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太和中學
㈠ 重慶合川太和中學亂嗎
相比其他的。還好吧,但是沒有合川,瑞山安定
㈡ 合川太和中學的重慶市
重慶市合川太和鎮是舉世聞名的馬門溪龍的故鄉,也是蜚聲世界的「絲綢之鄉」。蜿蜒的涪江流經太和鎮,富金電站隔江而立,柏油公路直達場鎮,遂渝鐵路在此設站,水陸交通十分便利,自古享有「小合川」的美譽。
㈢ 重慶合川太和中學怎麼樣
我的母校啊,其實還可以師資還行,就是管得比較嚴,現在也算是一重點了,不過,哪裡的生活環境不是很好,校外服務業發展較差,只是考慮學習的話是個不錯的選擇
㈣ 合川太和中學的簡介
重慶市合川太和中學位於合川、銅梁、潼南交界的太和鎮,始建於1945年。學校佔地180餘畝,建築面積60000平方米。學校擁有100個教學班,其中高中班54個,學生3300人,初中班46個,學生2700人,在校學生6000人。在編教職工300人,其中專任教師260人。學生來自合川、潼南、銅梁、武勝等市縣的30多個鎮鄉的60多個中小學。目前,學校有教學樓6幢,科教實驗樓2幢,教師宿舍7幢。學生公寓5幢。學生食堂2幢,其內部現代化設施一應俱全。目前,我校是重慶市最大的高完中之一,正在積極創建全國一流的農村高完中。
㈤ 合川太和中學的太中簡介
重慶市合川太和中學位於合川、銅梁、潼南交界的太和鎮。這里是舉世聞名的馬門溪恐龍的故鄉,也是蜚聲世界的「絲綢之鄉」。蜿蜓的涪江流經太和鎮,富金電站隔江而立,柏油公路直達場鎮,遂渝鐵路在此設站,水陸交通十分便利,自古享有「小合川」的美譽。
重慶市合川太和中學,始建於民國34年(1945年),時名合川縣第二中學,1950年春停辦。
1956年秋恢復辦學,名為四川省合川縣第四初級中學校,1960年秋增招高中班。
1983年經上級批准成為高完中,更名為合川縣太和中學。
1996年原太和鎮石嶺初級中學校合並入太和中學;
2001年原木蓮鎮初級中學、小河鄉初級中學撤並入太和中學;
2005年佛鹽初中撤並入太和中學。
2006年改為現用名。學校在崗教職工301人,來自山東、陝西、四川、重慶等省市,曾聘請過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的外籍教師。其中專任教師260人,高級教師20人,中級教師95人,名校長1人(合川十大傑出青年),名教師1人,市級骨幹教師1人,區級骨幹教師36人,重慶市先進個人10人次,其中市勞模1人。如何把中差水平(考試成績)的學生教育好,如何為經濟不發達地區的農村孩子奠定良好的成才基礎,是全國許多教育家潛心研究的問題。多年來,太和中學一直在這方面努力探索著,而今,基本走出了一條較為成功之路!
㈥ 合川太和中學的建校初期
學校佔地面積五萬余平方米,教學班六個。學校師資力量極為薄弱,教學設施非常簡陋,生活條件極差。零星散布在廢墟上的校舍面積總共不到3000平方米。四周荊棘叢生、瓦礫遍地、亂石嶙嶙。
針對這種境況,以王德達校長、陳其林主任為代表的老一代太中人,發揚艱苦創業的精神,以「團結、愛校、刻苦、博學」為校訓堅持勤儉辦學,從嚴治教的原則,實行與學生同吃、同住、同勞動的「三同」制度,使全校師生上下一心,同甘共苦,經過短短幾年的艱苦奮斗,到1958年,發展為9個教學班。
㈦ 合川太和中學的介紹
重慶市合川太和中學位於合川、銅梁、潼南交界的太和鎮,始建於1945年。學校佔地180餘畝,建築面積60000平方米。學校擁有100個教學班,其中高中班54個,學生3300人,初中班46個,學生2700人,在校學生6000人。在編教職工300人,其中專任教師260人。學生來自合川、潼南、銅梁、武勝等市縣的30多個鎮鄉的60多個中小學。目前,學校有教學樓6幢,科教實驗樓2幢,教師宿舍7幢。學生公寓5幢。學生食堂2幢,其內部現代化設施一應俱全。目前,該校是重慶市最大的高完中之一,正在積極創建全國一流的農村高完中。
㈧ 合川太和中學的發展
1984年,經上級批准,該校改名為四川省合川縣太和中學。從此,她豪情壯志,滿懷信心地在完全中學校的行列里奮勇前進。1992年,合川撤縣建市,隸屬重慶市,學校也改名為合川市太和中學校。
1996年秋,合川調整學校布局,將石嶺初中並入太和中學。學校至此一校兩點,建築面積達18267平方米,是建校初期的六倍。有初、高中共38個教學班,學生達到2493人;教職工達144人,其中高級教師6人,一級教師29人。各學科專業教師配備齊全,一支業務素質高,作風過硬的師資隊伍已經形成。理、化、生實驗室齊全,體育設施,圖書儀器較為充實。
