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有什麼症狀
Ⅰ 心肌炎會出現什麼症狀
狗狗單獨發生心肌炎的較少,大多繼發於某些傳染病、寄生蟲病、中毒病、風濕症及盆血等。 心肌炎症狀 急性非化膿性心肌炎以心肌興奮為主要特徵,狗狗表現心搏動亢進,心音增強。當患病的狗狗稍做運動之後,心跳加決、可持續較長時間,這種心機能試驗,往往是確診本病的依據之一。 慢性心肌炎狗狗的表現為虛弱、呼吸困難、心動過速、心跳無力、節律不齊,多伴有縮期雜音。心臟代償能力下降,粘膜發緒,體表靜脈怒張、領下、四肢未端發生水腫。 嚴重心肌炎的狗狗食慾廢絕、精神沉鬱、神志昏迷,最終因心力衰竭而突然死亡。 診斷要點 急性心肌炎多以心肌興奮症狀開始,表現為脈搏疾速而充實,心悸亢進,心音增強。病犬稍作運動之後心跳迅速增數,即使運動停止,仍可持續較長時間。當心肌出現營養不良和變性時,則主要表現為心力衰竭的症狀,常可聽到第二心音顯著減弱,多伴發縮期雜音,往往出現明顯的期前收縮、心律不齊。當心臟的代償適當能力喪失時,則病犬的粘膜發紺,呼吸高度困難,體表靜脈怒張,四肢末端、胸腹下水腫。如做心電圖檢查,可見到有明顯的變化。 通常根據原發病史,結合心肌興奮性增高的症狀和心機試驗可幫助診斷,即先在安靜狀態下測定病犬脈搏數,隨後進行5分鍾後再測定其脈搏數。患心肌炎時,停止運動2~3分鍾後,脈搏數仍不能恢復正常。若能做心民圖檢查,則有助於本病的診斷。 防治措施 加強護理 病犬要安靜休息,停止訓練和作業,避免過度興奮和運動,限制過多飲水。 促進心肌代謝 可用三磷酸腺苷15~20毫克、輔酶a35~50單位或肌苷25~50毫克,肌內注射,每天1~2次。或加用細胞色素c15~30毫克,加入10%葡萄糖溶液200毫升中,靜脈注射。 對症治療 高度呼吸困難時,可行氧氣吸入,對尿少而水腫明顯的犬,可應用利尿劑。
Ⅱ 心肌炎有啥症狀
青壯年發病較多 常先有原發感染的表現 如病毒性者常有發熱 咽痛 咳嗽 嘔吐 腹瀉 肌肉酸痛等 大多在病毒感染1-3周後 出現心肌炎的症狀 由於心律失常可致心悸因排血量降低而感無力 累及心包膜及胸膜時 胸悶 胸痛 亦可有類似心絞痛的表現 嚴重者心功能不全 常見體征 竇性心動過速與體溫不相平行 也可有竇性心動過緩及各種心律失常 心界擴大者佔1/3-1/2 見於重症心肌炎 因心臟擴大可致二尖瓣或三尖瓣關閉不全 心尖部或胸骨左下緣收縮期雜音 心肌損害嚴重或心力衰竭者 可聞舒張期奔馬律 第一心音減弱 合並心包炎者可聞心包摩擦音
輕者可完全無症狀 重者心力衰竭或猝死 表現懸殊 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六個類型:①無症狀型:感染後1-4周心電圖出現S-T改變 無症狀 ②心律失常型:表現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 心室性期前收縮最多見 ③心力衰竭型:出現心力衰竭的症狀及體征 ④心肌壞死型:臨床表現類似心肌梗塞 ⑤心臟增大型:心臟擴大 二尖瓣及三尖瓣區收縮期雜音 ⑥猝死型:無先兆 突然死亡 心肌炎的臨床表現主要為原發感染或原發病的全身症狀 如睏乏 發熱 上呼吸道感染等 與心肌炎本身有關的臨床表現常取決於病變的廣泛程度 症狀的輕重變異很大 輕者可僅出現ST-T改變 無症狀 重者在短期內發生急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心律失常 並可能有暈厥或發展至心源性昏厥 甚至可猝死 有症狀者可主訴胸悶 心前區隱痛 心悸 乏力 氣急 腹痛 惡心 嘔吐 頭痛 頭暈 肌痛 關節痛 尿少 尿閉等 部分病人可有神經系統症狀 慢性心肌炎患者則除常見心律失常外 多數呈進行性心力衰竭
心肌炎的治療
(一)治療
