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校園貸風方便

校園貸風方便

發布時間: 2021-10-15 21:32:27

Ⅰ 我想校園貸有什麼好的解決方法嗎

不建議學生參與校園貸。校園貸利率高、催貸手段也較暴力。
目前,詐騙、網內貸手段較多,望容廣大青少年切莫貪圖一時享受而上當受騙,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若因資金困難無法正常完成學業,可聯系學校部門咨詢助學貸款。有問題多和家裡溝通,或者咨詢師長。不要相信道聽途說,切莫貪小便宜,因小失大。

Ⅱ 校園貸風險和危害有哪些

  1. 「低利息」並不可信

    目前網貸平台多數產品的年化借款利率在15%以上,所謂的「低利息」並不可信。0.99%月利率是營銷把戲,學生容易「上當受騙」。

  2. 越便捷,越易變「劫」

    有的貸款很便捷,只需要一張身份證就可以,有的同學礙於人情關系等原因,用身份證替別人辦貸款。這種行為風險很高,因為一旦對方無力還款,剩餘的債務就由「被」辦理人獨自承擔。

  3. 一旦逾期,催款「全方位」

    有些案例中,一旦學生貸款還不上,網貸平台並不會通過正當途徑追款,而是採用給父母、親友、老師群發簡訊、在校園里貼大字報,甚至安排人員上門堵截等威脅恐嚇的手段向學生催款逼債。

  4. 易滋生借款惡習

    有的學生愛攀比,又有惡習,父母提供的費用不能滿足其需求。這些學生可能會轉向校園高利貸獲取資金,並引發賭博、酗酒等惡習,甚至因無法還款而逃課、輟學。

  5. 易誘發其他犯罪

    放貸人可能利用校園「高利貸」詐騙學生抵押物、保證金,或利用學生信息搞電話詐騙、騙領信用卡等。

Ⅲ 校園貸款,對大學生好處多還是壞處多

校園貸款,給學生帶來的壞處大於好處。相較於比較成熟的群體,學生群體對於貸款的需求量還是比較大的。有一些人也是看到學生這個群體需求量比較大的特點,將貸款推向的校園。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關於校園貸的問題也是越來越明顯。

還有,校園貸的利息以及各種附加費用也是很高的。有些商家為了吸引學生,打出零首付0利息的資源來吸引群體。但是實際上想要獲得校園貸,不僅需要支付利息,還需要各種附加費用,比如服務費、手續費。那些宣傳沒有利息的校園貸,其實需要支付大量的附加費用。很多大學生才剛剛接觸到社會,他們的風險意識沒有那麼強,很容易被騙。大學生這個群體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很難去償還借的的校園貸。

Ⅳ 大學生校園網貸的特點和好處還有嗎

網貸,又稱P2P網路借款。P2P是英文peer to peer的縮寫,意即"個人對個人"。網路信貸起源於英國,隨後發展內到美國、德國和其容他國家,其典型的模式為:網路信貸公司提供平台,由借貸雙方自由競價,撮合成交。資金借出人獲取利息收益,並承擔風險;資金借入人到期償還本金,網路信貸公司收取中介服務費。
P2P網貸最大的優越性,是使傳統銀行難以覆蓋的借款人在虛擬世界裡能充分享受貸款的高效與便捷。網貸平台數量近兩年在國內迅速增長,迄今比較活躍的有350家左右,而總量截止到2014年8月已有1600多家。

Ⅳ 對大學生借貸校園貸有什麼對策建議

繼重慶之後,深圳互聯網金融協會昨日晚間發布《關於規范深圳市校園網路借貸業務的通知》(下簡稱《通知》)。該文件是國內首份協會針對校園貸的規范通知,對校園貸提出了9項規定,其中包括審查借款用途,「除助學貸款、創業貸款等有助於學習工作的貸款業務外,各企業不得向借款學生提供其他用途的貸款」,學生借款必須獲得家長或家屬同意,嚴禁線下銷售和校園代理,嚴禁裸照、暴力催收等非法催收。
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方頌認為,一旦上述規定落實到位將令校園貸大規模收縮。不過,也有校園貸平台對協會所發規定的合法性和約束力提出質疑。深圳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曾光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通知是在深圳市互聯網金融風險排查大背景下發布的,也是在徵得有關部門同意後發布的,接下來將對校園貸展開排查整治行動。

