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蕉溪中學

蕉溪中學

發布時間: 2022-05-16 22:48:00

❶ 瀏陽市環保局

那就直接找他去,我們這里有市長公開電話一般的都管。你們出的是化驗報告么還是普通報告,一般要請化驗單位對農田進行化驗看看什麼超標看特徵污染物,是不是化糞池引起的,告狀也是講究證據的建議你保留證據。自己化驗錢是很多的一般讓環保局管化驗。建議找環保局環保局不管,再上政府上邊反映這種事積極點就能有反饋

❷ 瀏陽市教育

中學的事情 再苦不能苦孩子……
但是如果你想維權 那麼就不用找教育局了 你們簽訂協議中有沒有協議到哪個仲裁委員會仲裁的? 調解不成 只好訴至法律了 去法院起訴吧 讓法律執行
最後再說句 如果學校真的有問題 還是讓步一些吧 不要苦孩子

❸ 瀏陽蕉溪中學熊校長電話

建議題主撥打當地查號台查詢業務,因為該單位在當地知名度比較高,其在當地查號台必然有備案

❹ 鎮遠縣蕉溪中學八年級張仁清成績

考試成績一般只會在校內網上出現。要想通過一般的渠道是很難找到的。
可以問問同學或者老師,如果不便聯系,不妨對著答案給自己估測一下分數。
你學校如果有官網的話,點擊學校網站的教務管理系統,輸入學號和密碼查詢。

