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社會主義
1. 什麼是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socialism)一詞源於拉丁文。是一種經濟社會學思想,主張或提倡整個社會作為整體,由社會擁有和控制產品、資本、土地、資產等,其管理和分配基於公眾利益。19世紀30至40年代,「社會主義」一詞在西歐廣為流傳。馬克思、恩格斯使用了「社會主義」一詞,並作了科學解釋,社會主義是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之間的過渡,而且社會主義需要有發達的資本主義作基礎才能實現。
社會主義的定義:
社會主義社會,是一種以群體利益為目標,按勞動分配為根本的非個人獲利模式,以是否對社會發展有利,作為衡量標準的社會。
2. 論述題 什麼是社會主義
1、社會主義是人類各種優秀思想文明成果的匯合,是迄今為止人類智慧發展的最高成就。
2、社會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進化過程中的一種獨立社會形態,是對以往社會形態的辯證否定。
3、社會主義是廣大勞動人民逐漸擺脫被奴役地位的政治方式,它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社會絕大多數成員的自由和平等權利。
4、社會主義實行混合所有制形式和市場經濟體制,是一種能夠最充分地體現資源共享、剝削減少的經濟體系。
5、社會主義是能夠實現最高勞動效率的社會管理體制,它可以合理地開發和利用人類的精神力資源。
3. 什麼是社會主義(希望是專業人士回答)
社會主義(socialism)一詞源於拉丁文。是一種經濟社會學思想,主張或提倡整個社會作為整體,由社會擁有和控制產品、資本、土地、資產等,其管理和分配基於公眾利益。19世紀30至40年代,「社會主義」一詞在西歐廣為流傳。馬克思、恩格斯使用了「社會主義」一詞,並作了科學解釋,社會主義是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之間的過渡,而且社會主義需要有發達的資本主義作基礎才能實現。
理論發展
空想社會主義
參見:空想社會主義
早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托馬斯·莫爾
社會主義的最初形態是空想社會主義,時間從16世紀初到19世紀30—40年代,其影響幾乎遍及歐洲,並達於美洲。[1]社會主義最早產生於英國。1516年英國人托馬斯·莫爾撰寫了一部《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 烏托邦新島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書》,由此莫爾而成為空想社會主義的鼻祖。[2]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出現,是空想社會主義產生的現實前提。16世紀的西歐,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社會勞動分工的細化,促進了商品生產;新航路的開辟,新大陸的發現,擴大了世界市場。在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小生產方式開始瓦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逐步形成;手工業者和農民的兩極分化速度加快,資產者和無產者兩支新生的階級力量登上歷史舞台。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馮·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說:「資產階級在它已經取得了統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園詩般的關系都破壞了。它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於天然尊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羈絆,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系了。」[1]
緊隨英國之後的,是法國、德國等國的資本主義發展。從簡單協作手工業到工場手工業,再到大機器工業階段,期間經歷了地理大發現、德國宗教改革、法國啟蒙運動等重大歷史事件,有力催生和促進了空想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並綿延經歷了不同階段。特別是1789年的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封建關系,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然而,在新的社會制度下,廣大勞動群眾處於新的枷鎖之中,仍然是政治上無權,經濟上更加貧困。資本主義社會活生生的現實,打破了啟蒙學者對這個新社會的華美預言,無異於一幅令人極度失望的諷刺畫。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的:「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在那個時代,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雨果的《巴黎聖母院》和《悲慘世界》、狄更斯的《霧都孤兒》和《大衛·科波菲爾》等作品,都以辛辣尖銳的筆法,無情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虛偽、貪婪、兇殘,描寫了下層民眾的悲慘處境,反映了勞苦大眾的抗爭。在這樣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無產階級改變社會現狀的願望和要求日益強烈。[1]
