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三中校園藝術節
1. 庄浪三中的校園一景作文不少於六百字
庄浪三中的校園一景作文如下: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美麗校園,我也不例外。
我的學校在湖南資興市,那所學校雖然看起來舊了一點,但裡面環境卻非常美麗的。有長方形的花壇,有高高的教學樓,有寬闊的`操場,有高大的樹木,有寂靜的的竹林。
踏進學校大門,就聞到一般清香的味道,啊!那是竹林的那些翠竹發出的清香,給人一種舒適的感覺。跳入眼簾的是一棟棟高大的教學樓矗立在那裡,好似幾位威武的戰士。
進入學校,一個大大的花壇立馬就出現在你的面前,那個大大的花壇裡面種了許多的小花,旁邊還有一些嫩綠的小草,襯托著美麗的花朵,花壇中間還有一個消防池,那裡面的水一年四季都是那麼清澈透明的。
早讀的時候,教室里傳來朗朗的讀書聲,那是同學們清脆的讀書聲。教學樓靜靜地矗立在那裡,好似守護同學們的士兵。
寬闊的操場上有許多健身器材,有單杠,有雙桿,還有打籃球的的地方,跑道是塑膠跑道,跑起來一點兒塵土也沒有,也給我們的健康做出了保障。
那高大挺拔的白楊穿上了深綠色的軍裝是那樣的精神抖擻,像衛生一樣守護者我們美麗校園。那長青的樟樹,給人一種舒適的感覺。
穿過教學樓,便是同學們喜歡來的大地方——竹林。這里生機勃勃、翠se欲滴,有許多小花小草圍繞著翠綠的竹子。
竹林前面是一座小涼亭,小涼亭裡面有不少人,有些女同學在津津有味地讀書,有些女同學就去就在小涼亭的和中間跳皮筋。男同學就還是玩武俠游戲。竹林中傳來陣陣歡笑聲和打鬧聲。
竹林後面還有兩張小桌子和四張小板凳,課間時候,不僅可以在小涼亭看書,也可以在竹林後面下棋,寫作業。夏天,太陽公公出來的時候,就是避暑的好地方。
啊!美麗的校園,你不僅是知識樂園,更是幸福的家園。
2. 3000字的百名行知好少年怎麼寫
在新學年已經開始、第**個教師節即將到來之際,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召開全縣教育工作會議,主要是表彰獎勵20**-20**學年重教興學先進單位、質量優勝學校和優秀教師,頒發中國石油 「扶貧助困、共享陽光」獎學金、貧困大學生圓夢助學金和金秋助學金,全面總結上學年的工作,安排部署新學年的主要任務,進一步動員全縣各級各部門和廣大教育工作者立足新起點,勇挑新重擔,振奮精神,再接再厲,不斷加快全市教育強縣建設步伐,為推動經濟轉型跨越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證。首先,我代表縣委、縣人大、縣政府XX縣政協,向受到表彰獎勵的單位、學校、教師和同學們表示熱烈的祝賀!向長期關心、支持我縣教育事業發展的蘭州石化公司、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向辛勤奮戰在教育一線的廣大教職員工表示誠摯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人才決定實力,科技引領發展,教育奠定未來。建設梯田產業強縣和生態文化名縣,關鍵靠人才,根本在教育。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和實用型人才,是實現富民強縣目標的必由之路。多年來,縣委、縣政府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深入實施「科教XX縣」戰略,不斷加大教育投入,扎實推進教育公平,逐步完善教育體系,教育的綜合效益日益顯現,品牌效應越來越好。這些都凝結著縣委、縣政府傾心盡力辦教育、繼往開來興教育的決心和信心,傾注著全社會關注教育、支持教育的愛心和熱情,飽含著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心血、汗水和智慧。三尺講台、粉墨耕耘,春蠶燭光、潤物無聲,一代代庄浪教育人在風雨中守護,在信念中堅守,嘔心瀝血、誨人不倦,演繹了一曲曲動人的奉獻之歌。特別是上學年,我縣教育工作在各級各部門和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共同努力下,成績顯著、形勢喜人,呈現出了均衡、協調、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一年來,全縣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和建設教育強縣的《意見》,大力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學前教育推進工程、薄弱學校改造工程等項目,新建和改擴建校舍12.3萬平方米,建成了庄浪四中一期、二期工程,庄浪三中學生公寓樓、南湖中學學生公寓樓、卧龍中學教師宿辦樓XX縣第三幼兒園幼教樓等一批重點工程,城鄉辦學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按需設崗考錄引進新教師123名,為四中和三幼公選教師109名,有效緩解了全縣教師總量不足、鄉村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進一步規范了城鄉教師合理流通機制;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全面推行精細化管理,不斷規范辦學行為,依法治教治校,全縣育人環境、教育行風、教學秩序和師生精神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認真落實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和「兩免一補」政策,全縣小學和初中入學率分別達到99.8%和98.6%,「兩基」迎「國檢」高水平通過省級預檢;牢固樹立素質教育理念,有序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全面促進各年級、各學科教學均衡發展,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一代兒童少年,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和職業教育等各級各類教育外延和內涵同步發展、質量穩步提升。全縣高考二本以上上線人數達到1529人,比去年增加120人,有3名考生進入全省理科前百名,被清華、北大等名校錄取; 「三校生」高考職業技能大賽團體總分位居全市第一;成功舉辦了全縣校園藝術節和中小學生運動會,陽川中學民樂合奏團參加了全市春節團拜會,充分展示了我縣藝體教育的實力和水平。這些成績的取得,來自於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來自於庄浪「耕讀傳家、尊師重教」的文化傳承,來自於全社會對教育事業的關心和支持,來自於廣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辛勤勞動。今天會議上獲獎的優秀師生,就是全縣5000多名教師和9萬多名學生的傑出代表。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正是因為有像你們一樣的廣大教師的辛勤工作和無私奉獻,成就了我縣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正是因為有像你們一樣的莘莘學子的努力學習和發奮圖強,引領了全縣中小學生的成長成才;正是因為有像你們一樣的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支持和幫助,開啟了庄浪教育更加燦爛輝煌的新篇章。
