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好聲音王雅平
A. 王亞平太空授課觀後感500字
太空授課觀後感
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時,中國首次太空授課活動在神十飛船中舉行,我們全班同學都在學校的演播大廳里觀看了這次太空授課,
神十飛行中進行的太空授課將通過天地互動的形式展示一些奇特的物理現象,女航天員王亞平將成為中國第一位「太空老師」。授課內容主要是使青少年了解微重力環境下物體運動的特點,了解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加深對質量、重量以及牛頓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航天員將進行在軌講解和試驗演示,並與地面開展雙向互動交流。
在太空世界就已經和地面上大不同了,那麼,在太陽系、銀河系、宇宙中還會有多少顛覆我們在地面上的既有思想觀點呢?或許是整個顛覆也未可知。 所以,我們要有這個觀點,既要堅持原則,又不可頑固不化,不知變化。 切不可一意孤行,固執己見,不思進取,頑冥不化。
這次太空授課,激發了學生們對學習的內心喜愛,這樣就可以轉化為愛祖國、愛學習、愛科學的樸素情感,讓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也少一些說教,多一些用心,激勵培養我們未來的接班人。
B. 太空授課感受作文800字
王亞平,我對你說
6月20日上午十時。這個平凡又不平凡的時段;這個讓中國人驕傲的時段;這個讓我們中小學生大開眼界的時段;這個劃時代的時段;這個將課堂從地面搬到了空中,將空中課堂變為現實的時段,讓我們中國的上空,讓我們中國人的心頭,瞬間一亮!讓我們地球宇宙瞬間牽手、瞬間相擁;一刻我們的心好大好大!那一刻我們的夢好長也遠!那一刻,有個名字唱響了華夏大地,唱響了廣袤宇宙,更唱響了世界。這個名字就叫「王亞平」!
王亞平,我想對你說:你好美,我好羨!---
你似嫦娥,卻又美過嫦娥;因為你比嫦娥快樂,你不會懷抱孤獨,孤獨的人是不道德的人,而你有太多的熱鬧,你看有那麼多的心跳在你身邊環繞!你比嫦娥陽光,你帶到太空上的是光亮;你打破了太空的寧靜,驅走了太空的孤寂,因而你更像是天使,地球派往太空的天使。於是,我們地球成了「上帝」,你就成了21世紀的嫦娥,看著你,我好羨,我想像著我成了你的模樣,那樣美麗與榮光!別笑我作白日夢,這「太空授課」在曾經的曾經歲月里不一樣也是白日夢嗎?我能夠這么想,才有可能這樣實現:「長大後我也成了你」!有著這般光芒的你!等著瞧吧,有夢的路不會太長!
王亞平,我想對你說:課好別致,我將永遠記憶!――
不能生動,就不能記取!太空中的物理那麼清晰,失重還是張力,質量還是重量,概念還是定律,失重的情境下,我們感覺了輕松。太空的課好別致,別致在不累!
王亞平,我想對你說:你是水平,你長了國人的世界水平!
有句話說得好:尺子之所以能衡量長度,是因為它本身具有長度!王亞平,你之所以能夠展現超級版的技術,是因為你本身就是超級版。你長了中國人的臉,長了國人的世界水平。這不僅僅是你的驕傲,遠遠的地球太空間,我都嗅到了那種強烈的味道:驕傲!這是一次博覽;是一次實力的盛宴;是教育的盛宴,是科技的盛宴;是凝聚著美與力量的大典!
王亞平,我想對你說:長大後我一定要成為你,成為像你一樣有著榮光的祖國姑娘;在這四十五分鍾的時間里,我把夢早己寄向了天空,寄向寫滿希望的我的未來的天空!
王亞平,你是嫦娥,我將來至少是一顆星!
