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是指同學間欺負弱小、言語羞辱及敲詐勒索甚至毆打的行為等,校園欺凌多發生在中小學。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為欺凌不但對「受傷者」造成傷害外,而且對「欺凌者」和「旁觀者」同樣造成傷害。「欺凌者」由於長期欺負別人,內心得到極大滿足,以自我為中心,對他人缺少同情心;「旁觀者」會因為幫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內疚、不安,甚至惶恐;受欺凌的孩子通常在身體上和心靈上受到雙重創傷,並且容易留下陰影長期難以平復,構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展。同時「校園欺凌」也會影響到學校的整體紀律和風氣。
近年來,我國的校園欺凌現象嚴重,這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2016年5月,國務院印發《關於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學校針對校園欺凌進行專項治理。但由於目前還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來限制這一行為,所以,責任就落到了學校和家長身上。學校須正視並加以制止和預防欺凌事件的發生,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對欺凌者,要挽救、教育;被欺凌、被傷害的孩子,更應該得到法律和社會的關注和保護。但最根本的,還在於對此類行為的預防,防患於未然。
2. 怎樣防止校園欺凌
防止校園欺凌的方法:
1,當受到欺凌的第一時間,就要反駁,不要因為害怕,就不做出反應,要學會保護自己的權益,不能助長這種不良作風。
2,如果自己能力有限,要向老師和家長尋求幫助,要讓欺凌者知道,這種事情是錯的,他的這種行為是有人會出面管的,不能讓他繼續這種行為。
5,學生上下學,盡可能結伴而行,或者由父母接送。給孩子的穿戴用品盡量低調,不要過於招搖。
3. 預防校園欺凌內容有什麼
校園欺凌是指發生在學校校園,由老師、同學和校外人員針對學生身體和精神實施的,達到某種嚴重程度的侵害行為。 下面說說預防校園欺凌內容:
1、加大宣傳和教育力度。要讓社會充分認識到校園欺凌問題的嚴重程度以及危害,使實施者減少侵害行為,使受害者增強自我保護的能力和意識。
2、加強對學校領導、管理人員以及老師的教育和管理力度。
3、學校與當地公安機關建立聯動機制,對於實施欺凌侵害行為的,要及時依法給以懲處。
4、採取有效措施,控制電視、電影、網路等媒體對於欺凌文化的傳播。
5、學校加強門衛制度,發生有人強行進入的情況,校門值班人員一定要及時報告給公安機關和學校保衛部門。
6、從小對未成年人進行責任意識的教育,加強在校學生自我保護方面的教育。
7、歌舞廳、游戲廳、卡拉OK廳、錄像廳、網吧等這些青少年容易聚集的經營單位,一定要遠離學校;學校周邊也不應該建集貿市場等人員雜亂的經營場所。
校園欺凌具有非常嚴重的社會危害,一方面,從自身做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從而鏟除校園欺凌滋生的土壤;另一方面在發現校園欺凌事件時,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避免使用粗暴的教育方法,耐心細致地加以引導,關注學生心理問題,為孩子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
4. 如何預防校園欺凌,應對校園欺凌的正確方法
應對校園欺凌的方法:
1,在威脅與暴力來臨之際,首先告訴自己不要害怕。要相信邪不壓正,終歸大多數的同學與老師,以及社會上一切正義的力量都是自己的堅強後盾,會堅定地站在自己的一方,千萬不要輕易向惡勢力低頭。
5,如果周圍有人,要大聲喊叫,引人注意,同時也要避免激怒歹徒萌生殺機,須以保全生命為第一考慮。
6,要冷靜面對,巧妙運用機智逃離。找機會逃到人多的地方求救,或躲入商店、民宅。
5. 如何預防校園欺凌總結
校園暴力是指發生在校園內和學校周圍、由學生承受的任何形式的暴力,其實施者為其他學生、教師或學校工作人員。
校園暴力包括欺凌和網路欺凌。欺凌是最普遍的校園暴力形式之一,每三個年輕人中就有一個是受害者。
二、校園暴力可能有哪些形式?
根據現有的收集校園暴力數據的國際調查,教科文組織認為校園暴力有以下幾種形式:
1.肢體暴力,是指由同齡人、教師或學校工作人員實施的任何形式的、帶傷害意圖的肢體攻擊。
2.心理暴力,即語言和情感上的虐待,包括任何形式的孤立、排擠、忽視、侮辱、散布謠言、編造謊言、起外號、嘲笑、羞辱和威脅以及心理懲罰。
3.性暴力,包括性恐嚇、性騷擾、違背意願的觸摸、性脅迫和強奸等,實施者為教師、學校工作人員或校友、同學。
欺凌是一種重復的行為模式,而不是單個的孤立事件,可被定義為反復發生的針對某位受害者的故意和攻擊性行為。它可以有各種形式:
1.肢體欺凌,包括踢、打和損毀財物;
2.心理欺凌,如戲弄、侮辱和威脅;或關系欺凌,包括散布謠言和抱團孤立;
3.性欺凌,例如使用與性相關的笑話、評論或手勢取笑受害者,這在一些國家可能被定義為性「騷擾」;
4.網路欺凌,這是一種發生在網路上的心理欺凌或性欺凌形式。網路欺凌的例子包括通過各種媒體和社交媒體平台發布或發送旨在騷擾、威脅或針對他人的信息、圖片或視頻。網路欺凌還可能包括散布謠言、發布虛假信息、傷害性信息、令人難堪的評論或照片,或在線上網路或其他通信中排擠某人。
三、校園暴力由誰實施?