成就振奮人心,挑戰依然嚴峻,全縣教育事業發展中的問題還比較突出。從社會需求看,我縣進一步改變發展現狀、加快發展步伐、提高發展層次、努力實現與全國同步進入小康的戰略任務,要求我們盡快提高人口素質、解決人才短缺的問題。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渴求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強烈,人民群眾對教育公平的關注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突出,人民群眾對多樣化、個性化教育的需求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迫切。為了孩子入學,多少家長愁腸百結、托關系找門路;為了孩子「上好學」,多少家長租房陪讀、負債供給;為了孩子「上得起學」,多少家長常年務工、四處奔波。教育已成為加快發展的基礎和支撐,成為構建和諧的關鍵點和突破口,成為最大的民生工程,成為迫切需要我們辦好的公益事業。從外部發展看,周邊教育事業競相發展的勢頭非常強勁,無論是硬體建設還是教育質量,都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就全市而言,XX縣開建了「文屏教育苑」,大手筆規劃和發展教育事業,多年來教育質量穩居全市第一;華亭、涇川等縣近年來突出規模化發展、高規格辦學,教育質量大幅提升,趕超跨越的趨勢非常明顯,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競爭壓力。從內部因素看,影響和制約全縣教育事業持續快速發展的深層次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嚴重製約著我們由教育大縣向教育質量強縣的轉變。突出表現為「兩個不高、一個不均衡和一個亟待加強」。兩個不高:一是校長、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還不高。全縣幼兒、音樂、小學英語和職教專業教師短缺,各層次、各學科骨幹教師相對較少,小學教師老齡化嚴重,結構性矛盾突出;二是學校德育工作水平不高。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長效機制還沒有形成,學生的學習行為習慣和自律習慣還比較差,一些學生無故輟學、逃學、進網吧,在社會上尋釁滋事、打架斗毆,發生了一些違紀違法案件,給家庭造成了損失,給社會帶來了隱患,在外界造成了不良影響。一個不均衡:即城鄉發展不均衡。城區學校「大班額」問題比較突出,校際之間教育質量差距大,「擇校熱」現象愈演愈烈,入學壓力非常大;部分農村小學規模小,教學水平低,教育資源浪費嚴重,辦學效益低下。一個亟待加強:即師德師風建設亟待加強。個別校長和教師的法制意識、大局意識、進取意識和改革意識不強,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隱性收費、變相補習,觀念陳舊、勁頭不足,缺乏創新、效率不高,很難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很難適應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期盼與渴求。對此,全縣各級各部門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門要深刻認識和把握當前的教育形勢,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求真務實、銳意進取,抓緊研究解決存在的突出困難和問題,努力推進全縣教育事業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全面加快建設全市教育強縣的步伐。
新學年,全縣教育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十分繁重,既要主動適應建設梯田產業強縣和生態文化名縣的戰略要求,又要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提升素質、改變命運、實現就業的迫切需要,還要承擔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職責,對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教育系統幹部的思維方式、領導能力、工作作風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必須以深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促進教育發展與經濟相協調為關鍵,著力抓好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抓投入、夯基礎,努力促進全縣各類教育均衡發展
辦學條件的標准化是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的基礎,是加快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根本保證。《全縣教育事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到「十二五」末,實現「一鄉(鎮)一所中心幼兒園、一所寄宿制小學和初中、所有高中全部寄宿制、基本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四大目標,這是加快學校標准化建設的核心。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要繼續優先安排教育,財政資金要繼續優先保障教育,公共資源要繼續優先滿足教育,寧肯「節衣縮食」,也要集中財力把教育搞上去。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緊緊抓住我縣被列入六盤山特困片區和全省開展「雙聯」行動的歷史機遇,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總體部署,進一步樹立「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發展教育就是發展經濟、提升教育就是提升形象」的理念,擴張教育規模,優化資源配置,均衡化發展,整體性提升。一要大力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繼續把校安工程作為全縣的重點民生工程和為群眾要辦的惠民實事,根據全縣總體教育布局,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實地勘察、科學論證,合理確定新建或改造的項目校、單體建築等,積極向上匯報銜接,爭取立項投資。要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群眾負責、對未來負責的態度,突出「校舍安全」這一主題,全面排查各級各類學校的危房、危牆、危廁等,統一規劃、統一招標,保證建設質量,讓學校成為最安全、家長最放心的地方。要嚴格按照縣上制定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保質保量地完成第四中學、第四小學等重點工程建設任務,精心打造標准化、品牌化學校。二要積極實施薄弱學校改造計劃。全面落實省、市標准化學校建設的要求,配、管、用一齊抓,逐步提高全縣教育裝備標准化水平,最大限度地發揮設施效益和投資效益,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要把建設功能完善、標准一流的寄宿制學校作為學校發展的重點,以鄉鎮為單元進行整體規劃,綜合地理位置、生源分布和辦學規模等因素,在中心區域興建完善一批能夠滿足學生食宿需要的標准化寄宿制學校,逐步使全縣的教育資源分布趨於合理。要按照建設生態文化名縣的要求,把校舍建設、設施配備與學校美化綠化有機結合起來,美化育人環境,創建「綠色學校」,使學校建築設施、自然景觀和文化內涵等因素優化配置,為長遠發展奠定基礎。三要努力促進全縣教育均衡發展。