空想社會主義是適應早期無產階級渴望改變現狀的需要產生的。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是利益根本對立的兩大階級,它們從一開始就存在著矛盾與斗爭。最初,無產階級對資本主義的認識和斗爭是表面的,他們並不理解資本主義的本質,不理解自己遭受剝削和奴役的真正原因,他們採取的斗爭方式,多是本能的反抗和消極的抵制,往往把工廠和機器視為貧困的根源,採取破壞工廠、搗毀機器的行動。這些行動表明,當時的無產階級還非常幼稚,但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斗爭的序幕從此拉開了。在不成熟的資本主義發展狀況下,不成熟的無產階級渴望改變自身生存條件的需要,導致產生了空想社會主義。恩格斯指出:「不成熟的理論,是同不成熟的資本主義生產狀況、不成熟的階級狀況相適應的。解決社會問題的辦法還隱藏在不發達的經濟關系中,所以只有從頭腦中產生出來。」[1]
資產階級啟蒙思想也是空想社會主義產生的直接思想材料。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的一些代表人物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即啟蒙運動。他們運用理性論的思想武器,對封建專制制度和維護這種制度的宗教神學進行猛烈批判。啟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不僅為資產階級革命做好了輿論准備,而且促進了現代無產階級先驅者意識的覺醒。18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家,如讓·梅葉、摩萊里、馬布利、格拉古·巴貝夫等,就深受啟蒙運動思想家的影響,他們的著作中充滿了「理性」、「平等」、「公平」、「正義」、「和諧」等詞句。19世紀初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也受啟蒙思想家的影響。恩格斯指出,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的學說,「就其理論形式來說,它起初表現為18世紀法國偉大的啟蒙學者們所提出的各種原則的進一步的、據稱是更徹底的發展。」[1]
羅伯特·歐文
19世紀初期的空想社會主義,是空想社會主義發展到頂峰的時期,其主要特點是:批判矛頭直接對准資本主義制度;理論上提出了經濟狀況是政治制度的基礎,私有制產生階級和階級剝削等觀點,並用這種觀點去分析歷史和現狀,從而預測到資本主義制度的剝削本質;在設計未來社會藍圖時以大工廠為原型,完全拋棄了平均主義和苦修苦煉的禁慾主義,使社會主義成為一種具有高度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會。這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以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為代表。1824年羅伯特·歐文在美國印第安納州買下1214公頃土地,開始新和諧移民區實驗,但實驗以失敗告終。[3]
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
參見:科學社會主義、共產黨宣言、資本論
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共產黨宣言》
19世紀30―40年代後,馬克思、恩格斯科學總結歐洲工人運動的經驗,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會主義特別是19世紀三大空想社會主義的思想成果,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並使之與國際工人運動緊密結合起來,得以在工人階級中迅速傳播,空想社會主義的影響逐步走向衰落。[3]馬克思恩格斯為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寫下的著作主要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論猶太人問題》、《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神聖家族》、《英國工人階級狀況》、《德意志意識形態》、《共產主義原理》、《共產黨宣言》、《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斗爭》、《資本論》、《法蘭西內戰》、《哥達綱領批判》、《反杜林論》、《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等,還有他們寫的其他一些重要文章和書信。在這些主要著作、重要文章和書信中,馬克思恩格斯運用全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以及科學社會主義的實現條件,形成了十分完備的理論體系。[4]
社會主義運動的展開
參見:巴黎公社、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史
第一國際成立大會
19世紀60年代,歐洲工人運動重新高漲。無產階級的第一個國際聯合組織國際工人協會(即第一國際)於1864年9月28日在倫敦成立。
