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博古是個什麼人物

博古是個什麼人物

發布時間: 2022-06-21 19:32:44

『壹』 紅軍時期博古是什麼

博古(1907年5月14日-1946年4月8日),原名秦邦憲,乳名長林,字則民,江蘇無錫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中國共產黨新聞事業卓越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博古是無產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宣傳家和社會活動家。領導創辦了《解放日報》。
曾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紅軍總政治部代理主任,推行過王明的「左」傾錯誤路線,後期翻譯了大量的馬列著作,對全黨普及和提高馬列主義理論水平起了重要作用。
1946年4月8日,博古、王若飛等乘美國運輸機回延安向中央匯報請示。飛機在山西黑茶山失事,同機包括葉挺將軍等17人全部遇難,史稱「四八烈士」。

『貳』 求博古個人生平及其歷史評價!

人物生平

博古(此名為俄語「上帝」的音譯),原名秦邦憲,1907年6月24日出生於江蘇無錫縣中耆英里的書香世家。

1924年至1926年在家鄉江蘇無錫編輯《無錫評論》。

192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博古在入黨前後即開始寫作與從事編輯工作。博古與王明、張聞天等人是蘇聯留學期間的同學,與其他同期的同學合稱為「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

1926年被派往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畢業後留校工作。

1930年回國,任全國總工會宣傳幹事、共青團中央組織部長。

1931年4月任社會主義青年團書記。之後又任中共臨時中央局成員、臨時中央政治局書記和負責人。

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上被選為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常委,任中共中央負責人。

1931年9月-1935年1月任中共臨時中央主要負責人,積極推行王明「左」傾冒險主義路線。

1933年到中央革命根據地後,又與李德推行進攻中的冒險主義、防禦中的保守主義,致使第五次反「圍剿」失敗。

1934年10月參加長征。

1935年在遵義會議上被解除中共最高領導職務。後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紅軍野戰部隊政治部主任。

1936年任中共中央代表,秦邦憲協助周恩來和平解決了西安事變,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1937年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長。同年,秦邦憲任黨中央代表,在南京與國民黨談判,即提出要在國民黨統治區辦報,蔣介石被迫同意。秦邦憲迅速安排他營救出獄的潘梓年、章漢夫等人負責。

1938年任中共中央長江局組織部部長和南方局組織部部長。

1939年1月7日,博古寫了《祝新華二周年》,闡明《新華日報》的宗旨:「本報志願在爭取民族生存獨立的偉大的戰斗中作一個鼓勵前進的號角。為完成這個神聖的使命,本報願為一切受殘暴的寇賊蹂躪的同胞之苦難的呼籲者描述者,本報願為後方民眾支持抗戰參加抗戰之鼓勵者倡導者。」

1940年底返回延安,繼續任新華通訊社社長。

1941年後,博古在延安創辦和主持《解放日報》和新華社工作,任新華通訊社社長,為黨的新聞事業和解放區新聞機構的建設作了大量的工作。延安整風時期博古曾成為被批判的對象,其兼任的理論性職務和宣傳陣地都被迫交出,也退出中共七大政治局。

中共七大選出的44名中央委員中,和王明排名最後兩位。

1942年3月17日,博古召開全社幹部大會,檢查十個月的報紙,列舉事實,說明「沒有完成戰斗的黨的機關報的責任完全在我」。總編輯楊松肺病發作入醫院治療,文藝欄發錶王實味的《野百合花》,博古太忙沒有看,他也承擔責任,對報紙發生的錯誤與問題都包在自己身上。

博古任勞任怨,勇於自我批評,總結經驗教訓不作任何解釋,終於抓住了「以我為主」的黨報宣傳的擎天柱,提出把版面改為一版是要聞,二版是國內,三版是國際,四版是副刊與專刊。

