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市第六中學
A. 六高的人治療有哪些方法
六高的人治療有哪些方法?
「六高症」
高尿酸血症(痛風)、高體重(肥胖)、高血壓(高血壓病)、高血糖(糖尿病)、高血脂(高脂血症)、高黏血症。這六中在「痛風」患者中最常出現的症狀,被統稱為「痛風六高症」。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有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痛風」,因為具有發病急驟、疼痛劇烈給人們帶來極大的困擾。
中醫「六高症」的分型
在臨床治療中發現,這「六高」疾病之間彼此相互影響,甚至多種疾病復合,即「代謝綜合征」,因此,在治療某一疾病同時也要關注伴發病。中醫學對六高症的認識,多為本虛標實之證,脾腎虧虛為病機根本,痰濕瘀結為病機關鍵。在此基礎上提出健脾補腎、化痰祛瘀並行之治則。
具體辨證
1.對痛風(高尿酸血症)歷代醫家多認為其與風、濕、痰、火有關。濕、痰、瘀、脾腎虧虛是痛風的基本病理因素。
2.肥胖早在《黃帝內經》時期即有對於肥胖的認識。肥胖的病因與飲食、體質、年齡以及性格因素有關,因過食肥甘,年老體弱,脾虛失運,以致氣血失調,痰瘀互阻,從而導致臟腑功能失衡引發肥胖。
3.高血壓病的中醫證型與氣候、生活環境以及人們的飲食習慣不同而不同。經研究發現近些年來,因人們的體質出現了新的變化,高血壓病的辨證分類逐漸向著瘀血阻絡、痰瘀阻絡證發展。
4.糖尿病古今多從陰虛燥熱論治糖尿病,其辨證分析包括脾胃濕熱、脾虛濕滯、脾虛致瘀、脾病及腎等。糖尿病的發生發展是正虛與邪實相互作用的結果,氣虛和陰虛是始動因素,為本;濕濁、燥熱、痰飲、瘀血是誘發因素,為標;總屬本虛標實之證,臨床發現以痰濕證最為多見。
5.高脂血症大多數中醫學者,基於對脂代謝紊亂造成一系列病理改變引起「證候」的認識,將其歸屬於痰濁范疇。原發性高脂血症的發生與五臟相關,但濕濁內生,總以脾為要;血於脈府中受邪,化生血濁。分為虛、實兩端,實則以痰、瘀為患。
6.高黏血症檢索相關文獻,對高黏血症的中醫病機及辨證認識較少,從臨床表現看與動脈硬化的表現類似,因此,參考中醫學對動脈粥樣硬化的認識來辨識此病。,痰、濕、瘀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關鍵病理因素,邪留血脈、脈絡損傷、脈道枯澀、血府失柔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病機關鍵。
治療原則
1.從痰論治,兼顧健脾。《景岳全書》雲:「夫人之多痰,皆由中虛使然,果使脾強胃健,如少壯者流,則水谷隨食隨化,皆成氣血,焉得留而為痰?」因此,祛痰不忘健脾,標本兼顧。常採用半夏白術天麻湯治療;有因為現代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較大,導致肝陽上亢或肝火上擾,肝木克土,損傷脾胃,脾失運化,痰濁內生者,用黃連溫膽湯治之。
2.從瘀論治,兼顧補腎。現代研究認為,腎虛患者常有血液流變學及微循環不同程度的異常,可見腎虛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血瘀存在。活血化瘀法是治療瘀證的基本原則,具有調暢血行、活血通絡、祛除瘀滯的作用。中醫學素有久病入絡之說及病處固定屬瘀等認識,故在治療痛風時加入活血化瘀及少量蟲類葯物,如丹參、延胡索、水蛭、牛膝、乳沒、路路通等,往往可收事半功倍之效,關節紅腫疼痛之消退尤速。
3.從痰瘀論治。痰、瘀能獨立存在,也可相互化生、互結並相互影響。由痰可致瘀,痰濁內生,濕濁痰阻中焦,閉阻經脈,臟腑功能失調,氣機不暢,血液推動無力則形成瘀滯;由瘀也致痰,氣滯血瘀,血液瘀滯於脈中,則津液停滯不得輸布,形成痰濁。二者常常相兼為病,互為因果,可使疾病加重。此如唐容川《血證論》所述:「瘀血既久,亦能化痰,有痰必有瘀,有瘀必有痰,痰阻血難行,血瘀痰難化。」化痰逐瘀法治之,療效頗佳。
4.從脾腎論治。「脾為生痰之源,腎為生痰之本」,脾失運化,水液代謝失常而成痰濕。若腎氣虛弱,則不能蒸津化氣上潤肺胃,亦生痰飲;腎氣不足,多臟虧虛,使行血、化津、祛濁之力下降,從而產生血瘀、痰濁阻滯脈道。故治療當以健脾益腎為總法,兼以祛濕、化痰、活血等祛除其病理產物。
結束語
通過對各個疾病的病因病機進行分析,發現疾病在發生發展中存在共同的病理因素,病機上既有臟腑氣血功能不足的本虛,又有痰濁血瘀等標實,密切相關,相互影響。臨證要著眼全局,通過整體作用於局部,協調整體,扶正祛邪,從而達到消除病邪、治癒疾病的目的。因此,對六高症的治療,尤其在多種病症同時並存的情況下,不可忽視痰瘀之影響,治療以標本兼治,健脾補腎、化痰祛瘀並行為法。
