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大學生深陷校園貸

大學生深陷校園貸

發布時間: 2021-10-17 04:42:42

如何看待深陷校園貸的大學生現象

我覺得很多大學身從一開始就不應該去,但是又有很多大學生的消費情況不斷跟風,讓最後導致自己的消費能力不支,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現在很多貸款公司的誘惑很多。

❷ 為何很多大學生陷入校園貸以後會無法自拔,越滾越多

我們會發現現在大學校園當中有很多學生會使用校園貸,校園貸成為了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之所以現在很多大學生陷入校園貸之後無法自拔、越滾越多,其實是跟大學生的消費方式和消費觀念有很多的關系,大學生面對著來自很多方面的誘惑,如果說不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金錢,就很容易盲目消費,給自己帶來負面的影響,我認為大學生還是要遠離校園貸。

什麼叫做網路貸、校園貸呢?其實就是利用網路的一種貸款方式,面對仍然在校園中讀書的學生群體的一種貸款方式。我認為大學生還是不應該過多接觸校園貸的,首先是因為大學生的能力有限,仍然在校讀書,沒有外出工作,沒有穩定的收入,對於高額的貸款利息不能及時還款。很多大學生之所以會深陷校園貸無法自拔、越滾越多,那是因為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金錢,大學生生活費有限,有時候有些額外的支出和消費,就會導致大學生走向校園貸的道路;

❸ 為何有些大學生會掉進校園貸的坑

這個時代,互聯網的發展很迅速。互聯網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也帶來了一些新型的騙局。藉助互聯網的發展,很多校園貸也在各所高校流行起來。面對學生對錢財的渴求,很多校園貸將學生拉入了陷阱。對於學生這個群體來說,校園貸的弊端絕對是大於利處的。那麼,學生為什麼會被校園貸拖入陷阱呢?

同時社會上還有很多的校園貸,根本不是正規的機構。騙子用一些花招吸引了學生,然後跟學生簽訂合同。由於學生缺少社會經驗,不能發現合同中的不平等條款。即使學生很缺錢,最好也不要步入校園貸的陷阱。由於學生缺少財產,經常會出現無法償還貸款的情況。有些公司為了追回貸款,會進行惡意追債,比如暴力催收,騷擾貸款人的親朋好友。所以大學生在面對校園貸的時候,一定要慎之又慎。

❹ 女大學生深陷校園借貸,被迫去KTV做陪侍還債,校園貸的危害有多大

❺ 女大學生深陷校園貸被學校勸退了嗎

深陷「校園貸」麻煩的小潔。家屬提供

某大學校園貼的貸款小廣告。

根源?

結識有錢朋友,這孩子可能有了攀比之心……

昨天下午,小潔大學的班主任老師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小潔剛入大學表現還不錯。在大學舍友的眼裡,小潔穿著時髦,和大家相處得很融洽。「我們一直以為她家境非常好。」一位舍友說,後來發現她經常跟家裡要錢,再後來接到催債公司的簡訊,就知道完全不是這么一回事了。

王先生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女兒自從認識了一位女性朋友後,便經常跟著她徹夜出去打游戲。這位朋友家庭條件比較富裕,可能是攀比之心作怪,導致女兒不斷向家裡要錢後,又將目光瞄準了各類借貸平台。

小潔的微信朋友圈最新內容是一桌菜餚的照片,還有一張是在健身會所里。紫牛新聞記者電話聯繫上小潔,但得知記者身份,她稱要上班便掛斷了電話,再也不接聽。

記者體驗

「校園貸」很容易,有禁令卻難見效

今年9月6日,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趙建軍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根據規范「校園貸」管理文件,任何網路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不過,「取締校園貸款業務」的禁令是來自教育部。而此前在6月28日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也是來自銀監會、教育部、人社部。與這些行政部門相對應的,最多隻能是行政處罰。

盡管如此,不少貸款網站的大門仍然向在校大學生敞開,有的貸款平台在明知學生身份的情況下,依然發放貸款。記者在南京多個高校探訪時發現,在一些公開場所明確針對大學生的「校園貸」廣告依然堂而皇之地張貼著,「大學生信用貸款」、「同學易貸」、「憑學生證,來就借」、「無憂學生貸」等不絕於目。

