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博客
⑴ 什麼是博客
博客是現在非常流行的一種網上個人日記,在各大網站都可以申請到屬於自己的博客,你可以在裡面寫日記、貼圖片,如果別人對你的博客有興趣,看了之後還可以發表評論。
1.怎樣建立自己的博客
「博客」是英文單詞Blog的譯音。Blog是Weblog的簡稱,中文意思是「網路日誌」。人們通常把撰寫Blog的人稱為Blogger,也翻譯為「博客」。因此,「博客」既可以指撰寫網路日誌這種行為,也可以指撰寫網路日誌的人。
博客是繼Email、BBS、ICQ之後出現的第四種網路交流方式,一個博客其實就是一個網頁,它通常是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帖子所構成,博客中的內容從知情人爆出的「新聞內幕」,到純個人色彩的思想、詩歌、散文、照片甚至科幻小說、DV作品,應有盡有。
有些人通過博客結交了新的社交圈,有人則把自己的博客當成與客戶交流的平台,而這位張先生在裝修新房期間,還把自己的賬單和裝修進度發到博客上,根據網友的回復和指點,他及時調整裝修方案,少花了不少冤枉錢。
那麼怎樣能擁有自己的博客呢?當前,大多數博客是免費的,只要你有一台能夠上網的電腦,一個有效的郵箱,一個ID就可以了: 1.登錄該網站網頁,按步驟申請一個有效的用戶名,即ID; 2.用新申請的用戶名重新進入網站主頁面,點擊進入「天涯博客」頁面,在這里,會看到醒目的「博客使用手冊」,點擊後按照頁面提示操作,申請新的blog,輸入自己喜歡的博客日誌標題和網志描述; 3.為自己的博客選擇一個標准版。這是體現自己博客風格的第一個步驟。但是一般網站提供的頁面模板大多比較單調,如果要有自己的風格,可以自己或請專業的朋友為自己的博客設計一個獨一無二的、別具特色的頁面。這樣,你就可以在自己的博客里暢所欲言了。
2.怎樣讓很多人都能看到我的博客?
博客人人都可看到,但要吸引更多的人不斷的來看你的博客,一要有新意,內容要是大家都關心的話題,或喜歡的內容,二要不斷更新,最好每天都有新內容.
3.怎樣建一個自己的網站
1. 要建立個人網站,首先必須要了解一下目前網頁製作的基本語言HTML,入門即可,大概花個一二小時就可。
2. 學會使用目前流行的網頁製作軟體,如Frontpage、Dreamweaver等一些功能強大,所見所得的軟體,初步了解就可,不用全部掌握,一般是邊用邊學,不斷提高使用水平。
3. 廣泛的上網瀏覽各種網頁,一開始最好能下載一些較簡單的個人網頁,因為他們所用到的技術較為簡單,可用網頁製作軟體打開研究。然後推薦去瀏覽一些專業的網頁設計網站,學習一些排版經驗,同時可下載一些網頁結構模版供自己套用。
4. 確定你的網站主題,我個人不主張開始就想建軟體大全、書庫等網上流行的為網站主題,因為第一你不夠專業,網上已有太多的同類軟體,別人不可能上你的網站下載。第二這類網站需要巨大的主頁空間,不僅一開始你申請不到這么大的空間,而且你也不可能經常上載維護。網站主題最好是有你的個人特色,實在不能確定我建議自己做一個私人門戶網站,將平時自己經常去的網站做一個較為綜合的連結。
5. 網頁最好不要用特別與眾不同的顏色、字體,因為每個人使用的計算機各不相同,特別的顏色、字體別人不一定能看得到。
6. 網頁要增加美觀圖片不可缺少,我建議如果你會用一些專業的作圖軟體最好自己製作,這會有自己的特色,放些私人照片也可以,但切記各種圖片一定要作優化處理,減小它的存儲尺寸。提醒一下每頁不要放過多的圖片,因為第一會使網頁顯得雜亂,第二會使你的網頁顯示速度過慢。製作圖片的常用軟體有Photoshop,Fireworks等。
7. 網頁上可以用一些動畫與特效增加你主頁的美觀與功能,動畫可上網找,同樣最好能自己製作,GIF格式的最常用,可用Ulead的Gig Animator軟體製作,目前流行的是Flash動畫,更多變化,尺寸更小,缺點是有些計算機上的瀏覽器預設沒有安裝Flash瀏覽軟體,有些計算機用戶不能看到Flash。網上還有許多免費的Javascript等可供使用,與圖片一樣,我建議每頁不要放太多的動畫與特效。