校園暴力的實施者為學生、教師或學校工作人員。然而,現有證據表明,同齡人實施的暴力最為常見。
四、兒童被欺負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所有兒童都可能被欺負,但有證據表明,被認為在任一方面「與眾不同」的兒童更容易受到欺負。
主要因素包括外貌、種族、語言或文化背景、性別(包括不符合性別規范和刻板印象);社會地位和殘疾。
五、校園暴力的後果是什麼?
1.對教育的影響
遭受欺凌會破壞受害者在學校的歸屬感,影響其繼續接受教育。經常被欺負的兒童更有可能覺得自己在學校是個局外人,更有可能想在完成中學教育後離開學校。被欺凌的兒童學習成績不如其他兒童。
2.對健康的影響
兒童的心理健康和福祉會受到欺凌行為的負面影響。與欺凌行為相關的是較高的孤獨感和自殺率、較高的吸煙率、酗酒率和吸食大麻率,以及較低的自我生活滿意度和健康狀況。校園暴力還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和損害。
六、如何避免校園暴力
1.家長積極應對
經常了解孩子校園內外的治安狀況,多與孩子溝通;無論孩子是打人者或是被打者,都應保持良好的心態,管理好情緒,避免以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以預防為主,教會孩子自我保護的知識;積極與校方溝通,學會巧妙的給校方傳達個人訴求。
2.學校防患未然
老師在教育學生方面應當採取科學、合理的方式方法,不要動輒以打罵、諷刺、挖苦或體罰的形式替代教育,使學生的身心受到傷害;學校在注重知識教育的同時,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強化未成年學生的法律意識,使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3.社會構建網
社會各職能部門應為未成年人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一是從法律層面,應完善立法,使校園暴力防治工作落到實處;二是從機制層面,應當建立起由政府統籌、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的關愛特殊群體預防校園暴力的長效工作機制。
七、孩子被校園暴力後,家長如何解決
1.記錄孩子被欺凌的細節,盡量多搜集證據,客觀的記錄事實。
2.聯系學校負責人,向孩子的校長、老師或學校輔導員尋求幫助。如果孩子受到身體攻擊或受到傷害威脅,向學校負責人報告並報警。
3.如果孩子受到欺凌產生陰影,應該尋求心理咨詢或者心理醫生的幫助。
4.必要的時候尋求法律的幫助,保護孩子周全。
法有趣君在成長過程中也曾被同學欺負過,好在彼此雙方都沒有做出過激的行為,我想很多人在校園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校園暴力,甚至有些傷害至今還停留在被害人的心中無法撫平。
只要有校園暴力,無論是施害者還是被害者其實都是受害者,只不過受害的時間和方式不同而已,所以為了保證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一定要通過家庭、學校、社會、網路、政府、司法、法律將校園暴力完全杜絕。
6. 預防校園欺凌
1、在威脅與暴力來臨之際,首先告訴自己不要害怕。要相信邪不壓正,終歸大多數的同學與老師,以及社會上一切正義的力量都是自己的堅強後盾,會堅定地站在自己的一方,千萬不要輕易向惡勢力低頭。
2、大聲地提醒對方,他們的所作所為是違法違紀的行為,會受到法律紀律嚴厲的制裁,會為此付出應有的代價。同時迅速找到電話准備報警,或者大聲呼喊求救。
3、如果危險發生,可用自己的書包、掃把、凳子、桌子等物來擋,可以躲避受到的打擊;若是隔壁班發生危險情況,要趕快關緊自己班的門、窗,不讓歹徒進來。
4、如果受到傷害,一定要及時向老師、警察報案。不要讓不法分子留下好欺負的印象,如果一味縱容他們,最終只會導致自己頻頻受害,陷入可怕的夢魘之中。
(6)防範校園欺凌擴展閱讀: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為欺凌不但對"受傷者"造成傷害外,而且對"欺凌者"和"旁觀者"同樣造成傷害。
"欺凌者"由於長期欺負別人,內心得到極大滿足,以自我中心,對同學缺少同情心,而"旁觀者"會因為幫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內疚、不安,甚至惶恐。
"校園欺凌"對受害者的傷害也不可小視,受欺凌的學生通常在身體上和心靈上受到雙重創傷,並且容易留下陰影長期難以平復。
同時"校園欺凌"也會影響到學校的整體紀律和風氣。所以,學校須正視並加以制止和預防欺凌事件的發生。並且同學和家長的努力也非常重要的。
7. 如何預防校園欺凌
從根本上來說,不要成為被欺凌的對象,往往落單的人,孤僻弱小的同學,很容易成為欺凌對象,這是因為,沒有一群厲害的夥伴幫忙,自己又沒有多大幹勁,很容易成為目標對象。這需要自己廣結朋友,增強體育鍛煉。
8. 如何防範和應對校園欺凌
1、首先學校必須重視,規范校園管理、對學生打架斗毆事件嚴肅處理,對涉嫌校園欺凌的主要學生要進行監督教育,發現校園欺凌的苗頭或存在的問題,並及時跟進解決,防止事態惡化。
2、禁止外來人員進入校園,同學放學回家可以結伴同行。
3、告訴孩子遇到校園暴力,一定要沉著冷靜。採取迂迴戰術,盡可能拖延時間。過後向家長班主任學校反映。
4、你有勇氣的話就去打他,打怕了自然他會退縮。如果實在不敢,有朋友是最好的,叫上朋友一起,朋友越多越好,打怕他了,就從此不敢了。還有就是被欺負第一時間告訴父母或者老師,只要你肯在他們面前說實話,相信那些不良的學生不會再來找你的。
9. 防止校園欺凌的建議
首先要提高學生的自我防範意識,讓學生不欺負別人,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其次要加大對校園欺凌的打擊力度,對欺凌他人的學生要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