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經在哪裡
A. 三叉神經在哪裡
三叉神經(n.trigminus)為混合神經,是第5對腦神經,也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經,含有一般軀體感覺和特殊內臟運動兩種纖維。支配臉部、口腔、鼻腔的感覺和咀嚼肌的運動,並將頭部的感覺訊息傳送至大腦。三叉神經由眼支(第一支)、上頜支(第二支)和下頜支(第三支)匯合而成,分別支配眼裂以上、眼裂和口裂之間、口裂以下的感覺和咀嚼肌收縮。
三叉神經痛是最常見的腦神經疾病,以一側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內反復發作的陣發性劇烈痛為主要表現。三叉神經痛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右側多於左側。該病的特點是:在頭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內,發病驟發,驟停、閃電樣、刀割樣、燒灼樣、頑固性、難以忍受的劇烈性疼痛。說話、洗臉、刷牙或微風拂面,甚至走路時都會導致陣發性時的劇烈疼痛。疼痛歷時數秒或數分鍾,疼痛呈周期性發作,發作間歇期同正常人一樣。
建議及時到專業的醫院,採取科學的方法對疾病進行干預,才是患者康復治療的保證。
B. 三叉神經到底指什麼地方
三叉神經指的是上圖三支神經,分別是眼神經、上頜神經、下頜神經。三叉神經痛發作的時候,可以按圖分清自己是哪支神經在痛
C. 三叉神經指哪三叉
所謂三叉神經痛,是一種發生在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內反復發作的陣發性劇烈神經痛,三叉神經痛是神經外科、神經內科常見病之一。多數三叉神經痛於40歲起病,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女性尤多,其發病右側多於左側。該病的特點是:在頭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內,發病驟發,驟停、閃電樣、刀割樣、燒灼樣、頑固性、難以忍受的劇烈性疼痛。
三叉神經痛有三個分支,具體部位是:第一支支配前額,第二支支配眼眶下方的面部,第三支支配下頜。在臨床醫學中,絕大多數患者都是一支或兩支合並發作。
D. 人的腦神經中的三叉神經分布於哪兒
三叉神經(n.trigminus)為混合神經,是粗大的腦神經,含有一般軀體感覺和特殊內臟運動兩種纖維。特殊內臟運動纖維始於三叉神經運動核,其軸突組成三叉神經運動根,自腦橋腹側面與小腦中腳移行處出腦,位於感覺根的前內側,隨下頜神經分布至咀嚼肌等。一般軀體感覺纖維的胞體集中在三叉神經結內,此結位於顳骨岩部尖端的三叉神經壓跡前面。三叉神經結有假單極神經元組成,其中樞突聚集成粗大的三叉神經感覺根,由腦橋腹側面入腦後,止於三叉神經腦橋核及三叉神經脊束核,其周圍突分布於頭面部皮膚和眼、鼻及口腔的粘膜。
自三叉神經結向前發出三支由周圍突組成的三條大的分支,至內向外依次為眼神經、上頜神經及下頜神經:
1. 眼神經(n.ophthalmicus)在三支中最小,只含有一般軀體感覺纖維,眼神經向前進入海綿竇外側壁,經眶上裂入眶,分布於額頂部、上瞼和鼻背皮膚,以及眼球、淚腺、結膜和部分鼻腔粘膜)。
(1) 淚腺神經 細小,沿眶外側壁、外直肌上緣前行至淚腺分布於淚腺和上瞼的皮膚。
(2) 額神經 較粗大,位於上瞼提肌的上方,分2~3支,其中眶上神經較大,經眶上切跡,分支分布於額頂部皮膚。
