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表是什麼意思
⑴ 華表是什麼
華表在中國文化之中,就象徵著言路,象徵著自由說話。
漢朝太宗皇帝當年就曾經下詔說:古之治天下,朝有進善之旌,誹謗之木,所以通治道而來諫者。誹謗之木,就是華表的另外一個稱呼。
是自堯舜時期,就已經在諸夏民族之中流行的一種象徵性的木製建築。
它是指路的路牌和指引方向的建築,更是統治者用於收集民間建議和意見的器具,是最原始和最古老的『皇帝熱線』『帝王信箱』。
也是中國先王與先民交流的最重要途徑。
當然,發展到現在,這些功能都已經剝離了。
華表木剩下的也就是個象徵性的意義。是在告訴天下人,尤其是天下貴族和士大夫:天子非,不以一人以凌天下,而是願意跟大傢伙商量著共同交換意見。。。。
⑵ 華表的含義
華表是一種中國古代傳統建築形式,屬於古代宮殿、陵墓等大型建築物前面做裝飾用的巨大石柱,相傳華表是部落時代的一種圖騰標志,古稱桓表,以一種望柱的形式出現,富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散發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
(2)華表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相傳堯時立木牌於交通要道,供人書寫諫言,針砭時弊。遠古的華表皆為木製,東漢時期開始使用石柱作華表,華表的作用已經消失了,成為豎立在宮殿、橋梁、陵墓等前的大柱。華表通常由漢白玉雕成,華表的底座通常呈方形,是蓮花座或須彌座,上面雕刻有龍的圖案,蟠龍柱上雕刻一隻蟠龍盤於柱上,並飾有流雲紋;上端橫插一雲板,稱為誹謗木;石柱頂上有一承露盤,呈圓形,因此對應天圓地方,上面的蹲獸為傳說中的神獸朝天吼,或稱為望天犼。
可見華表不單純是個裝飾品,而是提醒古代帝王勤政為民的標志。北京天安門前後,各有一對華表,華表的柱身上雕刻著盤龍,柱頭上立著瑞獸,它們和天安門前的石獅以及兩側的金水橋一起烘托著這座皇城的威嚴氣勢。
古樸精美的華表,與巍巍壯麗、金碧輝煌的故宮建築群渾然一體,使人既感到一種藝術上的和諧,又感到歷史的莊重和威嚴。華表實際上已經與中華民族,和中國古老的文化緊密相連,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我們民族的一種標志。
華表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建築物,有著悠久的歷史。
相傳華表既有道路標志的作用,又有過路行人留言的作用,在原始社會的堯舜時代就出現了。
那時,人們在交通要道設立一個木柱,作為識別道路和標志,後來的郵亭、傳舍也用它作標識,它的名字叫作"桓木"或"表木",後來統稱為"桓木",因為古代的"桓"與"華"音相近,所以慢慢讀成了"華表"。
⑶ 中國華表是什麼
華表:建築名
古代宮殿、陵墓等大型建築物前面做裝飾用的巨大石柱,柱身多雕刻龍鳳等圖案,上部橫插著雕花的石板。
天安門前有一對漢白玉的柱子,名字叫華表。在華表挺拔的柱身上,雕刻著精美的龍和雲,柱頂上部橫插著一塊雲形的長片石,遠遠地看上去,好像柱身直插雲間,給人一種庄嚴的感覺。
華表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建築物,有著悠久的歷史。
相傳華表既有道路標志的作用,又有過路行人留言的作用,在原始社會的堯舜時代就出現了。
那時,人們在交通要道設立一個木柱,作為識別道路和標志,後來的郵亭、傳舍也用它作標識,它的名字叫作「桓木」或「表木」,後來統稱為「桓木」,因為古代的「桓」與「華」音相近,所以慢慢讀成了「華表」。
在這根木柱上,行人可以在上面刻寫意見,因此它又叫「謗木」或「誹謗木」。「誹謗」一詞在古代是議論是非的意思,就是現代的提意見,所以它又具有現代「意見箱」的作用。
據史書上記載,堯時的誹謗木以橫木交於柱頭,指示大路的方向,天安門前的
華表仍然保持了堯時誹謗木的基本形狀。