要大力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切實增強學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逐步構建「廣覆蓋、保基本、多形式、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堅持以公辦為主、民辦為輔的原則,進一步深化辦園體制改革,積極探索「公助民辦」的辦園模式,鞏固和發展多元化辦園格局;要切實提高民辦幼兒園辦園標准,規范民辦幼兒園辦園行為,支持各鄉鎮利用中小學布局調整的富餘校舍及社會資源,改擴建或新建鄉鎮幼兒園,基本滿足城鄉學齡前兒童接受學前教育的需求,有效緩解「入園難」問題。要鞏固發展義務教育,不斷提高「兩基」工作成果,堅持「審慎、穩妥、積極」的態度和「因地制宜、科學設置、方便就學」的原則,對未來幾年中小學校的生源和辦學規模進行科學預測和實地考證,進一步優化中小學校布局,使學校分布與學齡人口變化相適應、與當地群眾的要求相適應;均衡配置基礎建設、硬體設施和師資力量等教育資源,縮小區域、城鄉、校際間的差距,努力擴大優質教育資源,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和質量監控體系,不斷提高義務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全力辦好每一所學校,切實解決「擇校熱」、「上好學」的問題;加大城鎮學校建設力度,擴大城區學校總體容量,切實解決「大班額」的問題。要按照全市「打造龍頭、培育強校、扶持弱校」的要求,堅持普及與提高、規模與效益相統一的原則,鞏固普通高中教育發展成果,加快高中教育普及步伐。縣教育局和7所高中學校要牢固樹立「一年高考三年抓」和「一年高考全程抓」的思想,著力加強以課堂為中心的教學研究、以學生為主體的學法研究和以高考為重點的考試研究,力爭形成適應不同學生發展需要的高中教育,穩步提升教育質量。要認真辦好特殊教育學校,引進專業師資,強化服務保障,關愛每一個殘疾學生,使他們公平享受教育的陽光雨露。要統籌繼續教育的形式、內容、途徑和方法,為建設學習型社會奠定基礎,實現人人學習,終身學習,讓庄浪大地人人愛讀書、處處有書聲。
二、抓管理、建機制,竭力提高全縣辦學層次
建設內涵發展、特色鮮明、質量優勝、群眾滿意的學校體系是我們興教辦學的至高追求。要加強管理創新,健全管理機制,努力提高全縣辦學層次。一要突出管理隊伍建設。一個好校長能帶出一個好班子,能帶出一批好教師,能帶出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組織、人社、教育等部門要牢固樹立「抓管理就是抓校長」的工作理念,切實把那些品德高尚、理念先進、愛崗敬業、作風過硬、求實創新的優秀教師選拔到領導崗位上來,不斷加強學校領導班子和校長隊伍建設。對現任校長及管理人員既要愛護培養,更要嚴格管理,努力造就一批在全市、全縣都能叫得響的「明星」校長和先進教育工作者,對不務正業、不思進取、群眾意見比較大的要堅決採取措施,決不能因為個別管理者的不稱職影響一所學校的發展。二要突出管理制度建設。要建立全面系統、目標同向、步調一致、導向鮮明的學校制度體系,進一步加強日常教育教學的管理、檢測和跟蹤,強化制度的約束力和導向力。教育主管部門要充分發揮行業領導、業務指導和政策引導的職能,探索建立班子成員主管和分片包干聯系學校制度,把綜合督導與專項督查、定期檢查與隨機抽查緊密結合起來,從隊伍建設、德育工作、常規管理、綜治安全等方面全面考核評估學校工作,引導各級各類學校健康發展、快速發展。特別要高度重視學校安全工作。教育主管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從內部管理入手,突出食品衛生、交通、消防等重點領域,建立覆蓋所有工作環節的安全責任體系,制定重大事故應急預案,將安全責任分解到具體人、落實到每項工作、每個環節,全面加強人防、物防、技防和校園安保等安全工作;要注意排查化解各種矛盾糾紛,防止群發事件,維護校園與社會的和諧穩定。三要突出辦學特色建設。辦學特色是學校辦學實力和社會價值的集中展示,是立校之本、育人之基和發展之源。教育主管部門要鼓勵和引導各級各類學校在抓管理、促規范的前提下,研究自己的辦學理念和思路,針對各自的特點,結合學生的發展方向,突出學科專長和學生的養成教育,以活動為載體,以特色為支撐,把學校辦成既全面發展又有專業特色的育人基地。在管理上,要把由「他律」到「自律」作為學校管理的至高境界,不斷加強教師和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讓學校的制度成為引導每一名師生的自覺行動,真正實現師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發展。在內涵發展上,要把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作為重要內容,以打造「書香聖地、學習園地、育人基地、文化凈地」為抓手,以「潤物細無聲」的形式,把學校辦成「時時育人、處處育人、事事育人」的大熔爐。
三、抓教改、增活力,不斷提升各級各類學校育人質量
教育的根本使命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質量。要進一步強化質量意識,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原則,主動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著力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代新人。一要在落實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上下功夫。教育主管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一定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始終把素質教育貫穿於各級各類教育,貫穿於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使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學會做人做事。要根據學生不同階段的身心特點和實際情況,精心組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學生喜愛的德育實踐活動,切實把思想品德教育滲透到學校各項活動之中,融入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不斷增強德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實效性。要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實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獨立思考能力和自覺動手能力。要注重加強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教育,從小培養學生的文明習慣、品德素養和社會公德,教育學生在校內做好學生、在校外做好公民。要充分發揮法制副校長的職能作用,扎實開展各類形式的法制教育,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二要在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下功夫。各級各類學校要根據各類教育的不同特點,著力優化課程結構,全面開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創新能力。