巴黎公社是法國無產階級在1871年3月18日革命後建立的工人革命政府,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是在法國同普魯士之間爆發戰爭,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極端激化的情況下產生的。[5]巴黎公社是在馬克思理論日漸成熟的情況下無產階級革命奪取資產階級政權成立無產階級專政社會的一個嘗試。[6]
1870年7月,法蘭西第二帝國皇帝路易·波拿巴(即拿破崙三世)為爭奪歐洲霸權,發動了對普魯士的戰爭(普法戰爭),結果法軍慘敗。於1870年1月28日同普魯士簽訂了《停戰和巴黎投降協定》。2月17日,梯也爾組織了新政府,繼續執行出賣民族利益和反對無產階級的政策。2月26日,梯也爾同俾斯麥簽訂臨時和約,把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東部割讓給普魯士,並賠款50億法郎。激起人民群眾的極大憤慨。巴黎民眾紛紛要求成立公社,以監督政府。[5]
巴黎公社宣布成立
1870年3月26日,巴黎人民進行了公社委員的選舉。28日,新當選的公社委員朗維埃宣布:「我以人民的名義,宣告公社成立!」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誕生了。巴黎公社成立後的兩個月里施行了許多具有深遠影響的重大措施:宣布公社委員會是取代舊政府的唯一政權,新建10個委員會(執行、軍事、財政、司法、治安、勞動與交換、糧食、教育、社會服務、對外聯絡)以取代過去政府的各部;取消徵兵制和常備軍,宣布以工人為主體的國民自衛軍是唯一的武裝力量;實行民主選舉與群眾監督相結合的民主制度;廢除高薪,實行兼職不兼薪的制度。公社還頒布了一系列保護勞工的法令。這些措施為無產階級政權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馬克思指出:「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於:它實質上是工人階級的政府」。[5]5月28日,政府軍反攻取得勝利,巴黎公社被終結。[7]
19世紀70年代以後,世界形勢和國際工人運動發生巨大變化。資本主義經過一段時間的和平發展從自由競爭階段向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階段過渡。各國無產階級在新的歷史時期的任務是建立獨立的無產階級政黨,積聚和訓練本階級的力量,准備迎接未來的社會主義革命。在馬克思、恩格斯指導和幫助下,以科學社會主義為旗幟的各國無產階級政黨和組織相繼建立起來。1869年成立的德國社會民主工黨(愛森納赫派)於1875年與拉薩爾派合並,改名德國社會主義工人黨,1890年又改名德國社會民主黨。它經歷了反抗俾斯麥政府的社會黨人法的艱巨斗爭,是當時最有影響、走在前列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19世紀70年代,在丹麥葡萄牙、美國、捷克斯洛伐克、法國、比利時和西班牙;19世紀80年代,在匈牙利、義大利、俄國、英國、挪威、奧地利、瑞典和瑞士等歐美國家,先後建立社會主義政黨或團體。
1889年 7月14日,在恩格斯倡導下,有22個國家的393 名代表參加的國際社會主義者代表大會在巴黎召開,創立無產階級新的國際組織第二國際。它是各國社會主義政黨和工人團體的國際聯合,一開始就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基礎之上,比第一國際有較為廣泛的群眾基礎和較為一致的思想前提。但它相當龐雜和鬆散,沒有明確的綱領,它以每隔幾年召開一次代表大會為其主要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從成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瓦解,共召開 9次代表大會。第二國際,特別是它的前期(1889~1900)在組織、積聚革命力量,團結教育工人階級;積累議會斗爭經驗,開展反對資本主義和軍國主義斗爭;傳播馬克思主義,清除無政府主義影響;加強國際主義團結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推動了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
20世紀上半葉,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嚴峻考驗而進一步壯大,社會主義首先在俄國、隨後在歐亞一系列國家贏得勝利。
修正主義的泛濫和列寧主義的形成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以後,隨著資產階級策略的改變,國際工人運動內部發生新的分化,出現伯恩施坦修正主義。自1896年起,E.伯恩施坦在一系列文章和著作中從理論上篡改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否定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修正主義從一開始就是國際現象,各國的機會主義者麇集在伯恩施坦修正主義的旗幟之下。各國無產階級政黨中的革命左派,首先是德國社會民主黨的 A.倍倍爾、W.李卜克內西、R.盧森堡、F.梅林、K.李卜克內西、C.蔡特金等人,在不同程度上對修正主義進行了斗爭。其他一些國家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人,如法國的J.蓋德、俄國的..普列漢諾夫、保加利亞的.布拉戈耶夫等人,也對伯恩施坦及其實踐中的同夥法國的米勒蘭分子進行了批判。
列寧為代表的俄國馬克思主義者從思想上粉碎了小資產階級的民粹主義以及伯恩施坦主義的變種──經濟主義,在1903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 2次代表大會上制定了黨章和黨綱,為建設一個新型的無產階級革命政黨奠定了基礎。俄國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了帝國主義時代第一次人民革命運動──1905~1907年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見俄國1905年革命)。
