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是怎麼死的
❶ 蒙恬怎麼死的
蒙恬是吞葯自殺的。
蒙恬(約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齊國(今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人,秦朝著名將領。
蒙恬出身名將世家,自幼胸懷大志。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為將軍,攻破齊國,拜為內史,深得秦始皇的尊寵,當時與其弟蒙毅號稱「忠信」。秦統一後,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南鄂爾多斯市一帶),率軍修了萬里長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國內交通閉塞的困境。大大促進了北方各族人民經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中車府令趙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謀劃政變,胡亥即位後,賜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葯自殺。
蒙恬曾駐守九郡十餘年,威震匈奴,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據傳蒙恬曾改良過毛筆,因此也被譽為「筆祖」。他是中國西北最早的開發者,也是古代開發寧夏第一人。
❷ 秦國大將蒙恬,他是怎麼死的
「蒙恬者,其先齊人也。恬大父蒙驁,自齊事秦昭王,官至上卿」這句簡短的話,道出了蒙恬的身世。蒙恬的祖先本是齊國人,蒙恬的大父,也就是祖父秦昭襄王時期來到秦國,自此蒙氏家族便在秦國紮根,並為秦國的統一大業奉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蒙恬是秦國的大將,蒙恬還有一個弟弟,他的弟弟叫做蒙毅。蒙氏這兩個兄弟,不僅能文還能武。兄弟二人,哥哥蒙恬在政治上能給皇帝誠懇的建議,也擅長於作戰,但是在軍事上尤為突出,而他的弟弟則在治國方面相當有能力。
於是,兄弟倆人,一個主政,另一個掌管軍事,共同為秦國貢獻自己的力量,當時的眾多將領都不敢與這兩兄弟爭寵。
蒙氏家族在蒙恬蒙毅之前為秦國立下赫赫戰功,還參加了滅國大戰,已經躋身秦國一流權臣集團,已經具有了相當高的人氣與威望。要是秦始皇對蒙氏家族不放心早就不會留下他們了,況且蒙氏家族本身就是一個名聲不錯的家族。
蒙恬抗擊匈奴守邊多年,威震天下,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他善作戰,軍事成就十分突出,但是卻在政治上還是不如趙高等人,他的結局是不幸的,在秦始皇去世後不久,就遭到了奸臣趙高的陷害,於公元前210年被賜死,蒙恬在臨死的時候也曾仰天長嘆:「我何罪於天,無過而死乎?」。留下千古的遺憾。
❸ 電視劇神話 蒙恬怎麼死的在第幾集
是被趙高派去的殺手射中毒箭而中毒死亡的,在電視劇第33集。
第33集劇情簡介:
寢宮內的玉漱迫不及待地打開充完電的手機,聽到的卻是小川的分手告白。羅拉生日,黑袍人送她禮物,並為她帶上,羅拉吻了一下他的臉,他卻依然冷漠。羅拉終於控制不住,道出自己對高嵐的嫉妒,這回黑袍人終於有反應了,卻是一個耳光。
羅拉來到健身房找到高嵐,要與之對決。沒想到高嵐一腳,羅拉躲開,踢在大川臉上,裝著竊聽器的牙齒被踢飛。演武場上,士兵們正在蒙毅設計的石頭杠鈴,啞鈴鞥進行肌肉訓練。德香害羞,蒙毅便讓龐副將脫下軍服給德香穿,龐副將不情願,卻只得從命。
德香來還軍服,龐副將踏打落在地,憋了一天的火終於發作:將軍服借給一個女奴隸穿,本就是對蒙家軍和自己的侮辱。蒙毅提醒他自己和他也曾經是奴隸,龐副將的態度終於有所緩和,向德香一躬以示歉意。
德香將龐副將的軍服的大破口縫補後歸還,周圍士兵取笑龐副將,弄得他好生尷尬。德香撿起兩顆石頭彈入兩個士兵的嘴巴,蒙毅看在眼裡。蒙毅盤問德香,德香交代自己是經過特殊訓練的女刺客。蒙毅受到啟發,決定來搞個古代版的特種兵部隊。
(3)蒙恬是怎麼死的擴展閱讀:
《神話》是由上影英皇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出品的穿越劇,成龍擔任總監制,唐季禮任藝術總監,蔣家駿執導,胡歌、白冰、張世、張萌、任泉、陳紫函、金莎等主演。
