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源縣民族中學
① 中國夢 我的夢 獲獎作文 鹽源民中
素材找個給你。希望對你有所思路!
【話題解讀】
中國夢,就是中華民族的復興之夢,是十三億中華兒女共同擁有的偉大夢想。就寫作的角度,乍一看,這是一個很大、很廣的話題,使人想到的是民族奮進的滾滾大潮,是氣勢磅礴的宏偉藍圖;但換一個角度想,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夢想,而個人的夢想又是建立在國家繁榮昌盛基礎之上的,是與「中國夢」息息相關的。所以,每一個中國人,不論性別、不論年齡、不論文化程度、不論市民農民……都可以有一個中國夢——一個嚮往美好、幸福的夢想,每一個中國人都向著這個夢想努力、奮斗的結果,便是在締造和實現著中華民族的復興之夢。
【立意指津】
作為社會經驗尚不豐富的中學生,寫作「中國夢」時,大可不必非去觸及自己陌生的領域,去寫宏大的主題,——那樣很容易陷入內容空洞、言之無物的誤區。立意時,首先可以試著去關注身邊的人,接近他們的夢想,發掘出那些積淀在夢想中的平凡的、感人的、釋放著積極的正能量的,或朴實或高貴的精神、品質,進而將之提升到「中國夢」的高度;其次,可以立足身邊小事,從精神文明、社會道德等層面反映「中國夢」。
【構思點撥】
思路一:尋找有夢想的人
生活在這樣一個現實的年代,我們身邊還有執著於夢想的人嗎?本文的體裁為散文,文章以「我」的「尋夢」之旅為線索,記錄了「我」的見聞感受或心理歷程,點明「夢在心裡,希望常在」的主題。寫見聞感受,可以描述街頭所見幾個片段,從平凡的生活狀態中發現人物內心的夢想;寫心路歷程,可以用聯想的手法,將一幕幕生活畫面在「我」腦海中呈現出來,通過逐一比對,發現原來每個人心中都是有夢想的。無論哪種形式構思,結尾都要回歸話題,點明文中所寫的都是朴實而不凡的「中國夢」。
思路二:講述有夢想的事
本文屬敘事為主的記敘文。可以通過自己經歷的一件事,引發關於「中國夢」的思考和感悟,寫成一事一議的記敘文,比如走在街頭,目睹了表現「公德」「環境」等主題的事件,或正面或反面,都可以議一議,表明自己對「中國夢」的看法;還可以通過幾件小事來歸納概括,比如,班裡掀起了一股「人人爭做小主人」的熱潮,其間有好多感人的小故事吧,選幾件表現「負責」「奉獻」「愛心」等主題的,就能提升到中國夢的高度。
思路三:贊美夢的追逐者
這應是一篇寫人為主的記敘文。從身邊的親人、老師、鄰居、同學……中,選一個認真生活著的人,以夢想為線索,通過若幹事例,挖掘出他(她)身上蘊涵著的「夢想」的力量,結尾點題,將個人的夢想升華為「中國夢」,就是一篇不錯的作文。
思路四:人人都有一個夢
本文當寫成寓理於事的記敘文。可以設置一個情境,讓不同人物出場,講述或展示他們的夢想,最後以「我」——一個傾聽者的身份收束點題;也可以寫有「我」參與的一次「夢想討論」,在談話中揭示「中國夢」的內涵。
【習作範文】
1 爺爺的中醫夢
爺爺祖祖輩輩居住的村莊,貌不驚人地坐落在魯西北寬闊的平原上,一條小河從村前彎彎地流過,渾濁的黃河水養育著這一方百姓。
時光回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那時國家的改革開放剛剛起步,百廢待興,爺爺奶奶和普普通通的中國老百姓一樣,雖然勤勞,但還是相當貧窮。他們生育了四個兒子——我大爺、我爸爸還有我的兩個叔叔。按當時村裡的說法,即使我爺爺奶奶當牛做馬辛苦一輩子,他們也不會給四個兒子都娶上媳婦。
家庭重擔有千鈞之重。怎麼生存?怎樣過上好日子?