深圳互金協會規范校園貸
暴力催收、裸條、高利貸……今年以來,以學生作為借款對象的校園貸被推至風口浪尖上,繼重慶市金融辦、教委等部門聯合發文規范校園網貸行為後,深圳互聯網金融協會昨日晚間發布《關於規范深圳市校園網路借貸業務的通知》。
深圳互聯網金融協會方面表示,該文件是國內首份協會針對校園貸的規范通知。近年來,深圳部分分期平台、P2P網貸、電商平台等互聯網金融企業針對學生群體大力發展校園網路借貸業務。由於准入門檻低、監管相對滯後,行業內出現了虛假宣傳、變相發放高利貸、暴力催收等違法違規現象,嚴重侵犯了學生的合法權益,干擾了學校的教學秩序,影響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據悉,沒有還款來源、被銀行拒之門外的學生,過去兩年來卻成了各家互聯網平台爭搶的客戶。過去一年來,學生貸款進入校園,各類互聯網金融平台將校園作為爭奪的地盤,為學生提供資金。但在校園貸橫行校園的背後,其引發的各類問題在今年集中爆發。
理財分析師,校園貸的本意是通過資本的合理流動,來解決大學生在自我提升和創新創業過程中面臨的資金不足。但由於監管不力、缺乏規則、大學生消費觀念扭曲等種種原因,作為P2P蠻荒時代的產物之一,亂象叢生的校園貸對大學生竟從扶持變成壓榨。
學生借款僅限學習、創業等
在校園貸的亂象中,低門檻,為學生提供超出其負荷能力的借款資金,助長學生過度消費;收費過高,造成學生負擔,引發各類校園問題。這是校園貸被推上風口浪尖的主要原因。
此前針對校園貸在廣東各高校進行實地調查發現,學生通過各類校園貸網站借款幾乎觸手可及。各類校園貸廣告打著「零首付」、「免息」等誘人的幌子進入校園。而從門檻上看,校園貸對於學生幾乎沒有設置過高的門檻。有關校園貸的報告,在其調查的11家校園貸平台樣本中,僅有1家平台的其中1個項目規定借款人必須是985、211院校的本科、研究生的應屆畢業生,並需要拿到單位的offer,其餘10家平台的申請資格基本只有一個要求:「在校大學生」,專科、本科、碩士、博士生均可。「對於大多數大學生而言,這個門檻相當於沒有門檻。」分析師表示。而從學生借款的條件看,53%的大學生選擇校園貸是由於購物需要(買化妝品、衣服、電子產品等),學生中通過新平台借款還舊債的情況普遍存在。
針對上述問題,深圳互聯網金融協會昨日晚間發布的《通知》提出的9項規定中就提出,必須審查借款用途。除助學貸款、創業貸款等有助於學習工作的貸款業務外,各企業不得向借款學生提供其他用途的貸款。嚴禁違規宣傳,各企業不得在校園內開展任何形式的營銷宣傳活動。不得使用歧義性語言或其他欺騙性手段等進行虛假片面的線上線下宣傳。嚴禁線下銷售和校園代理。各企業不得自行或委託、授權第三方在互聯網等電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場所進行宣傳或推介融資項目。嚴禁委託學生、校園工作人員或校園商戶等在校內開展任何形式的線上線下宣傳、推銷或代理活動。
「這幾項還是直擊校園貸亂象的,」華南一家互聯網金融平台負責人對南都記者表示,校園貸大部分被用於提前消費,一旦限制借款用途,將對校園貸起到明顯的遏制效果。此外,禁止校園代理制和線下銷售,將直接圍堵校園貸對學生群體的滲透。目前各大校園貸平台在校園的主要推廣模式便是校園代理制。
學生借款監護人、家長應知情
除了上述規定,《通知》還針對校園貸高成本和催收問題,要求必須控制借款成本,不得以服務費、手續費、催收費等各種名義變相收取高額費用。不得以繳納保證金、業務提成等形式剋扣借款資金以及嚴禁裸體、暴力催收等非法催收行為。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深圳互聯網金融協會提出的要求中,最具殺傷力的規定是「各企業向未成年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學生發放任何貸款,必須取得監護人的書面同意並面簽。」具體要求為,向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學生發放任何貸款,必須獲得第二還款來源方的書面同意,並對其真實性負責。第二還款來源方必須為具備還款能力的家長或其他擔保人;第二還款來源方為具備還款能力的學生的,須由雙方學生的班主任或輔導員簽字見證並通知雙方的家長或家屬;第二還款來源方出具有效證據證明其書面意見為他人偽造的,各企業不得再對第二還款來源方進行任何形式的催收。對於具有公益性質的助學貸款,沒有第二還款來源方的,必須取得學生所在學校的書面同意。
據調查,在此之前,校園貸平台盡管普遍要求學生提供家長或者家屬的信息,並作為第二還款人,但在實際運營中,校園貸平台普遍對於信息審核不嚴格。調查還發現,由於大部分校園貸只需提供身份及學生信息,並且只需要通過網路申請,校園貸在資質審核方面存在漏洞。如果一名學生獲取了另外一名學生的身份信息,很容易冒用他人身份去貸款。
分析:落地執行難度較大
「一旦按上述要求落地,校園貸的規模將大幅收縮。」廣州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方頌表示,此點對於校園貸的約束力較大,不少學生借款,家長實際上並不知情。
按《通知》要求,即日起,各企業新增校園網貸業務必須按照本通知的要求開展;對於存量業務,應立即按照本通知的要求進行整改,並於三個月內完成整改工作,整改完成後,將整改情況書面報送協會。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上述《通知》落地難度不小。肖微微認為,信息審核方面,要求對借款學生的多項信息進行審核,工作量加大,而且有些難以審核。借款渠道繁多但信息渠道卻並沒有打通,很難弄清楚借款學生有沒有在其他地方借款,或者借了多少,「在其他機構的貸款信息審核」這一項較難開展;同樣的,如果第二還款人或擔保人在其他渠道有負債,這使其還款能力也打了折扣,而「對其真實性負責」加大工作量,但其實無法完全保證真實性。
特別是關於借款用途方面,規定明確指校園貸借款用途限定為「助學貸款」和「創業貸款」等有助於學習工作的貸款業務。但借款企業很難限定學生拿到錢後不挪作他用。肖微微認為,這裡面也存在一個擦邊球,比如學生在網路平台分期消費或借款消費,可以明確得知借款資金用途,比如大學生分期整形就不再被允許,但分期買電腦可以被認為是「助於學習工作」。
此外,針對深圳互金協會的相關規定,有總部位於深圳的校園貸平台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對於協會所發規定的合法性和約束力提出質疑。對此,深圳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曾光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通知是在深圳市互聯網金融風險排查大背景下發布的,也是在徵得有關部門同意後發布的,接下來將開展校園貸排查整治行動。
規范校園貸規定
●除助學貸款、創業貸款等有助於學習工作的貸款業務外,各企業不得向借款學生提供其他用途的貸款。
●必須控制借款成本,不得以服務費、手續費、催收費等各種名義變相收取高額費用。
●嚴禁裸體、暴力催收等非法催收行為。