而紫牛新聞記者在網上找到一個借貸網站,打開後頁面上顯示「5分鍾放款」字樣,點擊「立即拿錢」,手機就會自動跳轉至該APP的下載界面。下載完成打開後,記者選擇了借款金額和借款期限,驗證身份的界面會有文字提示掃描身份證的正面、背面及人臉識別,還需要填寫自己的姓名、身份證號、當前職業和教育程度。按照規定的流程全部完成後,該APP會根據借貸者本人提供的銀行卡轉錢。也就是說,即便是已明令禁止「校園貸」,但仍然有不少借貸APP能夠給學生提供貸款。

法律人士呼籲

嚴處涉貸犯罪,加強學生消費引導

紫牛新聞記者從南京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警方人士處了解到,僅今年前9個月,就有超過20名在校大學生因為「校園貸」無力還款,被逼離校或者離家出走,家人向警方求助。對此,江蘇東恆律師事務所陳令霞律師告訴紫牛新聞記者,目前「校園貸」主要存在這些問題:1、對申請人缺乏嚴格審查;2、利息計算不透明,宣傳的低息,實則涉嫌高利貸;3、未進行風險告知;4、收債方法不合理,打擦邊球,嚴重的甚至涉嫌違法。

陳律師分析認為,「校園貸」在法律上屬於民間借貸性質,根據《關於人民法院審理民間借貸案件若干意見》的規定,民間借貸的年利率不得超過24%,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利息不予保護。此外,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高利。一方以欺詐、脅迫等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形成的借貸關系,應認定為無效。

「有些涉及到犯罪的應該嚴厲處罰。」陳律師告訴記者,相對此前被曝光的以借款人裸照或視頻為要挾進行要債的,涉嫌刑事犯罪。

「這些孩子從墜地至高中階段,基本都有父母陪伴監督,而當他們進入大學後,已都成年了,基本脫離了父母的視線,有了更多的自主權,而他們面對的是更多的消費誘惑,可能會迷失自己,這就需要家長、學校和社會的及時補位,進行正確的消費引導。」陳令霞律師說,雖然小額貸款屬於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借貸業務,針對所有的、年滿18周歲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但大學生畢竟還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所以從外部嚴格規范或者排除這些有可能影響大學生們成長的障礙,也許更能避免如此多的悲劇。

❻ 如何認識大學生身陷「校園貸」然後負債自殺

還是量力而行適度消費吧,真的沒必要做一些自己負擔不起的事情而且我認為這樣就有一定的虛榮心了。

❼ 什麼原因讓大學生深陷校園貸溺亡

近日:大學生深陷校園貸溺亡 借1100元「利息」500元

讓大學生們引以為戒,不要再陷入校園貸裡面,不要都被坑害了。

❽ 180多名大學生陷校園貸是怎麼回事

貪圖好處費,大學生盲目申請網貸,導致近190名學生陷入校園貸。

「在校園貸網路平台上貸款,不但不用付利息,還可以掙錢。」2015年8月以來,這種「天上掉餡餅」的掙錢方式開始在黑龍江省大慶市的幾所高校悄然流傳,令不少學生為之心動。至2016年底,靠校園貸「掙錢」的學生近190人,貸款總金額近400萬元。而這些貸款最終都進了一個名叫田明玉的男子的口袋。近日,大慶高新區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對田明玉批准逮捕。

據了解,案件發生後,大慶高新區檢察院專門以「校園貸是餡餅or陷阱」為主題,在轄區高校開展普法宣傳活動,通過此案的辦理呼籲學校及相關部門加強對校園貸的監管,教育在校大學生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抵禦誘惑,遠離風險。

❾ 我是一名大學生,深陷校園貸,請求幫助

啊,你借錢享受的時候沒叫大家幫助你花錢啊。
還錢這種事要麼靠自己,要麼靠父母。

熱點內容
補課高二生物 發布:2025-04-29 21:33:35 瀏覽:91
固態化學反應 發布:2025-04-29 21:32:49 瀏覽:364
尖銳濕疣吃什麼葯好 發布:2025-04-29 21:18:02 瀏覽:581
中學數學解題 發布:2025-04-29 21:11:59 瀏覽:490
高中教學案例 發布:2025-04-29 21:05:11 瀏覽:196
小學數學出題助手 發布:2025-04-29 19:21:45 瀏覽:769
新概念英語二答案 發布:2025-04-29 19:15:06 瀏覽:22
英語描述自己 發布:2025-04-29 17:58:46 瀏覽:827
預約的英語 發布:2025-04-29 16:44:42 瀏覽:917
污水生物除臭 發布:2025-04-29 13:52:08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