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第一中學
1. 桂林一中好不好
話說今年(2015年)一中下午課6.40 然後8點開始上晚自習,我想問校方領導,你們這樣安排時間給一個高一的孩子,這樣真的好嗎?
高一耶,我真的挺難想像的。望採納……
2. 抗戰時期的桂林一中的地址
一、抗戰時期的桂林一中的地址:穿山正陽街東巷
二、桂林一中的前身是國立「漢民中學」(胡漢民是中國國民黨元老)。為抗日救國培植青年學生,著名文史學家、詞曲學家、教育家任中敏先生於1937年在南京創辦了漢民中學,並擔任校長。
1936年,為紀念國民黨元老胡漢民先生,任中敏與友人在南京建漢民中學,初為民辦,後為國立,建成後任為中學教導主任,上課僅7周,抗日戰爭爆發,南京告急,遂由任率師生於1937年將學校遷至桂林市穿山腳下,築舍建校,任公執掌校長,至桂林解放前夕,穿山漢中存在12年。這期間,絕大部分時間是在抗日戰爭期間度過,這所學校不可避免地與當時處於此段歷史的人和事一樣,都帶有濃厚的抗戰色彩,而該校在校長任中敏領導下,在中共地下黨組織的領導下,該校也演繹出了一段為人稱道的抗戰故事。
1937年底,學校租桂林正陽街東巷民房作為籌備處,籌建學校,3月26日月動工,5月21日即落成開學,草創之初,只能營建簡易校舍,教室、宿舍、辦公室、禮堂等全是竹棚搭建,無一磚一瓦。當年即招初中、高中各一個班,共100多人。後來,因戰亂,大批淪陷區逃來桂林的流亡青年學生要求入學,港澳華僑學生亦不在少數,在時任國民黨軍委辦公廳主任、桂林行轅主任李濟深支持下,1942年,廣西當局同意將辦學用地由原來56畝擴大為200畝。學校多方籌措辦學經費,僅全校師生就捐資2萬余元,另建新校舍12棟(此教室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仍在使用)。教室、男女生宿舍、禮堂、圖書館等全建成寬敞明亮的磚木結構大瓦房。開辟了內有400米標准跑道、足籃排球場、跳高跳遠場地、單雙杠場等設施的體育場。新校舍規模宏大,依山傍水,環境優雅,是當時桂林市校園面積最大的中學。
新校建成,師生振奮,辦學興旺。優秀教師、優秀學生雲集校旗下,教職工最多時達486人,其中抗戰時期的知名人士就有多人。漢民中學在穿山辦學12載,共辦高中26個班,初中42個班。此外還辦了5個預修班,畢業肄業學生共2985名。為抗戰,為國家,為新中國,培養了大批各級各類優秀人才,遍布國內外,絕大多數具有真才實學,學有專長,涌現出一批知名專家、學者。
1944年日本入侵桂林,任中敏校長親率弟子遷徙數千里,輾轉永福壽城,最後到貴州榕江繼續辦學,1945年抗戰勝利後再度遷回桂林重建學校。、
為了籌措辦學經費,任中敏校長多次到東南亞華僑中募捐,為學校修建了擁有400米環行跑道、足球、籃球、排球、體操佔地30多畝的大操場,修建了可容1000人的大禮堂,可供600人住宿的宿舍。學校面向全國招生,當時在校學生中僅僑生就有200多人,流亡生200人。
1949年,全國解放,黨和政府接管漢民中學。
1950年春,把漢民中學改為桂林市第一中學。
2006年6月1日,搬遷到原桂林旅專校址辦學,佔地面積80畝。
3. 桂林市第一中學的傑出校友
校友姓名主要事跡/成就/職業唐楚三太平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執行總裁 秦裔工著名書法家賈蕾仕足球名記
4. 桂林的高中有哪些
1、桂林市第一中學
桂林市第一中學(The first middle school of Guilin City)簡稱桂林一中。學校前身是1937年在南京創立的國立漢民中學,抗戰爆發以後遷到桂林,解放後更為現名。
桂林一中的前身是國立「漢民中學」(胡漢民是中國國民黨元老)。為抗日救國培植青年學生,著名文史學家、詞曲學家、教育家任中敏先生於1937年在南京創辦了漢民中學,並擔任校長。
抗戰爆發後,學校被迫於1938年2月遷至廣西桂林穿山,1944年日本入侵桂林,任中敏校長親率弟子遷徙數千里,輾轉永福壽城,最後到貴州榕江繼續辦學,1945年抗戰勝利後再度遷回桂林重建學校。
2、桂林市中山中學
桂林市中山中學是一所由桂林市教育局主管的公立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2015年正式被批准為廣西示範性普通高中。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學的前身為1899年由李宗仁,白崇禧創辦的廣西中山紀念學校;1938年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於桂林中山中學創建生活教育總社並任社長;1985年,學校確定為「桂林市中山中學」。