1.積極治療原發病 對細菌 真菌 原蟲感染性心肌炎 應採用抗細菌 抗真菌 抗原蟲葯物治療 病毒性心肌炎尚無有效的抗病毒葯物 動物實驗證明 病毒是在細胞內破壞心肌細胞 心肌中病毒存在不超過18天 至感染第21天已不能從心肌中分離出病毒 因此 抗病毒治療主要用於疾病的早期 一般抗病毒葯不能進入細胞 因而無效 利巴韋林(三氮唑核苷 ribavirin)通過阻斷病毒一些酶的活性 以抑制病毒核酸的合成 而阻斷其復制 經動物試驗表明該葯治療小鼠病毒性心肌炎有一定的療效 但臨床效果尚不肯定 臨床用量每天為10~15mg/kg 分兩次肌內注射或靜脈緩注 也有人提出應用干擾素及轉移因子治療病毒性心肌炎 但臨床價值尚未肯定 病毒性心肌炎在急性發病後多伴有免疫功能下降 特別是細胞免疫功能降低 當出現反復感染時 可選用細胞免疫增強劑胸腺素 0.1mg/kg 每周肌內注射2~3次 30次為1療程 完成療程後 作用可維持1~2年 或在前臂皮膚接種死卡介苗以增強機體的特異性免疫力 方法是在前臂滴葯處皮上劃痕1~1.5cm長 兩劃 隔天1次 4周後改為每周2次 共30次 作用可維持年余
2.休息 心肌炎活動期應完全休息 重症心肌炎應嚴格卧床休息直到症狀消除 心電圖及X線變化恢復至正常再逐步起床活動 充分休息有助於使心臟縮小 心功能改善 過早恢復體力勞動可推遲病變恢復 甚至使病情加重 有主張在恢復期從運動試驗觀察心電圖有無缺血改變或再度出現心律失常作為可否恢復工作的參考指標
3.心力衰竭的治療 如有心力衰竭應及時控制 應用洋地黃類強心葯物須謹慎 因此時心肌對葯物的敏感性增高 較易發生毒性反應 故宜先從小劑量開始 逐步增加 亦可加用利尿葯和血管擴張葯物 心肌炎伴有持久心力衰竭者易有栓塞性並發症 可考慮採用抗凝治療
4.嚴重心律失常的治療 對不同心律失常應給予適當的抗心律失常葯物治療 對高度房室傳導阻滯伴阿-斯綜合征發作的患者安置臨時人工心臟起搏器可有效控制發作 增加存活率
Ⅲ 心肌炎的早期症狀是什麼
病毒性心肌炎是青年人容易患的一種心臟疾病,多是因為感冒後沒有好好休息,導致感冒病毒侵犯心肌而導致。因此感冒時應盡量休息,注意心肌炎的幾個症狀,一旦發現請盡快就醫。
1、嘔吐
心肌炎患者在發病前1—3周,常有發熱、咳嗽、咽痛、腹瀉、肌肉酸癌等症狀,患者中以女青年居多。
病毒性心肌炎如何治療
無特異性治療,治療主要針對病毒感染和心肌炎症。
1、休息和飲食
應盡早卧床休息,減輕心臟負荷,進易消化和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2、抗病毒治療
主要用於疾病的早期。
3、營養心肌
急性心肌炎時應用自由基清除劑,包括靜脈或口服維生素C、輔酶Q10、維生素Bco、ATP、肌苷、環化腺苷酸、細胞色素C、丹參等。
4、糖皮質激素
不常規使用。對其他效果治療效果不佳者,可考慮在發病10~30天使用。
5、對症治療
當出現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緩慢性心律失常和快速心律失常時進行相應對症治療。
Ⅳ 心肌炎都有什麼症狀、表現
心肌炎
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彌漫性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變。近年來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對發病率不斷增加。病情輕重不同,表現差異很大,嬰幼兒病情多較重,成年人多較輕,輕者可無明顯病狀,重者可並發嚴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
