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錫園是哪裡

錫園是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6-18 00:49:55

❶ 無錫錫惠公園景點介紹

1、寄暢園

寄暢園是一處始建於明代的古典園林建築,位於江蘇省無錫市惠山橫街。園址原為惠山寺漚寓房等二僧舍,明嘉靖初年(約公元1527年前後)曾任南京兵部尚書的秦金得之,辟為園,名「鳳谷山莊」。

秦金死後,園歸族侄秦瀚及其子江西布政使秦梁。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秦瀚修葺園居,鑿池、疊山,亦稱「鳳谷山莊」。

2、惠山寺

惠山寺位於無錫惠山秀嶂街(今惠山直街和橫街交接處),始建於南北朝。它的前身是南朝劉宋司徒右長史湛挺創立的「歷山草堂」。劉宋景平元年(423),把歷山草堂改作僧舍,稱「華山精舍」,梁朝大同三年(537),又把「華山精舍」改為「慧山寺」。

3、杜鵑園

中國杜鵑園是以無錫市花杜鵑為主的花園,20世紀70年代末利用惠山東伸之山崗坡地精心構築而成。曾容獲國家園林優秀設計一等獎和科技進步獎。

4、愚公谷

愚公谷荷塘之水引自惠泉,400餘年前,「愚公」看到惠泉水浪費驚人,又受到污染,不禁發出「罪孽深重」的呼籲,因為惠泉如此大量浪費,水愈用愈少,勢必乾涸,當時的情景是「惠水涓涓,由井之澗、之溪、之池、之廚,以滌、以濯、以灌園、以沐浴、以凈溺器,無不惠山泉者。

5、天下第二泉

惠山泉相傳經中國唐代陸羽親品其味,故一名陸子泉,經乾隆御封為「天下第二泉」,位於江蘇省無錫市西郊惠山山麓錫惠公園內。

惠山泉,被唐代「茶聖」陸羽稱為「天下第二」。被唐代詩人李坤稱為「人間靈液」。

❷ 無錫是哪個省的

無錫是江蘇省的。

無錫,簡稱「錫」,古稱梁溪、金匱,是江蘇省地級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長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之一、重要的風景旅遊城市。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5個區、代管2個縣級市,總面積4627.47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552.13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無錫市常住人口659.1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08.2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77.10%。

無錫地處中國華東地區,位於江蘇省南部,地處長江三角洲平原,是揚子江城市群重要組成部分,北倚長江、南濱太湖,被譽為「太湖明珠」,京杭大運河從無錫穿過;境內以平原為主,星散分布著低山、殘丘;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熱量充足。

無錫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是魚米之鄉,素有布碼頭、錢碼頭、窯碼頭、絲都、米市之稱。無錫是中國民族工業和鄉鎮工業的搖籃,是蘇南模式的發祥地,也是聯勤保障部隊無錫聯勤保障中心駐地。無錫有黿頭渚、靈山大佛、無錫中視影視基地等景點。

(2)錫園是哪裡擴展閱讀:

1、錫惠公園

錫惠公園,國家重點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園內有天下第二泉、寄暢園、惠山寺等著名旅遊景點。

2、蠡園

蠡園位於無錫市風光秀美的蠡湖之濱,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黿頭渚

黿頭渚是橫卧無錫太湖西北岸的一個半島,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狀酷似神龜昂首而得名,國家AAAAA級景區,景區有充山隱秀、鹿頂迎暉、橫雲山莊、廣福寺、太湖仙島、江南蘭苑、中日櫻花友誼林等眾多景觀。

4、靈山大佛

靈山大佛,國家AAAAA級景區,由小靈山、祥符禪寺、靈山大佛等景點組成,可概括為一山、一寺、一佛。大佛所在位置系唐玄奘命名的小靈山,故名「靈山大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無錫

❸ 無錫錫園小區拆不拆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4-22

❹ 無錫的別稱

1、無錫

來源於戰國黃歇 「立無錫塘,治無錫湖」。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縣,以湖名作縣名稱,名無錫縣。

2、金匱

世傳晉代郭璞曾埋黃金符匱於山下,為無錫城之巨鎮,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無錫縣為無錫、金匱兩縣,民國元年(1912年)兩縣合並復稱無錫縣。