要不斷完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現代教育評價制度,張揚學生個性、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突出素質能力,大力開展啟發式教學,積極推行探究式學習,鼓勵學生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創造寬松高效、民主和諧的育人環境,有教無類、不拘一格育人才,爭取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要大興教育科研之風,定期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教研教改活動,通過觀摩教學、專題研討等活動,把教研工作不斷引向深入。要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上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面向全體、關注個體、全面協調發展,讓嘹亮的歌聲、朗朗的書聲、優美的作品、靈動的身影和陽光快樂的學生成為學校的靚麗風景。三要在提高各類學校教育質量上下功夫。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是教育工作的永恆主題,也是群眾衡量和評價一所學校的剛性標准。教育主管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牢固樹立質量爭先意識,突出教育質量在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把質量作為從教之基、立校之本常抓不懈。向課堂教學要質量,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革新教學方式,轉變學習方式,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真正使課堂成為活力課堂、高效課堂、智慧課堂。向教學過程要質量,牢固樹立「強基固本」的思想,強化教育質量生成的每個過程,從起始年級抓起,從每一門學科抓起,把基礎打牢,把底子夯實,堅決防止只重視高中、不重視小學和初中,只抓畢業年級、忽視其它年級的不良傾向。向教學研究要質量,採取走出去請進來、教研與培訓相結合、校本教研與區域交流相結合等方式,切實解決困擾教學質量提高的突出問題。向教育督導要質量,縣人大、縣政協要加強對教育工作的督查調研,縣教育局要認真履行督導職責、落實督導任務,促進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持續提升。向教育評價要質量,改革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將對學校的綜合評價和對教師的績效考核與平時的教育工作、年終的教學成績及職稱評定、評先選優、交流調動等合理掛鉤,形成正確的工作導向。向轉變職能、簡政放權要質量,不斷深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促進「管」「辦」分離,該管的一定管好,該放開的徹底放開,該下放的堅決下放,建立現代學校制度,擴大學校自主權,讓學校真正成為辦學主體;加快人事分配製度改革,完善競爭機制,激發內部活力,調動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
四、抓師德、強素質,著力培育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重視教師,就是重視人才,就是重視智力,就是重視下一代,就是重視未來。建設一支師德高尚、結構合理、能力突出、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是推動全縣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一個重大命題,必須常抓不懈、抓緊抓好。一要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教育主管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認真落實《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嚴格執行《XX縣教職工管理暫行辦法》、《校長隊伍管理暫行辦法》和《XX縣教師十條禁令》,積極探索建立師德師風建設的長效機制,引導全縣廣大教師堅定投身教育、甘為人梯、奉獻社會的理想信念,培養為人師表、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樹立執著追求、樂觀向上、勇於負責的精神風范。「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社會對一名優秀教師的基本評判標准,廣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尚德、有才、盡責。「尚德」就是要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律、樂於奉獻,以一片赤誠之心培育人,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崇高的師德塑造人,切實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真正使教師無愧於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有才」就是要具備豐富的知識素養、高超的教育藝術,把學習進步當作立身的根本,把教書育人作為孜孜不倦的追求,使學習和奉獻成為一種自覺、一種需要、一種享受、一種擔當。「盡責」就是要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在其崗、謀其事,履其職、盡其責,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扎實做好本職工作。今天,各級各類學校的校長參加了會議,大家都是庄浪教育事業的中堅和旗幟,需要強調的是:作為一名的教育工作者,大家首先要做到為人師表,注重自身修養,為老師和學生樹好榜樣;要潛心教學,多讀一些好書、靜下心來研究教育教學,少一些往來應酬、率先垂範走向教學一線。作為一名管理者,要切實增強抓好教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下真功夫、下硬功夫、下狠功夫,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抓好教學、管好學校,努力做一名德高望重的職業教育家,不辜負組織的信任、社會的重託。二要創新教育人事管理機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教育系統是主體,主體有動力,轉變才有活力。教育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強化「補、流、訓、評」的教師管理模式,著力構築充滿活力、良性發展、整體提升的教育人事管理機制。強化「補」,進一步優化隊伍結構,擇優選招一定比例的教師充實到教育教學一線,不斷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切實增蓄教育發展後勁。要堅持優先普通高中,傾斜農村基層,關注幼教、職教和特教的原則,做到有編必補,著力解決全縣專業優秀教師短缺、農村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突出「流」,進一步優化師資配置,一是加大校長交流力度,重點加大在同一所學校任職多年校長的交流力度,全面激活校長隊伍活力;二是強化教師交流,按需設崗,統籌調配師資力量,理順教師交流渠道,促進教師在城鄉之間、山川之間合理流動,有效解決「條件好的學校教師富餘、條件差的學校教師短缺」等問題;三是突出交流的導向性,加大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教學能手的交流力度,切實提高教師交流的質量和效益。落實「訓」,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圍繞「教師專業化成長」這一主線,認真落實國家、省、市級培訓政策,組織好校長、班主任和骨幹教師等各類培訓,做好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和優秀校長的評選、認定工作;積極打造教師之間互通有無、教學相長、合作共贏的學習交流平台,整體促進全縣教師專業化發展。做好「評」,落實績效考核制度,堅持「客觀公正、民主公開,注重過程、突出實績」的原則,突出激勵調動效應,加大師德考核權重,強化對教職員工的年度綜合考核,落實教師工資獎勵績效制度,強化崗位設置管理,切實提高教育人事管理的實效性和科學性。