❺ 瀏陽的社會事業

截至2015年,瀏陽現有各級各類學校405所,其中小學296所,初中52所,普通高中10所,中等職業學校5所,藝術學校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素質教育培訓中心、校外活動中心各1所,鄉鎮(街道)社區學校37所。2015年春季,在校學生165833人,在編教職工9190人。另有幼兒園343所,在園幼兒58437人,幼師2434人。
從2008年起,瀏陽市教育局連續六年榮獲長沙市教育系統績效考核一等獎,多次獲瀏陽市績效考核紅旗單位。
瀏陽市有三所重點中學,分別為湖南省示範性中學瀏陽市第一中學,瀏陽市田家炳實驗中學,瀏陽三中。優秀初中有瀏陽二中、瀏陽河中學,集里中學,牛石中學、荷花中學、大瑤中學等。優秀小學有瀏陽河小學、黃泥灣小學、大瑤中心小學。
瀏陽市學校分布
所在區域 高中階段 初中階段 其他 城區 瀏陽一中 田家炳中學 瀏陽河中學 集里中學 關口中學 荷花中學 教師進修學校 特教教育學校 校外活動中心 新文學校 藝術學校 東區 瀏陽三中 瀏陽四中 溪江中學 古港中學 高坪中學 三口中學 沿溪中學 永和中學 七寶山中學 官渡中學 達滸中學 大圍山中學 張坊中學 小河中學 西區 瀏陽五中 金橋學校 棖沖中學 太平橋中學 葛家中學 揚眉中學 青少年素質教育培訓中心 普跡中學 官橋中學 鎮頭中學 柏加中學 青草中學 南區 瀏陽二中 瀏陽十一中 金剛中學 大瑤中學 楊花中學 澄潭江中學 山下中學 文家市中學 中和中學 岩前中學 北區 瀏陽六中 瀏陽八中 永安中學 坪頭山中學 豐裕中學 洞陽中學 瀏陽九中 職業中專 北盛中學 烏龍中學 蕉溪中學 淳口中學 山田中學 樓古中學 文光中學 赤馬中學 秀山中學 社港中學 雙獅坪中學 龍伏中學 泮春中學 (參考資料 ) 瀏陽現有瀏陽市人民醫院、瀏陽市中醫醫院、瀏陽婦幼保健院等3家二級甲等醫院,另有瀏陽集里醫院(眼科)、瀏陽骨傷科醫院等特色專科醫院,醫療體系完善。
2014年,瀏陽新改建鄉鎮衛生院3所、村衛生室39個,公共衛生中心、骨傷科醫院住院大樓主體竣工。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深入推進,門診、住院次均費用和葯佔比繼續下降,醫保實際補償率增長3%,改革成果受到劉延東副總理的充分肯定。 2012年來,瀏陽科技名片的含金量不斷提高。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全國科普示範縣(市)」、首批「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縣(市)、首批「湖南省科技成果轉化示範縣(市)」、「湖南省知識產權示範縣(市)」、「湖南省科技特派員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科技管理系統先進集體」、「湖南省專利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成功創建湖南省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科技創新能力2013年在全國縣市級排名48名,成為湖南省唯一進入前50強的縣(市)。
2012年-2015年,完成國家、省、長沙市下達我市445餘個科研項目的結題驗收,共取得科研成果700餘項,開發新產品512餘個,新技術250餘項,新增產值845億元。2014年,全市實現高新技術產值792億元,完成專利申請1142件,其中發明為261件,實用新型為554件,外觀設計為327件。 瀏陽有贛語、湘語和客家語三大方言區,即江西方言區、長沙方言區和客家方言區,江西方言區主要分布於瀏陽城區、北鄉、東鄉、南鄉一帶,屬於贛語宜瀏方言,為分布最廣的語言,也是瀏陽轄域內主要交際語言,即所謂「瀏陽話」。長沙方言區主要分布在瀏陽西鄉的普跡、鎮頭、柏加、官橋、葛家、洞陽和棖沖及北鄉的北盛、永安,這一帶屬於新湘語長沙方言,但與長沙城區方言略有不同,被稱為「西鄉話」,瀏陽西鄉話與長沙縣話比較接近。客家方言區主要分布於地處「東鄉」山區的大圍山地區,包括大圍山鎮、小河、張坊、官渡、七寶山、中和等鄉鎮,被本地人稱為「客姓話」或「東鄉話」,與廣東梅州的客家話幾乎同出一轍。
客家語
客家人的歷史是漢民族形成歷史的縮影。西晉永嘉之亂時,為了躲避戰禍而大量外逃的中原漢人,南遷到閩粵贛之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語言和風俗,世代相傳。
客家人在此繁衍生息300餘年,在東區一些鄉鎮如沿溪、永和、古港、官渡等地,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仍能講出流利的客家話,而其子孫卻均不會講客家話。「寧賣祖宗田,不賣祖宗言」,客家人作為古代南遷的漢人,其語言也保存了大量的古音古韻古詞,如:吃飯-食飯、睡覺-睡目、下雨-落水、你們-你等、我們-俺等,不知道-唔知個、衣服-衫褲等。
瀏陽話
瀏陽城區以及南區大部所通行的「瀏陽話」屬於贛方言宜(春)瀏(陽)片,為瀏陽主體通用語言。宜瀏片的特點是有入聲,但不分陰陽,「百白綠六」等字聲調相同。去聲也不分陰陽。豐城和萬載入聲分陰陽,陰入低,陰入高,屬例外情況。宜瀏片除新余之外,聲母送氣都不影響調類分化。宜豐、上高、新淦、萬載四縣聲調有變音現象,變音為高升調,表示小稱、愛稱,鄙稱等感情色彩。
湘語
瀏陽湘語區主要分布在瀏西新區及瀏北新區等地,以鎮頭話為代表。 瀏陽客家民歌
瀏陽有18個講客家話的山鄉,廣泛流傳著一種客家民歌。客家民歌是客家人創作的口頭詠唱文學,生活氣息濃郁,內容豐富多彩。歌詞比喻貼切,唱調高昂多變,富有山區文化特徵,已流傳700餘年。在客家聚居的山區,男女老少都愛唱,都會唱民歌,客家民歌營造著濃郁的山區文化氛圍。這朵湘東原野的藝術之花,經受著偉大時代的生活洗禮,正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煥發新的光彩:「致富政策到山坡,客家人民唱新歌,荒山嶺上變翠綠,家家戶戶錢糧多。」
瀏陽文廟祭孔音樂
瀏陽文廟祭孔音樂是集音樂、舞蹈、禮儀、服飾、建築為一體、具有地方特色,專用於祭祀儒學創始人、大教育家孔子的古樂。瀏陽文廟祭孔音樂源自商周時期雅樂,是清道光年間瀏陽人邱之稑以其畢生心血研究和調查,最終恢復、發展而成。邱之稑復制出早已失傳的「匏」音,補齊了八音之缺。之後,他著《律音匯考》一書,同時編創了瀏陽祀孔丁祭樂舞,在瀏陽文廟開設禮樂局,教授全國各地來學習祭孔音樂的學生。其時,瀏陽文廟祭孔音樂名動天下,與山東曲阜孔廟祭孔音樂齊名,有「國樂古禮在瀏陽」之美譽,瀏陽由此而得「南方禮樂中心」之稱。
《瀏陽河》
中國經典民歌,自創作以來,廣為流傳,分別有多位演唱家,如蔣大為,李谷一,宋祖英等,以不同方式及風格進行演繹。此曲原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一首著名的歌曲,七十年代改編為古箏曲。樂曲中各段雖然都是對原旋律的原樣重復和不加發展的變奏,但多樣的演奏技法使音樂產生出鮮明的層次和對比,尤其是雙手交替演奏的快速樂段及採用豎琴下行琶音的手法,精煉准確的表達湖南人民對家鄉、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農歷正月初一為一歲之首,稱新年,又稱「春節」。過去這一天雄雞初鳴之時,由男主人起來打開大門,燃放鞭炮,叫「開財門」。早飯一般只吃三十晚剩下的飯菜,寓情「有現成的吃」。而青菜芋頭不能少,以示新一年裡將「清清潔潔,百事如意。」這一天,男女老少都穿新衣,叫做去舊換新。長輩向晚輩和小孩贈送「壓歲錢」,也有向年過花甲的老人送「壓歲錢」的,但一般都改在除夕前送。
從初一起,人們見面相互「請拜年」。新朋好友間要專程登門「拜年」,叫:「恭喜!」或問「新年好」,以前還有「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地方」的說法。春節期間,有請「春飯」的習慣。一般安排在初五以後,將親朋好友邀在一起吃一頓飯,叫吃「春飯」。主要是團聚一起,共敘家常,總結舊年,計劃來年,互相答謝。「春飯」十分講究,要做足十碗菜,過去吃「春飯」時,桌上有魚而不能吃,意思是有魚(余)有剩,年年有餘。
從正月初五至十五元宵節止,為舞獅、舞燈期間,隊前有一人持一紅貼,貼上印有「恭賀新禧」、「恭賀新春」等字樣,這叫拜年貼子。發貼後,獅、龍要進屋拜年,主人見獅、龍來了,要燃放鞭炮迎接,走時要放鞭炮相送,獅、龍走後有一人收紅包,叫做「賞封」。 古代瀏陽有著著名的瀏陽八景:相台春色、楓浦漁樵、鴻客斜陽、雨亭勞草、葯橋泉石、巨湖煙雨、吾山霧霹、中州風月。
