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中學校長
張伯苓(1876—1951),天津人,教育家,南開學校創辦人。抗戰期間率南開大學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合組西南聯合大學,與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共同擔任聯大常務委員。
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在美國過70大壽,老舍和曹禺合寫獻詞,曰:「天下人誰不知,南開有個張校長?!」
然而,曾有那麼一段時間,南開似乎漠視這位老校長的存在。
1949年,曾出任國民參政會副議長、考試院院長等職的張伯苓拒絕蔣介石的去台邀請,留在大陸。但由於曾「一腳踏在臭水溝里」,1950年9月,當他回到故鄉,當時「進步」的南開師生對歸來的老校長並不歡迎,態度冷淡,許多同學認為他是「戰犯」,沒按反革命分子去政府登記就已寬大他了。
張伯苓希望暑期到南開大學暫住一段時間,特意徵求南開大學黨支部意見,卻未得到任何答復。不久,南開校慶來臨,他早早准備前去參加有關活動,但南開中學不允許他進入,而南開大學也只安排他在相關活動中坐一般席位。自此,他變得沉默孤獨,常常呆坐居室,以手擊頭,神情頹喪,嘆息不已。研究者司徒允認為:「這與他一生大部分時間『愈挫愈奮』的虎虎生氣相比,其晚境之凄涼無奈,適成兩極。」
他周旋於軍、政、官、商各界人士之間,慘淡經營私立的南開學校,為了籌款,向人求見,坐過冷板凳,挨過白眼,卻坦然面對:「雖然有時向人家求見捐款,被其擋駕,有辱於臉面,但我不是乞丐,乃為興學而作,並不覺難堪。」
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當年曾說過:「近幾年來,每當我見到張伯苓,他總是說:只有他深知我的苦處,也只有我深知他的苦處。他是在述說在中國創辦一所私立大學所付出的辛勤勞動。」
著名的政治活動家羅隆基早年就讀於清華學校,一位美國女教員請學生吃茶,突然正顏厲色地對他們說:「孩子們,你們將來都得學南開學校的張伯苓。假使中國多有幾個張伯苓,中國一定會強的。」
女教員說的是英文,把張伯苓三字念得像外國名字Chamberlain,於是羅隆基就一直以為鼎鼎大名、籃球隊能打敗「強大」的清華隊的南開學校,原來是個外國人Mr.Chamberlain辦的,而「外國人辦的學校,自然是好的」。後來,他才知道張伯苓先生是個中國人,而南開是中國人辦的學校,當然,其間「南開的足球、籃球亦好幾次打敗清華了」。
曾任教於南開大學的文史名家柳無忌,稱張伯苓為「大校長」,因為張伯苓給他的第一個印象,就是「那魁梧的身體,像泰山般屹立在陳設儉朴的校長辦公室內」,而張伯苓的為人與他的事業,則「比他體格更高大」。後來在美國的南開校友聚會,齊唱校歌「渤海之濱,白河之津,巍巍我南開精神」,柳無忌以為,同樣令人心馳神往的,還有那位「巍巍乎南開大校長」。
② 讀書中看到,南開創始人張伯苓先生晚年想參加南開中學校慶。南開中學不允許其進入為什麼啊
考試院是名義上的五權分立之一,在軍閥化的國民政府內實際上權力不大,但是影響很大版。南開也不是權鐵板一塊的。伯苓師是那種舊式文人,相信正統,愛國但不贊成革命,跟蔣私交很好。但同時南開的左翼學生勢力也很強大(這幾乎是南開愛國教育的必然結果,不管是否是張伯苓的本意),特別是抗戰後,當時重慶的學運就是南開中學帶頭的,南開校內專門有中共黨支部。當時張伯苓為了保護學校對學生運動也多有壓制,學生當中有不滿也是可以理解的,似乎沒見過那所學校的學生特別愛戴自己的校長吧,如果校長還當權的話。另外一個讓共產黨方面不舒服的是張在皖南事變中的曖昧態度,讓共產黨收攤子。這個只能說是歷史局限性吧,司徒雷登1950年要去燕京,恐怕也是一樣後果吧。肯定功業要幾十年後,沒有利害關系才理智客觀,我們要當時的人理智客觀本身就是沒考慮當時歷史背景。現在重慶南開中學里有張伯苓、喻傳鑒的像,也有毛澤東周恩來的像,這才是歷史。
③ 為什麼民國時期大師輩出
啊?民國那些叫大師?大沙雕還差不多,公知一大把,這些「大師」對中國有個毛用?都是在瞎扯淡,文人相輕也很嚴重
④ 天津南開中學歷任校長
天津市南開中學是天津市教育委員會直屬重點中學,1904年10月17日,由著名愛國教育家嚴范孫和張伯苓創辦,是南開系列學校(現有一所大學、三所中學)的發源地。1978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列為國家級重點中學。
截至2012年9月,全校共有學生2576人。其中高中部40個教學班,1869人;初中部17個教學班,637人;國際部6個教學班,外籍學生70人。
⑤ 當代中國教育學家有哪些
當代中國教育學家有:
1、葉瀾:中國著名教育家,女,祖籍福建南安,1941年12月生於上海,1962年畢業於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系本科,並留校工作至今,現為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師范大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所名譽所長,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
