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山中學
要看考進哪個班。分重點班的。復大點睛
『貳』 羅山中學和浦東外國語學校哪個好
看到這個問題比較晚了,但覺得很有感觸,所以點進來想給點個人意見~
首先我是浦外讀了七年的畢業生,初中四年,然後直升浦外高中。
當時我在小升初的時候也同時接到了羅山中學和浦東外國語學校的錄取通知,憑借對兩所學校校園環境的印象,我幾乎一秒鍾之內就選擇了我要去浦外。我當時絕對是做了很正確的選擇!浦外是個非常特別的學校,經常有這樣的評價「這是一個神仙一樣的學校」~校園風氣、學習環境都超棒,絕對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即便用如今的考試體系來評價,學生不用承受過多學習壓力的同時,每年高考本科率100%,一本率90+%,都是全市前幾名。
希望你可以選擇浦外哦~這真的是一個非常非常棒的學校!
『叄』 晉江南區中學和羅山中學哪個好
這兩個中學呢,他們都是差不多非常好的,他們的師資力量也非常的相當,但我個人覺得前者會更好。
『肆』 上海市羅山中學的歷史沿革
上海市羅山中學的前身為民力中學。1995年遷址至博山東路41弄18號(今校址,位於浦東新區楊浦大橋的羅山路與博山東路的交匯處),並更名為羅山中學。更名前的民力中學是一所眾所周知的薄弱困難學校,學校硬體條件差、師資力量薄弱、生源差、學校領導調動頻繁,據上海市《中小學校建設標准》則屬不合格校。(92年11月副市長謝麗娟曾帶領市府所屬有關部門十多位領導,來校召開薄弱困難學校現場辦公會。但當時因苦於沒有政策和資金,學校面臨著關並的結局。)而在1995年學校搬入新校址,並改名為羅山中學後,學校不僅在硬體實施上得到改善,在辦學思想上也有了突破,提出「以藝術教育為突破口,全面推進學校的各項工作」,在短短幾年內,就取得了明顯變化,98年學校作為區督導評估的試點單位,通過了區督導室的督導評估。
『伍』 羅山中學和陸行南校哪個好
肯定是羅山好咯。。陸行我小學同學說一點都不好
『陸』 上海市羅山中學網站
羅山中學的網站現在是進不了。 我可以告訴你網站地址:www.lszx.com.cn 我可以確定。沒辦法,誰叫咱是羅山中學的呢。
『柒』 羅山中學平行班很差嗎
這得看個人的,平行班也有考的好的(吾輩平行班畢業)
『捌』 羅山中學 苗晨
『玖』 上海市羅山中學怎麼樣
簡介:上海市羅山中學是一所公辦初級中學。初建於1957年,由湯有光、趙一中、朱毛男、吳慧娣等創建文化補習學校,1959年定為民辦民力中學,1985年轉為公辦初級中學,1996夏,遷入新址後改名為羅山中學,至今已有60年歷史。於2017年11月16日舉行60年校慶。
注冊資本:903萬人民幣
『拾』 上海市羅山中學好不好
上海市羅山中學 上海市羅山中學是一所公辦初級中學。初建於1957年,由湯有光、趙一中、朱毛男、吳慧娣等創建文化補習學校,1959年定為民辦民力中學,1985年轉為公辦初級中學,1996夏,遷入新址後改名為羅山中學,至今已有50年歷史。
羅山中學現有35個教學班,學生1300多名。教職工115名,其中專任教師為94名,具有高級和中級職稱的教師佔78.8%,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教師佔87%;9人為新區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5人為區教學中心組成員;在職黨員32名。
學校始終堅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多元需要,給每個學生提供發展的空間和時間;力求把學生培養成為「基礎扎實、素質全面、人格健全、勇於探索」的合格初中畢業生;在積極參與、努力實踐中讓學生「學會探究、學會關愛、學會審美」逐漸形成了羅山中學自己的辦學特色。
在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學校要求:課堂教學提倡「五活」,學生素質提倡「七個一」,並嘗試「情感教學」和學生「自主教育」的管理,逐步研發學校新的評價體系,努力營造一個「健康學校」,打造羅山中學的品牌。
在藝術教育上,學校以書法、美術、銅管器樂為特色龍頭,以陶藝課程為校本課程,結合剪紙、攝影、電腦美術等其它藝術類教育內容,由點帶面逐步在校園形成了參與藝術學習的學生率達到50%以上,參與藝術活動的學生率達到90%。該校的藝術教育和外語教學特色比較明顯,並逐漸構成了該校發展中的兩大亮點,學校提出了質量+藝術=品牌的辦學目標。
在學校的管理上,學校年年被評為上海市行為規范示範學校,新區文明單位,區首批「藝術特色」學校,新區素質教育實驗學校、上海市書法特色實驗校,新區教學質量優秀學校,區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區法制星級示範學校,區三星級少先隊和優秀團組織,區雙擁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新區檔案工作先進單位,,校黨支部被評為一級支部,在區普通初級中學中連續多年中考成績名列中考第一名。
學校與上海師范大學合作成立了羅山中學「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實驗基地」,並與上海師范大學教育科學院院長盧家楣教授合作,建立了「盧家楣情感教學基地」,學校藉助上師大教育科研與師資方面的優勢資源,開展了多層面多方位多形式的交流與合作活動,在學校發展的目標定位、學校管理、課程建設、教學改革、師資培訓、科研攻關等方面都獲得了較明顯的進步與發展,也贏得了廣泛而較好的社會聲譽,是新區的一所優質教育資源校。
http://www.lszx.com.cn/
http://e.howmay.net/e/xuelikaoshi/5834.html http://www.oatime.com/e/shanghaishi/pudongqu/2945.shtml