社會主義國家的產生
參見:十月革命、蘇聯
1917年5月12日列寧在紅色普梯洛夫工廠演講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由1915年 9月齊美爾瓦爾德和1916年4月昆塔爾兩次國際社會主義者代表會議(見齊美爾瓦爾德會議和昆塔爾會議)所形成的短暫的、過渡性的國際聯合,被稱作齊美爾瓦爾德國際(齊美爾瓦爾德聯盟)。由這次會議開始的活動,被稱作齊美爾瓦爾德運動。1915年12月,歐洲和美國28個社會民主黨中有13個黨和兩個黨內的8個反對派聲明加入這個國際,其後還有一批社會主義政黨和團體參加。考茨基中派在這個組織中居主導地位。由於以列寧為首的革命左派堅持斗爭,該國際宣言指出戰爭的帝國主義性質,譴責社會沙文主義,批評社會和平主義。齊美爾瓦爾德運動最重要的成果是鍛煉和加強了馬克思主義者的隊伍,組成齊美爾瓦爾德左派集團,為創立新的國際組織第三國際作了思想上和組織上的准備。
列寧在同第二國際修正主義和孟什維克的斗爭中,在指導俄國革命實踐和進行理論總結的過程中,全面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尤其是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帝國主義論、社會主義將在一國或幾國首先勝利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民族解放運動、戰略和策略、黨的建設以及在小農占人口大多數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途徑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上都作出了光輝的理論貢獻。
十月革命的勝利和歐亞革命浪潮沙皇俄國是帝國主義各種矛盾的集合點。它參加帝國主義世界大戰導致矛盾的激化和人民群眾革命情緒的高漲。1917年3月,彼得格勒工人大規模罷工斗爭,很快發展為武裝起義,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的專制統治。俄國二月革命是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列寧及時提出由民主革命過渡到社會主義革命的任務。在資產階級臨時政府血腥鎮壓示威群眾的七月事變之後,革命和平發展的可能性業已消失。布爾什維克黨領導彼得格勒工人和革命士兵舉行武裝起義,在1917年11月 7日(俄歷10月25日)勝利地奪取政權。革命從首都向外地、從城市向農村擴展,到1918年 3月,全俄廣大城鄉基本上建立蘇維埃政權。十月革命推翻資產階級統治,宣告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開始了人類由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歷史進程。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局和十月革命的勝利加深了帝國主義國家全面的經濟政治危機,激起各國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漲。歐洲和亞洲出現國際性的革命浪潮。在歐洲,主要有芬蘭1918年人民起義,1918~1919年德國革命,1919年 3月匈牙利革命,先後建立為時短暫的芬蘭社會主義工人共和國、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斯洛伐克蘇維埃共和國以及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
在其他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展開了聲勢浩大的革命群眾斗爭,1919~1920年義大利爆發工人佔領工廠、農民奪取土地的運動,1918年8月日本掀起「米騷動」,直到1923年還發生保加利亞反對贊可夫政權起義,德國薩克森、圖林根工人政府建立和漢堡工人起義以及波蘭克拉科夫工人起義等。所有這些革命斗爭都沖擊了資本主義制度,但在國內外反動勢力的武裝干涉和血腥鎮壓之下先後遭到失敗在亞洲,許多國家興起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中國1919年「五四」運動把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階段推進到了新民主主義階段,即無產階級領導的新型的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924~1927年展開轟轟烈烈的反對北洋軍閥和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的革命運動。朝鮮在1919年爆發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三一運動」在土耳其伊朗、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也相繼以不同的規模和方式掀起以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為主要內容的革命運動。
