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新聞
❶ 怎麼寫新聞方法
新聞稿分為很多種,有會議新聞稿、活動新聞稿等等。那麼,你知道寫新聞稿有哪些格式要求嗎?怎樣才能寫好呢?下面由出國留學網小編為你解答,歡迎閱讀。更多內容請關注出國留學網。
新聞稿格式【一】
一、新聞稿格式:
1. 標題三號字體、黑體、加粗。
2. 正文小四或四號、仿宋或宋體。1.5倍行距,首行縮進2字元
3. 行間距1.5倍,首行縮進兩字元。 一篇完整的新聞稿,一般包括標題、導語、主題及結語四部分。
(1)消息的標題,力求言簡意明,平易親切,准確新穎,富有吸引力。
(2)導語: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話。一般在25個字或者更少的字數內,用簡明生動的文字,寫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鮮的事實,鮮明地解釋消息的主題思想。
(3)主體:將導語所述具體化,仔細交代新聞事件(何時、何地、何人、何事以及如何)
(4)結語:是新聞的最後一段或一句話。結尾方式有小結式、評論式、希望式等,用以闡明新聞所述事實的意義,使讀者對新聞的理解、感受加深,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示。 注意:稿件中盡量不要運用第一人稱;並且,在稿件結尾時,不要過分宣揚情感,影響新聞真實性,一定要進出有度
二、要求
1、新聞要素:不可忽略5W1H。(Who、What、When、Where、Why、How)
2、新聞構成:題、文、圖、表。
3、題:簡要、突出、吸引人。
4、文:導語100至200字:開宗明義,人事時地物。
5、主體300至500字:深入淺出,闡揚主旨。
6、 結語100字:簡潔有力,強調該新聞的意義與影響,或預告下階段活動。
可分為以下幾種格式:
1、倒金字塔結構:是絕大多數客觀報道的寫作規則,被廣泛運用到嚴肅刊物的寫作中,同時也是最為常見和最為短小的新聞寫作敘事結構。內容上表現在在一篇新聞中,先是把最重要、最新鮮、最吸引人的事實放在導語中,導語中又往往是將最精彩的內容放在最前端;而
在新聞主體部分,各段內容也是依照重要性遞減的順序來安排。猶如倒置的金字塔,上面大而重,下面小而輕。此種寫作方式是目前媒體常用的寫作方式,亦即將新聞中最重要的消息寫在第一段,或是以「新聞提要」的方式呈現在新聞的最前端,此種方式有助於媒體編輯下標題,亦有助於閱聽人快速清楚新聞重點。
基本格式(除了標題)是:先在導語
❷ 如何寫一篇新聞稿
最近因為業務需求,要寫一些通訊稿,整理了一些寫通訊稿的方法。供從事新媒體新聞類的小編們參考。
❸ 如何寫好一篇新聞報道
1、內容要新。
2、報道要快。
3、內容要簡。
❹ 怎樣寫新聞
1、寫一則新聞,首先要具備新聞的六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2、寫一則新聞,還要具備結構的五部分,即標題、導語、主體、結語和背景五部分。
3、寫一則新聞,還要具備新聞的三個特點,即真實性、准確性、時效性。
4、寫一則新聞,還要注意新聞的寫作手法,即主要是敘述,有時兼有議論、描寫。語言要求簡明准確。
總之,要明確新聞的作用:報道國內外最新發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氣象。
希望幫助到你,若有疑問,可以追問~~~
祝你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__^*)
❺ 新聞到底怎麼寫
新聞就是最近發生的真實事情,而且有新聞價值,這樣才稱為新聞。新聞寫作按規則必須具備寫作「五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經過、效果;即是說你所寫的新聞必須要有這「五要素」,否則就不算如是新聞。不過,現在什麼都改革了,連新聞寫作規則都改革了,一篇新聞稿本來是以真實性為基礎的稿件,可是,一些人卻借故保護隱私的名義,用某日、某地、某人或者假名代替真人真事,這樣,真新聞變成假新聞了,現在網路上又變成「標題轟炸新聞」。對此,如何寫新聞?這個問題在這里難以說得清楚。建議你尋找我國資深新聞記者、主任編輯王興先生寫的一本新聞寫作書籍《新聞寫作指南》一書來學習,你就明白怎麼寫新聞稿件了。祝你成功!