另外創辦僅供內部參閱的《參考消息》(四開四版,1942年12月1日創刊,這是最早創辦的《參考消息》)。

1942年3月30日毛澤東與博古召開改版座談會,博古首先做自我批評,毛澤東最後指示:「利用《解放日報》應當是各機關的經常業務之一,經過報紙把一個部門的經驗傳播出去,就可推動其他部門的改造。我們今天整頓三風,必須要好好利用報紙。」

1942年10月10日,博古在新華社拿到被圍在斯大林格勒的蘇聯紅軍突破德國法西斯一百五十萬侵略軍的包圍的消息,立即送毛澤東參閱,毛澤東11日撰寫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的評論送給博古:「請看看可否作社論用?」

這是10月12日《解放日報》的社論,也是全世界最早指出二次大戰轉折點的評論。西方報刊,在三個月以後,蘇聯紅軍在斯大林格勒城外殲滅德國法西斯精銳部隊鮑里斯兵團三十萬大軍,方說為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1942年9月,中央決定《解放日報》同時又是西北局機關報以後,博古撰寫社論《黨與黨報》,首次提出黨報是「黨的喉舌」。

1943年夏,國民黨發動第三次反共高潮,調動二十萬大軍擬進攻延安,在准備軍事反擊的同時,中央決定先進行宣傳反擊戰,7月8日頭版用四號字全版發表朱德總司令致蔣介石、胡宗南等電,揭露國民黨軍調動情況,呼籲團結,反對內戰。

報紙接連十多天報道延安三萬余軍民集會反對內戰,報道各根據地反對內戰、准備反擊的活動。毛澤東接連寫了《中央「七·七」宣言在重慶被扣》《質問國民黨》《中國政治黑暗、抗戰不力,英美盟邦大不滿意》的評論、社論與消息。

博古寫了專論《在毛澤東的旗幟下,為保衛中國共產黨而戰》與延安三萬余軍民集會的頭題新聞。報紙迅速、猛烈、密集的宣傳彈,打得國民黨不知所措,匆忙宣稱「誤會」「別誤會」,下令撤退進攻部隊。報紙起這么大的作用,在新聞史上是罕見的。

黨的領導人中,博古是第一個提「毛澤東旗幟」的。

1944年2月16日,博古執筆的社論《本報創刊一千期》說:「我們的重要經驗,一言以蔽之,就是『全黨辦報』四個字。」並說:「辦報是全黨一件大事,是人民大眾的一件大事,是治國的本領之一。」從此,《解放日報》被認為是一份完全的黨報了。

1944年10月11日博古又寫了《黨報記者要注意些什麼問題》的社論,提出「黨報的記者是黨的耳目喉舌」,為此「要用黨的立場黨的觀點去分析問題」,「不僅反映現實,還要指導現實」,「還要有記者的品質」等等,這些話在延安是黃鶯第一聲,現在重讀也極耐人尋味。

1945年6月,當選為七大中央委員。12月23日,博古又寫了社論《從五個W說起》,這是講解新聞寫作的五個要素的經典著作,講述了新聞寫作的基本知識。

1946年2月作為中共代表去重慶參加政治協商會議憲章審議小組的工作。同年4月8日,從重慶返回延安的途中,因飛機失事遇難於山西興縣黑茶山。同機的遇難者還包括王若飛、葉挺、鄧發。


評價

中國共產黨主流史學中,認為他作為中共中央的領導人,因對第四次反圍剿戰役、第五次反圍剿戰役中的失敗承擔領導責任,特別是對共產國際的指使完全服從,使得中共黨建和紅軍遭受重大損失。

在延安整風運動中,博古也致歉道:「給黨造成這么大損失,我就是再艱苦工作,再做多少工作都彌補不了這個損失。」「各種惡果我是最主要負責人,這里沒有『之一』,而是最主要的負責人。」[37]他的檢討非常深刻,得到與會者的諒解和贊許。

黨內主流對於他在遵義會議後的貢獻,包括國共和談、新聞機構等貢獻則持肯定。中共報業,包括《解放日報》的同事們對博古始終尊敬,沒有因為他犯過政治錯誤而產生厭惡的情緒。