急性期或亞急性期心肌炎病的前驅症狀,病人可有發熱、疲乏、多汗、心慌、氣急、心前區悶痛等。檢查可見期前收縮、傳導阻滯等心律失常。穀草轉氨酶、肌酸磷酸激酶增高,血沉增快。心電圖、X線檢查有助於診斷。治療包括休息,改進心肌營養、控制心功能不全與糾正心律失常,防止繼發感染等。
病毒性心肌炎
參考資料:
【病因】心肌炎是心肌發生的局限或彌漫性炎症,可原發於心肌,也可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病因有感染、理化因素、葯物等,最常見的是病毒性心肌炎,其中又以腸道病毒,尤其是柯薩奇B病毒感染最多見。
【臨床表現】
1、 症狀:疲乏、發熱、胸悶、心悸、氣短、頭暈,嚴重者可出現心功能不全或心源性休克。
2、 體征:心率增快,與體溫升高不成比例,心界擴大,雜音改變,心律失常。
【用葯】
1、 原發病的治療:很關鍵。病毒感染者可予抗病毒葯,金剛烷胺,每天200mg;瑪啉胍0.1g,口服,每日3次,伴細菌感染者,可予抗生素。
2、 對症治療:急性期應卧床休息,在症狀、體征好轉,心電圖正常後方可逐步增加活動,予營養豐富,易消化飲食。出現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休克時應積極糾正。
3、 促進心肌代謝
(1) 維生素C:4~5g加入250ml液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10~15天為1個療程,可重復。
(2) 能量合劑:ATP20mg+輔酶A100u+細胞色素C3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靜脈滴注,每日1次,10~15天為1個療程,可重復。
(3) 肌苷:200~400mg口服或肌肉注射,每日2次。
(4) 環化腺苷酸(CAMP):20~40mg,肌肉注射,每日2次。
(5) 極化液:10%葡萄糖500ml加普通胰島素8u,15%氯化鉀10ml靜脈滴注,7~10天為1療程。
(6) 免疫抑制劑:用於慢性、遷延型病例。糖皮質激素:一般發病10~14天內不主張應用,但如有高熱、心力衰竭、嚴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者可使用,可予強地松40~60mg,每日頓服,或氫化考的松400~600mg/日,靜脈滴注,病情好轉後逐漸減量,月26周後停葯。
【預防】加強身體鍛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避免勞累以預防病毒、細菌感染。發病後注意休息,進營養豐富之飲食,以利心臟恢復。
春天要防心肌炎
近年來,由於抗生素的廣泛應用,因鏈球菌感染引起的風濕熱逐漸減少,風濕性心肌炎發病明顯減少,而病毒性心肌炎發病卻日益增多。病毒性心肌炎可由多種病毒感染引起,其中以柯薩基病毒B最常見,水痘、EB病毒也可引起。據研究,約有5%病毒感染者感染後可累及心臟心臟發生心肌炎。可為病毒感染後的直接侵襲心肌,也可為病毒感染後的自身免疫反應所致。前者以兒童多見,後者以青少年多見。而春季又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高發季節,應引起人們的警惕。
病初與上呼吸道感染或腸道感染症狀,7-10天後出現胸悶、心悸、極度乏力、易出汗等症狀。此時,如做心電圖,可能發現有早搏等心率失常和心肌損害表現。作血沉、心肌酶測定可能升高。2-4周後查柯薩基病毒抗體、抗心肌抗體可為陽性。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變輕重不一,所以症狀也千差萬別。輕度、局限性病變者可毫無症狀,心電圖無異常表現,血沉、心肌酶也無升高。有些人是因為意外事故屍體解剖時才發現曾有心肌炎病變。重者則有明顯症狀,出現心臟彌漫性擴大,心力衰竭,以致有顯著氣急,不能平卧;有的嚴重心率失常,以致發生反復暈厥,甚至猝死。