該劇改編自電影版《神話》,全劇劇情採用古今交錯的形式發展,講述了80後青年易小川在一次偶然的際遇下穿越回到秦朝,經過一次次的奇遇和歷險,逐漸蛻變成為仁心濟世的一代大將,譜寫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神話。
角色介紹:
1、易小川/蒙毅
灑脫,玩世不恭的時尚青年;沉著,穩重的秦朝將軍蒙毅。一次意外打開神秘古盒,與高要一起穿越回秦朝,結識了眾多歷史人物,與圖安公主玉漱經歷了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在秦朝,他摸爬滾打歷經磨礪,學會了如何為人處事,逐漸成長為肩負重任、心懷天下的將軍蒙毅。
2、玉漱
美麗,大方的圖安公主;高貴,成熟的大秦麗妃。她承載在一個國家的重任嫁入秦國,成為秦始皇的寵妃。高貴的外表下包裹著一顆追求真愛的心,她可以放棄一切與心愛的人廝守一生,卻困於皇陵兩千年。可玉漱依然等待著與易小川重聚的一天。
3、高要/趙高
膽小,貪圖小利的廚子;心狠手辣的奸臣趙高。穿越回秦朝的他受盡他人的欺凌,忍受折磨。當高要得知自己是趙高的時候,他所有積壓的仇恨開始爆發,心理極度扭曲的他變得自私、殘忍,仗著權勢想要一步步爬到最高。他與昔日好友易小川反目成仇,卻惟獨對在古代的妹妹小月疼愛有加。
4、小月/虞姬
楚國會稽人,性格單純善良,知書達理,溫文爾雅,可以為了心愛的人付出自己的一切。最初被選入秦宮中作為宮女,後與高要相遇。高要見小月與自己在現代的親妹妹高嵐長相相同,兩人便結為兄妹。
後來小月喜歡上易小川,但她發現無論怎麼努力也打動不了小川的心,而同時她卻被項羽的真心所感動,兩人情定終生。
5、高嵐
直爽率真,潑辣的現代少女。易小川在現代的第27任女友,常常監督著小川的行為。在小川和哥哥高要失蹤後,和易大川一家人一起同心協力尋找失蹤的兩人。
在時間的磨合下,高嵐漸漸對大川產生愛意,卻礙於小川女友的身份遲遲沒有表達愛意。直到最後小川提出了分手,兩人才得以攜手生活,後與易大川在一起。
❹ 秦朝名將蒙恬是怎麼死的
籠統的說是被趙高和李斯合謀害死的
細一點說就是被趙高和李斯合謀,以始皇帝的名義假傳聖旨招蒙恬回咸陽隨便以一個罪名賜死了的
詳細的說時蒙恬長年駐守邊疆立下赫赫戰功,而趙高在始皇帝死後秘密不發喪,就是想如果始皇帝的死傳出去,公子扶蘇就會回來登基,而扶蘇和趙高的關系一直不好,趙高怕扶蘇回來會殺死他,就想立胡亥為皇帝。就設計假傳聖旨賜死扶蘇,而蒙恬與扶蘇關系非常,趙高料定賜死扶蘇蒙恬一定要回來一查究竟,且蒙家世代為將,在軍隊里威望極高,對他來說也是一大阻礙,就招他回咸陽賜死了。而趙高一個人也不太敢這么做,就叫李斯一起,正好李斯和蒙恬意見不合,就答應了趙高。可惜了一代名將。
扶蘇、蒙恬死後,胡亥為帝,王離接替蒙恬駐守邊疆。胡亥昏庸,趙高弄權,大肆屠殺朝廷要員,連李斯都被賜死,大將馮去疾也被賜死。後陳勝吳廣起義,群雄相應,周文另幾千起義軍一路殺到咸陽,此時周文一路收編,到咸陽時,已達到二十萬大軍。此時朝廷無兵無將,稍微有點名氣的將都被趙高視為絆腳石除掉。時任少府的章少宋章邯,挺身而出,率領幾十張勞改犯一路披荊斬棘,破陳勝、殺魏咎、斬田瞻、敗項梁。趙高又看不下去了,派司馬欣和董翳去監視章邯,而二將深明大義,在前線看得章邯的果敢忠誠,佩服至極。章邯破項梁後以為楚中無將,轉而攻趙,趙高怕章邯功勞太大,命王離領十五萬長城軍(都是蒙恬的部下)南下攻趙,而章邯修甬道供糧草。懷王命宋義、項羽就趙。王離久攻趙而不破圍以巨鹿,眾援軍怕章邯而不敢進軍。獨項羽斬宋義以六萬楚軍以破釜沉舟之力攻王離,首戰大勝,眾諸侯聞風而動,將王離十幾萬長城軍圍而殲之。長城軍全軍覆沒,王離失蹤。這就是聞名中外的巨鹿之戰,此戰過後,眾起義軍聽命與項羽。項羽領二十萬起義軍與章邯二十萬起義軍對峙,因戰王離全勝,起義軍士氣大盛。章邯為避其鋒芒,只小戰,接連退卻。趙高卻想以此為罪名,誅殺章邯。章邯迫不得已,勝亦是死,敗亦是死。後投降於項羽,至此,秦國失去了唯一的軍事支柱,註定走向滅亡。
項羽恐章邯投降的二十萬秦軍鬧事,更怕章邯的實力。命英布和蒲將軍坑殺了這二十萬條人命。從此章邯從秦國的救世主淪為了秦人唾棄的秦賊。可悲啊!!!先被趙高坑,又被項羽坑!!!可惜了。
❺ 歷史上的蒙恬是怎麼死的