不過,天安門前的這對華表上都有一個蹲獸,頭向宮外;天安門後的那對華表,蹲獸的頭則朝向宮內,傳說,這蹲獸名叫犼,性好望,機頭向內是希望帝王不要成天呆在宮內吃喝玩樂,希望他經常出去看望他的臣民,它的名字叫「望帝出」,犼頭向外,是希望皇帝不要迷戀遊山玩水,快回到皇宮來處理朝政,它的名字叫「望帝歸」。
可見華表不單純是個裝飾品,而是提醒古代帝王勤政為民的標志。
北京天安門前後,各有一對華表,華表的柱身上雕刻著盤龍,柱頭上立著瑞獸,它們和天安門前的石獅以及兩側的金水橋一起烘托著這座皇城的威嚴氣勢。古樸精美的華表,與巍巍壯麗、金碧輝煌的故宮建築群渾然一體,使人既感到一種藝術上的和諧,又感到歷史的莊重和威嚴。華表實際上已經與中華民族,和中國古老的文化緊密相連,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我們民族的一種標志。
天安門前的華表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即柱頭、柱身和基座。華表柱頭上的部分又叫「承露盤」。漢武帝曾命人在神明台上立一銅鑄的仙人,雙手舉過頭頂,托著一個銅盤,承接天上的甘露,以為喝了甘露便可長生不老,這自然是無稽之談。後來這種形式便流傳下來,並且取消了仙人,簡化為柱子上面放一隻圓盤。華表的柱頭上也有瑞獸,名字叫「犼」。古人創造出很多瑞獸,它們的功能各不相同,但大多寄託著人們祈福避禍的願望。「犼」是一種形似犬的瑞獸,根據所在方位的不同,表達的意義也不相同。天安門後面的一對華表上的石犼面朝北方,望著紫禁城,寓意是希望皇帝不要久居深宮不知人間疾苦,應該經常出宮體察民情,所以稱「望君出」。而天安門前面的一對石犼面朝南方,寓意皇帝不要久出不歸,故而稱「望君歸」。
華表的柱身呈八角型,一條巨龍盤旋而上,龍身外布滿雲紋,漢白玉的石柱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真有巨龍凌空飛騰的氣勢。柱身上方橫插一塊雲板,上面雕滿祥雲。
華表的基座稱為須彌座,這是借鑒了佛教造像的基座形式,而且在基座外添加了一圈石欄桿,欄桿的四角石柱上各有一隻小石獅,頭的朝向與上面的石犼相同。欄桿不但對華表起到保護作用,還將華表烘托得更加高聳和庄嚴。
除了在天安門,在明十三陵、清東陵、清西陵以及盧溝橋等處我們也可以見到華表。那麼為什麼華表要矗立於宮殿、陵墓、橋梁等處?華表究竟在這些建築物中起著什麼作用?至今尚有不同看法。
一般認為,華表又名恆表、表術,是一種在古代建築物中用於紀念、標識的立柱。華表起源於古代的一種立術,相傳在我國堯舜時代,人們就在交通要道豎立木柱,作為行路時識別方向的標志,這就是華表的雛形。
另一種意見認為,華表起源於遠古時代部落的圖騰標志。華表頂端有一坐獸,似犬非犬,它叫做「犼」,民間傳說這種怪獸性好望。遠古時的人們都將本民族崇拜的圖騰標志雕刻其上,對它視如神明,頂禮膜拜,華表校頂的雕飾也因各部落圖騰的標志不同而各異,歷史進入到封建社會,圖騰的標志漸漸在人們心中印象淡薄,華表上雕飾的動物也變成了人們喜愛的吉祥物。如唐朝詩人杜甫有「天寒白鶴歸華表,日落青龍見水中」的詩句,其意就是說華表的校頂上雕飾的是白鶴。觀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華表上確實雕飾有白鶴。據傳這是因為一個名叫丁令威的人,學道成仙,化鶴歸未,立於華表上作歌,故人們以後將白鶴雕刻於華表柱子上,以示吉祥。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華表上古名「謗木」,相傳堯、舜為了納諫,在交通要道和朝堂上樹立木柱,讓人在上面書寫諫言。也就是鼓勵人們提意見。晉代崔豹在《古今注·問答釋義》中說:「程雅問曰:『堯設誹謗之木,何也?』答曰:『今華表木也,以橫木交柱頭,狀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衡悉施焉。或謂之表木,以表工者納諫也,亦以表識腸路也/崔豹所言華表木的形狀與現存的天安門前的華表大致相同。只是華表的『謗木』作用早已消失,上面不再刻以諫言,而為象徵皇權的雲龍紋所代替,成為皇家建築的一種特殊標志。
