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人知的美國歷史
導演用紀錄片的方式,糅合大量歷史素材,電影素材等珍貴史料,奧利佛斯通親自口述講回解一個歐美答老牌真左派眼中的美國歷史。十集紀錄片看下來,可以明顯看出導演用心良苦,當然影片也不免帶入導演個人的主觀情感和態度(畢竟是老牌大左派)。總之,不論是從影片自身的角度,還是從歷史本身的角度,這部電影絕對值得一看。
㈡ 有關奉獻的名人事例
1、白芳禮,從1987年開始,白方禮連續十多年靠自己蹬三輪的收入幫助貧困的孩子實現上學的夢想,直到他將近90歲。
2、袁隆平,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於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楊善洲他好書記楊善洲退休後義務植樹22年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飢餓。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
3、高淑珍,14年間,她接收了近百名殘疾孩子,卻從未收過一分錢。慕名而來的孩子越來越多,但是高淑珍精力有限,家裡地方有限,還債務累累,但是「不」字她始終說不出口。無論多麼艱難,她總是盡最大努力,讓孩子們的生活過得好一些。
4、諾貝爾是安全炸葯和無煙火葯的發明人。他把畢生的精力都用在研製炸葯上。研製成功後,贏得了超多專利權,積累了許多財富。
1896年,諾貝爾逝世前決定把3300萬克朗作為基金,用每年的利息,他獎給世界上傑出人物,促進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服在遺囑中說:「這獎金不論國籍、人種和語言,只發給確實對人類有不可磨滅的貢獻的人。」諾貝爾為科學奉獻了一生,諾貝爾獎則永遠地促進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
5、華羅庚毅然回國: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並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㈢ 《辛德勒的名單》的真實歷史是什麼
是的.奧斯卡·辛德勒,一個真實的人物,在斯皮爾伯格導演的《辛德勒的名單》贏得了7座奧斯卡金像之後,辛德勒成了一種象徵。在20世紀那場最殘酷的戰爭的陰郁背景中,辛德勒的形象閃耀著人性的光輝。
這是一個謎樣的人物,在歲月的遺忘和公眾的誤讀之後,一系列與辛德勒有關的新發現使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辛德勒。
弗蘭克·福利被人們稱為英國的「辛德勒」,而拉烏爾·瓦倫貝格被稱為瑞典的「辛德勒」。
瓦倫貝格是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夫人的舅父。瓦倫貝格在40年代以外交官的身份至少挽救了10萬猶太人。
「辛德勒的名單」不只是一件遺物,它更是一種象徵,是人類精神遺產的一部分。
㈣ 《海底兩萬里》主要人物及人物簡介
《海底兩萬里》
這是我上高中時最愛讀的一篇小說,之後還把三部曲中的其它兩部:《格蘭特船長的女兒》和《神秘島》。上高中時是1997年,當時讀完《海底兩萬里》的時候,就對作者儒勒·凡爾的敬佩,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猶如黃河之水,一發不可收拾。
㈤ 三位在正史中不受待見的人物,影視劇中被強行洗白,都有誰呢
眾所周知,中國的歷史是世界上最悠久的國家之一,其中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也是早在商朝就出現了,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
這么悠久的歷史,也就使得我國記載歷史的書籍非常多,諸如《史記》、《資治通鑒》、《戰國策》等正史書籍已經非常多了,而歷史演義小說等社會野史則更豐富。
因此,我國對於歷史非常重視,不僅有專門的學者研究歷史,還開設了相應的課程來讓我們的後代了解歷史。
只能說,雖然影視劇以娛樂為主,但也應該尊重歷史,再加以合理改編。
㈥ 南開大學走出過哪些知名校友
出生於1983年的80後張一鳴,可以說是南開大學目前在互聯網行業中最為傑出的校友。
關於大學選擇了南開,張一鳴自己如是說:「高三報志願,給自己定了4個標准:首先,必須是一所著名的綜合性大學,不要像中科大那樣,男女比例嚴重失調,供求關系不平衡,找女朋友難度太大;其次,必須要靠海,是因為我喜歡吃海鮮;第三,不能離家近,免得父母總找到宿舍樓下來;第四,冬天要會下雪,我是福建人,確實沒見過雪,真的很想玩。」哈哈。
他裝過幾十台電腦,而且大部分是幫女同學裝,不但幫忙裝電腦還經常保修。最終,修電腦為他帶來了人生重大的收獲——當時的女朋友,現在的太太。配圖為張一鳴上榜美國《時代》雜志2019年度全球百位最具影響力人物榜單。
2005年,張一鳴從南開大學畢業之後,至今已先後參與創辦酷訊,飯否、99房,其中最成功的當屬2012年創辦的位元組跳動。2013年,他先後入選《福布斯》「中國30位30歲以下的創業者」和《財富》「中國40位40歲以下的商業精英」,2019年3月,張一鳴以162億美元的財富排名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70位。
㈦ 不為人知的美國歷史是歷史方面的書嗎
誰是美國民權運動的推手
——讀《光輝歲月:美國民權英雄心靈史》
【題記】歷史不會忘記那些對社會進步作出卓越貢獻的英雄人物;而改寫歷史也需要每個人的參與和努力;誰也不要貪天之功,誰也不要置身局外。
先說幾句題外話:什麼叫「民權」?
