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字加一筆有哪些字
Ⅰ 日字加一筆是什麼字
一、舊
在日字的左邊加上一豎,這樣可以組成「舊」字。
舊字的基本解釋:
1、過時的,與「新」相對:~式。~俗。
2、東西因經過長時間而變了樣子:~衣服。~書。
3、原先曾有過的,過去很長時間的:~居。~友。
4、有交情,有交情的人:故~(指老朋友)。念~(懷念舊日情誼)。
二、目
在日字的口字部首里加一橫,這樣可以組成「目」字。
目字的基本解釋:
1、眼睛:~光。醒~。歷歷在~。~指氣使(用眼光和氣色示意以役使別人,形容驕橫傲慢的神志。亦作「頤指氣使」)。
2、看,視:~語。~論(喻沒有自知之明或淺陋狹隘的見解)。
3、想要達到的地點、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結果:~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
4、大項中再分的小項:條~。綱舉~張。
5、名稱:數~。巧立名~。
6、標題:~錄。
7、生物學分類系統上所用的等級之一,在「綱」以下,「科」以上:鳥綱中有雁形~和雞形~。
8、孔眼:網~。
9、指為首的人:頭~。
三、旦
在日字的下方加一橫,這樣可以組成「旦」字。
旦字的基本解釋:
1、天亮的時候,早晨。
2、旦暮;旦夕;通宵達旦;枕戈待旦
3、(某一)天。
4、元旦;一旦
5、戲曲角色行當,扮演婦女。
四、田
在日字的口字部首里加一豎,這樣可以組成「田」字。
田字的基本釋義:
1、種植農作物的土地:~野。耕~。
2、和農業有關的:~家。~園。
3、古同「畋」,打獵。
4、古同「佃」,耕作。
5、姓。
五、由
在日字的口字部首里加一豎延長出部首,這樣可以組成「由」字。
由字的基本釋義:
1、原因:原~。事~。理~。~於(介詞,表示原因或理由)。
2、自,從:~表及里。~衷(出於本心)。
3、順隨,聽從,歸屬:~不得。信馬~韁。
4、經過,經歷:必~之路。~來已久。
5、憑借:~此可知。
6、古同「猶」,尚且,還。
7、古同「猶」,猶如,好像。
8、姓。
Ⅱ 日字加一筆都有哪13個字
1、田
讀音為tián,象形字。小篆認為象阡陌縱橫或溝澮四通的一塊塊農田。「田」是漢字的一個部首,從「田」的字多與田獵耕種有關。本義:種田,後作「佃」。
2、電
電,是一個多義字,有兩種釋義。一種是對自然現象的一種描述,西漢·劉向《五經通義》中說到:電,謂之雷光也。另一種是物理學的名詞,作為一種能的形式存在。
3、申 (shēn)
釋意:①地支的第九位,屬猴; ②用於記時:~時(下午三點至五點);③ 陳述,說明:~述、~斥、~辯;④ 重復,一再的意思;⑤與寅同義(非完全同義);⑥約束。
4、旦
「旦」本意指旭日東升。而旦角表演的是女性,女屬陰,故反名為「旦」。在戲曲表演行當中,指女角色之統稱。源於歌舞、百戲。 分為正旦、花旦、閨門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
5、舊
定義:①經過長時間使用或放置的,跟「新」 相反。示例:陳舊、破舊、舊衣服。
②依前;從前的;原先的。示例:春杪游情舊、舊址、舊居、新仇舊恨、喜新厭舊。
③過去的時光;過去的朋友。示例:舊日、故舊、念舊。
6、由(yóu)
基本字義:① 原因:原~。事~。理~。~於(介詞,表示原因或理由)。②自,從:~表及里。~衷(出於本心)。③順隨,聽從,歸屬:~不得。信馬~韁。④經過,經歷:必~之路。~來已久。⑤憑借:~此可知。⑥古同「猶」,尚且,還。⑦古同「猶」,猶如,好像。⑧姓。
7、白 (bái)
從丿從日。〈形〉。根據隸定字形解釋。會意。字從丿,從日。「丿」意為「不」,寫在「日」的左上角,表示「在前的不算(日出前的天色不算)」,轉義為「開始(從日出開始)」。「日」指太陽。「丿」與「日」聯合起來表示「從日出開始(到日落前)的天色」。