Ⅵ 什麼是校園貸

校園貸是指在校學生向各類借貸平台借錢的行為。
校園貸嚴格來說可以分為五類:
(1)電商背景的電商平台
(2)消費金融公司
(3)P2P貸款平台(網貸平台
(4)線下私貸
(5)銀行機構

Ⅶ 怎樣預防校園貸的風險

據新浪財經報道,咸陽一名大二學生小朱曾在校園貸款軟體上貸了一筆錢,由於償還不及時,利息越滾越高,最後借款金額超過了20萬,導致小朱自殺溺水身亡。為什麼大學生要為貸款付出這么高的代價呢?為什麼國家銀監會,教育部已經發文限制校園貸,但是大學生貸款事故頻頻發生呢?
1.大學生貸款的隱蔽性
很多大學生貸款不是公開的,而是私下進行的。由於都好面子,不願意公開自己貸款的事實,因此得不到同學和老師的有效幫助。很多嚴重的貸款事情都是在貸款事故發生以後才為人所知,到那時已經為時已晚,無法幫助到貸款大學生。
2.大學生還不夠成熟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普遍花在學習上的時間比較多,相對比較單純。對社會消費,網路消費容易形成習慣性消費,不能夠理性對待,容易迷失。會產生盲目購物,盲目消費,盲目貸款的現象。現在互聯網金融異常發達,貸款越來越方便,用戶可以輕松下載APP就能進行貸款,金額基本上沒有有效的限制。這給學生帶來了極為不利的條件,貸款多了不但影響學生的經濟,還容易導致一些嚴重的人身安全事故發生。
3.學校金融知識普及的缺失
不少學校為了防止學生貸款,因此杜絕貸款知識的普及,這對學生的長期發展是沒有幫助的。學校將更多的時間花在了教學任務上,疏忽了學習常規的知識普及和實戰培訓。學校應該給予學生基本的金融知識培訓,讓學生更加了解金融知識,從而防範危險。一刀切不讓學生有跟多的知情權反而對學生不利。同時在進入社會的工作實踐中,學生額外的學習機會有限,跟多的都是忙於工作,因此更難獲得金融知識普及機會。學校金融普及的目的是讓學生正確認識金融常識,熟悉金融詐騙方法,電信詐騙方法,學習相關的應對措施。這樣學生在面對金融的時候才能有客觀理性的認識,有足夠的防護心理。
精算獅認為,課本知識和社會實踐有著較大的差別,很多學校無法有效開展金融培訓的主要原因在於學校老師也是長於理論知識的講解,缺乏足夠的金融實踐,對金融詐騙,電信詐騙也缺乏真知灼見,因此也難以講透。金融術語比較專業性的領域,需要專業的人士進行宣傳講解,才能讓學生獲得實際的幫助。