現代瀏陽形成了「春賞花、夏漂流、秋品果、冬滑雪」的中南地區獨具特色的旅遊線路。全市生態旅遊資源主要有大圍山、瀏陽河、花木走廊等;紅色旅遊資源主要有胡耀邦故居、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舊址、錦綬堂等;文化旅遊資源主要有瀏陽花炮、瀏陽文廟、譚嗣同故居等。
全市現有景區點40個,國家A級景區9家,其中4A級景區2家,3A級景區5家;星級旅遊飯店6家,其中五星級1家;星級農家樂37家,其中五星級7家。 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
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湖南省長沙市瀏陽東北的大圍山鎮境內,距離長沙市區148千米,屬於羅霄山脈北段。最高峰七星嶺,海拔1607.8米,也是長沙地區最高峰。1992年經林業部批准成立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森林公園面積共7萬余畝,境內植物種類眾多,迄今為止已知有23個植物群系,3000多種植物,60餘種野生動物。其中有國家一類二類保護樹種17種,如南國紅豆杉,香果樹等;國家一類二類保護動物14種,如華南虎,雲豹等;蝴蝶1200多種。
大圍山大力開發旅遊業,其自然風景得到一定的肯定。大圍山有著100多處瀑布,海拔1515米的五子石峰在夏天滿山杜鵑,景勝堪稱一絕。大圍山峽谷漂流,位於大圍山南部的花門河。
周洛
周洛位於長沙、瀏陽、平江三市(縣)交界的社港鎮境內,地處海拔1359.7米的連雲山脈西部,是撈刀河發源地。景區距瀏陽市北50千米,長沙市東70千米,黃花機場60千米。周洛境內人文遺址、自然景觀眾多,在迷人谷上游有月亮潭,形似上下兩水缸口對接,下部裝水呈圓形,上部呈下大上小圓形,上有一斜形瀑布傾瀉入潭,在潭內形成旋轉狀態。周洛還尤以瀑布眾多聞名,三級跌水組成的仙劍瀑布,落差達60米,枯水時,瀑布呈絲簾狀,豐水時,瀑布呈帶狀。高約50米,寬約2—6米的天龍瀑布,上級一瀉而下,中部有一深潭,下級呈「之」字形,全景一氣呵成,好似天龍從天而降,故取名天龍瀑布。人文景觀有鐵墳坪、水口塔、陳家祠堂、顏家屋場,大時餐館等,很有考古價值。
道吾山
道吾山坐落於瀏陽市城北約6.5千米處,西起蕉溪,東達寶蓋,列峰七十一,山巒重疊,群峰競秀。道吾山古時稱白鶴山,又名趙王山,是中外馳名的佛教聖地,景區規劃為六大景區,43個景點,有高峽平湖,千年古松、五老雪暴和千年禪寺,距今1100多年歷史。道吾山峻特奇聳,峰嶺起伏,溝谷縱橫,泉瀑遍布,裸露的岩石無不奇形怪狀,靈岫絕嶠,素有一湖、三洞、六泉、十潭、十三溪、二十八岩、七十一峰之美景,其中「三絕(引路古松群、千年古剎興華禪寺、高山天湖)四奇(煙雨、霧霏、雲瀑、雪霽)」更是久負盛名。
瀏陽湖
瀏陽湖又名株樹橋水庫。位於大圍山西南側、瀏陽河南源小溪河下游高坪鎮,距瀏陽市區33千米,距長沙110千米。2001年6月在庫區批准建立瀏陽市級森林公園,面積237838畝。瀏陽湖森林公園「面清水,背綠山,懷彩燈,綴涼亭」。瀏陽湖所處的株樹橋,是一個有著百年歷史的小村莊,這里的樹木鬱郁蔥蔥四季常青。更令人稱奇的是,在這個位於瀏陽市區東部31千米處的叫做「株樹橋」的小村莊里,出現過近10名百歲老人,村莊也因此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壽星村」。
象形山
象形山位於瀏陽市達滸鎮象形村,西臨官渡鎮潘溪村,背倚連雲山,距瀏陽市區40千米,素有「湘東小桂林」之美稱,2009年被瀏陽市政府確定為自然保護區,該區由紫紅砂礫經自然雕塑,形成一種奇特的丹霞地貌。麒麟岩陡壁高蹺,幾成90度直立於金坑河,直上雲霄,素有「湘東第一岩」之美稱。
古風洞
古風洞又名仙人洞,位於瀏陽市高坪鎮古風村境內,被稱為「湘東第一大溶洞」。古風洞距瀏陽市區約30千米,古風洞在古港—高坪公路左側幾百米處。古風洞是一個典型的喀斯特溶洞,洞深數十里,總面積三萬平方米以上,縱橫延伸兩鄉一鎮,自明朝嘉靖至清代同治的《瀏陽縣志》均有記載,被古人稱之為「天造地設之奧區」。古風洞總面積3萬平方米以上,被譽為「神仙洞府、福地洞天」。
古風洞口有嘉慶四年(1799)所刊《仙人洞破暗記》青石碑,碑文由古風禪寺一高僧智燈主持所著。
石柱峰
石柱峰位長沙市區東北約50千米的瀏陽市社港、龍伏、古港三鎮交界處。其峰矗雲霄,壁立千仞,尖削如柱,因名石柱。峰高海拔1359.7米,高出南嶽山70米,是古城長沙方圓70千米內的最高點。
石柱峰源於連雲山脈的主脈之中。東倚大圍山,北鄰幕阜山,南達道吾山,西隔撈刀河盆地(社港)與龍華山相望。峰頂存有三清殿,還有保存完好的玉皇殿(原名櫻桃觀);峰左有孫思邈的煉葯台、曬葯坪;北有後周(公元951至960年)誥授兵部袁侍郎的鐵墳古跡;西坡有傳為大禹治水所用的拴船樁、雲霧殿、禱雨靈台等古跡。山腰的陳家祠堂,屬明末時期建築,陳家祠堂後有長沙地區最古老的香椿樹。
八大漂流景區
●大圍山龍須峽谷漂流:位於瀏陽河的源頭,坐落於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龍須峽谷風景區。由峽谷漂流、空中漂流、激情沖浪、樂園娛樂四大功能區組成。漂流全程3.8千米,落差168米,彎道29個,漂流時間約80分鍾,屬於強刺激的雙人自助漂流。
●鳳凰峽漂流:「卧龍伏虎龍伏鎮,中南首漂鳳凰峽」。位於龍伏鎮,河道全長3.8千米,總落差198米,歷時90-100分鍾才可漂完全程。景區大小落差33個,其中單個落差百米飛瀑可達35米。
●周洛飛瀑漂流:位於瀏陽市社港鎮境內,距省會長沙80千米,距離株洲120千米,交通十分便捷。「漂流十萬八千里,不如周洛十八米」,周洛飛瀑漂流河道落差大,全長3千米,有一百四十米的落差,非常刺激。採用目前最時尚的「S」型、月弧型、沖浪型、滑翔型等十多漂流風格。
●皇龍峽歡樂森林生態旅遊區:在業界享有「看山張家界,漂流皇龍峽」的盛譽,是全國唯一「雙河道」漂流景區,湖南首家「空中漂流」景區。皇龍峽歡樂森林生態旅遊區現有開發經營旅遊項目有皇龍峽空中漂流、皇龍峽歡樂森林漂流和皇龍峽探險三個項目。
●黃石洞生態漂流景區:地處瀏陽市張坊鎮,與江西銅鼓縣毗鄰,主海拔1100多米,大部分區域至今保持著自然原始生態,森林覆蓋率達98%,年平均氣溫22度。水質清澈,驚險刺激,被知名人士盛譽為「湖南漂流之極品,唯有瀏陽黃石洞」。
●榴花洞漂流:位於瀏陽達滸鎮豐田村,其漂流河道可謂湖南最長,漂程達到2個多小時。全程落差128米,彎道39個。河道兩岸矗立群山,遍布奇花,清澈的水流中可見優柔水草,怪蛙奇魚。
●獅口戰地漂流:位於大圍山鎮瀏河源村,世界名河瀏陽河源頭峽谷,第四紀冰川遺址地。獅口戰地漂流,將驚險的河道設計、逼真的戰場情境和立體的主題體驗融於一身,展現戰爭場景的震撼,為當今中國首家最具體驗感的「實景式」戰地主題漂流,是中國第三代主題漂流的巔峰傑作。
●六疊泉漂流:位於瀏陽市淳口鎮楓林村,距長沙市區60多千米、株洲70多千米、湘潭80多千米。海拔1359米,落差達158米,漂流全程6千米,可漂流時間2個多小時。
瑞翔滑雪
瑞翔冰雪世界座落於瀏陽沙市鎮赤馬湖畔,是中南地區唯一的室內滑雪場,一年365天都能滑雪。離長沙市中心只有50千米,距黃花機場僅35千米。 城區
瀏陽文廟、譚嗣同故居、新算學社舊址、譚嗣同墓、道吾山風景區、天馬山風景區、西湖山風景區、新文路步行街、民俗仿古步行街。
思邈公園位於市區圭齋路、瀏陽河路、319國道天馬橋交叉處以及濟川河與瀏陽河的交匯處,園中有一座山,叫做孫隱山,山下存有升沖觀、洗葯橋、洗葯井遺跡。據《瀏陽縣志》記載,「東城外小山丘伏城隅,傳孫思邈隱處,有洗葯泉、煉丹諸跡」,孫隱山因此而得名。山下原有的洗葯橋,相傳是孫思邈洗滌草葯之處,橋下流水潺潺,岩石嵯峨,呈現出「葯橋泉石」之勝景,是原「瀏陽八景」之一。
東區
紅蓮寺、官渡古鎮、大光寺、王首道故居。
寶蓋寺:位於瀏東新區古港鎮西南部,東臨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北靠平江,西望道吾山南至天涯寨。據有關史料記載,包改動地區佛教文化始於晉,勝於唐。其中寶蓋禪寺始建於唐代,歷史上香火鼎盛,名揚四方,與前面介紹的石霜寺,道吾山上的興華寺、大光洞的大光寺齊名,為瀏陽佛教四大祖庭之一。該寺後山東側有和尚古墓群,多達三十餘。墓內有十二代方丈主持。墓群分墓葬和塔葬兩種類型,坐北朝南。其四座墓塔的塔身塔座均為六邊形,墓塔高一到三米不等,用石塊雕刻而成,底座由三層構成,雕有蓮花瓣中間的塔柱上有墓主的法號等,塔頂呈葫蘆狀,並刻有蓮花,佛教文化氣氛濃厚。在一側石壁上有一摩崖石刻,為明代成化十七年(1481)所刻,豎文,行書,十一行文字分三段,其中有詩雲:「千古萬年間,虛空架碧灣。如虹橫飲水,似月半連山。空藏人行廣,岳嵬客往還。不愁波浪急,長斷寶門關」。
南區
中國花炮文化博物館、文家市秋收起義舊址、胡耀邦故居、楊勇故居、石霜寺。
西區
宋任窮故居、瀏陽花木走廊、仙人湖生態旅遊新城。
北區
王震故居、沙市古蒿山。