8、目
目是象形字。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邊輪廓象眼眶,裡面象瞳孔。小篆處理為線條。先秦時期多用「目」,兩漢以後,用眼逐漸多起來。「目」具有書面語色彩。本義:眼睛。
9、甲
讀音「jiǎ」,共5筆,是獨體字。本義是指種籽萌芽後,所戴的種殼。甲的含義很多,在天干中排第一位,通常表示居第一位,表示測量田地面積的單位,同時還是姓氏名。
10、巴
基本字義:①盼望;期望:巴望|巴不得早點放學。②粘貼;附在別的物體上的東西:飯巴鍋了|鍋巴。③靠近;挨著:前不巴村,後不巴店。④詞尾,讀輕聲:尾巴、啞巴。⑤古國名,在今重慶全境、四川東部、湖北西部、貴州北部、湖南西北部一帶。⑥姓。⑦蛇。
11、甴 (古同由)
12、曱(音yué意思是取物)
甴曱(yóuyuē):廣州蟑螂的粵語寫法,讀音「嘎砸」。「嘎」是「甲」從「日」的中間一橫往下豎,讀音近似普通話的「嘎」,粵語拼音是gad6。另一字象「由」字,從「日」的中間一橫往上豎當然寫的時候要往下豎,只是不要超過「日」的中間一橫,粵語拼音是zad6,象普通話的「砸」。
13、(打不出字,字典查到此字也不能復制) 「目」字中間不是兩橫而是「二」字,讀作nǎn。
如果變通一下,把目字打橫,寫成罒(同網),可湊成14個。
Ⅲ 日字加一筆 有12個字 分別是哪些`
「日」加一畫總共可以組成15個字。
舊、旦、白、田、申、電、目、甲、由、曱、甴
最後四個字就很少人會了。其中兩個讀音似普通話的「七、缺」,是象聲詞,形容轉動速度很快時的聲音。)。「七」的寫法也象「甲」,只是一豎只在「日」的頭上,絲毫不穿到「日」字裡面去。而「缺」字象「由」,一豎只在「日」的下面,也絲毫不穿到「日」字裡面去。
最後兩個字讀音「呢誒」,寫法分別是繁體字「門」的拆開來的兩邊,一邊是一個字,拆出來左邊是「呢」字,右邊是「誒」字。也是粵語的象聲詞,指的是就門開關時的聲音
最後的四個字字型檔里都沒有。您自己根據我說的書寫方法寫寫看吧。
Ⅳ 日字加一筆要20個
日字加一筆只有11個:由、舊、田、電、曱、甴、甲、旦、目、白、申。
白
【拼音】bái
【解釋】其本義是白米粒,引申為像霜雪的顏色、純潔、明亮、清楚、白色的東西等義。
【出自】東漢許慎《說文》:𦣺,古文白。
【釋義】𦣺,在古文中白的意思。
(4)日字加一筆有哪些字擴展閱讀:
白組成:白色、白天、潔白、清白、白凈、雪白
1、清白
【拼音】[ qīng bái ]
【解釋】純潔;沒有污點;清楚;明白。主要指品行端正無污點及廉潔自律等。
【出自】現代 葉聖陶《倪煥之》十三:「那是沒廉恥的行徑,清白的女子不應該那樣想的。」
2、潔白
【拼音】[ jié bái ]
【解釋】沒有被其他顏色染污的白色
【出自】茅盾《路》五:「我知道本校的同學大多是潔白的青年,然而話說的太過火,外界人見了就不會像我那樣能夠了解。」
Ⅳ 日字加一筆有多少個字分別有哪些字呢
一、目
【拼音】mù
【筆畫數】5
【釋義】
眼睛:~光。醒~。歷歷在~。~指氣使(用眼光和氣色示意以役使別人,形容驕橫傲慢的神志。亦作「頤指氣使」)。
看,視:~語。~論(喻沒有自知之明或淺陋狹隘的見解)。
想要達到的地點、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結果:~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
大項中再分的小項:條~。綱舉~張。
名稱:數~。巧立名~。
標題:~錄。
生物學分類系統上所用的等級之一,在「綱」以下,「科」以上:鳥綱中有雁形~和雞形~。
孔眼:網~。
指為首的人:頭~。
二、白
【拼音】bái
【筆畫數】5
【釋義】
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顏色:~色。~米。