親子雅心於上海
C. 2013年8月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第1節課有夢就有動力
班主任:撒貝南
夢想老師:航天員王亞平、跳傘隊員付麗娟
太空教師上第一節課
王亞平的出現使孩子們一下子興奮了起來。「我們今天不做實驗,而是聊夢想。」王亞平說,她從小的夢想不是當飛行員甚至航天員,而是做一名教師,不成想,最終教師夢隨著航天夢一起都實現了。10年前,王亞平作為一名飛行學員,和戰友們一起觀看了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發射,楊利偉成為了中國首位航天員。「看著火箭燦爛的尾焰,我的藍天夢更高更深邃了。那年我23歲」。10年後,當初在電視機前滿懷憧憬的小女孩成為了中國首位太空教師。「夢想就像太空中的星辰,看似遙遠,只要努力,總有一天可以觸摸得到。」王亞平還回憶起自己第二次跳傘的經歷,在度過了頭次的興奮和緊張之後,第二次跳傘大家才感到害怕,咬牙閉眼從高空跳下,歸途中一群女孩子都哭了,不知誰唱起了《真心英雄》,最後大家一起哽咽唱著「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追逐夢想的路上並非一帆風順,擦乾眼淚不輕言放棄,就會離夢想近一點再近一點。」王亞平再次用在飛船中親切的聲音對孩子們說。第2節課有夢就要堅持
班主任:王小丫
夢想老師:地震最美舞者廖智
最美舞者「也是家長」
廖智從小喜歡隨著音樂翩翩起舞,雖然沒有成為一名舞蹈演員,但舞蹈老師的工作也讓她感到無比快樂。突如其來的汶川大地震,奪去了她的家人、她未滿周歲的孩子以及她輕靈舞動的雙腿,假肢帶來的劇痛,一度使她放棄重新起舞甚至重新站立行走的夢想,假肢也被她扔在角落。直到一次獨自在家的她需要上廁所,不得不爬著找到假肢,忍痛一步一步挪到衛生間,卻狠狠地摔在地上,在痛哭之後,廖智發現穿戴假肢也並不是無法想像的事情。廖智開始嘗試,十天學會穿假肢站立行走,一個月後重新開始跳舞,「一旦發現你不再恐懼害怕,困難也不是那麼難以戰勝。」接下來的時間,她做了很多健全時不曾嘗試的事情,游泳、攀岩、登山,對夢想的堅持,給了她一次重生。班主任王小丫透露,節目組找到廖智時,她毫不猶豫答應了。如果沒有那一場地震,她的孩子今秋也將步入小學。「我不僅是一名老師,其實也是一名小學新生的家長。希望和孩子同齡的小夥伴能有自己的夢想,並能最終實現它們。」
第3節課有夢就能出彩
班主任:方瓊
夢想老師:鋼琴家郎朗、加油站媽媽鄭亞波
郎朗講述替補的精彩
「父母強迫練琴的舉手,出於自己喜歡練琴的舉手。」郎朗出場時帶著問題,以此解釋生活中的精彩源於興趣與熱愛。郎朗十五歲出國學習鋼琴,當時作為第六第七替補,演出的機會非常渺茫,但他立志做一名勤奮的替補、時刻做好准備的替補。在一次面試時,考官問「你有什麼曲子」,他則回答「你要什麼曲子」,結果一彈就是兩個半小時。第二天,他一早接到電話,要他參加芝加哥交響樂團1999年的世紀演出,從而一舉成名。「堅信機會是留給准備好的人,只要一直相信自己堅持的努力,就算是替補,也有出彩的機會。」郎朗說。面對郎朗老師,台下的學生不斷「刁難」,要求他用橙子、香瓜甚至用手肘彈琴,郎朗都能自如彈出動聽的曲目。同樣擁有鋼琴夢想的還有黑龍江鶴崗的一個普通家庭。鄭亞波是一位加油站工人,作為單親媽媽,她為了自閉症兒子開發智力,11年裡看視頻學習彈鋼琴,再手把手教給兒子,9歲前還不會說話的兒子如今已經能自彈自唱,他現就讀普通小學六年級。「即使全世界都放棄你,媽媽也不會放棄你。彈鋼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它給了我最後的希望。」鄭亞波流淚的講述,也使台下的小觀眾紅了眼圈。
D. 神十航天員太空授課觀後感,要200字
神十航天員太空授課觀後感:
神十飛天,太空對接,美女航天員王亞平作為中國第一位太空教師,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授太空科學知識,她鏗鏘有力的聲音透過雲層,傳遞到全國乃至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我們的地球母親也不禁為之震撼。應該說,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壯舉,它不僅標志著中國已經能夠熟練的運用載人航天技術,也意味著我國的航天科學技術已經向教育領域伸出了橄欖枝。