(3) 鼻睫神經 在上直肌的深面,越過視神經上方達眶內側壁。此神經分出許多分支,分別分布於眼球、蝶竇、篩竇、下瞼、淚囊、鼻腔粘膜和鼻背皮膚。
2. 上頜神經(n.maxillaris) 也是一般軀體感覺神經,自三叉神經節發出後,立即進入海綿竇外側壁,之後經圓孔出顱,進入翼齶窩,再經眶下裂入眶,續為眶下神經。上頜神經分支分布於上頜各牙、牙齦、上頜竇、鼻腔和口腔的粘膜以及瞼裂間的面部皮膚
(1) 眶下神經 為上頜神經的終支,通過眶下溝、眶下管、出眶下孔至面部,分為數支分布於下瞼、鼻翼和上唇的皮膚。
(2) 顴神經 在翼齶窩內發出,經眶下裂入眶,穿眶外側壁至面部,分支分布於顴、顳部皮膚。顴神經在行程中發出由副交感節後神經纖維組成的小支與淚腺神經吻合,此支進入淚腺,控制淚腺分泌。
(3) 上牙槽神經 分為上牙槽前、中、後支。後支有2~3支,在翼齶窩內自上頜神經發出後,穿上頜骨體後面進入骨質。上牙槽前、中支從眶下神經分出,三支在上頜牙槽骨質內吻合,形成上牙叢,分支分布於上頜竇,上頜各牙和牙齦。
3.下頜神經(n.mandibularis)為混合神經,是三支中最粗大的分支。自三叉神經節發出後,經卵圓孔出顱腔達顳下窩,立即分為許多支。其中特殊內臟運動纖維支配咀嚼肌。一般軀體感覺纖維分布於下頜各牙、牙齦、舌前2/3和口腔底粘膜以及耳顳區和口裂以下的面部皮膚。
(1) 耳顳神經 以兩根起始,向後包繞腦膜中動脈後合成一干,穿入腮腺實質內,與顳淺動脈伴行,向上分支布於耳廓前面和顳區皮膚以及腮腺。
(2) 頰神經 沿頰肌外面前行,穿此肌後分布於頰粘膜以及頰區直至口角的皮膚。
(3) 舌神經 在下牙槽神經的前方,經翼外肌深面下行,途中有面神經的鼓索從後方加入此神經。此後越過翼內肌淺面到達下頜下腺的上方,再沿舌骨舌肌的表面行至舌尖。舌神經分支分布於口腔底和舌前2/3的粘膜,接受一般軀體感覺的刺激。
(4) 下牙槽神經 為混合神經,含一般軀體感覺纖維和特殊內臟運動纖維。下牙槽神經在舌神經的後方,沿翼內肌的外側面下行,其中的特殊內臟運動纖維分出分支,支配下頜舌骨肌和二腹肌前腹。一般軀體感覺纖維經下頜孔入下頜管。在下頜管內分支構成下牙叢,分支分布於下頜各牙和牙齦。其終支自頦孔穿出稱頦神經,分布於頦部及下唇的皮膚和粘膜。
(5) 咀嚼肌神經 為特殊內臟運動神經,分數支支配所有咀嚼肌。
三叉神經損傷部位不同,可有不同的表現:
三叉神經半月節以上損傷時:可出現患側頭面部皮膚及舌、口、鼻腔粘膜的一般感覺喪失;角膜反射消失;患側咀嚼肌癱瘓,張口時下頜偏向患側。
三叉神經半月節以下受損時:可出現各單支損傷表現,眼神經受損時,出現患側瞼裂以上皮膚感覺障礙,角膜反射消失;上頜神經損傷時可至患側下瞼及上唇皮膚、上頜牙齒、牙齦及硬齶粘膜的感覺障礙;下頜神經受損時可致患側下頜牙齒、牙齦及舌前2/3和下頜皮膚的一般感覺障礙,並有患側咀嚼肌的運動障礙。
E. 三叉神經是那裡在頭上嗎
擴散程度:疼痛的擴散不呈跳躍式,如第三支痛不會越過第二支而到版第一支痛。疼痛亦不越權過中線,即使雙側的患者,一側發作時也不越過對側。這些三叉神經痛的症狀比較常見。
沿神經走行分布:疼痛的部位為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內的一個支或數支,也可由一支開始,爾後擴散到其它支,三叉神經痛的疼痛發作多沿神經的走行分布。這就是三叉神經痛的症狀表現。
面部:發作時,患者受累的半側面部可呈現痙攣性扭曲,發作終止後有時出現交感神經症侯,主要的三叉神經痛的症狀表現為患側面部先發白,然後潮紅,結膜充血,並伴有流淚、流涕、流涎等。有時出現所謂三叉神經、面肌痙攣性痛性抽搐、植物神經症。這也屬於三叉神經痛的症狀表現。