明亮:~晝。~日做夢。
清楚:明~。不~之冤。
純潔:一生清~。~璧無瑕。
空的,沒有加上其它東西的:空~。~卷。
沒有成就的,沒有效果的:~忙。~說。
沒有付出代價的:~吃~喝。
陳述:自~。道~(亦稱「說白」、「白口」)。
與文言相對:~話文。
告語:告~(對公眾的通知)。
喪事:紅~喜事(婚事和喪事)。
把字寫錯或讀錯:~字(別字)。
政治上反動的:~匪。~軍。
中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於雲南省:~族。~劇。
姓。
三、甲
【拼音】jiǎ
【筆畫數】5
【釋義】
天乾的第一位,用於作順序第一的代稱:~子。花~(六十歲的人)。
居於首位的,超過所有其它的:~等。
古代科舉考試成績名次的分類:一~(名為「進士及第」);二~(名為「進士出身」);三~(名為「同進士出身」)。
古代軍人打仗穿的護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屬葉片製成:盔~。~兵。~士。
現代用金屬做成有保護功能的裝備:~板。裝~車。
某些動物身上有保護功能的硬殼:龜~。
手指或腳趾上的角質硬殼:指~。
舊時戶口編制單位:保~。~長。
植物果實的外殼:~坼(外表裂開)。
古同「胛」,肩胛。
四、申
【拼音】shēn
【筆畫數】5
【釋義】
地支的第九位,屬猴。
用於記時:~時(下午三點至五點)。
陳述,說明:~述。~斥。~辯。~冤。三令五~。~請。~報。
重復,一再:「~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中國上海市的別稱。
姓。
五、由
【拼音】yóu
【筆畫數】5
【釋義】
原因:原~。事~。理~。~於(介詞,表示原因或理由)。
自,從:~表及里。~衷(出於本心)。
順隨,聽從,歸屬:~不得。信馬~韁。
經過,經歷:必~之路。~來已久。
憑借:~此可知。
古同「猶」,尚且,還。
古同「猶」,猶如,好像。
姓。
六、電
【拼音】diàn
【筆畫數】5
【釋義】
物理學現象,可通過化學的或物理的方法獲得的一種能,用以使燈發光、機械轉動等:~力。~能。~熱。~台。
陰雨天,空中雲層放電時發出的光:閃~。雷~。
指電報:通~。賀~。
指打電報:~邀。~匯。~告。
遭受電流打擊:~了我一下。
七、舊
【拼音】jiù
【筆畫數】5
【釋義】
過時的,與「新」相對:~式。~俗。
東西因經過長時間而變了樣子:~衣服。~書。
原先曾有過的,過去很長時間的:~居。~友。
有交情,有交情的人:故~(指老朋友)。念~(懷念舊日情誼)。
八、旦
【拼音】dàn
【筆畫數】5
【釋義】
早晨:~暮。通宵達~。枕戈待~。
表示某一天,亦指農歷的初一日:~望(農歷的初一和十五日)。元~。~日(a.明天:b.白天)。
傳統戲劇里扮演女子的角色:老~。花~。
纖度單位,九千米長的纖維重量為多少克,它的纖度就是多少旦。
九、田
【拼音】tián
【筆畫數】5
【釋義】
種植農作物的土地:~野。耕~。
和農業有關的:~家。~園。
古同「畋」,打獵。
古同「佃」,耕作。
姓。
十、曱
【拼音】yuē
【筆畫數】5
【釋義】取物。
十一、甴
【拼音】zhá或yóu
【筆畫數】5
【釋義】
1、讀zhá時:滑鼠的意思。
2、讀yóu時:古同「由」。
Ⅵ 日字加一筆24個字
日字加一筆可以變為白、目、由、田、甲。
一、白
拼音: bái
釋義:
1、像霜或雪的顏色(跟「黑」相對);
2、光亮;明亮:東方發白;大天白日;
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
4、沒有加上什麼東西的;空白:白卷;白飯;白開水;一窮二白;
5、沒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費力氣;