說到美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民權運動」,我一直感覺這個中譯有點怪怪的。在漢語里,「民」通常是與「官」相對而言的,可是所謂美國「民權」運動,並不是美國民眾要求與當官的人享有平等權利;孫中山「三民主義」之「民權主義」,英語表述是Principles of Democracy,即民主主義,是規定「主權在民」的政體設計。有人說「民權」就是「人的權利」,即美國《獨立宣言》開宗明義講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那為何不幹脆叫「人權(運動)」而叫「民權(運動)」呢?又不似唐朝柳宗元寫《捕蛇者說》,要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諱,只能以「人」代「民」(「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而我們要故意反過來用,代柳宗元向李世民「復仇」?
查英漢詞典,人權是Human Rights;民權Civil Rights,正確的完整的翻譯應該是「公民的權利」、「公民權」。這就對了!人權與公民權有交集,但不是一回事,因此法國大革命的《人權宣言》,全譯應是《人權和公民權宣言》,英譯是: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Man and of the Citizen。公民權包括人權,人權不一定包括公民權,比如外國人在中國享有各項基本人權,卻不一定享有中國的公民權;重罪囚徒被剝奪了公民權,但仍應享有不受酷虐和羞辱的基本人權。
簡而言之,所謂美國「民權運動Civil Rights Movement」,應該稱「公民權運動」。「公民權運動」當然包括爭取基本人權,比如說黑人應該享有不被白人種族主義分子三K黨暴徒用私刑處死的權利——而這在法理上,美國社會早已解決,雖然現實又是一回事。
一
言歸正傳。東方出版社今年8月初剛剛上市的這本《光輝歲月:美國民權英雄心靈史》,編輯在網上的推薦語是:「本書以小馬丁•路德•金等五位民權英雄傳記的方式,還原了美國通往正義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一段歷史。他們的光輝歲月,為奧巴馬鋪平了通往白宮的路;他們的精神,鼓舞了曼德拉,也激勵著所有在風雨中抱緊自由的人。」這個簡介,應該說是非常平實而中肯的。
1955年12月1日,在亞拉巴馬州的首府(曾是南北戰爭期間南方邦聯的首都)蒙哥馬利市,在百貨公司上班的裁縫、黑人羅莎•帕克斯女士,下班回家時在公交大巴上拒絕給白人讓座,違反了種族隔離法而被逮捕。在一個新成立的黑人民權社團「蒙哥馬利進步協會」的運籌下,12月5日(星期一),這座城市的5萬名黑人同胞開始了拒乘公交車的抱團行動,向種族隔離的惡法發起挑戰。對此,種族主義極端組織「白人公民委員會」,公然在蒙哥馬利的集會上散發傳單,殺氣騰騰地寫道:
「在人類事務中,當清除黑人種族成為一種必要時,理應採取一些特定手段,包括槍支、弓箭,投石器,以及刀子。我們堅持以下真理是不言自明的,那就是所有白人生而平等,人人具有生存、自由和幹掉黑鬼的權利……如果我們不立即停止對這些非洲裔生番的幫助,我們的迷夢就會驚醒,我們會發現黑鬼們竟然想要入主白宮。」(見本書第48頁,以下引文不另注的即取自本書)
白人種族主義極端分子發布這個傳單在1956年1月,而53年後的2009年1月,不是「想要」而是在舉世矚目之下,民選的黑人總統奧巴馬在國會庄嚴宣誓,真的入主白宮了。
國會資深眾議員、黑人約翰•劉易斯應邀參加奧巴馬總統的就職大典,他請奧巴馬在一張照片上簽名留念。奧巴馬提筆寫道:
「因為有你——約翰
——貝拉克•奧巴馬」