3、揚名

宋代無錫古鄉名之一,以「揚名天下」成語而得名。現為揚名街道。

4、梅里

宋代無錫古鄉名之一,傳為泰伯定居地,原稱梅里。1929年即建鎮。現名梅村街道。

5、河埒口

在古城西郊。宋朝有蔣姓沿梁溪河築埂埒地養魚而得名。1929年始有河埒鄉,後為鎮,現並入榮巷街道。

6、榮巷

因明代正統年間,榮氏在此聚族而居始得名。分上榮、中榮和下榮。1929年即建鎮。現為榮巷街道。

7、周新鎮

原名東絳(土字旁),明朝時因這里地勢較高,又在西絳之東,故稱東絳。 清朝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無錫工商先驅周舜卿新建街鎮,取名「周新鎮」。 1929年即建鎮。解放後將周新鎮改名為東絳鎮。現為太湖街道。

8、南方泉

現名南泉,因鎮內有一方泉而得名。1929年即建鎮。為與北方泉區別,又在方泉前加「南」字。

9、胡埭

宋代原名湖埭,因毗鄰太湖而得名。

10、碩放

1929年即建鄉。取碩望橋與放鷹橋兩村各一字而名。現為碩放街道。

11、坊前

因宋代有酒坊而名,1929年即建北坊前鎮。現並入江溪街道。

12、東亭

原名隆亭、隆庭,因地處無錫城東十里亭所在而得名。

13、安鎮

南唐時稱堠村。明代稱安家墳前,後安氏益大成市,遂名。1929年即建鎮。

14、盪口

因位於鵝真盪之口而名。1929年即建鎮。

15、甘露

古名月溪,因月照而名。後因甘露降地而名,或說是唐代建甘露寺而名。1929年即建鎮。

16、堰橋

因舊有高魯堰橋,簡稱堰橋。1929年即建鎮。

17、洛社

宋代即有名。1929年即建鎮。

18、玉祁

曾稱「王祁」,因明代丈量地籍為「玉」字型大小,又與芙蓉湖水鄉地貌特徵吻合,故改稱玉祁。1929年即建鎮。

19、藕塘

因原有一大塘,塘內有很多蓮藕而得名。1929年即建鎮。

20、陸區

原名陸墟,漢代大夫陸端組織匠人開采陽山石漸成集市(墟)而得名。1929年即建陸區鎮。南宋寶慶三年(1227年)陸燦始建單孔石拱橋,因在陸墟集市之處,並跨陸墟港,故名陸墟橋,又名陸區橋,為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

67、 錫山

相傳古時山中產錫,故名。陸羽《惠山寺記》:「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諺雲:「無錫錫山山無錫」,為無錫主山,無錫別稱錫山、梁溪。

68、 惠山

古稱歷山、古華山、西神山。因晉代開山禪師慧照而名慧山,慧通惠,故名惠山。全山九峰,宛若游龍,故又稱九龍山。

69、舜柯山

金匱縣志記載「因舜、柯兩山相連,故名舜柯山」。傳說舜在山下墾過荒而得名舜山;又傳吳公子仲雍六世孫柯相所治之處為柯山。元《金匱縣志》載:「而謂之歷山者當自南朝始,曰舜山、舜柯者,後人因歷山之名,故附會其說」。

70、馬跡山

因西北狹窄,東北寬廣,狀如駿馬,因而得名。傳說當年秦始皇東巡會稽,乘騎踏浪途經太湖留下馬蹄印,遂現一座湖中仙島,故名。馬跡山及周圍部分湖面,面積約116平方公里。自然景觀以龍頭渚、仙鶴嘴、冠嶂峰等為主,近年來依託小靈山和祥符寺所建「靈山勝境」而聞名遐邇。

71、犢山

又稱獨山、中犢山。位居太湖與五里湖交匯處。

72、軍(山字旁)嶂山•成性寺

曾為南唐屯兵之處,故又名軍(山字旁)將山。金匱縣志載「軍(山字旁)將山一名軍帳,在縣西南四十里,濱太湖南」,後名軍(山字旁)嶂山。成性寺(龍寺),在軍(山字旁)嶂山麓龍湫旁,始建於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開禧二年(1206)獲賜「孚澤」額。

73、雪浪山

宋代山頂建有雪浪庵而得名。為軍(山字旁)嶂山東延橫脈,故又名橫山,山東麓建有橫山寺。

74、鴻山

相傳東漢文學家梁鴻居於此而得名。

75、膠山

因山上原有膠山寺得名。

76、陽山

安陽山的簡稱,安陽山地區原是周武王時安陽侯周贇的采邑地。安陽山北坡的朝陽洞和翠微寺,曾是宋代大覺禪師修煉處。大覺東渡日本後,創立了建長寺派,為開山祖師。日本有建長寺派寺院49處,是與鑒真和尚齊名的中國高僧。日本僧眾近年常去安陽山朝拜尋蹤。