其實,太空授課並不是我國航天員的首創。早在1986年,美國「挑戰者」號就曾經制定了「教師在太空」計劃,女教師考利夫被幸運選中。然而,事與願違,不僅考利夫沒能順利實現太空發聲,就連「挑戰者」號因意外爆炸,成為了太空實驗的犧牲品。時隔21年之後,美國教師芭芭拉·摩根再戰太空,並在「奮進」號內講授了人類有史以來的「太空第一課」。盡管整個過程只有短短的25分鍾,但是,它卻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開啟了人類太空旅程的新篇章。此次,王亞平作為中國航天員的傑出代表,在300公里的太空傳遞科學知識,並用各種太空實驗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發了無數學生對神秘太空的興趣。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講課的方式親自傳授科學知識,這也只能是人類現代史上才能完成的壯舉。孔子當年杏林游學時又怎會想到有一天,他的後輩會像嫦娥一樣奔向太空,並在太空上傳道授業解惑呢?都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而摩根和王亞平卻把這種職業的光輝灑向太空,讓整個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輝下。
如果說浩瀚的宇宙是一本書籍的話,那麼強大的綜合國力、扎實的航天技術無疑是打開這本書的智慧鑰匙。王亞平的太空授課,王亞平已經為我們開啟了神奇的太空之旅,她發出的「中國好聲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動著我們身邊每一個人。然而,廣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義的深遠也給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從宇宙中汲取更多的營養,就必須大力發展載人航天和教育事業。而我們也期待神舟十號的此次太空歷險記將我們帶到更遙遠的地方去,好讓更多的地方都能夠傾聽到「中國好聲音」。
E. 神十航天員太空授課觀後感,600字,急急急急。
1、
6月20日上午十時,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中國將首次在神舟飛船上進行太空授課。這是我國前所未有的,在全球來說也是第二次。因此,神十太空授課不僅是舉國矚目的一次盛世,也是全球愛好天文學、物理學等領域學者、朋友的一次盛世。
第一次太空授課是什麼時候呢?其實,早在1985年,美國宇航局就提出了太空授課的構想,並且為此訓練了兩名女教師,一個是麥考利夫,一個是摩根。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第二年飛船升空時,麥考利夫與飛船一同殞夢地球上空——那次,飛船「挑戰者」號升空73秒後突然爆炸而破碎。
然而,摩根卻並未放棄這個上天授課夢,為此她又准備了22年。終於,在2007年,她在國際空間站里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的太空授課,通過視頻,給學生上了25分鍾課,並展示了宇航員在太空怎樣運動、在太空如何喝水等情景。
無獨有偶,此次我國同樣是由女航天員來進行授課,但授課的難度卻比摩根那次要大得多——此次王亞平主要是展示在失重環境下的一些物理現象,演示的不再是喝水、運動等我們都早已比較清楚的內容,而是科技含量更高的物理概念。
王亞平在此次講課中主要演示了五個實驗,分別是質量測量、單擺運動、陀螺運動、水膜和水球等5個基礎物理實驗,主要是讓青少年了解在失重條件下,物體運動會有何特點,液體表面張力有什麼作用,同時加深對質量、重量以及牛頓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這五個實驗不要看起來簡單,但其背後蘊藏的物理知識卻是令人驚奇而深厚的!
這次實驗是他們事先自己劃定的嗎?其實不是。這次實驗中的部分問題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所徵集到的,這不僅是航天的一次突破,更是青少年自身的一次突破。因為只有具有演示價值的問題才能被徵集,這要求我們青少年需要補充更多的相關知識,讓自己從里到外充實起來,不能外強中干腹空空。
有人詢問太空中的生活用水是不是循環使用的。我對這個問題也很感興趣。指令長聶海勝告訴我們,飛船中的用水是從地球帶上來的,但目前還不具備循環利用功能,因為這需要更先進的技術和復雜的設備。聽了這話,我不禁有些心酸,他們在太空中的生活該有多艱苦啊。
也許,太空生活用水的循環利用是否能夠實現就需要看我們青少年這一代了。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更多的人對神秘的太空感興趣,願意為我們的航天事業發揮出更大的力量,向我們「中國夢 太空夢」的實現靠近!
