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中學
① 尚磊的主要經歷
尚磊交上成績單,終於忍不住哭了,他埋頭趴在桌上,斷斷續續地抽泣著。
一個心軟的球童,遠遠看著尚磊,忍不住眼圈紅了,她悄悄抹去淚水。
不時有人過來,拍拍尚磊的肩膀,低聲安慰他幾句。尚磊依然趴在桌上,身體在抽泣中顫動。
這是2001年中國職業高爾夫球員技術考試現場,尚磊名落孫山。
按照中國高爾夫球協會的規定,業余球員要獲得准職業球員資格,必須通過技術考試、規則考試和論文評定,其中技術考試的標准,是在四輪的考試中,每輪打十八洞,平均每輪桿數不超過76桿,總桿數不超過304桿。
尚磊第一天打了78桿,第二天打了74桿,第三天打了78桿,第四天打了75桿,總桿數305桿。
一桿之差,尚磊被無情地隔在了職業資格的大門之外。
尚磊今年20歲,身高近一米八,略胖,表情有時還帶點兒稚氣。這位珠海國際高爾夫俱樂部球員說:「為這次考試,我做了充分准備,也相信自己能通過,但還是失敗了。我無法忍受這個打擊,我太想考上職業球員了。」
1996年,初中畢業的尚磊,出於好奇,偶然報考了北京第七十七中學華歌爾高爾夫運動學校,招生的班主任對他的評價是「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爆發力和方向感」,尚磊因此而獲得入學資格。
尚磊說:「其實上初中時我根本不喜歡運動,如果非要說對體育有什麼愛好的話,最多也就是看足球比賽。我幾乎沒聽說過高爾夫,但自從接觸了它,便一下子喜歡上了,從此一頭扎進去,『兩耳不聞窗外事』。」
在華歌爾高四五米、長三十米的狹小練習場上,幾乎每個雙休日都能看到尚磊練球的身影,顯然他無法將球打遠,只能苦練揮桿動作,苦練落點的准確性,他一練就是一上午,打幾百個球,直練得飢腸轆轆、筋疲力盡,這才騎車回家吃飯。
「我真的迷上了高爾夫,想盡快提高自己的技術,我想做到最好。」尚磊說。
第一次下場,是在學校期間,尚磊當時很興奮,終於可以在球場上一展身手了。但初次下場的經歷,卻是對他的一次摧殘。在打一個par3洞時,尚磊接二連三地將球打進水塘,其中一桿打到了界外,還有一桿打進了沙坑,這一洞,在連打帶推十幾桿後,才艱難地將球推進洞中。那一天,僅打了9洞,尚磊的成績是63桿。
「我永遠也忘不了第一次下場的經歷。」尚磊說,「急、慌、緊張、搓火,平時練球時的那種擊球感盪然無存,球打得亂七八糟。我受了刺激後最大的感受是——還得玩兒命練!」
尚磊在學校學高中課程,學高爾夫規則、禮儀、歷史、球場經營、賽事組織等,但他對高爾夫技術的練習投入了更大的熱情和更多的精力。他課上認真聽講,課後仔細揣摩,雙休日依舊埋頭苦練,從此在高爾夫運動中「越陷越深」。
「臭球」激發鬥志
1997年,尚磊以較優秀的成績被學校選拔出來,參加了全國青少年高爾夫錦標賽,「你不知道當時我有多興奮——我比別人強,我要參加全國性的比賽了,我可以連續打幾天球了。」尚磊說。他很興奮,也很驕傲,他咬牙讓家人花了300多元錢,買了一雙最便宜的高爾夫球鞋。
那一次,尚磊打得一般,「我知道自己不行,我是去體會比賽的氛圍,向高手學習。」他說。
第二年,尚磊再次參加了全國青少年錦標賽。經過一年苦練的尚磊,對自己充滿信心,他希望在比賽中獲得名次。「沒想到三天下來,最後排名卻是第十幾名。」尚磊說。
