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大學校園圖片
寧夏大學校園內的地標性建築有如下幾種:
咖啡館:這位於懷遠校區,和剛剛的紀念館距離比較近,是寧大唯一一個咖啡休閑的場所,裡面可以和朋友們暢談,喝點小飲品,是比較悠閑的。
拐角樓:拐角樓」是寧夏大學最古舊的建築「拐角樓」建於1959年夏天,為寧夏大學校本部年代最久的一座建築,也是寧夏大學校本部現存唯一的一座建校時期的老建築。樓體高三層,中間是走廊,兩旁為房間,每層30間,是歷史非常悠久的老樓,是寧夏大學發展歷史的見證。
寧夏大學的校門:有特色的是賀蘭山校區和懷遠校區的大門,有氣勢,也可能是新建和翻新的緣故,看起來能讓人覺得比較有質感,作為一個學校的門面能夠吸引人進來參觀。
大益愛心茶室:大益愛心茶室是一個充滿古風的地方。這里的裝飾以復古為主題,服務的學生們穿著漢服,非常漂亮。
② 寧夏大學是211嗎
寧夏大學是211大學。
寧夏大學(Ningxia University),簡稱「寧大」,學校坐落於賀蘭山下有著「塞上湖城」美譽的歷史文化名城銀川市,是教育部與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的以文、理、工、農為主體的綜合性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高校,是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和「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實施高校,是國家教育部首批批準的招收留學生和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培養高校。
寧夏大學是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建的綜合性大學,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等次學校。
寧夏大學始建於1958年。1997年12月,寧夏大學與原寧夏工學院、銀川師專(含寧夏教育學院)合並;2002年2月,與寧夏農學院合並,組建了新的寧夏大學,揭開了學校改革發展嶄新的一頁。學校坐落在歷史悠久、風光秀麗的塞上歷史文化名城銀川市,校園樓宇林立、花木繁茂、環境幽雅,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
在5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不斷弘揚「不怕困難,不畏風寒,根深葉茂,本固枝榮」的「沙棗樹」精神和一代代寧大人「艱苦創業、負重拼搏」的傳統,勇於創新,開拓進取。特別是近年來,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重點建設寧夏大學」和「努力把寧夏大學辦成高水平大學」的戰略決策,學校著力「補歷史欠賬、抓當前建設、打未來基礎」,各項事業快速發展。
學校現有三個校區,佔地面積2307畝,校舍建築面積64萬平方米,教學實驗農場1695畝。在校教職工2700餘人。面向27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現有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在校生16000餘人,研究生2800餘人,少數民族預科生3200餘人,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在籍學生14000餘人。公開出版學術期刊4種,《寧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多年入選教育部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1995年成為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西北地區寧夏主節點。擁有現代化的數字化圖書館和多功能體育館。學校固定資產12.5億元。
學校設有23個學院。現有9個學科門類中的68個本科專業。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7個自治區級重點學科,7個「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1個「211工程」重點培育學科,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9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50個二級學科碩士點,5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有民族學、水利水電工程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設有能源化工、設施農業、生物技術、生態恢復、土建與水利工程5個自治區院士工作站。現有國家大學生素質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8個、雙語教學示範課程建設項目1個、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50項。
重點學科建設
國家重點學科(2個):草業科學、中國少數民族史(培育)。
「211」工程重點學科(7個):中國民族史學理論與回族史西夏史、草業科學與生態工程、西北特色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旱區節水灌溉與水資源調控、煤炭化學化工與節能減排、寧夏地區教師教育發展、數學力學及工程技術科學。
自治區級重點學科(17個):專門史、漢語言文字學、區域經濟學、民族學、英語語言學、應用心理學、人文地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應用化學、草業科學、水利水電工程、應用數學、基礎數學、作物栽培與耕作學、凝聚態物理、臨床獸醫學、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學校專職教學科研人員中高級職稱人員佔50%,碩士、博士學位人員佔80%左右。柔性引進院士16人,19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41人入選自治區「新世紀313人才工程」,1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人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2人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獎」,2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3人被遴選為教育部中文、物理、生物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4人入選寧夏回族自治區首批「百人計劃」。