2、
小時候媽媽就給我講在地球上的重力到了月亮上就變得很輕。我們輕松的走路在太空也變成是件很難順利做到的事。自從看到楊利偉英雄第一個飛上太空,我越來越嚮往遠離地球的太空景象與生活。而今神往成真,觀看神十航天員王亞平阿姨在太空演示失重環境下的物理現象,太空授課的內容精彩紛呈,超出了我的想像。
王阿姨一共做了五個試驗。我最喜歡後面的兩個:太空水膜和太空水球。王阿姨先拿出一個在太空中喝水用的飲水袋並將其打開,水並沒有流下來,她從水袋中擠出一個水滴,這顆晶瑩剔透的水滴懸浮在空中,「為了避免它到處亂飛,我要用獨特的方法來收集它。正好可以潤潤嗓子。」說著王亞平阿姨張嘴把飄浮在空中的水滴吃了進去,這實在是太奇妙了!接下來的一幕更是讓人驚嘆,王亞平阿姨用一個金屬圈伸進水袋裡,當金屬圈拉出來時,圈上套著一個漂亮的水膜。當她輕輕地晃動金屬圈時,水膜依然結實地黏附在圈上,看到這一幕,我不禁鼓起掌來。最後的高潮時刻來臨了,她將帶顏色的液體注入到剛剛製作的水球中,當紅色的液體在水球中慢慢地散開,水球由透明變成紅色,在鏡頭里,這個漂亮的水球微微晃動,嬌嫩欲滴,不禁讓人感嘆物理世界的神奇。
在參觀科技館時我也做過水膜的試驗,但是水膜很容易就破了。這是因為在重力作用下,張力小。而這次親眼目睹在重力遠小於地球的太空中做張力的試驗。讓我更加驚嘆物理的神奇和深奧。媽媽說,物理分微觀、宏觀和宇觀。我對這些概念還不怎麼清楚,但我記得媽媽經常說,只有掌握了扎實的基礎知識,才有能力去探索宇宙更深奧的秘密。我知道這不是哄小孩子學好知識的借口,因為我多次目睹媽媽在黑板上寫出一大堆我覺得像密碼一樣的公式,然後告訴學生蓋房子修橋梁建大壩就要靠這些理論。媽媽還告訴我說她所掌握的只不過是物理中的力學分支,而且還只是相對簡單的宏觀經典力學。而今天看到的太空試驗,讓我更加贊嘆宇宙的神奇、科技的神奇力量。更加覺得自己在浩瀚的宇宙中就像一隻小小的螞蟻,個體的能力雖小,不自卑也不放棄,團隊齊心合作,就可以創造出奇跡。我們中國人實現太空夢,需要每一個小朋友的積極參與:熱愛科學、勤奮地學習科學!
F. 假想中的太空之旅英語作文
Astronaut Wang Yaping god ten flying, and space docking, beauty teacher, as China's first space with own experience teaching space science knowledge, her powerful voice through the clouds, passing to the country and every corner of the world, let our the earth mother and for shock. It should be said that this is China's space sector feat, it not only marks the Chinese have been able to skillfully use of manned space technology, also means that our country's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put out an olive branch to the ecation field.
In fact, the space is not to teach in China first astronaut. As early as in 1986, the United States, has formulated the "challenger" "teacher in space" program, female teachers cowley, drafted by lucky. Counterproctive, however, not only does livni failed to smooth realization space, even because of accidental explosion, "challenger" become the victim of a space experiment. 21 years later, the teacher Barbara Morgan and space, and taught in the endeavour to human history of the "space" the first class. Although the whole process only in just 25 minutes, but it has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 opens the new chapter of human space journey. The Wang Yaping as an excellent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astronauts, 300 kilometers in space transmiss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all kinds of space experiments to show the charm of the universe, but also has inspired countless students interest in the mysterious space.
So, a compassso to reassure also. But, personally to teach scientific knowledge with space lecture way, this also is only human to complete the modern history of the feat. Confucius the almond shaped study how can think of one day, his successors will like the goddess of the moon towards the space, and on the space a compassso solutions? All say "teacher is the most glary vocation under the sun", while Morgan and Wang Yaping sprinkle this career glory into space, lets the entire universe all bathe in the glow of your humanity.
