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五陂中學

五陂中學

發布時間: 2022-04-17 01:28:41

㈠ 談談如何提高化學課堂教學效率

安源區五陂中學李新林摘 要:課堂教學效率決定著教學質量的好壞,除運用切實可行、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外,還有許多有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和措施。關鍵詞:提高 課堂教學 效率 課堂效率就是在一堂課內,老師傳授的知識,學生接受、理解、掌握和運用知識的程度。老師在一堂課內所傳授的知識,全體學生都弄懂了並能夠運用,這堂課的效率就高;大部分或一部分學生沒有弄懂,需要另花時間給學生補課,學生才能弄懂,這堂課的效率就不高。課堂效率既反應一個教師的教學水平,又決定著整個教學質量的好壞。低效率的課堂教學不僅苦了老師、也苦了學生。 新課程實施以來,九年級化學教材作了較大的修改,教學內容比以前豐富、知識卻比以前更淺顯,而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成績卻與老師所期望的結果相違背,讓部分化學教師感到盲然。筆者認為這既有外因、也有內因,既有老師方面的、也有學生方面的原因。究其根本,還是在於我們教師,首先要能把握好教綱要求、熟知教材章節重點難點、捕捉教材內容編排的出發點和教學目標,在此基礎上,再有一套與教材相吻合、靈活多變、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用我們教師的教來激活學生的學。怎樣才能將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有機靈活地結合在一起,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呢?經過多年的實踐經驗告訴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尊重學生主體,提高課堂效率 教學中教師是為學生服務的,那就必須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就必須有不斷更新的教學形式激勵學生、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也就意味著要不斷的改變和革新以往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過去一直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圍繞教師轉,突出強調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貶低了發現與探究,學生處在被動地位,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得不到培養和提高。其實,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開展和實施,在各種教師用書、師資培訓教材中強調課堂教學應該是教師指導學生自己學習的過程,學是內因,教是外因。九年級化學教材圖文並茂、內容豐富、知識規律性強,教學中要善於教會學生自己閱讀教材、自己思考,自己發現知識的規律性,自己做實驗和寫實驗報告。如教材第五單元中《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一節在編排上作了新的設計,改變了過去由教師先講、學生再做實驗的教學程序,而是學生先預習並綜合氣體製取的反應原理、直接在實驗室、從提供的儀器中選取並動手組裝製取co2氣體的反應裝置。既能促進學生掌握課本知識,又促使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動手能力。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發學生好奇、引導學生探索,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能很好發揮出來,也就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學生喜歡年輕漂亮、慈祥而又和藹可親的老師。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作為一名教師,擁有豐富的知識是一種美;作為一名教師,面對學生,一張誠摯的笑臉,一句溫馨的叮嚀,這是一種美;更為重要的是,在平時要像關心兒女一樣的關心學生,這才是一種永恆的美。它可以幫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一個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次次真誠的交流就會從心靈深處感染學生,學生就會親其師,信其道,專心聽講,積極思考,認真做練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加強直觀和實驗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化學是研究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物質及其結構、性質和變化規律的科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閱讀、探究和實驗是研究化學的基本方法,也是講授化學課的重要方法。化學教師在化學課上合理地選擇和使用掛圖、模型、錄像、實驗裝置等直觀手段,可形象的展示物質的微觀粒子及其構成;如分子、原子、離子是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肉眼看不見,要靠學生發揮抽象思維、在立體空間想像中去領會,這對部分學生來說就容易產生學習上的障礙,對上述三種粒子的有關概念模糊不清。教學中藉助掛圖、模型、錄象動畫,效果比教師過多的講述好得多,又便於學生對概念的區分。其次是能更多的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再現化學變化過程及其反應原理。如:在向學生解釋質量守恆定律成立的原因時,藉助flash動畫演示化學變化過中分子分開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分子的過程,學生可看到變化過程中原子的種類和個數都沒有發生變化,從中找到問題的答案。