8. 網頁基本建成後,上網找免費的主頁空間,以其主機的速度,提供的空間大小和有無基本的CGI功能及其提供的域名是否簡單易記為考量依據,所謂CGI是指主機伺服器上提供的程序,一般你可申請有免費計數器、留言板等。找到速度快,主頁存放空間大,域名簡單的網站存放你的網頁。
9. 接下來是將網頁上傳至你申請的伺服器上,具體上傳的辦法你在申請主頁空間時就會了解,具體使用你製作網頁的軟體即可,我個人推薦使用CuteFTP Pro上傳,這個軟體功能強大,簡單易用。
10. 好,現在你的網站已建立,你可通知你的朋友上去瀏覽,把個人網站印在你的名片上,還想推廣你的網站?那你可去各大搜索網站登錄你的新站,如雅虎、搜虎、新浪等知名網站。你還可與其它網站申請友情連結、去一些提供連結交換的網站申請廣告交換,如太極鏈,酷站等。在做這一步時你需要做二個468X60和88X31尺寸的廣告圖片,動畫最好,存儲大小盡量控制在10k以下。
11. 如果你還想靠你的網站賺一些小錢,你可去一些商業網站申請廣告連結,替他們做廣告,一般以從你的網頁點擊到他們的網頁次數算錢。
12. 最後我要提醒各位未來網主,你的網站千萬不要放一些明顯與國內政治相抵觸的內容,這事關重大,不可兒戲,否則網站被關閉事小,坐牢也說不定哦。另外,網站內容與性有關可大大增加被瀏覽的數量,但黃色的內容不要放,雖說性質比不上反動內容,但也有問題。建議打打擦邊球,提供一些性教育、性知識,情情愛愛的內容無傷大雅。
⑵ 名詞解釋:什麼叫博客
博客,僅音譯,英文名為Blogger,為Web Log的混成詞。它的正式名稱為網路日誌;又音譯為部落格或部落閣等,是一種通常由個人管理、不定期張貼新的文章的網站。博客上的文章通常根據張貼時間,以倒序方式由新到舊排列。許多博客專注在特定的課題上提供評論或新聞,其他則被作為比較個人的日記。一個典型的博客結合了文字、圖像、其他博客或網站的鏈接及其它與主題相關的媒體,能夠讓讀者以互動的方式留下意見,是許多博客的重要要素。大部分的博客內容以文字為主,仍有一些博客專注在藝術、攝影、視頻、音樂、播客等各種主題。博客是社會媒體網路的一部分。比較著名的有新浪、網易等博客
⑶ 什麼叫博客,如何運用
博客,僅音譯,英文名為Blogger,為Web Log的混成詞。它的正式名稱為網路日記;又音譯為部落格或部落閣等,是使用特定的軟體,在網路上出版、發表和張貼個人文章的人,或者是一種通常由個人管理、不定期張貼新的文章的網站。博客上的文章通常以網頁形式出現,並根據張貼時間,以倒序排列。
博客是繼MSN、BBS、ICQ之後出現的第4種網路交流方式,現已受到大家的歡迎,是網路時代的個人「讀者文摘」,是以超級鏈接為入口的網路日記,它代表著新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方式。許多博客專注在特定的課題上提供評論或新聞,其他則被作為個人性的日記。
(3)什麼是博客擴展閱讀:
起初,Bloggers將其每天瀏覽網站的心得和意見記錄下來,並予以公開,來給其他人參考和遵循。但隨著Blogging快速擴張,它的目的與最初已相去甚遠。網路上數以千計的Bloggers發表和張貼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異。因為它也逐漸被應用在企業內部網路(Intranet)。截至2013年,BSP商家風起雲涌,已有數十家大型博客站點。新浪博客,網易博客,搜狐博客,騰訊博客,博客中國等。
⑷ 什麼叫博客
「博客」一詞是從英文單詞Blog翻譯而來。Blog是Weblog的簡稱,而Weblog則是由Web和Log兩個英文單片語合而成。Weblog就是在網路上發布和閱讀的流水記錄,通常稱為「網路*志」,簡稱為「網志」。
Blogger即指撰寫Blog的人。Blogger在很多時候也被翻譯成為「博客」一詞,而撰寫Blog這種行為,有時候也被翻譯成「博客」。因而,中文「博客」一詞,既可作為名詞,分別指代兩種意思Blog(網志)和Blogger(撰寫網志的人),也可作為動詞,意思為撰寫網志這種行為,只是在不同的場合分別表示不同的意思罷了。