學校擁有一批水平先進、設施完善的實驗室和科研基地。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近2億元。現有各類科研機構38個,各學科領域實驗室93個。能源化工(天然氣轉化)重點實驗室、西北土地退化與生態恢復重點實驗室為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寧東基地煤化工資源循環利用實驗室為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西部特色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重點實驗室、西北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重點實驗室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葡萄與葡萄酒工程研究中心、旱區現代農業水資源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夏學研究院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學校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強化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出台了《關於加強本科生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培養的若干意見》,制訂了實施方案,修訂了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建設要求。按照「基礎扎實,人格健全,有就業能力和發展潛力」的目標培養應用型人才,確定了「加強基礎、突出實踐、發展特長、注重創新、分流培養」的教學改革思路,並且通過構建兩個方案(專業培養方案、人格培養方案)、打造三個平台(課程建設平台、實踐能力培養平台、創新能力培養平台)加以實施。學校力求通過努力,使所有本科生以不同方式參與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活動,並且使其中30%的學生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
學校的科學研究工作持續穩步擴大規模,重點推進「優化科技資源強能力、集中科技服務上水平」。圍繞「提升內涵,強化特色」的總體目標,以制度創新為突破口,強化科研激勵機制,持續推進原始創新,集中開展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在科研項目承擔方面,「十一五」以來,學校先後承擔自治區級以上科技項目800餘項,經費總量比「十五」期間增加了4.5倍。重點重大科技項目實現重要突破,先後承擔和完成了「黃河河套地區鹽鹼地改良及脫硫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等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資源高效利用與生態環境安全重大問題研究」等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前期研究專項項目和課題,以及國家科技攻關計劃項目、國家農業成果資金轉化項目、「863計劃」引導項目、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948」項目等重大項目(計劃)60餘項。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40餘項,自治區級以上哲學社會科學項目168項,自治區科技攻關等自然科學類項目320餘項。學校先後與自治區5個市、10餘個龍頭企業及區內100餘家中小企業建立了全面合作關系,簽訂合作協議,開展實質性合作和廣泛服務。科技成果方面,取得了一批標志性成果,並在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創新獎、自治區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等方面實現了突破。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把對外合作交流作為學校內涵建設的重要抓手,形成了「一體兩翼一個平台」(服務學校整體對外開放戰略;國際合作,國內合作;校友工作網路)的對外合作交流工作格局。國內合作在深化、創新與上海交大對口支援工作模式的基礎上,先後與山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吉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昌大學、福州大學、上海師范大學等9所高校開展了實質性的交流合作,形成「一對九」的合作格局。國際合作立足於民族區域特色和特色優勢學科,以中日國際聯合研究所、西夏學研究院、回族研究院以及阿拉伯語人才培養,阿拉伯文化研究和生物技術、生態學研究為平台,先後與日本島根大學、創價學會(大學),阿聯酋迪拜大學,美國密蘇里州立大學,挪威紅十字會北歐世界聯合學院等十幾個國家的十多所高校結為重點合作夥伴。寧夏大學是教育部批準的招收留學生和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培養高校,自1992年以來,先後有20多個國家的近千名留學生來校學習。與阿聯酋迪拜大學聯合建立了海灣地區第一所孔子學院。學校的校友工作有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先後成立寧夏五市校友會、銀川工商企業界校友會及北京校友會。
近年來,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全國文明單位」等。
③ 寧夏大學(211院校)。。。
大學還不錯,在我們這里口碑還行,不過本地人還是希望出去外地上學的多一點……現在歸在二本里,但已是211大學了,學校里有一本專業和二本專業,英語系最好,一本專業沒的說,二本有待考證……一般保底學校報的就是寧大
④ 寧夏大學是985還是211
寧夏大學是211大學。學校佔地面積2938畝,教學實驗農場1890畝,校舍建築面積87萬平方米。在校教職工2690人。面向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現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9296人,研究生6355人,少數民族預科生997人,在校留學生179人。
學校現有「化學工程與技術」1個世界一流建設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群」和「民族學學科群」2個「部區合建」優勢特色學科群,「草業科學」1個國家重點學科、「中國少數民族史」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寧夏大學其他情況簡介。
學校還有18個自治區重點學科,8個「十三五」自治區優勢特色學科、8個「十三五」自治區重點學科,16個自治區一流建設學科。7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6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以上內容參考寧夏大學——學校簡介
⑤ 寧夏大學好不好
個人觀點
寧夏大學很不錯,不管從那個方面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總結
作為一個求知者,我們挑選學校最關心的就是學校怎麼樣。寧夏大學真的不錯,他也是211高校,不管從教學,還是從生活,都可以達到一個很高的程度。
歡迎各位學弟學妹報考寧夏大學!!!
