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剎海在北京什麼地方
A. 北京什剎海是什麼地方
什剎海是北京市歷史文化旅遊風景區、北京市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市中心城區西城區,毗鄰北京城中軸線。水域面積33.6萬平方米,與中南海水域一脈相連,是北京內城唯一一處具有開闊水面的開放型景區。
什剎海包括前海、後海和西海(又稱積水潭)三個水域及臨近地區,與「前三海」相呼應,俗稱「後三海」。什剎海也寫作「十剎海」,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稱。清代起就成為游樂消夏之所,為燕京勝景之一。什剎海景區的不少古建築在北京城市建設發展史上及政治文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B. 什剎海!!!
什剎海在北京鼓樓的西南方,寬闊的水面,四面種著高大的柳樹、槐樹、楊樹,風景好極啦。什剎海夏天可以劃船,冬天可以滑冰。解放後,政府又把什剎海徹底挖了一下子,又在岸邊上建立了水泥欄桿,把古老的什剎海打扮得更美麗了。什剎海的剎字,在北京人嘴裡念快了,就跟「季」、「價」、「窖」差不多了,因為這個,就有了活財神沈萬三(原來北京西便門外有一座「白雲觀」,廟觀里的「財神殿」,據道士說:財神老爺就是北京的「活財神沈萬三」。另外傳說:沈是元朝末年蘇州人,名叫沈富,號叫仲榮。因為他在弟兄里行三,所以人都叫他沈萬三。沈萬三很有錢,是當年江南第一個有錢的人,明朝朱元璋做了皇帝,打算擴建南京城牆,又沒有那麼多錢,沈萬三搶頭替皇帝修了三座城門,皇帝朱元璋心裡很嫉妒這個有錢的沈萬三,後來,抓個差錯,就把沈萬三殺了。這是南京的故事。沈萬三沒到過北京,可是北京卻流傳了沈萬三的故事。)挖十窖銀子的民間傳說。
提起沈萬三來,老北京人沒有不知道他的,他是「活財神」。活財神應該是很有錢的了,可是他手裡一個錢也沒有,窮得連衣服都穿不整齊,那麼,他怎麼會叫活財神呢?他呀,他能知道地下哪裡埋著金子,哪裡埋著銀子。那麼,他怎麼不挖點金子、挖點銀子,換換衣裳呢?不行,沈萬三平常說不出來哪裡有金子,哪裡有銀子,要想跟沈萬三要金子、銀子,得狠狠地打他,把他打急啦,他胡亂一指哪裡,挖吧,准有銀子,也許是金子,並且,打得越厲害,從他指的地方挖出的金銀就越多,這么,人都叫他「活財神」。
可是,誰肯打他呢!他家裡的人,不忍打他,一般老百姓呢,又沒有平白無事打人的道理。這樣,沈萬三跟那些不肯打他的人,就都窮得吃不飽飯,穿不整齊衣裳。這一天,皇帝要修建北京城了,皇帝又不願意把他庫里的錢拿出來,就跟大臣們商量「就地取材」的辦法,大臣們說:「這一片苦海幽州,哪能弄出這么多錢呢!」皇帝說:「沒法子也得想法子!」後來,有人把活財神沈萬三的事,告訴了皇帝,皇帝高興了,吩咐馬上把沈萬三給抓來。