博古之子秦剛則表示「歷史給他安排的是一個犯錯誤的角色」,認為他24歲剛從蘇聯回國,在國共內戰中最險惡的局面中承擔中共中央領導工作,是不可避免地會犯錯誤。

從個人性格和做事上,對於博古的評價基本持正。1936年,到達陝北的記者斯諾曾經在《西行漫記》等書中評價道,「在我所見到的中共領導人物中,博古是一位較為風度翩翩,妙趣橫生的人物」,「他也是最年輕的政治局委員。

他身材略高於一般人,瘦骨磷響,名符其實地瘦得像根鋼絲」。「他蓄短發,頭頂活像一把硬刷子」。「他反應極快,和周恩來一樣思想敏捷,甚至在機靈方面比周恩來更勝一籌」。「他愛打網球,也愛打撲克」。

博古遇難後,朱德每逢他的忌日,均招呼博古孩子到中南海吃飯。黨內一些幹部也私下稱贊他「是好人,很有學問」「為人很正直,從來不搞什麼陰謀詭計,光明磊落,而且能上能下,服從黨的需要」。

(2)博古是個什麼人物擴展閱讀:

紀念

1946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在延安黨校大禮堂舉行幹部大會,悼念被難烈士,大會推選毛澤東、朱德、劉少奇、任弼時、康生、彭德懷、林伯渠、賀龍、習仲勛、徐向前、蔡暢15人為主席團成員,林伯渠主持悼念活動。

博古夫人張越霞、鄧發夫人陳慧清、黃齊生孫女黃曉芬等烈士遺屬參加了悼念活動。

19日,延安各界將舉行公祭追悼大會和遺體安放儀式,烈士墓地選擇在延安城郊王家坪北側、清涼山下的飛機場旁,修建烈士陵園;延安《解放日報》編輯悼念「四八」被難烈士專刊。

空難後,位於重慶各報紛紛刊登新華社的電訊,報道了王若飛等人空難的消息。重慶《新華日報》刊登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周恩來、董必武、吳玉章、陸定一、鄧穎超聯合具名的《訃告》,正式向社會各界報告王若飛等遇難的消息。

一時間,重慶中共代表團駐地輪流招待應接不暇的弔唁者。4月19日上午9時,重慶各界追悼王若飛、博古、葉挺、鄧發諸先生大會在重慶青年館舉行,大會由李公朴主持,張瀾主祭。

「 秦公博古,南方之強,守正不阿,寡默深藏,為民請命,銳不可擋,言室滿室,言堂滿堂。」 —— 郭沫若於4月19日重慶中華路青年館追悼會致悼文

1957年,中共中央從黨費中撥出100多萬元,將延安東關機場的陵園遷至王家坪。1970年,王家坪因建造延安革命紀念館,四八烈士陵園再遷至李家村。陵園北靠大山,面對延河。

主體建築為六層石階陵墓台,排列27位烈士墓碑,最上層為王若飛、博古、葉挺、項英、鄧發、張浩、關向應、鄭耀南墓碑。1992年,又建紀念塔祭。

『叄』 洛甫,博古,凱豐這三個名字有什麼來歷,為什麼不叫原名而叫這個呢

洛甫、博古、凱豐,這三個名字是共產黨員為了工作隱秘的需要,進行的化名。

1、洛甫指的是張聞天。

張聞天(1900年8月30日——1976年7月1日),江蘇省南匯縣(今屬上海市)人,原名應皋(也作蔭皋),字聞天。

張聞天曾在短期內當過黨的總負責人(亦稱總書記)他取俄文名字「伊思美洛夫」,從此即用譯音「洛夫」、「洛甫」為筆名。

2、博古指的是秦邦憲。

秦邦憲,乳名長林,字則民,江蘇無錫人。

1926年11月秦邦憲來到莫斯科中山大學,按照學校規定,每一個入學的留學生都要取一個俄文名字。秦邦憲取的俄文名字為БОГУНОВ,翻譯成中文就是"博古諾夫"。

後來秦邦憲回國後,由於革命的需要,他便以博古為化名。"