五、抓職教、重實訓,大力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在縣一級,中等職業教育和勞動技能培訓是最貼近實踐、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系最為緊密的教育類別。要突出基礎設施、專業師資和重點專業建設,努力提高職業學校辦學水平,不斷提升職業教育的核心競爭力。要堅持產學結合,推進校企合作,以「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辦學模式,培養一批能推動產業發展的經營管理人才、能提升產業效益的技術骨幹力量、能適應產業需求的高技能勞動者,為全縣梯田產業開發和勞務經濟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要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和實訓基地建設,不斷提高全縣職業教育的規模化、集約化程度和辦學效益,切實增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和生命力,真正使職業教育成為就業教育、致富教育。要立足市場抓職教,市場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就設什麼專業,開什麼課程,培養什麼樣的勞動者,創辦一批「拳頭」專業和品牌專業;要根據企業用工特點和產業發展需求,適時增設培訓項目,實行訂單培養,滿足企業用工需求,提高培訓輸出的成功率。要以農村職業技能教育為重點,對農民開展大規模的農業實用技術和生產技能培訓,逐步培養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農民,促進教育的結構和布局及時適應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教育的體系和層次充分滿足人民群眾對教育多樣化的需求,教育的人才培養速度和質量很好地服務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需要。
暑期教育工作會講話稿講話致辭
六、抓統籌、聚合力,全面開創全縣教育發展新局面
披閱歷史,放眼全球,世界強國無一不是教育大國,崛起之路無不伴隨教育昌明。建設梯田產業強縣和生態文化名縣,與全國同步進入小康社會,是44萬庄浪人民的光榮與夢想。為了這份光榮與夢想,我們要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尊重知識。知識是財富、是源泉。尊重知識就是尊重科學、尊重創造,就能實現富民強縣,走向更加輝煌。為了這份光榮與夢想,我們要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尊重人才。人才是競爭的實力,是勝利的保證。尊重人才、愛護人才、用好人才,就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能在創業實干中實現後發崛起。為了這份光榮與夢想,我們要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重視教育。昨天的教育已成為今天的生產力,今天的教育一定是明天的創造力。重視教育就是重視經濟、重視發展,各級各部門要大力實施科教XX縣戰略,學校、家庭和社會要共同擔責,眾志成城、合力攻堅。為了這份光榮與夢想,我們要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加重視教師。教師是神聖高尚的職業,是知識信息的載體。重視教師就是重視下一代、重視未來,要讓尊師重教深入人心,讓感念師恩蔚然成風。
各位老師,同學們、同志們,抓教育就是抓發展,抓教育就是抓競爭力,抓教育就是抓形象,抓教育就是抓未來。教育興旺之時、人才涌流之際,將是富民強縣目標實現之日。推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使命崇高、責任重大。讓我們以更加良好的狀態、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開闊的視野,乘勢而上,扎實工作,開拓進取,不斷開創全縣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為加快建設梯田產業強縣和生態文化名縣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第xx個教師節即將到來,祝全縣廣大教職員工節日愉快、闔家幸福、萬事如意!祝同學們學習進步、早日成才!
3. 2016年庄浪三中校長
庄浪三中相關信息,
可上學校官網查看。
或直接詢問學校辦公室、教務處。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只要用心去學,你就是最好的。
金猴獻瑞,吉星臨門。
祝你學業進步,馬到功成。
4. 介紹庄浪三中的校園作文
美麗的校園
三中
人們都說:「時間似流水,一去不復返。」是啊,轉瞬間我已步入三中一年有餘,這里的一草一木,一樓一景都叫人倍感心切,令人流連忘返。
人們都說:「時間似流水,一去不復返。」是啊,轉瞬間我已步入三中一年有餘,這里的一草一木,一樓一景都叫人倍感心切,令人流連忘返。
台安縣第三初級中學始建於1976年,佔地面積44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校園環境優雅,綠蔭環抱。師資力量雄厚,擁有教職員工108人,其中高級教師62人,省級骨幹教師1人,市級骨幹教師18人,縣級骨幹教師16人,校級骨幹教師12人,台安縣教育名師1人。教學班24個,在校生1368人。學校教育教學設施齊全,有滿足數學需要的「雙高」水平標准裝備的「理、化、生」實驗室;有能滿足信息與學校教學整合需要的計算機網路教師,多媒體教室及按「模式三」標准裝配的農遠衛星接收系統;體、音、美等其他專用室裝配齊全。一批批學子在這里考進高等學府。
從正門進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大的教學樓和寬闊的操場,操場上體育設施配套齊全。操場的南面是籃球場地,這里還時常舉行籃球比賽。操場上閑暇的時間總會有同學們在嬉戲、玩耍。從北門進來,你會看見自行車庫,這里整齊地存放著許許多多的自行車。接下來就是教學樓了,教學樓的東面有每個學科的實驗室和教室辦公室;西面有各個年級的教室,我們的班級是八年二班,你可以順便來我的班級參觀參觀,我們班裡前面擺著一張教師桌,教室的後面有一個圖書櫃,同學們都可以在課余時間節約圖書。同學們的友誼在這里傳遞,知識的海洋在這里汲取。清晨,校園里,書聲朗朗傳遍四方;莘莘學子,奮力拚搏,努力學習,爭取考出優異成績,向家長和老師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雖然我將來會離開這所校園,但是我永遠不會忘記這所美麗而又神聖的校園。
5. 庄浪三中2011級班主任王文玲
好像是去那個學校的
新生信息採集的網里看
要不上貼吧吧。
6. 2016一2017庄浪三中成績冊楊四紅160733,25考場,座位號9
成績一般會在考試結束後1-3天左右公布,各地的時間會有所差別,具體信息多關注本地的教育信息網和學校的通知!