Ⅷ 談談你對校園貸的看法,夠1000字就行了

寫作思路:可採用夾敘夾議的形式,「敘」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節或人物形象或詞句敘述出來,「議」就是抒發自己的感受,要有層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頂點,得到升華。敘述是簡述,抓住要點,不能太長,否則就有湊字數的嫌疑,再者,這樣也影響文章的結構。



正文:

拿青春賭明天,是大多數人現在的生活狀況,什麼房貸、車貸,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就是在這樣一個物質的社會,逐漸的就出現了一些可以讓你滿足當下生活的新型產業,信用卡、小額貸款相繼誕生。它們的誕生確實給人帶來了方便,但是也相應地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隨著信用卡與小額貸款的誕生,慢慢的出現更多的小型金融機構。在成年人的社會他們沒有辦法佔領一席之地後就將矛頭指向了在校學生。說實話,在校學生的辨別能力還是不夠突出,畢竟社會閱歷還不是那麼的豐富,所以就成了這部分人的首選目標,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校園貸」油然而生。

在校大學生真的可謂是「魚龍混雜」,其中家世顯赫的不少、貧困的也不再少數,中等水平居多一些罷了,畢竟還是平常人多呀。在這樣一個大的環境下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大多數人,還有就是攀比心理在大學生中被體現的淋漓盡致。

校園貸為什麼能夠在大學內得到發展,一大部分還是因為學生的攀比心理。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女大學生去美容、買名牌包包、名牌化妝品的大有人在,男同學為了面子購買昂貴的電子產品、球鞋啥的,但並不是每一個家庭都能夠承受這樣的消費。校園貸憑借自己最低的門檻得到了廣大學生的認可,得以發展,但這個東西你一旦沾上可能會是你永遠的噩夢。

因為校園貸的問題,這幾年已經發生了好多不可挽回的損失。近日杭州發生一起案件,就是校園套路貸的原因,致使一名大學生跳樓身亡,一名致傷,三人自殺後得以救助,還有一部分受影響的學退學以及休學。雖然案件已經破獲,但是校園貸依然還在「橫行霸道」。理性消費,遠離校園貸。

Ⅸ 大學生校園貸款有哪些風險

所謂「校園貸」就是在校學生通過針對大學生的網路貸款金融機構和平台在網上申請獲得信用貸款的方式。然而,大學生校園貸是存在風險:

所以,大學生應該理性消費,避免過度消費導致申請校園貸而引發一系列不良後果。

熱點內容
班主任開班會內容 發布:2025-04-30 02:10:25 瀏覽:652
澳門歷史資料 發布:2025-04-30 01:51:59 瀏覽:478
一邊一邊英語 發布:2025-04-30 01:30:51 瀏覽:190
教小孩數學視頻 發布:2025-04-30 00:27:27 瀏覽:740
京東歷史訂單 發布:2025-04-30 00:00:48 瀏覽:97
師生師徒文 發布:2025-04-29 23:48:28 瀏覽:274
數學家語錄 發布:2025-04-29 23:25:47 瀏覽:917
老人地鐵飈英語 發布:2025-04-29 22:23:32 瀏覽:242
酒店預訂英語 發布:2025-04-29 22:15:48 瀏覽:876
補課高二生物 發布:2025-04-29 21:33:35 瀏覽: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