奧巴馬的題詞雖然有修辭成分,但對美國民權運動前輩的尊敬和感激卻是由衷的。他當然明白,非洲裔美國人在法律上政治上能夠享有完整的公民權利,他作為黑人公民權實現的標志能夠當選美國總統,不是約翰一人之力。奧巴馬生於1961年,那一年21歲的大學生約翰•劉易斯正投身挑戰種族隔離制度的「自由乘客」行動。獻身民權運動,作為「學生非暴力協作委員會」的領袖人物,劉易斯曾30多次入獄,多次被打得昏倒在地。1986年他被《時代周刊》與德蘭修女等人並稱為「活著的聖徒」。但是,在黑人與白人中,還有許許多多為民權運動做出了重大奉獻的人,比如二戰退伍軍人、紫心勛章獲得者荷塞•威廉姆斯,投身民權運動,被捕達135次;更有一些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這里忍不住要說到約翰•F•肯尼迪總統的一句名言:「不要問你的國家做了什麼,問問你自己為國家做了什麼!」他在總統就職典禮演講中的這句話,傳遍世界,在我國許多中小學教室的牆壁上我也看到過。這位美國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總統,憑借黑人的選票以極微弱的優勢,擊敗老牌政客尼克松而當選。他說這樣的話,不是號召人們要維護美國不公正的現狀,而是以理想主義的情懷激勵年輕一代美國人為推動社會進步而貢獻自己的力量。於是,「來自南方的黑人與部分北方白人大學生捫心自問的結果,是成批成批地投身『自由乘客』運動。這場運動,是『學(生)非(暴力)協(作委員會)』與「(種)族平(等代表大)會』發起,向種族隔離發起的下一波強勢沖擊。……實行種族融合的大巴士從首都華盛頓啟程,目標直指南方各州。在每個途經的重要車站,『自由乘客』成員都要下車,堂而皇之地進入餐廳和廁所,而無視任何『僅限白人』的警告……」(第二章第9節《問問你為國家做了什麼?自由!》)
小馬丁•路德•金和他領導的民權組織「南(方)基(督教領袖)聯(合會)」也參加了「自由乘客」行動。可以說,這位年輕的民權運動領袖遵循的是他從小領受的母訓:「只要努力去做,哪怕是一個人也會讓世界很不一樣。」(本書第80頁)他的母訓與肯尼迪的上述名句是一脈相通的;也就是中國古賢講的「自勝者強」和「反求諸己」。
正是因為有千千萬萬追求平等、自由和公正的人們,「努力去做」,為改變國家和社會的現狀而英勇奮斗,才有美國社會的進步。
金博士非常清楚地意識到了這一點。他深信黑格爾的這句話:「所謂領袖,其實只是體現公眾意願的工具」。他一再向神祈禱,向公眾表明心跡:「我只是一場運動的象徵」,假如世上沒有小馬丁•路德•金,這場波瀾壯闊的民權運動仍然會發生,「我只是正好在場而已。」
金博士的表白並非純屬謙虛。事實上,眾所周知的1963年8月28日25萬人「進軍華盛頓」的和平示威,既非他的創意,也不是他和他的「南基聯」一家組織實施。創意產生於民權運動的老前輩A•菲利普•倫道夫,二十多年前他就提出和組織過「向華盛頓進軍」,只是因為羅斯福總統的妥協,他半途叫停了。參加這場「進軍華盛頓」行動的有五大民權組織(NAACP即「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南基聯」,「族平會」、「學非協」和「城市聯盟」),操盤調度者是民權運動實戰老手「影武者」巴亞德•拉斯廷。五大組織的代表以及菲利普•倫道夫6大領袖都在集會上發表了演講,不過是小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傳播最廣,最有名。這一方面,是因為金博士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有名人效應;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篇演講辭既感性,重在講願景,富於詩意,有打動人心的情感力量,又「理性」,有節制,更易於為各個種族和階層的人所接受,而不像「學非協」主席約翰•劉易斯的演說「激進」,側重講現實選擇而帶「威脅性」。
二
本書作者陳國平悉心研究美國民權運動史,他為什麼選擇這五個人的事跡來再現這段「光輝歲月」呢?