3、凱豐指的是何克全。

何克全,是江西萍鄉人,曾赴蘇聯莫斯科的中山大學學習。1931年任團廣東省委書記時,化名「開封」,按諧音寫成「凱豐」。

1933年春,凱豐到江西瑞金中央蘇區工作,先後擔任團中央宣傳部長和書記,在1934年1月在瑞金召開的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上,凱豐被增補為中央委員、 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

(3)博古是個什麼人物擴展閱讀:

1、張聞天同志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1934年10月參加長征並出席遵義會議,1959年被錯定為反黨集團成員;文化大革命中受盡迫害,於1976年7月1日含冤病逝。

1979年8月,中共中央對其冤案予以平反昭雪,主要著作有《張聞天選集》。

2、博古是無產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宣傳家和社會活動家。領導創辦了《解放日報》。

曾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紅軍總政治部代理主任,推行過王明的「左」傾錯誤路線,後期翻譯了大量的馬列著作,對全黨普及和提高馬列主義理論水平起了重要作用。

1946年4月8日,博古、王若飛等乘美國運輸機回延安向中央匯報請示。飛機在山西黑茶山失事,同機包括葉挺將軍等17人全部遇難,史稱「四八烈士」。

3、凱豐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積勞成疾,終因醫治無效,於1955年3月23日在北京逝世,終年49歲。

2015年9月3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直播中,凱豐作詞的《抗日軍政大學校歌》為第一首抗戰合唱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 — 博古

網路 — 凱豐


『肆』 博古原名叫什麼名字

有兩位人物叫博古:
①秦邦憲(1907~1946),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又名博古。江蘇無錫人。早年就讀於蘇州工業專門學校,積極參加學生愛國運動。1925年入上海大學學習,參加五卅運動。同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4月任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書記。之後又任中共臨時中央局成員、臨時中央政治局書記和負責人。1934年10月參加長征。1935年在遵義會議上被解除中共最高領導職務。後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紅軍野戰部隊政治部主任。1946年4月8日由重慶返延安匯報工作,因飛機失事在山西興縣遇難。
②名劉偉,字博古,號廣才。中國當代實力派花鳥畫家,1952年出生於石門,受家庭熏染,習熟文學藝術,古玩字畫鑒賞。1993年在故宮博物院受教於周老南泉、杜老乃松、楊新、王莉英、董老德義等教授門下。現為河北國畫研究院外聘畫師,河北古玩商會鑒定員,河北省古寶齋文物行經理,河北省海峽珠寶有限公司經理。

『伍』 博古是什麼性格

博古生於1908年。17隨時,他在蘇州的一個技術學校畢業後,進了滬江大學,念英文,並參加了中國共產黨。1926年被派去蘇聯。博古和他的同班同學王明一樣,精通俄語和馬列主義。1930年博古回國,扶助王明擔任領導,並且成了王明的第一助手(當時他23歲)。1931年,博古被選為中央委員和政治局總書記。

在「莫斯科傾向」的馬克思主義者與本國馬克思主義者爭奪中國共產黨控制權的長期斗爭中,博古是前者的代表。毛澤東代表了後者。這場斗爭反映在奪取政權的斗爭中鄉村和城市究竟誰重要的這個問題上,看法不同。長征告終時,博古繼續留在政治局。1936年,他是西北蘇維埃政府的代理主席。

博古是共產黨領袖中一個很有風度的有趣人物,他是政治局常委中最年輕的一位。博古個子不高,瘦長而結實——他似乎老是很緊張。他的動作有些不平穩、不協調。他有一種易於激動的笑貌、牙齒突出、在深度近視眼鏡後面的那雙突出的眼睛彷彿要脫眶而出。