❻ 2009年漳州市小學生計算機奧林匹克競賽獲獎名單

2009年長沙市小學生計算機奧林匹克競賽獲獎名單
一 等 獎 (46人)
序號 姓名 性別 區/縣 學 校 序號 姓名 性別 區/縣 學 校
1 賀嘉帆 男 芙蓉區 育才小學 24 肖遠哲 男 雨花區 砂子塘小學
2 賀牧天 男 嶽麓區 湖大附小 25 黃 喬 男 雨花區 雨花學校
3 鄧凱文 男 雨花區 砂子塘小學 26 黃 鑫 男 寧鄉縣 金海實驗小學
4 李渝宏 男 長沙縣 北山鎮中心小學 27 王之翰 男 天心區 幼幼學校
5 吳雨軒 男 市直 麓山國際實驗學校 28 常奕媞 女 長沙縣 北山鎮中心小學
6 艾文程 男 雨花區 砂子塘小學 29 常嗣偉 男 長沙縣 北山鎮中心小學
7 洪海濤 男 天心區 幼幼學校 30 張宇辰 男 開福區 紫鳳小學
8 林國昌 男 天心區 長沙理工大子校 31 劉 睿 男 嶽麓區 中南大學附小
9 熊本寬 男 市直 麓山國際實驗學校 32 常 帥 男 長沙縣 北山鎮中心小學
10 彭屹遙 男 開福區 三角塘小學 33 劉劍成 男 開福區 一師二附小
11 戴德浩 男 開福區 伍家嶺小學 34 張 謙 女 長沙縣 北山鎮中心小學
12 駱軒源 男 天心區 銅鋪街小學 35 熊 犇 男 市直 麓山國際實驗學校
13 吳博斌 男 長沙縣 北山鎮中心小學 36 蘇雨峰 男 天心區 黃土嶺小學
14 陳思聰 男 長沙縣 北山鎮中心小學 37 朱 怡 女 長沙縣 北山鎮中心小學
15 劉研繹 男 天心區 長沙理工大子校 38 丁一開 男 開福區 新竹小學
16 陶 頌 男 長沙縣 北山鎮中心小學 39 萬 琳 女 市直 麓山國際實驗學校
17 歐陽志誠 男 瀏陽市 人民路小學 40 張子意 女 長沙縣 北山鎮中心小學
18 朱科霖 男 開福區 一師二附小 41 盧之傑 男 天心區 幼幼學校
19 馬晨陽 男 天心區 仰天湖小學 42 張承林 男 天心區 仰天湖小學
20 陳小凡 男 天心區 沙湖橋小學 43 毛 帥 男 天心區 幼幼學校
21 周 瑾 男 天心區 幼幼學校 44 陳富鑫 男 長沙縣 北山鎮中心小學
22 楊睿涵 男 市直 麓山國際實驗學校 45 劉理威 男 長沙縣 北山鎮中心小學
23 楊卓林 男 天心區 仰天湖小學 46 曾令彥 男 市直 麓山國際實驗學校
二 等 獎 (109人)
序號 姓名 性別 區/縣 學 校 序號 姓名 性別 區/縣 學 校
1 吳思奇 男 寧鄉縣 金海實驗小學 56 廖 方 女 瀏陽市 人民路小學
2 余行江 男 開福區 長師附小 57 曾 楷 男 芙蓉區 育英學校
3 張 穎 女 瀏陽市 泮春學校 58 陳思遠 男 寧鄉縣 金海實驗小學
4 李鵬程 男 開福區 高沅小學 59 周 鏴 男 開福區 一師二附小
5 陳雄韌秋 男 長沙縣 北山鎮中心小學 60 李 浩 男 天心區 仰天湖小學
6 李霖龍 男 市直 麓山國際實驗學校 61 黎思佳 女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7 王重和 男 雨花區 砂子塘小學 62 羅慧茹 女 天心區 銅鋪街小學
8 葉晟柯 男 天心區 仰天湖小學 63 曾舉鵬 男 長沙縣 暮雲鎮中心小學
9 靳元良 男 芙蓉區 育才小學 64 尹正煜 男 天心區 幼幼學校
10 黃銘潔 女 天心區 幼幼學校 65 王俊傑 男 市直 麓山國際實驗學校
11 江源康 男 長沙縣 北山鎮中心小學 66 曾洵敏 女 芙蓉區 育才小學
12 許康捷 男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67 肖 虎 男 寧鄉縣 蓮花山中學小學部
13 朱沛之 男 雨花區 長塘里小學 68 唐 穎 女 天心區 銅鋪街小學
14 朱家懿 男 市直 麓山國際實驗學校 69 凌錦濤 男 寧鄉縣 金海實驗小學
15 李 傑 男 市直 麓山國際實驗學校 70 文 斌 男 芙蓉區 育才小學
16 王凌霄 男 開福區 國防科大附小 71 劉多麗 女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17 陳 義 男 寧鄉縣 溈山九年制學校 72 肖宇豪 男 瀏陽市 人民路小學
18 童星宇 男 寧鄉縣 金海實驗小學 73 周韞鑫 男 雨花區 砂子塘小學
19 劉之然 男 天心區 黃土嶺小學 74 彭湘鈞 男 芙蓉區 育英學校
20 劉 鎮 男 天心區 銅鋪街小學 75 吳 儀 女 長沙縣 北山鎮中心小學
21 羅賓漢 男 瀏陽市 人民路小學 76 陳凱悌 男 寧鄉縣 金海實驗小學
22 李宇科 男 市直 麓山國際實驗學校 77 魯仁安 男 瀏陽市 人民路小學
23 陳 蔚 男 市直 麓山國際實驗學校 78 董思琦 男 長沙縣 北山鎮中心小學
24 童 逸 女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79 童思遠 男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25 吳紫薇 女 長沙縣 北山鎮中心小學 80 任憶瑩 女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26 曾 宇 男 瀏陽市 黃泥灣小學 81 林中虎 男 瀏陽市 黃泥灣小學
27 譚澤為 男 天心區 仰天湖小學 82 張紅健 男 寧鄉縣 喻家坳中學小學部
28 楊 瑞 男 長沙縣 北山鎮中心小學 83 周啟航 男 市直 麓山國際實驗學校
29 譚伊彬 女 天心區 幼幼學校 84 李海平 男 長沙縣 暮雲鎮中心小學
30 賀 窅 男 寧鄉縣 西沖山中學小學部 85 陳恬甜 女 瀏陽市 柏加完小
31 林中堯 男 天心區 銅鋪街小學 86 陳 銘 女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32 黃旭斌 男 寧鄉縣 蓮花山中學小學部 87 彭翔宇 男 長沙縣 北山鎮中心小學
33 何睿軒 男 雨花區 砂子塘小學 88 陳 薇 女 長沙縣 北山鎮中心小學
34 張紫豚 男 天心區 仰天湖小學 89 封俊帆 男 天心區 幼幼學校
35 唐成傑 男 瀏陽市 人民路小學 90 李戴葉子 女 瀏陽市 嗣同路小學
36 李宇倫 男 芙蓉區 育英學校 91 彭思翔 男 天心區 幼幼學校
