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戲曲進校園活動

戲曲進校園活動

發布時間: 2022-05-24 22:01:58

① 小練筆戲曲進校園100字

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就是守護民族和國家過去的輝煌、今天的資源、未來的內希望。2014年10月容15日總書記出席了文藝工作座談會,並發表了長篇講話,體現了黨中央對文藝工作的高度重視。
一個民族的文化,積淀著這個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全民族生存發展的不竭源泉,而一個城市的文化,記載的則是這個城市特有的文化文明。......地處中原腹地,戲曲文化底蘊深厚,是......的發源地。........作我市的一張文化名片!讓學生了解、學習.....戲曲文化是傳承民族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需要,也是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高青少年藝術修養的有效載體。
今天我們在.......進行「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夠提升同學們對傳統戲曲文化、對......藝術的認知。讓我們老少同心、代代協力,共同把我們........藝術傳播出去、發揚光大。

② 戲曲將進入校園了嗎

為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2017年,《關於戲曲進校園的實施意見》出台,其中明確提道,2018年,戲曲進校園活動蓬勃開展,戲曲教育豐富多樣,爭取實現全國所有大中小學每個學生每年免費欣賞1場優秀戲曲演出。2020年,戲曲進校園實現常態化、機制化、普及化,基本實現全覆蓋。

此外,據媒體報道,史家分校、板廠小學、史家小學、109中學小學部等10多所學校已經與中國戲曲學院、中國京劇院等大專院校和專業團體建立起「傳、幫、帶」的京劇文化教育基地。目前,北京市東城區共建立了學生京劇藝術社團38個,京劇興趣小組80多個。來源:中國新聞網

③ 戲曲進校園活動有哪些

(一)組織優秀劇目演出。
結合學校教育實際及學生身心特點,選擇優秀、經典的戲劇藝術作品,由省、市、縣(市、區)三級專業藝術表演團體赴各級各類學校演出。
各級各類學校要充分利用學生課外活動時間,積極邀請組織國家級中央民族樂團和中央戲劇學院、省級藝術院團和優秀市縣藝術院團等有計劃的赴縣市區中小學校演出秦腔、話劇、交響樂、歌劇、芭蕾舞、民族民間音樂歌舞、地方戲曲等經典作品。
要結合本地本校實際,邀請戲劇藝術專家開展藝術教育專題講座,引導學生走進劇院、走進美術館等參加欣賞音樂會、藝術精品展、重點劇目演出等活動。
組織優秀高校學生藝術社團和地方藝術院團開展赴轄區學校演出交響樂、民族音樂、舞蹈、戲劇和戲曲等活動。
(二)列入課程計劃。
遵循國家課程要求,積極探索戲劇教學進課堂。
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普通高中要分別按照《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准》(2011年版)、《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准》(實驗)的要求,開足開齊有關戲曲文化的課程內容,完成教學任務;各中小學校要按照咸陽市教育局《關於普通高中新增地方課程課時學分安排的通知》要求,在地方課程中開設好「地方戲曲」和「電影藝術與欣賞」等課程。
(三)開展教師培訓。
加強師資培訓,依託高校、專業藝術院團的戲曲、話劇、歌舞劇等專業專家,採取市、縣、校三級培訓,對轄區有特長的教師、音樂舞蹈教師進行戲劇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理論水平和專業教學技能。
各級各類學校要充分利用當地戲曲、話劇、歌舞劇等專家、優秀骨幹教師,開展音樂舞蹈之類教師培訓,增強教師的戲劇專業知識和組織戲劇類課堂教學的能力。
要選派市級優秀骨幹教師,為縣、校藝術類教師開展縣級培訓,力爭讓每個藝術教師都能接受到戲劇專業知識的培訓。
(四)組建戲劇社團。
各級各類學校要根據所在地區戲劇種類現狀和學生戲劇愛好、專長實際,建立不同劇種的學生戲劇興趣小組或戲劇社團組織,為校園戲劇群體和個人提供學習交流平台。
利用音樂課、大課間、活動課以及第二課堂組織學生進行戲曲唱段的學唱。
鼓勵中小學校聘請戲曲專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擔任學校兼職藝術教師,確保每校每年至少舉辦一次戲劇知識講座,傳授戲劇藝術精粹,進行戲劇文化知識普及,推動校園戲劇興趣養成,並鼓勵開展校際交流合作。
(五)培育戲劇特色學校。
各級各類學校要加強課程建設、戲劇演出、普及教育、社團建設、特色活動、成果展示、幅射帶動等內容建設,努力創建戲劇工作特色學校和工作基地。