2001年,合川再次調整鄉鎮布局,小河、木連兩鎮撤並入太和鎮,小河初中、木蓮初中也並入該校。此時,學校實行一校四點,有初、高中82個教學班,學生5000餘人,教職工202人。此時學校提出「走跨越式發展之路,創重慶市重點中學」的宏偉目標,在此思想的指導下,學校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加強教職工隊伍建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大辦學資金投入,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學校進入一個突飛猛進的新的發展時期。
2002年學校撤除木蓮教學點,實行一校三點,有初、高中80個班,學生達5936人,教師220人。2003年學校又撤除小河教學點,實行一校兩點(新街教學點、石嶺教學點),有初、高中83個班,學生達6096人,教職工252人。此時學校進一步明確提出創辦成重慶市重點中學的目標,並努力打造農村教育特色。
2005年佛鹽初中並入該校,學校仍實行一校兩點,有初、高中89個班,學生達5980人,教職工289人。2006年學校更名為重慶市合川太和中學,並建立了黨委。此時,學校已經發展到擁有91個教學班,在校教職員工300餘名,學生5900餘名的富有較強影響力的農村高完中,並繼續為創建重慶市重點中學努力奮斗著。
2008年學校成功創建了重慶市重點中學,是重慶第二所農村重點中學,學校正以成功創建重慶市重點中學為契機,努力打造全國一流的農村名校。
㈨ 合川太和中學的辦學條件
為了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學校又征地60畝,正在興建標準的塑膠運動場和游泳館。學校已經成功的實現了創建重慶市重點中學的目標,在建校60周年時創建成重慶市一流的農村高完中,在建校100周年時,把學校建成全國一流的農村高完中,在全國農村中學教育界有較大影響。
學校還投資100萬元建成了合川一流的「校校通」寬頻信息網工程,校園實行「一卡通」。現有學生微機室4間,校內擁有帶硬碟的計算機200餘台,教師電子備課室2間,還建有多媒體演播室、多功能語音室、學術報告廳,並投資600多萬元新建了科教大樓,為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配備了先進的設施設備。學校有專門的音樂室、美術室、形體室和教職工俱樂部。
學校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管理制度,為學校的穩步健康發展提供了可靠保障。教學方面,以教學質量為中心,多層次、全方位的考核教師,實行嚴格的獎懲和升降制度。教育方面,育人工作以導為主,堅持做到行為教育規范化、思想教育系統化、品質教育持久化、心理教育科學化、公寓管理軍事化。充分發揮班主任和年級組管理的作用,並採取教師值周制和幹部值日制,校園實行24小時封閉式管理。以軍訓為契機,強化學生行為管理。學校目前正在試行「學生成長檔案」的教育模式,力爭讀懂每個學生,充分做到因材施教。後勤工作實行社會化管理模式,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實行免費就餐制。
該校視教學質量為生命線。1998年至今,升重點大學和一般本科人數居合川區高完中(不含合川中學)第一。
近幾年,中考成績也位居同類學校第一。學校已是重慶市重點中學和重慶市聯招學校,學校也獲得了「重慶市重點中學」、「重慶市文明單位」、「重慶市德育示範學校」、「重慶市文明禮儀示範學校」、「重慶市優秀衛生單位」、「重慶市安全文明校園」、「重慶市校務公開先進集體」、「重慶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集體」、「重慶市國防教育先進集體」、「合川市示範學校」、「合川市園林單位」、「合川市民主管理示範學校」等榮譽。
㈩ 合川太和中學怎麼樣
在合川來說太和中學是除了合川中學、合陽中學後比較好的重點中學
擴展:
重慶市重點太高100重本入率百98高1000高重本位列合川區第二初位列合川區前茅太讀高特尖班免費穩起前60名免住宿費、月200元補助太離合川城區比較選客車全部更新每15鍾班重慶途客車我每周末都坐車太合川師班主任住校要鎮太鎮發展快現8~10棟電梯高樓沿涪江環境優美適合進修高低進高全區都認足遠離合川城區屬於山鎮街勢轎平選擇合川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