聯共(布)關於建設社會主義的爭論蘇維埃國家在列寧領導下取得1918~1920年國內戰爭和反對帝國主義武裝干涉的勝利以後,從1921年開始實行新經濟政策。其主要內容是放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以糧食稅代替余糧徵集制,在一定程度內允許私有經濟存在,利用商品貨幣關系溝通城鄉和工農之間的聯系,鞏固工農聯盟,發展國家資本主義,逐步建立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這是一條在俄國這樣一個小農經濟占很大比重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
1924年列寧逝世後,圍繞一國能否建成社會主義以及社會主義建設的方針、路線,蘇聯共產黨內多次發生重大爭論。以..斯大林為首的聯共(布)中央多數成員1924年批判了托洛茨基反對派,1925年批判了所謂..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新反對派,1927年批判了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聯盟。這幾次爭論對持有不同意見的人施加政治壓力,以至採取極端的組織措施,在黨內斗爭中開創了不好的先例。1928~1929年,從如何看待和解決糧食收購危機開始,斯大林與..布哈林之間發生嚴重分歧聯共(布)開展了批判所謂「布哈林集團」 右傾錯誤的斗爭。其結果過早結束新經濟政策,強制推行農業全盤集體化,並在階級斗爭越來越尖銳的錯誤觀點指導下於30年代進行了大規模鎮壓運動,殺害和囚禁了大量無辜的領導人、幹部和人民群眾。
這一時期,蘇聯實行以優先發展重工業為中心的高速度的社會主義工業化方針,盡管存在不少問題,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蘇聯人民還是以極大的革命熱情從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巨大的成就。蘇聯的強大及其影響,不僅保證了它在以後的反法西斯衛國戰爭中的勝利,而且極大地鼓勵和推動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
在十月革命勝利和歐亞革命運動高漲的形勢下,國際共產主義隊伍在世界范圍迅速發展經過多年努力,在新的基礎上實現新的國際聯合。1918年,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布)改名俄國共產黨(布),7個歐美國家成立共產黨,另外一些國家成立了共產主義小組1919年3月,共產國際第1次代表大會在莫斯科召開,有歐洲、亞洲、美洲21個國家35個政黨和左派組織的52名代表參加。中國、朝鮮和其他東方國家的代表作為觀察員列席。這次大會正式成立各國共產黨的聯合組織共產國際,即第三國際。共產國際是統一的世界性的共產黨,總部設在莫斯科,參加共產國際的各國共產黨是它的支部。它強調集中的領導和嚴格的紀律,共產國際有權決定各國支部的綱領、策略和組織問題。各支部要定期向共產國際報告工作,執行它的決議。
共產國際前期,列寧在世期間,舉行過 4次代表大會。共產國際團結和鞏固了各國革命左派的力量,在它的幫助和指導下,到1922年已有40多個國家建立共產黨。它在繼續批判第二國際機會主義的同時,開展了反對左傾機會主義和宗派主義的斗爭。它提出建立工人階級統一戰線以及「全世界無產者和被壓迫民族聯合起來」的號召,有力地推動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
1924年以後,共產國際在斯大林的實際指導下進行活動,共舉行過 3次代表大會。為適應資本主義進入暫時相對穩定的形勢,共產國際總結各國革命運動的經驗教訓,加強各國共產黨的建設。同時滋長了「左」的傾向,把一國黨的經驗絕對化,提出各國共產黨實現布爾什維克化的方針,並在一段時間內把社會民主黨作為主要打擊目標。1935年7、8月間,共產國際第 7次代表大會提出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強調在共產黨同社會民主黨合作的基礎上建立有農民和其他民主派別參加的人民陣線,批判關門主義傾向,等等,對糾正某些「左」的錯誤起了積極的作用。共產國際中後期活動的主要偏向表現為片面強調高度集中的統一領導,不顧各國的具體情況,任意干涉各國黨的事務,在各國黨內進行過火的斗爭,動輒採取極端措施,以及要求各黨在自己的行動中服從蘇聯外交政策的需要。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以後,世界形勢發生巨大變化。共產主義運動中的集中統一的國際組織形式,不適合各國革命事業發展的需要,不利於廣泛的反法西斯聯盟的建立。1943年 6月,共產國際正式解散。歷史證明,這一決定有利於各國無產階級革命政黨創造性地應用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本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解決所面臨的任務。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初期的勝利 各國共產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譜寫了光輝篇章。在蘇聯共產黨的領導下,蘇聯人民發揮了反法西斯戰爭主力軍的作用,為戰勝德意日法西斯作出偉大貢獻。中國和南斯拉夫等國的共產黨獨立自主地領導本國人民抗擊侵略者,勝利地進行了民族革命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 法國、義大利等國的共產黨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推動本國反法西斯力量建立統一戰線,組織大規模的抵抗運動和武裝斗爭 東歐和其他各國的共產黨人分別進行了建立人民軍隊、開展游擊戰爭、組織抵抗運動、發動武裝起義以及各種形式的反法西斯斗爭。在世界范圍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歷史條件下,原美國共產黨總書記E.R.白勞德在1943年12月蘇美英三國首腦德黑蘭會議之後,宣揚德黑蘭協議為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長期的信任和合作提供了保證,主張美國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長期實行階級合作,放棄社會主義目標,並在1944年 5月解散美國共產黨,另組共產主義政治協會。白勞德修正主義給拉丁美洲和其他一些國家的共產黨也帶來一定的消極影響 1945年,美國、法國等國家的共產黨人批判了白勞德主義。在此基礎上,W.Z.福斯特於同年7月重建美國共產黨。