這五個傳主分別是女工羅莎•帕克斯,牧師小馬丁•路德•金,無職業的鼓動家馬爾科姆•X,律師瑟古德•馬歇爾,在校生約翰•劉易斯。這些職業和身分,可以構成或映射美國社會與民權運動主要成員的圖景。
從年齡構成來講,瑟古德•馬歇爾是老一輩,作為NAACP總部的「刺頭律師」,早在1951年他就參與劃時代的「布朗訴托皮卡教育管理委員會案」,主挑教育領域「隔離但平等」的惡法,1954年在最高法院訴訟獲勝,吹響了結束種族隔離制度的號角;「當瑟古德開始在法庭上贏得一個個里程碑式的勝利時,小馬丁•路德•金還只是一名在校生而已,而馬爾科姆•X則在街頭與監獄之間茫然掙扎。」羅莎•帕克斯出場時是42歲,小馬丁•路德•金和長他3歲的馬爾科姆•X都是39歲盛年被刺身亡,這三人算是中年一代的代表;而約翰•劉易斯當選「學非協」第三任主席,出席白宮會談並參與「進軍華盛頓」時年僅23歲,無疑是年輕一代的代表。
從影響力(名聲)和歷史地位(貢獻)來講,這五個人都足夠大。其中,瑟古德•馬歇爾1993年去世時,《時代》周刊在報道中稱他是黑人民眾心目中的三大英雄之一,另外兩個人則是小馬丁•路德•金和馬爾科姆•X。金博士不用說了。瑟古德是聯邦最高法院空前絕後的黑人「勝訴大師」。在他的律師生涯中,一共向聯邦最高法院提交了32起訴訟案,贏了29起。這種上訴案操作起來比普通案子辯護要難得多。聯邦最高法院據以建立的新判例,為美國黑人的利益構築起個體權利的宏大框架;他給美國種族關系的演進帶來了極大影響。後來他又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黑人總檢察官、第一個黑人聯邦大法官。
馬爾科姆•X當時曾被稱為「美國頭號黑人怒漢」,以他的「源自(白人種族主義者對黑人解放的)仇恨的恨」,宣稱要「做任何值得一做之事」,為黑人的自衛權利吶喊,三K黨徒也對他退讓三分。拳王穆罕默德•阿里,本名卡修斯•克萊,他與馬爾科姆•X是至交,正是在馬爾科姆•X的影響下,信了伊斯蘭教並改了名字,拒絕應征參加越戰,理直氣壯地喊出「越南人從不叫我黑鬼」的心聲。6歲時馬爾科姆•X當牧師的父親死於種族分子謀殺;11歲母親承受不了生活重壓而進了精神病院,13歲他入了收容院。他當過侍者、店員,在黑幫里拉過皮條、干過武裝劫匪,吸毒;他是在監獄里博覽群書,體會「真切的(精神)自由」並完成學業。改邪歸正後,他「盡量做到最好」,專事民權運動的鼓動工作。在他被刺身亡43年後,奧巴馬說:「我從來不曾接受他的理論……我認為馬爾科姆的所作所為,是黑人社區漫長傳統的自然後果。在某些特殊的歷史時刻,對黑人而言,堅持他們的人格與價值觀,是壓倒一切的命題……有必要證實『我是一個人,我是有價值的,我是重要的』。我想馬爾科姆比他同時代的任何人都更好地抓住了這一點。」直面真相,對白人對全世界勇敢說出內心想法,這是馬爾科姆的最大貢獻。
㈧ 奧利佛·斯通紀錄片《不為人知的美國歷史》哪裡可以下載
是不是這個,這個很清楚哦!
video.
sina.com.
cn/p/news/v/2013-08-14/115962783697.html(前面加http://,並成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