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涪陵第五中學校
⑴ 涪高中是涪陵第五中學校嗎
不是,
涪高, 即全名為 : 涪陵中學(涪陵高級中學)
涪陵中學創辦於1905年,是一所歷史悠久的百年老校。學校位於涪陵區李渡高科技園區和師院新區,具體在,涪陵長江二橋北橋頭處,即李渡長江大橋,學校佔地面積210畝,
涪陵中學的前身叫涪州官立中學堂,創立於1905年(清光緒31年),校址在北岩原涪州官立師范中學處。民國元年改名為涪陵縣立中學校,10年,設立於城內冠蓋里(今涪五中處)。30年秋,增辦高中,更名為涪陵縣立中學(簡稱縣中)。1949年11月涪陵解放,人民政府接管學校。1950年3月,人民政府將「四川省立涪陵中學」、「涪陵縣立中學」、「涪陵縣立女子中學」,三所學校合並成一所完全中學——「省立涪陵中學」,任命周普為第一任校長。接著川東行署成立時,就更名為「川東區涪陵第一中學校」。當年5月,又將私立「新民中學」(涪光中學、益輝中學、建成女中三所學校合並而成)並入我校。1952年秋,南川中、長壽中學的部分學生並入我校,又命名為「四川省涪陵中學校」。1954年下期,高初中分校。高中部遷往烏江邊群沱子,55年命名為「四川省涪陵高級中學校」;初中部仍留在秦義園,55年命名為「四川省涪陵高級中學校」。61年,又將涪三中的高中部合並過來。63年,學校開始招收初中生,又改為「四川省涪陵中學校」。1964年1月,校址由烏江邊群沱子遷往李渡鎮太乙門(原四川省第三榮軍學校),經省政府正式命為「四川省涪陵中學校」,重慶直轄後,更名為「重慶市涪陵中學校」至今。
涪陵第五中學校. 涪陵五中
重慶市涪陵第五中學校位於涪陵城西長江之濱,白鶴梁畔,是一所現代化示範性高級中學,四川省首批重點中學,現在是重慶市重點中學、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重慶市電教示範學校。學校現有教職員工300多人,教學班86個,學生4500餘人。 涪陵五中是涪陵百年教育發展的縮寫。其前身為始創於1870年的「涪州書院」,1877年更名為「桂馨書院」,1903年州署改書院為「官立模範高等小學堂「,1973年定名為「涪陵第五中學校」,1980年被批准為四川省重點中學,1997年重慶直轄後被確定為市級重點中學。2003年8月,學校由原址秦義園整體搬遷至涪陵橋南天子殿居委,新校佔地340畝,建築面積11.7萬平方米,建設投入1.6億余元,全面實現了標准化、現代化,成為三峽移民和涪陵教育投資的大手筆。
⑵ 涪陵五中怎麼樣
學校硬體設施還可以,這2年教學有點下滑。到大學了你就知道五中的住宿條件還是很好的。我是5中出來的,有的年級老師就負責,有的老師就要鬆懈一些。其實學校都要去看看才好。
⑶ 有誰知道重慶涪陵五中每年的升學率是多少在線等。高分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9
⑷ 有誰知道總體上來說涪陵五中和實驗中學哪個更好
作為快要從實驗中學初中部畢業的學生,個人覺得實驗比五中更好,但是家長硬版性要求我讀五中…權…明明我考五中有幾率考不上的……嘛,廢話少說,總之兩個學校各有優點,五中的環境更好(特別是宿舍和操場,實驗的宿舍爆滿我只能走讀,五中卻能讓全校人住校,五中的操場是八百米跑道,我們實驗的才四百米跑道),實驗的師資力量更強(我們實驗錄用的老師都是名校出的老師或者研究生,比如我們語文老師出自西師,英語老師是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研究生,而且我們只是初中部)
⑸ 重慶五中這個學校如何
重慶廣益中學(原重慶5中),始建於1892年,從傳教士羅貝特·陶維新在重慶大梁子(今渝中區新華路)招收男生行課,1894年遷校至下都郵街23號(今解放碑美美百貨),由清廷川東道台批准,始稱廣益書院,1898年改稱廣益學堂,1904年由下都郵街遷往巴縣崇文里(南岸區黃桷埡現址),更名為廣益中學。1928年,因反教運動,學校與英國倫敦基督教公誼會脫離關系,由國人楊芳齡接辦,改制為重慶市私立廣益中學校。同年,四川省政府委員、川東軍閥劉湘親贈學校「江巴學校之冠」匾額。如今已有122年悠久歷史,校友遍及海內外,辦學碩果累累。
2001年進入重慶市聯招學校行列,是重慶市第一批市級「文明禮儀示範學校」、南岸區「示範中學」、2007年4月升為重慶市重點中學。「登高自卑,行遠自邇」是學校的校訓,校風為:「文明、進取、求實、創新」,教風是:「守德、樹人、學高、嚴謹」。「勤學、求真、多思、重行」是學風。以2001年進入聯招學校行業為起點,學校發展又步入了新的歷史時期,承百年底蘊,樹現代品牌,辦精品,出奇葩。而今,學校全體師生員工正昂首闊步,邁向新的征程——廣益120周年校慶。
⑹ 涪陵五中好不好,
涪陵最好的兩個高中就是五中和實驗中學,五中優勢在於環境好,學校大,實驗優勢在於位置好。教學上這兩年五中稍微比實驗中學好一些,至於你說的十一中,幾乎沒怎麼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