爺爺是一個農民,但他又不是一個純粹的莊稼人。他讀書,他的爺爺和父親都是醫生,也就是說,爺爺的家庭是中國傳統的耕讀門第。心中有讀書的種子,無論農活多麼忙碌,爺爺總是晝耕夜讀,他讀書,他在默默地學醫。我想,爺爺肯定知道,改變家庭貧窮生活的希望在哪裡。
1984年,爺爺已經從事鄉村醫生工作,但他認為僅僅靠自學的知識,醫術是不行的。不想坐井觀天的他決定離開村莊,到省城一家醫生培訓學校去上學。湊了一點學費、花銷和糧票,帶上鋪蓋卷,到生產大隊開了封介紹信,爺爺離別家鄉,外出求學。
那一年,爺爺39歲,我的小叔叔才5歲。
39歲,爺爺需要下多大的決心才會走出鄉村啊。現在回望歷史,爺爺也許應該屬於改革開放後的第一批農民工。大爺曾經說,城鄉之間的大門剛開了一道縫,你爺爺就擠了出去。歷史的印痕,有意無意地刻在了爺爺身上。
爺爺告訴我,當初,之所以選擇學醫,一是為養家糊口,二是不想家庭的醫學到自己這代失傳了。
從鄉村進入了省城,爺爺背井離鄉,舉目無親,可以說煢煢孑立形影相弔。作為異鄉人的爺爺如飢似渴拚命地讀書,刻苦鑽研,遇百思不解的問題就拜訪名師。一番苦讀,爺爺學業大進。也很榮幸,爺爺被留校了,當老師,講課,他也坐診,成了一名省城醫生。
留校這一步,改變了爺爺的生命軌跡。他非常珍惜難得的機遇,繼續如飢似渴地學習,系統鑽研中醫,向妙手回春的醫術境界邁進。經病人口耳相傳,爺爺的名氣漸漸變大。
對醫術,爺爺精益求精;對虛名,爺爺一笑了之。
知識改變了爺爺的命運,爺爺的成功又改變了家庭的命運,他的三個兒子——我爸爸、我三叔、小叔,考上了大學,並且,我爸爸和小叔是中醫學院畢業。1993年,爺爺舉家遷到濟南居住。
爺爺經過奮斗,實現了目標。按爺爺的話說,那些富裕之類的東西,只能說算是生活目標,算「小夢」。一路走來,爺爺有一個大夢,這個夢就是「中醫夢」,他希望國家能夠重視中醫、拯救中醫、振興中醫,中醫能夠繁榮起來。爺爺說,現在真正的中醫寥寥無幾,中醫被歧視,中醫瀕臨危機。每提起中醫,爺爺就說中醫是好東西,是國寶,但現狀又令他痛心疾首。
如今爺爺已經退休在家,總有患有疑難大病的人登門求醫,這時,爺爺總是不厭其煩地給病人講中醫理論,講某類病的治療辦法。我知道,他是在借機普及中醫知識,宣傳中醫。
身份卑微的爺爺懸壺濟世,在孤獨地守望著中醫,但我不知道,爺爺的「中醫夢——振興中醫的大夢」何時能夠變為現實?
2、我的中國夢
中國夢本該如此,敗,有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的倔強傲岸。
孔子被後人稱為大賢至聖,然而在我看來,他更是一位「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逐夢者。春秋戰國,禮崩樂壞,道德失范,戰火紛飛,天下無道。孔子卻懷著悲天憫人的仁愛之心,為恢復「禮治」而四方奔走。為實現自己的主張,他周遊列國,開館授徒,陷於困厄而不屈,遭遇譏諷而不墜,坐盡冷板凳而不悔。楚狂接輿的諷諫,長沮桀溺的嘲弄,墨家高人的排擠,都不曾使他動搖。「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他就是這樣,明知世道艱難,不可能實現自己的抱負,仍要四處游說,試圖力挽逛瀾於既倒。雖在當時累累如喪家之狗,卻如日月,照耀歷史。
春秋戰國,一個以天下為己任、敢於擔當的夢,不僅是他的,也是我的。「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逐夢精神,激勵著我為理想而奮斗不懈,即使失敗又有何悲,又有何悔?在失敗中前行,一樣能走向光明!
