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劍津中學
❶ 南平市劍津中學的校歌
我劍津始馨芳,歷階而升入室堂,日漸輝旭年發煌,研新舊,擇最良。萃中西取所版長,廣有人才權儲棟梁,校譽鵲起名遠揚,眾皆稱,教有方,尋原理,依典章,屈指豈僅北閩光 擴而充之大無疆,願
我同學同使中國臻富強,我劍津,萬年昌,萬年昌!
❷ 南平市教育局的直屬單位
一、南平一中
南平第一中學創辦於1903年,建校時命名「延平府中學堂」,其前身為道南書院,此後校名幾經變更,1956年定名為「福建省南平第一中學」,沿用至今。1957年被教育廳列為省重點中學。1995年評為福建省普通中學一級達標學校,1999年,撤銷初中部成為獨立設置的普通高中。
學校有高中三個年級3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978人,年秋季開學擴招2個班,共招生756人,其中定向生105人,擇校生227人,三年後將增加6個教學班,即4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300人。學校教職工編制數175人(現有173人),其中專任教師156人,高級教師77人(特級2人),中級教師46人,初級教師33人。學校黨總支下設4個支部,在職教職工黨員42人,退休教職工黨員38人(退休教職工總人數103人)。
學校佔地面積28014平方米,現有建築面積33516平方米,新建學生宿舍、綜合實驗樓、300米跑道及室內體育館等,體育館內有5道25米游泳池,標准籃球場。圖書館藏書10萬冊,實驗室、語音室及校園計算機網路系統等現代教育教學設施、設備齊全,辦學條件良好。
學校先後榮獲省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省教改先進單位、省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省王丹萍教育獎、省普通中學創優先進集體、省先進教工之家、省級民主管理先進單位、省綠色學校、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範校、省素質教育先進學校、省文明學校等多種榮譽稱號。
據統計1988年起,先後有五位學生分別獲全省高考文理科總分第一名。高考重點和本科上線率穩步上升,名列全市前茅。改制後的高考本一和本二上線率仍居閩北之首,受到社會的普遍贊譽。2001年,被南京理工大學確定為「生源基地」,被福建師范大學確定為「教育實習基地」,2005年分別被確認「空軍工程大學生源基地」、「南京軍區國防生苗子基地」。2006年被省教育廳確定為高中課改樣本校。
二、南平市高級中學
南平市高級中學於1999年由南平師范學校改制為普通高中,佔地面積約4.2萬平方米,教學設備齊全先進,辦學條件位居南平市同類學校的一流水平。學校為省二級達標高中,辦學規模為36個班級,在校學生近2000人,教工編制為182名,其中99%以上為大學本科學歷,有特級教師2人,高級教師45人,一級教師34人,並已培育教育碩士7人。
幾年來,會考成績連續四屆超過省一級達標高中標准,高考成績更是連創新高。2007年,學校高考上線率達99.8%,本科上線率達63.9%,佳績喜人。
三、南平劍津中學
劍津中學創辦於1902年,已有百年的辦學歷史,並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和文化底蘊。校園內有省級保護文物「宋碑亭」,保存有宋代石碑「南劍州重建州學記」,記載了近千年前南平「獨先天下興州學」的煊赫史跡。
上世紀60年代學校就被定為南平地區重點中學,1951年定為南平第二中學,1992年九十周年校慶復名劍津中學。1991年我校首批通過省三級達標校,1996年評為省二級達標校,1999年因城區布點改革,學校工作重點逐步轉入九年義務教育,2002年通過省素質教育督導評估和福建省普通初中示範校驗收,2005年被評為市素質教育先進學校,2006年被評為省素質教育先進學校,學校自1982年以來連續九屆獲得省級文明學校光榮稱號,先後獲得福建省中小學愛國讀書活動先進集體,市課改先進校,省先進教工之家,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學校現佔地53畝,新教學大樓於2004年投入使用,新的250米塑膠跑道於2006年投入使用,現48間教室全部配備多媒體,軟硬體設施齊全,又投入40多萬元為每位教師配置一台液晶電腦。學校投入100多萬元對圖書館、閱覽室和理、化、生實驗室進行改造,並對校園文化環境、綠化建設等進行統一規劃,合理布局。