7. 2016年甘肅庄浪縣庄浪三中地生會考成績初二九班學生成績
考試成績在普通網上是沒有的
只有在教育網上才會有
望採納
學校總有官網把,可以查一下的。
8. 庄浪水中校長是誰馬上要上了,還不知道是誰呢。
校長、黨支部書記:田新強
職責:負責學校全面工作。
簡介:田新強,男,漢族,專庄浪縣萬泉鎮人,屬1969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文化程度,1992年7月參加工作。
1992年8月至1996年7月 朱店中學教師
1996年8月至2002年7月 庄浪一中教師
2002年8月至2009年7月 庄浪三中政教處主任、副校長
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 職教中心副主任
2011年8月至2014年7月 庄浪四中副校長
2014年8月至今 水洛中學校長、黨支部書記
9. 2010年全國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甘肅賽區獲獎名單
2010年第20屆全國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甘肅賽區獲獎學生名單
平涼市(共206名)
一等獎(42名)
姓名 學 校 指導教師
馬寧鍇 華亭縣皇甫學校 王博
王鑫 崆峒區楊庄中學 朱正遷
張超 華亭縣上關初中 李瑞芸
喬穎 靈台縣城關中學 姚起
周沛 庄浪三中 苗小偉
張鎮 庄浪三中 張金鵬
賈京京 平涼四中 賈玉峰
魏宵瑩 華亭縣第三中學 張敏
王琳 靈台縣城關中學 張艷艷
任喜熙 平涼四中 賈玉峰
王佳敏 華亭縣第三中學 尤克足
張振 華亭縣河西初中 梁軍
馬程 靈台縣城關中學 郭永剛
陳操斌 庄浪柳梁中學 張軍祥
孔德強 庄浪水洛中學 李恩軍
李航 庄浪水洛中學 王旭東
楊旺旺 庄浪水洛中學 王旭東
翟亮 靜寧阿陽實驗學校 李小勇
楊肖 靜寧威戎中學 王玲芳
李新 崇信木林中學 王建雄
關強 崇信一中 黨虎榮
張輝 庄浪三中 苗小偉
雷彤彤 庄浪盤安中學 裴斐
柳棣 庄浪趙墩中學 郭少峰
趙飛 靜寧靳寺職中 趙森
王孝慈 華亭縣皇甫學校 王博
侯澤昊 崇信二中 馬忠信
張紅波 崇信二中 馬忠信
張健 靈台縣獨店中學 連君誠
陳寶霞 庄浪三中 苗小偉
王浩 庄浪三中 張金鵬
張濤 庄浪三中 張金鵬
趙昱迪 平涼四中 程莉莉
司強 平涼七中 郭丹
張彥科 靜寧阿陽實驗學校 韓效武
李大可 華亭縣第三中學 孫建國
王干 華亭縣第三中學 陳生輝
魏錚 華亭縣皇甫學校 張宏喜
高平實 崇信二中 秦春燕
呂彥明 靈台縣邵寨中學 趙彥軍
張宏濤 靈台縣獨店中學 何劍雄
馬健 靈台縣城關中學 姚起
二等獎(70名)
姓名 學校 指導老師
羅旭剛 庄浪趙墩中學 趙昌州
陳曉博 庄浪良邑中學 陳相興
郭葆 平涼四中 杜海峰
周鵬飛 靜寧阿陽實驗學校 賈蘆存
靳鵬剛 靜寧四中 任進相
馬雷雷 靜寧威戎中學 方燕霞
朱寶興 華亭縣上關初中 喬文艷
董軍輝 靈台縣蒲窩中學 衛玲琴
宋寧 靈台縣獨店中學 連君誠
王紅科 涇川縣豐台中學 王瑞峰
常博龍 涇川縣第二中學 剡愛軍
李昊 庄浪三中 張金鵬
盧宏亮 庄浪鄭河中學 韓暉
劉紅紅 庄浪水洛中學 王旭東
李晨亮 庄浪水洛中學 劉淑琴
白強 平涼七中 胡淑琴
石亭太 華亭縣皇甫學校 張宏喜
馬躍 華亭縣皇甫學校 張宏喜
楊洋 靈台縣北溝中學 李紅玲
陶雷 靈台二中 黃付學
李旦 靈台二中 黃付學
鄭宇 靈台縣蒲窩中學 衛玲琴
王傑 靈台縣吊街中學 鞏鋒
王海斌 涇川縣豐台中學 王瑞峰
萬嘉慶 庄浪萬泉中學 謝冕
劉舉武 庄浪三中 張金鵬
杜新盛 庄浪趙墩中學 趙昌州
陳佩佩 庄浪陽川中學 楊桂貴
陳剛 庄浪卧龍中學 何永平
張銀玲 靜寧阿陽實驗學校 賈蘆存
孫健峰 靜寧阿陽實驗學校 馬寧
楊鵬 華亭縣西華初中 崔振軍
董楊興 華亭縣上關初中 李瑞芸
高鵬飛 華亭縣山寨初中 劉平樂
白清麗 華亭縣第三中學 尤克足
單文豪 崇信礦區中學 信來寶
吳博 崇信二中 馬忠信
付斌 靈台縣邵寨中學 付銳
陳寧寧 涇川縣黨原中學 王懷軍
周博 庄浪三中 苗小偉