37 唐 磊 男 寧鄉縣 資福中學小學部 92 賴雄弢 男 瀏陽市 人民路小學
38 劉 勛 男 寧鄉縣 蓮花山中學小學部 93 彭瑾榮 男 長沙縣 暮雲鎮中心小學
39 趙陽哲 男 瀏陽市 黃泥灣小學 94 魯 芸 女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40 李尚敏 男 芙蓉區 大同小學 95 吳 波 女 寧鄉縣 蓮花山中學小學部
41 劉子健 男 芙蓉區 大同小學 96 張 晗 女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42 舒夢蝶 女 天心區 幼幼學校 97 童思遙 男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43 唐博文 男 瀏陽市 黃泥灣小學 98 黃嘉倫 男 瀏陽市 官渡中學附小
44 匡 喆 男 市直 麓山國際實驗學校 99 張佳玲 女 長沙縣 北山鎮中心小學
45 王博宇 男 瀏陽市 人民路小學 100 曹 野 男 天心區 一師一附小
46 李 尉 男 瀏陽市 人民路小學 101 覃百川 男 芙蓉區 大同小學
47 陳 濤 男 寧鄉縣 溈山九年制學校 102 余 婷 女 寧鄉縣 蓮花山中學小學部
48 劉 嘯 男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103 曾子輪 男 天心區 仰天湖小學
49 張楚豪 男 開福區 長師附小 104 石欽宇 男 長沙縣 北山鎮中心小學
50 常尚雲 女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105 胡喬宇 男 芙蓉區 大同小學
51 肖志安 寧鄉縣 楊林中學小學部 106 王雨瀟 男 市直 麓山國際實驗學校
52 鄧 琛 女 寧鄉縣 資福中學小學部 107 范 婷 女 寧鄉縣 蓮花山中學小學部
53 唐其川 男 瀏陽市 黃泥灣小學 108 劉昀瑾 女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54 張禕芃 男 瀏陽市 黃泥灣小學 109 周子航 男 長沙縣 北山鎮中心小學
55 劉禹寒 男 瀏陽市 黃泥灣小學
三 等 獎 (397人)
序號 姓名 性別 區/縣 學 校 序號 姓名 性別 區/縣 學 校
1 劉海玲 女 寧鄉縣 溈山九年制學校 200 劉 晴 女 寧鄉縣 資福中學小學部
2 劉演昀 女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201 蔣 勁 男 寧鄉縣 道林中學小學部
3 袁 樂 女 長沙縣 北山鎮中心小學 202 廖鈺佳 男 寧鄉縣 明德中心小學
4 李梓英 女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203 龍 強 男 寧鄉縣 蓮花山中學小學部
5 魯思鈺 女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204 程 偉 女 寧鄉縣 金洲鄉金洲中小
6 陳 妙 女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205 尹 歡 女 寧鄉縣 菁華鋪狄家灣學校
7 張 韌 男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206 龔雙雙 男 寧鄉縣 金海實驗小學
8 張心玉 女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207 彭 禎 男 寧鄉縣 金海實驗小學
9 謝敬林 男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208 劉樹名 男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10 陳宇雷 男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209 萬一恆 男 瀏陽市 嗣同路小學
11 周思堯 女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210 張 帥 男 瀏陽市 瀏陽河小學
12 夏伊航 女 天心區 幼幼學校 211 林 敏 女 瀏陽市 雙獅坪中學小學部
13 任愛珍 女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212 蔡曉玲 女 瀏陽市 雙獅坪中學小學部
14 黎培藝 女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213 李祜芝 男 天心區 銅鋪街小學
15 趙 軍 男 長沙縣 北山鎮中心小學 214 譚淦元 男 雨花區 天華學校
16 劉 盼 寧鄉縣 楊林中學小學部 215 任博翔 男 開福區 三角塘小學
17 饒燦遠 男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216 余意旎 女 天心區 幼幼學校
18 肖志康 男 瀏陽市 人民路小學 217 黃碧琪 女 開福區 新竹小學
19 鄧曜洋 男 天心區 銅鋪街小學 218 王梓軒 男 芙蓉區 長鐵一小
20 徐根朴 男 寧鄉縣 金海實驗小學 219 賀 傑 男 寧鄉縣 白馬橋九年制學校
21 李常川 男 瀏陽市 人民路小學 220 胡 芳 女 寧鄉縣 鐵沖中學小學部
22 余 啟 男 寧鄉縣 蓮花山中學小學部 221 聶慶文 女 寧鄉縣 鐵沖中學小學部
23 戴 陽 女 寧鄉縣 金礪實驗小學 222 胡旺小 寧鄉縣 楊林中學小學部
24 彭思思 女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223 廖尚林 男 寧鄉縣 西沖山中學小學部
25 羅賓理 男 瀏陽市 黃泥灣小學 224 劉 植 女 寧鄉縣 東湖塘中學小學部
26 鄔若男 女 寧鄉縣 菁華鋪狄家灣學校 225 黃 浩 男 寧鄉縣 雙鳧鋪中學小學部
27 戴 笠 男 寧鄉縣 金礪實驗小學 226 謝慧敏 女 寧鄉縣 成功塘中學小學部
28 任 麗 女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227 唐 韜 男 寧鄉縣 楓木橋中學小學部