自2002年7月份以來,學校作為首批省級課改綜合基地校,全校師生,積極探索、勇於實踐,使課改實驗工作健康、有序地發展。學生獲國家、省、市級各類奧賽、競賽獎項達500多項,僅物理教研組組織學生參加全國應用物理知識大賽就有17人獲得國家級的獎勵。2005年以來,學校的中考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每年考入南平一中的人數均在300多人,幾乎佔一中新生總數的一半。自2002年以來學校獲省級表彰的教師達二十多人次,教師獲國家、省、市級各類教學比賽獲獎達200多人次,學校教師發表和參賽獲獎論文的數量名列全市課改校前茅,有5人被評為省、市級學科帶頭人。學校還多次承擔國家、省、市級的教學研討課的任務,學校每學期都要舉辦一次市級教學公開周,對全區中學開放,真正發揮課改基地校的輻射作用。
四、南平實驗小學
南平實驗小學的前身為「豫章小學」,它創建於1938年3月。1957年2月,學校被省教育廳確定為福建省首批16所重點小學之一,並正式更名為福建省南平實驗小學。
學校先後榮獲省課改基地校、省現代技術實驗校、省師德先進集體、全國助殘先進集體、全國紅旗大隊等光榮稱號,連續九屆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級文明學校」稱號,1999年通過驗收躋身省級「百所示範小學」行列。2005年5月,作為南平市唯一被市教育局推薦、經市委常委會研究通過申報「全國創建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的學校,接受了省委教育工委的專項調研,得到了上級領導的高度贊揚。
學校現佔地近15000平方米,硬體設施較齊備,擁有多座教學樓、一座綜合實驗樓、一座多媒體辦公樓。如今,學校實現了在網路管理下的無紙化辦公與教學。多媒體設備進班級,為學校網際網路未來教育提供了平台。隨著辦學條件地不斷提高,學校從36個班發展到54個教學班(其中武夷分校8個教學班)的辦學規模,到2008年秋季,學校班級數將達到60個。在校學生數2806人(總校2450人,分校356人);教師155人(在崗141人,招聘大學本科生14人)。其中小中高5人,特級教師1人,小高86人,大專以上學歷教師數占專任教師的86.9%。學校實行校長領導下的分級管理制度。
學校始終把教育教學的改革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八十年代,學校開展了綜合整體改革實驗、教材教法同步改革實驗、課堂教學結構改革實驗;九十年代,學校又開展了小學語文自學輔導教學實驗,小學語文四反饋實驗,小學數學問題解決實驗,小學體育整體改革實驗;二十世紀初,學校率先在閩北全面進入了新課程改革。實小人正以嶄新的面貌,全新的理念,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2005年10月,學校成功地舉辦了「南平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三年總結試點活動」,得到了省教育廳領導的充分肯定。
五、南平師范附小
南平師范附屬小學創辦於1914年春,稱「南平縣第二國民小學」,1951年8月始稱「南平師范附屬小學」。1958年8月遷至現址,至今已有九十三年的辦學歷史。學校歷經九十二個春秋,辦學規模得到不斷擴大,現有校園佔地9415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1636平方米,31個教學班,學生數1716人,教師92人。近幾年來,在市政府、市教育局的大力扶持下,辦學設施得到較大改善。校內場館齊全,儀器設備完善,塑膠操場,現代教學手段的投入使用為學校全面推動素質教育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學校教師的整體素質居於同類學校前列,平均年齡37.4歲,大專以上學歷教師佔78%,現任教師中,特級教師4人,中學高級職稱教師6人,小學高級職稱教師44人,有100多人次獲地市級以上表彰,有近60人次在國家、省、市級各類比賽中獲獎,在各類刊物發表教育教學論文近100多篇。