以上介紹,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這些症狀常常容易被誤認為是牙疼。只有越來越嚴重的時候才會引起注意。所以,不要等三叉神經痛非常嚴重時,才知道,「痛」在哪裡了。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以免忍受不必要的痛苦。
F. 三叉神經是哪裡
三叉神經在腦干表面位於腦橋中部的腹外側面,由粗大的感覺根和較細的運動根組成,三叉神經的感覺纖維發自半月神經結內的假單極神經元,其中樞突聚成三叉神經感覺根,長約19.6mm,寬約4.7mm,厚約2mm,自顳骨岩部向後內方入腦橋,終於腦干內三叉神經主核和三叉神經脊束核,其四周突分成三個干支:眼神經、上頜神經、下頜神經,分布到頭部的皮膚和粘膜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G. 三叉神經的具體位置在哪
三叉神經主要有三大分支:
1、第一支的位置分布在眼角以上的額頭眉眼的區域。
2、第二支的位置分布在眼角和嘴角之間的區域。
3、第三支分布的區域位於嘴角以下,主要支配的是嘴角以下的運動和感覺。
三叉神經為十二對腦神經之中的第五對腦神經,是混合性腦神經之一。三叉神經由兩種纖維成分所組成。
(7)三叉神經在哪裡擴展閱讀:
三叉神經半月節以下受損時:可出現各單支損傷表現,眼神經受損時,出現患側瞼裂以上皮膚感覺障礙,角膜反射消失;上頜神經損傷時可至患側下瞼及上唇皮膚、上頜牙齒、牙齦及硬齶粘膜的感覺障礙;下頜神經受損時可致患側下頜牙齒、牙齦及舌前2/3和下頜皮膚的一般感覺障礙,並有患側咀嚼肌的運動障礙。
H. 三叉神經痛的分布區域在哪裡
你好,三叉神經分布的區域主要是在頭面部。具體的情況你可以看看《正常人體解剖學》。
I. 手掌三叉神經穴位在哪裡謝謝!
您的這種狀況多長時候了。我初步考慮建議可以及時中葯治療緩解,在營養保證的前提下,注意飲食,不要過多吃高蛋白食物。零食少吃!多吃水果和蔬菜!
J. 三叉神經在哪裡
每日5-6餐,應配製高糖、高蛋白液體食物,如雞湯甩蛋花、肉鬆過籮粥、牛奶沖藕粉、牛奶沖蛋花等厚流質,使病人有飽足感;或是用高速度搗碎機,將炒菜、紅燒肉、面條、米飯、粥、餃子等,搗成乳糜狀食物,供三叉神經痛病人食用。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發生在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內反復發作的陣發性劇烈神經痛,三叉神經痛是神經外科、神經內科常見病之一。多數三叉神經痛於40歲起病,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女性尤多,其發病右側多於左側。該病的特點是:在頭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內,發病驟發,驟停、閃電樣、刀割樣、燒灼樣、頑固性、難以忍受的劇烈性疼痛。 因為由於咀嚼可以誘發疼痛的病人,需要進食半流質或是流質食物,如雞蛋羹、米粥、面條等。切忌不要食用硬果、油炸的食物,不吃或是不聞芥末、姜粉等,防止因打噴嚏誘發三叉神經痛的發病,忌濃茶、咖啡、人參補品、過熱、油炸、各種刺激、酒、酸、辣等食物。 盡量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出現。禁用芥末、咖喱粉、干辣椒、五香粉刺激性調味品。同時也應該禁飲各種酒類,膳食要溫度適宜,不要過熱或是過冷,避免物理和化學刺激,引起舉了的疼痛,如果刺激感覺纖維,容易引起三叉神經痛和面部感覺減退。並且可以刺激動物支神經,加劇咀嚼肌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