打完最後一天的比賽,尚磊的心情糟糕透頂,一氣之下,他沒有拿成績表,沒有參加閉幕式,黯然離去。
尚磊說:「我覺得自己的准備比較充分,而且技術水平也不錯,但沒想到打出這種結果,離自己的期望值差得太遠了,當時真是又生氣,又沮喪,乘興而來,掃興而歸。」
有一種說法認為打高爾夫球是自己跟自己比,是在檢測自己的技術、心理、抗干擾能力、臨場發揮和比賽經驗。年輕的尚磊血氣方剛,他的心理素質還不夠穩定,他甚至恨自己不爭氣,發誓總有一天會得心應手地打球。
「只要有球打,什麼樣的苦我都能吃。」
1998年冬天,從學校畢業的尚磊來到天津一家高爾夫練習場打工。「那是我打球歷程中一段最黑暗的日子。」尚磊說。
他的主要工作是教客人打球,除此之外他還需干很多雜事,老闆隨時叫他去「救火」。最痛苦的是,大冬天晚上九點以後去練習場的水溝中撈球,下水後,沒幾分鍾,他的腿就凍得發麻,不得不上來緩一會兒再干。有時一不小心,腳下一滑,突然間會灌上一身冰水,這時他就得馬上跑回宿舍換衣服,凍得半天緩不過勁兒來。
尚磊的十個手指頭都凍裂了口,一動,裂口就出血。
「這些我能忍受,但老闆不讓打球,卻讓我很無奈。」尚磊說。
8個人住一間沒有窗戶的宿舍,擁擠不堪,而且常常會斷了暖氣。終於有人熬不下去了,陸續逃離,最後只剩下尚磊和他的一個同學。在沒有暖氣的夜裡,他們幾乎把所有能蓋的東西全蓋在身上。
「這些我都能忍受,」尚磊說:「但我不能忍受無球可打。只要有球打,什麼樣的苦我都能吃。」
尚磊說他之所以能堅持下來,就是每天偷偷地打一會兒蹭球。
其實他也動搖過,在最郁悶的時刻,尚磊曾無奈地問自己:這樣撐到哪天才是頭?他回憶說那會兒他精神隨時都有崩潰的可能,一旦當時放棄了,就可能與高爾夫永別了。
他沒有放棄,而是在艱難中熬過了冬天。
伴隨著1999年春天的到來,尚磊的打球生涯也枯木逢春。一位客人得知尚磊對高爾夫的痴迷,便主動幫他聯繫到珠海打球。尚磊並沒抱太大的希望。一個月後,他幾乎忘卻了此事,但那位客人卻突然告訴他趕緊寫一份簡歷寄出。
「當時我高興得差點兒哭出來。」尚磊說,「寄走簡歷後,我天天盼著迴音,半個月後的一天,那位客人通知我可以去珠海了。我終於解放了!」
尚磊當天下午就交了辭職信,老闆不放,尚磊說,你放,我走!你不放,我也走!有人勸他不要被別人騙了,尚磊說:「留在這里,我是在自己騙自己!」
第二天天不亮,尚磊直奔火車站。
其實,尚磊對工作條件以及待遇的要求並不高,他惟一的願望就是能有一定的時間去打球,能盡快地提高打球水平。
願望:有一位好教練
尚磊形容自己到珠海國際高爾夫俱樂部的感覺是——「我從地獄到了天堂!我終於有球打了!」
在球場,他依然要干許多事,但每天下午三四點以後就可以下場打球了。他與球會技術最好的球員的差距是10桿以上,他們幾乎天天下場,但一段時間內,這個差距沒有一點兒變化,每天交成績單,尚磊不是中等的就是最差的。
「壓力很大。」尚磊說,「老做最差的,丟人。我當時是研修生,和球童一個級別,我可以做最底層的,但不能做最差的。」
尚磊開始急起直追,他觀察別人打球的方法,學習別人好的東西;他閱讀書刊,校正自己的偏差;他與一些前輩打球,仔細分析人家每一桿的處理,找到每一次擊打的依據……