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後仍持續緊張、過度勞累、從事重體力勞動與劇烈運動,易發生病毒性心肌炎。此外,營養不良也是誘因。發生病毒性心肌炎後,必須絕對卧床休息,否則可使病情加重,引起嚴重並發症。
患病毒性心肌炎後,一般應休息3個月。以後如無症狀,可逐步恢復工作與正常學習,但仍應注意不要勞累,1年內不能從事體力勞動與運動。此外,要注意合理飲食,多食新鮮蔬菜、水果,保證營養平衡。要保證有足夠的睡眠與休息,避免感冒,否則易復發。反復發作可轉變為慢性心肌炎、心肌病、危害終身
Ⅳ 心肌炎症狀
1、感染
因為大部分的心肌炎是由病毒引起來的,所以患者在發病之前往往都有病毒感染的相應表現。如發熱、咽痛、咳嗽、嘔吐、腹瀉、肌肉酸痛等。這些情況跟我們平時患感冒也差不多。不同之處在於,一個禮拜左右,我們的感冒也就好了。但是心肌炎呢,會在病毒感染1~3周後出現症狀。
同樣都是病毒感染,為什麼有些人會的心肌炎呢?
這和身體的抵抗力免疫力,還有感染的病毒類型有關系。如果這個人平時體質就很差,平時病殃殃的,營養不良。或者經過劇烈運動、有過度勞累,免疫系統也就處於相對劣勢,緊接著又去洗了個冷水澡。或者長時間使用激素、抗生素削弱了身體的應激防禦系統。如果此時,屋漏偏逢連夜雨,碰到的對手是厲害的病毒比如柯薩奇病毒、流感病毒等。這些病毒就會隨著血流漂洋過海來找尋你的心臟。它們從末端的毛細血管鑽出,入侵到心肌細胞。利用細胞現有的染色體自我復制,使我們可憐的心肌細胞水腫,並從內部瓦解,崩潰。這些外來物種還會引起身體的劇烈反應——免疫應答。使得我們人體免疫系統將受感染的心肌細胞作為清除對象,定點爆破,從外部發起攻擊。
2、心肌受損
心肌損害的輕重程度差別很大,表現各異。輕症患者無任何症狀,而重症患者可發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不同的表現取決於我們的身體和病毒對抗的結果。如果病毒很囂張我們不甘凌辱,奮起反抗,大打出手的結局就是到處都砸爛了。心肌細胞損害數量多的話,心功能就會受到明顯的影響,就容易出現心衰。心肌酶譜的檢查會發現心肌酶增高。這些酶原本存在於心肌細胞內,家園被毀,它們就泄漏一地。心電圖檢查會發現心肌缺血。
如果心臟傳導系統被砸了,心臟就不能像平時一樣像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好好地共進退。不聽指揮的傳導細胞隨心所欲、各行其事。群魔亂舞的結果就是出現了各種惡性心律失常比如三度房室傳導阻滯,頻發室性早搏。容易出現猝死。
大部分患者經治療可獲得痊癒。如果心肌的損傷面比較大,這些失去動力的心肌細胞和周圍的正常心肌細胞的運動就無法協調,收縮舒張變的有些怪異。受此拖累,健康的心肌細胞活得也很累。它只能不斷加強鍛煉,讓自己變得更強大。但是如果無法達到理想狀態的話。疲於奔命的健康心肌細胞也會漸漸滑向衰竭的深淵。所以,有些患者在急性期之後發展為擴張型心肌病改變,可反復發生心力衰竭。
3、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為主要表現者可出現心悸、嚴重者可有黑蒙和暈厥。心悸是因為心臟亂跳被你感受到了。黑蒙和暈厥是因為一旦出現沒有效率的心臟跳動,心臟泵出來的血就很少。眼睛缺血會黑蒙,腦缺血會暈厥。
若炎症累及心包膜及胸膜時,可出現胸悶、胸痛症狀;心包膜引起的疼痛是隨每次心臟跳動而發生刺痛。胸膜滲出黏連引起的疼痛是一種尖銳的刺痛,呼吸時加重。會讓你痛到無法呼吸。疼痛多在卧位、咳嗽、深吸氣時加重,因為重力或者或者壓力等原因,黏連粘的更緊了。前傾坐位時黏連會分開,疼痛就有所減輕。