『陸』 秋分:博古的真名字是什麼

博古(1907年5月14日-1946年4月8日),原名秦邦憲,乳名長林,字則民,江蘇無錫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中國共產黨新聞事業卓越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博古是無產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宣傳家和社會活動家。領導創辦了《解放日報》。

『柒』 博古、李德、洛浦都是誰呢他們是什麼關系

博古,本名秦邦憲,1907年生於浙江省杭州。1925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我黨早期領導人之一,也是我黨新聞事業卓越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李德,原名奧托·布勞恩。共產國際派駐中國的軍事顧問,奧地利人.
洛浦,是張聞天的筆名。江蘇省南匯縣(今屬上海市)人,原名應皋(也作蔭皋),曾化名洛甫,字聞天;張聞天是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和理論家、忠誠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
他們是紅軍遵義會議前的主要領導

『捌』 紅星照耀中國中博古性格特點

摘要 斯諾在《紅星照耀中國》一書里,是這樣介紹博古的:

『玖』 紅軍長征里的博古是個什麼樣的人物啊

秦邦憲,又名博古(1907年-1946年4月8日])。乳名長林,字則民,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 五月十四日生,江蘇無錫城內中市橋巷人。出身望族。

與王明、張聞天等人是蘇聯留學期間的同學,與其他同期的同學合稱為「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

1931年9月-1935年1月為中國共產黨實際最高領導人,主持中共中央工作。博古在六屆四中全會當選政治局委員和常委,深受王明路線影響,負責上海臨時中央的領導。1933年初遷到瑞金,對中央蘇區的影響更大。在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中,因盲目聽從共產國際軍事顧問李德的的指揮,使紅軍傷亡慘重,被迫進行戰略轉移。

博古在遵義會議後雖然失去了最高統帥地位,但仍然是中央政治局委員。他是中央紅軍與張國燾紅四方面軍較量的干將,在涉及中央紅軍內部利益時,他站在毛澤東一邊。

博古和周恩來、葉劍英參與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因此,他們被中央派遣去南京參與國共合作的談判,並取得成功。博古在新四軍組建初期也有功勞。

博古是中共長江局成員,參與領導了武漢會戰期間的抗日宣傳。

博古回到延安後,領導創辦了《解放日報》,這是中央機關報。

1946年4月8日由重慶飛延安,因飛機失事在山西興縣黑茶山遇難。

秦邦憲,又名博古,乳名長林,字則民,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五月十四日生,無錫城內中市橋巷人。出身望族。9歲喪父,家境清寒,免費入秦氏公學讀書,後進無錫省立第三師范附小就讀。他性格沉靜,喜讀古文,故自取別名博古。民國10年(1921年)夏考入蘇州省立第二工業專門學校紡織科。在校閱讀進步書刊,議論時政,嚮往革命,思想活躍。民國13年,先後參加中國孤星社和錫社。後被推選為錫社執行委員兼社刊《無錫評論》編輯部主任。民國14年,經同學周學熙介紹,相繼加入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五卅慘案發生後,抱病堅持參加蘇州學生的反帝示威遊行和募捐活動。不久,又積極參加無錫後援會的工作,發表演說,查禁仇貨,並在《血淚潮》、《無錫評論》上發表《病榻瑣記》、《論軍事教育》、《五卅慘案中的無錫輿論界》等隨筆和政論。是年秋考入上海大學社會學系,並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15年初,任國民黨上海特別市黨部宣傳部幹事。同年秋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民國17年5月,在莫斯科與同學劉群先結婚。