Blog是一個網頁,通常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帖子(Post,作為動詞,表示張貼的意思,作為名字,指張貼的文章)構成,這些帖子一般是按照年份和*期倒序排列的。而作為Blog的內容,它可以是你純粹個人的想法和心得,包括你對時事新聞、國家大事的個人看法,或者你對一*三餐、服飾打扮的精心料理等,也可以是在基於某一主題的情況下或是在某一共同領域內由一群人集體創作的內容。它並不等同於「網路*記」。作為網路*記是帶有很明顯的私人性質的,而Blog則是私人性和公共性的有效結合,它絕不僅僅是純粹個人思想的表達和*常瑣事的記錄,它所提供的內容可以用來進行交流和為他人提供幫助,是可以包容整個互聯網的,具有極高的共享精神和價值。
簡言之,Blog就是以網路作為載體,簡易迅速便捷地發布自己的心得,及時有效輕松地與他人進行交流,再集豐富多彩的個性化展示於一體的綜合性平台。
博客(BLOGGER)概念解釋為網路出版(Web Publishing)、發表和張貼(Post-這個字當名詞用時就是指張貼的文章)文章,是個急速成長的網路活動,現在甚至出現了一個用來指稱這種網路出版和發表文章的專有名詞——Weblog,或Blog。
一個Blog就是一個網頁,它通常是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Post所構成;這些張貼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內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從對其他網站的超級鏈接和評論,有關公司、個人、構想的新聞到日記、照片、詩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說的發表或張貼都有。
許多Blogs是個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發表,其他Blogs則是一群人基於某個特定主題或共同利益領域的集體創作。Blog好象是對網路傳達的實時訊息。撰寫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
在網路上發表Blog的構想始於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開始流行。而2000年博客開始進入中國,並迅速發展,但都業績平平。直到2004年木子美事件,才讓中國民眾了解到了博客,並運用博客。2005年,國內各門戶網站,如新浪、搜狐,原不看好博客業務,也加入博客陣營,開始進入博客春秋戰國時代。起初,Bloggers將其每天瀏覽網站的心得和意見記錄下來,並予以公開,來給其他人參考和遵循。但隨著Blogging快速擴張,它的目的與最初已相去甚遠。目前網路上數以千計的Bloggers發表和張貼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異。不過,由於溝通方式比電子郵件、討論群組更簡單和容易,Blog已成為家庭、公司、部門和團隊之間越來越盛行的溝通工具,因為它也逐漸被應用在企業內部網路(Intranet)。目前,BSP商家風起雲涌,已有數十家大型博客站點。
也可以說 Blog是weblog的簡寫,有兩層意思:第一、Blog,即——日記/日誌,每天記錄的都算是日記/志,其的書寫是在時間中展開的,時間為順序,包括我們所寫的任何東西;第二、BLOG是以Web(網頁)方式顯示和發布,藉助於互聯網,人們就可以彼此分享自己的經驗、想法、感受等,並由此形成一種新型的網路虛擬社群和人際交往方式。
在外在形式上,Blog是個獨立的站點,相當於是一種個人主頁,不過無需學習什麼技術軟體,任何人都可以方便地來使用,就像每個人擁有自己的筆記本開始書寫一樣簡單。
⑸ 什麼是博客
博客,又譯為網路日誌、部落格或部落閣等,是一種通常由個人管理、不定期張貼新的文章的網站。博客上的文章通常根據張貼時間,以倒序方式由新到舊排列。許多博客專注在特定的課題上提供評論或新聞,其他則被作為比較個人的日記。一個典型的博客結合了文字、圖像、其他博客或網站的鏈接、及其它與主題相關的媒體。能夠讓讀者以互動的方式留下意見,是許多博客的重要要素。大部分的博客內容以文字為主,仍有一些博客專注在藝術、攝影、視頻、音樂、播客等各種主題。博客是社會媒體網路的一部分。