(六)舉辦戲劇成果展示活動。
各級各類學校經常性開展校園、校際戲劇表演活動。
在各縣校集中展演的基礎上,舉辦每年一次中小學校戲劇展演活動,不斷推出戲劇新人新作,繁榮校園戲劇藝術,要將優秀人才納入「藝術小人才」、「藝術特長生」選拔范圍,全面展示全市學校戲劇教育教學成果。

④ 我校為了將戲曲文化引進校園,促進校園文化建設,准備在學生中開展一次關於「戲曲文化進校園」的活動

1、(1)辦一期關於戲曲文化的黑板報(宣傳海報)
(2)開設一個戲曲文化的專欄或:開展有關戲曲文化的講座;在班上開展戲曲文化的語文學習活動
2、如:(1)你贊同把地方戲曲引進校園的做法嗎?(A、贊同;B、不贊同;C、無所謂)
(2)你喜歡我們的地方戲曲嗎?(A、喜歡;B、不喜歡;C、無所謂)
3、如:小華同學,地方戲曲雖然是舊文化舊事物,也可能與我們的學生生活有差距,但卻是我們地方文化的瑰寶,將之引進校園,能讓更多的同學了解它,有利於對地方文化的保護。不如你試著去接受它,也許,你會發現裡面有許多值得我們欣賞的精彩之處呢。

如何看待戲曲藝術進校園

首先,中國傳統戲劇的傳承和保護需要立足於舞台藝術的實踐經驗,根據傳統戲劇的傳承特徵,採用「專業化(職業化)保護」的方式進行有效提高,強化對於傳統戲劇的傳承和推廣,由此形成傳統戲劇在傳統劇目挖掘、傳承人的代際傳承、傳承單位的團體表演、保護項目的推廣等環節的長效保護,將傳承真正落實在表演藝術的傳續上。
其次,在傳統戲劇的保護過程中,需要始終貫徹分類指導的原則,明確四級名錄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確定各級保護原則,避免當前傳統戲劇類非遺項目的無序化走向。
再次,在傳統傳承人認定基礎上,根據縣、市、省、國家級名錄的序列,尊重「表演團體」在傳承中的作用,將綜合了多元行當、多元演職人員的表演團體、班社等列入代表項目傳承人行列,逐漸改變「傳承人」能夠傳承個人藝術而無法傳承戲曲的被動局面。根據具體劇種、具體院團的需要,採用「團帶班」的形式,將表演團體發展需求與人才有效培養結合起來,用「團帶班」的舞台表演實踐,帶動戲曲後繼人才的承續,同時將表演團體所帶「班」與戲曲職業院校專業化人才培養的學科教育結合起來,強化傳統戲劇後繼人才的隊伍建設,使師徒相授的倫理價值與「團帶班」的實踐價值和學校教育的人文價值得以結合。根據特定劇種的需要,同時探索特殊的家庭血緣傳承、村落宗族傳承等模式。
同時,可以藉助崑曲挖掘、整理、傳承經典摺子戲的經驗,將摺子戲為主體的經典劇目傳承列入非遺評價體系,將摺子戲和經典劇目的量化,作為傳承人累代相承藝術的重要方式。藉助當前已經普遍適行的「進校園」「進社區」「非遺日」等公益活動,將摺子戲和經典劇目的排演、推廣,與社區文化建設建立聯系,用戲劇經典來夯實群眾文化生活,讓傳統戲劇擁有更廣泛的觀眾群體。
最後,還需要鼓勵民間組織對於戲曲經典的研修、傳習和搬演,藉助地域文化的力量,將戲曲與地方文化生態結合起來,延續和推廣劇社、曲社、票社等民間業余組織對傳統戲曲普及的重要經驗。