3、桂林中學
桂林中學創辦於1905年,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初中部全體與高中部2019屆位於桂林市解放西路28號,2020屆與2021屆位於學校臨桂校區。
學校的辦學業績先後被載入《中國教育年鑒》《中國著名中學》《中國教育大辭典》《中國名校》等中國教育典籍之中。
4、桂林市第十八中學
桂林市第十八中學(No.18 High School of Guilin)位於廣西省桂林市,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區級重點中學和廣西首批示範性普通高中。
學校創建於1981年,前身為桂林地區高中,1998年,更名為「桂林市第十八中學」。2003年5月,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示範性普通高中。
5、桂林市逸仙中學
桂林市逸仙中學是桂林的一所高中,創辦於1938年,是響應孫中山先生的「興學儲材」而建的。學校高中部校區位於桂林市區雉山路尚智巷15號,初中部校區位於桂林市民主路9號。學校具有悠久歷史和光榮革命傳統,抗戰時期,著名作家巴金、艾蕪、陳殘雲、甦夫等相繼到校任教。
2013年,學校與桂林市第七中學合並,稱為逸仙中學。逸仙中學高中部與初中部分離,高中部位於原第七中學校區,初中部校區佔地面積約40畝,高中部校區佔地面積約70畝。
5. 桂林市第一中學的現任領導
汪松:校長
潘敏:書記
張文松:副校長、工會主席
廖光鳳:副校長
鄺相群:副校長
6. 桂林市第一中學的辦學條件
截至2012年5月31日,學校有教職工188人,其中有高、中級教師116人;有全國優秀教師2人,自治區級優秀教師4人,國家A、B、C類人才和教學能手12人;有碩士研究生5人。
全國優秀教師:廖光鳳等
廣西優秀教師:汪松、潘敏、鄺相群等 高考成績 學校曾在2000年和2001年高考中一榜上線率達到百人。
2008年,本科上線人數分別為115人,上線率分別為40.2%。
2009年,本科上線人數123人,上線率44.2%,在桂林市同級學校中,高考成績名列第一。
2013年,一本上線人數17人,二本以上上線人數132人,三本以上上線人數276人。助群班本科上線率100%,1班本科上線率100%,2班本科上線率92.68%,3班本科上線率97.56%
2015年,全校354人,一本20人,一本率5.64%;二本259人,二本率73.16%。其中理科228人,一本17人,一本率7.45%;二本147人,二本率64.5%。文科126人 ,一本3人,一本率2.38%;二本90人,二本率71.43%。助群班:一本14人,一本率46.6%;二本率100%。 學科競賽 2010年全國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
初一年級:胡楚陽、李朱家琦,獲得全國一等獎
初一年級:朱嘉慧,獲得全國二等獎
初二年級:王雋玉 、俞鋒、李運娟,初三年級羅雅麗、阮芳等7位同學獲得全國一等獎;
初二年級:張瑜、朱傑媛,初三年級曾蜜、汪倩、劉之瀚、蘇珊珊等7位同學獲得全國二等獎;
初二年級:於文慧等11位同學獲得全國三等獎;羅硯等42名同學獲得廣西區的獎項。
2010年第二屆「外研社杯」全國青少年英語口語大賽 班級姓名獎項全市排名指導老師A09-6 班王文君特等獎2張 琳A09-6 班劉 倩特等獎4張 琳A09-8 班譚青芸特等獎6張 琳A09-1 班周卉樂一等獎14王林芝A09-8 班唐靜雲一等獎18張 琳A09-8班劉佳鑫二等獎23張 琳A09-1 班賓 李三等獎27王林芝2012年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 姓名年級名次唐伯龍七年級組全國二等獎陳夢潔七年級組全國二等獎魏欣然七年級組全國二等獎游宗之七年級組全國二等獎黃夢婷七年級組全國二等獎向淑婷高一年級組全國二等獎熊鑫高一年級組全國二等獎黃華高一年級組全國二等獎周佳媛高二年級組全國三等獎素質教育 2010年桂林市中學生籃球賽
學校代表隊獲得市籃球獎高中組第一名。 汪松,作為課題負責人主持研究的「初中計算機信息教育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實驗與研究」榮獲桂林市第二屆教育科研優秀成果一等獎。
