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設計
Ⅰ 校園景觀設計的要素
①文化:每所校園都有自己的文化和歷史,是一個學校的靈魂,進行景觀設計時,要把握校園歷史的延續,保留文化的部份,應適當地考慮將校園的文化、歷史體現在校園的環境設計中。讓師生在其中能感受到學校的文化氣息。
②學習:景觀設計的目的是為學生提供一個更加舒適的學習環境,比如在各教學樓、宿舍樓前進行綠地的設計,為在校人員提供一個或賞、或游、或學習的完美空間。
③交通:大學校園師生眾多,一般人數都在一萬以上,要讓校園內的道路既能疏導交通,又能讓穿越其中的師生感受經過設計的環境的美麗,盡量減少無效的道路設計,使得在校師生能更高效率的工作學習。
④休閑娛樂:在校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要讓學生能夠多方面方展,具備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校園設計應考慮供學生、師生交流的場所和空間,像是彼得·沃克 為哈佛大學設計的唐納噴泉以一種非傳統的形式表現噴泉景觀,呈現四季的變化,深深紮根在人們的記憶中。
⑤生態發展:可持續、低耗能、生態環境是目前景觀設計所追求的一個目標,也是校園環境設計應遵循的原則,生態的景觀設計能保證校園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⑥心理需求:我們通過道路、構築物、植物的合理規劃創造一個良好、和諧的校園環境,會讓身處此環境中的人產生良好的視覺效果和心理聯想,對校園中的人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身在其中的人猶如在大自然叢林中般,從而給師生帶來內心的平靜。
Ⅱ 設計校園的廣告語有哪些
一 用於教室的文明標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有就一個字,不要質疑第二次
廢紙難用莫隨手,瓜果味美不留皮
學陶潛,做隱居書海之士;比馬丁,做暢所欲言之人
事在人為,路在腳下。
知行一致,行勝於言。
少壯輕歲月,遲暮惜光輝。
失敗只有一種,就是放棄努力。
知識像一張魚網,魚網愈寬愈牢,網到的魚就越多 (教室)
「用時開,走時關」(關於教室燈和風扇)
「請保護陪伴你的夥伴」(關於桌椅)
「希望我雪白,不希望我『美麗』」(關於牆的)
「干凈一點,安靜一點,尊敬一點,快樂很多」(在教室)
「我幫你保護眼睛,你幫我保護身體」(關於燈的)
「我是白雪公主,不是『花花』公子」(關於牆壁)
「請不要把我的白衣裙,變成花衣裙」(關於牆壁)
「如果想讓我變漂亮,請不要給我送「美味」(關於地面)
「我為你遮陽避暑,你為我保持整潔」(關於窗簾)
要想學習好,替我勤洗澡(關於黑板)
二 用於圖書館的標語
知者不惑,仁者無憂,吾者不懼。(圖書館)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不要讓我的身體遍體鱗傷。(閱覽室)
架一帆智慧的片舟,書的海洋任你遨遊!
愛護圖書是公德,損壞圖畫要不得。
書本按序放,查閱有方向。
書海茫茫,我要的書在哪裡??請按序就放書籍!!
除了知識什麼也不要帶走 除了書聲什麼也不要留下
淳淳人文情懷烘托簇新校園 (圖書館)
三 用於食堂的標語
為了您美好的形象,請依次排隊。
文明用餐中,保持好心情。(食堂)
民以食為天,食以潔為先。(食堂)
為了你包的安全,請讓它和你做同一張凳。
上山下鄉已成過去,請勿插隊!(食堂)
四 用於體育館的標語
擁有健康,就擁有一切。(體育館)
除了歡笑,什麼也別留下:除了記憶:什麼也別帶走
五 用於草坪的標語
手邊留情花似錦,腳下留情草如茵。(草坪)
別說我的眼淚你無所謂。(草坪)
小草微微笑 ,請您旁邊繞。(草坪)
足下留情,高台貴腳。(草坪)
別讓堅強的生命,成為足下陰魂。(草坪)
不圖自己順便,且為綠色校園行個方便。
青青綠草微微笑,請您不妨繞一繞。(草地)
陳慶南 藝術與傳媒學院
寸草亦有心,我輩莫無情.
手下留情花似錦,腳下留情草如茵
兩點之間直線最短,智慧;舍近求遠品質可嘆,人生。
道路的轉彎處,人生的轉折點。
一花一草藏世界,一言一行見精神。
花兒用美麗裝扮世界,我們用行動美化校園。
芳草萋萋,踏之何忍?