B. 六高指的是哪幾個
法律分析:臨床一般就有三高一說,諸如高血壓,高血脂,血糖高引起的糖尿病。同屬於心血管疾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 第四條 國家和社會尊重、保護公民的健康權。
國家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普及健康生活,優化健康服務,完善健康保障,建設健康環境,發展健康產業,提升公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水平。
國家建立健康教育制度,保障公民獲得健康教育的權利,提高公民的健康素養。
C. 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有哪些
長沙:
長郡中學、永州四中、桃源一中、益陽市一中、衡陽八中、岳陽縣一中、湘潭縣一中、郴州市一中、澧縣一中、株州市二中、隆回縣一中、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學,明德中學,湖南師大附中,長沙市第一中學,長沙市長郡中學,長沙市明德中學,長沙市周南中學,長沙市雅禮中學,田家炳中學。
岳陽市:
岳陽市第一中學、岳陽縣第一中學、岳陽市十四中、岳陽市十五中、岳陽中學、平江縣第一中學、汨羅一中、汨羅二中、華容縣一中、湘陰一中、臨湘二中。
株洲市:
株洲市一中、株洲市二中、株洲市四中、株洲市八中、株洲市十三中、株洲市南方中學、株洲市九方中學、株洲縣五中、醴陵市一中、醴陵市二中、醴陵市四中、炎陵縣一中、茶陵縣一中、攸縣一中。
湘潭市:
湘潭縣一中、湘潭市一中、東山學校、湘鄉一中、湘鋼一中、湘潭市二中、湘潭市第三中學、湘機中學、韶山學校、湘潭縣五中、湘潭鳳凰中學。
衡陽市:
衡陽市第八中學、衡陽市第一中學、常寧市第一中學、衡東一中、衡南縣第一中學、岳雲中學、衡陽縣第一中學、祁東二中、耒陽二中、祁東一中、耒陽一中、歐陽遇實驗中學·衡陽市鐵一中學。
益陽市:
益陽市箴言中學、益陽市第一中學、桃江縣第一中學、南縣第一中學、沅江市第一中學、沅江市第三中學、安化縣第一中學、安化縣第二中學、益陽市第六中學。
D. 益陽有一些什麼樣的學校
益陽的學校有本科級的是城市學院【分新校區和老校區】。大專級的有湖南工藝美術學院【分兩個校區,一在益陽,一個在長沙】;益陽高等醫學院。還有益陽電視廣播大學、益陽職業技術學院。中學有益陽高平中學【分兩個校區一個在迎風橋鎮一個在歐江岔】、國基中學、益陽第一中學【重點】、益陽二中【改名為了龍州中學】、益陽第三中學、益陽第四中學、益陽第五中學、益陽第六中學【重點】、益陽箴言中學【重點】、等。
E. 益陽六中在哪裡
益陽市第六中學坐落在資陽城區的青龍洲畔,環境優雅,是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益陽市重點高級中學。
益陽市第十六中,也就是通常在赫山區這邊說的六中在滄水鋪。
F. 中考450分在益陽市讀什麼學校比較好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G. 益陽市第六中學的歷史沿革
益陽市第六中學前身為五福小學,1914年立校。學校選址修造於清朝光緒年間的宮殿式建築五福宮(原寶慶府旅益商賈達官作為公共活動場所籌資而建)。
1943年,更名為湖南私立五福中學。
1949年8月,學校由人民政府接管。
1955年,轉設公立益陽市第五中學。
1956年,更名為湖南省益陽市第五初級中學。
1972年,定名為湖南省益陽市第五中學。
1997年,益陽市六中高中部遷址與益陽市五中合並,更名為益陽市六中高中部。
1998年,定名為益陽市第六中學。
2007年底,學校通過湖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專家團評估驗收。
2008年4月,湖南省示範性高級中學正式在益陽市六中掛牌。
H. 益陽市有哪些高中
六中 一中 箴言 十七中 十六 十三中 還有 三中不是 高中
I. 人體的六高一般指那六高
摘要 您好,人體六高是指:高體重、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同、高尿酸。
J. 益陽市升學率最高的10所高中是哪10所
1、南縣一中
南縣第一中學坐落於湖南省益陽市南縣南洲鎮,是湖南省首批省屬重點中學、湖南省重點中學、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湖南省南縣第一中學創辦於1938年,前身為「湖西私立臨時中學」,1958年,學校定名為「湖南省南縣第一中學」。