6、無代價;無報償:白吃;白給;白看戲;
7、象徵反動:白軍;白區;
8、指喪事:白事;
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輕視或不滿:白了他一眼;
10、姓;
11、(字音或字形)錯誤:寫白字;把字念白了;
12、說明;告訴;陳述:表白;辯白;告白;
13、戲曲或歌劇中在唱詞之外用說話腔調說的語句:道白;獨白;對白;
14、指地方話:蘇白;
15、白話:文白雜糅;半文半白;
二、目
拼音:mù
釋義:
1、眼睛:有目共睹;歷歷在目;
2、網眼;孔:八十目篩;一方寸的網上,竟有百目之多;
3、看:目為奇跡;
4、大項中再分的小項:項目;細目;
5、生物學中把同一綱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徵分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鳥綱分為雁形目、雞形目、鶴形目等,松柏綱分為銀杏目、松柏目等;目以下為科;
6、目錄:書目;葯目;劇目;
7、名稱:題目;名目;
8、下圍棋時所圍的空白交叉點,一個點為一目:中方棋手僅以一目半之優獲勝;
三、由
拼音:yóu
釋義:
1、原因:原由;事由;理由;由於(介詞,表示原因或理由);
2、自,從:由表及裡;由衷(出於本心);
3、順隨,聽從,歸屬:由不得;信馬由韁;
4、經過,經歷:必由之路;由來已久;
5、憑借:由此可知;
6、古同「猶」,尚且,還;
7、古同「猶」,猶如,好像;
四、田
拼音:tián
釋義:
1、種植農作物的土地:麥田;棉田;
2、蘊藏礦物可供開採的地帶;專用於某些生產的土地:油田;鹽田;
五、甲
拼音: jiǎ
釋義:
1、天乾的第一位;現常用來表示順序的第一;
2、第一;居第一位:甲級;桂林山水甲天下;
3、動物身上有保護功用的硬殼:甲殼;指甲;
4、圍在人體或物體外面起保護作用的裝備;用金屬、皮革等製成:盔甲;裝甲車;
5、舊時戶籍的編制單位;若干戶為一甲,若干甲為一保。
Ⅶ 日加一筆有哪53個字
沒有53個字,日加一筆常用的漢字有:舊、旦、白、田、申、電、目、甲、由
一、田拼音:tián
釋義:
1、種植農作物的土地。
2、和農業有關的。
3、古同「畋」,打獵。
4、古同「佃」,耕作。
5、姓。
二、申拼音:shēn
釋義:
1、地支的第九位,屬猴。
2、用於計時。
3、陳述,說明。
4、重復,一再。
5、中國上海市的別稱。
6、姓。
(7)日字加一筆有哪些字擴展閱讀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丹田[dān tián]
道家稱人體肚臍下三寸的地方為丹田。
2、秧田[yāng tián]
培植水稻秧苗的田。
3、田賦[tián fù]
中國封建社會徵收的土地稅。
4、旱田[hàn tián]
土地表面不蓄水的田地,如種小麥、雜糧、棉花、花生等的田地。
5、肥田[féi tián]
採用施肥等措施使土地肥沃。
Ⅷ 日字加一筆可以組成哪些字
日」加一畫總共可以組成15個字。
舊、旦、白、田、申、電、目、甲、由,這9個大家都會,愛問里這個提問有很多,但採納的答案我看過,基本都是這9個。
還有就是:曱、曱(廣州蟑螂的粵語寫法,讀音「嘎砸」。「嘎」是「甲」從「日」的中間一橫往下豎,讀音近似普通話的「嘎」,粵語拼音是gad6。另一字象「由」字,從「日」的中間一橫往上豎(當然寫的時候要往下豎,只是不要超過「日」的中間一橫,粵語拼音是zad6,象普通話的「砸」。
至於最後四個字就很少人會了,連很多老廣州都不會。那也是粵語寫法。其中兩個讀音似普通話的「七、缺」,是象聲詞,形容轉動速度很快時的聲音。如果有人玩過「地老鼠」的煙花,在地上很快轉動的那種,你就知道是什麼聲音了。比如:粵語中會說「七缺甘轉」。(「甘」字也打不出來,正確的寫法是口字旁加一個甘字,意思是那樣,那麼。整句話的意思是「七」「缺」那樣轉)。「七」的寫法也象「甲」,只是一豎只在「日」的頭上,絲毫不穿到「日」字裡面去。而