⑹ 什麼是博客啊
博客」(Blog或Weblog)一詞源於「Web Log(網路日誌)」的縮寫,是一種十分簡易的傻瓜化個人信息發布方式。讓任何人都可以像免費電子郵件的注冊、寫作和發送一樣,完成個人網頁的創建、發布和更新。如果把論壇(BBS)比喻為開放的廣場,那麼博客就是你的開放的私人房間。可以充分利用超文本鏈接、網路互動、動態更新的特點,在你「不停息的網上航行」中,精選並鏈接全球互聯網中最有價值的信息、知識與資源;也可以將你個人工作過程、生活故事、思想歷程、閃現的靈感等及時記錄和發布,發揮您個人無限的表達力;更可以以文會友,結識和匯聚朋友,進行深度交流溝通。
何為博客?定義與解釋
「博客」當然是個大家都陌生的名詞,因為這個中文名字還是博客中國的王俊秀靈機一動的產物。博客的英文名詞就是「Blog或Weblog」(指人時對應於Blogger),又一個典型的網路新事物,你查閱最新的英文詞典也不可能查到。該詞來源於「Web Log(網路日誌)」的縮寫,特指一種特別的網路個人出版形式,內容按照時間順序排列,並且不斷更新。
但是,正因為簡單,要解釋清楚,反而十分復雜。定義五花八門,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觀點。至今缺乏嚴謹的定義,也還沒有收入任何主要的詞典之中。因此,還是集思廣益,讓我們先從各個角度來看看這個概念的含義:
博客(Blog)最普通的名詞解釋
博客(Blog,weblog的縮略詞,由Peter Merholz發明)
1、 名詞,有時為了區分也稱博客網站(網頁)。指網上寫作的一種特定形式和格式。由按時間倒序排列的文檔組成的欄目,兩側通常還可以有補充材料,頻繁更新,一般大量使用鏈接。
一般有戰爭博客(Warblog,Matt Welch發明)、日記博客(Journal blog和Diary blog),知識博客(Knowledge Log、Klog、K-Blog)、新聞博客(News blogs)、專家博客(Pundit blog)、技術博客(Tech blog)、群體博客(Group blog)、移動博客(Moblog)、視頻博客(Videoblog)、音頻博客(Audioblog)、圖片博客(Fotolog)、法律博客(Blawg)、文摘博客(Digest blog)
由此還衍生出大量新詞彙,比如博客世界(Blogosphere)、博客精英(Blogerati)、博客鏈接(Blogroll)、法語博客(Froglogs)、語言博客(Linguablog)和小貓博客(Kittyblogger,指寫些日常瑣碎內容的博客)等。
2、 動詞,在blog上寫文章。
博客(Blogger)
名詞,擁有blog網站或者在blog上寫作的人。
對於博客的嚴謹定義舉例
《市場術語》中對Blog這樣描述:「一個Blog就是一個網頁,它通常是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Post所構成;這些張貼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內容由個人喜歡。可從有關公司、個人、新聞,或是日記、照片、詩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說的發表或張貼。許多Blogs是個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發表,其它也有非個人的Blogs,那是一群人基於某個特定主題或共同利益領域的集體創作。Blog好象對網路傳達的實時訊息。撰寫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
《網路翻譯家》對博客(Blogger)的概念解釋為:
網路出版(Web Publishing)、發表和張貼(Post——這個字當名詞用時就是指張貼的文章)文章是個急速成長的網路活動,現在甚至出現了一個用來指稱這種網路出版和發表文章的專有名詞——Weblog,或Blog。一個Blog就是一個網頁,它通常是由簡短且經常更新的Post所構成;這些張貼的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Blog的內容和目的有很大的不同,從對其他網站的超級鏈接和評論,有關公司、個人、構想的新聞到日記、照片、詩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說的發表或張貼都有。許多Blogs是個人心中所想之事情的發表,其它Blogs則是一群人基於某個特定主題或共同利益領域的集體創作。Blog好象對網路傳達的實時訊息。撰寫這些Weblog或Blog的人就叫做Blogger或Blog writer。在網路上發表Blog的構想使於1998年,但到了2000年才真正開始流行。起初,Bloggers將其每天瀏覽網站的心得和意見記錄下來,並予以公開,來給其它人參考和遵循。但隨著Blogging快速擴張,它的目的與最初已相去甚遠。目前網路上數以千計的 Bloggers發表和張貼Blog的目的有很大的差異。不過,由於溝通方式比電子郵件、討論群組更簡單和容易,Blog已成為家庭、公司、部門和團隊之間越來越盛行的溝通工具,因為它也逐漸被應用在企業內部網路(Intranet)。目前有很多網站可以讓網友設立帳號及發表Blogs。
各類人士對博客的不同理解和定義
更多關於博客的形象比喻和定義:
u 博客概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頻繁更新(Frequency)、簡潔明了(Brevity)和個性化(Personality)(Evan Williams)
u 博客是每周7天,每天24時運轉的言論網站,這種網站以其率真、野性、無保留、富於思想而奇怪的方式提供無拘無束的言論。(佩姬•努南的解釋)
u 博客是互聯網上最新的發展潮流,是繼E-mail、BBS、ICQ(IM)之後,出現的第四種網路交流方式。
u 博客是用帶著索引的文字進行對話的咖啡屋。(Rebecca Blood著《博客手冊》(The Weblog Handbook))
u 博客就是一個人未經編輯的聲音(The unedited voice of a person)(戴夫·溫納(Dave Winer))
u 博客(Weblog)是這樣一個按照時間順序擺列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被公開發布,並能夠通過互聯網被訪問到的獨立的思想泡泡(thought bubbles),博客中的每條內容是博客們當時在想什幺的思想快照。(James Snell)
u 博客之於知識,就像Napster之於音樂,Linux之於軟體(博客中國)
u 博客代表著「新聞媒體3.0」:舊媒體(old media)→→新媒體(new media)→→自媒體(we media)(Dan Gillmor)
u 博客是媒體的開放源代碼運動
u 博客是內容的開放源代碼運動
u 博客——知識經濟2.0(姜奇平)
u 博客是一個「快捷易用的知識管理系統」(Dylan Tweney)
u 博客是「個人主頁2.0」(博客中國)
還有博客們的七嘴八舌,也很有啟發:
u 博客是新型的「協同媒體」
u 博客是「不停息的網上旅程」
u 博客是「個人網上出版物(社區)」
u 博客是「網路中的信息雷達系統」
u 博客是「人工搜索引擎」,是「專家過濾器」
u 博客是「自組織網路生態」
u 博客是「草根記者」……
u 博客是網路時代的個人「讀者文摘」
u 博客是以超級鏈接為武器的網路日記
u 博客是信息時代的麥哲倫(博客中國)
u 博客是信息奶牛,吃的是「信息草」,擠出來的是「信息奶」。
u 博客代表著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著新的學習方式。通過博客,讓自己學到很多,讓別人學到更多。
u 一些人為摘錄的新聞吧
u 因為把信息進行了分類和篩選發布,所以很「有用」
u 通常用來廣播信息
u 一種學習工具
u 簡單到傻瓜也會建立
u 最個人化的電子日記 ...
u 一種與小群體進行經常性溝通的形式
u 不就是一個HTML編輯器嗎?
u web 出來就有了,不是新東西
u 迅速/便捷地出版
u 經常更新甚至包括褻瀆語言的發泄地,自言自語的場所
u 可能是下一代印刷雜志的發展方向,保持隨時更新
u 一種好工具!