77、太湖

古稱震澤。《史記正義》載:縱廣三百八十三里,周回三萬六千頃。或謂之震澤。《禹貢》謂之具區。《山海經》謂之笠澤。《史記正義》曰:五湖,菱湖、游湖、莫湖、貢湖、胥湖也,皆大湖東岸五灣。《左傳》《職方》《越語》:謂之五湖。其中相傳吳王種菱處名菱湖。

78、五里湖

又名蠡湖。舊時又稱漆湖,亦稱小五湖,系太湖(梅梁湖)伸入無錫城區的內湖。相傳2500多年前春秋時期,越國大夫范蠡助越滅吳,功成身退,偕西施泛舟於此,故又名蠡湖。

79、鵝湖

又名濠湖、鵝真盪。因狀如鵝肫,俗稱鵝肫盪,「真」與「肫」音近而轉。

80、芙蓉湖

已消失的古代湖泊,在無錫北部,湖之一部分現演變為大運河的河道。因湖中長有很多荷花,因而得名。

81、京杭運河

大運河的前身,最早開鑿於2500年前春秋末期,為吳王夫差開掘連通江淮的吳國邗溝。秦統一中國後,始皇開鑿京口至丹陽的曲阿河(江南運河今鎮江段)。京杭大運河無錫段,全長40.8公里,始鑿於魯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為最早開鑿的人工運河。

82、梁溪河

原稱西溪,又名梁清溪。源自惠山,流入太湖。梁溪河是歷史悠久的一條河流,譽為無錫的母親河,無錫因此而別名梁溪。南北朝梁大同年間重浚,故名。舊縣志稱,漢建無錫子城,西距梁溪,東接運河(城中直河)。「梁溪源出惠山,其袤三十里。」北自西水墩(太保墩)與西運河分流,南至蠡橋,經小渲、大渲入太湖,全長7.5公里。

83、伯瀆港

泰伯在梅里建立勾吳國後,為灌溉排洪開鑿的運河,故名。

84、長廣溪•吳塘門

全長約15公里,水面最寬處約300米。取「溪闊水長」之意。吳塘門在長廣溪南入太湖之口。因位於吳塘山附近而得名吳塘門。

85、檀溪

古時此處有一條溝溪,溪邊有檀樹林,此溪橫穿,故名檀溪。

86、金城灣

位於蠡湖東端,蠡湖兩個重要源頭——馬蠡港、梁塘河在此匯合形成湖灣。

87、東大池

惠山南麓的大水塘,蓄水灌溉農田,分東西兩池,東面的稱東大池。

88、鴨子灘

原名聖塘里,乾隆帝南巡至此見河內肥鴨成群,傳旨命名為「鴨子灘」。

89、黿頭渚

前身為1916年購地、1918年始建於黿頭渚沿湖山地上的橫雲山莊,1944年易名橫雲公園。新中國成立後,1954年更名為黿頭渚公園。1958年,原「太湖別墅」7棟建築並入公園,後陳家花園(若圃)、三山島、鄭園部分舊址、原郊區河埒公社黿頭渚大隊相繼並入公園,遂於1993年1月命名為「太湖黿頭渚風景區」,但黿頭渚公園名稱並未廢除。其范圍包括面積3平方公里的黿頭渚半島和面積0.12平方公里的三山島。該景區於2002年列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06年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而「黿頭渚」因南犢山(充山)伸入太湖的余脈狀如黿頭而得名。明末,王永積《錫山景物略》稱:「更有一巨石,直瞰湖中,為黿頭狀,因呼為黿頭渚。」

90、泰伯廟

作為太湖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獨立景點的泰伯廟在新區梅村鎮至德路西側,泰伯廟在新區鴻山鎮的鴻山西坡。傳為東漢永興二年(154)吳郡太守糜豹奉敕以泰伯故居即宅為廟,並建泰伯墓。但現存建築均為明、清時所重建。2006年國務院公布「泰伯廟和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1、蠡園

由王禹卿始建於1927年,1936年其子王亢元作擴建。因園主為「三槐堂」王氏後裔,據說原擬名「槐園」,後正式命名為「蠡園」並沿用至今。園名出典據園主身前見諸傳媒的文字資料及口述資料而有兩個版本:一是慨慕范蠡為人,園以湖名;另一是「以蠡測海」(用瓢測量海水)、「管窺蠡測」表示謙虛。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向西續建長廊與陳梅芳始建於1930年的「漁庄」相聯,漁庄並入蠡園,後老蠡園大部份劃入賓館(今湖濱飯店),上世紀80年代初和2004年蠡園分別作東擴西延。2002年「蠡園及漁庄」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蠡園列為AAAA級旅遊景區。