「缺」字象「由」,一豎只在「日」的下面,也絲毫不穿到「日」字裡面去。
最後兩個字讀音「呢誒」(很不象,沒辦法,粵語讀法對於普通話來說太怪,沒有很近似的發音)。寫法分別是繁體字「門」的拆開來的兩邊,一邊是一個字,拆出來左邊是「呢」字,右邊是「誒」字。也是粵語的象聲詞,指的是就門開關時的聲音,所以將這個門的繁體字寫法拆開。
使用時候是這樣的,比如:那扇木門「呢呢誒誒」地響。
抱歉,最後的四個字字型檔里都沒有。您自己根據我說的書寫方法寫寫看吧。寫出來一定很好玩。
最後聲明一下,「且」、「巴」、「中」等字都不能算,它這個「日」字倒了過來,不正宗。
Ⅸ 日字加一筆有哪些字
日字加一筆有由、舊、田、電、曱、甴、甲、旦、目、白、申等等。
1、舊(拼音:jiù)是漢語通用規范一級漢字(常用字)。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上部像鳥,下部是聲旁「臼」。據《說文解字》,「舊」的本義是鳥名,即「鴟舊」,屬貓頭鷹一類。現代常用的與新相對的「舊」,則是假借之義。
5、旦(拼音:dàn)是漢語常用字,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旦的古字形像太陽從地面升起,本意是天亮,也即「早晨」、「破曉」之義,並由此引申出「光明」、「白晝」、「一日之始」等意義,又指某一日。也指傳統戲曲中扮演女子的角色,即旦角。
Ⅹ 日字加一筆有多少字
12個。舊、白、電、曱、甴、由、甲、田、申、旦、目、𣄽
一、舊
1.過去的;過時的(跟「新」相對):~時代。~經驗。~社會。不要用~腦筋對待新事物。
2.因經過長時間或經過使用而變色或變形的(跟「新」相對):~書。~衣服。窗紗~了。
3.曾經有過的;以前的:張家口是~察哈爾省省會。
4.老交情;老朋友:懷~。念~。親戚故~。
5.姓。
二、白
1.像霜或雪的顏色(跟「黑」相對)。
2.光亮;明亮:東方發~。大天~日。
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不~之冤。
4.沒有加上什麼東西的;空白:~卷。~飯。~開水。一窮二~。
5.沒有效果;徒然:~跑一趟。~費力氣。
6.無代價;無報償:~吃。~給。~看戲。
7.象徵反動:~軍。~區。
8.指喪事:~事。
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輕視或不滿:~了他一眼。
10.姓。
11.(字音或字形)錯誤:寫~字。把字念~了。
12.說明;告訴;陳述:表~。辯~。告~。
13.戲曲或歌劇中在唱詞之外用說話腔調說的語句:道~。獨~。對~。
14.指地方話:蘇~。
15.白話:文~雜糅。半文半~。
三、電
1.物 質的一種屬性。物體是由原子組成的,在正常情況下,原子中正負電量相等,因而整個物體被認為是不 帶電的或中性的。當它們由於摩擦等原因失去一部分電子時,就帶正電;獲得電子時,就帶負電。
2.觸 電:~了我一下。
3.電報;打電報:來~。~告。
4.指閃電:雷~交加。
四、甲
1.天乾的第一位。現常用來表示順序的第一。
2.第一;居第一位:~級。桂林山水~天下。
3.動物身上有保護功用的硬殼:~殼。指~。
4.圍在人體或物體外面起保護作用的裝備。用金屬、皮革等製成:盔~。裝~車。
5.舊時戶籍的編制單位。若干戶為一甲,若干甲為一保。
五、申
1.陳述;說明:~明。~請。三令五~。
2.地支的第九位。
3.申時,舊式記時法,相當於十五點到十七點。
4.上海市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