❻ 如何寫新聞
如何寫新聞。新聞是新近發生、發現的具有一定意義的事實的報道。新聞采寫涉及到兩條最基本的原則:一是要堅持新聞的真實性;二是要堅持新聞的時新性(速度快才能體現時新)。如果在寫作過程中偏離了這兩條基本原則,"新聞"也就不會成為新聞。
撰寫新聞,要做到層次分明,條理清楚,主題突出,結構合理,切忌冗長、羅嗦。新聞與評論不同,因此也不可用"表態式"語言;與文學作品不同,不應有抽象的內容。新聞的結構形式一般包括標題、導語、主體、結尾、新聞背景。
新聞的標題。能夠概括、提示、評價新聞的內容,揭示新聞的本質,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標題的好壞直接影響消息的新聞價值。標題包括主題、引題、副題、提要等,可以用不同的字體排出。
新聞的導語。是新聞這一裁體特有的概念,是區別於其他文體的一個重要特徵。導語有六個要素,即何時、何地、何事、何人、為何、如何。"六要素"俱全的導語,其長處是:具體、完整,看了導語,對整篇報道的主要內容,大體能夠了解。具體在寫作過程中,也可以只寫部分要素,要求好中挑好,把最重要、最新鮮、最能引起讀者興趣的內容,突出的寫在導語里。
新聞的主體。導語之後,新聞內容的具體展開部分,叫主體。它起到注釋導語的作用,使導語中的事實更加清楚,更加詳細,以滿足讀者深入了解新聞事件的要求。
新聞的背景。在部分新聞中,提供一定的背景材料,有四個方面的作用,一是為讀者所不熟悉的新聞事實作注釋;二是幫助讀者理解新聞事實的意義;三是作者表達個人的觀點;四是使新聞的內容充實、飽滿,富有立體感,並增強新聞的情趣、感染力和說服力。
新聞的結尾。結尾有時是文章的最後一句話,有時是文章的最後一段或最後一個層次。它是新聞事實的結尾,它依附於事實,並不一定需要議論和抒發。這是新聞區別於其他文種結尾的特殊形式。
❼ 如何寫好新聞
一、你讓我心頭怦然一動,我才肯寫你
什麼叫通訊?通訊的書面定義是綜合運用敘述、描寫、抒情和議論等多種手法,具體、生動、形象地報道客觀事物的新聞體裁。通訊分人物通訊、工作通訊、風貌通訊、事件性通訊和問題性通訊等。以報道人物事跡和人物思想為主的通訊叫人物通訊。我喜歡寫人物通訊,但我從來不隨便寫人物通訊。我所寫的都是我覺得值得寫的。值不值得寫實際上要看有沒有寫的新聞價值。我曾經寫過《大山裡藏了個微型小學》,開頭有這么一段直白:「大山深處,一個18歲的女子,教5個年級6個學生。這是一種誘惑,一種無法抗拒的誘惑,它讓我不顧一切地去跋山涉水尋找她。」這就是我為什麼寫這個女老師的理由,准確地說是感覺。我把這類感覺叫最初的沖動,就是說,我第一次接觸你,不管是面對面的接觸,還是道聽途說的接觸,你有讓我沖動的東西---故事或者成果或者影響,反正你要讓我平靜的感情之弦怦然而動,或者平靜的感情之湖盪起漣漪。
有個手掌殘廢的考生叫李楨榮,那年高考成績全縣第一,比清華大學錄取線還高出20多分。可是,因為殘疾沒有一家大學肯錄取他。我們《監利報》發現後為他開了一個專欄:《關注李楨榮》。這一關注就有了效果,湖北大學願意錄取他。可他家太窮了,拿不出一分錢來讓他上學。我們的報紙就繼續開專欄,面向社會募捐。縣委書記知道此事後,組織單位募捐,一下子給他捐了6萬元,不光上大學的錢解決了,連讀研究生的錢也有了。在半個多月的活動中,我始終沒有寫作的沖動,只覺得這只是一般的扶貧助學。後來,縣委書記把捐來的巨款遞給這個學生,他也並不是很激動,更不是電視記者所期待的那樣感激涕零,我有點驚訝。後來,我用車把他送到湖北大學,一路上閑聊,令我更加驚訝。你猜他怎麼說?他說:「余總編,我確實感謝你們,也很感謝社會。但我為什麼要感謝你們呢?我憑成績能上清華北大,卻無人錄取,還要你上下呼籲,我才錄個湖大。都在說關心殘疾人,我不需要關心,我只需要享受正常考生的待遇。」「馬路上尚有一條盲道,高考怎麼無人修一條殘道?」就這幾句話,讓我不得不重新審視眼前這個年輕人。從武漢回來,我按捺不住,連夜趕寫了一篇通訊《無掌狀元李楨榮》。
