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寫議論文
A. 議論文怎麼寫
議論文的寫作步驟
1、引:就是引用材料。
2、亮:就是簡明扼要地提出論點,開門見山,直入正題,點明中心論點。
3、析:是對材料中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議論。如對人物關系的分析,對結果的預測,對原因的追問等,目的。
4、聯:這是文章的關鍵。應從材料說開去,可聯系歷史人物、歷史故事,也可聯系現實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舉例,也可以反面證明;可以擺事實,也可以講道理。
5、深:即深入分析,揭實質,挖根源,講意義,論危害,進行辨證分析。
6、結:收尾,總結全文,宜對論述的問題有所深化或拓展,或重申論點,照應開頭,或提出解決辦法,或發出號召。
(1)怎麼寫議論文擴展閱讀
分類
1、立論文
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和主張的文章體裁。
要求:
(1)要對論述的問題有正確的看法;
(2)用充足有說服力的論據;
(3)要言之有理,合乎邏輯。
2、駁論文
論辯時針對對方的觀點加以批駁,在批駁的同時闡述己方的觀點。
方式:
(1)提出論點;
(2)證明論點;
(3)總結論點
駁論文的破立結合:首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再批駁已指出的錯誤論點,並在批駁的同時或之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正確觀點加以論證。
B. 議論文怎麼寫
現今議論文文體的寫作已成為高考作文考查的重點,學生應該怎麼寫議論文?寫議論文的方法是什麼?下面就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議論文範文,希望大家喜歡。
議論文怎麼寫
一、清楚明確地了解議論文的基本知識。
議論的三要素:論點、論據和論證;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和比喻論證;論證的基本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二、多讀議論文,從內容和結構上讀透,然後在自己的寫作中運用。
下面是課外閱讀《有時,我們需要將腳步放慢一點》一文中的一段,我們以此分析議論文的結構和內容。
①將腳步放慢一點,我們才能聽到別人的心聲和自我靈魂的獨白。
②沒有人會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完全暴露給別人,也沒有人能夠不讓自己的願望從言語中流露出來。
③因此,與他人溝通的最好方式就是傾聽。
④然而,傾聽是需要一種定力的。
⑤“高山流水逢知音”,琴師伯牙與樵夫鍾子期演繹了千古知音情。
⑥倘若鍾子期當時步履匆匆,就不可能聽清楚,更談不上欣賞伯牙彈奏的“高山流水”了。
⑦心浮氣躁的人,既無暇聽清別人的心聲,也很難靜心聆聽自我靈魂的獨白。
⑧孫子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⑨其實,“知彼”難,“知己”更難。
⑩因此,我們不妨將腳步放慢一點,多多聆聽心靈的激情呼喚或喃喃低語。
這樣把結構羅列出來,在寫作中可操作度就大了,我們在寫的時候,就可以按照這個模板把新的題目、論題、論點和論據填到這樣的結構中,只要每一步都做到位,議論文的寫作能力就會有所提高。
三、用散文的優美語言,彌補論證邏輯不夠縝密的缺陷。
例文《做人要有立體感》其中的一段,我們可以看出議論文的語言可以這樣寫。
“生活中,一些人卻不是這么想的。例如有的人為人處世瞻前顧後,生怕被影子尾追;有的人生怕露出真面目,而做出欲蓋彌彰的種種舉動。可以說,自作聰明者有之,自圓其說者有之,苦心經營者有之,不惜代價者有之。其實,掩藏過去,掩飾現時,遮掩未來,都是不坦誠、不真實、不全面的表現。”
這樣通過句式的變化,生活中現象的羅列,充實了文章的內容,讀起來朗朗上口,有說服力。
四、掌握一些技巧,提升議論文寫作水平。
這里我們以開頭為例。
1.可以開門見山直入話題,點明論點。
“傳統讀書教育是成功的。童年之時飽學於身者,數不勝數。從近、現代之交的學者身上,就能看到這一點。”
2.名人名言開頭,既是道理論據,又顯得真實准確。
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3.由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入筆,自然引到論題上,提出論點。
不知從何時起,“忍”成了當今社會的一種時尚:一些年輕人穿著印有“忍”字的T恤衫招搖過市,肩膀上、手臂上刺著“忍”字以自我標榜;一些成功人士,也把寫有“忍”字的條幅裝裱後懸掛在顯眼處,以自勵自警。(《談“忍”》)
4.把一個事實論據放到開頭,既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又能做舉例論證。
法國牧師納德·蘭塞姆去世後,安葬在聖保羅大教堂,墓碑上工工整整地刻著他的手跡:“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將有一半的人可以成為偉人。”一位智者在解讀蘭塞姆手跡時說:“如果每個人都能把反省提前幾十年,便有50%的人可能讓自己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他們的話,道出了反省之於人生的意義。(《年輕人更要善於反省》)
5.比喻開頭,生動形象,語言優美。
美德好比寶石,它在樸素背景的襯托下反而更華麗。同樣,一個打扮並不華貴卻端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培根《論美》)
6.設問開頭,自問自答,吸引讀者。
讀了大半輩子書,倘若有人問我選擇書的標準是什麼?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愉快是基本標准。一本書無論專家們說它多麼重要,排行榜說它多麼暢銷,如果讀它不能使我感到愉快,我就寧可不去讀它。
議論文範文篇1:雙贏的智慧
雄鷹振翅高飛,劃過長空。那一片湛藍包容了它的不羈,承載了它的穩重,為此,藍天才多了一分神秘,多了一分美麗。
鯉魚擺尾洄遊,穿透碧波。那一片汪洋容許了它的活躍,收留了它的靈動,因此,大海才多了一分迷人,多了一分澄澈。
黃鸝枝頭高唱,劃破密林。那一片蒼郁容納了它的不安,守護了它的機巧,於是,森林才多了一分深邃,多了一分安適。
彼此容納,彼此和諧,這便是雙贏的智慧。
自然界中的生物懂得和諧共處,互利共生。豆科植物將養分輸送給固氮菌,固氮菌向植物提供氮素。彼此生存,互為條件,保持和諧,在自然界的生存競爭中立於不敗。這是一種雙贏的智慧。
國際間的競爭日趨激烈,面對澎湃的經濟大潮,各大公司為了生存與發展,紛紛採取合作的方式,彼此聯手,互通物資與信息,在奔涌的潮流中,彼此互動,共謀發展,保持不倒,壯大自己。這也是一種雙贏的智慧。
昭君出塞,流傳千古。匈奴停兵請求和親,增強和睦,共謀穩定。為了黎民蒼生,為了邊塞穩定,昭君,和平的使者,為雙方的百姓帶來了和好的福音。這又是一種雙贏的智慧。
子期伯牙,共奏高山流水之音,和諧的旋律使彼此陶醉,對他們來說,這不算是雙贏嗎?