92、高子水居

明東林黨人高攀龍始建於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的五里湖水上別墅,故名。原址在東蠡湖東北角「魚池頭」(今湖濱區東降(土字旁)鎮境內)遺址現已淹沒水中,2005-2006年在遺址附近建「水居苑」以志紀念。

93、梅園

1912年榮德生在無錫西郊的東山購地植梅為梅園起點,數年間購山糧地150畝,植梅三千株,於1922年後園址擴大至滸山,成為江南三大賞梅勝地之一。1955年,榮毅仁根據父親榮德生遺願將梅園除「樂農別墅」留作紀念先父外贈獻政府,當時梅園游覽面積為81畝,此即「榮氏梅園」范圍,或稱「老梅園」。鑒於該由名人用名花構築的名園,在歷史轉型期引領生態園林建設的風氣之先,又開私園為社會公益之先河,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科學藝術價值,2006年國務院公布「榮氏梅園」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梅園在1959年征地50公頃,向東拓展至橫山,2009年列為AAAA級旅遊景區。

94、錫惠公園(錫惠園林文物名勝區)

新中國成立之初,無錫就開展了群眾性荒山造林運動。1952年在此基礎上環錫山建「錫山公園」。1958年在錫山、惠山之間原「秦皇塢」古址開挖「映山湖」,至1959年相應將惠山頭茅峰東坡、東麓劃入公園,原沿山布局的大量名勝古跡納入園中,該年國慶節錫山公園更名為「錫惠公園」。為加強園內文物保護工作,經市政府批准,1995年2月28日該園啟用「錫惠園林文物名勝區」名稱,與錫惠公園為「一套班子,兩塊牌子」。該公園(名勝區)在2004年列為AAAA級旅遊景區。

95、寄暢園

在惠山東麓,毗鄰惠山寺,面積15畝,明太子太保秦金始建於16世紀初葉,初名「鳳谷行窩」;園轉屬秦梁後,更名「鳳谷山莊」。再轉屬秦燿,經大規模改築,在萬曆二十七年(1599)更名為寄暢園,沿用至今。該園自創始至1952年獻贈國家,四百多年間由北宋著名詞人秦觀的遷錫後裔世代相守,故又名秦園。1988年,寄暢園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6、天下第二泉

在惠山頭茅峰東坡白石塢。此泉由無錫縣令敬澄(字源深)開鑿於唐大歷十二年(777)或前數年間,初名惠山泉或惠山石泉水。因「茶神」陸羽品評天下宜茶之水二十等,此泉列第二,故名天下第二泉,簡稱第二泉、二泉,又稱陸羽泉、陸子泉。因泉而建的庭院建築,始於唐,歷代均有增益,至清乾隆年間形成今存完美格局。2006年,「天下第二泉庭院及石刻」,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7、惠山古鎮

分布於惠山東麓及惠山寺甬道兩側、惠山老街兩旁和惠山浜(寺塘涇)兩岸之面積為0.4平方公里范圍內,其數量達120座左右(含遺址) 。南齊建元三年(481),高帝蕭道成旌表孝子華寶門閭,即宅為祠,此為惠山祠堂之濫觴(華寶故居原在今二泉亭之上;元時華孝子祠遷至二泉東偏今址)。唐代邑人在春申澗畔建春申君祠(後搬遷至廟巷,稱大王廟)。至清乾隆十四年(1744年)列入官祭的惠山祠堂共54座。清中期以迄民國時期,形成今存惠山鎮祠堂群。2006年「惠山鎮祠堂」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包括核心祠堂十座。其中位於錫惠公園的有五座:華孝子祠、至德祠、尤文簡公祠、錢武肅王祠、淮湘昭忠祠;屬惠山古鎮的有五座:陸宣公祠、王武愍公祠、顧洞陽祠、楊延俊祠(留耕草堂)、楊藕芳祠。「惠山老街」在2011年被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98、龍光塔

聳立在錫山之巔的佛塔兼風水塔,無錫古城的標志建築。根據無錫圖書館藏龍光塔古碑拓片,始建於明萬曆四年(1576年),當年無錫人孫繼皋狀元及第,他是無錫所出第二位狀元,此後在清早中期無錫又出三位狀元。古老相傳,該塔能振興文風。其塔名,可能與惠山似龍,錫山如龍頭,塔是龍角的傳說有關。該塔歷代多次重修。1983年列為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