也有人認為,華表是由一種古代的樂器演變而來。這種樂器名為「木鋒」,是一·種中間細腰,腰上插有手柄的體鳴樂器,先秦時,代天子徵求百姓意見的官員們,奔走於全國各地,敲擊木鋒以引起人們注意。後來,天子不再派人出去徵求意見,而是等人找上門來,將這種大型的木鋒矗立於王宮之前,經過演變,就成了華表。
還有人認為,華表原是古代觀天測地的一種儀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種觀察天文的儀器為表,人們立木為竿,以日影長度測定方位、節氣,並以此來測恆星,可觀測恆星年的周期,古代在建築施工前,還以此法定位取正。一些大型建築因施工期較長,立表必須長期留存。為了堅固起見,常改立木為石柱。一一旦工程完成,石柱也就成了這些建築物的附屬部分,作為一一種型制而保留下來,每每成為宮殿、壇廟寢陵等重要建築物的標志。後世華表多經雕飾美化,表柱有圓形。八角形,雕有蟋龍雲紋,柱頭有雲板,校頂置承露盤,華表的實用價值逐漸喪失而成為一項藝術性很強的裝飾品。
⑷ 華表是什麼
華表亦名枉表,為古代王者納諫立於宮門前的石柱。
從前華表原為通衢指路的十字木柱,經過王者用為納諫設施後,後世又發展為陵廟、橋梁前的裝飾建築。
柱身有巨龍盤旋而上,上方橫插一塊雲板,祥雲繚繞,柱頂蹲著一個名叫「犼」的瑞獸。除此之外,在都城橋梁和帝王陵墓前也矗立著類似的華表,造型略有差異,瑞獸有所不同。但是,唯有天安門前後的兩對華表,傳說蘊含了一些對皇帝施政的警示作用。
(4)華表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關於華表的來歷
關於華表的來歷,學者們有多種說法。有說起源於古代道路標志的,有說起源於圖騰崇拜的,也有說起源於觀測儀器的。
相傳堯舜時代,這兩位執政者為了納諫,即虛心聽取意見,就在交通要道和朝堂之上分別樹立木柱,讓人們在上面書寫諫言,鼓勵人們提出意見和建議。
北京天安門前的華表為明代建築,上有雲板、華蓋、蹲獸,柱身浮雕盤龍異常精美,為明代石雕之傑作。
⑸ 華表是什麼意思啊
華表來
古代宮殿、陵墓等大型建自築物前面做裝飾用的巨大石柱,是中國一種傳統的建築形式。華表一般由底座,蟠龍柱,承露盤和其上的蹲獸組成。柱身多雕刻龍鳳等圖案,上部橫插著雕花的石板。華表是一種標志性建築,已經成為中國的象徵之一。華表用於放在宮殿、陵墓外的道路兩旁,也稱為神道柱,石望柱,表,標,碣。
【詞目】:華表
【釋義】:
(1)亦稱「桓表」。
相傳古代用以表示王者納諫或指路的木柱。
崔豹《古今注·問答釋義》:「程雅問曰:『堯設誹謗之術,何也?』答曰:『今之華表木也。……』」
(2)古代設在橋梁、宮殿、城垣或陵墓等前面作為標志或裝飾用的大柱。
如:北京天安門前後的兩對,是華表中的優秀作品。
(3)指房屋外部的華飾。
《文選·何晏·景福殿賦》:「故其華表則鎬鎬鑠鑠,赫弈章灼。」
李善註:「華表,謂華飾屋之外表也。」
⑹ 華表代表什麼
華表代表吉祥。
華表起源於遠古時代部落的圖騰標志。華表頂端有一坐獸,似犬非犬,它叫做「犼」,中國民間傳說這種怪獸性好望。
遠古時的人們都將本民族崇拜的圖騰標志雕刻其上,對它視如神明,頂禮膜拜,華表校頂的雕飾也因各部落圖騰的標志不同而各異,歷史進入到封建社會,圖騰的標志漸漸在人們心中印象淡薄,華表上雕飾的動物也變成了人們喜愛的吉祥物。
如唐朝詩人杜甫有「天寒白鶴歸華表,日落青龍見水中」的詩句,其意就是說華表的校頂上雕飾的是白鶴。觀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華表上確實雕飾有白鶴。據傳這是因為一個名叫丁令威的人,學道成仙,化鶴歸未,立於華表上作歌,故人們以後將白鶴雕刻於華表柱子上,以示吉祥。
華表的歷史:
華表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建築物,有著悠久的歷史。相傳華表既有道路標志的作用,又有過路行人留言的作用,在原始社會的堯舜時代就出現了。
那時,人們在交通要道設立一個木柱,作為識別道路和標志,後來的郵亭、傳舍也用它作標識,它的名字叫作「桓木」或「表木」,後來統稱為「桓木」,因為古代的「桓」與「華」音相近,所以慢慢讀成了「華表」。