官兵奉了皇帝的「聖旨」,飛快地跑到沈萬三家門口,等到了沈家門前,官兒也笑啦,兵也笑啦,原來是一個很破舊的小門,一個兵樂著說:「活財神就住這么個小門兒呀!」官兒說:「甭管他門兒的大小,只要把沈萬三抓到了,咱們就交差啦。」一個兵上前敲了幾下門,就見從里邊出來一個老頭兒,身量不很高,穿著一身破褲褂,他問:「你們這些人找誰呀?」「找沈萬三。」老頭兒說:「我就叫沈萬三。找我有什麼事呀?」官兒說:「皇帝叫我們找你,你跟著我們走吧。」沈萬三知道不去是不行的,就跟著這些官兵見皇帝去啦。
皇帝正在殿上等著沈萬三呢,官兒上來回稟皇帝說:「奉旨抓到沈萬三,現在殿外等候。」「把他帶上來。」沈萬三上殿見了皇帝,皇帝一瞧沈萬三,心裡就犯了嘀咕:就是這么個窮老頭子呀?他會是活財神?靠不住吧!「有錯拿的沒錯放的」,這是老規矩,問問他吧:「你叫沈萬三嗎?」「我叫沈萬三。」「你知道哪裡有金子,哪裡有銀子嗎?」沈萬三說:「我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皇帝急啦:「你不知道哪裡有金銀,你為什麼叫活財神?」沈萬三說:「那是旁人那麼叫我的,我不是活財神。」皇帝發了火,一拍桌子,說:「你這是妖言惑眾,你是妖人呀!」皇帝吩咐武士說:「把這個妖人拉下去,給我狠狠地打!」武士把沈萬三拉到殿下,推翻了就打,沈萬三剛一挨打的時候,嘴裡還嚷:「我不是妖人呀!別打啦!」武士說:「只要你說出來哪裡埋著金銀,就不打你啦。」沈萬三喊著說:「我不知道哪裡有金銀呀!」「不知道就打。」唰!唰!唰!直打得沈萬三肉都翻花啦,血都流出來啦,這時候,沈萬三喊了一句:「別打啦,我知道哪兒有銀子。」武士住了手,回稟了皇帝,皇帝說:「帶他挖去,挖不出銀子來,再打!」沈萬三帶著官兵,走到一塊空地上,往下一指,說:「你們就在這里挖吧。」果然,挖出來十窖銀子來,說故事的人,說的真詳細,說這十窖銀子,一窖是四十八萬兩,總共四百八十萬兩。北京城修起來啦,這埋銀子的地方,就成了大坑啦,大坑後來有了水,就叫了「十窖海」。
北京城修起來以後,皇帝還是貪心不足,他想得到更多的金子,更多的銀子,就又把活財神沈萬三抓來啦。這回,皇帝更凶惡啦,見著沈萬三,馬上一瞪眼,大聲向武士們說:「給我加勁打這個妖人,非打出他九缸金子,十八窖銀子來不可!」沈萬三又被打了個死去活來,打得他真急啦,就又帶著一幫官兵,出了安定門,往西北走了不太遠,又是一片大空地,沈萬三說:「這里有九缸金子,十八窖銀子,可是得有開窖的鑰匙,鑰匙是什麼呢?是馬蘭花,你們找吧。」
這幫官兵一想:野外空地上,還能沒有馬蘭花嗎?官兒下了一個令:「趕快找馬蘭花!」說也奇怪,這么大片空地上,連一根馬蘭花的苗兒也沒有。這時候,官兒也火兒啦,大聲地喝斥沈萬三說:「你這打不死的妖人,你知道這兒沒有馬蘭花,卻偏說馬蘭花是開九缸十八窖的鑰匙,你不想活啦!走!咱們見皇帝去!」官兵把沈萬三又帶到了皇帝那裡,皇帝知道了這回事,更氣惱啦,只吼了一句:「把這個賊妖徒,給我往死里打!」武士們看著皇帝的臉色,緊一陣慢一陣地打那沈萬三,他們盼著沈萬三說出九缸十八窖的另外的鑰匙來,好讓他們的皇帝高興。沒想到,沈萬三歲數大啦,挨了一回又一回的打,實在受不了啦,只聽得一聲咯兒嘍!沈萬三兩眼一翻,兩腿一伸,活財神就變成死財神啦。九缸十八窖的鑰匙,到底沒找著。後來,這塊地方做了給皇帝練兵的教軍場,也沒找著這把鑰匙。現在,這塊地方蓋了大樓,也沒找著這把鑰匙。可是,直到今天,人們還說著教場沒有馬蘭花,沒有馬蘭花就開不了九缸十八窖哩!