99、公花園

在無錫古城中心,今中山路與新生路之間,毗鄰崇安寺商業街區和縣前東街,現面積60畝左右。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是中國人所建最早城市公園之一。初名錫金公花園,簡稱公花園、公園。1912年後更名無錫公園、城中公園等。2006年以「錫金公園舊址」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100、崇安寺

位於無錫古城中心,傳東晉興寧二年(364)王羲之舍宅為寺,故名「興寧寺」,北宋太平興國初年賜額「崇安教寺」。

❺ 錫惠園林文物名勝區的地理位置

位於太湖之濱,惠山之麓的無錫,是一座歷史悠久、物產豐饒、人文薈萃的江南名城。
坐落於無錫城西,被乾隆皇帝譽為江南第一山的惠山,古稱歷山、華山、西神山,其山形猶如九龍騰躍,故又名九龍山。錫山包含了錫惠景區的精華部分,錫惠名勝薈萃是惠山的余脈,無錫地名的來歷與錫山有著特殊的淵源。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錫山就有先民在此居住生活,閃耀著馬家浜文化的光芒。秦始皇曾在此屯兵駐戍,留有秦皇塢等遺跡。後漢有樵客在錫山得碣石,其銘曰: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為無錫地名來歷平添神奇色彩。
無錫錫惠園林文物名勝了無錫地區豐富的歷史人文景觀和品類齊全、頗具山麓園囿特色的風景資源,時跨數千年,一直享有無錫露天歷史博物館的美譽;以天下第二泉、寄暢園等名泉名園為代表的大批名勝著稱於海內外。

❻ 大潤發和錫園大潤發是一家嗎

不屬於的,大潤發超市屬於台灣潤泰集團下屬連鎖批發商超,錫園大潤發屬於我們大陸的某個地方小的批發超市

❼ 無錫最好玩的地方在哪裡

雲和梯田是華東最大的抄梯田群,被CNN評為中國大陸40個最美景點之一,號稱「中國最美梯田」;在日出時,身臨其境如入世外桃源,滿坡的梯田,波光粼粼好似一架架直上雲霄的天梯,一派美不勝收的壯麗畫卷
山塘街,在蘇州眾多的街巷之中,名勝山塘街,被稱譽為「姑蘇第一名街」!進入山塘老街不需要門票 ,很適合午後去逛逛走走,老街上的個別景點需要購票入內,是否進入就看各人的喜好啦。

❽ 無錫錫惠公園有哪些景點

錫惠公園位於江蘇無錫市西郊,佔地90公頃,是一座集眾多的文物古跡和舒適的休閑游樂於一體的綜合性大型園林。錫惠公園有天下第二泉、寄暢園、惠山寺等著名旅遊景點。錫惠公園始建於1958年。錫惠公園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太湖風景名勝區的十四個核心景區之一,是國家重點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惠山古稱華山、歷山、西照山,相傳西域僧人惠照曾居此處,故唐以後稱惠山。錫山是惠山東峰脈斷突起處,山高僅75米,相傳周秦時盛產錫礦,故名。1958年開鑿了映山湖之後,錫山就與惠山連成了一片,辟為錫惠公園。

景區以文化旅遊為主,泉水為輔,峰疊巒秀、翠拔藍天,山峰高低錯落,相映成趣。亭台樓閣,倚山臨水而立,山泉崢淙,飛禽啁啾,滿山遍野生長著奇花異卉、古樹名木,景色出奇的清幽秀麗。薈萃了無錫地區豐富的歷史文物景觀,以保存完好、時跨唐宋元明清千餘年歷史的眾多文物古跡而著稱於世,有無錫"露天博物館"之譽。

唐代天下第二泉、宋代古橋金蓮橋,明代古園寄暢園、愚公谷、南朝古剎惠山寺、春秋戰國時春申君飲馬處--黃公澗等20餘處名勝古跡錯落於山野之間。名山、名泉、古園、古寺薈集,積淀了歷朝的古風雅韻。陸羽、秦觀、黃庭堅、文徵明等歷代文人雅士都在此留下了瑰麗詩篇和軼事佳話。移步攬景,令人發思古之幽情;品讀歷史,領略無錫山水靈秀,文化燦爛。