截至2013年7月,學校轄新老兩個校區,佔地600多畝,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有教學班126個,學生7000多人,教師近600人。
2、益陽市第一中學
益陽市第一中學,位於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桃花侖西路650號,始建於1906年,迄今已有百餘年辦學歷史,現為湖南省示範性高中、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學校北依資水,西傍會龍,校園古木參天,綠瓦紅牆,環境幽雅,書聲琅琅,是益陽市基礎教育的龍頭學校。
學校地處城市中心,是市政府直管的重點中學,與國內外大中小學校廣有聯系。是北京外國語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武漢大學小語種定點招生學校。2017年11月,榮獲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3、益陽市箴言中學
益陽市箴言中學(Yiyang Zhenyan School)位於湖南省益陽市,1980年,學校榮獲「湖南省重點中學」稱號。2004年,學校被定為「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學校的前身是箴言書院,為「咸同中興三名臣」之一的湘軍領袖胡林翼於1854年創辦,解放後學校定名為「益陽縣一中」。1994年,更名為「益陽市十一中」。2001年,正式定名為「益陽市箴言中學」。
4、安化縣第一中學
安化縣第一中學,位於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梅城鎮,其前身中梅書院創自1692年。中梅者,梅山之中也,《漢書》第34卷、《宋史》第80冊都提到了梅山,中梅書院繼承和發揚了梅山文化。
1902年,書院改辦新學,迄今已有百年,先後並甲師、女職、五七大學、縣十三中、英武中學、黎明小學為一校,培養學生三萬餘人。校園文廟月光塘龍門處,牆上的三個圓孔,乃當年書院學子黃自元殿試高中榜眼,承帝詔所開。
5、益陽市第十六中學
益陽市十六中雄居古鎮滄水鋪,前伴溪水田園,後有群山環抱。校園里古樟翳日,綠樹成蔭,99年被授予市級「花園式」學校稱號。2004至2018年,學校已連續15年奪得全區普通高中二本以上上線人數和上線率第一名。
6、湖南省益陽師范學校
學校辦學歷史悠久,辦學條件優越,辦學底蘊深厚。學校脫胎於1551年創建的龍州書院,起始於1925年更名的益陽縣立龍州師范學校。
定名於1949年10月1日(益陽縣立龍州師范學校和湖南省立第五師范學校合並成立湖南省益陽師范學校),恰與共和國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同庚,風雨兼程走過了87年歷程。
7、益陽市赫山實驗學校
2006年9月經益陽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全市第一所九年一貫制民辦公助學校。由益陽市赫山區政府與民營企業家李南枋先生聯合創辦,李南枋先生為學校董事長。
學校坐落於素有「魚米之鄉」、「黑茶之鄉」美譽的古城益陽,處在交通便利的桃花侖東路石神路口,佔地面積70多畝,總建築面積33000多平方米。
8、益陽市第二中學
坐落在資江南岸的龜台山上,早在明朝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這里就創建了「龍洲書院」,成為當時益陽的最高學府。現在益陽市二中是全市規模最大的普通中學之一。所屬地區為資江南岸的龜台山。
9、益陽市第十三中學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由新橋河整體搬遷至益陽市城區中心。學校佔地面積約80畝,是一所地理位置優越、生活環境優雅、人文氣息濃郁、教學質量優良的普通高級中學。
學校基礎設施完備,技術裝備精良,按國家標准建設的實驗室、電教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室、音樂美術室、廣播系統、網路系統、監控系統等一應俱全,是益陽市率先裝備高檔實驗設備的學校之一。
10、益陽市第六中學
湖南省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湖南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益陽市第六中學創辦於1914年,前身為五福小學,其間七度易其名,1998年學校更名為益陽市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