29 曾照中 男 瀏陽市 黃泥灣小學 228 黃 幸 男 寧鄉縣 灰湯中學小學部
30 楊 斌 男 寧鄉縣 鐵沖中學小學部 229 伍雄浩 男 寧鄉縣 煤城中學小學部
31 彭毅彬 男 寧鄉縣 金海實驗小學 230 吳成禹 男 寧鄉縣 金海實驗小學
32 張艷紅 女 寧鄉縣 鐵沖中學小學部 231 李寰宇 男 寧鄉縣 百靈鳥小學
33 吳 琨 男 寧鄉縣 流沙河中學小學部 232 周 荃 女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34 唐 博 男 寧鄉縣 金海實驗小學 233 潘聰雨 男 瀏陽市 人民路小學
35 劉順濤 男 寧鄉縣 金海實驗小學 234 喻金燁 男 瀏陽市 人民路小學
36 楊嘉蔚 男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235 張 磊 男 瀏陽市 雙獅坪中學小學部
37 任 創 男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236 楊 武 男 瀏陽市 雙獅坪中學小學部
38 賀 潔 女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237 黃 翠 女 瀏陽市 雙獅坪中學小學部
39 彭毛小民 男 天心區 幼幼學校 238 周新睿 男 開福區 三角塘小學
40 陳帥明 男 市直 湘鋼三校 239 周金樹 男 天心區 幼幼學校
41 鍾 啟 男 寧鄉縣 金礪實驗小學 240 劉真吾 女 天心區 幼幼學校
42 姜建輝 男 寧鄉縣 鐵沖中學小學部 241 陳李逸凡 男 開福區 新竹小學
43 張 盼 女 寧鄉縣 西沖山中學小學部 242 易曉冬 男 芙蓉區 大同小學
44 陶宇軒 男 寧鄉縣 百靈鳥小學 243 范禮維 男 芙蓉區 大同小學
45 吳鋮晟 男 寧鄉縣 西沖山中學小學部 244 陳紫依 女 芙蓉區 東郡小學
46 寧 彬 男 寧鄉縣 金海中學小學部 245 朱 峰 男 寧鄉縣 玉潭鎮汪家沖小學
47 謝曉鳳 女 寧鄉縣 成功塘中學小學部 246 何歆昱 男 寧鄉縣 南田坪停鍾完小
48 成 浪 女 寧鄉縣 金礪實驗小學 247 李 娟 女 寧鄉縣 鐵沖中學小學部
49 舒 洋 男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248 劉祝琳 寧鄉縣 楊林中學小學部
50 馮子敬 男 嶽麓區 靳江小學 249 羅天駿 寧鄉縣 花明中學小學部
51 常思睿 女 長沙縣 北山鎮中心小學 250 魏 攀 女 寧鄉縣 西沖山中學小學部
52 賀婧怡 女 芙蓉區 火星小學 251 劉勝宇 男 寧鄉縣 東湖塘中學小學部
53 楊 澳 女 長沙縣 北山鎮中心小學 252 張楚雄 男 寧鄉縣 老糧倉中心小學
54 張 靜 女 寧鄉縣 西沖山中學小學部 253 張澤軍 男 寧鄉縣 楓木橋中學小學部
55 何凱迪 男 芙蓉區 東郡小學 254 喻柳江 男 寧鄉縣 心田中學小學部
56 蔣金龍 男 寧鄉縣 西沖山中學小學部 255 曾思偉 女 寧鄉縣 偕樂橋中學小學部
57 任 靜 女 寧鄉縣 道林中學小學部 256 賀 怡 女 寧鄉縣 灰湯中學小學部
58 石卓浩 男 寧鄉縣 金礪實驗小學 257 成林歡 男 寧鄉縣 善山嶺中學小學部
59 余 玲 女 寧鄉縣 蓮花山中學小學部 258 文 韓 男 寧鄉縣 夏鐸鋪中小
60 楊旺乾 男 寧鄉縣 金礪實驗小學 259 周 敏 女 寧鄉縣 龍鳳山中學小學部
61 唐 歡 女 寧鄉縣 東湖塘中學小學部 260 黃 歡 女 寧鄉縣 泉塘中學小學部
62 鍾夢翔 男 寧鄉縣 東湖塘中學小學部 261 劉曉敏 男 寧鄉縣 金海中學小學部
63 袁 蒙 男 瀏陽市 新文學校 262 王英豪 男 寧鄉縣 金海實驗小學
64 楊 港 男 寧鄉縣 麻山中學小學部 263 劉 洋 男 寧鄉縣 金海實驗小學
65 楊信喆 男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264 彭 立 男 寧鄉縣 金海實驗小學
66 汪茹柳 女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265 姚 鑫 男 寧鄉縣 金海實驗小學
67 彭任鋒 男 天心區 仰天湖小學 266 余金州 男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68 李 鋒 男 寧鄉縣 東湖塘中學小學部 267 廖雨冰 男 瀏陽市 嗣同路小學
69 劉曉東 男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268 徐偉鋼 男 瀏陽市 雙獅坪中學小學部
70 楊 新 男 天心區 銅鋪街小學 269 徐彩鳳 女 瀏陽市 雙獅坪中學小學部
71 李悉明 男 芙蓉區 五一中路小學 270 尋鑫平 女 瀏陽市 雙獅坪中學小學部
72 陳 奧 男 雨花區 天華學校 271 祁 瀅 女 雨花區 雨花學校
73 李文書 男 寧鄉縣 玉潭實驗小學 272 肖正浩 男 雨花區 雨花學校
74 唐文波 男 寧鄉縣 橫市中學小學部 273 譚銘翰 男 天心區 幼幼學校
75 劉美玲 女 寧鄉縣 橫市中學小學部 274 袁乾宸 男 天心區 幼幼學校
76 劉金定 女 寧鄉縣 西沖山中學小學部 275 姜 奕 男 天心區 仰天湖小學
77 張陳華 男 寧鄉縣 西沖山中學小學部 276 董熙玉 女 芙蓉區 東郡小學
78 高藝倫 男 寧鄉縣 金海實驗小學 277 劉 豪 男 芙蓉區 東郡小學
79 劉 欣 女 寧鄉縣 金礪實驗小學 278 張祥熙 男 天心區 仰天湖小學
80 吳佳俊 男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279 鍾慧鑫 女 寧鄉縣 玉潭實驗小學
81 徐 攀 男 瀏陽市 黃泥灣小學 280 唐朝宇 男 寧鄉縣 玉潭實驗小學
82 貝 航 女 瀏陽市 黃泥灣小學 281 劉洪偉 男 寧鄉縣 檀樹灣九年制學校
83 黃 謙 男 瀏陽市 柏加完小 282 李卓越 男 寧鄉縣 壩塘中小
84 陳伊嫻 女 瀏陽市 瀏陽河小學 283 黎 婷 女 寧鄉縣 鐵沖中學小學部