有些患者亦可有類似心絞痛的表現。
Ⅵ 心肌炎有什麼症狀
病毒性心肌炎症狀在發病前1~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氣管炎、或肺炎、或是消化道感染和其他病毒性疾病,包括腹瀉、水痘,腮腺炎、麻疹、肝炎等,臨床表現有發熱、咽疼、咳嗽、腹瀉等以及其他病毒感染疾病的一些症狀。 病毒性心肌炎症狀主要有乏力、蒼白、多汗、心悸、氣短、胸悶、頭暈、心前區痛,暈厥、驚厥等。根據輕、中、重三種類型,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狀為: 輕型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狀表現:輕型者可無明顯自覺症狀,有症狀者表現為疲乏無力、精神弱、食慾不振等,或有輕微的心悸、胸悶、憋氣、氣短,體檢時面色稍蒼白,咽部充血,心動過速或過緩,或心律不齊。 中型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狀表現:除有輕型心肌炎所表現的臨床症狀外,多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起病較急,疲勞無力較突出,頭暈、心悸、胸悶及氣短、多汗、面色蒼白明顯。兒童會有訴心前區痛、類似成人的心絞痛,少數有腹痛,關節痛及肌痛。患兒可有煩躁不安,有時呼吸急促,手足發涼。心動過速,過緩或不齊,心音低鈍,心尖部聽到吹風樣收縮期雜音,合並心包炎時可聽到心包摩擦音。肝臟可有不同程度增大,有疼痛。 重型病毒性心肌炎症狀表現:多呈暴發型,起病急驟,數小時至1-2天內出現心功能不全的表現,或很快發生心源性休克,兒童會極度疲乏無力、頭暈、嘔吐、腹痛,大孩子訴心前區痛或壓迫感,有的有煩躁不安,氣喘咳嗽或咳血性泡沫樣痰,呼吸急促,不能平卧。 病毒性心肌炎症狀的深層表現——體征表現,包括下面幾點: 1、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狀表現在心臟方面。 病毒性心肌炎輕者心臟不擴大,一般有暫時性擴大,不久即恢復。心臟擴大顯著反映心肌炎廣泛而嚴重。 2、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狀表現在心率方面 病毒性心肌炎心率增速與體溫不相稱,或心率異常緩慢,均為心肌炎的可疑徵象。 3、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狀表現在心音方面 病毒性心肌炎心尖區第一音可減低或分裂。心音可呈胎心樣。心包摩擦音的出現反映有心包炎存在。 4、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狀在雜音方面 心尖區可能有收縮期吹風樣雜音或舒張期雜音,前者為發熱、貧血、心腔擴大所致,後者因左室擴大造成的相對性二尖瓣狹窄。雜音響度都不超過三級。心肌炎好轉後即消失。 5、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狀表現心律方面 極常見,各種心律失常都可出現,以房性與室性早搏最常見,其次為房室傳導阻滯,此外,心房顫動、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均可出現。心律失常是造成猝死的原因之一。 6、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狀表現可出現心力衰竭 重症彌漫性心肌炎患者可出現急性心力衰竭,屬於心肌泵血功能衰竭,左右心同時發生衰竭,引起心排血量過低,故除一般心力衰竭表現外,易合並心源性休克。