直觀形象地向學生講解和傳授了化學知識,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甚至還能打破時空的限制,開闊學生的視野。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教師必須認真上好每一堂實驗課。在實驗課上教師不僅要指導學生完成各項實驗,還要指導學生預習有關的實驗材料,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仔細觀察,科學分析實驗的結果,重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的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探究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四、增加學生課堂活動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課堂上就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減少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量,增加學生的活動量,拓寬學生的參與面。教材中有部分課題內容中的概念少,理論性不強,如《空氣》、《保護水資源》、《使用燃料對環境的影響》等等。課堂教學中,我總是給予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用時間來換取學生的思維空間。為了拓寬學生的參與面,我在探究性教學中經常採用小組學習法,三個或四個人一個小組,分組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各小組也可根據教材知識自擬題目進行討論。每次討論結束後,或每組代表呈述討論結果、或小組間相互交流意見。採用小組學習法,可以使同學相互啟發,發展思維,培養能力,同時小組相對落後的同學也能得到提高。事實證明,這種方法行之有效,學生理解知識更全面,認識規律更為深刻,有利提高整體課堂效果。 五、啟發式提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新課程背景下,我對啟發式教學的理解是:啟是指教師的引導、激勵,發是指讓學生發現問題。在化學課堂教學中,不論是復習、導入,還是中間的講授過程;不論是講解還是做演示實驗,教師提出的問題一定要具有啟發性,激起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進行爭論。如在講《質量守恆定律》,導入新課時提出了下列問題:(1)在化學反應前後反應物和生成物在質量上會有什麼變化嗎?用問題激勵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帶著問題分小組做探究實驗,通過實驗發現結論、得出問題的答案。(2)質量不會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麼?學生觀看一段錄像(演示化學變化過程中分子和原子的變化),從化學變化中原子的種類、個數沒有改變進行分析,學生能很快得出正確結論。稍加引導學生又能知道:(3)能否用這一定律來解釋一些物理現象?這樣既能使教學過程顯得相當緊湊,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走出課堂,提高教學效率 新編化學教材中選編了許多來自生產、生活和自然現象等實際方面的內容。我在教這部分內容時,盡可能聯系當地生產和生活實際進行,如組織學生參觀了自來水廠的自來水生產流程,認識水的凈化過程。既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課本知識,又能無形中樹立學生珍惜水、節約用水的觀念。利用節假日組織學生對當地的水體污染、空氣污染情況進行考察,了解產生污染的原因,提出防止污染的一些措施,並寫出調查報告,這樣既從教材編排的目的出發有效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又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再是了解日常生活中與化學相關的一些小常識,如:用醋酸除水垢、石灰漿粉刷牆壁。既豐富了學生的課外活動,又增加了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教無定法,一堂課中的教學方法也不是單一的,教師要結合教材實際、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資源和教學環境等諸多因素,進行教法的優化和整合,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總結經驗,找到更多的、更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參考資料:(1)《教育與教育創新》 漆權主編 上海教育出版社(2)《課堂教學藝術完全手冊》 張萬興主編 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㈡ 江西省萍鄉市裡的安源區第一小學作蔽會被扣分嗎

· 江西萍鄉幼兒園有哪些,小學有哪些,初高中有哪些,江西省上栗中學,安源區五陂中學,蓮花縣復禮中學,安源鎮下窯坡幼兒園,蓮花縣坪里鎮模背村幼兒園學校簡介,地址,電話,聯系方式,公立,私立總匯由華圖教師網提供。

熱點內容
迅雷如何加速 發布:2025-04-27 15:25:28 瀏覽:154
脫毛的價格是多少 發布:2025-04-27 15:07:24 瀏覽:904
大嘴英語 發布:2025-04-27 14:58:45 瀏覽:666
實驗室製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發布:2025-04-27 14:20:30 瀏覽:487
上海高中物理 發布:2025-04-27 14:13:39 瀏覽:958
課時金練數學 發布:2025-04-27 14:13:02 瀏覽:757
肖戰最帥是什麼梗 發布:2025-04-27 13:47:00 瀏覽:82
2018教育裝備展 發布:2025-04-27 13:34:31 瀏覽:167
兒童英語培訓班 發布:2025-04-27 13:24:42 瀏覽:139
九生堂生物 發布:2025-04-27 13:23:10 瀏覽: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