85 周 彤 男 瀏陽市 人民路小學 284 楊 亞 男 寧鄉縣 西沖山中學小學部
86 胡瀕午 女 天心區 幼幼學校 285 陳添識 男 寧鄉縣 雙鳧鋪完小
87 姜 慧 女 寧鄉縣 鐵沖中學小學部 286 李一江 男 寧鄉縣 雙鳧鋪雙桂完小
88 唐 萍 女 寧鄉縣 鐵沖中學小學部 287 黃 勇 男 寧鄉縣 喻家坳中學小學部
89 謝璐宇 女 寧鄉縣 成功塘中學小學部 288 曾 歡 女 寧鄉縣 喻家坳中學小學部
90 周 瑩 女 寧鄉縣 流沙河中學小學部 289 何 希 寧鄉縣 湧泉山中學小學部
91 龍俊江 男 寧鄉縣 道林中學小學部 290 周開鑫 男 寧鄉縣 楓木橋中學小學部
92 楊 帥 女 寧鄉縣 蓮花山中學小學部 291 陳 彪 男 寧鄉縣 流沙河中學小學部
93 陳超倫 男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292 宋偉紅 男 寧鄉縣 杉山沖中學小學部
94 余雅倩 女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293 袁雨蕾 男 寧鄉縣 杉山沖中學小學部
95 魯偉鵬 男 瀏陽市 黃泥灣小學 294 羅榮凱 男 寧鄉縣 偕樂橋中心小學
96 朱智宇 男 瀏陽市 黃泥灣小學 295 喻 博 男 寧鄉縣 資福中學小學部
97 陳家瑞 男 市直 麓山國際實驗學校 296 徐 晗 男 寧鄉縣 資福中學小學部
98 倪鑫陽 男 天心區 仰天湖小學 297 袁雨奇 男 寧鄉縣 資福鄉中心小學
99 陳啟舟 男 市直 湘鋼三校 298 黃雨柔 女 寧鄉縣 善山嶺中學小學部
100 譚博文 男 天心區 仰天湖小學 299 賀 真 女 寧鄉縣 善山嶺中學小學部
101 吳思遠 男 寧鄉縣 玉潭實驗小學 300 童 潛 男 寧鄉縣 巷子口小學
102 周 暄 男 寧鄉縣 東湖塘中學小學部 301 許 鵬 男 寧鄉縣 夏鐸鋪中學小學部
103 羅熠樨 男 寧鄉縣 流沙河中學小學部 302 崔 慶 女 寧鄉縣 金洲鄉金洲中小
104 喻偉凡 男 寧鄉縣 灰湯中學小學部 303 梁澤曾宏 男 寧鄉縣 鄧安堂九年制學校
105 崔 超 男 寧鄉縣 道林中學小學部 304 賀震宇 男 寧鄉縣 玉潭中學小學部
106 黎海亮 男 寧鄉縣 夏鐸鋪中學小學部 305 謝星煒 男 寧鄉縣 實驗中學小學部
107 李翔欣 男 寧鄉縣 金海中學小學部 306 周劍嘉 男 寧鄉縣 金礪實驗小學
108 唐樹清 男 寧鄉縣 金海實驗小學 307 黃柏安 男 長沙縣 暮雲鎮中心小學
109 黃佳妮 女 寧鄉縣 金礪實驗小學 308 王德馨 男 瀏陽市 嗣同路小學
110 王奕璠 男 長沙縣 暮雲鎮中心小學 309 謝錦林 男 瀏陽市 黃泥灣小學
111 栗 純 女 長沙縣 春華鎮武塘小學 310 李潔蓉 女 瀏陽市 蕉溪中學附小
112 任錦程 男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311 徐錦東 男 瀏陽市 柏加完小
113 彭筱帆 男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312 彭思敏 男 瀏陽市 瀏陽河小學
114 陳星羽 女 瀏陽市 黃泥灣小學 313 劉育恆 男 瀏陽市 人民路小學
115 曹凌峰 女 瀏陽市 黃泥灣小學 314 周汝豪 男 瀏陽市 人民路小學
116 李 偉 男 瀏陽市 蕉溪中學附小 315 徐錫德 男 瀏陽市 雙獅坪中學小學部
117 黃 超 男 天心區 銅鋪街小學 316 徐明會 男 瀏陽市 雙獅坪中學小學部
118 吳 曄 男 雨花區 砂子塘小學 317 楊 由 女 瀏陽市 雙獅坪中學小學部
119 唐天映 男 天心區 仰天湖小學 318 劉胤虢 男 芙蓉區 八一路小學
120 葉祥宇 男 開福區 新竹小學 319 高鳴飛 男 嶽麓區 中南大學附小
121 龍中傑 男 芙蓉區 東郡小學 320 謝雅馨 女 嶽麓區 靳江小學
122 龔麒升 男 芙蓉區 東郡小學 321 肖家寧 男 嶽麓區 靳江小學
123 徐婧怡 女 雨花區 王家沖小學 322 李夢婷 女 芙蓉區 火星小學
124 胡佳鈺 女 寧鄉縣 玉潭實驗小學 323 李宇翔 男 天心區 仰天湖小學
125 張漾波 女 寧鄉縣 玉潭實驗小學 324 鍾 錚 男 天心區 仰天湖小學
126 周曉軒 女 寧鄉縣 玉潭實驗小學 325 陳同嘉 男 芙蓉區 東郡小學
127 周偉傑 男 寧鄉縣 南田坪中小 326 周 珍 女 寧鄉縣 歷經鋪中學小學部
128 劉 暢 女 寧鄉縣 東湖塘中學小學部 327 黃鑫樂 男 寧鄉縣 歷經鋪中學小學部
129 周興文 男 寧鄉縣 流沙河中心學校 328 喻 杏 男 寧鄉縣 白馬橋鳳形山學校
130 喻宇軒 男 寧鄉縣 流沙河中學小學部 329 金 浩 男 寧鄉縣 黃材中學小學部
131 喻婷薇 女 寧鄉縣 偕樂橋中心小學 330 陳巧靈 女 寧鄉縣 鐵沖中學小學部
132 李柔杉 女 寧鄉縣 偕樂橋中心小學 331 朱志強 男 寧鄉縣 鐵沖中學小學部
133 譚慶齡 女 寧鄉縣 蓮花山中學小學部 332 姜楊帆 男 寧鄉縣 鐵沖中學小學部
134 湯勁松 男 寧鄉縣 實驗中學小學部 333 楊 蓉 寧鄉縣 楊林中學小學部
135 胡焯煒 男 長沙縣 春華鎮武塘小學 334 周 雕 寧鄉縣 楊林中學小學部
136 沈 軻 男 瀏陽市 黃泥灣小學 335 黎亞晴 女 寧鄉縣 西沖山中學小學部
137 仇嘉卉 女 芙蓉區 五一中路小學 336 鍾啟明 男 寧鄉縣 東湖塘中學小學部
138 唐華男 男 市直 麓山國際實驗學校 337 易 霜 女 寧鄉縣 麻山中學小學部
139 肖嘉彤 男 市直 麓山國際實驗學校 338 劉長春 男 寧鄉縣 灰湯中學小學部
140 黃沁康 男 天心區 長沙理工大子校 339 張雅婷 女 寧鄉縣 善山嶺中學小學部
141 姚宇聰 男 天心區 桂花坪小學 340 盧 波 女 寧鄉縣 三仙坳中學小學部
142 凌澤中 男 開福區 一師二附小 341 范冰冰 女 寧鄉縣 蓮花山中學小學部
143 陳銘潛 男 芙蓉區 東郡小學 342 彭 博 男 寧鄉縣 夏鐸鋪中學小學部
144 蔣曾蓁 女 芙蓉區 長鐵一小 343 秦 晴 女 寧鄉縣 泉塘中學小學部
145 林肖漢 男 寧鄉縣 玉潭實驗小學 344 黃金香 女 寧鄉縣 金洲鄉金洲中小