劉邦項羽,為爭天下而塗炭生靈,最終項羽烏江自刎,劉邦也要用數十年來休養生息,這能算是雙贏嗎?
天空包容了游盪的雲,在雲朵的映襯下更加明亮。
大海包容了激盪的浪花,在浪花的跳躍中更加迷人。
雲朵,浪花在天空與大海中相互輝映,光彩熠熠。
這,便是雙贏的智慧。
議論文範文篇2:殘缺與完美
在今年的春節晚會上,21個聾啞演員將舞蹈《千手觀音》演繹得天衣無縫,美妙絕倫。
《千手觀音》是殘疾人用生命的感悟創造的完美,她們讓全國人民領略到了美的別樣韻味,那是一種源自心靈的震撼,她們用優美的身姿和婀娜的體態為有聲世界帶來了最為精彩傳神的畫卷。
當我們在電視前看到她們的表演時,要不是知道她們旁邊有人用手語指揮著,還不知她們是聾啞人呢!這更讓我對她們的精神感到無比的欽佩,因為她們不會因為有缺陷而一直沉默在黑暗世界中,而是欣然接受並挑戰命運的安排,勇敢地擁抱並超越生命的極限,而且她們對生活對藝術對完美一直保持著艱辛卻無悔的追求!她們難得的品質讓我們這些身體健全的人不由得汗顏。這個節目喚醒了我們心底里對於殘疾人的不是同情而是發自敬意的真心關愛。
她們的演出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人,因為她們(千手觀音)寧靜安詳卻又生機盎然,美得純粹聖潔,難以抗拒;也因為她傳遞了一種久違的向善向美的信息,祝福的味道,普世的情懷;她喚醒了俗世生活中奔忙的人們心底里對於高尚情操,美好事物的本初追求;還因為它的表演者們不平凡的人生經驗讓人感動。
她們是特殊的藝術家,有特殊的毅力,特殊的品格和特殊的境界,所以才創造出了光芒四射的特殊藝術。但因為愛是共同的語言,所以完美和殘缺的世界可以彼此相融。
議論文範文篇3:不完整的人生
生活需要失敗,沒有經歷失敗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
——題記
失敗是人生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給人美的享受;失敗是一道美味佳餚,另人回味無窮;失敗是碧空中的雲彩,給天空以完整的面貌;失敗是……
誰敢斷言失敗不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音樂家貝多芬是大家很熟悉的了。在他失聰之後,註定他一生要失敗。對一個音樂家來說,聽覺就是命根。原是指揮的他,因聽不見音樂而讓一場音樂會變成了噪音污染,全場頓議紛紛。面對失敗他曾沉淪,但最後他選擇了堅強。也正因為他的堅強把他的失敗轉變成了驚人的絕唱,輝煌的音樂造旨,他到達了心靈的頂峰。
失敗讓人更堅強,貝多芬的成功是人生中靚麗的一道風景線,看在眼裡,“美”在心裡。
誰說失敗不是美味佳餚?
當你失敗的時候,你會徘徊,你會失落,你會想著要放棄。但我告訴你“失敗乃成功之母”,多多的事例告訴我們,不經歷失敗,怎麼會成功。因此你努力,你不懈,你執著,最後你終於揚起笑臉,走上成功的舞台。
是呀“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當我們站在成功的彼岸,回味失敗的點點滴滴,我們難以忘記那種失敗的味道,感覺就是佳餚的味道,另人回味無窮。
誰說失敗不是碧空中的彩雲?高掛空中的彩雲,形態各異,凹凸不平,就如人生的坑窪,美麗而具誘惑力,因為有她的存在,天空才會完整,也如人生因有失敗才完整。
被風吹殘的果園雖已枝殘葉敗,卻依舊果香四溢。
記住:生活需要失敗,沒有經歷失敗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