民國19年5月秦邦憲回國,在上海任全國總工會宣傳部幹事,編輯《勞工報》。民國20年1月任共青團中央宣傳部部長,4月任團中央書記,9月任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常委,負總的責任。民國22年初,至江西中央蘇區。民國23年1月,在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上被選為總書記。在主持中央工作期間,犯「左」傾冒險主義錯誤。民國24年1月遵義會議後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不久,任中國工農紅軍野戰部隊政治部代理主任,11月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主席。民國25年12月與周恩來、葉劍英等作為中共中央代表,參加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談判。民國26年初,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7月任中共駐南京代表,12月任中共中央長江局委員兼組織部長。民國28年1月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常委兼組織部長。民國30年1月任中共中央黨報委員會主任兼解放日報社和新華通訊社社長。同時參加延安整風運動,認真總結歷史經驗,誠懇地進行自我批評。民國34年6月,在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了深刻的檢查,當選為中央委員。他精通俄文,譯有《蘇聯共產黨歷史簡明教程》、《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基本問題》、《共產黨宣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卡爾·馬克思》、《論一元論歷史觀之發展》等書。民國35年3月作為中共代表之一,赴重慶與國民黨談判。同年4月8日, 與王若飛等在返回延安途中,因飛機失事罹難。時年39歲。

『拾』 博古個人簡介(100字內.)

博古(1907.5.14-1946.4.8)原名秦邦憲,乳名長林,字則民。江蘇無錫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國民黨上海市黨部宣傳幹事。1926年赴蘇聯,入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30年5月回國,先後在全國總工會宣傳部、上海工聯宣傳部工作,編輯《勞動報》、《工人小報》。1931年1月任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宣傳部長,4月改任青年團中央書記。9月,中共臨時中央在上海組成,他是主要負責人。1933年初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5月增補為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1934年1月在中國共產黨六屆五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1931年9月至1935年1月,在擔任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主要領導職務期間,積極推行王明「左」傾教條主義、冒險主義的錯誤,在1933年9月國民黨軍開始對中央根據地進行第五次「圍剿」時,他和李德(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在作戰指導下實行了一系列錯誤原則,致使中央紅軍未能粉碎敵人的「圍剿」,被迫實行戰略轉移,給黨和紅軍造成了嚴重損失。1935年1月遵義會議後,被取消中共中央總負責人職務,任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代理主任。10月隨中央紅軍到達陝北,任蘇維埃中央政府西北辦事處主席。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發生後,作為中共中央代表到西安,協助周恩來與蔣介石進行談判,對於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和促進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作出了積極的貢獻。1937年1月新華通訊社建立,被任命為第一任社長。不久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長。抗日戰爭爆發後,曾任中共駐南京代表,前往南京、武漢、重慶等地參加國共談判。1938年任中共中央長江局委員兼組織部長。後來長江局撤銷,成立南方局,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員兼組織部長。1940年底返回延安,繼續任新華通訊社社長。1941年創辦《解放日報》,任社長,為黨的新聞事業和解放區新聞機構的建設作了大量的工作。在延安整風期間和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對自己過去的錯誤誠懇地作了自我檢查。1945年6月,當選為七大中央委員。1946年2月作為中共代表去重慶參加政治協商會議憲章審議小組的工作。同年4月8日,從重慶返回延安的途中,因飛機失事遇難於山西興縣黑茶山。生前譯有《蘇聯共產黨(布)歷史簡明教程》、《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基本問題》、《共產黨宣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卡爾·馬克思》等等,為在全黨范圍內提高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水平作了重要貢獻。

熱點內容
生物檢測法 發布:2025-01-11 10:32:16 瀏覽:437
班主任鬼使群 發布:2025-01-11 09:53:08 瀏覽:46
松原特崗教師 發布:2025-01-11 09:43:09 瀏覽:234
五年級語文測試題 發布:2025-01-11 09:26:16 瀏覽:322
數學怎麼教 發布:2025-01-11 08:53:29 瀏覽:21
初中教師德育工作計劃 發布:2025-01-11 08:52:49 瀏覽:72
地理地利 發布:2025-01-11 08:39:23 瀏覽:829
師生互懟圖 發布:2025-01-11 08:24:14 瀏覽:501
高中語文ppt 發布:2025-01-11 07:54:38 瀏覽:576
正心美術 發布:2025-01-11 05:56:25 瀏覽: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