社會主義國家現狀圖
經過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期間的奮斗和戰後初期的較量,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在東歐的南斯拉夫、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阿爾巴尼亞、德國東部(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亞洲的朝鮮北半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越南北半部(越南民主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等國取得政權,建立了人民民主國家。連同蘇聯、蒙古在內,約佔世界人口1/4的近8億人民走上社會主義道路。1949年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的勝利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繼十月革命之後又一個影響深遠的重大歷史事件。這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20、30年代克服黨內「左」、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結合起來,開創了堅持革命武裝斗爭、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政權的革命道路的結果。[8]
4. 什麼是社會主義什麼是資本主義
一、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定義
1、資本主義的定義
資本主義社會是以僱傭勞動私有制(資本家招收工人、佔有剩餘價值)為基礎的社會,是資本家占統治地位的社會,是頌揚個人主義原則、風靡利己主義行為的社會。
資本主義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第四種社會形態。(先前的社會形態有:①原始社會;②奴隸社會;③封建社會。)
2、社會主義的定義
社會主義社會是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是勞動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集體主義原則的社會。
社會主義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第五種社會形態即共產主義社會形態的第一階段。
二、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區別
1、在經濟方面,資本主義社會以私有制為基礎,資本家剝削雇傭工人;社會主義社會以公有制為主體,在公有制單位里,員工是企業的主人。
2、在政治方面,資本主義國家是資產階級的國家;社會主義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
3、在文化方面,資本主義國家盛行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社會主義國家倡導集體主義。
三、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的共性
1、在經濟方面,使用機器的社會化大生產佔主導地位,手工工具成為歷史遺產;
2、在政治方面,絕大多數國家建構民主政體,封建專制和個人獨裁退出歷史舞台;
3、在文化方面,教育日益普及,科學如日中天,文藝日新月異。
5. 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是一種經濟社會學思想,主張或提倡整個社會作為整體,由社會擁有和控制產品、資本、土地、資產等,其管理和分配基於公眾利益。19世紀30至40年代,「社會主義」一詞在西歐廣為流傳。馬克思、恩格斯使用了「社會主義」一詞,並作了科學解釋,社會主義是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之間的過渡,而且社會主義需要有發達的資本主義作基礎才能實現。
第一、抓住發展生產力這一特徵和社會主義的本質,圍繞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要求,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是執政興國第一要務的理念,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
第二、堅持不要爭論「姓社」「姓資」的信念,用實踐檢驗一切,只要能發展生產力就去試,就去闖,就去干。
第三、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容,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
僅供參考!