手下留情花似錦,腳下留情草如茵。
有一種恩情是手下留情,有一種愛心叫腳下留心。
一份愛,獻給你;一份情,送給你;一片綠,留給你
憐草愛木,文明求學
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
愛我恨我別踩我
「踩著我,踏著我,希望大家保護我」(關於草坪)
Ⅲ 設計校園廣告語
廣告語: 1、綠色校園,鑄就騰飛,播撒希望!
2、美麗校園,播種理想,成長棟梁!
3、母校,
——是我們成長的地方,
——是我們起飛的地方!
Ⅳ 校園網路設計方案
目錄
2
1
緒論
3
2
安陽實驗中學校園網需求分析版
4
2.1
環境分析
4
2.2
業務需求分析
4
2.3
網路安全分析
5
2.4
網路增長預權測
5
2.5
管理需求分析
5
3
建設方案
6
3.1
校園網拓撲結構
6
3.2
校園網綜合布系統
7
3.3
VLAN、IP規劃
13
3.4
VPN接入
14
3.5
校園網風險和解決方案
16
3.4
方案特點概述
17
4
主要設備選型
18
4.1
核心交換機選型
18
4.2
匯聚層交換機選型
20
4.3
邊緣交換機選型
22
4.4
路由器選型
24
4.5
火牆選型
25
4.6
伺服器選型
25
4.7
網管軟體選型
26
5
總結
28
參考文獻
29
致謝
30
Ⅳ 我是綠色校園設計師
中小學校園綠色設計
「綠色校園」是指「在其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水、節材、節地)、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師生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教學和生活環境,對學生具有環境教育功能,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的校園。」如何建設綠色中小學校園,在校園設計時需要從哪些方面著手,綠色校園建設有哪些原則和方法?下面將從綠色校園環境、建築節能以及建築舒適性三個方面來具體闡述。
綠色校園環境
(1)校園總體布局
在進行校園規劃總體布局設計時,應基於校園所在地的氣候環境,結合建築功能,形成校園總體布局策略。在此基礎上通過校園物理環境模擬模擬技術,如日照模擬、風環境模擬、照明系統模擬以及立面採光遮陽模擬等的應用,將校園總圖布局方案進行不斷修正,最終形成符合綠色校園要求的能夠營造良好校園物理環境的布局,如圖1為北方某小學風環境分析圖。
(2)生態綠化系統
如果說教學樓、體育館、禮堂等是中小學校園中的「圖形」,那生態綠化系統就是承載這些建築的「基底」。一個有機豐富的生態綠化系統對於中小學校園環境的塑造不可或缺,有時還能彌補建築布局的不足。在進行生態綠化系統的構建時,可靈活借鑒景觀生態學的理念。其主要目標是將校園環境中的自然、建築與人類活動三方面統一為一個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有機整體。
在具體設計過程中,應先從宏觀區位出發,使校園的景觀格局與其所在大區域的地形、地貌、植被以及水體等要素協調。中觀層面,可借鑒景觀生態學中的「斑塊一廊道一基質」模式,基質是整個校園綠化系統,斑塊是規劃設計中的景觀節點,而廊道則是將各節點與整個校園聯系起來的道路、河流等。微觀層面,在植被的選擇上應充分考慮學校所在地域氣候特徵,選用合適的樹種。在具體「斑塊」設計時應考慮到多樣性,並利用不同種類動植物在時間、空間和營養生態等方面的差異來合理配置。同時,還可循環利用綠地凋落以及綠肥等形成整個系統的自肥循環機制,這樣也可減少綠地維護工作,進而降低運營費用。
(3)「海綿」校園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水平的提高,許多城市在快速建設的過程中也面臨著嚴重的內澇問題,並伴隨著徑流污染、水資源匱乏等發展困境。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提出了「海綿城市」的概念――「海綿城市就像一塊海綿那樣,能把雨水留住,讓水循環利用起來,把初期雨水徑流的污染削減掉。」
