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事科學發展觀
1. 簡述什麼是科學發展觀
1、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在社會主義國家,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在執政以後,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社會生產力,發展是硬道理。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2、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就是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本。堅持以人為本,就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
3、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
4、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我們必須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大關系,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樹立世界眼光,加強戰略思維,善於從國際形勢發展變化中把握發展機遇、應對風險挑戰,營造良好國際環境。
2. 科學發展觀基本內容是什麼
科學發展觀是指,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發展是第一要義,以人為本是核心,全面協調可持續是根本要求,統籌兼顧是根本方法。
3. 什麼是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分別是什麼
1、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2、第一要義是發展
3、核心是以人為本
4、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
5、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內容包括:
第一,以人為本的發展觀。
第二,全面發展觀。
第三,協調發展觀。
第四,可持續發展觀。
根據黨的十七大部署,中央決定從2008年9月開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在全黨分批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
科學發展觀是中國共產黨黨章規定的黨的指導思想,是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的第四代領導集體對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3)什麼事科學發展觀擴展閱讀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科學發展觀核心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突出強調的一個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
它之所以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以人為本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項基本原則。
第二,以人為本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和執政理念的集中體現。
第三,以人為本全面回答了科學發展觀的一系列基本問題。
4. 科學發展觀具體內容包括什麼
1、具體內容包括: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
2、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科學發展觀核心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是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突出強調的一個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
3、科學發展觀堅持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的根本宗旨,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堅定信念,把依靠人民作為發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為發展的根本途徑,把尊重人作為發展的根本准則,把為了人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
4、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為實現黨的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論基礎。
5、科學發展觀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為指導,總結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成功經驗,吸取了世界各國發展中的有益成果,深刻分析了傳統發展觀的弊端,全面揭示了發展的豐富內涵,極大豐富和推進了我們黨三代領導集體的關於發展的思想。
6、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堅持以人為本,就是堅持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唯物史觀基本原理,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的根本宗旨,把依靠人作為發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為發展的根本途徑,把尊重人作為發展的根本准則。
7、發展是當代世界的主題,也是當代中國的主題。從全人類的角度看,發展是世界范圍內實現現代化的過程。從中國的特殊國情看,發展則是一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過程。
8、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發展的全面性。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必須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4)什麼事科學發展觀擴展閱讀:
1、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正確認識國內外發展大勢,全面把握我國發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新期待,認真總結黨治國理政的實踐經驗,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當前與長遠相結合,推進理論創新和其他各個方面的創新,科學制定適應時代要求和人民願望的行動綱領和大政方針。
2、中央決定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試點工作以來,全國各級黨政機關、部隊、企事業單位按中央的部署,正在陸續全面開展科學發展觀的學習實踐活動。
3、2012年11月,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指出:「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成果,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
4、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科學發展觀作為我們黨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5、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對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要作用,使我們對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思考更深刻,認識更徹底,指導我們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5. 科學發展觀基本內容是什麼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容包括:
以人為本的發展觀。
全面發展觀。
協調發展觀。
可持續發展觀。
拓展資料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中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中國發展要求,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這一重大戰略思想。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2003年7月28日的講話中提出「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推進各項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的方法論--科學發展觀,也是中國共產黨的重大戰略思想。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把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把科學發展觀列入黨的指導思想 。
6. 科學發展觀的內涵,主題分別是什麼
一、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
科學發展觀通常是指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2003年10月14)中提出的「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推進各項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的一種方法論。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內容包括:
第一,以人為本的發展觀。
第二,全面發展觀。
第三,協調發展觀。
第四,可持續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二、科學發展觀的特徵
和歷史上的發展觀相比較,科學發展觀的特徵是全面綜合性性、協調互動性、內生可持續性、人本前瞻性。
三、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意義
(一)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對於解決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諸多矛盾和問題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順應了當今世界發展潮流。
(三)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觀的基本要求。
(6)什麼事科學發展觀擴展閱讀
落實科學發展觀
第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我國正處在並將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階段的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這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需要長期保持較快的速度,並實現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的統一。這樣才能為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提供物質基礎。
第二,堅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在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註重加快社會發展,努力解決經濟和社會發展存在的「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
第三,堅持城鄉協調發展。要站在國民經濟發展全局的高度研究解決「三農」問題,實行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協調發展,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
第四,堅持區域協調發展。堅持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加快發展,形成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第五,堅持可持續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生態保護型社會。
第六,堅持改革開放。統籌推進各方面改革,為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提供體制和機制保障。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處理好內需與外需、利用外資與利用內資的關系,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第七,堅持以人為本。這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必然要求。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7. 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是什麼
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如下:
1、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網上授課平台 財務報表有哪些 員工管理系統 在線課堂平台
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2、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要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相協調。
4、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要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大關系,統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
科學發展觀堅持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的根本宗旨,牢固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堅定信念,把依靠人民作為發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為發展的根本途徑。
把尊重人作為發展的根本准則,把為了人作為發展的根本目的,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8. 什麼是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內容包括:第一,以人為本的發展觀。第二,全面發展觀。第三,協調發展觀。第四,可持續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要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相協調。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意義:
1、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
2、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回思想的具體體現。
3、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決策。
4、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的'迫切需要。
5、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豐富了黨的執政理念。
9. 什麼是科學發展觀 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科學發展觀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以人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的多方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同時,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設,形成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
協調,就是要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可持續,就是要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以人為本,就是要把人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們多方面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的利益,以服務人民群眾、為人民群眾謀利益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同時人民是社會發展的主題。以人為本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項基本原則。
全面協調,全面,就是要在不斷晚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保存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的同時,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設,形成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協調,就是要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
可持續發展,就是要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自然界不依賴於任何哲學而存在,人類要生存發展就要通過實踐改造自然界,但也應認識到自然規律,不能違背自然規律,不能以環境等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繁榮。
落實科學發展觀
第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我國正處在並將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階段的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生產力,這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需要長期保持較快的速度,並實現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的統一。這樣才能為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提供物質基礎。
第二,堅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在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註重加快社會發展,努力解決經濟和社會發展存在的「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
第三,堅持城鄉協調發展。要站在國民經濟發展全局的高度研究解決「三農」問題,實行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協調發展,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
第四,堅持區域協調發展。堅持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加快發展,形成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