6. 社會主義是什麼,到底什麼是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socialism)是一種社會學思想,主張整個社會應作為整體,由社會擁有和控制產品、資本、土地、資產等,其管理和分配基於公眾利益。19世紀30至40年代,「社會主義」的概念在西歐廣為流傳,發展出不同分支。
社會主義必須具有的基本特徵:
第一,社會主義必須擁有發達的社會生產力。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社會主義社會的前提條件和物質基礎.是大工業的充分發展和發達的社會生產力。馬克思指出,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客觀的物質根據是自然科學和工業的大規模發展。恩格斯也指出,在英、美、法、德這些國家裡,共產主義革命發展得較快或較慢,要看這個國家是否工業較發達,財富積累較多,以及生產力較高。他們還指出,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後,社會主義使生產力獲得更大的發展。經過這樣的發展後,生產力將達到極高度發展的水平。
第二,社會主義必須建立生產資料的共同佔有形式。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里公開申明:「共產黨人可以用一句話把自己的理論概括起來:消滅私有制。」消滅私有制,這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規律。《資本論》透徹地闡明:「生產資料的集中和勞動的社會化,達到了同它們的資本主義外殼不能相容的地步。這個外殼就要炸毀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喪鍾就要響了。剝奪者就要被剝奪了。」作為與資本主義私有制對立的社會主義,將實現生產資料的共同佔有,即建立社會公有制。
第三,社會主義必須實行個人消費品的按勞分配。馬克思認為,要對社會成員生活資料實行「等量勞動時間領取等量報酬」,即實行按勞分配原則,這是社會主義社會的一個經濟規律。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馬克思把未來新社會劃分為「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和「共產主義社會高級階段」。在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即社會主義社會,實行按勞分配原則。而到了共產主義社會的高級階段,生產力高度地發展了,所有的產品充分涌流,實行的則是按需分配原則。
第四,社會主義必須消滅了階級、階級差別和階級斗爭。階級、階級差別和階級斗爭不是從來就有的,階級的出現,僅僅是與生產力有所發展而有發展不足,存在著生產資料私有制或不同所有制的一定階段相聯系的。社會主義由於生產力發達,消滅了私有制,也就消滅了階級。階級沒有了,也就沒有了階級差別和階級斗爭。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隨著階級斗爭的停止,擺脫了階級對立和階級壓迫,便發展成為互相合作的、友愛和諧的關系。
第五,社會主義必須使國家的政治職能消亡。馬克思恩格斯探討了無產階級革命勝利後國家的演進問題,認為在未來的社會主義社會的國家制度下,某些同現代國家職能相類似的經濟管理和社會管理職能會保留下來,而國家的權力將失去政治性質,並最終使國家走向消亡,回歸社會。為了促使國家消亡,恩格斯認為,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後,必須利用民主共和國這種「現成的政治形式」,實現自己的政治領導,開創穩定的、民主的政治局面。
第六,社會主義必須大力發展科學教育事業。馬克思明確指出,生產力中也包括科學,並明確提出社會主義的教育方針:未來的教育對所有已滿一定年齡的兒童來說,就是生產勞動同智育和體育相結合。在強調教育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同時,馬克思還強調教育必須堅持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原則。為此,他特別提倡開辦各種類型的學校,不僅要辦正規的初等、中等和高等學校,而且大力發展工藝學校、農業學校和各種形式的職業學校。
第七,社會主義必須促進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就是為了徹底解放全人類,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的發展,《共產黨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社會主義就是「自由人聯合體」,人們獲得了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的條件和機會。當然,由於社會主義比起共產主義來說,還存在著差別,生產力還未高度發展,人們奴隸般地服從分工的情形還沒有消失。在社會主義結成「自由人聯合體」的人們,只有到了共產主義才會得到徹底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
7. 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ACDE
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搞清楚這一問題的關鍵,是要在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認清社會主義的本質
鄧小平之所以再三強調一定要把「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問題搞清楚,是因為:
首先,這是世界社會主義都要遇到的普遍問題。搞清楚這一問題,不僅關繫到怎樣在新的實踐中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而且關繫到如何堅持和發展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
其次,這是20世紀社會主義最根本的經驗教訓。長期以來,我們對這個最基本的問題,並沒有完全搞清楚,即有些清楚,有些不清楚,甚至存在著某些片面的、歪曲的理解,結果導致社會主義在發展過程中遇到了不少挫折,走了不少彎路。搞清楚這一問題,關繫到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
第三,實踐證明,改革開放以來的分歧和困惑,主要是圍繞這一問題進行的。
第四,鄧小平理論就是在初步系統地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形成的。
8. 什麼是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socialism)一詞源於拉丁文。是一種經濟社會學思想,主張或提倡整個社會作為整體,由社會擁有和控制產品、資本、土地、資產等,其管理和分配基於公眾利益。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