二、讓事實的細節作主體發言
寫人必寫事,這是寫人物通訊的常識。人物通訊要用事實說話,而我的觀點是:人物通訊必須以事實的細節為支撐。我寫《無掌狀元李楨榮》時,李楨榮的一個女同學跟我介紹了這樣一個細節:李楨榮因窮沒錢買菜吃,只能天天吃白飯,他生怕同學們笑話他,每次打飯出來,他總是急急地離開食堂,蹲到牆角下,用那隻無掌的手臂托著飯盒,狼吞虎咽地幾口就把飯扒下去,脖子一伸一伸地往下硬咽。眼淚咽出來了,他就用袖子一擦,吃完了,便裝著若無其事的樣子走進食堂,和同學們一邊逗著樂,一邊洗碗洗筷。我說的細節就是這樣的細節,真實的、感人的細節,烘托文章主題、突出人物個性的細節,典型的細節,成組的細節。這些典型的細節,是在較多的細節中篩選出來最能說明問題的細節。而成組的細節,是指在一篇通訊中要有一組典型的細節,而不只是一個。一般來說,兩千字以上的通訊應有3個以上的細節描寫。
三、語言動作應該個性化
我寫人大代表楊鳳玲的通訊,一開篇有這么一段文字:「我先說。」主持人話音剛落,楊鳳玲邊舉手邊站了起來。出席會議的國務院副總理姜春雲小聲問主持人:「她是誰?」楊鳳玲馬上響亮地回答:「湖北省監利縣農民楊鳳玲。」主持人請她上台講,楊鳳玲伸出兩手攏了攏齊耳的短發,放下手整了整前後衣襟---這是江漢平原農村婦女在人前露臉時的習慣動作。然後,微笑著走上主席台,對著話筒「呼」了一下,開始了她的發言。文中有一段這么寫:楊鳳玲為本村農民討說法到廣州找到那個騙子,開門見山地說:「我是人大代表,我代表本村農民找你討回被騙走的3000塊錢」。那騙子很不客氣地說:「你人大代表,只在湖北做代表,還管起我廣東來了」。楊鳳玲「嗖」的一聲從懷里掏出一個紅本本來,「啪」的一下往桌子上一拍:「我是全國人大代表,全國的事我都管!」,那人聽了一怔,通紅著臉,不做聲了。這樣的動作和語言,完全是楊鳳玲獨有的,熟悉楊鳳玲的讀者說:這篇文章真把楊鳳玲寫活了。
四、議論抒情須見思想與文采
我之所以偏愛通訊,多少因為通訊可以來兩點:議論與抒情。而我又是一個喜歡爬出文章說話的人,比較直白,不會含蓄。我知道這是一個缺點,也知道通訊以敘事為主,議論與抒情只能屬於「插花」,只能當調料,而絕不能當菜吃。但我總是忍不住要從長長的敘事中掙扎出來抒一下情,議幾句論,我時常為我的一些議論、抒情而自鳴得意,有時也能達到很好的效果。我寫楊鳳玲,有這么一段:是的,楊鳳玲怎麼會是原來那個種田、養豬的楊鳳玲呢?……她的那雙腳,雖然還在同周圍的農民們一起下水田,下魚塘,下糞坑,但它經常要上輪船,上火車,上飛機,走在金色的地毯上;她的那雙手,雖然也還在不停地拌飼料,切豬菜,扯田草,但它經常要翻文件,寫材料,幫助主人在庄嚴的大廳里作報告搞演講;即使是在同一塊稻田勞作,她的姐妹們可能為一塊兩塊稻穀的豐收而喜上眉梢,而楊鳳玲卻會把無數塊稻田的收成和無數姐妹的喜悅裝進眼底記在心頭,她的眼裡,常有四海的風雲舒捲,她的心頭,總有民生的憂樂翻騰。類似這樣的議論、抒情加上描寫三合一的句子與段落在我的每一篇人物通訊中都有。
五、好標題是文章成功的一半
好標題是文章成功的一半。無論寫文章還是編文章,我都特別講究做標題。我認為通訊標題曲盡其妙最好。我說的曲是「題似看山不喜平」的曲,是美女婀娜之曲,是文采三疊之曲,而絕不是故意繞彎子,有意賣關子,讓你費解甚至不懂。