⑥ 寧夏大學中衛校區如何
寧夏大學中衛校區還可以。
寧夏大學中衛校區(以下簡稱中衛校區)經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於2014年4月17日
2014年8月首批招生並開展正常的教育教學。2016年1月,中衛校區整體移交寧夏大學獨立辦學。
中衛校區自建設以來,在學校黨委行政的堅強領導下,在中衛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下,緊緊圍
培養質量,以教育教學為中心,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核心,以服務地方產業發展為重點,緊密對接
要,加強教育教學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堅持打基礎與謀長遠相結合,統籌推進、協調
探索打造區域特色鮮明、服務地方能力突出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示範校區。
校園環境:
中衛校區坐落於中衛市沙坡頭區西南,佔地面積555.13畝,規劃建築面積17.68萬平方米。建有
公樓、實訓樓、實驗樓、圖書館、報告廳、大學生活動中心、教師公寓、學生公寓等39幢建築。
校區
學合理的校園分區,將校園文化傳統和地域文化特色相結合,打造「以湖融景、以樹融景」,與中衛市
「五館一中心」融為一體,建成大學校園、市民公園、城市景點「三位一體」的寧夏「最美」大學校園。
2020年1月,寧夏大學對中衛校區進行綜合改革,成立了文化旅遊學院、商學院、智能工程與技
衛校區公共教學部。2020年共有旅遊管理、旅遊管理(旅遊規劃)、會計學(財務)、信息管理與
網路工程(物聯網技術)、軟體工程(雲計算、大數據)等6個招生專業,現在在校生2800餘名,教職工63人。
⑦ 寧夏大學,寧夏醫科大學和北方民族大學哪個最好
寧夏大學考研資料網路網盤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eyuDbiL0VLNoQGfJT9BWw
北方民族大學是中央部委直屬綜合性民族高校,直屬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正部級),是「省部共建」高校(國家民委先後與中科院、教育部、寧夏自治區共建北方民族大學),具有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授予權。
北方民族大學簡稱:「北方民大」、「北民大」。校園風景優美,有著「花園式校園」的美譽;教學、生活、娛樂配套設施齊全;地處銀川市區,交通便利。
北方民族大學既有一本招生,也有二本招生(具體以所在省招生政策為准)。
⑧ 寧夏大學A區就是北校區嗎
寧夏大學A區就是北校區。
地址詳情:
最近的公交站為寧大北校區站。
途徑公交車:26路101路106路
⑨ 寧夏大學在211高校中處於什麼水平
這個問題作為剛畢業的寧大學生很有發言權了
首先,寧夏大學在211高校中處於末流位置,因為地理位置較為偏僻且經濟人口落後,師資力量也很薄弱,但從這兩年開始實施人才引進計劃,逐步引進高等學校優秀的博士畢業生或者海歸博士。因此寧大的發展前景良好,在未來有望發展成為西部一流大學。
學術環境:目前寧夏大學分為ABC三個校區,分別為賀蘭山校區,懷遠校區,文萃校區。其中B區,C區有圖書館及實驗樓,A區有新建的科技樓及學校的主樓。圖書館共有6層,分別有相應學科的大量叢書,圖書館內環境優美,設施齊全,學習氛圍良好。
因此寧大對於分數並不是很高的同學給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哦,寧大歡迎你們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