⑥ 《難忘的戲曲進校園活動》的作文300

京劇進校園

今天我看了一則新聞叫京劇進校園,這則新聞主要講的是讓小學生內學京劇,因為京劇是國容粹。我看京劇表演覺得很新奇,那長長的拖音竟很優美,大部分歌曲拖音就不好聽了。
我聽了電視新聞對京劇的簡介,對京劇印象還不太深刻,於是我又看了一些京劇節目。我發現京劇唱一句話要很長時間,聽起來挺讓人著急的。我看京劇的唱詞跟我們現在的歌曲詞不太一樣,有點像古代的詩詞。京劇臉譜就像繪畫作品一樣。京劇中打得場面和電影中打得場面不一樣,它不會讓我們看到流血的情景,讓我看了還想看,一點也不厭煩。
我覺得京劇進校園很好,但是由誰來教呢?音樂老師不會唱京劇,唱音樂和唱京劇的口型不一樣,京劇講究唱念作打要從小練習,老師現在這么大年齡才學習京劇,有點困難吧。再說南方和北方的口音不一樣,讓廣東人說普通話都很困難,別說唱京劇了。我覺得不如讓喜歡京劇的學京劇,喜歡流行歌曲的學唱流行歌曲,喜歡樂器的樂器。

⑦ 戲曲進校園要跨過哪些坎兒

入門 需要深淺適宜
「中小學的戲曲課程一定要與專業教育區分,以素質教育為目的,課程要注重知識性、專業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的『四性合一』,讓學生了解戲曲中的各類知識,突出中華美德思想,讓學生真正體會戲曲的樂趣。」在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院長劉侗看來,中國戲麴生態除了需要專業演員之外,更需要觀眾。中小學學生學習戲曲不是為了做演員,而是通過戲曲教學讓他們了解戲曲、熱愛戲曲、熱愛中華文化,從骨子裡植入民族精神。
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活靈活現的講解,不僅使學生們從深層次上理解戲曲,同時也激發了他們對於中國歷史與傳統文化的興趣。
授課 避免泛泛而談
戲曲進校園不能停留在校園活動等淺表層面,還要有真正適合學生身心特點的教材與教學,缺乏系統的教學設計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另一個問題。「必須要有一套教材。這件事正在醞釀,每個成長階段的學生都有不同的需求,編寫科學的教學材料,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不僅是為了解決教師困惑,更是對學生負責的體現。」
長久 需要專業的師資
「最好有專業的師資為學校帶來扎實有效的課程與指導,與此同時,要積極培養校內多元的師資力量,無論是在課程管理還是教學等方面,都能發揮持久的作用,讓國粹藝術真正紮根校園,滲透在日常當中。