蒙恬 據說是毛筆的發明人,是真是假我不知道,不過就其參與滅楚之戰(副將),北驅匈奴(主將),修建長城,提數十萬重兵駐屯邊疆來看,輕重不難想見,其實他對始皇帝倒是挺忠心的,就算有人告他謀反始皇帝也不會信,問題是始皇帝並不是真正的"萬歲",終就要死的,而他作為力挺太子蘇的重要人物,不死倒是真有些不合情理了,但這個人行事一向謹慎,很少有把柄落在別人手裡,沒辦法,只好以蒙毅的事為源頭,再經過充分發揮,結果,蒙恬背了個大大的黑鍋,死了,據說在其死前曾自謂"吾何罪?獲罪於天"又一想自言"吾修長城,自臨洮起萬余里,或斷人地脈,互固宜也",正所謂"朝聞道夕死可也"。 蒙毅 與兄蒙恬同是秦始皇,在秦始皇統一中國時,蒙毅的祖父蒙驁、父親蒙武,都是秦國著名的將領,為秦國攻城略地,出生入死,奪得了幾十座城池,為始皇統一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蒙毅的哥哥蒙恬做了將軍,深受始皇的推崇和信任。蒙恬在外擔當軍事重任;蒙毅在內為始皇出謀劃策,被譽為忠信大臣。----「始皇甚尊寵蒙氏,信任賢之。而親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則參乘,入則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為內謀,名為忠信,故雖諸將相莫敢與之爭焉」《史記》 佞宦趙高犯罪當誅,是由蒙毅依法經辦的。始皇念及趙高平常辦事勤勉盡力,又赦免了他。從此與蒙毅結下怨仇。始皇巡遊會稽,中途駕崩,封鎖消息。李斯、趙高、胡亥暗中策劃,迫使公子扶蘇自殺,擁立胡亥為二世皇帝。趙高曾私下侍奉胡亥,深得胡亥寵幸。趙高趁機捏造罪名,日夜毀謗蒙氏,終於把蒙氏兄弟處死。
❻ 秦國的蒙恬是怎麼死的
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趙政游會稽途中患病,派身邊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不久秦始皇在沙丘病死,死訊被封鎖。中車府令趙高想立公子胡亥,於是就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謀劃政變,立胡亥為太子。因早先趙高犯法,蒙毅受命公正執法,引起趙高對蒙氏的怨恨,因此,黑手就首先伸向了蒙氏。 秦始皇死後,趙高擔心扶蘇繼位,蒙恬得到重用,對自己不利,就扣住遺詔不發,與胡亥密謀篡奪帝位。他又威逼利誘,迫使李斯和他們合謀,假造遺詔。「遺詔」指責扶蘇在外不能立功,反而怨恨父皇,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賜公子扶蘇、蒙恬死。扶蘇自殺,蒙恬內心疑慮,請求復訴。 使者把蒙恬交給了官吏,派李斯等人來代替蒙恬掌兵,囚禁蒙恬於陽周。胡亥殺死扶蘇後,便想釋放蒙恬。但趙高深恐蒙氏再次貴寵用事,對己不利,執意要消滅蒙氏。便散布在立太子問題上,蒙毅曾在始皇面前毀謗胡亥,胡亥於是囚禁並殺死了蒙毅,又派人前往陽周去殺蒙恬。 使者對蒙恬說:「你罪過太多,況且蒙毅當死,連坐於你。」蒙恬說 :「自我先人直到子孫,為秦國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統領著30萬大軍,雖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勢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應守義而死。我之所以這樣做是不敢辱沒先人的教誨,不敢忘記先主的恩情。」 使者說:「我只是受詔來處死你,不敢把將軍的話傳報皇上。」蒙恬長嘆道:「我怎麼得罪了上天?竟無罪而被處死?」沉默良久又說:「我的罪過本該受死,起臨洮,到遼東築長城,挖溝渠一萬余里,這其間不可能沒挖斷地脈,這便是我的罪過呀!」於是吞葯自殺。
❼ 秦將蒙恬是怎麼死的
蒙恬(?—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漢族,祖籍齊國(今山東省蒙陰縣)人,秦朝著名將領,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蒙恬出身於一個世代名將之家。祖父蒙驁、父親蒙武均為秦國名將,深受家庭環境的熏陶,自幼胸懷大志,立志報效國家。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帶),修築西起隴西的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今遼寧境內)的萬里長城,征戰北疆十多年,威震匈奴。傳他曾改良過毛筆,是中國西北最早的開發者,也是古代開發寧夏第一人。