長期以來,學校始終堅持「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著力學生素質的培養,面向全體,全面發展,努力塑造既有扎實基礎又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一代新人」的辦學思想,經幾代人的努力,現已形成了校風正、教風活、學風實,教師群體團結協作、奮發進取的南師附小風格和特點,可謂是集「實驗、實習、示範於一身,居設施、師資、質量於一流」的一所學校。
❸ 南平劍津中學2020年一中上線人數
350人以上。
南平劍津學校中考成績優秀,近年來上南平一中人數始終在350人以上,一級達標校上線率達70%以上。
❹ 南平市劍津中學成績怎麼樣,是哪一個水平上的中學
南平市劍津中學只有初中部,是南平最好的初中,升重點高中的比例最高。
❺ 劍津中學建築
宋碑亭位於南平市劍津中學校內,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劍州州學始創於北宋天聖三年(1025年),較宋仁宗皇帝詔令辦州學早20年,開天下州學之先河。該碑敘頌興辦州學意義,為青石雕就,高3.25 米,寬1.64米,底座奠有石龜基座,文情並茂,斐然成章,碑文28行 1115字。由進士羅薦可書寫。
還有,另外一個叫龍涎亭。 相傳干將、莫邪在延平雙溪合流處化龍後,雙雙躍出水面,騰雲駕霧,直飛藍天,繞空一周,滴下龍涎一滴。龍涎落入西山(今南平市區劍津中學校園內),頃刻化作一泓清泉。泉水叮咚南去,是為「龍涎泉」。後人曾在龍涎泉舊址挖八角池,造「龍涎亭」。
這些圖片在劍津中學的網站有。
網址:http://www.npjjzx.cn
❻ 南平劍津中學是1902年幾月幾號的
8月15.16審核入學資格28號新生名單30注冊 3-5軍事訓練
❼ 南平市劍津中學的文化節
南平劍津中學舉辦第二屆科技文化節,本屆科技文化節內容豐富,有英語口語匯報演出,中華經典誦讀比賽,手腦運動會,史、地、政知識競賽,高空落蛋,球藝展示,校本課程展示(計33門),校園歌手比賽,歌詠比賽等九大塊。
其中校本課程成果匯報展示精彩紛呈,有橋牌技法,走近隸書,廚藝展示,謎語競猜等四十幾個項目,從多層次、多側面、多角度、多形式展示了校本課程活動的成果,形成了校園中一道道亮麗的風景,讓人耳目一新,深受廣大師生喜愛。師生廣泛參與。在九大塊項目中共計收到學生作品及表演、展示等近千件作品,參與人數超過兩千多人次,最終評出團體獎、個人獎近百項,是一次參與面很廣k,覆蓋面很寬的科技藝術盛會。經典與創新並存。在項目設置、參與方式上充分體現了弘揚經典,銳意創新的特點,既包含「經典誦讀」,「史地政知識競賽」等傳統項目,又融入了 「研究性學習課題答辯」, 「謎語競猜」, 「頭腦運動會」,「廚藝展示」等創新內容。真正把科技文化節定位為弘揚經典,倡導創新,謳歌改革開放成就,展示素質教育成果的舞台。效果特別顯著。本次科技文化節活動,老師精心組織,師生積極參與,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取得了豐碩成果。很多項目都涌現出富於創造與想像的智慧靈光,獲得廣泛認同,得到了眾多嘉賓的高度評價,同學家長的一致認同。充分展示了劍津中學師生的個性風采,創造了一種濃郁的科技、文化氛圍,有效地激發了同學們熱愛科技、文化,追求美好事物的熱情。
❽ 南平劍津中學好還是三中好
如果論教學質量,這個一般現在差別不大了,劍津中學這幾年老的,有經驗的老師被私立學校挖走不少,退休也不少,新來的也都是些童子軍。
不過劍津中學論劃片的話,許多市裡的領導幹部子女都會在那裡讀,同學人脈可以積累一些。
❾ 南平劍津中學是在市區嗎
南平市劍津中學,於1902年創辦,其前身為流芳和淑馨男女兩校合並而成。男校於1902年由萌為廉先生在南平綠竹嶺創辦培元書院。女校起源於1902年,由樟湖女塾遷移至南平馬祖坊民屋內開學。南平劍津中學也稱南平第二中學,原為南平二中,省級示範學校。鐧懼害鍦板浘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