C. 什剎海位於什麼地方
什剎海,舊稱積水潭,亦稱海子,含西海、後海和前海3個湖泊,因處在皇城之北,被稱作後三海,與前北海、中海、南海三海共同組成北京內城的六海水系。
這里古時曾是永定河故道,後為高梁河一段比較寬闊的河身。自元代在此處建漕運碼頭以來,吸引了眾多的達官大賈、文人墨客甚至方外之人來此或修府第,或建廟宇,更為其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這些寺廟、宅園與水岸堤橋在西山的映襯下,構成一幅帝京山水畫卷。《帝京景物略》中則以「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來贊美什剎海的季相變幻之神韻。
什剎海風光
D. 什剎海在哪裡
從德勝門往德勝門外大街走
200米進一個
胡同就是後海。
坐5路也到。
E. 什剎海在北京什麼地方
位於北京城西北隅,北海有個門的對面胡同往裡走就是什剎海了。
F. 什剎海屬於北京哪個區
什剎海屬於北京西城區。
G. 北京的什剎海在哪
什剎海在北京城區中軸線的西北部,東起地安門外大街北側;南自地安門西大街向西至龍頭井向西北接柳蔭街、羊房胡同、新街口東街到新街口北大街,西自新街口北大街向北到新街口豁口;北自新街口豁口向東到德勝門,由德勝門沿鼓樓西大街到鍾、鼓樓。
什剎海景區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有文物保護單位40餘處,佔西城區的三分之一以上。歷史上本地區曾建有王府、寺觀、庵廟等多達30餘座,現仍尚存10幾處。什剎海34公頃的水面十分自然地融入城市街區之中,依託水體,還有湖岸的垂柳、水中的荷花等也成為什剎海頻具特色自然景觀。
號稱「燕京小八景」之一的「銀錠觀山」在景區中具有典型意義。什剎海景區具有大量典型的胡同和四合院,如金絲套地區的大、小金絲胡同,南、北官房胡同和後海北沿的鴉兒胡同以及白米斜街、煙袋斜街等。
(7)什剎海在北京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歷代在什剎海畔居住過的文化名人有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明代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米萬鍾及詩人三兄弟袁崇道、袁中道、袁宏道,清代大詞人納蘭性德等。納蘭性德居住的大學士明珠府(後為醇親王府、宋慶齡故居)有一「淥水亭」,納蘭性德經常和文友朱彝尊、陳維崧、曹寅、嚴繩蓀、姜宸英等在亭內飲酒賦詩填詞。
什剎海和文學家曹雪芹有關。有紅學家認為,恭王府花園就是大觀園。恭王府的前身是和珅的府邸,而和珅府之前這里原是曹家的宅院,只是當時的房屋院落較小。這種說法是否准確,尚待紅學家們考證。恭王府的北邊有大翔鳳胡同。
胡同內6號是一名叫「水井坊」的院落,院內現有一口水井,傳為曹家用過,這里也是曹家的房屋。不管這兩處是否為曹家房屋,但多種資料中都有曹家在內城有房屋兩處和南城鮮魚口有房一處的記述。
H. 北京什剎海的由來。
魏嘉平二年(250年)征北將軍劉靖駐守薊城時,命軍士千人在桑乾河上修戾陵回堰,開答車箱渠、導高梁河水灌溉。13世紀,蒙古滅金在的宮殿毀於大火,元世祖忽必烈決定另建一座新的都城。什剎海是元大都規劃設計的最基本的依據之一。
全城自北向南的中軸線是緊傍積水潭而選定的;大都城四面的城牆位置是依積水潭東南岸的距離而建的。
元朝曾依託這一片水域在東岸確定了都城建設的中軸線,什剎海始成為元、明、清三代城市規劃和水系的核心。元代名海子,為一寬而長的水面,明初縮小,後逐漸形成西海﹑後海﹑前海,三海水道相通。
(8)什剎海在北京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什剎海是京城內老北京風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什剎海景區風光秀麗,被譽為「北方的水鄉」。
什剎海景區具有大量典型的胡同和四合院,如金絲套地區的大、小金絲胡同,南、北官房胡同和後海北沿的鴉兒胡同以及白米斜街、煙袋斜街等。依託胡同和四合院,什剎海地區自古以來就有許多富有特色的民裕活動,如放荷燈、泛舟游湖、宴飲賞荷、冰床圍酌、大閱冰鞋等。
I. 北京什剎海屬於哪個區
西城區。什剎海,是北京市歷史文化旅遊風景區、北京市歷史文化保護區。位於市中心城區西城區,毗鄰北京城中軸線。水域面積33.6萬平方米,與中南海水域一脈相連,是北京內城唯一一處具有開闊水面的開放型景區。
什剎海是北京城內面積最大、風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歷史街區,在北京城規劃建設史上佔有獨特的地位。
北京市,簡稱「京」,古稱燕京、北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省級行政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
北京市山區面積10200平方千米,約占總面積的62%,平原區面積為6200平方千米,約占總面積的38%,北京的地形西北高,東南低。
北京的氣候為典型的北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春、秋短促。
北京天然河道自西向東貫穿五大水系:拒馬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北運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和薊運河水系。多由西北部山地發源,向東南蜿蜒流經平原地區,最後分別在海河匯入渤海(薊運河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