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學反思
二、要想有所發現,還必須拓寬知識面,增加知識底蘊。要有精深的物理專業知識和心理學、教育學的基本知識,要廣泛涉獵其他學科,要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以及物理教改成果,還要學會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發現新知識奠定基礎,否則將很難有所為。
三、要勤於動腦,善於思考。在上完每節課後都要進行反思,反思一節課的成敗得失,並及時做好記錄。課後的反思,雖然點點滴滴,但它來自於我們的教學實踐,出自於我們深刻的思考,是我們的真切感受,因而是非常珍貴的。
四、要善於總結,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要經常看自己所寫的教後記錄,進一步對其進行深層次的探討,運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科學方法,拋開膚淺的、表面性的東西,注重對規律的揭示,對真理的發現。
五、寫教學反思記錄,還要做到持之以恆。 一篇好的教學反思,應該寫些什麼呢?
一、寫得失— 一節課下來,課堂教學抑或超乎所想的順利,抑或不盡人意。一堂課可因教師一句幽默奇妙的導語而使課堂氣氛空前活躍;可因教師一個手勢、一個眼神而令故事情趣大增;可因一種新教法的採用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或因講得多而學生興趣全無;也可因一個環節的遺漏或疏忽而走錯路、走回頭路等。再者,「因」與「果」是相互作用的。所以,不管是得是失,教師皆應實話實說,將其記錄在案,以期在往後的教學工作中安排更周到、操作更自如,少走彎路、不走回頭路。
二、及時反饋—寫師、生 教與學是兩種個體間發生的知識傳遞關系。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則為學習主體。教師的情緒、教師的舉手投足、教師對教材對學生對教法了解的深淺等都直接作用於學生,影響著課堂氣氛與授課效果。相反,學生的注意力情況、學生的疲勞狀態、學生的知識差異等也反作用於教師。此二者同時存在,相互作用,彼此牽制,影響著課堂效果。鑒於此,課畢就該及時反饋,將課堂上師生表現與授課質量進行及時分析、綜合登記,以幫助自己在日後備課、授課時能對「師」與「生」的情況作更全面的分析。
三、綜合比較—寫教、學 教學反思記錄應該是說課的外延,它與說課互補。形成一個完整的「說課——備課——授課——寫教學反思」的程序。一節課過去
3
了,教師教法應用如何,達到預期目標沒有,效果怎樣,學生學習積極性如何,與教學要求是否相符,這都是實際操作中常出現的問題。教師應及時進行比較分析,找出問題的關鍵,把影響教與學的原因綜合出來,記錄在教學筆記中,日積月累,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
四、扣准要點—寫特點實際上,在平時的教學中,上一節好課不容易,一節課要面面俱到更不可能。一節課能有特色,能有個閃光點,能有一種值得借鑒的好做法,就算是成功。所以在教學反思中就可以把閃光點扼要地記上,寫下該節課之特點,有重點有選擇地採用教法,設計教學程序,做到一課一特色,課課有特色。
2.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
總結一:中學物理、抄化學要求學生要記憶的知識點很多,很雜亂。再加上物理定律、化學反應現象和原理相對比較抽象,難理解。相對其它科來說理化比較枯燥,難理解,很多學生記不住,容易忘。考試的時候想不起來。我建議你去買點相關的教輔資料看看。我強烈推薦
一本叫《理化奪分奇招》
3. 如何進行物理概念的有效教學反思
科學探究是培養學生做到有意識的,像科學家一樣的思考。當學生養成這樣的好習慣,不僅有利於物理概念的學習,而且對今後的學習及發展也有益。探究是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推理、預測、分類、建立模型以及交流。觀察:是用一種或多種感官去收集有關這個世界的信息。聆聽小鳥的鳴叫,看到紅花綠葉,或是聞到做飯時的香味都是進行觀察。科學家們為了提高他們感官的靈敏度,有時還使用一些輔助工具,比如示波儀、望遠鏡、顯微鏡等,使觀察更為詳盡。初二物理課本剛好安排聲、光、熱等知識;也提到人耳、眼睛等人體感官;這對於我們借用這些知識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學生有意識的主動進行觀察並掌握聲音的產生、光的傳播及溫度等概念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觀察必須如實反映所感知的事物,並能達到越真實、越精準就更好。教師還要提醒學生,在探索科學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把觀察到的內容詳細地記錄在筆記本上,這些記錄的數據等信息即可作為證據。
推理:當我們對觀察到現象做出解釋(分析判斷)時,就需要進行推理。例如,為什麼我們總觀察到電閃雷鳴而不會倒過來?——引導學生——要做出推論我們不僅需要以往的經驗知識——還需要學習新的概念——速度——聲速——光速。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進一步的調查探究才能得到更滿意的答案。
預測:是根據現有證據和既往經驗對將來的事件做出推論。在教學中,我們教學電阻、電功率、壓強等概念時,可以先引導學生觀察、推理、預測,並通過實驗來驗證學生預測的正確性,從而鼓勵學生多進行預測及實驗驗證。初二物理課本科學之旅有個演示實驗(如下圖1):正好告訴學生預測是推理的一種,所以它也有可能會出錯,只要多動腦動手,多學習才能提高預測能力。
4. 物理教學中是怎樣進行課堂教學反思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