我寫人物通訊不少,自己特別滿意的標題不多,有幾個印象較深。我自認為寫楊鳳玲的那個標題上了檔次:《人民大會堂:靜聽農婦說國是》。一看題目主題就出來了:老百姓當家做主,新中國民主文明。一看題目場景就出來了,一個「說」字好,一個「靜」字妙,三組對比出新:「說」對「靜聽」,「農婦」對「國是」,「農婦說」對「人民大會堂聽」。這個場景是一種政治境界、文明境界,同時又是一種美的境界。再比方說《大山裡藏了個微型小學》、《盲人夫妻:愛是拐杖情是路》、《一個千萬富翁的女設計師》等都還覺得可以。有的標題別人有異議但我認為也還可以,如《兒打天下老子坐》,說的是兒子獲得亞洲散打冠軍,老子拿兒子的金杯壓陣辦起一個武術館,自任館長。看著這個標題,某報編輯同志有異議,建議改。我說:「太恰當了,改不得。」最後還是照原題發出來的。
❽ 新聞格式怎麼寫
1、標題 概括消息的主要內容。
2、導語 導語是開頭的一段話,要求用極簡明的話概括消息的最基本內容。
3、主體 主體是消息的主要部分,要求具體清楚,內容翔實,層次分明。
4、結尾 是對消息內容的小結。有些消息可無結尾。
中外結合體——新華體。我們國家的新聞報道一般是遵循時間順序,但是這種「講故事」的寫法已經不適合受眾的閱讀習慣(一般人沒有時間聽你講長篇大論),所以「新華體」在吸收中外新聞報道之長的情況下誕生了。
基本格式(除了標題)是: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導語中簡明地體現出來。
其次,在第二段進一步具體闡述導語中的這個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於使受眾在接受時形成心理落差。因而,第二段實際上是一個過渡性段落。
再次,按照事件發展的時間順序把「故事」講下來。
(8)如何寫新聞擴展閱讀:
結構
每則新聞在結構上,一般包括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五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後二者是輔助部分。標題一般包括引標題、正標題和副標題;導語是新聞開頭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話,它扼要地揭示新聞的核心內容。
主體是新聞的軀干,它用充足的事實來表現主題,是對導語內容的進一步擴展和闡釋;背景指的是新聞發生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
背景和結語有時也可以暗含在主體中。閱讀新聞,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也就是記敘六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
分類
1.按事實發生狀態分:突發性新聞、持續性新聞、周期性新聞;
2.按事實發生與報道的時間差距分:事件性新聞與非事件性新聞;
3.按新聞發生的地區與影響范圍分:國際性新聞、國內性新聞、地方性新聞;
4.按新聞事實的材料組合分:典型新聞、綜合新聞、系列新聞;
5.按傳播渠道與信息載體分:文字新聞、圖片新聞、電聲新聞、音像新聞;
6.按反映社會生活的內容分:政治新聞、經濟新聞、法律新聞、軍事新聞、科技新聞、文教新聞、體育新聞、社會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