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後炮和打破沙鍋問到底哪個是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19 02:46:42
Ⅰ 打破砂鍋問到底對應的成語
尋根究底 [xún gēn jiū dǐ]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追求根底。一般指追問一件事的原由。
褒義
出 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劉姥姥是信口開河;情哥哥偏尋根究底。」
Ⅱ 打破沙鍋問到底是不是成語
不算吧!應該是歇後語。
打破沙鍋問到底 dǎ pò shā guō wè dào dǐ 「打破沙鍋問到底」,這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口頭禪。沙鍋即泥燒製成的鍋,多為人們用作熬制中葯或冬季煲湯的器具,這種鍋稍不小心極易破碎,而且一碎就會一裂到底。「打破沙鍋問到底」實際應為「打破沙鍋紋到底」,即裂紋直到底部,後來竟變成「問到底」了。 其原意是「打破砂鍋問到底」,問讀作wèn。因為和問同聲,所以就改用問字了。璺就是沙鍋上的裂紋,砂鍋磕壞了打壞以後就會有裂紋一直延伸到砂鍋的最下面。比喻問題追根究底。 出 處 宋·黃庭堅《拙軒頌》:「覓巧了不可得,拙從何來?打破沙盆一問,狂子因此眼開,弄巧成拙,為蛇畫足,何況頭上安頭,屋下安屋,畢竟巧者有餘,拙者不足。 用 法 復句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一定要把事情弄清楚 示 例 巴金《團圓》:「她為什麼不回到文工團去?不過我也並非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 反義詞 一知半解、淺嘗輒止。 好處可以讓學生們在探求知識的過程中一步步的找到正確的結果,也就是在快樂的探究中得到知識,而不是盲目的聽從他人的講解。 壞處容易產生片面的見解,對知識了解的不全面,以至於影響對文章或者問題的理解。 解釋: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希望能幫助到你!采我。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