中國夢本該如此,成,有揚鞭策馬,登高臨遠的超然脫俗。
莫言,80年代30幾歲就已志得意滿,他的作品《紅高粱》被改編成同名電影,獲得包括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在內的無數獎項。然而他卻沒有因此而飄飄然,相反他以更大的耐心去挖掘身邊的人物,去記錄身邊的故事。一年年的積累,他完成了《檀香刑》、《蛙》等十多部長篇小說,並在2012年一舉問鼎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以後,他謙遜地說我只是一個講故事的人。
成功了而不是忘乎所以,成功了而不是傲視天下,那是莫言做到的,那也是我的夢想。登上高峰以後,不是春風得意馬蹄輕,而是謙虛而踏實;不是止步不前,而是揚鞭策馬,一路長驅,永無止境。
中國夢本該如此,寵辱不驚,熟視歲月如流,有雪底蒼松的不屈,有僻地蘭草的淡泊,只為青山不放鬆。懷揣我的中國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攜長風,浩盪而去,昂首挺胸風沙渡!
3、希冀的那一片天空
中國日益強盛,而社會日益動盪,和平的洋面下,各種暗流爭相涌動,就算是旁觀者,都覺得疲憊不堪。
我仰望天空,我想要那樣的中國。
那個強大的中國。不需要有美國那般全球第一的強勢,卻有能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剛強;不必太大富大貴,但至少能給中國人一個遮風避雨的家,能保證人民的溫飽,人民安居樂業,讓人在中國,活得幸福。
那個團結的中國。每個人、每個民族團結一致,人人都真正有一顆堅守國家的心,堅守我們都是中國人,堅守一個中國的原則。不再是好的總給外國,壞的留給自己,不再總是表面痛罵外國,實質卻崇洋媚外。
那個溫暖的中國。中國不但是人口大國,更應該成為素質大國。社會能充滿溫暖,不會再出現流浪老人、兒童,不會再出現孤寡老人無人照料,不會再出現人於危難而無人相救的冷漠。人人不會因為利益而失去道德底線。吃的放心,用的放心,能把心,安安穩穩的託付給我們的生產者。
人民需要的不多,要的只是穩定的生活。我想要那樣的中國,那個能真真正正為人民服務的中國。
我仰望天空,中國,我的祖國。
② 鹽源,[鹽之隊]全體人員。。 資料
沈國勇 沈星 五錢 喬金科 宋健國 將力強 楊科大 老政委 何家偉 王鋒 辣次丁 郭頂越 曹路 羅三娃 毛衣特 王澤發 鄭蕭 耗子 我只知道這些
③ 鹽源民族中學英語口語比賽怎樣翻譯成英語
Yanyuan national middle school English speech contest
④ 西昌有哪些高中
西昌一中、西昌二中、西昌五中、西昌六中、川興中學。
1、西昌一中
西昌市第一中學(NO.1 Middle School Xichang),位於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是全省首批重點中學,四川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四川省一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2、西昌二中
西昌二中位於西昌市城內東北隅。創辦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初名「寧遠府研經書院」。1909年,廢科舉,興學堂,該書院為「寧遠府中學堂」,增建走馬轉角樓(「國」字形木瓦結構)九列百間。
1912年,寧遠府府屬五縣在此聯合設立「寧遠府聯合中學」。1923年更名為「寧屬共立中學」。1926年更名為「寧屬聯合初級中學」。
1939年建西康省,學校被命名為「西康省立西昌中學」,自是開設高中班。1950年3月,西昌解放,仍為西康省立重點中學。1951年將西昌縣中等五所學校並入,命名為「西康省西昌中學」,校園擴增到幾十畝。
3、川興中學
西昌市川興中學始建於1958年,原為一所農村初級中學,1972年開始設立高中。現有初、高中84個教學班、學生5900多人,教職工286人,特級教師1人,市教學能手12人,州學科帶頭人後備人選2人,高級教師30人,中級教師76人。現為涼山州示範性普通高中,涼山州文明單位。
4、西昌五中
西昌市第五中學座落在風景秀麗的瀘山腳下,邛海之濱,國家4A級風景區——邛瀘景區。環境宜人,毗鄰西昌學院,讀書學習環境優越。創辦於1970年,現有24個教學班,1300 多名學生。40年來五中人團結拼搏、開拓進取、教書育人,教學質量逐年提高並獨具特色。
5、西昌六中
四川省西昌市第六中學校座落於中國航天城、一座春天棲息的城市--西昌市。學校環境優美,綠樹成蔭,芳徑縱橫,交通便捷,佔地近70畝。是「涼山州校風示範學校」、「涼山州級示範性普通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