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0-11-19 02:25:08
『壹』 「冬至」到底是什麼意思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反。冬至日版是一年中白晝權最短之日,北半球冬至一般都在西歷12月21日到12月23日之間,農歷用冬至所在月來定義十一月。
傳統上冬至半月是喜慶氣氛濃重的節期,更是其中蘊含最豐富、最多不同節俗的節日,且最具繼承力。慶祝方式多樣,包括但不限於祭祀(祭天、祭地、祭神、祭祖)、賀禮(拜賀、送寒衣)、飲食、文藝(數九)等。
《周禮/春官宗伯》雲:「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祇物魅。」古時華夏民眾按照天圓地方的原則,冬至圜丘祭天,夏至方澤祭地。
《夢粱錄/卷06》也提及:「十一月仲冬,正當小雪、大雪氣候。大扯杭都風俗,舉行典禮,四方則之為師,最是冬至歲節,士庶所重,如饋送節儀,及舉杯相慶,祭享宗禮,加於常節……此日宰臣以下,行朝賀禮。士夫庶人,互相為慶。太廟行薦黍之典,朝廷命宰執祀於圜丘。官放公私僦金三日。東駕詣攢官朝享。」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