一次,尚磊在練習場練球時碰到了一位日本教練,便上前去請教如何打低球,對方簡單做了指點,尚磊便開始去練。半小時後,翻譯走過來對尚磊說:「教練發現你是百分之百地按他教的去做的,你打得很認真,學得也很好,他要把全部的動作傳授給你。」結果,那位日本教練從站位、瞄球到上桿、下桿一點一滴地教了尚磊一上午。
尚磊隨後投入了刻苦練習,低球打得更遠更准確。「有名師指點,幫你一點點調整,你的技術會很快提高。」尚磊說。
去年六月份,全國業余錦標賽剛結束,成都國際高爾夫球俱樂部就組織了一場業余精英邀請賽。參加不參加?尚磊覺得有點兒矛盾:交了報名費,就沒錢買返程的機票;不參加這次比賽,又覺得很遺憾。按規定,獲前五名的選手可得一張獎勵機票。 尚磊決定背水一戰。「沒想到那天我打得那麼好,上半場打了36桿,下半場打了37桿,一天打出5個小鳥,最終得了第一名。」尚磊通過努力把返程的機票打到了手。
尚磊在珠海國際高爾夫俱樂部干著自己應該乾的一切,幾乎天天打球,他要盡可能快地提高自己的打球技術。
明年,尚磊還要報考職業球員。
尚磊說:「我有一個願望,就是能有一個高水平教練來教我,我跟他踏踏實實學球。我還有一個夢想——在我技術動作尚未定型前,能出國學球,去高爾夫運動最發達的國家學習最先進的技術。」
走向成功
一邊是球手們要面對眾多期盼,取得好成績;一邊是國內高爾夫的發展現狀就是這樣,比賽少、沒教練。在這樣的現實中,球員稍有懈怠就只能成為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鋪路石,只有付出超常的努力才有出頭之日。這不僅是尚磊的掙扎,也是國內更多球員的掙扎
我在采訪中問道:「尚磊是怎樣的一個小夥子?」中高協副秘書長宋亮亮說:「作為一個球員而言,他的身體條件很好,他很勤奮。」
球員劉鑫,也是尚磊在上海國際鄉村俱樂部的同事說:「尚磊練球非常認真,也經常給我些指導,我們在一起的時候很少談打球以外的事情,不管是看電視還是聊天都離不開高爾夫。不過我想他有時是不是太緊張了,可能適當地調節壓力會有更好的發揮。」
球壇老將戚增發說:「尚磊身體條件不錯,練球很能磨,打球風格很『粘』。他與李超都是非常優秀的球員,但兩人風格迥然不同,在賽場上,如果打了臭球李超可能會發火、發脾氣,但尚磊可能就會生氣,自己憋一肚子氣。」
高爾夫時代網總經理張沛:「盡管沒有過親密接觸,但尚磊在我們網站非常有人緣。每次他參加比賽,都會備受我們編輯們關注,每天都會有人問,『小胖子今天排第幾了……』不過最近尚磊給我的印象總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嘴總是緊撮著。他要是能再放鬆點也許會更好吧。」
尋醫問心理
這次中國巡迴賽尚磊沒打好,3天226桿,並列第22名。這讓本來不愛說話的尚磊更顯得沉默,吃完飯馬上就去練習場悶頭苦練。幾個月沒有見到兒子,這次在家門口舉辦比賽,爸爸也特地趕來助陣。
平日不能相隨,每次大小比賽他們都會通過電視、網路等各種渠道密切關注兒子的情況。在爸爸的印象中,尚磊還是小時候頑皮但膽小的孩子,也許就是膽小的性格導致了他在比賽中經常缺少最後一搏的心態。他們曾經到北京一家著名醫院的心理門診咨詢,幾尺長的像超市帳單般的圖表被列印出來。醫生似乎是個典型的弗洛伊德追隨者,非說尚磊小時候受過某種心靈傷害,導致他有心理陰影,這塊陰影就成為阻礙他發揮自己潛能的緣由。父子倆對這個來自西方學說的結論都感到有些莫名其妙,好端端的日子哪來的什麼傷害?