❾ 無錫錫惠公園的資料與圖片

位於太湖之濱,惠山之麓的無錫,是一座歷史悠久、物產豐饒、人文薈萃的江南名城。

坐落於無錫城西,被乾隆皇帝譽為「江南第一山」的惠山,古稱歷山、華山、西神山,其山形猶如九龍騰躍,故又名九龍山。錫山是惠山的余脈,無錫地名的來歷與錫山有著特殊的淵源。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錫山就有先民在此居住生活,閃耀著馬家浜文化的光芒。秦始皇曾在此屯兵駐戍,留有秦皇塢等遺跡。後漢有樵客在錫山得碣石,其銘曰:「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為無錫地名來歷平添神奇色彩。

無錫錫惠園林文物名勝區包含了錫惠景區的精華部分,錫惠名勝薈萃了無錫地區豐富的歷史人文景觀和品類齊全、頗具山麓園囿特色的風景資源,時跨數千年,一直享有無錫「露天歷史博物館」的美譽;以天下第二泉、寄暢園等名泉名園為代表的大批名勝著稱於海內外。

無錫地曠山稀,無高山大川,可是錫山、惠山卻有奇質,林木蔥郁,泉涌瀑布,人文薈萃。南北朝時,惠山就建有「歷山草堂」,是為江南名剎惠山寺前身。古時「慧、惠」詞義相通,有智慧即有福德,故錫惠山麓又以「惠泉福地」名播天下。唐朝著名詩人李紳年輕時在惠山寺讀書,作有《憫農》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他還把惠山親昵地稱為「家山」。自唐代以來就盛名天下的第二泉,現代隨著《二泉映月》名曲的傳播而家喻戶曉。唐宋石經幢、聽松石床及陸羽、李陽冰、秦觀、蘇東坡、黃庭堅、文徵明等無數文人墨客題詠吟唱惠山、二泉,給錫惠名勝區留下了絢麗燦爛的篇章。宋朝金蓮橋造型勻稱,雕刻精美,文化、文物價值都屬上乘。屹立於錫山之麓的龍光塔四百多年來一直是無錫城市的標志性景點建築。建於明代的寄暢園以高超的造園藝術而成為中國古典園林的典範,蒼翠寥廓,古樸清曠,不但文人雅士喜歡,還成為康熙、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巡遊至無錫而必到的鍾愛之地。乾隆似乎特別喜歡寄暢園,下令畫師照本描繪,回京後在清漪園(今頤和園)仿造了一園取名「惠山園」,即今諧趣園,開中國園林成功「克隆」的先例。

錫惠名勝區有國家、省、市文物保護單位18處,占整個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的23%。唐宋元明清,從古說到今。區內有明代二泉書院、碧山吟社、點易台;有華孝子祠、錢王祠、顧憲成祠、李綱祠、張中丞廟;有惠山寺、龍光寺、忍草庵等佛教遺跡;還有玉皇殿;頭茅峰等道教仙蹤,是中國傳統儒、釋、道三種文化的聚集地和沉澱區。詩書禮樂,晨鍾暮鼓。泉流淙淙,松濤陣陣。古柯喬木遍布區內,鳥蟲魚獸,出沒林泉。名山、名泉、古園、古寺匯集,實為文化昌明、風景優美的首善之地。「大哉王言,山為第一泉第二;巍然廟貌,祠為教孝寺教忠。」惠山寺門口的對聯確切地反映了錫惠名勝區的教諭作用。
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錫惠名勝區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先後開挖了映山湖,營造了茂密山林,興建了動物園、杜鵑園、兒童樂園、錫惠旅遊索道、百鳥園、趣味園、牡丹園、音樂噴泉等景觀,整修了龍光塔,寄暢園等大批文物古跡,充實了文化內涵,形成了豐富的景點群。

熱點內容
教師暑期感悟 發布:2025-04-30 18:35:46 瀏覽:507
數學書2年級 發布:2025-04-30 16:22:56 瀏覽:664
老師磁力下載 發布:2025-04-30 15:38:26 瀏覽:478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及答案 發布:2025-04-30 15:34:06 瀏覽:125
顏色英語單詞 發布:2025-04-30 15:25:42 瀏覽:350
語文象徵 發布:2025-04-30 13:58:28 瀏覽:148
語文三年級上冊生字表 發布:2025-04-30 13:54:49 瀏覽:794
體怎麼寫 發布:2025-04-30 13:22:15 瀏覽:146
三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試卷 發布:2025-04-30 12:44:05 瀏覽:917
如何腌制韭菜花 發布:2025-04-30 12:36:06 瀏覽: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