⑧ 五年級日記戲曲進校園五百字日記

今天,在我校開展了第一屆「戲曲進校園」活動,我們懷著興奮的心情去觀看了戲曲表演。
小時候,看見自己的爺爺和奶奶看戲曲時,我總認為他們實在很老土,趕不上潮流,可今天我欣賞了戲曲後,我才被戲曲震撼了。我現在才感受到什麼是「不看戲曲的人,枉做中國人」。不是嗎?這些戲曲,就像我國的一部部歷史,只有懂得欣賞它的人,只有懂得關注它的人,只有懂得挖掘它的人,才稱得上是真正的中國人。因為他們深深地明白一個道理,戲曲是我們的國寶,戲曲是我們的國粹,戲曲是我們的國劇呀!我們怎能忘記它們?如今的社會,我們這些青少年們的視野,已經轉移到流行音樂、影視和網路,我們似乎已經忘記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其實,當我們細心的欣賞我們的戲曲時,我們就會發現它們猶如一個個精彩的歷史故事,將歷史的畫卷一一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將我們帶入了歷史的隧道,讓我們身臨其境,讓我們感慨不已。
戲劇進校園有感
我是一名高中生,來自鄭州市第五十三中學。在參加活動中,我感受到戲曲是我國傳統藝術的瑰寶,需要有人去延續傳承。其中,最讓我感興趣的是黃梅戲。據了解,黃梅戲舊稱黃梅調或採茶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也是與徽劇、廬劇、泗州戲並列的安徽四大優秀劇種。黃梅戲源於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處黃梅一帶的採茶調,清末傳入毗鄰的安徽省懷寧縣等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結合,並用安慶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漸發展為一個新生的戲曲劇種.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朴細致,以真實活潑著稱,成為演繹、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手段
在那天我們觀賞了眾多戲劇,還有戲劇大師親自給我們講解戲劇的知識,是同學們更深刻的了解到中華傳統藝術的魅力,那天的天氣晴朗,藍天白雲,映襯這戲劇的舞台,更顯得自然和諧,賞心悅目,我也深深感受到了戲劇的魅力,我相信大家也一定有跟我相同的感受,至此,有感而發。
戲曲進校園
戲曲源遠流長,是我國的經典,不同地方的戲曲有不同的風格和特色,它讓人賞心悅目,其情節有的催人淚下,有的振奮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
小的時候,看見自己的父母看戲曲時,我總認為他們實在太老土,趕不上潮流,打死我我都不會去看那老掉牙的玩意。
俗話說:「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親口嘗嘗。」不嘗不知道,一嘗嚇一跳呀!今天的語文課上,當我珍惜仔細欣賞了中國別具一格的戲曲時,我真是為之震撼,原來我們中華民族的戲曲是那麼的有藝術魅力呀!我真是井底之蛙呀!這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貝,外國人又怎麼能比得上?難怪呀,老一輩的人都是那麼的熱衷於這些戲曲,那麼喜愛戲曲。
我現在才感受到什麼是「不看戲曲的人,枉做中國人」。不是嗎?這些戲曲,就像我國的一部部歷史,只有懂得欣賞它的人,只有懂得關注它的人,只有懂得挖掘它的人,才稱得上是真正的中國人。因為他們深深地明白一個道理,戲曲是我們的國寶,戲曲是我們的國粹,戲曲是我們的國劇呀!我們怎能忘記它們?如今的社會,我們這些青少年們的視野,已經轉移到流行音樂、影視和網路,我們似乎已經忘記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其實,當我們細心的欣賞我們的戲曲時,我們就會發現它們猶如一個個精彩的歷史故事,將歷史的畫卷一一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將我們帶入了歷史的隧道,讓我們身臨其境,讓我們感慨不已。
戲曲的藝術魅力,我們怎可忘記?我們要多去欣賞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讓它永遠永遠放光芒,讓它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熱點內容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 發布:2025-04-23 15:18:55 瀏覽:906
英語扇貝 發布:2025-04-23 15:13:09 瀏覽:376
網頁如何全屏 發布:2025-04-23 15:03:09 瀏覽:578
輔導數學初二 發布:2025-04-23 13:43:23 瀏覽:67
千萬英語 發布:2025-04-23 13:11:39 瀏覽:137
教師絲襪教師小說 發布:2025-04-23 12:40:54 瀏覽:265
什麼時候是安全期 發布:2025-04-23 12:31:30 瀏覽:260
新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 發布:2025-04-23 12:24:20 瀏覽:414
燕窩是什麼 發布:2025-04-23 12:19:11 瀏覽:767
淺的英語 發布:2025-04-23 12:03:39 瀏覽: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