學校校園作為城市中的小社會,也應引入海綿城市理念,著力構建能彈性適應環境變化與自然災害的「海綿校園」。具體來說,要結合校園內水系、道路、廣場、綠地等空間載體,建設低影響開發的雨水控制與利用系統。如加深蓄水池深度、降低水溫;改造道路、廣場,增加透水性地面比(透水路面磚每平方米可儲存雨水量達8~12L),提高校園蒸發能力;改變傳統集中綠地建設模式,將小規模的下凹式綠地滲透到校園中;將收集到的雨水循環利用到衛生間排水和綠地灌溉水等,如圖2為德國某學校採用下凹式綠地等形成海綿校園。 建築節能
在建築的全生命周期中,只有不到30%的能耗來源於建造過程,而大部分源於建築使用過程中。能源的使用效率不僅僅是節約問題,更影響到溫室氣體排放甚至氣候變化。中小學校園建設中需要將節能充分考慮到建設和運營的各階段中,具體可圍繞如下九個核心方面開展:建築材料選擇、新能源利用、建築外圍護、供暖(北方供暖地區)製冷系統、通風系統、遮陽系統、照明系統、設備調控、學校管理。每個方面需要遵循的原則列舉如下。
(1)建築材料選擇:保溫材料具有熱阻大、可以延緩熱量傳入和傳出維持室內溫度穩定的優點,在實際工程中應選用保溫性能好、難燃的保溫材料。例如混凝土材料,既有優異的防火和保溫性能,也可減少建造和運營成本,在使用過程中碳排放量遠小於鋼結構建築。
(2)新能源利用:應優先考慮利用可再生能源,然後再考慮利用傳統的化石能源。以太陽能為例,可考慮採用太陽能熱水器為學生宿舍和食堂提供熱水、使用太陽能光伏發電(圖3)為校園路燈供電、利用地源熱泵進行供暖等。中小學校建築的用能高峰與太陽能的供給時間基本一致,因此利用效率較高。學校還可利用活動場地敷設中小型風力發電設施。此外,還應充分考慮附近聯合用能的可能性,如利用臨近生產企業的余熱進行供暖等。
(3)建築外圍護:應提高建築圍護的熱工性能(保溫性、密閉性),減少建築本身的熱量損失,降低供暖、製冷負荷。同時還應當注重建築保溫和隔熱材料的異同,針對不同地區氣候和熱工分區,採用低傳熱系數或高熱穩定性的材料。
(4)供暖(北方供暖地區)製冷系統:應選用合理的能源供應方式。供暖系統需實現以樓宇、樓層或房間可調,房間散熱器應安裝溫控閥,熱耗應可計量。
(5)通風系統:建築應安裝機械通風系統,保證供暖(或供冷)季節在窗戶關閉的情況下有足夠新風量,春秋過渡季節則以能夠開窗自然通風為宜。
(6)遮陽系統:適當採用外遮陽設施,既可以防止室內過熱和眩光,又可將自然光導入室內,提高室內照度。
(7)照明系統:以充分利用自然光為前提,燈具的布置與窗戶方向平行,按照與窗戶的距離分組獨立開關。在開關和調控上也可選擇體感調控、下課自動關燈、上課需手動開燈、與外遮陽系統聯動控制(外遮陽打開時自動關燈)等方式。
(8)設備調控:採用能效級別較高的設備(如冷凝鍋爐、能效等級二級以上的製冷機、T5燈管和LED照明設施等)。合理配置診斷用能設備,建立有效的用能設備控制系統(如非授課時段供暖設備的低溫運行、可根據作息時間控制的照明燈具開關系統等),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節約終端能源和一次能源。
(9)學校管理:建設過程只是節能的開始,如何在使用過程中貫徹節能理念則是重要問題。因此,應提高節能減排在學校管理中的重要性,提高相關技術人員的針對性政策和技術培訓,完善管理制度,將節約能源的各項措施作為學生的第二課堂。
Ⅵ 校園景觀如何設計
校園承載著人復文歷史的傳承,是學制生接受知識的場所,典雅、莊重、樸素、自然應該是其本質特徵。
校園景觀設計應分不同功能區域的環境可以通過不同的設計手法來處理,詮釋對校園精神的理解,從而反映校園的多元性,兼容並蓄,記載不同時期校園發展的歷程。校園不僅是傳授知識職能的教育場所,也是陶冶性情全面發展的生活環境。通過環境的景觀化處理使校園在滿足感官愉悅的同時,可為校內師生提供娛樂、交流、休閑的場所,這是校園的一種文化潛力,亦即校園的「場所精神」。你可以去訪問我的網站有一些校園景觀的案例,需要交流設計資料的話可以加我扣扣。
Ⅶ 淺談現代校園景觀設計的幾個要素
校園承載著人文歷史的傳承,是學生接受知識的場所,典雅、莊重、樸素、自然應回該是其本質特徵答。 校園景觀設計應分不同功能區域的環境可以通過不同的設計手法來處理,詮釋對校園精神的理解,從而反映校園的多元性,兼容並蓄,記載不同時期校園發展的歷程。校園不僅是傳授知識職能的教育場所,也是陶冶性情全面發展的生活環境。通過環境的景觀化處理使校園在滿足感官愉悅的同時,可為校內師生提供娛樂、交流、休閑的場所,這是校園的一種文化潛力,亦即校園的「場所精神」。 當然屬於高標準的公共建築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