教學反思是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行為,是教師對教學行為和教學活動進行批判、有意識地分析與再認證的過程。而物理教學反思就是一種以追求物理教學實踐合理性為目的,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發現、思考、解決問題,對教學行為和教學活動進行批判、有意識地分析與再認證的過程。物理教學又是一種創造性的教學實踐,需要不斷的教學反思,才能夠適應新一輪教學改革的要求,還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注重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情感因素,不斷探究和尋找提高物理課堂有效教學的方法和途徑。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創建和諧課堂
正所謂「親其師則信其道」,師生之間的關系和諧、融洽了,學生自然就願意聽你講課了,這時課堂的教學效果肯定好。
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就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做到以下幾點。
1.要愛學生並能夠理解學生
特別是平時要給學生學習和生活上的關心,及時了解他們的心理動態,並積極給予疏導
2.在處理學生之間的矛盾時必須要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尊師、信師,才會樹立教師在班級中的威望
3.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並信任他們
在平時的教育教學當中,只有做到尊重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學生也才會信任老師。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注重問題情境的創設,由景生疑,學起於思,思源於疑。選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觀察接觸過許多物理現象和應用物理知識的事例。在教學過程中,特別是新課導入時,優選學生已有的生活、生產經驗。把學生引導到一種熟悉親切的物理環境中,然後設疑。恰當的問題情境可以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激起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求動機,引起學生思考,進而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慾。
三、優化實驗探究過程,提高課堂實效
在物理教材中有大量的實驗探究活動,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活動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應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開設盡量多的實驗,物理新課程提供了實驗要求並沒有限定方案,教師要引導學生設計盡可能多的方案,以便開發學生智力,提升課堂品位;開發低成本實驗,充分利用身邊的物品製作實驗器材,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將復雜的、難做的實驗使用計算機進行數字實驗;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實驗目的、原理、方法、設計方案、得出結論、誤差分析六個方面進行思考分析,著力提高操作技能,發展思維。
四、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利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增強學生的投入意識,優化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在一節課的時間里加大課堂的信息容量。運用多媒體技術,節省了大量板書和畫圖的時間,保持了學生學習思維的連貫性,用於老師當堂檢查學生掌握這節課知識的情況,使學生在一節課的時間里真正學到更多的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體輔助教學對於物理這門學科來說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因為物理這門學科屬於科學的范疇,在教學過程中很多實驗可以通過電腦來模擬,有利於學生理解實驗結論。多媒體課件的圖片、聲音、視頻、動畫等素材可以大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生動地展示物理這門學科的特色,使學生的學習不再感到枯燥,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多渠道、多方面的,對於具體執行教學任務,對學生起著直接影響作用的教師來說,只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提高專業素養,發揚敬業精神,改進教學方法,不斷創新,積極探索教學規律,形成良好教風,那麼課堂教學的效率自然就會大幅提升。
5. 初中物理 怎樣使用電壓工作 教學反思
在此節內容中,結合教參、課標以及中考說明,我是這樣確定教學目標的。(一)知識與技能:初步認識電壓,知道電壓的作用;提供電壓的裝置;知道電壓的單位,能對電壓的不同單位進行換算;了解干電池、家庭電路及人體安全電壓的電壓值;知道電壓表的作用及符號;能准確讀出電壓表的示數,會正確使用電壓表測量電路中的電壓。(二)過程與方法:初步認識電源、電流、電壓的關系。(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學生正確使用電壓表技能的訓練,使學生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學習作風。重點:電壓的作用;電壓表的讀數及正確使用。難點:正確和熟練使用電壓表測量串聯電路中各部分的電壓。圍繞本節的教學目標我相應採取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來進行教學目標的達成。即:創設情境,明確目標→自主互動,獲取新知→新知回顧,重點練習→技能訓練,動手實驗→課後小結,布置作業。