在這根木柱上,行人可以在上面刻寫意見,因此它又叫「謗木」或「誹謗木」。「誹謗」一詞在古代是議論是非的意思,就是現代的提意見,所以它又具有現代「意見箱」的作用。
據史書上記載,堯時的誹謗木以橫木交於柱頭,指示大路的方向,天安門前的華表仍然保持了堯時誹謗木的基本形狀。
⑺ 天安門前的華表是什麼意思
天安門前的華表的意思是望君歸和望君出。
由於天安門門前那對華表上的石犼,面向宮外,後面的那對華表上的的石犼,面向宮內,故在古老的傳說中,人們把宮前的石犼叫望君歸。
意為盼望皇帝外出遊玩不要久久不歸,應快回宮料理國事。面向宮內的石犼叫望君出,勸戒皇帝不要老待在宮內尋歡作樂,應常到宮外去了解百姓的苦難。
(7)華表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華表起源於遠古時代部落的圖騰標志。華表頂端有一坐獸,似犬非犬,它叫做犼,中國民間傳說這種怪獸性好望。
遠古時的人們都將本民族崇拜的圖騰標志雕刻其上,對它視如神明,頂禮膜拜,華表校頂的雕飾也因各部落圖騰的標志不同而各異。
歷史進入到封建社會,圖騰的標志漸漸在人們心中印象淡薄,華表上雕飾的動物也變成了人們喜愛的吉祥物。
如唐朝詩人杜甫有天寒白鶴歸華表,日落青龍見水中的詩句,其意就是說華表的校頂上雕飾的是白鶴。
⑻ 古代的華表的定義是什麼
華表是我國古時宮殿、宗廟、亭榭、墳墓等建築前面的一種柱形標志,原為木製高柱,其頂端用橫木交叉成十字,似花朵狀,起特殊標志作用,因此稱為「華表」。
華表是我國一種傳統的建築形式,相傳華表既有道路標志的作用,又有為過路行人留言的作用,在原始社會的堯舜時代就已出現了。
華表在我國由來已久,隨著歷史的變遷,經過了漫長的演變過程,其精緻壯觀外形以及深刻寓意,是我們祖先一代代心血和才智凝成的結晶,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標志符號之一。
⑼ 華表是什麼
華表又名恆表、表術,是一種在古代建築物中用於紀念、標識的立柱。華表起源於古代的一種立術,相傳在國堯舜時代,人們就在交通要道豎立木柱,作為行路時識別方向的標志,這就是華表的雛形。
⑽ 華表的作用和象徵意義是什麼
在古代華表有兩個作用。分別是皇權的象徵及路標。現代,華表是中國的象徵,寓意著中華民族的社稷永固,源遠流長。
1、古代華表是路標的象徵。
古人在交通要道設立一個木柱,作為識別道路的標志,後來的郵亭也用它作標識,他的名字叫桓木,但是「桓」和「華」已經比較相近,時間長了就被人們讀成了華表。
2、古代華表是象徵皇權的專利品
皇帝去過的寺院,或番王立有「當今皇帝萬萬歲」牌位的地方,都置有岩石雕刻的華表。華表從漢朝開始出現於陵墓前;
南北朝時,陵墓前使用華表,開始流行起來;從唐朝開始路標的功能逐漸消失,逐漸演變為象徵性建築,立於皇宮、皇陵等建築的前面。
3、現代華表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今天安門內外的兩對華表,是用漢白玉雕刻而成的,是以巨大高聳的圓柱為主體,通身塑有纏柱雲龍,柱上橫貫一塊美麗的雲板,好似行雲插入雲際。
古樸精美的華表,與巍巍壯麗、金碧輝煌的故宮建築群渾然一體,使人既感到一種藝術上的和諧,又感到歷史的莊重和威嚴。
華表實際上已經與中華民族,和中國古老的文化緊密相連,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我們民族的一種標志。
相關內容介紹:
天安門一對華表間距為96米,每根華表由須彌座柱礎、柱身和承露盤組成,通高為9.57米,其直徑為98厘米,重約2萬多公斤。
華表是以巨大高聳的圓柱為主體,通身塑有纏柱雲龍,柱上橫貫一塊美麗的雲板,好似插入雲際。柱頂上承露盤上雕刻有一個蹲著的神獸,栩栩如生,這神獸名"犼",性好守望門戶。
遠遠地望去,給人一種庄嚴的感覺,巧妙點綴了整個精美的故宮建築群,增強了古老建築藝術的整體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