求醫不成,尚磊父親只能在平時注意收集別人鍛煉心理素質的經驗。「一次在火車上,我遇到我國早期乒乓球名將丘鍾惠。當時一群人圍著這位中國第一個世界女子單打冠軍聊這聊那,而我非常想知道她是如何面對大賽壓力,平時又是如何鍛煉自己的心理素質的。這個問題引出了她曾經的一個故事:在她第一次即將參加世界級大賽時,賽前幾周心理極度緊張。後來她跑到跳水館,練習10米跳台。第一次腿還發抖,幾次以後不僅跳水時不害怕,賽前緊張、恐慌的情緒也都消失了。如果可以,我希望盡可能地給兒子提供一點幫助。」尚磊爸爸說。
我曉得遠恆佳學校高爾夫練習場有1.4萬平方米,有25個擊球道。
③ 臨沂市蘭山區華仁高爾夫庄園中學劃片到哪個學校
第4中學,第4高校,第5學院,第4高中,第4小學,第1大學,第2專校,第2大專,臨沂市蘭山區華仁高爾夫庄園中學劃片到757個學校。
④ 洛陽市新區高爾夫乘坐幾路公交車去19中學
公交線路:34路,全程約5.5公里
1、從建業·高爾夫花園步行約120米,到達英才路龍興街口站
2、乘坐34路,經過7站, 到達中國銀行洛陽分行站
3、步行約570米,到達洛陽市第十九中學-...
⑤ 求翻譯!!
位於美國伊利諾斯,高爾夫中學的學生們在四月二十四日有一項「甜」活動。他們根據書上的主題來裝飾紙杯蛋糕。
學生們來自克莉斯汀佐尼爾的英語班。佐尼爾認為這項活動可以幫助讓學生們在學習文學上得到樂趣。
他們在前一天作好紙杯蛋糕。第二天早上,他們帶著自製的巧克力醬、果醬、奶油等等到學校來裝飾蛋糕。
⑥ 魯婉遙的天才少女
魯婉遙的母親早年是南京乒乓球運動員,後來全家來日本發展。9歲那年魯婉遙開始隨父親練習高爾夫,2011年以來,曾在四國(地區)青年業余高爾夫錦標賽、四國女子高爾夫錦標賽、TOP業余高爾夫比賽、全國中學高爾夫春季錦標賽上獲得冠軍。
⑦ 中小學開高爾夫課,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對此我覺得中小學生的高爾夫課是特別有意思的,也是特別有創新性的,值得提倡和推廣。高爾夫可以讓學生更高雅,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天賦和特長,是一個很好的課程。
⑧ 鄭州市中小學校園高爾夫運動開展現狀與發展對策是什麼
目前鄭州市中小學高爾夫運動的開展現狀為:校園高爾夫集中在鄭東新區,教學均以學校操場、空地為主,主要上課形式為“校企合作”,利用易攜帶、簡易的高爾夫打擊籠為主,只有少部分學校在校內建了可供基本教學的迷你果嶺區域。
發展對策:(1)讓意識先走進校園,加強學校領導對校園高爾夫運動推廣和普及的意識。(2)學校要重視開展的任何一體育項目,在有限的條件下為學生創造優質的教學環境,場地方面給予放寬,空留出空曠場地專門開展高爾夫教學,只有學校重視了,學生才會對運動有更強的學習感。(3)加強媒體宣傳力度。廣泛的利用網路直播平台、電視轉播平台、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媒體進行及時的在鄭州舉辦的高爾夫賽事,最大限度的拓寬宣傳渠道,讓更多的高爾夫信息進入到大眾視野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