u 只不過是作者個人描述自己生活和日常事件的短評,當然還包括一些有趣的發現和到其他網站的推薦鏈接
u 未來的網上隨筆
u 將發展並變成一個強大的、極便宜的電子學習(e-Learning) 工具
u 有人把它形容為網路上的雷達系統
u 女孩子的私人好朋友
「博客中國」對博客內涵的基本定義和理解
博客是一種「零進入壁壘」的網上個人出版方式,「零進入壁壘」主要是滿足「四零」條件(零編輯、零技術、零成本、零形式)。
博客概念一般包含了三個要素(當然,也不需要局限這些定義):
l 網頁主體內容由不斷更新的、個人性的眾多「帖子」組成;
l 它們按時間順序排列的,而且是倒序方式,也就是最新的放在最上面,最舊的在最下面;
l 內容可以是各種主題、各種外觀布局和各種寫作風格,但是文章內容以「超鏈接」作為重要的表達方式。
博客的三大主要作用為:
l 個人自由表達和出版;
l 知識過濾與積累;
l 深度交流溝通的網路新方式。
但是,要真正了解什麼是博客,最佳的方式就是自己馬上去實踐一下,實踐出真知。如果你現在對博客還很陌生,我建議直接去找一個博客託管網站。先開一個自己的博客帳號。反正比注冊郵件更簡單,也不用花費一分錢,覺得沒勁也就隨手扔掉得了。
博客概念必須澄清的誤解
博客不等於個人日記;博客不等於個人網站。但博客可以是個人媒體、個人網路導航和個人搜索引擎。
因為,Blog一詞來源於「網路日誌(Web Log)」,而不是「網路日記(Web Diary)」。兩者的側重點完全不同。
日記(Diary):指個人把每日發生的事、經歷和觀察的東西寫下的記錄。個人性、私密性,主要為自己而寫。
日誌(Log):航海記錄,對船速、船程以及船上發生的所有對航海有意義的事件的記載。非個人、公開性。主要為別人而寫。
因此,博客是個人性和公共性的結合體,其精髓不是主要表達個人思想,不是主要記錄個人日常經歷;而是以個人的視角,以整個互聯網為視野,精選和記錄自己互聯網上看到的精彩內容,為他人提供幫助,使其具有更高的共享價值。
博客精神的核心並不是自娛自樂,甚至不是個人表達自由,相反,是體現一種利他的共享精神。為他人提供幫助。個人日記和個人網站主要表現的還是「小我」,而博客表現的是「大我」。也許形式上很接近,但內在有著本質的差異。因此,所有優秀博客網站中,真正表達作者個人的內容非常有限,最多隻是點綴,而不像個人網站那樣是核心!
David Weinberger說:「互聯網教給我們這樣一個道理:我們既能夠成為一個龐大公共群體的一部分,還能夠保持我們的個性面孔。但是這又需要我們花更多時間在公共場所生活。在互聯網上, 日記的概念已經被外化了:會有公共的日記出現。今後可能的情況是,在真實世界中曾經有的公眾和私人自我之間的那條本來明顯的界限會逐步被腐蝕掉,一點一滴地。」他認為,未來每一個人都會擁有至少15個崇拜者。而博客無疑是構建個人影響力的重要手段。
當然,博客是一種快速演變中的形式,而且是一種真正的草根力量,因此理解博客不必太拘泥於形式。
⑺ 什麼是博客
Blog是weblog的簡寫,有兩層意思:第一、Blog,即——日記/日誌,每天記錄的都算是日記/志,其的書寫是在時間中展開的,時間為順序,包括我們所寫的任何東西;第二、BLOG是以Web(網頁)方式顯示和發布,藉助於互聯網,人們就可以彼此分享自己的經驗、想法、感受等,並由此形成一種新型的網路虛擬社群和人際交往方式。
在外在形式上,Blog是個獨立的站點,相當於是一種個人主頁,不過無需學習什麼技術軟體,任何人都可以方便地來使用,就像每個人擁有自己的筆記本開始書寫一樣簡單。Blog是繼Email、BBS、ICQ之後出現的第四種網路交流方式。Blog的全名應該是Weblog,中文意思是"網路日誌",後來縮寫為 Blog,而博客(Blogger)就是寫Blog的人。實際上個人博客網站就是網民們通過互聯網發表各種思想的虛擬場所。盛行的"博客"網站內容通常五花八門,從新聞內幕到個人思想、詩歌、散文甚至科幻小說,應有盡有。
博客大致可以分成兩種形態:一種是個人創作;另一種是將個人認為有趣的有價值的內容推薦給讀者。博客因其張貼內容的差異、現實身份的不同等而有各種稱謂,如政治博客、記者博客、新聞博客等。