If the vastness of the universe is a book of words, so powerful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solid space technology is the key to the wisdom of the book. Wang Yaping teaching space, Wang Yaping has been opened for us a sense of space, she gave the "Chinese good voice" is infection and move around us each and every one. However, the vast space and profound ecation significance is unknown to the cause of China's manned spac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Want to draw more nutrients from the universe, we must vigorously develop manned space and ecation programs. Shenzhou 10 and we are looking for the the space adventures will we to more distant places, to make more places to be able to listen to the "Chinese good voice".
神十飛天,太空對接,美女航天員王亞平作為中國第一位太空教師,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授太空科學知識,她鏗鏘有力的聲音透過雲層,傳遞到全國乃至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我們的地球母親也不禁為之震撼。應該說,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壯舉,它不僅標志著中國已經能夠熟練的運用載人航天技術,也意味著我國的航天科學技術已經向教育領域伸出了橄欖枝。其實,太空授課並不是我國航天員的首創。早在1986年,美國「挑戰者」號就曾經制定了「教師在太空」計劃,女教師考利夫被幸運選中。然而,事與願違,不僅考利夫沒能順利實現太空發聲,就連「挑戰者」號因意外爆炸,成為了太空實驗的犧牲品。時隔21年之後,美國教師芭芭拉·摩根再戰太空,並在「奮進」號內講授了人類有史以來的「太空第一課」。盡管整個過程只有短短的25分鍾,但是,它卻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開啟了人類太空旅程的新篇章。此次,王亞平作為中國航天員的傑出代表,在300公里的太空傳遞科學知識,並用各種太空實驗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發了無數學生對神秘太空的興趣。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講課的方式親自傳授科學知識,這也只能是人類現代史上才能完成的壯舉。孔子當年杏林游學時又怎會想到有一天,他的後輩會像嫦娥一樣奔向太空,並在太空上傳道授業解惑呢?都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而摩根和王亞平卻把這種職業的光輝灑向太空,讓整個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輝下。如果說浩瀚的宇宙是一本書籍的話,那麼強大的綜合國力、扎實的航天技術無疑是打開這本書的智慧鑰匙。王亞平的太空授課,王亞平已經為我們開啟了神奇的太空之旅,她發出的「中國好聲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動著我們身邊每一個人。然而,廣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義的深遠也給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從宇宙中汲取更多的營養,就必須大力發展載人航天和教育事業。而我們也期待神舟十號的此次太空歷險記將我們帶到更遙遠的地方去,好讓更多的地方都能夠傾聽到「中國好聲音」。
G. 開學第一課2013秋季 觀後感 大概內容也可以500字左右
