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廟中學
⑴ 青町鎮的青町人文
青町文衛教事業蓬勃發展,鎮內現有中學4所,小學40所,幼兒園2所,在校學生12000人,其中青町一中為亳州市標准示範中學,鎮中心醫院為亳州市「一甲」醫院。
堅持穩定、發展、鞏固、提高的原則,青町鎮黨政一班人,正帶領全鎮勤勞智慧的六萬五千名群眾,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充分利用省綜合改革試點鎮和市綜合改革示範鎮的優惠政策,發揮地理、資源、人才優勢,以清晰的思路、扎實的工作、團結的作風,決心再創新輝煌。 1996年被省體改委批准為省綜合綜合改革試點鎮、阜陽市綜合改革試點鎮和小城鎮建設示範鎮,1999年被省政府批准為中心建制鎮,2005年被亳州市命名為「五個好」黨委。整個鎮區已建成「井」字型框架,鎮區建設具有明顯而獨特的地方風格,形成了皖西北集生態旅遊和貿易流通於一體的綜合型現代化集鎮。整個鎮區緊靠S202省道,徐阜鐵路穿鎮而過,青永、青蘆鐵路交匯於此,青町火車站已成為國家二級編組站。 全鎮溝、路、樹、橋、井、涵科學配套,田成方、林成網、樹成行,溝直路寬,全鎮綠化面積2535.2畝,森林覆蓋率達28%。
青町鎮共有青町、劉村、殷廟、周目四個集市。青町鎮市場繁榮,商貿發達,鎮黨委、政府大膽培育市場,發展集市貿易,建設了農民城、工業園、人民廣場等基礎設施,不斷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逐步形成以生產基地為依託,以專業商品市場、農貿市場等特色市場為營銷網路的健全的市場體系。科技工業園區內有教育印刷廠、毛紡廠、常宏電瓶車廠、電動篩網廠等16餘家民營企業,工業園區總面積達100畝。
作為省中心建制鎮和綜合改革試點鎮,青町鎮充分運用政策優勢,調整充實了集鎮總體規劃,對每條街道,每項工程和每個中心村都制訂詳細規劃。加快統建開發步伐,鎮區3平方公里范圍建築美觀,風格獨特,商貿網點齊全,基礎設施配套。境內有袁氏宗祠,即晚清山東巡撫袁大化故居,位於大袁行政村,屬省級一級文物。樊噲墓位於青南村寺東王莊,名曰「樊噲寺」,相傳古墓為漢高祖大將樊噲之墓,該墓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還有風景優美的「天堂宮」和四季常青的省生態示範村大於村,朝陽路農民城步行街,已成為商業貿易、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城鎮。
青町鎮現任黨委書記蘇志傑、現任鎮長劉興連帶領鎮黨政一班人,正確判斷形勢,牢牢把握局勢,抓住機遇,用好機遇,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和社會發展大局,按照「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的要求,深入實施「和諧青町」、「平安青町」戰略,解放思想,大膽開拓,以市場為導向,走新型工業、民營企業之路,在保持農業穩定的基礎上,全面招商引資,扶持特色產業,提高農產品加工業、板材、鑄造、來料加工產業的集聚度。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全鎮煙葉、粉絲、山羊、池藕現已成為本地拳頭產品和農業優質品牌。
2007年實現全鎮國民生產總值2.2億元,農業產值1.2億元,工業總產值1.1億元,財政收入4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04元。當前,多形式凝聚民心,全方位啟動民力,多渠道聚集民資,千軍萬馬齊上陣,千家萬戶齊參與的全民創業熱潮正在蓬勃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