Ⅶ 心肌炎有什麼症狀和怎麼引起的
心肌炎什麼症狀,現在龔洪海來告訴大家:心肌炎可發生於各年齡的人群,以青壯年發病較多。對於感染性原因引起的心肌炎,常先有原發感染的表現,如病毒性者常有發熱、咽痛、咳嗽、嘔吐、腹瀉、肌肉酸痛等,大多在病毒感染1~3周後出現心肌炎的症狀。不論心肌炎的病因,心肌炎的臨床症狀與心肌損害的特點有關,如以心律失常為主要表現者可出現心悸、嚴重者可有黑蒙和暈厥;以心力衰竭為主要表現者可出現心力衰竭的各種症狀如呼吸困難等;嚴重者發生心源性休克而出現休克的相關表現;若炎症累及心包膜及胸膜時,可出現胸悶、胸痛症狀;有些患者亦可有類似心絞痛的表現。常見體征,竇性心動過速與體溫不相平行,也可有竇性心動過緩及各種心律失常,心界擴大者佔1/3~1/2,見於重症心肌炎,因心臟擴大可致二尖瓣或三尖瓣關閉不全,心尖部或胸骨左下緣收縮期雜音,心肌損害嚴重或心力衰竭者,可聞舒張期奔馬律,第一心音減弱,合並心包炎者可聞心包摩擦音,輕者可完全無症狀,可發生猝死。
Ⅷ 心肌炎有什麼症狀啊
青壯年發來病較多,常先源有原發感染的表現,如病毒性者常有發熱、咽痛、咳嗽、嘔吐、腹瀉、肌肉酸痛等。大多在病毒感染1-3周後,出現心肌炎的症狀,由於心律失常可致心悸因排血量降低而感無力。累及心包膜及胸膜時,胸悶、胸痛、亦可有類似心絞痛的表現。嚴重者心功能不全。常見體征,竇性心動過速與體溫不相平行。也可有竇性心動過緩及各種心律失常,心界擴大者佔1/3-1/2,見於重症心肌炎,因心臟擴大可致二尖瓣或三尖瓣關閉不全,心尖部或胸骨左下緣收縮期雜音。心肌損害嚴重或心力衰竭者,可聞舒張期奔馬律,第一心音減弱,合並心包炎者可聞心包摩擦音。
輕者可完全無症狀,重者心力衰竭或猝死。表現懸殊。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六個類型:①無症狀型:感染後1-4周心電圖出現S-T改變,無症狀。②心律失常型:表現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心室性期前收縮最多見。③心力衰竭型:出現心力衰竭的症狀及體征。④心肌壞死型:臨床表現類似心肌梗塞。⑤心臟增大型:心臟擴大,二尖瓣及三尖瓣區收縮期雜音。⑥猝死型:無先兆,突然死亡。
Ⅸ 心肌炎的症狀有哪些
心肌炎的症狀有:1、患者通常會出現惡心嘔吐,全身倦怠和發熱等症狀,心肌炎症狀輕重不一,病情輕者通常沒有不適症狀,症狀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情況。2、有少數患者會出現心悸、胸痛等症狀。
祝你有一個愉悅的好心情!
Ⅹ 心肌炎都有什麼症狀表現呢
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彌漫性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的炎性病變。近年來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對發病率不斷增加。病情輕重不同,表現差異很大,嬰幼兒病情多較重,成年人多較輕,輕者可無明顯病狀,重者可並發嚴重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
急性期或亞急性期心肌炎病的前驅症狀,病人可有發熱、疲乏、多汗、心慌、氣急、心前區悶痛等。檢查可見期前收縮、傳導阻滯等心律失常。穀草轉氨酶、肌酸磷酸激酶增高,血沉增快。心電圖、X線檢查有助於診斷。治療包括休息,改進心肌營養、控制心功能不全與糾正心律失常,防止繼發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