「 博客」(Blog 或 Weblog)一詞源於「 Web Log (網路日誌)」的縮寫,是一種十分簡易的傻瓜化個人信息發布方式。讓任何人都可以像免費電子郵件的注冊、寫作和發送一樣,完成個人網頁的創建、發布和更新。如果把論壇(BBS)比喻為開放的廣場,那麼博客就是你的開放的間。可以充分利用超文本鏈接、網路互動 、動態更新的特點,在你「不停息的網上航行」中,精選並鏈接全球互聯網中最有價值的信息、知識與資源;也可以將你個人工作過程、生活故事、思 想歷程、閃現的靈感等及時記錄和發布,發揮您個人無限的表達力;更可以以文會友 ,結識和匯聚朋友,進行深度交流溝通。
「博客」是個大家比較陌生的名詞,博客的英文名詞就是「Blog或Weblog」(指人時對應於 「Blogger),又一個典型的網路新產物。該詞來源於」Web Log(網路日誌)「的縮寫,特指一種特別的網路出版和發表文章的方式,倡導思想的交流和共享。一個Blog就是一個網頁,它通常由簡短、隨意、經常更新的張貼文章構成;這些文章都按照年份和日期排列,內容相當於博客本人(Blogger)的隨筆和日記,但內含許多其他網站的超級鏈接和評論。早在2000年就開始流行,而後迅速變得豐富多彩,開始成為一種新的文化現象。其實許多人做的事情類似博客,但在國內一直沒有一個中文名字。
我們深入研究了博客理念和運作模式,認為對於當下的中國來說,博客實在是一個值得大為推廣的事情。在研究理論的同時,我們也准備付諸實踐,推出網易博客,匯集一批術業有專、不斷學習、信息淵博和樂於共享的思想博客。他們將工作、愛好和學習有機結合,通過博客日誌(Blog或 Weblog),把日常得到、看到和想到的思想精華及時共享出來,「萃取並鏈接全球最有價值、最相關、最有意思的信息與資源。」使得需要不斷學習的知識工作者,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接觸最鮮活的思想,瀏覽全球范圍最好的新聞、文章、評論與報告,准確把握最新的熱點、觀點、動態和趨勢。
互聯網文化階段的一縷霞光是由這樣的一群人點燃的——他們像遠古的煉金術士一樣對知識充滿痴迷。他們想率先走出信息迷宮,他們樂於向人們分享在信息海洋里的冒險歷程,為後來者開辟一條條成熟的航線。他們是信息時代的麥哲倫。
我們把這樣一群信息時代的麥哲倫們,稱之為博客(Blogger)。「博客」不是博士,但他們是信息時代的知識管理者。他們的淵博不是體現在封閉的內涵,而是體現在他們奉獻的外延。如同當年麥哲倫的航海日誌一樣,博客們將工作、生活和學習融為一體,通過博客日誌(Blog或 Weblog),將日常的思想精華及時記錄和發布,萃取並聯接全球最有價值、最相關、最有意思的信息與資源。使更多的知識工作者能夠零距離、零壁壘地汲取這些最鮮活的思想。
博客的出現,標志著以「信息共享」為特徵的第一代門戶之後,追求「思想共享」為特徵的第二代門戶正在浮現,互聯網開始真正凸現無窮的知識價值。如果說,黑客代表了互聯網技術野蠻的張力,而博客則代表了對重建互聯網秩序的嚮往。在解構中建設,在離散中合作,在學習中開放,已成為博客對世界的關懷方式。他們展示的博客文體、博客行為和博客思想,將是互聯網時代重要的文化現象。將重新定義互聯網的界限,改變我們生存的背景。
我們希望,博客文化能引領中國向知識社會轉型,博客關懷能開啟一個負責的時代
「博客」(Blog或Weblog)一詞源於「Web Log(網路日誌)」的縮寫,是一種十分簡易的傻瓜化個人信息發布方式。讓任何人都可以像免費電子郵件的注冊、寫作和發送一樣,完成個人網頁的創建、發布和更新。如果把論壇(BBS)比喻為開放的廣場,那麼博客就是你的開放的私人房間。可以充分利用超文本鏈接、網路互動、動態更新的特點,在你「不停息的網上航行」中,精選並鏈接全球互聯網中最有價值的信息、知識與資源;也可以將你個人工作過程、生活故事、思想歷程、閃現的靈感等及時記錄和發布,發揮您個人無限的表達力;更可以以文會友,結識和匯聚朋友,進行深度交流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