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不惑之年是多少歲

不惑之年是多少歲

發布時間: 2020-11-19 05:27:08

㈠ 不惑之年是指多大年齡

四十而不惑

㈡ 不惑之年是幾歲

不惑之年是四十歲。
四十歲稱為不惑之年,語出孔子的《論語》「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形容人到四十歲能明辨事理。

㈢ 不惑之年是指多少

不惑之年指的是四十歲,
俗話說四十不惑,
大概意思就是這個年齡經歷多了…
懂得的事情也就多了…
所以稱為不惑之年。

㈣ 不惑之年,花甲之年,古稀之年分別指的是多少歲

不惑是40歲;花甲來,指60歲;古稀自,指70歲。

不惑之年、強壯之年——指40歲(男)。 語出《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以後用「不惑」作40歲的代稱。

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指60歲。 花甲, 以天乾地支名號錯綜參互而得名。計有功《唐詩紀事》卷六十六:「(趙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長吉為短歌,對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環落落如弄珠』。」

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指70歲。 古稀語出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亦作「古希」。

(4)不惑之年是多少歲擴展閱讀

古人提倡十歲入學,今天我們規定七歲入學,盡管相差三年,但在經濟落後,生活水平低下的古代,應該是符合現實要求的。尤其古代提出三十「有室」,這和今天 世界一些地方盛行的三十結婚,晚婚晚育,有異曲同工之妙。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人的壽命延至七、八十歲以上。

民間流傳的「二十三十青少年,四十五十正當年 (即壯年),六十七十滿街轉,八十九十不稀罕」民謠,這和「四十稱強、五十稱艾、六十稱耆、七十稱老」的提法,如出一轍。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的祖先, 對人生年齡的分段,分明是極為科學和合理實用的。

㈤ 不惑之年是多少歲

一指四十歲的代稱,二指形容人到中年(四十歲)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 。

出自《論語·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翻譯: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有志於學問,到三十歲,知書識理,能夠做事合於禮,到四十歲,對自己的言行學說堅信不疑,到五十歲,懂得世事發展的自然規律,到六十歲,已能理解和泰然地對待聽到的一切,七十隨心所欲不逾矩。

(5)不惑之年是多少歲擴展閱讀

不惑之年的反義詞:

一、豆蔻年華[ dòu kòu nián huá ]

【解釋】: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處女。指女子十三四歲時。

【出自】: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論人言可畏》:一遇到女人,可就要發揮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就是「豆蔻年華,玲瓏可愛」。

二、黃金時代[ huáng jīn shí dài ]

【解釋】:指人一生中最為寶貴的時期。也指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期。

【出自】:謝覺哉《青年人怎樣鍛煉自己》:「人從十五歲至三十歲,是黃金時代。」

㈥ 不惑之年知天命,古代的不惑之年是指多少歲

中國古代"不惑"是指男子40歲,出自《論語·為政》,以後用「不惑」作40歲的代稱。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6)不惑之年是多少歲擴展閱讀:

1、總角:代指兒童時代。在古代少男未冠,女未笄時疏的發型,就是把頭發梳成兩個發髻,好像頭頂兩角。

2、垂髫:指童年。等到兒童年齡稍大,不再能札發髻,頭發自然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3、始齔:按照正常的生理現象,小孩七八歲的時候開始換牙,「始齔」就成了換牙年齡小孩的代稱。

4、豆蔻:特意女子十三四歲。

5、及笄:特指女子15歲。

6、二八:16歲。

7、弱冠:指男子20歲,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成年,但身子尚較成年人弱,所以稱為「弱冠」。

8、而立:男子三十歲獨當一面

9、不惑:指男子四十歲就已經見慣各種情況,不會被迷惑了。

10、60歲有三種稱謂,耳順之年,花甲(我國古代干支記時間,六十年一甲子,所以稱60為花甲),耆(qi)。

11、61歲稱還歷壽,按照天乾地支計時法,六十年為一輪,六十一年是新一輪重新算起,故稱「還歷」。

12、70歲稱為從心之年,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

㈦ 不惑之年,古稀之年都是指多少歲

古稀之年,讀音gǔ xī zhī nián,漢語成語,指人到70歲的時候。出自唐·杜甫《草堂詩箋》十二《曲江二首》。
不滿周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㈧ 不惑之年是什麼意思,不惑之年是幾歲

「不惑之年」抄的意思是:通常是指中年人的年紀。意思是,人到中年,經歷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會像青年那樣困惑了。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不惑之年」是作為40歲的代稱。

㈨ 「不惑之年」「而立之年」……是多大

孩童時期稱為「總角之年」。

女孩十三四稱為「豆蔻之年」。

女子許婚要結發上簪,因為古代二十許婚者少,十五許婚者多,所以這一特點就用來稱呼女孩十五歲,叫做「及笄之年」

女孩十有六歲就被稱為「破瓜之年」。

男子二十歲可以稱為「弱冠之年」

「而立之年「就指人到三十歲,」
「不惑之年「就指人到四十歲,」
「知命之年「就指人到五十歲,」
「耳順之年「就指人到六十歲。」

八九十歲被稱為「耄耋之年」

人到百歲可以稱為「期頤之年」

熱點內容
怎麼查qq 發布:2025-04-30 22:36:31 瀏覽:575
如何訪問外網 發布:2025-04-30 21:13:09 瀏覽:679
什麼犬什麼什麼 發布:2025-04-30 21:08:56 瀏覽:437
北師珠教學管理系統 發布:2025-04-30 19:19:56 瀏覽:919
教師暑期感悟 發布:2025-04-30 18:35:46 瀏覽:507
數學書2年級 發布:2025-04-30 16:22:56 瀏覽:664
老師磁力下載 發布:2025-04-30 15:38:26 瀏覽:478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及答案 發布:2025-04-30 15:34:06 瀏覽:125
顏色英語單詞 發布:2025-04-30 15:25:42 瀏覽:350
語文象徵 發布:2025-04-30 13:58:28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