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秦郵中學
高郵中學在我們整個揚州市的教學質量可是數一數二的,但整個江蘇省就。。。。
❷ 高郵市市區有那些初級中學
高郵市南海初級中學、高郵市城北中學、高郵市贊化學校
❸ 高郵中學和揚州樹人高中哪個好
高郵中學和揚州樹人高中比較,
當然是高郵中學好。
江蘇省高郵中學,
是江蘇省四星級重點中學,
是江蘇省重點中學。
❹ 江蘇省高郵中學今年高考怎麼樣
四百多一本 九百多二本以上 我是16班的 46個一本 61個二本以上 剩下的都是啊、三本
❺ 高郵中學好不好
在高郵地區算最好的,揚州地區就不一定排的上前三了
❻ 高郵秦郵初中可以住校嗎
高郵秦郵初中,
據說不可以住校。
可在春季開學後,
詢問學校辦公室、教務處。
以學校的說法為准。
❼ 高郵市初中初二全市有多少名學生
高郵市初中,
全市初二學生,
約有4400人。
可詢問高郵市教育局。
以教育局的說法為准。
❽ 關於高郵中學的升學率
沒有穩定在年級前20的排名,就不要隨便嘗試了
❾ 高郵有哪些高中,以及排名情況!
郵中,一中,二中,還有各個鄉鎮高中,界首,三垛,臨澤,等等
❿ 江蘇高郵中學是哪
江蘇省高郵中學初創於清光緒31年(年),原名贊化學堂。1923年定名為「高郵縣初級中學」,1955年增辦高中,更名為「高郵縣中學」。1966年改校名為「東方紅中學」,1968年復改名為「高郵縣中學」。1991年初,隨著高郵撤縣建市,學校因之更名為「高郵市中學」,2005年經江蘇省教育廳批准,學校更名為「江蘇省高郵中學」。
早在20世紀六十年代,高郵中學就被列入應當辦好的省重點中學,1979年成為江蘇省九十多所重點中學之一,1993年再次通過省重點中學驗收,2005年晉升為江蘇省四星級高中。
高郵中學位於揚州城北上60公里處的高郵市南郊風景區大運河畔。原校址佔地4.26萬平方米(約64畝),由於不能適應學校發展的需要,2000年,經高郵市人民政府批准,學校易地新建。2001年8月,學校實現整體搬遷。新校園佔地14.92萬平方米(約224畝),建築面積68800多平方米,是一所傳統風格與現代意識相融匯、教育功能與管理功能相統一、建築共性與學校個性相結合的現代化、園林式學校。學校現有在職教職工310人,其中專任教師260多人。現有教學班級72個,在校學生4200多人。
高郵中學在長期實踐的基礎上,建立了一整套體現校情、符合規律、個性鮮明的辦學理念和管理模式。以「辦新世紀中華名校、育高素質世界公民」為辦學宗旨,以「立德、踐行」為校訓,以「務實、求新」為校風,堅持「德育為首、教學為主、育人為本」的辦學思想,堅持「教育抓全面、育人抓全體、教學抓全程」的辦學思路,堅持「科學性、務實性、藝術性」的工作原則,堅持「全面實施精細管理」的工作策略,堅持「努力把工作做到位」的工作規范。進入新時期以來,高郵中學積極探索並建立符合自身發展需要的管理模式,相繼成立年級管理委員會、學生宿舍管理委員會,新設督導室、監察室、招生處,簡化了管理環節,形成了模塊管理格局,各項工作按條塊分流、按層級匯總、按區域負責,學校辦學效益呈現整體性、跨越式發展的好勢頭。
高郵中學以「敬業、愛生、樂群、修身」為師德規范,倡導「勤勉、創造、協作、奉獻、高雅」的校園精神,大力實施「名師工程」、「青藍工程」、「群星工程」。評選並重獎校內學科名師,實施《江蘇省高郵中學教科研獎勵細則》,開辦青年教師培訓學堂等重大舉措,有力提升了廣大教師的師德修養和業務水平。高郵中學先後涌現出一大批知名教師,在校內外、市內外、省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目前,有全國優秀教師1名,省「333工程」培養對象1名,省特級教師4名,蘇步青數學教育獎」獲得者1名,省特級教師培養對象2名,揚州市特級教師2名,江蘇省、揚州市級勞動模範、中青年專家、優秀教師和學科帶頭人40多名。近幾年來,參加省、市級教學基本功、優質課等比賽獲獎的青年教師達40餘人次,教師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文章已經有一千餘篇,另有兩百餘篇論文在省、市級范圍內交流並獲獎。
高郵中學長期堅持開展傳統美德教育和時代主題教育,以「努力培養有中國靈魂世界眼光的現代人」為人才培養目標,大力實施「新時期『郵中人』內涵」教育。與澳大利亞漢密爾頓•亞歷山德拉學院於2000年結為姊妹學校,雙方每年組織學生代表團互訪。在新課程方案實施的背景下,不斷創新德育工作的形式與內容,認真開展校政實踐、家務實踐、社會實踐等活動,定期開展各類文體活動,真正地使校園成為學生成人成才的樂園。
一百年來,高郵中學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學子,涌現出了許多傑出的科學家、教育家、文學家、藝術家、軍中名將和社會活動家等,白衣聖人吳登雲、資深外交家秦華孫、著名作家汪曾祺、軍中名將周爾鈞、國際電信聯盟副秘書長趙厚麟、北京朝陽區委書記陳剛等就是他們當中的優秀代表。
近年來,高郵中學先後被授予「江蘇省文明學校」、「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學校體育工作先進單位」、「江蘇省中小學黨建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愛國衛生先進單位」、「江蘇省群眾體育先進學校」、「江蘇省『五四』紅旗團委」、「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江蘇省紅旗基層黨校」、「江蘇省優美校園」、「江蘇省園林式單位」、「江蘇省綠色學校」、「江蘇省平安校園」、「揚州市模範學校」、「揚州市文明單位」、「揚州市先進學校」等多項光榮稱號,成為國家教師基金「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實驗校、國家級「十一五」課題「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實驗校,以及南京大學等省內十多所著名高校的優質生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