2、王寶祥:著名教育學家,20年一線教學,班主任和領導教學經驗,在業界有良好的口碑。北京教育科學院研究員,北京教育科學院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主任,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班主任工作研究會副理事長。
3、樊恭烋:曾先後任清華大學黨委常委、統戰部長、工會副主席、校務委員會秘書,北京航空學院籌委會委員、黨委常委、教務長,北京工業大學教務處長、副校長、常務副校長兼黨委副書記、校長、名譽校長。
4、吳晗清:教育學博士,心理學博士後。師從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家、中國教學論專業委員會終身名譽理事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裴娣娜先生。現任職於首都師范大學化學系。西南大學、廣西師范大學國培計劃培訓專家,北京師范大學、西南大學教育碩士兼職導師。
5、張春光: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新中國式家長學堂》課程創始人,課程的啟蒙篇同時也編寫配套的家園共育叢書《不教的教育》。
⑥ 重慶南開中學的學校領導
職務姓名校長田祥平黨委書記李亮黨委副書記田祥平、姚顯榮副校長李亮、張發光、姚顯榮、毛明山、肖力、陳榮參考資料:
⑦ 南開中學歷任校長
楊靜武
張伯苓 楊堅白 楊志行 王淑玲 紀文郁 康岫岩 楊靜武
這是第七個了,104年的歷史嘛
⑧ 南開中學是誰呀
天津市南開中學由著名愛國教育家嚴修和張伯苓1904年創辦,1978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重點中學,現為天津市教委直屬中學。學校坐落於天津市南開區南開四馬路,目前佔地面積115畝,建築面積60289平方米,綠化面積18000平方米,校園古樸典雅,設施齊全,新老建築交相輝映,景觀獨特。截至2014年9月,全校共有學生2815人。其中高中部48個教學班,2065人;初中部18個教學班,649人;國際部7個教學班,外籍學生101人。全校教職員工302人。
一個多世紀以來,南開人同心同德,艱辛探索,矢志不渝。首任校長張伯苓任校長46年。新中國成立後,楊堅白、楊志行等人先後擔任校長。2010年,學校進行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南開中學理事會,孫海麟任理事長、黨委書記。馬健主持學校行政工作。
南開中學校訓為「允公允能,日新月異。」校歌首句歌詞為:「渤海之濱,白河之津,巍巍我南開精神。」校色為青蓮紫,寓意南開學子能夠像蓮藕一樣,出淤泥而不染。校徽呈八角形,寓意南開學子來自四面八方。
南開中學特別注重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何炳棣先生說過:「南開中學是世界近現代史上篤篤實實最愛國的學校。」同時,學校從建校之初起就十分注重校風建設,梁啟超曾經稱贊南開中學「校風之佳,不僅國內周知。即外人來參觀者,亦莫不稱許。」由嚴修先生親自製定並書寫的「容止格言」在南開學子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春華起南開,秋實獻九州。」在南開精神的感召下,南開中學一百多年來桃李廣植。培養了以傑出校友周恩來總理為代表的一大批黨和國家的領導者、科學家、教育家、文學家、藝術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以普通勞動者為代表的合格公民。
今日南開中學堅持傳承南開精神,高舉改革創新大旗,與時俱進。學校有著優良的德育傳統,堅持「以周恩來為人生楷模」的教育主線,形成南開特色的德育實施網路。學校十分重視教學工作,優質教育碩果累累,多名學生曾在國際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中摘金奪銀,一大批學生在學科競賽中獲得國家級獎項及天津市一等獎;每年均有數十名優秀畢業生被保送清華、北大等著名高校。重視體育也是學校的教育傳統,張伯苓校長是中國奧運先驅,首倡中國舉辦奧運會;學校始終堅持「健康第一」的思想,通過舉辦「五虎杯」籃球賽、「三六杯」足球賽等傳統體育活動,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校園社團文化活動豐富多彩,為學生提供展現各方面才華的舞台,男子籃球隊、話劇社、民樂隊、合唱團等社團具有較高水平,多次在全國和市級比賽中取得佳績。
學校不斷增強與世界各國基礎教育的交流,已與法國巴黎德薩伊中學、新加坡華僑中學、台北復興中學、香港聖保羅男女中學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學建立了友好交流關系,成為中外基礎教育借鑒和交流的橋梁。
在天津市委、市政府和學校理事會的正確領導下,今日全體南開人將繼續堅持「南開道路」,秉承「南開品格」,弘揚「南開精神」,在高起點上向更高水平邁進,努力創辦富有中國特色、具有世界水平、符合時代要求、適合未來人才成長需要、讓人民滿意的優質中等教育,開創南開教育事業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