嵬怎麼讀
『壹』 省嵬怎麼讀
嵬是一個漢字,讀音是wéi,釋義是山高大的樣子,出自《說文》。常用片語如嵬然不動,形容高聳挺立,穩固而不為外力所動。亦作「巋然不動」。
『貳』 脅。豗。磪。嵬。咨。怎麼讀
脅
讀音:[xié]
部首:月五筆:ELWY
釋義:1.從腋下到肋骨盡處的部分。 2.用威力恐嚇人。 3.收攏;聳專起。
豗屬
讀音:[huī]
部首:豕五筆:GQEI
釋義:見〖喧豗〗。
磪
讀音:[cuī]
部首:石五筆:DMWY
釋義:〔~嵬〕古同「崔嵬」,(山)高峻。
嵬
讀音:[wéi]
部首:山五筆:MRQC
釋義:高大聳立。
咨
讀音:[zī]
部首:口五筆:UQWK
釋義:1.商量;詢問(政事)。2.嘆氣的聲音。
『叄』 馬嵬坡怎麼讀
馬嵬坡拼音【mǎ wéi pō】
『肆』 馬嵬驛的「嵬」怎麼讀
讀音:[wéi]
『伍』 掃盲貼啊,馬嵬驛怎麼讀
馬(mǎ)
嵬(wéi)
驛(yì)
馬嵬驛,即馬嵬坡,位於陝西省興平市西約11公里。馬嵬距西安咸陽機場約39公里,距西安北站約53公里。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逃到這里,在隨軍將士的脅迫下,勒死楊貴妃。
『陸』 嵬字怎麼讀
wéi
(1) ㄨㄟˊ
(2) 〔崔~〕見「
(3) 高大。崔」。
(4) 鄭碼:LLNJ,U:5D6C,GBK:E1CD
(5) 筆畫數:12,部首:山,筆順專編號:252325113554
詳細註解
嵬
wéi
[形]
(1) 山高屬大的樣子 [lofty]
嵬,高不平也。——《說文》
陟彼崔嵬。——《詩·周南·卷耳》
維山崔嵬。——《詩·小雅·谷風》
(2) 又如:嵬岌(嵬嵬。高聳的樣子);嵬崿(險峻);嵬峨(高大的樣子);嵬岸(高傲的樣子);嵬崔(高聳的樣子);嵬崛(高大貌)
(3) 高。通「巍」 [high]
嵬,高也。——《廣雅》
(4) 險詐 [sinister and crafty]。如:嵬瑣(險詐姦邪)
(5) 怪誕,奇異。通「傀」 [strange]
吾語汝學者之嵬容。——《荀子·非十二子》
偷儒而罔…是學者之嵬也。
(6) 又如:嵬說(狂妄不實的言論)
常用片語
嵬然不動
wéirán-bùdòng
[stand loftity and firmly] 形容高聳挺立,穩固而不為外力所動。亦作「巋然不動」
『柒』 .這個字,嵬.,怎麼讀
嵬
wéi
ㄨㄟˊ
部首山 筆畫12 部外9 五筆MRQC
嵬wéiㄨㄟˊ
形容詞
高而不平的樣子。如:「崔嵬」。
狂妄的樣子。見「嵬說」條。
相關成語
嵬然不動 更多…
『捌』 「樗櫟」怎麼讀「嵬」怎麼讀
樗櫟
chu
li
(臭椿與柞樹。比喻無用之材。多用於自謙之辭。也作樗材);
嵬
Wei
(山高大的樣子);
麝
She
(產於中亞山地的一種小型粗腿的鹿,雄獸有值錢的麝囊,在鹿類中是唯一具有膽囊者。)
『玖』 「樗櫟」怎麼讀「嵬」怎麼讀
樗櫟:【chū lì 】、嵬:【wéi】、麝:【she】。
(9)嵬怎麼讀擴展閱讀
1、樗櫟:樗和櫟指兩種樹名。
相關組詞:樗櫟庸材、樗櫟凡材、樗櫟之材、樗櫟散材。
樗櫟散材:比喻才能低下、不堪造就的人。樗和櫟指兩種樹名,古人認為這兩種樹的質地都不好,不能成材;常用作謙詞。
出處:
《莊子·逍遙游》:「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臃腫不中繩墨,其小枝捲曲而不中規矩,立之塗,匠者不顧。」
《莊子·人間世》:「匠石之齊,至於曲轅,見櫟社樹……曰:『散木也,以為舟則沉,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樠,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
宋楊時《謝太守啟》:「如某者,駑駘下乘,樗櫟散材。」
宋蘇軾《到黃州謝表》:「投畀麇鼯之野,保全樗櫟之才。」
杜甫《《送鄭十八虔貶台州司戶》「鄭公樗散發如絲,酒後常稱老畫師。」
《元曲選》穀子敬《城南柳》「你這個小業種,樗散材,怎能勾做棟作梁.
2、嵬:山高大的樣子。
組詞:嵬然不動。
3、麝:〔~鼠〕哺乳動物,毛棕黑色。生活在沼澤地帶,毛皮可做衣服。〔~牛〕哺乳動物,體形像牛而稍小,皮下有腺體,分泌物有特殊氣味。生活在北美洲的極北地區。哺乳動物,形狀像鹿而小,無角。雄的臍部有香腺,能分泌麝香。通稱「香獐子」。
組詞:麝芬、麝牋、麝月、麝煤、麝墨、麝枕、麝蘭、山麝、麝檀、麝幐。
『拾』 嵬這個字怎麼讀
嵬
拼音:
wéi
簡體部首:
山
解釋:
1.〔崔~〕見「崔」。
2.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