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游會稽(古地名又古山名,都在浙江紹興) 途中患病,派身邊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不久秦始皇在沙丘病死,死訊被封鎖。中車府令趙高這時得寵於公子(嬴)胡亥,他想立公子胡亥,於是就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謀劃政變,立胡亥為太子。因早先趙高犯法,蒙毅受命公正執法,引起趙高對蒙氏的怨恨。胡亥即位,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賜公子扶蘇(嬴扶蘇,始皇長子,其子即(嬴)子嬰)、蒙恬死。扶蘇自殺,蒙恬內心疑慮,請求復訴。使者把蒙恬交給了官吏,派李斯舍人來代替蒙恬掌兵,囚禁蒙恬於陽周。胡亥殺死扶蘇後,便想釋放蒙恬。但趙高深恐蒙氏再次貴寵用事,對己不利,執意要消滅蒙氏。便散布在立太子問題上,蒙毅曾在始皇面前毀謗胡亥,胡亥於是又囚禁了蒙毅。子嬰力諫,認為不可誅殺蒙氏兄弟。胡亥不聽,殺蒙毅。又派人前往陽周去殺蒙恬。
使者對蒙恬說:「你罪過太多,況且蒙毅當死,連坐於你。」蒙恬說:「自我先人直到子孫,為秦國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統領著三十萬大軍,雖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勢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應守義而死。我之所以這樣做是不敢辱沒先人的教誨,不敢忘記先主的恩情。昔日周成王初立年幼,周公旦背負成王上朝,曾斷指起誓忠心為主,終於平定了天下。及成王長大,卻聽信謠言,周公旦被誣逃往楚國。後來成王終於反悟,殺了進讒言的人,請回了周公旦。所以《周書》上說:『君王辦事要反復考慮』,我蒙氏一家對君王忠心無二而反遭斬殺,這一定是有邪臣作逆謀亂,內部傾軋的緣故。周成王犯了錯誤而能改過自新,終於使周朝昌盛;夏桀誅殺關龍逢,商紂誅殺王子比干而不後悔,最終身死國亡。所以我認為犯了過錯可以改正,聽從勸諫可以覺醒。反復考慮是聖君治國的法則。我的這些話,並不是求得免罪,而是准備為忠諫而犧牲,希望陛下為天下萬民著想,考慮遵從正確的治道。」 使者說:「我只是受詔來處死你,不敢把將軍的話傳報皇上。」蒙恬喟然長嘆道:「我怎麼得罪了上天?竟無罪而被處死?」沉默良久又說:「我的罪過本該受死啦,起臨洮,到遼東築長城,挖溝渠一萬余里,這其間不可能沒挖斷地脈,這便是我的罪過呀!」於是吞葯自殺。
❽ 秦國的忠臣蒙恬是怎麼死的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冬,秦始皇趙政游會稽途中患病,派身邊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不久秦始皇在沙丘病死,死訊被封鎖,趙高擔心扶蘇繼位,蒙恬得到重用,對自己不利,就扣住遺詔不發,與胡亥密謀篡奪帝位。他又威逼利誘,迫使李斯和他們合謀,假造遺詔。「遺詔」指責扶蘇在外不能立功,反而怨恨父皇,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賜公子扶蘇、蒙恬死。扶蘇自殺,蒙恬內心疑慮,請求復訴。
使者把蒙恬交給了官吏,派李斯等人來代替蒙恬掌兵,囚禁蒙恬於陽周。胡亥殺死扶蘇後,便想釋放蒙恬。但趙高深恐蒙氏再次貴寵用事,對己不利,執意要消滅蒙氏。便散布在立太子問題上,蒙毅曾在始皇面前毀謗胡亥,胡亥於是囚禁並殺死了蒙毅,又派人前往陽周去殺蒙恬。
使者對蒙恬說:「你罪過太多,況且蒙毅當死,連坐於你。」蒙恬說
綏德蒙恬墓
:「自我先人直到子孫,為秦國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統領著三十萬大軍,雖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勢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應守義而死。我之所以這樣做是不敢辱沒先人的教誨,不敢忘記先主的恩情。」
使者說:「我只是受詔來處死你,不敢把將軍的話傳報陛下。」蒙恬長嘆道:「我怎麼得罪了上天?竟無罪而被處死?」沉默良久又說:「我的罪過本該受死,起臨洮,到遼東築長城,挖溝渠一萬余里,這其間不可能沒挖斷地脈,這便是我的罪過呀!」於是吞葯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