唐健民 庄浪三中 張峰泰
岳晨晨 庄浪水洛中學 李恩軍
陳衛霖 庄浪水洛中學 仇發旺
程遂 平涼鐵中 李健
楊端午 靜寧阿陽實驗學校 李小勇
楊寶福 靜寧界石鋪中學 尹軍艷
孔勝佩 靜寧新店初中 劉學忠
李皓 靜寧阿陽實驗學校 韓效武
柳文韜 靜寧阿陽實驗學校 韓效武
鄧國寧 華亭縣兩華初中 馬興忠
何雲起 華亭縣第三中學 孫建國
劉卓海 華亭縣第三中學 孫建國
龐家聲 華亭縣安口初中 席月娥
唐芳 華亭縣南川初中 李建萍
謝開放 華亭縣第三中學 薛跟明
王軍 華亭縣南川初中 李建萍
李金雲 華亭縣南川初中 李建萍
黃春輝 華亭二中 張進喜
范紅霞 崇信礦區中學 信來寶
王小龍 崇信九功中學 李勇軍
朱玉鋒 崇信九功中學 李勇軍
岳衛 靈台縣新開中學 仇繼剛
於曉琛 靈台縣北溝中學 李紅玲
楊亞子 靈台縣北溝中學 李紅玲
郭博毅 靈台縣邵寨中學 趙彥軍
李銳 靈台縣邵寨中學 趙彥軍
苟偉 靈台縣城關中學 薛建軍
梁志濤 涇川縣梁河中學 王小平
范偉國 涇川縣涇明中學 王志煥
王斌 涇川縣豐台中學 王瑞峰
三等獎(94名)
姓名 學 校 指導教師
田沛東 庄浪萬泉中學 趙堆虎
宋偉斌 庄浪南湖中學 李榮升
王晨 庄浪三中 苗小偉
程龍生 庄浪三中 張峰泰
王小鵬 庄浪趙墩中學 趙昌州
梁曉博 庄浪卧龍中學 王瑞剛
李亞軍 庄浪水洛中學 王旭東
丁偉 庄浪水洛中學 劉淑琴
吳曉河 庄浪水洛中學 岳小利
薛英傑 平涼四中 陳雪蓮
趙一淼 平涼四中 陳雪蓮
朱兵兵 崆峒區職業中學 李志銘
時甜 靜寧阿陽實驗學校 賈蘆存
楊陽 靜寧靳寺職中 趙森
柳偉 靜寧阿陽實驗學校 馬寧
王丹 靜寧阿陽實驗學校 席玉梅
杜力榮 靜寧阿陽實驗學校 韓效武
劉宏博 華亭縣西華初中 張旭
馬璐 華亭縣第三中學 薛跟明
孫勇 華亭縣第三中學 陳生輝
王力 崇信二中 秦春燕
王軍 靈台縣邵寨中學 趙彥軍
王芳梅 靈台二中 黃付學
蒙永超 靈台縣星火中學 吉永剛
楊小龍 靈台縣梁原中學 王小梅
苟亮 靈台縣吊街中學 鞏鋒
王恆謙 靈台縣城關中學 薛建軍
雷靜 涇川縣第二中學 肖海軍
程亞飛 涇川縣玉都中學 盧志亮
劉鵬 涇川縣窯店中學 王濤
萬錦輝 庄浪萬泉中學 萬喜瑞
楊潤康 庄浪三中 苗小偉
柳文峰 庄浪三中 張金鵬
韓冰 庄浪三中 張峰泰
劉玉乾 庄浪三中 張峰泰
王文軍 庄浪三中 苗小偉
靳旭旭 庄浪水洛中學 王旭東
柳建國 庄浪朱店中學 萬耿紅
陳鵬明 庄浪大庄中學 王鵬
張欣 平涼四中 賈玉峰
楊岩 崆峒區安國中學 陳剛
蘇煜曦 平涼七中 郭丹
馬海龍 靜寧阿陽實驗學校 賈蘆存
陳丹 靜寧阿陽實驗學校 韓效武
杜永偉 靜寧威戎中學 王玲芳
喬李軍 華亭縣上關初中 喬文艷
馬麗 華亭縣神峪初級中學 馬保國
王意紅 華亭縣安口初中 席月娥
李瑛 華亭縣第三中學 尤克足
余溪東 華亭縣策底初級中學 蘇繼龍
李碧琛 華亭縣第三中學 陳生輝
任亮丞 華亭縣河西初中 梁軍
莫會軍 華亭二中 馬小剛
薛凱元 靈台縣邵寨中學 趙彥軍
王飛虎 涇川縣豐台中學 王瑞峰
萬江濤 庄浪萬泉中學 趙堆虎
柳雪 庄浪三中 苗小偉
王明霞 庄浪三中 苗小偉
羅浩軍 庄浪南湖中學 趙忠文
吳洋洋 庄浪南湖中學 梁東升
高陽 庄浪三中 張金鵬
白旭斌 庄浪白堡中學 梁錦平
馬文博 庄浪三中 張幸福
周傑 庄浪水洛中學 仇發旺
馬東旺 庄浪鄭河中學 韓暉
馮強 庄浪水洛中學 劉淑琴
王娜 平涼四中 杜海峰
姚景升 平涼四中 賈玉峰
劉鑫 平涼四中 賈玉峰
趙鶴翔 平涼四中 雷秋菊
魏才喜 平涼八中 崔彩虹
高雅 平涼七中 馬曉娟
王佳偉 靜寧甘溝中學 翟永峰
張軒 靜寧阿陽實驗學校 李小勇
劉陽陽 靜寧阿陽實驗學校 李小勇
王北辰 靜寧阿陽實驗學校 賈蘆存
馬鵬飛 靜寧阿陽實驗學校 馬寧
楊苗苗 靜寧阿陽實驗學校 席玉梅
張亞玲 靜寧阿陽實驗學校 席玉梅
辛濤 華亭縣西華初中 崔振軍
唐文傑 華亭縣第三中學 孫建國
何東東 華亭縣西華初中 張旭
王凱 華亭縣第三中學 張敏
閏建博 華亭縣第三中學 尤克足
趙秋玥 華亭縣皇甫學校 李小佩
張歡 靈台縣新開中學 仇繼剛
李褘 靈台縣邵寨中學 趙彥軍
周剛 靈台二中 黃付學
任嘉君 靈台二中 王佛寶
薛超 靈台縣獨店中學 連君誠