146 鄧 巧 男 寧鄉縣 鐵沖中學小學部 345 劉廣寧 男 寧鄉縣 金洲鄉金洲中小
147 周 密 女 寧鄉縣 橫市中學小學部 346 黃 錚 男 寧鄉縣 鄧安堂九年制學校
148 喻谷良 男 寧鄉縣 心田中學小學部 347 楊錦龍 男 寧鄉縣 鄧安堂九年制學校
149 李宇文 男 寧鄉縣 灰湯中學小學部 348 趙樂陶 男 寧鄉縣 玉潭中學小學部
150 唐梓夷 女 寧鄉縣 資福中學小學部 349 王文傑 男 寧鄉縣 金海實驗小學
151 羅 妍 女 寧鄉縣 道林中學小學部 350 喻 聖 男 寧鄉縣 金海實驗小學
152 胡 騫 女 寧鄉縣 明德中心小學 351 李湘勝 男 寧鄉縣 金礪實驗小學
153 戴恬甜 女 寧鄉縣 夏鐸鋪中學小學部 352 李鵬宇 男 寧鄉縣 金礪實驗小學
154 陳勝強 男 寧鄉縣 實驗中學小學部 353 姜 帆 男 寧鄉縣 玉潭實驗小學
155 陳永林 男 長沙縣 春華鎮武塘小學 354 姜 濤 男 長沙縣 暮雲鎮中心小學
156 陳梓璇 女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355 鄒 晴 男 長沙縣 春華鎮武塘小學
157 陳天明 男 瀏陽市 人民路小學 356 廖凱航 男 瀏陽市 嗣同路小學
158 李帥旗 男 瀏陽市 人民路小學 357 孔夢湘 女 瀏陽市 黃泥灣小學
159 袁 桑 女 瀏陽市 人民路小學 358 李 淼 女 瀏陽市 瀏陽河小學
160 高 亮 男 瀏陽市 人民路小學 359 劉茜儀 女 瀏陽市 人民路小學
161 郭 榆 男 瀏陽市 雙獅坪中學小學部 360 廖偉軍 男 瀏陽市 人民路小學
162 王昊天 男 市直 麓山國際實驗學校 361 尋坤宇 男 瀏陽市 雙獅坪中學小學部
163 陳飛宇 男 雨花區 天華學校 362 高 甜 女 瀏陽市 雙獅坪中學小學部
164 胡天行 男 天心區 仰天湖小學 363 甘博霖 男 雨花區 天華學校
165 童菀清 女 芙蓉區 東郡小學 364 李知寒 男 芙蓉區 火星小學
166 羅漢雄 男 寧鄉縣 玉潭實驗小學 365 李昌華 男 芙蓉區 火星小學
167 陳志武 男 寧鄉縣 檀樹灣九年制學校 366 彭嘉歆 女 長沙縣 安沙鎮時中小學
168 周 利 女 寧鄉縣 歷經鋪中學小學部 367 周 慧 女 寧鄉縣 玉潭實驗小學
169 羅 寧 男 寧鄉縣 鐵沖中學小學部 368 許山江 男 寧鄉縣 城郊中小
170 龔 佩 寧鄉縣 朱石橋中學小學部 369 周 浩 男 寧鄉縣 城郊九年制學校
171 葉君玉 男 寧鄉縣 西沖山中學小學部 370 周鎮敏 男 寧鄉縣 歷經鋪中學小學部
172 劉 歡 男 寧鄉縣 西沖山中學小學部 371 羅玉昭 寧鄉縣 楊林中學小學部
173 宋 婷 女 寧鄉縣 麻山中學小學部 372 陶 星 寧鄉縣 楊林中學小學部
174 潘念香 男 寧鄉縣 雙鳧鋪中學小學部 373 陶 娜 寧鄉縣 楊林中學小學部
175 譚依婷 女 寧鄉縣 楓木橋中學小學部 374 鍾 戀 寧鄉縣 朱石橋中學小學部
176 羅 順 女 寧鄉縣 心田中學小學部 375 肖凡益 男 寧鄉縣 麻山中學小學部
177 喻 嶸 女 寧鄉縣 偕樂橋中心小學 376 黃佩瑜 女 寧鄉縣 雙鳧鋪中心小學
178 宋 巧 女 寧鄉縣 資福中學小學部 377 黃勁瑤 男 寧鄉縣 雙鳧鋪中心小學
179 袁承乾 男 寧鄉縣 龍田中心學校 378 李 璞 女 寧鄉縣 雙鳧鋪雙桂完小
180 鍾 啟 男 寧鄉縣 夏鐸鋪中學小學部 379 歐 霖 寧鄉縣 湧泉山中學小學部
181 向 旭 男 寧鄉縣 泉塘中學小學部 380 喻嘉樂 男 寧鄉縣 偕樂橋中心小學
182 楊 睿 男 寧鄉縣 金海中學小學部 381 夏崢陽 男 寧鄉縣 偕樂橋中心小學
183 陳博軒 男 寧鄉縣 金海實驗小學 382 馬 超 男 寧鄉縣 巷子口小學
184 劉添翼 男 寧鄉縣 金礪實驗小學 383 龍無雙 女 寧鄉縣 巷子口小學
185 李東葉 男 長沙縣 暮雲鎮中心小學 384 吳雪姣 女 寧鄉縣 五里堆中學小學部
186 陳宇鑫 女 長沙縣 北山鎮高興小學 385 朱博凡 男 寧鄉縣 金洲鄉金洲中小
187 熊茂林 男 瀏陽市 人民路小學 386 楊小龍 男 寧鄉縣 金洲鄉關山完小
188 鄧湘斌 男 瀏陽市 人民路小學 387 付 攀 男 寧鄉縣 回龍鋪中學小學部
189 劉 倩 女 瀏陽市 人民路小學 388 蔡非凡 男 寧鄉縣 鄧安堂九年制學校
190 李子洋 男 芙蓉區 五一中路小學 389 胡振華 男 寧鄉縣 菁華鋪狄家灣學校
191 孫映喬 男 芙蓉區 火星小學 390 張真銘 男 寧鄉縣 玉潭中學小學部
192 項 上 男 天心區 幼幼學校 391 王奇瑤 女 寧鄉縣 玉潭中學小學部
193 黃天奕 男 天心區 仰天湖小學 392 丁大宇 男 寧鄉縣 金海中學小學部
194 林晉軍 男 天心區 仰天湖小學 393 姜明軒 男 寧鄉縣 實驗中學小學部
195 劉冠男 女 寧鄉縣 鐵沖中學小學部 394 王 傑 男 寧鄉縣 金海實驗小學
196 陳希文 男 寧鄉縣 成功塘中學小學部 395 鍾嘉懿 男 寧鄉縣 金海實驗小學
197 肖 朋 女 寧鄉縣 成功塘中學小學部 396 胡 楠 男 寧鄉縣 金海實驗小學
198 楊卓勛 男 寧鄉縣 喻家坳中學小學部 397 鄒 文 男 寧鄉縣 金海實驗小學
199 袁賽奇 男 寧鄉縣 資福中學小學部

熱點內容
凹凸君老師你好 發布:2025-04-26 14:06:48 瀏覽:643
中學教師師德師風自查報告 發布:2025-04-26 14:04:48 瀏覽:251
做小學老師 發布:2025-04-26 13:59:10 瀏覽:813
學校師德師風活動總結 發布:2025-04-26 13:50:35 瀏覽:788
飛躍哪個好 發布:2025-04-26 11:25:34 瀏覽:439
金融物理 發布:2025-04-26 11:12:40 瀏覽:678
淮安優路教育 發布:2025-04-26 10:49:00 瀏覽:420
徐州哪個省 發布:2025-04-26 10:43:04 瀏覽:92
奧迪s5怎麼樣 發布:2025-04-26 10:31:37 瀏覽:659
結構怎麼樣 發布:2025-04-26 10:29:20 瀏覽: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