咳咳。。 下面差不多是全部內容僅供參考。。。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中國夢」為依託、主題為「乘著夢想的翅膀」,分「有夢就有動力」、「有夢就要堅持」、「有夢就能出彩」三個篇章。節目用嘉賓演講、人物故事、互動體驗、文藝表演等寓教於樂的方式為孩子們呈現一堂別開生面的「夢想課堂」,在這個特別的課堂上,一個個因為擁有夢想而使生命變得更璀璨、使世界變得更美麗的普通人將閃亮登場
地震最美舞者廖智、加油站女工鄭亞波、退休教師潘其華。他們將與鋼琴家郎朗、「太空教師」王亞平等主講嘉賓一起,為孩子們帶來充滿正能量的夢想演講。周筆暢、鳳凰傳奇、方俊、黃綺珊等眾明星也傾情加盟,在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上亮相。
「太空教師」王亞平向孩子們講述了自己的「飛天夢」:「十年前,在神舟五號楊利偉首飛的當天,我是和飛行部隊的戰友們一起在電視機前看的。火箭發射的那一刻,我和所有中國人一樣,內心中充滿了驕傲和自豪。……那年我23歲,就是那個時候,那個在我心裡早已紮根的、關於藍天的夢想變得更加迫切,我也想沖出大氣層,去看看太空中那個神秘的世界,也想為中國的飛天夢想貢獻出自己的小小力量。」十年後,當初在電視機前滿懷憧憬的小女孩成為了中國第二位女航天員、首位太空教師。王亞平最後動情地告訴孩子們:「夢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努力,一定能夠觸摸得到!」
地震中失去雙腿卻依然堅強起舞的「最美舞者」廖智老師講述了自己對夢想的堅持。她在地震中失去了孩子和雙腿,痛苦不已,卻為了重新起舞、頑強生活的夢想,忍耐身心疼痛、十天學會穿假肢站立行走,一個月後重新開始跳舞:「一旦發現你不再恐懼害怕,困難也不是那麼難以戰勝。」、「雖然伴隨著疼痛,但我想跳出更美的舞蹈,我會帶著夢想和生活的希望,努力勇敢地生活下去。願你們也能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堅持不放棄地朝前走,笑著朝前走。我行,你們也一定行!」廖智在演講中帶著淚水的美麗微笑,感染和鼓舞了在場的孩子們和觀眾。
國際知名鋼琴家郎朗在講述完自己為音樂堅持的夢想後,卻遭到了現場小班長的「刁難」:「你這么厲害,能不能用水果彈琴呢?」「能不能不用手指彈琴呢?」郎朗隨即向小朋友們表演了用橙子和香瓜演奏、用胳膊肘演奏鋼琴的「絕活」,博得了現場陣陣歡呼和掌聲。同樣擁有鋼琴夢想的還有黑龍江鶴崗的一個普通家庭。鄭亞波是一位加油站女工,作為單親媽媽,她為了給自閉症兒子開發智力,11年裡堅持看視頻自學彈鋼琴、再手把手教給兒子,當初連話都不會說的小威如今除了能彈奏多首中外名曲外,還能進行基本的聊天、為大家唱歌。「即使全世界都放棄你,媽媽也不會放棄你。彈鋼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它給了我和我的孩子最後的希望。只要堅持夢想,每個人的人生,都能精彩。」鄭亞波媽媽的堅強與樂觀打動了現場觀眾,母子二人還在台上深情彈唱了《親愛的小孩》,真摯、質朴的歌聲在現場回響,許多觀眾跟著他們的音樂輕聲合唱,潸然落淚。
H. 王亞平的獲獎經歷
2007年全國「希望之星」藝術比賽聲樂專業民歌組榮獲金獎。
2008年加入「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詞曲會員」
2009年湖南「湘人湘歌」聲樂比賽專業民歌組榮獲優秀獎。
2010年獲「中國保健形象大使」稱號
獲 中國青年民族歌手最佳才藝獎。
獲被授予「紅色歌唱家」榮譽稱號。
獲中國綠色寶貝「最佳公益獎」。
2011年中國首屆玫瑰節被授予「玫瑰公主」榮譽稱號
「長沙政務形象大使」「被選入湖湘名流前十名」
2012年5月獲得「中華愛心歌唱家」金箔獎牌,該獎牌由中華慈善總會,中華儒商總會,世界弘揚關公文化總會,乾縣人民政府。乾縣第一中學。同時並取得了「中國校園風尚獎」和「中校園愛心歌手獎」兩項大獎。
I. 神十太空授課觀後感200字
6月20日上午10時。將進行首次太空授課。按照計劃,女航天員王亞平擔任主講,從而成為中國首位「太空教師」。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學將組織收看,天宮一號也將成為中國「最高」講台。
今天下午,老師組織同學們在教室里觀看女航天員王亞平在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上,為青少年授課的直播。
宇航員王亞平在失重的狀態下講解和演示了幾個實驗。我最感興趣的是魔幻水球的演示,王亞平把水注到一個金屬圈裡,水沒有像飛流直下三千尺那樣流下來,而是奇跡發生了,變成了一個水球,水球漂浮在王亞平的臉前,透出的頭像是倒立的。如果大詩人李白看到這一幕,他會寫出怎樣的詩句呀?
這次觀看學習,讓我對失重,牛頓第二定律和水的張力等有了很深的印象。覺得知識也很有趣,女孩子也能成為航天員。放學了,我走出校門,仰頭望著碧藍的天空,想像如果我是一名宇航員該多好啊!我也可以在浩瀚的宇宙中探索無窮無盡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