張文龍 靈台縣吊街中學 鞏鋒
喬鐸 靈台縣城關中學 姚起
尚金龍 涇川縣豐台中學 任志軍
高軍龍 涇川縣豐台中學 任志軍
2010年第20屆全國初中應用物理知識競賽甘肅賽區獲獎指導教師名單
平涼市(共104名)
一等獎(33名)
指導教師 學 校 學生姓名
王博 華亭縣皇甫學校 馬寧鍇
朱正遷 崆峒區楊庄中學 王鑫
李瑞芸 華亭縣上關初中 張超
姚起 靈台縣城關中學 喬穎
賈玉峰 平涼四中 賈京京
苗小偉 庄浪三中 周沛
張金鵬 庄浪三中 張鎮
張敏 華亭縣第三中學 魏宵瑩
張艷艷 靈台縣城關中學 王琳
郭永剛 靈台縣城關中學 馬程
梁軍 華亭縣河西初中 張振
尤克足 華亭縣第三中學 王佳敏
黨虎榮 崇信二中 關強
李恩軍 庄浪水洛中學 孔德強
李小勇 靜寧阿陽實驗學校 翟亮
王建雄 崇信木林中學 李新
王玲芳 靜寧威戎中學 楊肖
王旭東 庄浪水洛中學 李航
張軍祥 庄浪柳梁中學 陳操斌
郭少峰 庄浪趙墩中學 柳棣
連君誠 靈台縣獨店中學 張健
馬忠信 崇信二中 侯澤昊
裴斐 庄浪盤安中學 雷彤彤
趙森 靜寧靳寺職中 趙飛
陳生輝 華亭縣第三中學 王干
程莉莉 平涼四中 趙昱迪
郭丹 平涼七中 司強
韓效武 靜寧阿陽實驗學校 張彥科
何劍雄 靈台縣獨店中學 張宏濤
秦春燕 崇信二中 高平實
孫建國 華亭縣第三中學 李大可
張宏喜 華亭縣皇甫學校 魏錚
趙彥軍 靈台縣邵寨中學 呂彥明
二等獎(40名)
指導教師 學 校 學生姓名
陳相興 庄浪良邑中學 陳曉博
杜海峰 平涼四中 郭葆
方燕霞 靜寧威戎中學 馬雷雷
賈蘆存 靜寧阿陽實驗學校 周鵬飛
喬文艷 華亭縣上關初中 朱寶興
任進相 靜寧四中 靳鵬剛
剡愛軍 涇川縣第二中學 常博龍
王瑞峰 涇川縣豐台中學 王紅科
衛令琴 靈台縣蒲窩中學 董軍輝
趙昌州 庄浪趙墩中學 羅旭剛
鞏鋒 靈台縣吊街中學 王傑
韓暉 庄浪鄭河中學 盧宏亮
胡淑琴 平涼七中 白強
黃付學 靈台二中 陶雷
李紅玲 靈台縣北溝中學 楊洋
劉淑琴 庄浪水洛中學 李晨亮
崔振軍 華亭縣西華初中 楊鵬
付銳 靈台縣邵寨中學 付斌
何永平 庄浪卧龍中學 陳剛
劉平樂 華亭縣山寨初中 高鵬飛
馬寧 靜寧阿陽實驗學校 孫健峰
王懷軍 涇川縣黨原中學 陳寧寧
謝冕 庄浪萬泉中學 萬嘉慶
信來寶 崇信礦區中學 單文豪
楊桂貴 庄浪陽川中學 陳佩佩
仇發旺 庄浪水洛中學 陳衛霖
仇繼剛 靈台縣新開中學 岳衛
李建萍 華亭縣南川初中 唐芳
李健 平涼鐵中 程遂
李勇軍 崇信九功中學 王小龍
劉學忠 靜寧新店初中 孔勝佩
馬興忠 華亭縣西華初中 鄧國寧
王小平 涇川縣梁河中學 梁志濤
王志煥 涇川縣涇明中學 范偉國
席月娥 華亭縣安口初中 龐家聲
薛跟明 華亭縣第三中學 謝開放
薛建軍 靈台縣城關中學 苟偉
尹軍艷 靜寧界石鋪中學 楊寶福
張峰泰 庄浪三中 唐健民
張進喜 華亭二中 黃春輝
三等獎(31名)
指導教師 學 校 學生姓名
陳雪蓮 平涼四中 薛英傑
吉永剛 靈台縣星火中學 蒙永超
李榮升 庄浪南湖中學 宋偉斌
李志銘 崆峒區職業中學 朱兵兵
盧志亮 涇川縣玉都中學 程亞飛
王瑞剛 庄浪卧龍中學 梁曉博
王濤 涇川縣窯店中學 劉鵬
王小梅 靈台縣梁原中學 楊小龍
席玉梅 靜寧阿陽實驗學校 王丹
肖海軍 涇川縣第二中學 雷靜
岳小利 庄浪水洛中學 吳曉河
張旭 華亭縣西華初中 劉宏博
趙堆虎 庄浪萬泉中學 陽沛東
萬耿紅 庄浪朱店中學 柳建國
陳剛 崆峒區安國中學 楊岩
馬保國 華亭縣神峪初級中學 馬麗
馬小剛 華亭二中 莫會軍
蘇繼龍 華亭縣策底初級中學 余溪東
萬喜瑞 庄浪萬泉中學 萬錦輝
王鵬 庄浪大庄中學 陳鵬明
崔彩虹 平涼八中 魏才喜
雷秋菊 平涼四中 趙鶴翔
李小佩 華亭縣阜甫學校 趙秋玥
梁東升 庄浪南湖中學 吳洋洋
梁錦平 庄浪白堡中學 白旭斌
馬曉娟 平涼七中 高雅
任志軍 涇川縣豐台中學 尚金龍
王佛寶 靈台三中 任嘉君
翟永峰 靜寧甘溝中學 王佳偉
張幸福 庄浪三中 馬文博
趙忠文 庄浪南湖中學 羅浩軍
10. 甘肅省庄浪縣中考成績查詢
1、打開支付寶,在首頁里點擊市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