信、撫州、建昌、吉安、袁州、臨江、贛州、南安13府,下轄78縣,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區。其時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機關,三司分別由中央直接節制,分權而治,互不統屬。
清朝改江西布政使司為江西省,行政區域基本承襲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設蓮花、南昌府增設銅鼓、贛州府增設虔南等3個縣級廳,同時升寧都縣為省轄直隸州。巡撫成為全省最高行政長官,下設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財政與司法監察。
民國時期,清朝的府、州、廳一律改為縣。江西省共轄81縣。至1926年北伐軍進駐南昌時正式設南昌市。1934年從安徽劃婺源縣入江西,1947年劃回安徽,1949年再次劃歸江西。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先後在江西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據地。其中著名的有贛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包括寧岡、永新、蓮花3縣和吉安、安福、遂川與湖南酃縣的一部分)、湘贛革命根據地、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包括弋陽、橫峰、貴溪、德興、余江、萬年、上饒、鉛山等縣,後發展為閩浙贛革命根據地)以及包括銅鼓、修水、萬載、宜豐等縣的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當時的中央革命根據地在贛南和閩西地區的21縣(包括江西的瑞金、安遠、信豐、廣昌、石城、黎川、寧都、興國、於都、會昌、尋烏等11縣),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設在瑞金,故瑞金有紅都之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江西省的行政區劃曾經有過多次調整和變動。南昌市為江西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