6. 如何上好一堂物理復習課教學反思2
為了鞏固《壓強》這一章的內容,我精心設計了一堂復習課,在這節課里,知識點歸納有條理性,典型題目有代表性,拓展訓練有針對性,自我感覺是一堂較好的復習課。為了檢測復習的效果,我又在緊接著的一節課進行了一次小測驗,結果不理想。於是,我找到部分中下游水平的學生談話,其中有兩名學生的話語給我的啟示很大。初三、三班的張**同學(中游)說:「我上課都能聽懂,但課後或考試時不會思考,不會做題。」初三、一班的於**同學(下游)說:「我的基本概念和公式都記住了,但遇到具體的問題找不到思路。」
針對出現的問題,我經過認真的思考,認為產生上述現象的原因有兩點:一、在涉及「基本知識」的復習課中,我習慣於通過歸納成條文或者畫圖表概括的手段羅列知識,梳理知識的方法。在此過程中,我雖然津津樂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無法激起學習興趣;二、在涉及「物理解題技能」的復習課中,我在闡述一種方法後,就習慣於立即出示一個或幾個相應的例題或練習,學生只管按我傳授的「方法」套用。省略了學生「方法」的思考,同時限制了學生的思維。長此以往,學生在解答問題上,就會束手無策,無從下手。
如何搞好復習課的教學呢?我通過與其他幾位物理老師交流及查閱資料等方法,對復習課的教學有了新的認識。一、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梳理知識,形成體系。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自學閱讀能力,又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二、要經常提出一些有創設性的問題,問題是物理的心臟,把問題作為教學的出發點,理所當然的順應學生的心理需要。三、設計出幾組題目,將有關物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與物理思想溶於其中,換言之,即以題目為骨架編擬課時教案,在具體教學中,以題目開路,然後引導學生對題目進行分析、討論、研究和解答。教師再借題發揮,畫龍點睛,使學生在積極主動地探索研究中。四、題目的選編要以考綱為綱,以教本為本,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起到示範作用。五、可以通過重溫新課時的實驗,讓學生自主探究等方式進行復習課的教學。
到了《浮力》的復習課,我對這節課的設計思路是:變以往的「講練講」為「練講練」。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出示問題——學生思考——自由發言——引出矛盾——小組討論——師生共同分析選優。在學生分組討論基礎上,適時地組織全班進行集體研討,針對不同的設計、不同的方案,學生們各抒己見,在討論和爭論中,教師適時點出問題關鍵,幫助學生理順思路,同時明確解題邏輯性和規范性,使學生能夠掌握若干個用浮力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全班學生都有所提高。一組題目講完了,帶領學生回過來反思,本題復習了那些基礎知識,利用了那些基本技能和那些物理方法,哪道題可以推廣或引申變式,還有那些解法。把後兩個疑問叫給學生,使他們不斷的反思,在反思中鞏固,深化,提高。使他們的知識由點到面,由面到體,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這樣這節課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實現了知識復習與能力提高的結合。最後的教學效果很達到預期的要求。整堂課上完後,我才深有體會。反思我以前的教學:一課前精心准備,找出解題的最佳方案。二課堂上盡量引導學生向著我設計好的思路去想,盡管節省了時間,限制了他們的思維。原先對學生能力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還說明學生蘊藏著很大的潛能,而我們教師往往對其估計不足,因而束縛了自己教學改革的手腳,放慢了教學改革的步伐。
總之,轉變復習課的教學觀念,使復習課的教學得到顯著發展還是一個摸索的過程。
7. 初三物理電流是怎樣產生的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學生的學習過程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慾,
在整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版生始終處在一權種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
課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和愉快的學習氛圍,課堂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調動了全體學生參與。學生能順利的理解了電壓電流形成的原因。
通過多媒體演示與水流,加快了學生對電流形成的理解。
類比以水流的形成類比電流的形成,有效的降低了學生理解上的困難。
再加上學生上講台演示實驗,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信心。
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初步體會到創新的意喜悅,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