潘敏,參與了國家級課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與提高實效性方式的研究」及自治區級課題「單親家庭環境與初中生成長關系」的研究。有數篇論文在區、市級論文評比活動中獲一、二等獎。
張文松,有4篇教育教學論文在國家級、省級、市級刊物上發表,6篇論文在各種德育會議和學術會議上交流。主持國家級「中華傳統美德教育」課題、省級課題研究各1個。
廖光鳳,專修完在職研究生課程並獲證書。主持市級課題「培養中學生自主學習英語能力」實驗研究並取得優良的教學效果,負責主持全國「中華傳統美德」子課題並結題。編寫《高中英語全程精講精練》、《2006高考英語總復習》等高考復習叢書,撰寫八篇論文分獲國家、省、市級獎,有的在省、市級刊物上發表。
鄺相群,有十多篇論文獲全國全區全市壹貳等獎,多篇論著在國家級和省級刊物發表並出版。是市級課題「和諧教育與語文教學研究」的主要負責人,還參與了多個國家和自治區課題的研究。
2010年,桂林市教育局表彰初二1班班主任唐艷玲老師,初三3班班主任鄧麗絲老師,高二3班班主任顏秋容老師,高三3班班主任李惠琳老師「市級優秀班主任」榮譽稱號。
2010年,在全國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中,教師朱繼艷、聶亞瓊、盧蓉、劉世艷、韋敏忠、銀小玲、盧海濤、劉永玲、王海蒂、吳英華分獲優秀指導教師全國一、二、三等獎。 2003年,學校成為廣西普通中學一級學校,自治區科技教育示範學校,傳統體育運動田徑項目傳統學校,體、衛、藝工作先進學校,連續十年榮獲自治區愛科學月先進集體,桂林市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學校,桂林市文明單位等30多項光榮稱號。
2007年,學校成功舉辦了中國、日本、韓國青少年乒乓球比賽。此外,學校的田徑、航模、舞蹈、美術等興趣小組多次在全國、全區比賽中獲獎。
2009年9月,學校首批被教育部授予」創建以校為本科研製度建設基地」。
7. 桂林市第一中學是不是比較好的普高啊
一中40年代就建校了,幾十年歷史了。在普高裡面是比較好的。
至於你的問題,答案肯定是有了。應該說每個學校都有上一本或者名牌大學的。因為就連桂林市普高里最差的七中前年就有一個上了北航~
8. 桂林市第一中學校址
1塊,具體在哪下我也不知道,不過你可以問司機的
9. 桂林三種和桂林一中哪個學校好一點馬上報學校了急急急!或者哪所普高最好,普高都能上,五所重點上不了
桂林三中和桂林一中比桂林三中的師資力量更深厚、教學設施更齊全,桂林一中學校級別更高。
一、師資力量
1、桂林三中:桂林三中有教職工224人,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24名,退休教師24名,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為100%。師資力量更深厚。
2、桂林一中:桂林一中有教職工188人,其中有高、中級教師116人;有全國優秀教師2人,自治區級優秀教師4人,國家A、B、C類人才和教學能手12人;有碩士研究生5人。師資力量更缺乏。
二、教學設施
1、桂林三中:桂林三中有2棟教學樓,1棟實驗綜合樓,1棟辦公綜合樓,2棟教師宿舍樓,5棟學生宿舍樓,1座學生食堂,1座室內體育館,1座多功能報告廳,4個籃球場,1個400米標准環形塑膠運動場,有標准化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生物實驗室及其實驗物品保管室。教學設施更齊全。
2、桂林一中:桂林一中有達到國家比賽標準的塑膠運動場和體育館;分別有初、高中教學樓;教室、辦公室功能齊全;配置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均達到自治區示範性標准。教學設施更缺失。
三、學校級別
1、桂林三中:桂林三中是全廣西壯族自治區綠化先進學校、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學校。學校級別更低。
2、桂林一中:桂林一中是自治區科技教育示範學校、傳統體育運動田徑項目傳統學校 、體衛藝工作先進學校 、桂林市文明單位。學校級別更高。
10. 桂林市第一中學300百分能進嗎
如果是第一中學的話,300分來講應該還是比較少,希望你能夠努力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